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养性是养生的起点.docx
《修身养性是养生的起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修身养性是养生的起点.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修身养性是养生的起点
吴清忠《修身养性是养生的起点》
主讲人简历:
台湾著名养生专家,研究中医养生,所著《人体使用手册》成为中国年度最畅销图书,引领《求医不如求已》《人体经络使用手册》等中医保健图书出版热潮,后又写就续集《人体复原工程》。
吴清忠,曾经在台湾工业技术研究院从事机器人的研究;台湾生产力中心推动台湾的工业自动化发展;美国波士顿顾问公司(TheBostonConsultingGroup)担任世界银行中国工业贷款顾问;香港晨兴集团(MorningsideGroup)担任中国区首席代表,从事直接投资基金管理工作;台湾荣成纸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区总经理。
由于健康的关系对中医发生兴趣,因而逐渐淡出职场,专心研究中医养生及相关仪器的开发。
2002年完成《人体使用手册》,草稿在网上广泛流传;2005年,修订本在台湾和大陆分别出版,成为中国年度最畅销图书,引领中医保健图书出版热潮;2008年,作者历经六年时间的探索与总结,写就《人体使用手册》的续集《人体复原工程》。
今天我想讲的是我的第二本书,书名是《人体复原工程》,我的书名跟我的背景有密切的关系,就像把人当成机器人。
为什么用“复原”这两个字,因为我觉得整个人体医学系统里面最大问题在“复原”这两个字。
我想每个人从小到大都有皮肤受伤的经验,当我们皮肤被割伤以后,那个地方会红肿、发痒、结疤,然后疤会掉下来。
这些都是身体的异常,也会造成你身体不舒服,但是它不是疾病,那个是我们看到的康复的过程里面必然的现象。
但是身体表面上的康复会有这样的问题,身体内部如果什么地方故障、什么地方有损伤,比如说胃壁上有伤口、有溃疡,身体修复这些地方会不会出现异常呢?
答案是—会!
可是我们谁看病时会有医生告诉你说,你今天的胃不舒服是因为身体在修复胃,这样的诊断结果从来没有听到过,一般医生都是告诉你胃有故障,而不是告诉你胃在康复。
根据我的经验,过去我年轻时工作很忙碌,1990年我到上海跟北京工作,大部分时间当咨询,在上海担任大概超过20几家企业的顾问,后来做投资,我直接管的企业有17到18家,每年在飞机上的时间大概超过120趟,那样的生活把我的身体弄坏了。
人家说你的专业跟中医很远啊,你怎么会学医?
中国有一个老话“久病成医”。
那时我有三个比较大的毛病:
第一个是我失眠,我曾经有七天没办法睡,我有一个朋友也是七天没睡然后他就走了(去世),我很恐惧不知道自己会有生命危险;第二个毛病是我有牙周病,每星期看两次牙医,但是牙还是很疼;第三个是过敏性鼻炎,这个毛病从18岁困扰着我一直到四十几岁才把它去掉。
当时太太帮我找了一个推拿师(就是我书中提到的陈玉琴女士),她很有意思,每天帮我推拿时会告诉我身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问题,她在推什么经络,为什么我会有这样的反应。
她引起了我对中医很大的兴趣,因为当时我每天晚上大概应酬到三、四点回到家里或旅馆,但是她告诉我,你每天不睡觉我推拿没办法帮你把血气提上去,你继续这样我也没法帮你。
听了她的话,我思考几个月以后把那个工作辞掉了,虽然那个工作薪水很高。
我辞掉工作以后当天晚上我就可以睡,因为压力释放掉。
这是中医讲的,你疾病根源在哪里,你要找到根源,把根源拿掉你的病就好了。
