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42081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11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一章 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docx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

第一篇导论

本篇说明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与发展演变

□宏观经济的部门构成与收入流量循环模型

□宏观经济中的有关总量及其核算方法

本篇在宏观经济学中的地位

本篇介绍宏观经济学的前提性知识,是学习宏观经济学主体内容的必要的理论准备。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旨在使学生掌握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宏观经济学研究的基本问题及体系构架,宏观经济学的理论渊源和演变发展的基本线索。

使学生对宏观经济学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

1

教学重点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与新古典经济学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3节

教学内容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第一节一、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1.微观经济学□对象:

单个经济单位

□内容:

单个经济单位的经济行为

企业:

如何用既定成本在各种要素的购买中实现利润最大化

居民户:

如何用既定收入在各种消费品购买中实现效用最大化

□研究方法:

个量分析法

□解决的问题:

资源配置

□实现途径:

价格机制

2.宏观经济学

2

□对象:

国民经济

□内容:

国民经济整体经济行为

主要是国民收入的决定、变动

□研究方法:

总量分析法

□解决的问题:

资源利用

□解决的手段:

政府调控

3.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

□单个经济单位是构成国民经济的元素

企业→产业→国民经济

□许多总量是个量的加总

产量→总产出

投资→总投资

□某些个量的变动规律与总量的变动规律相同

如:

个量消费函数

总量消费函数

□总量的决定与变动是以一定3

的微观主体行为为基础的

如:

i变动—————————对I水平变动的影响

以规范的企业行为为基础(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存在成本约束)

注意:

宏观经济学的微观基础不能作简单化的理解

□一些总量不是个量的加总,而是平均值

如:

价格水平□一些总量无对应的个量

如:

C+S+T+M

C+I+G+X

总量与个量的变动规律会出□

现差异正如:

投资—产出:

微观

相关不宏观

一定正工资—产出:

宏观

4

相关观微

不一定

二、宏观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总产出1□总产出的含义一个国家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包括劳务)的总和GDP或价值形态即GNP□对总产出的研究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总产出水平关系到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如:

国别GDP(2001)单位:

万亿美元

10美国

4.1日本

1.8德国1.4

英国

5

1.3法国

1.1中国31.1

全世界

◇总产出水平关系到国民福利水平的高国人GDP(2001)

位:

美卢森3.93.8瑞3.5挪3.5日美3.4中(位次11890□对总产出水平研究的三个角度(如何研究):

◇静态(短期)·年总产出水平如何决定,即年总产出水平是否达到最大值(潜在总产出水平)·决定因素6

·如何提高

◇动态(一个经济周期内):

·总产出水平的周期性波动情况

(不同年份总产出水平的比较)

·原因

·影响

·如何减小波动

◇动态(较长期内的增长):

·总产出水平的长期增长

·如何提高增长率

·增长中的结构变动

·增长的实际后果

2.就业

□就业是宏观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

◇理论上:

就业与资源利用程度有关

◇实践上:

市场经济中普遍存在失业

◇研究的意义

7

·它是提高总产出水平的重要途径·也是经济增长、经济发展的目

标所在□研究内容◇失业的界定与存在型态◇失业的原因◇失业的影响◇消除失业的途径□研究目标:

充分就业(即提高总产出水平)

.价格水平3□研究的原因◇理论上:

总产出水平与价格水平有关◇实践上:

存在通货膨胀□研究内容◇通货膨胀的含义与类型◇原因◇影响8

◇治理途径

□研究目标

◇稳定物价

◇实现总产出水平的稳定增长

4.国际收支与汇率

□前提:

开放经济

□为什么研究

◇总产出水平、就业水平、价格水平均与国际收支、汇率变化有关

◇关于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争论

□研究国际收支与汇率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前三个问题

三、宏观经济学的内容与体系

第一篇导论

第一章宏观经济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渊源

第二章国民收入核算

第二篇国民收入的决定

第三章简单的国民收入决定

9

第四章货币市场的均衡

第五章双重均衡的宏观经济模型

第三篇国民收入的变动

第六章失业与通货膨胀

第七章经济周期

第八章经济增长

第四篇宏观经济政策

第九章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分析

第十章宏观经济政策的运用: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

第五篇开放的宏观经济

第十一章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

第十二章国际经济部门的作用

第六篇宏观经济学的发展

第十三章新古典宏观经济学

新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第十四章■宏观经济学的中心内容:

国民收入的决定与变动

10

宏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第二节

一、经济理性主义假定.经济理性的含义1

经济主体最大化自身利益的本性□经济主体存在着自身利益(自利本性)□经济主体在实现自身利益的时侯存在着理性:

◇非常明确自己的行为目标(追求什么)◇对实现自己行为目标的手段能够作出合理选择(如何得到)

