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92080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9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 第二章 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 第二节 有性生殖学案 苏教版必修2.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二章减数分裂和有性生殖第二节有性生殖学案苏教版必修2

第二节 有性生殖

 1.受精作用的过程及实质。

(重点) 2.植物的双受精作用以及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重、难点) 3.举例说明脊椎动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一、阅读教材P18~19分析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概念:

精子进入卵细胞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受精过程

3.结果:

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恢复到该物种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其中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4.意义

(1)使卵细胞的缓慢代谢转变为旺盛代谢,从而促进受精卵不断地分裂、分化,使新生命逐渐发育为成熟个体。

(2)决定性别。

带有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发育为男性,带有X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则发育为女性。

(3)和减数分裂共同维持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了遗传物质的重新组合。

二、阅读教材P19~21完成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1.有性生殖

(1)概念:

由亲代产生有性生殖细胞或配子,经过两性生殖细胞(如卵细胞和精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如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特点:

两性生殖细胞分别来自不同的亲本,因此,由合子发育成的后代具备了双亲的遗传特性。

这对于生物的生存和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3)过程

亲本精子卵细胞合子新个体

2.绿色开花植物的双受精

(1)含义:

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的过程。

(2)过程:

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同时释放到胚囊中,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将来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将来发育成胚乳。

(3)适用范围:

被子植物。

3.绿色开花植物子房的发育

(1)果实的形成

子房壁

胚珠

珠被

子房

果皮

种子

种皮

果实

(2)胚乳的发育

①一些植物在种子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养分因被子叶吸收而退化,如花生、大豆的种子。

②一些植物种子的胚乳发达,储藏大量的养分,如水稻、小麦、玉米的种子。

(3)胚的发育

①实质:

是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

②发育结果:

发育成熟的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能够萌发,最后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个体。

4.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

(1)胚胎发育

①含义:

从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

②过程:

包括卵裂、囊胚和原肠胚等阶段。

③三胚层的发育

(2)胚后发育

①含义:

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②类型:

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差别较小,如爬行类、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差异,并且这种差异是在较短时间内发生的,如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判一判

(1)受精作用的实质是细胞融合,关键是精子核和卵细胞核的融合。

(√)

(2)精、卵一结合,即决定了后代的性别。

(√)

(3)受精卵的形成标志着新生命的开始。

(√)

(4)有性生殖比无性生殖更易保持亲本的性状。

(×)

填一填

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受精作用

生物靠生殖得以繁衍生息,在有性生殖中,受精是孕育新生命的开始。

结合教材P18~19第一段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1 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分析受精过程中染色体变化

(1)若卵细胞中的A、B染色体都是白色的,而精子中a、b染色体是黑色的,同一颜色的染色体表示来自父方或母方中的同一方,则受精卵中A、B来自母方,a、b来自父方。

(2)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染色体A与a(B与b)是同源染色体,由于来自不同的亲本所以颜色不同。

(3)受精卵发育成的个体将来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所产生配子的类型有AB、ab、Ab、aB,其中AB、ab的两条染色体均来自一个亲本的几率为1/2。

探究2 分析下面曲线,理解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

(1)图中aj段表示的是减数分裂的过程,其中ab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的间期,bf段表示减数第一次分裂,fj段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

(2)k点时表示正进行受精作用。

探究3 分析下面曲线,理解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

(1)曲线A→B,染色体经历了2N→4N→2N的变化过程,表示通过有丝分裂形成原始生殖细胞。

(2)曲线B→C,染色体经历了2N→N→2N→N的变化过程,表示通过减数分裂形成染色体数目减半的有性生殖细胞。

(3)曲线D→E,染色体由N→2N,表示通过受精作用受精卵中染色体数目又恢复为正常。

(1)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依赖于细胞膜上的什么结构?

提示:

糖蛋白。

(2)根据受精过程分析,精子与卵细胞为受精卵提供的遗传物质一样多吗?

