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540777 上传时间:2022-12-19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993.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docx

土木工程类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二

二级注册结构工程师分类模拟试题与答案地基与基础

(二)

选择题

每题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写出主要的计算过程及计算结果,概念题要求写出所选答案的主要依据某5层砖混结构住宅楼,承重墙至标高±0处的荷载为200kN/m,土层剖面至设计地面±0至-1.5m深范围内是杂填土,重力密度γ=16kN/m3,其下为厚度较大的淤泥质软土,承载力特征值fak=70kN/m2,天然重度γ=18kN/m3,含水量w=50%(w/>wL),颗粒相对密度为2.60。

地下水位在-3.5m处,基础砌至标高-1.0m。

若基底下采用中砂垫层,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50kPa,中砂填筑后湿重度γ=18.2kN/m3,含水量w=7%。

剖面女口图5-13所示。

>1.计算得中砂垫层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kPa。

A.149

B.158

C.168

D.174

答案:

B

解答:

2.如果垫层承载力fa=168kPa,则基础最小宽度最接近m。

A.1.24

B.1.29

C.1.35

D.1.49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2条,基础宽度需满足:

3.如果基础宽度为1.45m,砂垫层厚度z=2.0m,基础底平均压力pk=168kN/m2时,则可计算得砂垫层与软弱土层界面中心处附加应力pz最接近于kN/m2

A.47.9

B.53.6

C.58.6

D.64.1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如下:

4.砂垫层底面中心处白重应力p0最接近于kN/m2

A.34.6

B.43.6

C.49.9

D.52.4

答案:

D

解答:

已知土层重度及厚度,可计算得砂层底面中心处的自重应力为:

P0=16×1.0+18.2×2.0=52.4kN/m2

5.淤泥质软弱土层承载力最接近kN/m2

A.112.5

B.120.6

C.133.4

D.141.3

答案:

A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条,查表5.2.4得淤泥质土的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d=1.0,则可计算得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12.5kN/m2

某矩形基础底面尺寸3m×3m,自重应力和附加应力分布图如图5-6(a)所示,第②层土的室内压缩曲线如图5-6(b)所示。

>6.根据图5-6所示的应力分布图和压缩曲线,第②层土的压缩系数。

最接近于。

A.0.0013

B.0.0018

C.0.003

D.0.006

答案:

A

解答: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第14.1.9条,某一压力范围内的压缩系数,应按下式计算:

7.第②层土的压缩模量Es最接近于kN/m2

A.1584.6

B.1200

C.568

D.158.46

答案:

A

解答: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第14.1.10条,则土的压缩模量为:

8.第②层土的压缩变形量最接近于mm。

A.64.1

B.55.3

C.43.7

D.36.2

答案:

A

解答:

根据《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第14.1.8条,第②层土的压缩变形量为:

9.下列各项土类中,不以塑性指数Ip定名的是。

A.粘土

B.粉质粘土

C.粉土

D.砂土

答案:

D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4.1.7条、第4.1.9条和第4.1.11条,粘性土按塑性指数Ip值分为粘土和粉质粘土。

粉土介于砂土和粘土之间,是指塑性指数Ip≤10且粒径大于0.075mm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的土。

砂土是根据粒径大小来定名的。

10.某一内墙基础传至室内地面处的荷载值Fk=204kN,基础埋深d=1.20m,基础自重和基础上的土重二者折算平均重度γG=20kN/m3;换填材料采用中、粗砂,其承载力特征值fak=160kPa,重度γ=18kN/m3,压缩模量Es=18MPa;建筑场地是很厚的淤泥质土,其承载力特征值fak=70kPa,重度γ=17.5kN/m3,压缩模量Es=1.7kPa。

则该内墙的最小基础宽度和最小砂垫层厚度分别为。

A.2.5m;1.5m

B.2.0m;1.0m

C.1.5m;1.5m

D.1.5m;1.0m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计算如下:

①基础最小宽度b

根据第5.2节,地基承载力需满足条件:

基底处压力不应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将已知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代入以下公式即可求得基础宽度:

11.某建筑物基础如图5-1所示,基础埋深为2m,底面尺寸为4m×2m。

在设计地面标高处有偏心荷载680kN,偏心距1.31m。

则基础底面的最大压力最接近于kPa。

A.267.4

B.300.3

C.323.5

D.347.7

答案:

