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

上传人:b****8 文档编号:28467051 上传时间:2023-07-14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0.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docx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

宏观经济学-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章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法的形式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法律是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

B.法律是经济法构成的主体和核心

C.行政法规的效力次于宪法和法律

D.行政法规由国家各级行政机关制定

2.下列各项中,不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是(A)。

A.空气B.汽车C.商标权D.经济决策行为

3.根据法律行为的成立是否要求当事人采取法律或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来划分,可以将法律行为划分为(c)。

A.单方的法律行为和多方的法律行为

B.诺成性的法律行为和实践性的法律行为

C.要式的法律行为和不要式的法律行为

D.主法律行为和从法律行为

4.下列各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c)。

A.行为人应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相适应,其权利能力范围一般以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为准

B.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则该行为人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善意的相对人或第三人,则可根据情况主张行为无效。

C.如果行为人基于某种错误认识而导致意思表示与内在意志不一致,则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予以变更或撤销

D.如果行为人进行某项特定的法律行为时,未能采用法律规定的特定形式的,则不能产生法律效力

5.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各项有关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如果行为人故意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说明存在欺诈,行为人可主张行为无效。

B.法人的权利能力范围一般以核准登记的生产经营和业务范围为准,法人的行为能力与其权利能力的范围相适应。

C.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将一定条件的发生或不发生作为法律行为效力是否发生的根据。

D.主法律行为无效,则从法律行为亦当然不能生效;主法律行为履行完毕,必然导致从法律行为的效力的丧失。

6.甲对其儿子乙说,若乙能考上大学,甲将给乙买一台电脑。

甲对其儿子乙的行为属于(b)。

A.附期限的法律行为B.附条件的法律行为

C.附义务的法律行为D.附权利的法律行为

7.一位老人的儿子出国留学,老人将他儿子的房屋出租给一位年轻人居住,双方约定,待老人的儿子留学回国,该房屋租赁关系终止。

该法律行为属于(b)的法律行为。

A.附生效条件B.附解除条件

C.附生效期限D.附解除期限

8.下列各项中,关于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是(d)。

A.可撤销的民事行为在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如果自行为成立时起超过2年当事人才请求撤销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B.无效民事行为与可撤销民事行为均自行为开始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C.对无效民事行为的产生,如果双方都有过错,应当各自承担相同的责任。

D.无效民事行为和可撤销民事行为都是欠缺法律行为有效要件的行为。

9.下列各项中,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是(b)。

A.甲从乙处买回一件假冒名牌产品

B.甲趁乙急需用钱之时,以低于市场价30%的价格从乙处买走一辆汽车

C.不满10周岁的甲与乙发生的买卖行为

D.不满18周岁的中学生甲花20元钱从书店里买了一本书

10.下列行为中,不可以代理的有(A)。

A.收养子女B.申请行为C.发行证券D.申报行为

11.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情况有(d)。

A.没有代理权的代理

B.超越代理权

C.代理权终止后而为的代理

D.代理双方当事人进行同一民事行为

12.甲在无代理权的情形下,以乙的名义与丙订立合同,乙不应当向丙承担责任的情形是()

A.乙在合同上签字

B.乙知道甲以其名义与丙订立合同而不作否认表示

C.丙在知道甲没有得到乙的授权的情况下,依据该合同向乙发货,被乙拒绝的

D.甲在乙不知情的情况下,向丙提供了加盖乙的合同专用章的空白合同书而订立的合同

13.张某是某企业的销售人员,随身携带盖有该企业公章的空白合同书,便于对外签约。

后张某因收取回扣被企业除名,但空白合同书未被企业收回。

张某以此合同书与他人签订买卖合同,如果合同内容并无违法或违背社会公共利益之处,该买买合同的性质应当是(d)。

A.合同不成立

B.合同成立,但未得到某企业追认前无效

C.合同成立,但企业可以撤销

D.合同成立,对某企业应承担履约责任

14.甲从首饰店购买戒指一枚,标签标明该钻石为天然钻石,买回后即被人告知为人造钻石。

甲遂多次与首饰店交涉,历时一年零六个月,未果。

现甲

D.法庭首次开庭前

二、多项选择题

1.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关于民事法律行为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cd)。

A.甲乙双方在合同中约定“本合同自2005年8月1日起生效”,此行为属于附期限的民事行为。

B.一位9岁的小学生,将其价值千元的游戏机卖给其他同学的行为,属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

C.甲故意向乙作出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事后甲无权主张行为无效,而乙在弄清事实真相后,有权主张行为无效。