提示:

不一样多。

受精卵的细胞核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精子,一半来自卵细胞,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来自卵细胞。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1)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亲子代之间染色体数目的稳定性,因而有利于保持物种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如图,假定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n)。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变异提供了条件

①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减数分裂过程中非同源染色体的随机组合及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的对应片段的互换导致配子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

②受精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的随机结合导致受精卵和其发育成的个体的遗传物质组合的多样性,从而引起生物多样性。

突破1 受精作用

1.下列有关受精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合子中全部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B.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C.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D.合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解析:

选A。

受精作用时,合子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主要来自于母方,A错误;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B正确;合子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C正确;合子中的染色体数目与本物种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

突破2 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

2.下图是细胞分裂和受精作用过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

A.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只有CD、GH、MN段

B.着丝点分裂只发生在DE、NO段

C.MN段与AB段,单个细胞内核DNA含量相同

D.GH段与OP段,单个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同

解析:

选D。

图示中a段为有丝分裂,b段为减数分裂,c段中的LM为受精作用,MQ为有丝分裂,故具有染色单体的时期除CD、GH、MN段外还有IJ段(减Ⅱ前、中期),A错误;着丝点分裂不只发生在DE、NO段,还发生在JK段,B错误;MQ是一个完整的有丝分裂过程,MN段发生了核DNA的复制,复制后核DNA数是AB段的2倍,C错误;GH段染色体数为体细胞染色体数,而OP段着丝点已分裂,是GH段的2倍,D正确。

通过DNA分子含量变化判断生理过程的方法

(1)当DNA分子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时,即分裂前后DNA分子数目不变时,进行的是有丝分裂。

(2)当DNA分子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时,即分裂前后DNA分子数目减半时,进行的是减数分裂。

(3)当DNA分子没有复制,DNA分子数目加倍时,说明是通过细胞融合使DNA分子数目加倍,即发生了受精作用。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生命周期中上述三种生理过程均会出现。

 

 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大多数生物都能进行有性生殖,绿色开花植物的有性生殖有其特别之处——双受精。

结合教材P19第二段~P20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1)当成熟的花粉粒落到雌蕊的柱头上,花粉粒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内有两个精子。

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并伸向胚囊。

随后,花粉管的顶端破裂,释放出两个精子,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染色体数为2n);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染色体数为3n)。

这就是被子植物特有的双受精现象。

(2)果皮、种皮、胚和胚乳的遗传物质的来源不同,果皮和种皮是母本的一部分;胚中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本,一半来自母本;胚乳中的遗传物质2/3来自母本,1/3来自父本。

(3)多数单子叶植物种子胚乳发达,作用是储存养分;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在发育过程中,胚乳中的营养物质被子叶吸收。

(4)新一代植物体的幼体是种子的胚,成熟种子在适宜条件下萌发,发育成新植物个体。

果实和种子各部分发育来源

(假设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为2N)

突破1 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营养关系

1.图甲、乙都表示被子植物个体发育中胚和胚乳的发育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b表示胚的发育,图甲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

B.b表示胚乳的发育,图甲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

C.c表示胚乳的发育,图乙表示玉米种子的形成

D.c表示胚的发育,图乙表示大豆种子的形成

解析:

选D。

在植物个体发育过程中,胚乳的发育在前,胚的发育在后,并且在双子叶植物(如大豆)中胚乳发育后消失,故图甲可表示单子叶植物的个体发育,b为胚乳的发育曲线;图乙表示双子叶植物的个体发育,d为胚乳的发育曲线。

突破2 种子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关系

2.花生是一种我们所喜爱的食品,也是农民种植较多的一种油料作物,它可以为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那么,一颗饱满的花生中有两粒种子,则此花生的形成需要的子房、胚珠和至少的花粉粒数分别是(  )

A.2,2,4        B.1,1,2

C.1,2,2D.1,2,4

解析:

选C。

一颗花生是一个果实,此果实由一个子房发育而成,子房中有多少个胚珠就有可能形成多少粒种子。

花生壳是果皮,由子房壁发育而成;种子由胚珠发育而来,一个胚珠可发育成一粒种子,花生果实中有两粒种子,就需要两个胚珠。

花生是被子植物,进行双受精,一个精子与一个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的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故一粒种子的形成至少需要一粒花粉粒,而两粒种子的形成则需要两粒花粉粒。

