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诊断大纲.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91287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0.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诊断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临床诊断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临床诊断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临床诊断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临床诊断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临床诊断大纲.docx

《临床诊断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诊断大纲.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临床诊断大纲.docx

临床诊断大纲

《临床诊断学》课程教学大纲(7年制)

课程编号:

14039701学分:

4.0总学时:

85学时

大纲执笔人:

戚秀卿、刘琦大纲审核人:

宋浩明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临床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诊断思维的一门临床学科。

是在学习了基础医学课程,为过渡到临床各科学习而开设的临床课程,是临床各学科的基础课,也是通向临床各科学习的桥梁。

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学习问诊和体格检查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技巧,心电图、肺功能和各种内镜检查的方法和临床意义,使学生掌握诊断疾病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正确地搜集资料、分析综合,得出符合疾病本质的结论——临床诊断。

《临床诊断学》为85学时。

二、面向专业

临床医学等专业。

三、课程基本要求

深入领会各个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特点及其在诊断中的作用。

逐步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和良好的问诊技巧,能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

能用规范的手法进行全身系统的体格检查,掌握异常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图形分析。

熟悉诊断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能根据病史、体格检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资料,进行归纳、整理,按照诊断程序进行临床分析、综合,作出临床诊断。

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正确、字体规范、文笔流畅、表达清晰的病历,并能作清楚、流畅的口头报告。

(一)症状学

掌握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生机制、临床表现、伴随症状、鉴别诊断及问诊要点。

掌握询问常见症状的方法,通过分析症状的个性及其伴随症状作出初步症状诊断。

(二)问诊

掌握问诊的方法,内容及注意事项,使学生充分认识问诊的重要性。

熟悉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三)体格检查

1、掌握视、触、叩、听、嗅诊的基本检查方法。

2、掌握一般检查各项内容的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3、学习头、颈部各器官的检查方法与顺序,认识正常状态,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临床意义。

了解眼功能检查、眼底检查、听力检查。

4、学习视、触、叩、听四种基本检查方法在胸廓和肺部的正确应用,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掌握胸部的体表标志、胸廓和肺部体检的基本内容,识别肺部正常体征,掌握常见异常体征及其产生机制、临床意义。

了解乳腺的检查方法、顺序、正常状态及异常改变。

了解呼吸系统某些特殊的体检方法。

熟悉呼吸系统常见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学习询问呼吸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5、学习心脏的检查方法并能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

掌握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震颤、心脏浊音界的临床意义。

掌握S1、S2的产生机制、听诊特点及鉴别要点。

掌握心音变化的临床意义。

掌握额外心音的概念、特点及临床意义。

掌握心脏杂音的产生机制、听诊要点、鉴别要点及其临床意义。

掌握心包摩擦音的产生机制、特点、临床意义及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

掌握血压检查方法,了解动态血压监测。

熟悉脉搏、血管杂音、周围血管征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循环系统某些特殊的体检方法。

熟悉循环系统常见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学习询问心血管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6、熟悉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掌握腹部视、触(重点为肝、脾、胆囊、肾触诊)、叩、听诊检查方法。

掌握压痛、反跳痛、腹部肿块、腹水、振水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了解腹部某些特殊的体检方法。

熟悉腹部常见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学习询问消化系统疾病病史的方法并写出病史及体格检查记录。

7、熟悉肛门、直肠检查的方法与临床意义。

8、熟悉脊柱、四肢、关节的检查方法、病理改变及临床意义。

9、熟悉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颅神经、感觉功能、运动功能及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10、掌握全身体检的基本要求、检查纲要。

熟悉特殊情况、老年人体格检查特点。

(四)器械检查

1、掌握正常心电图各波、段的测量方法及正常值。

熟悉心电图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及临床意义。

掌握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征。

掌握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并写出心电图报告。

了解动态心电图及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2、了解肺容积检查各项指标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了解通气功能障碍、换气功能障碍、小气道功能障碍的常用检查指标。

了解肺功能检查结果分析。

了解血气分析各项常用指标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了解内镜检查的基本原理。

了解内镜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

(五)病历书写

了解病历书写的重要意义。

掌握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能独立完成内容真实、格式规范、表述准确、用词恰当、字迹工整、书写全面的住院病历。

(六)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1、熟悉诊断疾病的步骤,逐步掌握临床思维方法。

2、熟悉临床诊断的种类、掌握临床综合诊断内容和格式。

四、见习基本要求

(一)诊断技能实践中必须注意循序渐进,根据模仿-操作-熟练的规律进行,以期达到掌握诊断疾病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见习时态度应认真、严肃。

