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91591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6.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2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docx

高中语文10过秦论第3课时导学案必修3

《过秦论》

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研读文章4、5段,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2.学习文章的论证方法,赏析文章语言特色。

任务一【知识导学】

《过秦论》下篇荐读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

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

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

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

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

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

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

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

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

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

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

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

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

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

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

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权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

任务二【基础演练】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①赢粮而景从通②百有余年通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才能不及中人()②将数百之众()③赢粮而景从()

④斩木为兵()⑤山东豪俊()⑥同年而语()

3.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

②天下云集而响应()

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④并起而亡秦族矣()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

4.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

()

A.为天下笑B.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C.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D.非尊于齐、楚……中山之君也

E.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5.默写:

①振长策而御宇内,,履至尊而制六合,,威振四海。

②,却匈奴七百余里;,士不敢弯弓而报怨。

③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

④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

,,;

⑤斩木为兵,揭竿为旗,,。

⑥,;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

⑦,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⑧,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任务三【合作探究】

1.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2.第5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

文中还有哪些对比?

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3.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4.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任务四【巩固提升】

1.填空。

(1)战国四公子:

齐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赵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楚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魏国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2)先秦著作中经常提到的“关东”指__________以东,“山东”指    以东,“河南”

指__________以南。

“百越”指古代__________族居住的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等地,统称百越,也叫__________。

(3)“黔首”是__________朝对百姓的称呼,“氓”“隶”分别指__________、__________,

泛指下层人民。

“七庙”是__________的宗庙。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奋六世之余烈  烈:

功业。

B.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信:

可靠的。

C.焚百家之言言:

言论,句中指著作。

D.乐毅之徒通其意徒:

门徒。

3、阅读下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

陈胜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

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

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选出下列短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①锄耰棘矜②钩戟长铩③万乘之势④度长絜大⑤一夫作难

A.yōuqínjíchènɡdùxiénán

B.yōuqínjǐshènɡduóxiénàn

C.yǒujínjǐchènɡduóxiénàn

D.yǒujínjíshènɡduóqìnàn

(2)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且夫”一句,写秦朝江山依旧,险关如故。

照应课文第一段,说明秦非亡于地理形势的变化。

B.“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是全文的中心,作者用以劝说后世统治者施行仁义以安民。

C.本段是在前文铺叙基础上的集中议论,大量的史实使作者的论点水到渠成。

D.对比论证是本段的鲜明特色,陈胜与山东六国进行对比,说明比陈胜强大的山东六国未能战胜秦国的原因以及秦亡于陈胜首倡的起义均在于他们不施行仁政。

 

《过秦论》第三课时

【基础演练】

1.写出下列句中通假字:

①赢粮而景从景通影②百有余年有通又

2.解释下面加点的字词:

①才能不及中人(平常的人)②将数百之众(指挥、统率)③赢粮而景从(担负)④斩木为兵(武器)⑤山东豪俊(崤山以东)⑥同年而语(谈论)

3.分析下面字词的活用现象:

①陈涉瓮牖绳枢之子(名词作动词,用破瓮做,用草绳系)②天下云集而响应(名词作状语,像云一样,像回声一样)③且夫天下非小弱也(形容词作动词,变小变弱)④并起而亡秦族矣(使动用法,使……灭亡)⑤序八州而朝同列(使动用法,使……朝拜)

4.选出下列句子中句式相同的两项:

(BD)

【合作探究】

1.分析作者写了陈涉起义的哪些弱势(不利条件)?

作者为什么要详写陈涉的不利条件与天下人的积极响应?

明确:

详述了陈涉身分之低下,才能之平庸、财富之匮乏、起义之仓猝,士卒疲惫(或军队弱少)武器钝劣等方面的不利条件。

同时又描述天下风起云涌、积极响应的形势。

在这样的劣势之下,竟能使“天下云集响应”,说明秦的暴政使得人心尽背,整个天下都是秦王朝的敌人。

这些事实说明了秦朝的灭亡是由于“仁义不施”,在叙述中含有“过秦”之意。

2.第5自然段写了哪些对比?

文中还有哪些对比?

这些对比有何作用?