种子形成过程中的数量对应关系

(1)1个子房形成1个果实,1个胚珠形成1粒种子。

(2)若1个子房有多个胚珠,则1个果实包含多粒种子。

(3)1粒种子需1个卵细胞、2个极核和2个精子通过双受精形成,2个精子由1个花粉粒形成。

 

 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

蛙的个体发育过程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的变态发育。

结合教材P21内容完成以下探究。

探究1 结合教材完善蛙的个体发育过程,理解脊椎动物个体发育过程

(1)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胚胎发育是指受精卵发育成为幼体的过程。

胚后发育是指幼体从卵膜中孵化出来或从母体内出生后发育为性成熟个体的过程。

蛙的发育过程幼体与成体在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上有明显的差异,幼体在较短时间内发生显著的变化,称为变态发育。

(2)原肠胚的特点

①具有三个胚层,即外胚层、中胚层和内胚层。

②两个腔,即囊胚腔逐渐缩小,原肠腔逐渐扩大。

③一个胚孔,是原肠腔与外界的通道。

(3)原肠胚发育方向

①内胚层发育为消化道、呼吸道的上皮及肝、胰等腺体——“内消呼肝胰”。

②外胚层发育为表皮及其附属结构、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外表感神经”。

③其他组织器官皆由中胚层发育而来。

探究2 完成下表,理解胚胎发育与细胞分化的关系

胚胎发育的阶段

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的分化程度

受精卵

未分化

卵裂

未分化

囊胚

开始分化

原肠胚

已经分化

幼体

已经分化

脊椎动物个体发育的几个标志

(1)受精卵分裂——标志着个体发育的开始。

(2)“中胚层”——原肠胚形成的标志。

(3)出生(或孵化)——标志着胚后发育的开始。

(4)性成熟(可产生生殖细胞)——标志着个体发育的结束。

突破1 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

1.如图表示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表示胚胎发育,②过程表示胚后发育

B.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的体积不断增大

C.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在此个体发育过程中不会出现变态发育

D.囊胚期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分化

解析:

选C。

胚胎发育是指由受精卵发育成幼体的过程,而不是到原肠胚结束。

由幼体到形成性成熟个体的过程是胚后发育,故A项错误;受精卵卵裂处于囊胚形成的过程中,每个细胞体积不断减小,胚的总体积无明显变化,故B项错误;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动物幼体不经过明显的变化就生长发育为成体,属常态发育,故C项正确;原肠胚期开始出现三胚层的分化,故D项错误。

突破2 脊椎动物个体发育过程中的数量变化

2.动物的个体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青蛙卵裂过程中下列相关曲线不正确的是(  )

解析:

选B。

随着分裂次数增加,受精卵总体积在卵裂时不变,随着细胞数目增加单个细胞的体积是减少的,故A正确。

因为进行了新陈代谢有机物总量是减少的,故B错误。

卵裂进行的是有丝分裂,DNA含量会周期性的增加然后下降,故C正确。

染色体数目也是周期性的增加和下降,故D正确。

个体发育过程中各参数的变化

参数

变化

曲线

胚胎体积、每个细胞中DNA含量

不变

有机物种类

增多

有机物总量、每个细胞体积

减少

DNA总量、细胞数量、核质比

增加

核心知识小结

[网络构建]

[关键语句]

1.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另一半来自母方。

2.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维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

3.双受精包括精子与卵细胞融合、精子与两个极核融合这两个过程。

4.脊椎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两个阶段。

[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 受精——孕育新的生命

1.下图所示细胞正在进行(  )

A.减数分裂B.有丝分裂

C.受精作用D.细胞分化

解析:

选C。

由图可知,为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

2.一个有8条染色体的细胞进行了两次有丝分裂和一次减数分裂后,有一个子细胞发生了受精作用。

下列A~D各图中,表示上述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是(  )

解析:

选C。

细胞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所以染色体数目不变;而减数分裂是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二次,会使染色体数目减半;受精作用是两个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结合,使染色体数目恢复,由以上分析可知,能代表上述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的示意图是C。

知识点二 有性生殖与个体发育

3.被子植物个体发育的“主线”是(  )