我的失眠就这样好了,我失眠的根源是工作跟压力,把工作辞掉了压力不见了,就能睡了。
我工作大概要交接半年,这半年里面我每天睡得很好。
本来之前牙齿一颗一颗浮起来在摇动,好像要马上掉了,曾经有医生说我半年之内会掉光,我调养半年以后摇晃的牙齿不摇了,原本萎缩的牙肉慢慢慢慢长回来了,很多西医认为不可能复原的疾病,在中医的调养过程当中都有可能发生(复原),都有可能改善,我的牙周病就是这样。
但打喷嚏的毛病我用了三年才结束掉,很多人可能都有过敏性鼻炎,天天打喷嚏。
这里顺便提一下中医西医的不一样,打喷嚏时你想马上把它止住,但是中医希望把它发掉,我每星期平均推拿一、两次,推拿完了以后喷嚏最严重,三、四次以后喷嚏快没了再按摩,按摩回来之后再打喷嚏。
我大概持续打了三年喷嚏,把该打的喷嚏打完了以后病也就好了,喷嚏就是你身体有那么多东西(脏的)要出去,我的过敏性鼻炎18岁到48岁左右(的疾病)便结束了。
那调养的六个月我身体发生了很大变化,气色也改变很多,这个过程里面引起我对中医的兴趣,因为身体在调养的过程里面有非常非常多的反应,跟我过去从西医得到的知识是完全不一样的。
第二个,在整个过程里面我没有使用任何医疗的药物及手段,除了推拿跟休息,其中休息是最重要的。
所以当时我就把整个过程慢慢慢慢写下来,我觉得这个东西可以传给其他有需要的人。
写下来之后,一些朋友知道我在研究中医,当他有毛病时就来找我,我觉得要再介绍整个系统的过程很麻烦,所以就把我写的电子版本的草稿跟笔记传给他,这样就在网络上传出去了。
有一天我跟一个朋友交换名片,她一看我的名字就说正在看我的书,我觉得很奇怪,我都没有出书啊,她从抽屉里拿出影印本,这是2005年的事情了,这时候已经在网上流转很久了,之后我才出书,所以成为一个畅销书的作家我是从来没有想过的。
回到主题,中医的特点我举几个。
为什么我看中医跟别人看中医不一样,主要是我年轻时是一个机器人设计工程师,主要设计电脑机器人控制系统,所以我在观察任何一个东西都从设计者的角度看,观察人体时我也是一样。
我在想为什么?
上帝设计人体时在考虑什么东西?
他的系统是什么?
我看书有一个习惯,我会先看书本的每一个章节,看完《黄帝内经》以后,我觉得它根本是一本“人体使用手册”。
我之前研究机器人时,设计者要写“使用手册”,首先要介绍整个系统是怎样的;第二要怎么用;第三个用不好会发生什么问题;第四个出现问题要怎么修。
《黄帝内经》里面对人体就是这么介绍的,它一开始就介绍整个人体五脏六腑的系统。
这就是西医跟中医不同,西医把身体分为很多器官有泌尿系统、心血管系统、消化系统等等,各个系统是独立的,而中医不同,中医先告诉你身体环境、系统是怎么样的,这是中医跟西医差别的地方。
中医从人体设计者的角度看问题,在座的如果对中医有兴趣的,在学中医看书时你要假设自己是上帝,要考虑什么因素,你会看到过去的人没法看到的问题。
而西医是看症状,看到的就算,看不到就不算,没有证据的他认为不存在,这方面是西医跟中医完全不一样的地方。
我们身为中国人是很幸运的,生病了还有中医,而外国人只有西医,西医说不行就是不行了!
从小到大有很多名词我们在用,但是我们都没有什么感觉,不觉得有什么特别。
第一个是“脏腑”,“五脏六腑”基本上每个中国人都听过,我过去也不觉得有什么特点,直到我的朋友要把我的书翻译成英文,他问我说英文里面找不到“脏腑”这个词,我之后才发现除了中医之外,没有哪个国家把身体分为“脏”、“腑”,脏腑是系统学里面非常重要的东西。
从中医来看,对脏腑的定义是按经络来的,我们身体手上有六条经络(左右各三条),腿上也有六条,所以对器官的分类是从经络来的。
从设计者的角度看身体的经络,我们设计任何一部电脑和电子的东西,你肯定要留下维修的开口,你要让人家拆下来修复的口子,而上帝设计身体时也要考虑出现问题时怎么修?