第5自然段先将攻天下的秦国和守天下的秦朝进行对比,然后将陈涉的起义与诸侯国合纵抗秦作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对比。

“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一比地位。

鉏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二比兵器。

“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三比士卒。

“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四比人才。

一句话,陈涉与诸侯“不可同年而语”,强弱对比如此悬殊,它们同是秦的对手,曾先后与之抗衡,然而人多势众的六国,却一一为秦所灭,区区一个陈涉,竟然使秦“七庙隳”,对比将前面形成的反差,进一步深化、强化了。

全文共有三大方面的对比:

一是六国与秦之对比。

文章在叙述惠文、武、昭襄的业绩时,以诸侯国军队之众,谋士之多,土地之广等作对比,并不厌其烦地列举国名、人名。

与秦抗衡的六国,地广、人多、俊才云集,且“合纵缔交、相与为一”,似乎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结果却是“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从散约败”、“强国请服,弱国入朝”,这样夸张的对比,足以衬托出秦国实力之强。

这第一层对比是极强者与较强者的对比,形成一个反差。

二是陈涉与秦王朝的对比。

文章叙述始皇统一中国的功业与陈涉以一介戍卒率众起义的情景,确是又一个强烈的对比。

虽然“始皇既没”,但陈涉面对的仍是“余威震于殊俗”的强大秦王朝。

而陈涉,作者极写其穷困平庸,出身卑贱,才能平平,没钱没势,士卒稀少而疲敝,更无装备可言,但一旦揭竿而起,“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影响所及,“山东豪俊遂并起”,以致显赫一时的强秦亡于一朝。

这第二层对比是极强者与极弱者的对比,形成的反差较前更为强烈。

三是陈涉与六国的对比。

(第5自然段)

作用:

随着对比的层层深入,形成的反差亦步步强化,更留下串串悬念,人们急待答案,作者一个“何也”,终于把焦点逼示出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这就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全文结论之所在。

这一结论如金石掷地,铿然有声,又如瓜熟蒂落,水到渠成,更如磐石置地,不可移易。

3.本文题为“过秦论”,是一篇论说文,但全文却用了十之七八的篇幅来叙事,试讨论分析为什么这样安排。

明确:

文章由叙史和议论两部分组成。

叙史是议论的依据,议论是叙史的升华。

作者通过叙述,概括秦朝百余年的由兴而亡的全过程,即从“攻”势转为守势两大阶段,为最后的议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另外,作者的叙述中始终包蕴着文章的中心,这样由事见意,由史出论,以史实为论据的论证,虽然叙述较多,却处处为最后一段的议论蓄势,体现了事实胜于雄辩的特点,使文章的中心突出,论证更加有力,更能使人信服。

4.作者借古讽今,强秦的速亡给后人的启示是什么?

汉初的社会情形如何?

贾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

明确:

①“施仁政,行仁政”。

②贾谊生活在汉文帝时代。

其时,社会经济已渐渐恢复,人民生活也较安定,但是阶级矛盾却在不断地滋生暗长,统治阶级日益滋长“淫侈之俗”,并横征暴敛,加重人民负担,以至逼迫农民卖妻鬻子。

贾谊担心“大命将泛,莫之振救”,于是借此文,要求汉文帝以秦亡为警示,施行仁政,免蹈秦亡之覆辙。

③从前面对贾谊的介绍可以看出,贾谊是个对政治功名有强烈愿望的人,他想通过这篇文章引起皇帝的注意,实现其政治抱负。

5.本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

明确:

①具有赋的特色,讲究铺排渲染。

例如开头写秦孝公的雄心,连用“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等四个短语;中间写九国之师攻秦,四君、九国、谋臣、策士、武将,一一列名,显得很有气势。

②行文多用骈偶,琅琅上口。

它的骈偶不同于后来的骈体文以“四六句”为基本形式,而是非常灵活,有时字数不完全相等,如“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有时骈句包含在散句之中,如“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变化多端,不显得单调。

【巩固提升】

1.填空。

答案:

(1)孟尝君 田 文 平原君 赵 胜 春申君 黄 歇 信陵君 魏 无忌

(2)函谷关 崤山 黄河 越 桂 浙闽 粤 百粤(3)秦 民 奴隶 天子

2.下列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答案:

D解析:

本题考查我们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之徒”与文中的“之属”“之伦”意思相同,指“这一类人”。

3、阅读题

选出下列短语中加点的字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答案:

B(“矜”“乘”“度”“难”均为多音字,要根据意义来区分。

.选出下列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答案:

D(“他们”不妥。

高考语文模拟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丹东一号”是位于辽宁丹东的黄海海城一艘沉船残骸的名字。

