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552054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170.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docx

饵料生物培养重点整理1

一、名词解释

饲料:

饲养动物(禽、畜等)的食物。

饵料:

鱼、虾、贝等水产动物的食物。

饵料生物:

是指在海洋、江河、湖泊等水域中生活的各种可供水产动物食用的水生动、植物等。

生物饵料:

是经过筛选的优质饵料生物,进行人工培养后投喂给养殖对象食用的活的饵料。

微粒饲料:

将不同营养物质加工,配合,制成相应生物饵料大小的颗粒饲料产品,称微粒饲料。

生物饵料培养学:

是研究生物饵料的筛选、培养及其营养价值评价的一门应用性科学。

光合细菌:

又称光养细菌(phototrophicbacteria),是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群原核生物。

有广义光合细菌和狭义光合细菌之分。

目前广泛应用在水产上的光合细菌是紫色非硫细菌的一些种类。

广义光合细菌:

产氧光合细菌:

蓝细菌(蓝藻);不产氧光合细菌

狭义光合细菌:

不产氧光合细菌。

饱和光照强度:

光合作用或细胞分裂速率达到最大值时的光照强度称为最适光照强度或称饱和光照强度。

补偿光照强度:

适光范围的低限,又称光补偿点。

在这样的光照强度下,藻类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量与光合作用放出的氧气量恰好相等,细胞只能维持基础代谢不能生长。

饱和白昼现象:

在较强的光照强度和较长的日照时间下,日照时间虽然增加,生长率并不再增加,这种现象称为饱和白昼现象。

光抑制:

过强和过长时间的光照会引起光抑制,使叶绿素发生光解而褪色。

纯培养:

即无菌培养,是指排除了细菌在内的一切生物的条件下进行的培养。

单种培养:

在培养过程中不排除细菌存在的一种培养方式,称为单种培养。

混合培养:

各藻种混杂在一起的培养方式。

例如水样采集后单一藻种分离前的预备培养。

一次培养:

在一定的容器中,配成培养液,把少量的藻种接种进去,然后在适宜于藻类生长的环境条件下培养,经过一定时间(5-7天),待藻液达到一定的密度后,便一次性采收或作进一步扩大培养。

半连续培养:

是指在一次培养的基础上,当藻类细胞达到一定密度后,每天(或隔天)收获一部分浓藻液,并加入新的培养液继续培养。

连续培养:

在培养容器内,新的培养液不断流入,达到一定密度的藻液不断流出。

一般在室内进行,采用自动控温、人工光源、封闭式通气培养。

自养培养:

是一种传统的培养方式,是利用光能、以二氧化碳为主要碳源进行的培养。

异养培养:

以可利用有机碳作为唯一碳源和能源进行的培养,具有易进行高密度的纯种培养、可实现培养条件的自动控制等优点。

兼养培养:

是介于自养培养和异养培养之间的一种培养方式。

是利用光能,以可利用有机碳作为碳源进行的培养。

选择育种:

在培养过程中,不经过特殊处理,利用藻类自然变异,有目的定向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藻种。

*诱变育种:

通过物理(射线照射等)和化学(除草剂等)诱变方法,导致藻类发生大量变异,从中选育出具有优良性状的藻种。

*轮虫非混交卵(夏卵、非需精卵):

轮虫非混交雌体经过有丝分裂产生的双倍体的卵,又称非需精卵,夏卵。

卵形,卵壳薄而光滑,成熟后无需受精,就能迅速发育成二倍体非混交雌体。

一个雌虫产卵的频度和一生所能产夏卵的数目因种类和环境条件而有很大差异。

*需精卵(未受精冬卵,混交卵):

当外界环境恶劣不适宜轮虫生存时,如温度突变、种群密度过高、pH和DO剧变、食物的种类改变、食物不足等,种群开始出现混交雌体,混交雌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单倍体需精卵,又称混交卵,个体较小,只有夏卵一半大,透明,数目多。

*休眠卵(冬卵):

轮虫的混交卵与精子结合成二倍体的受精卵,受精卵再形成厚壳的休眠卵(冬卵)。

休眠卵约为雌体成体体积的60%,卵壳厚,卵的一端卵黄和卵壳之间有较大的空隙。

休眠卵可抵御外界的不良环境,待外界环境条件适合时,休眠卵萌发成新的非混交雌体,进入新一轮单性生殖。

初孵无节幼体(1龄无节幼体):