它绝对不是要你拆开来,如果每次都要拆开了那设计者就会设计一个“拉链”了。
实际上没有,经络就是设计者在身体上留下的你可以做维修的点,你身上什么地方痛,特别是不明原因的是经络痛,这是身体在引导“拜托你用手去敲敲它”,可以解决身体里面的问题,实际上那个是对身体五脏六腑的控制。
身体经络的分布也是非常有意思的,从设计师的角度会看到很多特别的地方。
身体分阴阳两面,正面是阴,背面是阳。
“脏”的经络大都在身体正面,像心肝脾肺肾;“腑”的经络除了胃经其他都在背面。
当天上飞来一个石头,你往地上一蹲,手抱着膝盖然后头埋在膝盖里,这样就保护了你的“脏”了,这是身体设计者想得是非常非常周到的。
另外,你身体有十二个系统,西医认为身体的器官、系统都是分离的,而中医认为系统都是相关的,每一个“脏”、“腑”关系都是非常重要的。
为什么现在大多数慢性病没有解决的,原因是理不清,肠胃、心脏这些关系是什么(西医没有研究清楚)。
如果把所有的系统画下来,每一个系统拉一条线一共66条线,非常复杂,你要把66条线理清楚是非常困难的。
但是我发现经络很有意思,拿手上的经络来说,手上大拇指手这一条是肺经,它的背面这里有一条大肠经,而真正的经络在这两条的中间,实际上这两条经络是同一条,它的变化是相同的。
(吴清忠亲自示范)心包经在这里,背后同样位置是三焦经,这里是心经,这里是小肠经。
中医观察这两个地方的变化(相近的两条经络)是一样的,拿肺经来讲,当你感冒时肺在排寒气,身体处于肺热状况,(肺经跟大肠经相近)这时候你的大便不太通畅,当你感冒接近尾声时开始流鼻水了,感冒快要好了。
所以肺跟大肠的变化是一样,心跟小肠的变化也是一样的。
在上面的是“脏”、下面是“腑”,肝、心、脾、肺、肾跟胆、小肠、胃、大肠、膀胱是一一对应的,另外还有两个,一个是心包、一个是三焦,实际上是讲膜。
心包是心脏外面的一层膜(心包膜),我们身体的腹腔这里有一个横膈膜。
心包膜(心包经)是主血,横膈膜(三焦经)是主气,血跟气是能量供应的关系。
其他五个(肝、心、脾、肺、肾及胆、小肠、胃、大肠、膀胱)变成五对,一共十个。
我们刚刚说12个是加上了心包跟三焦,其实一共是六对,实际上是去掉了能量(心包经和三焦经)就变成了五对。
相比前面那个图这就简化了很多了,66条线很复杂,变成五个子系统以后只有十条线,就很清楚了。
光是“五脏六腑”这个词的出现,就是医学上非常大的跃进,实际上是把人体的系统做了简化,从这里可以找出“相生相克”的关系,这不是玄学,而是高明的系统学。
不知道是古代哪一个人,有那么大的智慧,在那样的年代理出这么复杂的东西。
中医在2500年前系统的概念已经成型了,但是西医到现在还没有开始,在医学的系统方面中医实际比西医高明非常非常多。
我们刚刚谈到异常的部分,当你皮肤上的异常,你会当作它是修复过程,体内的异常我们把它当成疾病,如果体内异常是身体修复所产生的呢?
我们吃药把异常阻止掉了,到底你是阻止了疾病还是阻止了身体康复的行为呢?
这是每一个人和医生都要思考的。
举一个例子,像打喷嚏,我的过敏性鼻炎在打喷嚏时这是排寒气,这个很玄。
珠海是比较热的地方,跟台湾一样,大家都有户外游泳的经验,你在户外游泳全身从水里面出来时,那时候如果刮一阵风,你打一个冷战,那个时候就是寒气进去了,进去很快,但是出来很慢,就像刀伤割一下很快但是修复很慢一样。
排寒气的打喷嚏是没有事的,这是身体在修复,但是西医认为是鼻炎了,就给你打了抗生素把喷嚏给止住了,你止住了打喷嚏以后是不是就阻止身体排寒气了?