2014年,它被国家文物局水下考古调查队发现,体量大约1600吨。

后来,它被确定为一艘以蒸汽为动力的军舰,其特征与甲午海战中北洋海军军舰的特征相符。

考古队按沉船所在海域位置,将其命名为“丹东一号”。

从2014年开始,考古队先后在水下发现了加特林机关枪、鱼雷引信和方形舷窗等文物,但要证明“丹东一号”就是“致远舰”,仍然缺少一件直接的证物。

2015年9月,考古队在沉船遺址西南方发现了一块瓷片。

经过测量、记录,他们在探方内向下挖了约60厘米深,提取了能找到的几乎所有瓷片。

然后小心翼翼地把瓷片带回水面,开始尝试拼合。

一个直径20厘米左右的瓷盘慢慢出现在人们面前。

虽然印花颜色已经消褪,但文字痕迹依然清晰。

瓷盘的正中可见一个圆形的舰徽,中央写有中文篆体字“致远”,周围则是英文字母,翻译成中文就是“致远,大清帝国海军”。

这是当年“致远舰”船员使用的餐盘。

其后,在一个进行抽沙澄净的探方内,队员们又发现了一架已断为两截的单筒望远镜。

在铜质镜筒上发现了一行用花体英文字母镌刻的字样——ChinKinKwai——“致远舰”帮带大副陈金揆的英文名,表明这是属于陈金揆个人的单筒望远镜。

这是一件进一步证明“致远舰”身份的有力物证。

帮带大副陈金揆是这艘舰上仅次于管带邓世昌的高级军官,从加入北洋海军至英勇牺牲,他与“致远舰”相伴了整整七年。

而在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四艘军舰战沉,“致远舰”200余人壮烈殉国,仅7人幸存。

材料二

长期以来,学术界围绕“致远舰”沉没的原因一直争论不休,未有定论。

据水下考古发现,埋于泥下的舰体保存完整,未见舰体外侧有大范围的开裂或大洞。

如果“致远舰”遭受过鱼雷攻击,那么在吃水线以下接近龙骨的地方会形成很明显的破损痕迹,甚至舰体断裂。

而检索与此役相关的日方史料,日军在黄海海战中并没有任何发射鱼雷的记录。

另外,大部分史料都没有记载“致远舰”在沉没前曾发生过大爆炸。

出水文物中还发现了152毫米炮弹、鱼雷引信在内的许多种未爆弹药,所以“致远舰”弹药用尽、冲击日方舰船的说法也很难成立。

依据现存资料,“致远舰”的沉没非常突然,没有明显的征兆。

专家猜测,当日方炮弹击中“致远舰”侧面水线以下部位,会造成大量进水,海水通过甲板上的竖井迅速蔓延至其他舱室,舰体才会突然下沉。

同时该舰上层被炮火击中,起火燃烧,且火势凶猛。

水下考古发现舰体绝大部分区域都有火烧痕迹,很多地方被烧得只剩下金属部件。

“致远舰”极有可能是在火灾和进水的共同作用下突然沉没的。

材料三

在“致远舰”之前,中国水下考古调查的多是海外贸易用的木质风帆船,对以蒸汽为动力、钢结构材质的大型战舰进行调查发掘,属于一个全新的领域。

“致远舰”在海水中沉睡了120多年,一旦出水后遇到空气,就会发生化学反应,很快被锈蚀破坏。

另外,经历过百年的自然侵蚀和战后的破坏性打捞,舰体结构极为脆弱,整体打捞可能会导致船体散架。

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致远舰”在原始环境中的研究价值,要远大于在博物馆中供游客观看的价值。

甲午海战是近代以来第一次大规模的钢铁战舰之间的交锋,“致远舰”沉船无疑将为中国海战史,乃至世界海军史研究提供新鲜的一手资料。

从日俄战争中遍布黄渤海的沉舰,到两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德日沉舰,在中国境内沉没的战舰还有多艘,希望针对“致远舰"的水下考古能够积累经验,为沉船考古调查提供可以借鉴的范例,让中国近代沉舰的发掘与保护工作踏踏实实地开展起来。

(摘编自《中国国家地理》2018年11期)

1、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水下考古队找到印有舰徽和文字的餐盘之前,“丹东一号”已被确认为是一艘军舰。

B.“致远舰”的沉没原因众说纷纭,即使有了最新的考古发现,依然是一个未解之谜。

C.如果要整体打捞“致远舰”,遇到的难题首先是大型钢铁材质战舰出水后如何保护。

D.自中日甲午海战以来,半世纪战争不断,沉没在中国不同海域的战舰涉及多个国家。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要确认“致远舰”的身份,瓷盘是直接证物,加特林机关枪、单简望远镜是间接证物。

B.“致远舰”并非鱼雷击沉,因为水下舰体没有破裂痕迹,且日军档案无发射鱼雷记录。

C.因为舰体多掩埋在海底泥沙中,除了测量记录,水下考古必不可少的程序就是抽沙。

D.水下考古队之前另有打捞者,自然侵蚀和人为破坏是“致远舰”证物缺少的两重原因。

3、综合上述材料,“致远舰”的发掘打捞有哪些方面的意义?