卤虫出卵后为体长400-500m,橘红色,不摄食,靠卵黄维持新陈代谢的初孵无节幼体。

孵化率:

每百粒卤虫卵(不包括空壳)能够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以百分比表示。

孵化率是衡量卤虫卵孵化性能最常用的指标。

孵化效率:

每克卤虫卵能够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只数。

孵化产量:

每克卤虫卵能够孵化出的无节幼体的总干重(mg)。

孵化产量最能反映卤虫卵的孵化质量。

孵化速度:

孵化速度:

孵化出90%无节幼体所需的时间T90与孵化出第一个无节幼体所需的时间T0的差值。

孵化同步性:

孵化出90%无节幼体所需的时间与孵化出10%无节幼体所需时间的差值。

世代时间或生殖周期:

指从个体孵化到其成熟产卵并孵化出第一批幼体的时间,或成熟个体交配开始到下一世代幼体发育到成体的时间。

桡足类生殖力:

生殖力是桡足类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幼体成活率等的综合能力。

桡足类发育到成体阶段时,其生长主要表现在生殖力的变化。

二、填空及判断

1、目前广泛应用在水产上的光合细菌是紫色非硫细菌,个体较小,<5微米。

(绿色丝状菌科细胞可达300微米)

2、光合细菌主要有哪两种光合色素?

它们如何决定光合细菌的颜色?

细菌叶绿素(菌绿素)和类胡萝卜素

Ø紫色非硫细菌和着色菌科:

呈红、粉红、橙黄、紫或茶褐色。

是由于菌体内类胡萝卜素含量较高,掩盖了菌绿素的色素。

Ø绿杆菌科和绿色丝状菌科:

呈绿色。

类胡萝卜素含量少,显示出细菌叶绿素的蓝绿色。

3、目前可规模化养殖的微藻有几种?

每种微藻的作用是什么?

分别属于哪些门、纲、目?

硅藻类:

(1)三角褐指藻(Phaeodactylumtricornutum)——低温种类,最适温度10-20。

分类地位:

硅藻门/羽纹硅藻纲/褐指藻目

(2)小新月菱形藻(Nitzschiaclosteriumf.minutissima)——贝类和虾类幼体的良好饵料。

分类地位:

硅藻门/羽纹硅藻纲/管壳缝目,最适温度15-20。

5度可逆,30度不可逆。

(3)牟氏角毛藻(Chaetocerosmuelleri)——作为海参、甲壳类等幼体的饵料;耐高温(25-35)种类,适合夏季培养。

分类地位:

硅藻门/中心硅藻纲/盒形藻目

(4)纤细角毛藻(Chaetocerosgracilis)——作为海参、甲壳类等幼体的饵料;耐高温种类,适合夏季培养。

分类地位:

硅藻门/中心硅藻纲/盒形藻目

(5)中肋骨条藻(Skeletonemacostatum)——广温广盐种类,是对虾幼体、缢蛏、牡蛎等的优良饵料。

分类地位:

硅藻门/中心硅藻纲/圆筛藻目

绿藻类:

(6)亚心形扁藻(Platymonassubcordiformis)——低温种类,亲贝和许多贝类后期幼虫的良好饵料,4条鞭毛。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

我国作为饵料培养的种类还有青岛大扁藻,比亚心形扁藻大。

(7)塔胞藻(Pyramidomonassp.)——亲贝和许多贝类后期幼虫的良好饵料,4条鞭毛。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

(8)盐藻(Dunaliellaspp.)——可通过大量培养杜氏藻提取β-胡萝卜素,2条鞭毛。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

(9)莱茵衣藻(Chlamydomonasreinhardii)2条鞭毛。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

(10)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pluvialis)——含大量的虾青素,虾青素是鲑鳟鱼饲料中必不可少的成分,作为天然抗氧化剂用于食品和化妆品中,2条鞭毛。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团藻目

(11)小球藻(Chlorellaspp.)——用于培养轮虫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

(12)微绿球藻(Nannochlorisoculata)——用于培养轮虫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细胞球形,直径2-4微米。

(13)栅藻Scenedesmusspp.——淡水种,静水培养

分类地位:

绿藻门/绿藻纲/绿球藻目

金藻类:

(14)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galbana)——可以作为扇贝、牡蛎等多种双壳类幼虫的饵料,富含DHA。

分类地位:

金藻门/金藻纲

球等鞭金藻有三个常见的生态品系:

3011(高温品系)、8701(低温品系)、塔溪堤品系(高温品系)