.经济理性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定之一2□微观:

资源合理配置——以微观主体的经济理性为前提□宏观:

总体经济行为——以全部经济主体的理性假设为前提整———数资投函—体企业是理性的11

整————消费函数体消费者是理性的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是一种基于事实的判断3

□是最接近于事实的假定□是符合绝大多数人情况的假定□其他任何假定都比它离事实更远

.经济理性主义假定的潜在含义4

肯定经济主体自身利益的合理性二、实证分析方法.基本含义1

客观地揭示经济现象之间因果联系的研究方法□经济学揭示经济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是什么”□客观地揭示,只回答的问题,不涉及优劣评价12

□例如:

农民收入增长问题……

.实证分析的两种不同方法2□经验归纳法(经验实证)

□逻辑演绎法(逻辑实证)

三、均衡分析方法1.均衡的含义□力学含义:

相对静止状态□经济学含义:

指经济变量的相对稳定状态具体指三种情况:

◇经济主体利益的最大化状态◇市场供求的相等状态◇市场供求非均衡状态维持不变

.均衡分析方法是西方经济学的重要研究2方法之一□经济学研究:

经济现象□研究的两个角度变化过程均衡状态

13

3.均衡分析法的意义

□均衡状态:

理想状态(目标状态)

□对均衡状态的研究:

是对经济现象运动趋势的研究

四、总量分析与结构分析

1.总量分析

□总量分析的含义

◇总量:

与国民经济活动相关的经济变量

◇总量分析:

研究与国民经济相关的各经济总量的决定及其变动规律

即:

建立总量函数:

投资函数

消费函数

□总量分析是宏观经济学特有的研究方法

由宏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决14

.结构分析2□含义:

◇结构:

经济结构——主要是产业结构◇结构分析:

对构成国民经济的各产业部门的构成状态和变化趋势的分析□经济结构应成为宏观经济学的分析对象◇经济结构决定经济发展水平◇经济结构的变动可以促进增长□西方经济学一般不涉及经济结构问题◇理论上:

结构——生产结构适应需求结构——资源配置——价格机制解决◇实践上:

15

发达国家,结构问题不是其主要问题

五、存量分析与流量分析

.含义1存量与流量是对经济变量的一种区分:

在某一时点上取值的经存量□济变量:

在一定时期内取值的经□流量济变量

.举例2固定资产——————存量)————流量投资(ΔK财产——————存量收入——————流量

.宏观经济学侧重流量分析3宏观经济学着重研究:

□一国一年新增财富的决定□不是一国总财富的决定

16

六、事前变量分析与事后变量分析

.含义

经济变量又可分为

□事后变量:

经济活动发生后的变量

经济变量的实际取值

实际量(统计量)

如:

《统计年鉴》中的值

□事前变量:

经济活动发生前的预测值

经济变量在决策时的取值

如:

.统计分析与经济分析——□运用事后变量进行分析统计分析——□运用事前变量进行分析经济分析

17

3.宏观经济学的分析重点

□事前变量分析

□宏观经济学的主要功能之一:

预测宏观经济形势

第三节“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一、什么是“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说明的问题

凯恩斯学派宏观经济模型的理论渊源

□现代宏观经济学产生的标志:

凯恩斯:

《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

□我们学习的宏观理论:

凯恩斯和凯恩斯学派的宏观经济理论

□任何理论的产生都有其实际背景和理论渊源关系。

搞清这种理论渊源关系,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凯恩斯理论。

2.凯恩斯以前经济学讨论的主要问题

□传统理论讨论的主要是微观经济学

18

□传统理论的基本框架

◇完全竞争——价格机制——资源配置

◇中心问题:

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

◇解决手段:

价格机制

◇制度保障:

完全竞争

□传统理论的实际回应

◇经济波动:

1825年起……

◇垄断:

资源最优配置问题并没有解决好

3.凯恩斯以前经济学也涉及到一些宏观经济问题

总供给与总需求(如萨伊定律)

储蓄与投资

L与LDS货币的供给与P水平等

4.“古典”宏观经济模型及其特点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

19

凯恩斯以前的边际主义经济学中所包含的宏观经济思想

□特点

◇微观、宏观不分

◇观点相对零散,理论不成体系

◇对完全竞争市场有效性的充分肯定

二、萨伊定律

“古典”宏观经济理论是以萨伊定律为基础的,或者说是在论证萨伊定律合理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1.萨伊其人

□生平与著作

◇1767—1832法国经济学家

◇最早将斯密理论介绍到欧洲大陆的学者

◇其兄弟、儿子、孙子均从事经济学研究:

被称为“一个经济学皇朝”

◇著作

·《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

20

·《政治经济学问答》(1817)

·《政治经济学教科书》(1828—1830)

□理论贡献

◇关于经济学对象:

三分法:

生产、分配、消费

◇价值理论:

·效用价值论

·生产费用论:

劳动——W

资本——I

土地——R

◇分配论:

“三位一体公式”

◇销售论:

萨伊定律

□在西方经济学中的地位

很高“科学王子”

斯密:

李嘉图——马克思

萨伊——马歇尔

2.萨伊定律的基本内容

□含义:

供给能创造等于自身的需求

21

一种产品的供求就是对另一种产品的需求:

需大的就有多大有多的供给求:

↓必求总需会总供给与社整个然相等举例:

供求不一致的可能性及其解□决途径◇个别产品可能会出现供求不相等◇价格机制作用下可以实现供求相等

3.简单评价:

□萨伊定律成立的前提◇实物经济、货币经济中很难◇卖全部转化成买(无储蓄)22

◇卖立即转化为买(时间)◇卖在本地转化为买(空间)这些条件是难以成立的□事实上,

 

【过渡

三“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之一:

储蓄与投资的关系

1.引言

□萨伊定律的一个重要前提

销售收入全部用于消费支出

供给(Y)=需求

□事实上

供给——Y:

C

S

供给≠需求

□“古典”宏观理论认为

◇上述失衡是暂时的

S——转化为——I

◇并且,在利息率的调节下

23

=SI

◇这样:

萨伊定律仍然成立

具体分析如下——

2.储蓄函数

□含义(S的决定因素)

表示储蓄与影响储蓄的相关因素之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S主要是i

因此,储蓄被看作是i的函数

□内容

◇储蓄——利息率:

正相关,增函数

◇原因

·储蓄——放弃现期消费——激励(i)

·可以用经验事实证明

□图示(图1-1)

ii

S

ii11

24

ii22

MP)I(kOSSSOIII2211图1-1

图1-2

3.投资函数

□含义:

(I的决定因素)

表示投资与影响投资相关因素间依存关系的函数

◇决定投资的因素

·利润率——收益(i支付的最大边界)

·利息率——成本

◇利息率与利润率间关系对投资的影响

·i<πI↑

i>πI↓

·又∵资本边际生产力递减(短期)…………π递减

∴I↑……………………………………25

↓……I□内容:

负相关,减函数I与i

2

-□图示:

如图14.投资与储蓄的关系蓄是投资的前提□质:

i

投资是储蓄的保障□量:

只要让利息率自由波动,

S

=I

i2SI市□场上的平、水平

E

点决定衡与由IS的均*i↓形衡成均i

I

i1↓

26

QI=SOQQ321S

、IS=I可以自由波动:

只要i

“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之二:

劳动市场的供四、求与均衡1.引言□按萨伊定律——资源充分就业——没有失业——劳动市场供求均衡□实践回应:

存在失业□边际学派的辩护:

这是暂时的因为:

劳动市场———竞争性市场)W———劳动的价格(由与D决定SLL决定动由W自波

可以实现均衡D与SLL.劳动的需求2□劳动的需求主体:

企业27

□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决定因素: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收益

◇劳动的工资率……………成本□企业对劳动需求的决定原则:

劳动的边际生产力=工资率,增加劳◇劳动边际生产力>W动雇佣,减少劳◇劳动边际生产力<W动雇佣,雇佣量W◇劳动边际生产力=边界□劳动需求与工资间的关系:

W劳动边际生产力递减(短∵

期)

成负相关工资与∴DL28

'劳动需求曲线负斜率

L)(MPLdLO

劳动的供给.3:

1LLL20

□劳动的供给主体:

工人□工人提供劳动的决定因素:

(实际工资)◇劳动的收益:

工资◇劳动的负效用:

获得工资的成本工资□工人劳动供给的决定原则:

劳动的负效用=

L↑◇工资>劳动效用SL↓◇工资<劳动效用S的L◇工资=劳动负效用S最大边界:

□劳动供给与工资间的关系

W

增用负动∵劳的效递

29

Ls

资与Ls成正相关工

WABEF

0

劳动供给曲线正斜率

LOL01L

L24.劳动市场的均衡□劳动市场是劳动供给与劳动需求的结合点与市场上劳动的使用量由LsL共同决定d□劳动的供给量与劳动的需求量由工资来调节>L较高WSW↓Ld<LW较低SW↑Ld

=L达到某一点:

WS30

W

Ld□劳动供需均衡,实现充分就业(注意:

充分就业的含义)

W/PW/P

Ls

Ls

(W/P(W/P)(W/P)E

(W/P)*

E

(W/P1Ld

LdOLLL*LLLO4132L*LL

补充“古典”理论关于劳动市场供求均衡析的不

第一、劳动市场完全竞争的假设不实际;

第二、工资自由波动不现实;

第三、劳动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不实际。

五、“古典”宏观经济模型之三:

货币数量方程

31

1.引言□萨伊定律:

总供给=总需求理论前提:

实物经济

□在货币经济条件下,货币数量的变化是否会否定萨伊定律?