请概括回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中国的改革开放是从海洋开始的。

先是沿海14个开放城市,接着珠三角、长三角,现在是沿海一系列自贸区的建立。

我们已经通过海洋收获了足够的权益,可以把目光转向大陆了。

我们又像甘英(甘英,公元97年中国向罗马派去的第一个使者。

他历经高原、雪山、沙漠到达波斯湾,准备跨海西渡,终因畏惧海上风浪,半途而废。

康有为斥之“中西亘数千年不通文明,不得交易,则甘英之大罪也”)一样,向西面对着麦金德的心脏地带(麦金德,英国地理学家,他把甘英跋涉过的地区取名为“心脏地带”)进发。

但是我们今天已经不是甘英了。

我们不会再被距离和时间击垮,我们有了战胜距离和时间的工具,这就是高速公路和高速铁路,我们的高铁能以每小时350公里的速度前行,如此算来从中国到罗马,一天多就可以了。

甘英的问题---距离、时间解决了,但是“多边的问题”还没有解决。

如何跨越政治、国家、民族、文化的阻隔,是新的挑战。

中国的崛起,一定是和平的崛起,德、日试图通过战争崛起已经被历史证明是行不通的。

我们应该重新定义麦金德的“陆权”和马汉的“海权”的意义。

在他们的思想中,海权是指调动军事力量,对海洋的控制,陆权也是依靠武力对陆地的控制。

这是通过战争崛起的思维。

今天,我们在谈论中国的“一带一路”战略时,这两个词的意义已经发生了转变:

权力已经转变成权利。

权力强调的是控制,权利倾向于利益;权力是力量关系的较量,而权利则是利益关系的集合。

我们要通过互惠互利的合作,融入世界,我们的目标是“世界岛”的一体化。

在“世界岛”的西边已经出现了一个统一的政治经济体—欧盟,北部出现了以俄罗斯为首,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加入的欧亚联盟;东部,中国倡导的多边合作体系“上合组织”已经合作多年。

现在摆在中国面前的是如何加入各种多边体系,并融入其中。

要想实现甘英的理想,完成甘英的使命,要穿越心脏地带,实现东西方在大陆的直接握手,仅仅有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还不够,还必须有政治上各国之间的多边合作。

因此“一带一路”,不仅仅是修路和经贸,更重要的是文化上的交流和政治上的趋同。

欧盟給“世界岛”的未来提供了成功的范式。

如果“世界岛”上的东方、西方、北方、南方的各个国家能够形成像欧盟那样的政治经济共同休,那么甘英的问题就真正解决了。

“一带一路”的战略一方面要穿越心脏地带,一方面要拥抱“世界岛”,它的本质是中国梦的实现:

世界一体化。

摘编自单之蔷《“一带一路”:

拥抱世界岛,穿越心脏地带》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海洋是中国改革开放开始的地方,从14个城市起,到珠三角、长三角,再到一系列的自贸区建设,均以沿海为重点布局。

B.我国高铁时速已达350公里,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因此,即使到再遥远的地方,时间和距离也不会对我们构成问题。

C.政治、国家、民族和文化的问题是“多边的问题”,如何处理好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我们今天必须面对的新挑战。

D.“一带一路”的战略本质是实现世界一体化,但这既要突破自然条件险恶的“心脏地带”,又要拥抱文化迥异的“世界岛”。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项是

A.文章对甘英的补充介绍,虽然寥寥数语,但从其畏难情绪和半途而废的结果看,作者认为甘英确有不可推卸的历史罪责。

B.文章以二战战败国德、日为例,从历史角度论证了幻想通过战争来崛起是行不通的,从而指出中国只能走和平崛起的道路。

C.麦金德的“陆权”观和马汉的“海权”观,都是依仗军事力量来达到控制陆地或海洋的目的,这是危险的战争崛起的思维。

D.权力是力量双方或多方关系的较量,而权利则是这些利益关系的集合。

以此论证了“一带一路”的战略观念必须由权力转向权利。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项是