到底感冒药是帮你的忙了,还是把你身体弄坏了,从中医来说是帮你的倒忙了。
现在要接近老龄化社会了,最大的问题是医疗的费用太大,怎么缩减医疗支出呢?
那我们就要弄清楚哪些是病,哪些是身体排寒气反应,如果你打喷嚏是排寒气的话,你只要在家休息就行了,不需要看医生,而且休息还是最好的治疗方式。
不是别人说怎样就怎样,不是一生病就进医院,你要思考,你要对自己的身体有信心,身体不会随便伤害你,你要分辨哪些是疾病,哪些不是疾病。
像一个“香港脚”,西医认为是病,脚会痒会破皮严重时会破烂。
我得了30年的过敏性鼻炎,我在想是怎么来的?
而且持续30多年,我就追溯到上学时,那时候台湾比较贫穷,我需要骑自行车上学。
那时候台湾常常会刮台风,有一天台风来了,台风警报发布时我还在学校,虽然学校早点放学,但是出门时台风已经来了,幸好台风是顺着我的,直接把我送回家去了。
我到家时冷得发抖,完了以后我并没有感冒,我还觉得自己身体很好,并没有感冒,学了中医以后我才知道,我身体当时已经完全被它打败了,都已经没有能力排寒气,从第二年开始到48岁我一直得过敏性鼻炎。
从淋雨的第二年开始我就得了“香港脚”,当时我不知道为什么,后来在调理时才发现,“香港脚”跟鼻子有密切关系。
我学的东西告诉我,打喷嚏时排的是胃寒,有胃寒时胃壁会变得比较厚,打完喷嚏以后脚会变得湿湿的,原来我们的胃经是从眼睛这里下来沿着身体的正面一直到脚下。
所以我们刚刚讲的皮肤的例子,当你的皮肤割伤之后结疤,那个结疤掉下去就算了,但是身体内部修复时产生垃圾怎么走?
它没有办法掉地上,它要顺着身体经络最后从膀胱、小便里面排掉。
有一部分的垃圾从脚缝里面出来,湿湿的就是胃寒的垃圾,这些垃圾是高蛋白的,身体皮肤上随时有各种细菌,这里本来就有霉菌,脚湿湿的以后使细菌非常的有营养,所以就得了脚气,脚气表面看是霉菌引起的,深层原因是你身体提供了它发展的条件,所以治疗“香港脚”要从胃治起,这是非常有趣的,治胃可以治很多奇怪的毛病。
我在上海开过一个诊所,有一个比利时人瘸腿瘸了30年,看了所有的医生都没法治好,我那个诊所的陈师傅帮他诊断,他大腿的背面像木头一样硬,所以他没法走路,这个地方是胃经经过的地方,所以我们帮他调胃,三个月以后他的脚开始软了也可以弯了。
他要回去时,跟我说他很烦恼,他不知道要怎么跟他的医生解释,他的腿瘸是跟胃有关。
我们从小都知道一句话“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我们都知道这是形容中医里面的庸医,但是现在哪个医院不是这样看病的?
有些人问我为什么不是中医的专业,现在却去学中医,其实自古以来只要认字的都会学一点中医。
我印象最深的是看《康熙皇帝》,有一段时间康熙在蒙古打仗回来得了风寒,皇宫里面的御医要开处方,他开处方以后要给军机处大臣看过才可以给康熙使用,现在的人可能就不明白,为什么这些专门治病的东西还要给行政官员批呢?