D.享有撤销权的当事人未在法定期限内行使撤销权,该行为视同法律行为,对当事人有约束力;如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被依法撤销,则具有与无效民事行为相同的法律后果,自行为发生之日起即没有法律约束力。

2.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两万元钱。

因一时无货,乙征得甲的同意便以甲的名义将该货款存入银行。

乙的好友丙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乙便将甲的存折借给了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

乙未将上述情况告之甲。

后因丙生产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

甲诉至法院。

下列民事行为中有效的有(ab)。

A.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

B.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

C.乙与丙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

D.丁与乙、丙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

3.关于可撤销的民事行为,下列各项中表述不正确的有(bcd)。

A.在该行为撤销前,其效力已经发生,未经撤销,其效力不消灭

B.该行为的撤销,应由撤销权人提出并实施,可以随时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C.由于某商场售货员向甲销售某商品时看错了标价,将该商品低价卖给了甲,后乙也在该商场购买了同类商品,得知甲买的价钱比自己买的低,遂要求法院撤销甲与某商场的买卖行为

D.可撤销的民事行为,自撤销时起行为无效

4.如果行为人因实施无效民事行为而损害国家利益或社会利益的,其在法律上将可能产生的法律后果有(abcd)。

A.追缴当事人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所有

B.给予当事人行政处分

C.罚款

D.构成犯罪的,追究刑事责任

5.下列行为中,不属于代理的有(abcd)。

A.甲的朋友向甲送礼物,甲不在,乙代甲接收礼物的行为

B.甲向乙和丙提供交易信息的行为

C.甲信托公司,将乙委托给自己出卖的自行车以自己的名义出卖给丙的行为(隐名代理?

D.甲将邮局转来的给董事长乙的信件送给乙的行为

6.下列行为中,属于滥用代理权的有(cd)。

A.甲在代理权终止后,仍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他人订立合同

B.乙被授权购买50公斤某地产大米,但乙却购买了80公斤

C.丙既代理A又代理B,订立A与B之间的房屋租赁合同

D.丁代理C,将C的一套房屋买下

7.根据《民法通则》的规定,下列各项中,被代理人应当对第三人承担民事责任的有(ab)。

A.被代理人授权委托不明的

B.代理人超越委托权限,被代理人知道而不予以制止的

C.代理人以被代理人的名义与自己进行民事行为的

D.没有代理权的当事人为了他人利益,以他人名义与第三人发生的民事行为,尚未得到他人认可的

8.李某装修,委托王某代购装饰材料,王某在采购中发生了如下问题。

在下列情形中,不正确的处理方式有(aBC)。

A.因为李某委托王某代购装饰材料,所以王某为李某买回的所有装饰材料,李某都应当向王某支付垫款

B.王某为了获得回扣,与某装饰材料经销商串通购进某些质量低劣的材料,对此王某应当向李某承担赔偿责任

C.如果李某指定王某购买某个品牌的装饰材料,王某认为另外一个品牌的材料也不错便将其购回,李某验收时对此提出异议,要求王某退掉,如果王某没有退掉,但由于该合同是以李某的名义订立的,仍应由李某承担付款义务

D.李某因对王某不信任,而取消了王某的代理权,但是授权委托书没有收回,王某持李某的授权委托书同某装饰材料经销商订立买卖合同,该合同的付款义务应当由李某承担

9.下列各项中,诉讼时效期间适用一年规定的有(AD)。

A.延付或拒付租金的

B.借款合同纠纷

C国际货物买卖合同争议

D.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予声明的

10.下列各项中,关于经济纠纷仲裁与诉讼制度的表述中,正确的是(BCD)。

A.当事人因买卖合同纠纷经仲裁机构裁决后,不服裁决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B.如果当事人一方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C.一审判决、裁定超过上诉期限的,发生法律效力;二审判决、裁定作出之日起即发生法律效力。

D.某人在被他人伤害20年以后找到了致害人,要求致害人承担赔偿责任,因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而不能得到法院的保护。

11.2006年6月3日,甲向乙借款3万元,双方约定借款期限为1年。

一年后,甲没有还款,但表示将在1个月内还清款项,乙表示应允。

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C)。

A.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9年6月3日届满。

B.乙请求甲还款的诉讼时效期间至2009年7月3日届满。

C.甲在1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D.甲在1个月内还款的表示引起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