A.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使我们获得了可观的海洋权益,也实现了对海权的控制,现在是时候把目光转向内陆了。

B.无论是欧盟,还是欧亚联盟,还是以中国为首的“上合组织”,都是“世界岛”上的村民,一体化的中国梦是人类共同的梦。

C.对“一带一路”这一伟大构想来说,修路和贸易虽然要先行一步,但更重要也更困难的是文化上的交流和政治上的求同。

D.实现中国梦既要顾及海洋与陆地的平衡发展,也要顾及各个政治经济体在各种利益方面的诉求,更要树立和平崛起的观念。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杏花村访酒

梁衡

(1)一般的可游之处,大约有两类。

一是风景特殊的好,悦目赏心,怡人情怀;二是古迹名胜,可惊可叹,长人见识。

当我去过我国著名的汾酒产地山西杏花村后,真不知道,该怎样来将它归类。

(2)说是村,并名以“杏花”,其实现在这里是一个大型的国家名酒厂。

历史上这里确曾杏林千亩,繁花如云的,直到现在也保持着历史古韵及风格,但凡来晋之人,无不尽力设法去游一次。

这魅力实在是因为它那骄傲的产品——汾酒。

游人之意并不在山水之间。

而在酒。

(3)来参观的人,最少安排两个节目,一是喝酒,二是看酒。

先品其味,再看它的由来。

餐厅是蛮别致的:

墙上挂着名人字画,最醒目的是郭沫若手书的那首“杏花村里酒如泉”诗;墙角有一个酒柜,内有两个坛子,分别装着“汾酒”和“竹叶青”。

服务员按照一般酒馆的做法,打开坛盖,将酒灌入瓶,再由瓶斟入杯。

当液面停止了波动,你看杯中的汾酒,纯净透明,就像刚才并没有注入什么。

竹叶青呢?

则呈一点淡淡的黄色,令人想起春天里新柳的鹅黄。

不觉间,一阵清香,已渐渐地,像一层看不见的薄雾漫过桌面,扑入你的胸怀,钻进你的衣袖。

人们这时并不要靠眼鼻,而是全身无处不感觉到它的美了。

主人举杯,我试酌一口,唇初沾而馨绵,口将咽又生甜,味柔和隽远。

客人都笑了,脸上泛出甜甜的酒窝。

但人们并没有大声赞美,只是微笑着颔首,仿佛怕喧声破坏了这酒厂的恬静。

(4)原来我国的名酒有五个香型:

浓,酱,清,米,复合。

这汾酒是清香型的代表。

它不求那浓、那烈,只要这纯、这真。

其他酒如艳丽少妇,浓妆重抹,这汾酒呢,则如窈窕淑女,淡梳轻妆。

大约正是因为这纯,才使它成为名酒之祖。

(5)看酒的制作,是很有趣的。

先将高粱等原料粉碎,蒸熟拌上曲,压入一个个大瓮里,这瓮又要深埋入土中。

发酵之后,便放在一个大甑中蒸,一会儿便蒸馏出一股清澈的细泉,流入筒中,淙淙有声,这便曰酒。

酒泉接着汇入“酒海”。

那是一个三层大厦的酒库,内放着13000多只半人高的大缸。

酒在这里一直要静静地待上3~4年才能出厂,这叫“熟化”。

这套工艺大约在酿酒之初就如此。

这些粗则粗点儿、丑亦够丑的瓮甑,已有1500多年历史,其间有什么奥秘,人们一时还难以明晰。

另外,更神秘者还有二:

一是这地下的水,二是这杏花村上空的空气。

这里经年制酒,空气中便生出一种特别的微生物来,于汾酒的发酵特别有利。

开始人们不知此道,有的老师傅退休后,身怀绝技,受聘他乡,但使出浑身的解数,那酒终不姓“汾”。

技艺可传,水与气难移。

主人每向游人讲到此处,脸上总要漾出一种微笑,神秘、自豪、得意。

这汾酒1915年获巴拿马万国博览会的金奖,一解放又被列为我国的八大名酒之一。

以后其他名酒虽各有交替,它却稳坐交椅。

当你走完全部生产线,在包装车间里对着透明胶管中那一股股急喷出来的、晶莹的酒泉,看着它迅速注满了一个个透明的玻璃瓶时,你又一次惊异于这酒的纯了,纯得像山泉。

这山泉不知来自多么深的地层,经过了多少砂石、岩层的过滤,终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