A.受精卵→胚

B.受精极核→胚乳

C.种子→幼苗→开花的植株

D.受精卵→胚→幼苗→开花的植株

解析:

选D。

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主要包括胚的发育、胚乳的发育、种子的萌发及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综上所述,被子植物的个体发育过程应为D项。

4.黄豆和玉米种子中贮存养料的结构分别是由(  )

A.受精极核、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B.受精极核、受精卵发育而来

C.受精卵、受精极核发育而来

D.受精卵、受精卵发育而来

解析:

选C。

黄豆属双子叶植物,贮存养料的是胚的子叶,玉米属单子叶植物,贮存养料的是胚乳。

5.下列关于减数分裂和生长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绿色开花植物的囊胚中含有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体

B.蛙的卵原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的卵细胞和极核染色体组成相同

C.大豆的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体融合

D.胚孔出现在动物发育过程中,珠孔是胚珠的一个结构

解析:

选D。

绿色开花植物的大孢子经过3次有丝分裂可以形成一个胚囊,其中包含一个卵细胞和两个极核;蛙的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可形成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大豆为双受精的植物,两个精子分别与卵细胞和极核融合;动物胚胎发育到原肠胚阶段会出现胚孔,而珠孔是胚珠内部与外界相连的通道。

6.某生物体细胞内的DNA含量为2a,如图表示减数分裂、受精作用及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内的DNA含量变化。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A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分裂过程,其中从C到E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时期;从E到G表示的是________________时期。

(2)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时期是________。

E时期的细胞叫________细胞,G时期的细胞称为________细胞。

(3)由A→C,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D→E,DNA的含量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F→G,DNA含量再减少一半,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H→I,DNA的含量增加一倍,恢复到原来的数目,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5)曲线由I→P表示的是________分裂过程。

解析:

(1)从A到G是减数分裂,DNA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其中C→E表示的是减数第一次分裂,E→G表示的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2)表示初级精(卵)母细胞的时期是C~D。

E时期的细胞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属于次级精(卵)母细胞,G时期的细胞是减数第二次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所以属于精(卵)细胞。

(3)A→C过程完成了DNA的复制,D→E阶段DNA含量减半是由于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子细胞所致,F→G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进入两个不同子细胞所致。

(4)由H→IDNA的含量增加是由于受精作用。

(5)I→P过程表示的是受精卵的有丝分裂过程。

答案:

(1)减数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2)C→D 次级精(卵)母 精(卵)

(3)染色体进行复制 同源染色体分离,进入两个不同的子细胞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分别进入两个不同的子细胞

(4)受精作用 (5)有丝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人的卵细胞只与一个精子融合,但为什么需要数以千万计精子才能保证受精完成(  )

A.精子的寿命短

B.精子为卵细胞提供营养物质

C.精子分泌酶水解卵细胞周围的细胞

D.精子到达卵子的几率极低

解析:

选D。

因为精子所携带的能量极少,精子要从子宫颈口进入输卵管和卵子结合,对精子来说是一个艰辛的旅程,成功率极低,故D正确。

2.在受精作用过程中,不会发生的细胞变化是(  )

A.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B.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C.受精卵的细胞膜失去对精子的识别能力

D.受精后的卵细胞能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

解析:

选C。

精子进入卵细胞后,卵细胞立即释放相应物质,以阻止其他精子再进入。

3.与无性生殖相比,有性生殖的优越性表现在通过有性生殖(  )

A.可增加遗传物质重组的机会

B.可保持亲、子代遗传性状的一致

C.产生的子代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化

D.可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子代数量

解析:

选A。

有性生殖指由亲本产生雌雄配子,经过雌雄配子的结合,成为合子(受精卵),再由合子发育成为新的个体的生殖方式。

有性生殖过程中会发生遗传物质的组合,增加了变异的几率。

4.如图表示在不同生命活动过程中,细胞内染色体的变化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过程没有姐妹染色单体

B.b过程细胞数目不变

C.c过程发生细胞融合

D.d过程没有同源染色体

解析:

选C。

由题干中获得的信息有:

染色体数目先减半,接着恢复正常,经加倍后又恢复正常,可推知先进行了减数分裂,经过受精作用后又进行了有丝分裂,联系学习过的有关知识,可逐项分析,得出答案。

a过程为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和减数第一次分裂,其中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始终具有姐妹染色单体;b过程为减数第二次分裂,细胞一分为二;c过程为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融合;d过程为有丝分裂,其过程中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同一细胞内始终具有同源染色体。

5.某同学学完“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节后,写下了下面四句话,请你帮他判断一下哪句话是正确的(  )

A.我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半来自于爸爸,一半来自于妈妈

B.我和我弟弟的父母是相同的,所以我们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也是一样的

C.我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

D.细胞内的每一对同源染色体大小都是相同的

解析:

选C。

该同学细胞核内遗传物质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但是其线粒体内也有DNA(主要来自于母亲),所以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来自于母亲的多于父亲的,A错误;该同学和他的弟弟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但是母亲形成的卵细胞和父亲形成的精子有若干种,所以形成的受精卵也有若干种,所以他与弟弟遗传物质相同的可能性很小,B错误;该同学细胞内的染色体,每一对同源染色体都是父母共同提供的,C正确;细胞内的同源染色体一般大小都是相同的,但是性染色体大小不同,Y比X短小,D错误。

6.果园中同时种植许多不同品种的桃树,开花时蜜蜂相互传粉,但不同的果树照样年年结各自口味的果,不会因互相传粉而改变口味。

这是因为(  )

A.只传粉而没有受精

B.传粉受精但没有改变种子的遗传物质

C.传粉受精并不改变果肉细胞的遗传物质

D.桃子雌蕊不接受其他品种的花粉

解析:

选C。

口味是桃树表现出的一种性状,体现在果皮上,是由母本子房壁细胞经有丝分裂,进一步发育形成的,故它的遗传物质与母本一样,与受精无关,口味与母本一致,因此年年所结的果实不会因传粉而改变口味。

7.如图为高等动物进行有性生殖的三个生理过程示意图,则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  )

A.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受精作用

B.受精作用、减数分裂、有丝分裂

C.有丝分裂、受精作用、减数分裂

D.减数分裂、受精作用、有丝分裂

解析:

选B。

雌雄配子通过受精作用结合为合子,①为受精作用;合子通过有丝分裂产生许多体细胞组成生物体,③是有丝分裂;生物体通过减数分裂产生雌雄配子,②是减数分裂。

8.已知某豌豆的一个豆荚含有6粒豌豆,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豆荚由6个雌蕊发育而来

B.该豆荚的形成需要3个精子

C.该豆荚的形成需要6个胚珠

D.该豆荚的形成需要3个极核细胞

解析:

选C。

豌豆的一个豆荚是它的一个果实,6粒豌豆则是6粒种子。

由花的结构可知植物的一个子房中可含有多个胚珠,双受精作用后,子房将发育成果实,子房内的胚珠将发育成种子。

每一个胚珠在受精时都需要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

所以该豆荚的形成需要1个雌蕊、6个胚珠、6个卵细胞、12个精子和12个极核。

9.在高等动物胚的发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特征是原肠胚的形成,原肠胚的主要特点是(  )

A.有囊胚腔、原肠腔及外胚层

B.有囊胚腔、原肠腔及中胚层

C.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囊胚腔

D.有外胚层、中胚层、内胚层和原肠腔

解析:

选D。

囊胚期以后,由于胚胎各部分细胞的不均等分裂,逐步形成具有内胚层、外胚层、中胚层和原肠腔等结构的原肠胚。

10.有关动物个体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

B.卵生动物的胚后发育在母体外完成,胎生动物的胚后发育在母体内完成

C.原肠胚的主要特征是出现了细胞分化

D.蛙的胚胎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解析:

选A。

高等动物的个体发育包括胚胎发育和胚后发育,A正确。

卵生动物的胚胎发育的一部分在母体外完成,胎生动物的胚胎发育在母体内完成,二者的胚后发育都在母体外完成,B错误。

原肠胚的主要特征是出现了三个胚层的分化和原肠腔的出现,C错误。

蛙的胚后发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书信模板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