实际上古代每一个文人都是懂一点中医的,这是古代大多数文人的常识,只要你认识字就可以去看。
中国有一句话“不为良相、则为良医”,这句话说的是治理国家跟治理身体一样,道理相同。
中医本身是一个很丰富的东西,并不是那么困难,那么难以理解的,这就解释了我为什么可以学得懂中医,大家平常人都容易理解。
《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也懂这个)。
林黛玉瘦瘦弱弱的,她最著名的性格是多愁善感,爱哭,动不动掉眼泪。
中医里面肺主悲,肺虚的人动不动就想哭。
肺又是负责把水份送到别的器官去的,当肺虚时没有办法送水到别的部位,所以林黛玉就瘦瘦弱弱,而且肺虚也想哭,所以并不是她有多罗曼蒂克,只是肺虚,大家知道最后她是肺痨死的。
所以古时候作者写一个人物时先要说这个人的长相,然后通过中医来说这个人得了什么病,里面还有“十二金钗”,弄不好这十二金钗跟十二经络是有关的。
生病出现问题时我们要思考,你会得到不同的处理方法和不同结果,这样你身体比较有信心,而西医只会告诉你身体有什么什么问题。
台湾的医生是必须有效益的,你身体哪里有问题时他都是要割掉你那里,当医术成为一个商业行为时,那时候你不清楚他到底是要赚钱,还是要帮助你康复。
我想要开发一些中医的仪器,也想找过去投资行业的朋友做一些研究,我讲我的想法以后,他们看了我的报表之后说,老吴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好,对大家很有帮助,我私人口袋可以捐钱给你,但是公司不能出面投资。
我问为什么,他说因为你建议大家都去睡觉没有回报,我们都睡觉他们怎么赚钱啊?
这是中医方面的困惑,真正要研究是你生活行为什么地方发生问题然后去改善,结果是大家改善生活习惯,而不是买药,所以没有产品出来。
所以这个要靠国家来做,而不是企业。
西方大部分国家研究医学比较严,假设你开一个药厂,你的梦想是“每个人都不要吃饭,吃药就好了”,你就获得最大的利益。
我在上海碰到汪道涵,他每次吃完饭就吃一大把药,药跟饭的量差不多。
我们看现在的慢性病,不管是糖尿病、高血压,是不是从你生病第一天开始就要吃药,刚开始一颗,然后两颗,然后三颗。
然后我们认为生慢性病就是要不停吃药,其实这个错了!
这是所有药厂的梦想,很多人这样想,所以他们的美梦成真了,我们的恶梦成真了。
药厂愿意投资的研究计划就是这样的计划,这个药如果可以吃到死为止,他愿意掏钱,如果吃一颗就好了,投资者不愿意掏钱的,因为一个人只吃一颗很快不需要了。
我们身体对自己的信心崩溃,是因为医学教育。
我看过一本书《创造疾病的人》,一个法国人到深山野林里面当医生,那里面的人都没有什么病。
他去之前快退休的医生说,我在这里很闲,这些人不会生什么病。
这个医生很不以为然,一去给人家做讲座,跟人家说血管这里容易有血管瘤之类之类的,结果一看整个村子人都有病,他还写了一本书说他发现了几百种病。
胆固醇是怎么来?
因为一个人发现一种药可以降低胆固醇,但是当时没有胆固醇在身体里面多少的量是安全的这样的标准,结果这个药厂就找一些教授成立一个“胆固醇委员会”,他们就统计出数据看一千个人多少人胆固醇多高,然后他们设定30%还是40%的人有病,最后就确定标准了,确定哪些人有病哪些人没病。
现在讲起来有好笑但这是真实的。
现在又有一个新药要出来了,就是“男性更年期症候群”。
又要设立委员会了,要给我们设立标准了。
从中医来看身体不是这样的,身体不容易坏的,五脏六腑不平衡才会出现病,我也是从身体很差慢慢慢慢调养过来的,我发现当身体没有能力处理问题时你是不会有症状的。
我们身体的症状分两种,一种是有感觉的,一种是没感觉的,当你身体不修复任何东西的时,你只有没有感觉的症状,比如人的皮肤越来越黑,气色越来越差,人越来越胖,肚子越来越大,你都不觉得这是病。
人出现不舒服的症状,通常是两种情况,第一是身体在修复时;第二个是身体在崩溃时血气到低到不行的时候会出现症状,身体完全失控。
但是大多数人没有到快死的阶段(癌症末期的人),他们的症状不是修复已经完全失控了,大多数只要你还没有进医院,大多数是身体在修复,或者在排一些什么东西造成的。
这是完全不一样的想法,如果你下次身体有不舒服的症状,是不是这两天休息比较多,所以它在修什么东西。
身体不容易出现症状,只是五脏六腑没有调好而已,所以如果你出现症状时要自己回想一下是不是你的身体是在修复什么东西,如果你没有弄清楚就割掉哪一个器官,会对身体造成很多不必要的伤害。
接下来我们讲一个比较重要的概念,创造疾病的概念。
大部分的疾病都是大家创造的,我举一个实际例子,我办公室里有一个小姐夏天总是打喷嚏,从上午打到下午四点,我就问她你是不是开空调穿短裤睡觉?