(15)湛江等鞭金藻(Isochrysiszhanjiangensis)——生产单位称为“叉鞭”,可以作为扇贝、牡蛎等多种双壳类幼虫的饵料,富含DHA。

分类地位:

金藻门/金藻纲球

(16)绿色巴夫藻(Pavlovaviridis)——3012(可以在10°生长),用于海湾扇贝和中国对虾育苗

分类地位:

金藻门/金藻纲

黄藻门:

(17)异胶藻(Heterogloeasp.)——可作为牡蛎、贻贝、菲律宾蛤仔、泥蚶等幼体的饵料。

分类地位:

黄藻门/黄藻纲/异球藻目

蓝藻门:

(18)钝顶螺旋藻(Spirulinaplatensis)——可作为鱼、虾饲料添加剂。

分类地位:

蓝藻门/蓝藻纲/颤藻目,最适光照强度:

30000-35000lx

红藻类:

(19)紫球藻(Porphyridiumcruentum)含有藻红蛋白,藻蓝蛋白,紫球藻多糖等生物活性物质,AA、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丰富

分类地位:

红藻门/红藻纲/红毛菜目

4、影响微藻生长繁殖的因子:

光照、温度、盐度、营养盐、二氧化碳、pH、生物因子

5、微藻生长繁殖所必需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有哪些?

大量元素:

N、P、Fe、K、Mg、S、Ca、Si

微量元素:

Zn、Cu、Mn、Mo(钼)、Co(钴)

6、微藻培养液配方应该有哪些主要成分?

大量元素、微量元素、维生素、络合物、土壤抽取液

7、藻类的保存方法:

固体培养基保存、液体培养基保存

8、轮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足(尾部)三部分,卤虫分为头、胸、腹三部分。

9、简述轮虫大小和形态变化的原因

轮虫类是形态变异极大的动物,就是同一品系也有大小和形状的变化。

水温变化、饵料的质和量、增殖密度等环境条件,是引起轮虫大小和形态变化的主要原因。

10、轮虫发育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①胚胎发育期:

②生殖前期:

③生殖期④生殖后期

11、卤虫的发育过程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卵、初孵无节幼体、后无节幼体、拟成虫期幼体、成体

12、桡足类发育时有哪3个敏感期?

①受精卵发育至无节幼体。

②无节幼体Ⅲ期变态为Ⅳ期。

③无节幼体Ⅵ期变态为桡足幼体

13、桡足类的摄食方式分为哪3种:

滤食方式:

主要是哲水蚤的种类。

碎屑食性方式:

主要是猛水蚤的种类。

捕食方式:

主要包括一部分猛水蚤和剑水蚤的种类。

三、计算题

1.要将100g卤虫休眠卵制作成去壳卵,需要用有效氯浓度为10%(w/v)的次氯酸钠、氢氧化钠和海水的用量各多少?

一般而言,每克干虫卵需使用含有0.5g的有效氯的次氯酸钠或次氯酸钙,而去壳溶液的总体积按每克干卵14ml的比例配制。

通常使用氢氧化钠(用次氯酸钠时使用,用量为每克干卵0.15g),或碳酸钠(用次氯酸钙时使用,用量为每克干卵0.67g,也可用氧化钙,用量为每克干卵0.4g)来调节PH值在10以上。

五、简答或论述

1、生物饵料的筛选

原则:

①大小适中:

不同的动物及同种动物的不同发育阶段对饵料大小的要求不同。

扇贝幼虫的早期阶段:

等鞭金藻等个体小、游动缓慢的种类。

扇贝幼虫的后期阶段:

扁藻、塔胞藻等个体较大,游动活泼的种类。

②方便养殖动物摄食:

生物饵料在水中的运动速度与在水层中的分布情况,应便于养殖动物摄食。

扇贝幼虫:

浮游生活,选用浮游生物饵料。

鲍鱼苗(稚鲍):

底栖生活,选用底栖生物饵料。

③营养丰富:

容易被养殖动物消化吸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使养殖动物生长迅速。

④生物饵料及其代谢产物无毒或毒性很小,使养殖动物具有较高的成活率。

例微囊藻和螺旋藻。

⑤生物饵料的生活史短,生殖力强。

如球等鞭金藻。

⑥环境的适应性(对温度、盐度、光照强度等)和抗逆性强,易于大量培养,培养达到的密度大,产量高。

如褶皱臂尾轮虫。

2、试述生物饵料在水产动物育苗中的应用情况。

(1)育苗

Ø贝类育苗:

微藻,常用硅藻类、金藻类和绿藻类。

Ø鲍鱼(底栖种类)育苗:

底栖硅藻。

Ø甲壳类(虾、蟹等)育苗:

微藻、轮虫、卤虫的无节幼体、桡足类等。

Ø鱼类育苗:

轮虫、卤虫的无节幼体、桡足类、枝角类、糠虾类等。

Ø海参育苗:

角毛藻、盐藻(杜氏藻)、底栖硅藻等。

(2)养成

卤虫的成虫:

是鱼、虾养成期的优质饵料。

光合细菌:

是鱼、虾池塘的水质净化剂。

螺旋藻:

蛋白质含量高于50%,是人工配合饵料的理想添加剂。

3、为什么生物饵料培养仍是今后鱼虾蟹幼体育苗的主要途径?

苗种的饵料问题是水产苗种规模化和产业化的主要制约因素,未来生物饵料将会由全价微粒饲料完全取代,但微粒饲料目前存在的问题如下:

①要求的粒径小,加工工艺复杂,微粒饲料的均质性难以保证

②营养成分在水中的稳定性难以保证

③在水中的悬浮性难以保证

④对鱼虾蟹幼体的营养需求了解较少

4、试述光合细菌的培养流程

(1)容器、工具的洗涤和消毒

(2)培养基的制备

1)准备培养用水

2)培养基配制

3)灭菌和消毒

(3)接种

(4)培养管理

搅拌和充气、调节光照度、调节温度、酸碱度的测定和调整、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5、两种光合作用的异同

产氧光合作用和不产氧光合作用比较

产氧光合作用

不产氧光合作用

涉及光反应系统

光系统I和光系统II

PhotosystemIandII

光系统I

PhotosystemI

光合色素

叶绿素Chlorophyll

细菌叶绿素

供氢体

水分子

分子氢、硫化氢、硫、硫代硫酸钠等

氧气

有氧放出

没有氧气产生

涉及生物体

蓝细菌和植物

不产氧光合细菌

6、光合细菌的培养基的组成:

水分、氮源(无机氮和有机氮)、碳源(有机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微量元素(铜、钾、镁、硫等的无机盐);生长因子:

维生素(酵母膏形式)

7、影响光合细菌大量培养的因子有哪些?

如何进行日常管理?

①溶解氧、CO2(搅拌和充气)

小型厌气培养:

摇动培养容器

大型厌气培养:

机械搅拌器或小水泵

微气培养:

充气

②光照:

连续照明,白天用太阳光,晚上用人工光源

③温度:

调节温度在23-39℃之间

④酸碱度:

经常测定酸碱度,常用醋酸来降低菌液的酸碱度

⑤生长情况的观察和处理

肉眼观察(VisualInspection):

菌液的颜色是否正常,接种后颜色是否由浅变深。

显微镜检查(MicroscopicExamination)。

⑥问题的分析和处理

内因:

菌液是否优良

外因:

温度、光照、酸碱度、营养等

8、光合细菌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①水质净化剂

光能异养菌以水体中的有机物质作为菌体生长、繁殖的营养成分。

分解利用水体中的氨盐、亚硝酸盐、硫化氢等有害物质

②浮游动物的饵料

用光合细菌和微藻的混合液培养卤虫、轮虫和枝角类,效果较好

③鱼、虾、贝幼体的饵料

光合细菌营养价值高,在水产经济动物均可作为辅助饵料投喂,能够促进幼体生长、变态和提高成活率。

④饲料添加剂

可提高饲料效率,增加养殖动物的脂类和蛋白质含量。

⑤预防疾病

9、培养微藻过程中主要采用哪些措施补充二氧化碳?

①通过搅拌增加水与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于培养液中。

②通入普通空气(含二氧化碳0.03%),通过微小气泡增加水和空气的接触面,使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溶入培养液中。

③通入含1%—5%二氧化碳的混合空气,效果好,但要防止过量致毒。

④向培养液中添加碳酸氢钠(容易引起沉淀)。

10、说明微藻培养方法(培养工艺流程)

①容器工具的洗涤与消毒:

利用物理和化学方法对容器、工具进行洗涤和消毒:

②培养液的制备:

使用的海水需要进行消毒,按配方比例计算和称取营养盐

③接种:

选择优良藻种,尽量进行高浓度接种

④培养管理:

日常管理要经常搅拌和充气、调节光照、补充营养盐和水分、调节酸碱度、控温,室外培养还应注意防虫和防雨;定期检查藻类生长状况,出现问题及时分析和解决。

⑤采收:

育苗生产用水泵直接抽取藻液投喂或浓缩后投喂;实验室或其他用途经常进行冷冻干燥保存。

11、微藻生产性接种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①藻种质量:

应选取无敌害生物污染、生活力强、生长旺盛的藻种来进行接种。

一般是倒取或抽取上层(上浮性好、浓度高)的藻种进行接种。

(1)肉眼观察(Visualinspection)

颜色:

外观颜色是否正常,一般绿藻类呈鲜绿色,硅藻类呈黄褐色,金藻类呈金褐色。

水中分布情况

附壁和沉淀情况:

好的藻种无大量沉淀,无明显附壁现象。

(2)显微镜检查(Microscopicexamination):

好的藻种细胞颜色鲜艳,运动种类运动活泼,无杂藻和敌害生物存在。

②接种比例:

尽量采用高比例接种。

藻种不足时,可以采用分次加培养液的方法。

③接种时间:

接种时间最好选择上午8—10点进行,而不宜在晚上接种。

12、藻类生长情况的观察和检查包括那几个方面的内容

①肉眼观察内容:

藻液颜色、细胞运动情况、是否有沉淀和附壁现象、有无菌膜

②显微镜检查内容:

微藻的形态和运动情况、有无敌害生物及杂藻、计数,确定细胞密度

13、微藻培养的日常管理操作包括哪些?

1)搅拌和充气:

2)调节光照:

常用的是太阳光和灯光。

3)营养盐和水分的补充

4)调节酸碱度

5)控温

夏季:

通风降温。

冬季:

水暖、气暖。

6)防虫和防雨:

室外开放式培养

Ø

14、生产上完整的培养设施包括那几个部分?

观察室、清洗消毒室、一级保种室(一级藻种的培养与保存)、二级培养室(中继培养)、三级培养室(藻类的大规模培养)、水处理系统(沉淀池、水过滤装置、海水消毒池)、充气系统(充气机、减压阀、管道设备)

15、目前微藻大规模培养都有哪些方法?

它们的优缺点分别有哪些?

(1)开放式大池培养

优点:

1 建设及维持成本较低。

2 操作简单,技术较成熟。

3 空气CO2即可满足需要。

缺点:

1 开放培养,容易污染

2 细胞密度低,工作量大。

3 效率低、占地面积大。

4 难以控温

5 水份蒸发严重,耗水多。

(2)密闭式光生物反应器

优点:

1 封闭培养,不易污染。

2 细胞浓度高,便于后期处理。

3 封闭系统,水消耗少。

缺点:

1 建设及维持成本较高。

2 操作较复杂。

3 需要大量CO2。

(3)异养培养

优点:

1 可进行高密度的纯种培养。

2 可实现培养条件的自动控制。

缺点:

1 成本高,操作复杂,技术水平要求高。

2 有些微藻种类无法进行异养培养。

⑥生产不稳定

16、在人工一次性培养条件下,微藻的生长一般经过哪几个时期?

如何缩短延缓期,延长指数生长期?

①延缓期:

细胞数目不增加或增加很少。

②指数生长期:

细胞迅速生长繁殖,细胞数目以几何级数增加。

③相对生长下降期:

细胞生长繁殖的速度与指数生长期相比逐步下降

④静止期:

细胞数目保持稳定,细胞停止分裂。

⑤死亡期:

藻类细胞大量死亡,细胞数目迅速减少。

(1)缩短延缓期,可以采取几项措施:

①接种比较“年轻”的藻类细胞(处于指数生长期的细胞)。

(Fv/Fm:

PSII的最大光化学量子产量,PSII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

②加大接种量。

③防止藻类细胞从旧培养液到新培养液中,营养物质浓度和环境条件差别过大。

(2)使指数生长期延长的措施:

①追加营养盐,补充营养。

②补充二氧化碳。

③用搅动或充气的方法改良高密度藻液中的光照条件。

④采用连续培养方式或半连续培养方式,防止自体抑制。

 

