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83019 上传时间:2022-12-28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8.2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docx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

统编语文五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一》知识点

知识点

一、交流平台

朗读课文,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1)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主人公

(2)有感情地朗读,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3)抓住直接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体会。

(4)从文章的字里行间体会。

二、词句段运用

1.读下面的句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再选择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在平沙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描写广阔背景之下的大月亮,以此对比家乡的小月亮,突出故乡月亮之美,表达自己的思乡之情。

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

这个句子将杭州的桂花与家乡的桂花对比,说明家乡的桂花已经融入母亲的生活,成为母亲生活中的一部分,表达母亲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虽然姑爹小船上盖的只是破旧的蓬,远比不上绍兴的鸟篷船精致,但姑爹的小渔船仍然是那么亲切,那么难忘……

这个句子把姑爹破旧的小船与绍兴精致的乌篷船作对比,表达“我”对父亲、对家乡深深的思念之情。

三、日积月累

游子吟

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简介:

孟郊,(751~814),字东野。

唐代著名诗人。

现存诗歌500多首,以短篇的五言古诗最多,代表作有《游子吟》。

有“诗囚”之称,又与贾岛齐名,人称“郊寒岛瘦”。

注释:

①游子:

古代称远游旅居的人。

吟:

诗体名称。

②意恐:

担心。

③寸草:

小草,这里比喻子女。

心:

语义双关,既指草木的茎秆,也指子女的心意。

④报得:

报答。

⑤三春晖:

春天灿烂的阳光,指慈母之恩。

诗意:

慈祥的母亲手里把着针线,为即将远游的孩子赶制新衣。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谁说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

赏析: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最后两句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

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

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第一单元知识点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写的字昼:

中间部分是“日”,不要错写成“目”,注意不要丢掉最下面的一横。

耘:

左半边是“耒”,不要错写成“丰”。

晓:

右半边是“尧”,注意不要多加一点。

拔:

右半边是“犮”,不要错写成“发”。

割:

左半边中间部分是“丰”,不要少写一横。

承:

中间共有三横,不要多写或少写。

逛:

半包围结构,不要将“犭”错写为部首。

(2)难读的字

耘(yún)稚(zhì)漪(yī)倭(wō)逛(guàng)

篝(gōu)旖(yǐ)旎(nǐ)顷(qǐng)玷(diàn)

秉(bǐng)眷(juàn)

(3)多音字

2.词

(1)反义词

昼➝夜晓➝晚寒➝暖新鲜➝陈腐承认➝否认自由➝禁锢黑暗➝光明阴凉➝燥热

不可胜数➝屈指可数广阔➝狭窄夸大➝缩小平凡➝出众冰凉➝火热爱惜➝糟蹋

训斥➝赞扬清白➝污浊秀气➝粗笨衰老➝年轻

(2)近义词

四时~四季童孙~儿童信口~随口漂亮~美丽瞎闹~胡闹闪烁~闪耀存心~故意

随意~任意大概~大致秉性~性格眷恋~依恋稀罕~稀奇郑重~慎重盼望~渴望

威风~威严徘徊~踌躇气派~气势澄澈~清澈闪耀~闪烁幽芳~幽香玷污~侮辱

圆滚滚~圆溜溜不可胜数~不计其数乐此不疲~乐在其中

(3)必须掌握的词

蝴蝶蜻蜓蚂蚱樱桃榆树锄头承认水瓢阴凉冷艳幽芳郑重宝贵眷恋

圆滚滚明晃晃孤零零山高月小三潭印月不可胜数顶天立地恍然大悟

乐此不疲清光四溢相映成趣离乡背井美妙绝伦茂林修竹绿水环流良辰美景

能书善画颇负盛名万里长城风欺雪压低头折节

(4)词语归类

①量词

一个大花园一朵花一个小毛球一个果园一棵樱桃树

一顶大草帽一个黄瓜一只大蜻蜓一朵倭瓜花一颗心

一个绿蚂蚱一条腿一只白蝴蝶一个月亮一轮明月

一颗泪珠一幅墨梅图一枝画梅一只金鸡一块手绢

②修饰词

圆而粗的柱子风光旖旎的莱蒙湖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

碧波万顷的大海巍峨雄奇的高山心爱的小月亮

冰凉的泪珠慈祥的外祖父最宝贵的画雪白的细亚麻布

血色的梅花眷恋祖国的心长长地叹一口气早早地起了床

郑重地递给

③动词

摘黄瓜追蜻蜓捉蚂蚱点起篝火刮去污迹

④特殊词语

ABB式词语:

胖乎乎圆滚滚明晃晃毛嘟嘟蓝悠悠孤零零凉飕飕

类似的词语:

响当当气冲冲乱哄哄空荡荡

AABB式词语:

马马虎虎整整齐齐

类似的词语:

忙忙碌碌 平平安安 干干净净

ABAC式词语:

顺风顺水类似的词语:

百发百中自由自在人来人往

描写景色的词语:

山高月小三潭印月顶天立地烟波浩渺晶莹澄澈

风光旖旎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美妙绝伦

茂林修竹绿水环流一碧数顷荷香远溢宿鸟幽鸣

类似的词语:

鸟语花香山清水秀万紫千红湖光山色姹紫嫣红

百花齐放春暖花开草长莺飞风和日丽春意盎然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

这句话将榆树的叶子比喻成蚌壳,形象地写出了叶子在阳光照耀下发出光亮的样子。

2.排比句: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蒙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这句话连用四个“在”字,写出了作者在世界各地都见到过月亮,突出了他乡所见月亮之多。

3.拟人、排比句:

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睡醒”“逛”“说话”等词语将“花”“鸟”“虫子”等拟人化了,使所写之物更加形象、亲切,并且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充分说明园中的一切都是鲜活的,作者的心情也是快乐、自由的。

4.描写优美的句子:

每逢望夜,一轮当空,月光闪耀于碧波之上,上下空蒙,一碧数顷,而且荷香远溢,宿鸟幽鸣,真不能不说是赏月胜地。

这句话形象地描写了朗润园的美丽月景。

既有视觉描写(月光闪耀、碧波、空蒙、一碧数顷),又有嗅觉描写(荷香),还有听觉描写(宿鸟幽鸣),向我们展示了一幅美妙的“荷塘月色图”。

5.含义深刻的句子:

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

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

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外祖父竭力地赞美梅花的精神,赞美梅花高贵的品质和顽强的生命力。

通过外祖父对梅花品格、秉性、骨气的热情讴歌,说明梅花是祖国的象征、是民族精神的象征。

6.转述句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

“你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你看。

(改为转述句)

我看祖父还在笑,就说,他不信,我到屋里拿来给他看。

考试点睛:

“用自己的话转述别人说的话”是考试中的一个常考考点,经常通过以下形式考查:

(1)将原句改为转述句。

(2)判断直述句和转述句的说法是否一致。

小窍门一:

看文章的标题.

小窍门二:

看首段、尾段,体会作者书法情感的句子。

小窍门三:

逐段找出与全文思想感情相关的议论句、抒情句。

三、考试热点

1.《古诗三首》常以解释词语、句子的形式考查对古诗内容的理解。

2.《祖父的园子》第16、17自然段常作为课内阅读出现。

3.《月是故乡明》常以选择、判断的形式考查对作者情感的理解。

4.《梅花魂》第13自然段常以填空、选择的形式考查对梅花品质的理解。

四、“1+X”阅读推荐

篇目:

萧红《呼兰河传》

推荐理由:

这部小说描写了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哈尔滨市呼兰区)的种种人和事,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的精神状态。

这部小说语言洗练,毫无刻意雕饰的痕迹。

口语化的语言、简短的句子,再加上运用了一部分当地的俗语,增强了语言的描摹功能,很有表现力,使得描写的人物、事件、景物非常生动而形象,读者很容易就进入小说的境界,有身临其境之感。

阅读方法:

阅读前要了解小说的写作背景。

创作这部小说时,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的阶段,这使远在香港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

于是,萧红以自己的家乡和童年生活为原型,创作了这部小说。

可采用默读的方法,边读边想,厘清人物关系,了解人物特点,边读边勾画,还可以摘抄妙词佳句,或随手写下自己的感想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