她说你怎么晓得?
你又没有看到!
我是从她的状况看出来的,她每天打喷嚏,是表示她的寒气很重每天排,但是下午就不打了,表明她寒气很浅,这是矛盾的。
实际上她每天晚上开空调,穿很少,然后寒气从大腿进到身体,她比较年轻血气还比较高,所以第二天身体就可以排出寒气,但是晚上回家睡觉又开始受寒,她抱怨医生治不好这个病。
我说你回家换长裤试试,之后她再也不打喷嚏。
这是中医里面很重要的观念,你的病是你的行为很小的缺失创造的疾病,你不断创造疾病,再好的医生也只能治疗你过去创造的病,没有办法治疗你今天晚上创造出来的明天的病。
肝病的人脾气很坏,今天好了,明天再生气再犯。
很多病不要用药,像这个人的过敏性鼻炎,只需要换一件衣服就可以治好了。
我去年在深圳讲了两场讲座,第一是在妇联里面讲的,有一位太太听了我的讲座之后回家告诉她老公换长袖、长裤(因为他老公有过敏性鼻咽)睡觉,第二天他老公到第二个会场举手发言说,他太太告诉他要穿长裤所以他今天没有打喷嚏了。
这是中医跟西医的不同,中医要推理,看你行为有什么不对。
昨天在一个会上,有一个小姐说她每天早上起来脸上要浮肿,问我是什么原因。
我认为脸部浮肿是心包经塞住了,这个问题在脾脏上,脾脏是修复身体的损伤以及排用过的废水。
这里面有先后顺序,优先当然是修复器官的疾病了,所以废水就留在脸上了。
所以首先是心包经堵塞,然后是脾虚,脾在修复身体的炎症,你没有感觉的炎症(女性是妇科)或者是大肠里面(大肠里面有很多细菌,有很多伤口,但是我们没有什么感觉),她真正的病可能是在大肠,那她的大肠病从哪里来呢?