(变化)————GW———1W2古经济理论认为:

不会他们用货币数量方程来说明

.货币数量方程的表达式2

有多种表达方式,主要有:

YP·M·v=:

M:

V:

PY:

以货币购买量表示的MV总需求以价值量表示的总供:

PY给

32

3.价格水平的表达方式

P=Mv/Y

其中:

v:

取决于支付制度、习惯等因素、短期内大致不变

Y:

实际总产出,在短期内既定

这样:

P主要由M决定

P增加←M增加

4.基本结论

第一、货币数量不会影响实际产出水平,实际产出水平受劳动、资本、技术等供给因素的影响。

第二、货币数量影响价格水平,从而影响名义总产出。

第三、在Mv=PY关系中,货币数量的变化并不影响等式两端的平衡关系。

Y

33

Y

V

2

V

1PPP21“古典”宏观经济模型的归纳六、

⒈生产函数

L)KY=Y(,所以产出主要取K,K其中=0决于就业量即Y)(L=Y显然,这是短期函数。

⒉产品市场)(=□储蓄函数:

SSi(I=□投资函数:

Ii)34

I)=S(i□储蓄与投资的均衡:

)i(

⒊劳动市场

W/P)L□劳动需求函数:

L=(dd]W)[L=L(ddW/P)Ls=Ls(□劳动供给函数:

]WLs()[Ls=Ls=L□充分就业:

d⒋货币市场PYMv=KYPM=或

凯恩斯革命第四节

引言:

传统理论受到两个方面的挑战⒈实践:

⒉理论:

马克思:

凯恩斯:

一、凯恩斯革命的主要表现.经济学研究的中心135

□传统经济学研究的中心◇中心问题:

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的基本含义:

·既定资源如何在各种可能用途之间作出合理选择·资源配置问题可以由生产可能:

a)性曲线来表示(图

yy

A

2B2

BA1

OxxOx112xx

2(a)(b)

◇资源配置问题存在的原因:

·资源的稀缺

·稀缺资源在各种可能用途间的使用具有竞争性

◇资源配置合理化的实现机制:

市场竞争

·生产点为什么会落在生产可能36

性线上?

·生产点的选择?

□凯恩斯关于经济学的研究中

◇现实中的主要问题不是生产可能性线上不同点的选择,而在于生产点经常落在生产可能性线之内,如图(b):

◇现实表现:

·失业

·企业开工不足、关闭

·经济萧条

◇经济学的中心问题:

提高资源的利用程度,解决失业问题

□凯恩斯与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学中心问题上的关系

◇资源稀缺性:

资源使用效率

资源利用程度

◇传统经济学:

第一个方面

◇凯恩斯:

第二个方面

37

2.资本主义经济运行的常态

□传统经济学的认识

◇充分就业均衡

市场制度——资源由供求调节——充分就业

◇理论依据:

萨伊定律

供给决定需求

市场需求不会成为束缚因素

□凯恩斯的观点

◇资本主义经济的常态:

小于充分就业的均衡

这主要是一种事实判断

◇原因:

·决定就业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需求

即:

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决定供给

·决定现实供给量大小的需求被称为有效需求

38

·有效需求往往小于充分就业条件下的需求即:

有效需求不足;

·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求费需消—消费倾向递减——支出不足C

需效求资本边际效率——递减需投资求

I支出不足利息率——有下限·结论:

——生产开工有效需求不足不足——失业——小于充分就业均衡供给较小

3.政府的作用□传统经济对政府作用的认识39

◇竞争性市场的有效性

◇政府的作用:

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即:

市场秩序管理。

□凯恩斯对政府作用的认识

◇市场有缺陷

◇政府作用:

需求管理

二、凯恩斯经济学中的“古典”经济学传统

1.对竞争性市场制度的肯定

“古典”经济学推崇竞争市场制度,凯恩斯革命并未革这个“竞争性市场制度”的命。

凯恩斯只是认为这个市场制度有缺陷,需要改善。

2.分析方法的一致性

□实证分析法

□均衡分析法:

古典结论经济均衡

衡非均济论斯凯恩结经(用的方法仍然是均衡分析法)

3.某些概念、理论的一致性“古典”经济学的一些概念、理论直接被凯恩斯经济学采用。

40

如:

短期总量生产函数

劳动需求曲线

投资曲线

交易货币需求

4.与萨伊定律的关系

古典:

将萨伊定律看作是常态

凯恩斯:

它是经济学通则中的“特例”

复习思考题

1.什么是宏观经济学?

它的研究对象是什

么?

2.什么是宏观经济学的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

4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