12.甲将一辆旧车出售给乙,双方约定,如存在质量问题,应在半年之内提出请求。

8个月后,乙在一次修车过程中,发现该车的发动机非约定品牌,遂与甲发生纠纷。

对此,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BD)。

A.诉讼时效期间已过,乙已丧失胜诉权。

B.诉讼时效期间未过,乙仍享有胜诉权。

C.诉讼时效期间已过,因乙已放弃时效利益。

D.诉讼时效期间未过,因乙未放弃时效利益。

13.有关仲裁协议的要求,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acd)。

 A.有关仲裁协议包括在书面合同中约定的仲裁条款或事后达成的书面协议

B.仲裁可以先行调解,但应当根据调解协议制成裁决书。

C.仲裁协议中应共同选定仲裁机构

D.当事人没有书面仲裁协议的,该争议可向法院起诉

14.下列各项中,关于民事判决与裁定的说法中,正确的有(bcd)。

A.判决是在案件终结时做出的,裁定发生于诉讼的各阶段,因此判决不可以上诉,裁定可以上诉。

B.判决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裁定书面与口头形式作出都可以

C.一般一个案件一个判决,一个案件的裁定可能有多个

D.判决解决的是案件的实体问题,裁定解决的是诉讼中的程序问题

15.下列各项中,属于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有(a)。

A.附条件的债务法定抵消行为

B.超过合同标的额20%以上部分的定金担保

C.联营合同中的保底条款

D.超过银行同期贷款利率四倍以上部分的约定

16.下列各项中,有关意思表示的表述,正确的有(ABCD)。

A.意思表示的表达方式一般采用明示方式

B.有相对人的意思表示原则上必须在意思表示到达相对人时才能生效

C.无相对人的意思表示于意思表示完成时即可产生法律效力

D.如果意思表示由表意人通过传达人传达的,由于传达人没有转达的风险,由表意人承担。

17.下列各项中,有关民事诉讼与仲裁的表述中,正确的有(AD)

A.当事人达成仲裁协议的,除仲裁协议无效以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B.诉讼和仲裁都适用公开审理制度

C.当事人对总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D.诉讼实行两审终审制,仲裁实行一裁终局制度

三.判断题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可依照自己的利益需要,根据自己的意志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是当事人行使经济权利的表现。

(f)

2.参与民事法律行为的行为人都应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

(F)

3.李某告知张某自己收藏了一件某朝代的古旧青花瓷花瓶,因急需用钱愿以市场估价的八折卖予张某。

张某信以为真,遂将其买下。

事后张某发现其为仿制品。

李某也在家人和朋友的谴责下,认为自己办了一件损人利己的事,对此李某可向张某主张该买卖无效。

(F)

4.甲乙双方于2008年10月签订一买卖合同,约定由甲向乙提供原材料,期限为一年,合同自双方法定代表人签字,并加盖单位合同专用章之日起生效,该合同属于附延缓期限的民事行为。

()

5.部分无效的民事行为的无效部分从行为开始即无法律约束力,而其余部分仍对当事人有约束力。

(t)

6.A公司的工作人员甲,接受A公司的委托去购买一批香烟。

甲到B公司进货,为了从中获取回扣,甲以A公司的名义从B公司购进一批假冒名牌香烟,A公司发现后责令甲退货。

甲的行为属于越权行为,责任自负。

()

7.A公司与B公司有长期的业务关系,A公司的业务活动一直由甲同B公司联系。

后来,A公司告知B公司,该公司的业务活动由乙取代甲同B公司联系,但是A公司因其他原因并未实际授权乙同B公司联系,而此时乙以A公司的名义同B公司签订的合同,应由乙本人负责。

(y)

8.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y)

9.王某向李某借款,借据上写明:

王某于2006年12月31日前向李某还款。

后来李某找不到借据,也忘记了具体还款的日期。

至2007年3月10日,李某找到了王某书写的借据,向王某要求还款,王某以资金紧张为由拒绝还款。

则李某可以在2008年12月31日前对王某提起诉讼。

(f)

10.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后,当事人在法定期限内未上诉的,一审判决即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履行判决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v)

11.当事人对一审法院的判决、裁定不服的,都可在法定的期限内提起上诉。

(f)

12.当事人对一审判决在上诉期内未提起上诉,丧失了申请二审的权利,也无权申请再审。

(x)

13.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丧失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关保护期权利的权利。

说明一旦超过诉讼时效期间,法院均拒绝受理。

(f)

14.当事人申请仲裁解决经济纠纷的,一定要有事先在合同中达成的书面仲裁协议。

(f)

15.法院判决在案件审理终结时作出,裁定发生于诉讼开始,如驳回起诉、不予受理等。

(f)

16.回避制度除了适用于审判人员和人民陪审员以外,还可以适用于书记员、翻译员、鉴定人员等。

(v)

17.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应当请求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