17、常用的藻种分离方法有几种,简述其流程。

(1)微吸管分离法

①制备微吸管

②将稀释适度的藻液水样,置载玻片上,在显微镜下观察、挑选要分离的藻细胞。

③将吸出的藻类细胞放在经消毒的特制小载玻片上,镜检这一滴水中是否只有所需要分离的藻类细胞。

④然后将含有所需分离藻类细胞的小载玻片直接移入装有培养液并经灭菌的试管中,在适宜的光照条件下培养。

(2)水滴分离法

将培养液稀释,每一滴水含有一个左右的藻细胞。

水滴尽可能小些,要求在显微镜低倍镜视野中能看到水滴的全部或大部分。

用微吸管吸取稀释适度的藻液,放在另一特制的经消毒的小载玻片上,镜检这一滴水中是否只有所需要分离的藻类细胞。

(3)平板分离法

①制备平板培养基

②藻种分离:

喷雾法、划线法

③接种培养

④用消毒过的解剖针将所需的藻细胞连同一小块培养基取出,放入试管中培养。

⑤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用显微镜检查是否达到分离目的。

18、微藻藻种如何进行保存?

1.固体培养基保存

营养物质浓度:

一般为液体培养基的2倍

琼胶用量:

1%—1.5%。

培养基经灭菌冷却后,用喷雾法或划线法接种。

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培养。

2.液体培养基保存

在低温、弱光条件下培养藻种。

更换培养液的时间:

甲藻、金藻、黄藻、隐藻类、硅藻类:

半个月到一个月更换一次。

绿藻、蓝藻类:

两个月左右更换一次。

19、目前有50mL藻液,需要在2个月内培养成10方的生产规模,需要哪些容器、药品、仪器、工具?

各种容器如何消毒?

培养流程包括几个方面,画出培养程序的示意图。

(1)容器及消毒方法:

·100、500、1000、3000毫升三角烧瓶、矿泉水桶、细口瓶:

先用洗洁精(或淡水)清洗内壁及外壁,除去附壁死藻。

再用盐酸洗刷。

隔一段时间后再用沸水冲洗至少3-5遍,至桶内没有盐酸的气味;瓶口用消毒的纸、无菌封口膜、纱布或脱脂棉包扎,有时在外面再包上锡纸

·1方、5方、10方水泥池:

以漂白粉淋洒池壁,泼洒池底。

池壁用抹布擦,池底用刷子刷;

(2)药品:

漂白粉、营养盐

(3)仪器:

显微镜、天平超净工作台、灭菌锅、电暖气、空调、电磁炉

(4)工具:

移液管、接种环、血球计数板、计数器、气管、气石、量杯

(5)海水消毒:

实验室或生产上保种:

Ø海水→沉淀→过滤(脱脂棉过滤、滤膜过滤、砂滤)→煮沸消毒(或高压灭菌)。

Ø国外某些实验室:

海水→沉淀→加活性炭→高压灭菌→滤膜过滤→高压灭菌

大规模生产:

Ø海水→沉淀→砂滤→漂白粉(漂白液)等化学药品消毒。

(6)培养程序:

100毫升三角烧瓶500毫升三角烧瓶1000毫升三角烧瓶3000毫升三角烧瓶20升细口玻璃瓶(矿泉水桶)1方白色塑料桶(1方水泥池)5方饵料池育苗池。

20、敌害生物对微藻培养的危害作用

①直接吞食:

一些较大的敌害生物,如轮虫、游仆虫、尖鼻虫、变形虫等,可直接吞食藻细胞。

②通过分泌有害物质对微藻起抑制和毒害作用:

量较少时,微藻生长缓慢;量较多时,会使藻细胞大量下沉死亡。

21、微藻培养过程中敌害生物污染的途径有哪些?

应怎么防治?

(1)水:

培养用水如果处理不彻底,难以除去或杀死水中的生物,会造成敌害生物的严重污染。

(2)空气:

开放式培养及通气培养时,微生物通过空气污染经常发生,而且难以避免。

(3)容器和工具:

容器和工具消毒不彻底,容易引起敌害生物的污染。

(4)肥料:

肥料不清洁,消毒不彻底,也容易引起敌害生物的污染。

(5)昆虫

(6)操作不严:

工作人员的手在操作时未消毒或消毒不彻底,操作时不遵守操作规程等。

防治敌害生物的措施:

(1)预防措施

①严格防止污染:

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感。

生产性培养中,防止污染的重点是在藻种培养这一级上。

②做好藻种的分离、培养和供应工作:

不断补充新的无污染藻种来取代长期培养过程中已污染的藻种。

③保持培养微藻的生长优势和数量优势:

微藻通过分泌较多的胞外产物对敌害生物起抑制作用。

(2)清除、抑制和杀灭敌害生物的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