通常是她吃饭速度太快,没有细嚼慢咽很多食物就堵在肠子那里没法解决就引起很多细菌,所以要治疗这个病要从饮食习惯开始,不需要吃药,只需要改变习惯。
所以实际上,中医的可贵就在这个地方,中医推理以后会发现你的饮食习惯、行为习惯的问题,大部分的疾病是你创造的,你要去掉这个疾病是要找到根源,要先停止创造疾病,后面很多问题才会解决掉。
停止创造疾病的方法都是老生常谈的东西,比方说我书上讲的“早睡早起”,这个小学就知道。
还有一个是大肠的问题——要细嚼慢咽,打喷嚏就是你要注意保暖。
这是我们都知道,但是没有注意到,小的行为会成为难治愈的疾病,因为你没有找到根源。
所以中医讲“辨证论治”,推理找到根源。
有人问我怎么知道哪一个医生是好医生,哪一个不是。
我给一个简单的方法,中医跟西医疾病概念不同,中医认为所有的疾病发生在五脏六腑里面,比如打喷嚏要分辨这个寒气从哪里来。
我们刚刚讲脸水肿,先讲心包然后讲脾然后讲大肠,这些都是五脏六腑,从中医来讲四肢五官的问题都是表象,病人要推理到五脏六腑才是病,真正的病根是个人行为造成的。
如果一个医生能够告诉你病是哪个脏腑出了状况才是好中医,如果这个中医告诉你是风湿性关节炎,实际上他是西医不是中医,如果他挂了中医的牌子,那他中不中西不西。
如果他是真正的好中医,他会知道你是脾虚、肝脏问题,如果他告诉你西医的病名那就不是好中医。
我们创造疾病的主要途径,第一个是不良生活习惯。
古代人跟现代人病治疗上没有什么不同,但是我们生活环境不一样,所以大部分病的环境不同。
我们古时候没有冷藏的方法,大部分人吃的都是方圆30、50里以内的食物,如果这个人缺乏什么矿物质就需要吃其他的补品。
现代人没有这方面的问题,几千公里以外的食物每天都可以吃掉,所以现在没有营养方面的问题。
现在是睡眠问题,我看《黄帝内经》它说,春天、夏天可以晚睡早起,秋天、冬天是早睡晚起,我开始搞不情为什么要晚起,后来才知道早睡是初更(晚上七点),晚睡是二更(晚上十点),半夜三更是十二点了,古时候那个时间点只有小偷和更夫才没睡,现场有没有10点钟就睡了的?
很少了,现在的人基本上过了12点才睡。
我觉得香港人是很可怜的,他们早上九点上班,然后晚上十一点下班,回到家已经两点了,那里是劳工压榨最严重的,他们的上班族是很辛苦的,他们回家就是晚上两点左右了。
第二个是吃饭太快。
我以前也吃饭很快,后来发现肚子始终消不掉,我接触国外的保健食品,早期的保健食品主要是成分是维他命、钙等等,最近的保健食品都做成药丸,医学上统计一个人吃一颗药丸平均吸收8.8%左右,92%从大便排出去。
现在研究发现,重点不是保健品内涵有什么,那个大家都可以做出来,重点是你可以做出来要是容易吸收的,现在已经达到95%的吸收率了,因为都做成液态的了。
这就引起了我的思考,你吃食物时是不是吸收了?
你吃很快的时候,只吸收15%到20%左右,你80%以上的食物变成了身体的负担,明白这个道理我就改变生活习惯,放慢速度,每一次咀嚼都看看是不是咬碎了,这样很快就觉得不饿了,很长时间嚼吃太多也很累,所以少吃一点。
现在的饭量是原来的一半,以前跟我太太出去吃饭要叫两份,现在叫一份就够了。
我希望能在13亿的中国人里面推崇“细嚼慢咽”,每人少吃一点可以节省多少粮食。
电视上有一个“大胃王”比赛我是非常反对的,实际上那个是制造大便机器的比赛。
我们头上有一圈胆经,在耳后有很多穴位,你吃饭时它就不停地动,这时候胆汁从肝分泌,一滴一滴下来。
咀嚼有两个功效,第一个功效把食物嚼碎,我们食物要渗透小肠壁才容易被吸收,否则直接成大便了;第二个咀嚼时胆经在耳后两侧,这样就促进胆经分泌,也就促进了胆汁分泌,促进营养吸收。
老一辈的大人都是要求小孩子不要用汤泡饭的,因为这样你都没有咀嚼了。
我经常注意肥胖的人吃东西,共同的条件一定是吃得非常快,想瘦的人一定要吃慢一点。
还有一个冷热处理不好,我们在上海开医院时有很多台商来看病,夏天时很多人是打喷嚏、流鼻水,病从哪里来的?
他们去打高尔夫球,打完了以后满身大汗,进到高尔夫球场的餐厅,里面的空调很冷,进去以后心脏就受伤了。
古代中国人很忌讳喝冰水,我们身体运动时需要不断散热,当你身体觉得凉了以后表示热已经散完了,它就开始停止出汗。
当你喝一口冰水下去,身体还很热,嘴边已经凉了,你的身体搞不清楚怎么回事,所以你一喝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