在老师示教下,学生相互间在自己身上反复操作,手法熟练后再接触病人。

病史和体检等记录必须真实、详细、字迹工整。

(三)进入医院应遵守医院规章制度,穿戴白大衣,随身携带听诊器等检测工具。

询问病史、体格检查病人时需态度和蔼,按序进行,切忌粗乱,避免遗漏,注意保护性医疗制度。

(四)学会与患者接触和交流,独立进行全面系统的问诊,深入理解患者的主诉和病史。

(五)能用规范化手法进行系统、全面、有序的体格检查。

(六)熟悉心电图机操作,掌握正常心电图及常见异常心电图的图形分析。

(七)独立完成符合要求的住院病历。

五、课程基本内容

绪论

1、临床诊断学的概念和重要性。

2、临床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3、临床诊断学发展简史。

4、临床诊断学的发展方向。

5、临床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

(一)症状学(部分内容自学)

1、发热

2、头痛

3、水肿

4、肥胖

5、消瘦

6、贫血

7、皮肤粘膜出血

8、咳嗽与咳痰

9、咯血

10、胸痛

11、呼吸困难

12、发绀

13、心悸

14、恶心与呕吐

15、咽下困难

16、消化不良

17、腹痛

18、呕血

19、便血

20、腹泻

21、便秘

22、黄疸

23、血尿

24、尿频、尿痛与尿急

25、少尿、无尿与多尿

26、尿失禁

27、排尿困难

28、腰背痛

29、关节痛

30、眩晕

31、晕厥

32、抽搐与惊厥

33、意识障碍

(二)问诊(部分内容自学)

1、问诊的重要性和医德要求

2、问诊的内容

3、问诊的方法与技巧

4、问诊示范

5、问诊记录举例

6、特殊情况的问诊技巧

7、重点问诊的方法

8、问诊内容与问诊方法的评估

(三)体格检查(部分内容自学)

1、基本检查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2、一般检查

(1)全身状态检查:

性别、年龄、生命征、发育与体型、营养状态、意识状态、精神状态、语调与语态、面容与表情、体位、姿势、步态。

(2)皮肤:

颜色、湿度、弹性、皮疹、脱屑、皮下出血、蜘蛛痣与肝掌、水肿、皮下结节、溃疡与糜烂、瘢痕、毛发。

(3)淋巴结:

正常表浅淋巴结、淋巴结的检查、临床常见淋巴结肿大的原因与特点。

(4)某些特殊检查方法

(5)一般检查中某些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3、头部

(1)头发和头皮

(2)头颅、

(3)颜面及其器官(眼、耳、鼻、口、腮腺)

(4)头部某些特殊检查方法

(5)头部检查中某些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4、颈部

外形与分区、姿势与运动、皮肤与包块、血管、甲状腺、气管。

颈部包块及其鉴别。

5、胸部

(1)胸部的体表标志:

骨骼标志、垂直线标志、自然陷窝和解剖区域、肺和胸膜的体表投影。

(2)胸壁、胸廓和乳房

(3)某些特殊的体检手法

(4)胸部体检中某些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5)肺和胸膜:

1)视诊:

呼吸运动、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和幅度。

2)触诊:

胸廓扩张度、语音震颤、胸膜摩擦感。

3)叩诊:

叩诊方法、影响叩诊音的因素、叩诊音的分类、正常胸部叩诊音、肺界的叩诊、异常胸部叩诊音。

4)听诊:

正常呼吸音、异常呼吸音、啰音、语音共振、胸膜摩擦音。

(6)呼吸系统某些特殊的体检方法

(7)呼吸系统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1)肺实变2)肺气肿3)肺不张4)胸腔积液5)气胸

(8)心脏检查

1)视诊:

心前区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

2)触诊:

心尖搏动及心前区搏动、震颤、心包摩擦感。

3)叩诊:

叩诊方法、叩诊顺序、正常心浊音界、心浊音界各部的组成、心浊音界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4)听诊:

心脏瓣膜听诊区、听诊顺序、听诊内容。

(9)血管检查;

1)脉搏:

脉率、脉律、紧张度与动脉壁状态、强弱、脉波。

2)血压:

测量方法、血压标准、动态血压监测。

3)血管杂音及周围血管征:

静脉杂音、动脉杂音、周围血管征。

(10)心血管系统某些特殊的体检方法

(11)心血管系统常见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1)心脏增大2)心脏瓣膜损害3)心律失常4)血压异常5)心包积液

6)心力衰竭

6、腹部

(1)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

体表标志、腹部分区。

(2)视诊:

腹部外形、腹壁情况、腹壁静脉、呼吸运动、胃肠型和蠕动波、上腹部搏动。

(3)听诊:

肠鸣音、血管杂音、摩擦音、搔刮试验、水坑试验。

(4)叩诊:

腹部叩诊音、肝脏及胆囊叩诊、胃泡鼓音区、脾脏叩诊、移动性浊音、膀胱叩诊、肋脊角叩痛。

(5)触诊:

腹壁紧张度、压痛及反跳痛、脏器触诊、腹部肿块、液波震颤、振水音。

(6)腹部某些特殊的体检方法。

(7)腹部异常发现及其鉴别

1)腹水2)腹部肿块3)肝大4)脾大

7、肛门、直肠、生殖器          

(1)肛门与直肠:

检查体位、视诊、触诊、直肠与乙状结肠镜检查。

(2)生殖器(略) 

8、肌肉骨骼系统

(1)脊柱:

脊柱的体表定位、脊柱检查。

(2)四肢与关节:

一般检查、关节检查。

9、神经系统检查

(1)精神状态:

意识,记忆、思维、情感、智能,言语。

(2)脑神经检查:

嗅神经,视神经,动眼、滑车、外展神经,三叉神经,面神经,位听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舌下神经。

(3)感觉功能检查:

感觉功能检查方法(浅感觉检查、深感觉检查、复合感觉检查),感觉障碍的性质,感觉障碍的定位诊断。

(4)运动功能检查:

控制运动的主要神经结构、运动系统检查(瘫痪、肌张力改变、去脑强直、共济失调、不自主运动、异常肌肉活动)

(5)神经反射检查:

浅反射,深反射,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6)自主神经功能检查:

自主神经对内脏及器官的作用,临床常用检查方法。

10、全身体格检查

(四)辅助检查

1、心电图检查(部分内容自学)

(1)临床心电学的基本知识:

心电图产生原理、心电图各波段的组成和命名、心电图导联体系。

(2)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数据

(3)心房、心室肥大

(4)、心肌缺血与ST-T改变

(5)心肌梗死

(6)心律失常

(7)电解质紊乱和药物影响

(8)起搏心电图

(9)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和临床应用

2、其他常用心电学检查

(1)动态心电图

(2)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

3、肺功能检查(自学)

4、内镜检查(自学)

5、临床常用诊断技术(自学)

(五)病历书写

1、病历书写的重要性

2、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

3、病历书写的种类、格式与内容

4、病历书写中常见错误及其防范

5、病历报告的内容和方法

(六)如何进行临床诊断

1、临床诊断必须具备的职业态度

2、诊断疾病的步骤

3、临床思维方法

4、临床诊断中的循证医学理念

5、临床诊断的种类、内容和格式。

六、见习基本内容

理论课后,集中进行见习,通过幻灯、录像、人体模型、教学课件以及同学互相练习和床旁实践等手段来掌握临床诊断学的内容。

第1次见习问诊、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

第2次见习胸部检查

(1)

第3次见习胸部检查

(2)

第4次见习心血管检查

(1)

第5次见习心血管检查

(2)

第6次见习心血管检查(3)

第7次见习腹部、脊柱、四肢检查

(1)

第8次见习腹部、脊柱、四肢检查

(2)

第9次见习神经系统检查

第10次见习心电图

(1)

第11次见习心电图

(2)

第12次见习心电图(3)

第13次见习病历书写

(1)

第14次见习病历书写

(2)

七、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每次见习前复习理论教学相关内容及见习内容,见习后完成见习报告。

八、前修课程要求

临床诊断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课,是连接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课。

学生应学毕基础医学各门学科包括解剖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组织胚胎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后,进一步学习采集病史、体格检查方法,并将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提出初步诊断,为学习临床医学各学科、与实习奠定基础。

九、学时分配

临床诊断学学时分配:

序号

内容

学时安排

小计

理论

课时

实验

课时

习题

课时

上机

课时

1

绪论、问诊

2

2

2

症状学

6

6

3

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

6

3

9

4

胸部、乳腺、肺部检查

4

6

10

5

心脏、血管检查

6

9

15

6

腹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6

6

12

7

神经系统检查

2

3

5

8

心电图检查

10

9

19

9

病历书写

1

6

7

总计

43

42

85

十、教材与主要参考书

教材:

1、《临床诊断学》(供8年制及7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欧阳钦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参考书:

1、《临床症状鉴别诊断学》李宗明、邱鸣鑫等编。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临床心电图学》黄宛主编。

人民卫生出版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