B

解答:

某住宅为四层混合结构,底层承重墙厚240mm,每米长度承重墙传至±0.000处的标准组合时竖向中心荷载值Fk=192.0kN/m。

地质剖面如图5-9(a)所示,地基持力层的扩散角θ=23°;基础下部采用300mm厚的C10混凝土,其上用MU10红砖,M5水泥砂浆砌筑,砌法如图5-9(b)所示。

已知基础和基础土的平均重度γG=20kN/m3

>12.基底持力层粉土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kPa。

A.159.34

B.167.83

C.189.56

D.196.75

答案:

B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4条,查表5.2.4得,承载力修正系数为ηb=0.3,ηd=1.5,b=3,将数据代入公式计算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13.假定Fk=240kN/m,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fa=180kPa,则基底宽度最接近于m。

A.1.15

B.1.28

C.1.39

D.1.46

答案:

D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2条,地基承载力需满足条件:

基底处压力不应超过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已知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代入以下公式,即可求得基础宽度为:

14.作用在基底处的压应力最接近于kPa。

A.149.85

B.156.70

C.163.69

D.174.65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2条,由式(5.2.2-1)可得,基底压力为:

15.假定已知基底处压应力为175kPa,则作用在下卧层淤泥质粉土的应力值最接近于kPa。

A.29.66

B.106.37

C.115.9

D.121.3

答案:

A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7条,对于矩形基础软弱下卧层,已知基底处压应力pk=175kPa,根据式(5.2.7-3)可得,作用在下卧层淤泥质土的应力值为:

某柱下独立基础,基础埋深为d=1.5m,基础平面和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如图5-8所示。

设基础底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fak=153kPa,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准永久荷载标准组合产生的轴心压力Fk=1080kN。

>16.确定基础Ⅰ基底中心的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kPa。

A.183

B.180

C.160

D.153

答案:

A

解答:

基底附加压力为由土体自重以外的荷载对土体产生的压力,

则基底附加压力为:

17.假定考虑基础Ⅱ对基础Ⅰ的影响,基础Ⅰ基底中心在基底下深度4m范围内的土层压缩量s''最接近于mm。

A.36.1

B.45.2

C.60.3

D.78.3

答案:

B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8条,计算地基变形时,应考虑相邻荷载的影响,其值可按应力叠加原理,采用角点法计算。

对基础Ⅰ:

18.已知甲、乙两基础,底面积、基底压力和压缩层内土质都相同,甲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乙基础,则两者的沉降状况应为。

A.甲基础沉降大

B.乙基础沉降大

C.两者沉降相等

D.无法确定

答案:

B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5条,基础沉降决定于土的压缩性和土中的附加应力。

乙基础埋置深度小,基底处自重应力小,则基底附加压力大,产生的附加应力就大,故乙基础沉降大。

19.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得到砂土的锤击数N=28,则可判定砂土的密实度为。

A.松散

B.稍密

C.中密

D.密实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表4.1.8,砂土的密实度可按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分为松散、稍密、中密、密实,具体如表5-1所示。

表5-1砂土的密实度

标准贯入实验锤击数N

密实度

N≤10

松散

10<N≤15

稍密

15<N≤30

中密

N>30

密实

某柱基础,作用在设计地面处的柱荷载设计值、基础尺寸、埋深及地基条件如图5-15所示。

>20.持力层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kN/m2

A.249

B.256

C.261

D.273

答案:

A

解答:

21.基础的偏心距最接近于m。

A.0.134

B.0.148

C.0.155

D.0.169

答案:

D

解答:

22.当偏心距e=0.2m时基底的最大压力最接近于kN/m2

A.189.6

B.195.3

C.216.5

D.225

答案:

B

解答:

23.下卧层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kN/m2

A.139

B.143

C.156

D.165

答案:

B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第5.2.4条,查表5.2.4得,淤泥质土的承载力修正系数为:

ηb=0,ηd=1.0,可求得平均重度为:

γ0=12.19kN/m3,则可计算得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为:

24.软弱层顶面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kN/m2

A.19.69

B.29.03

C.38.64

D.46.79

答案:

B

解答:

25.如果软弱层顶面附加压力为35kN/m2,则软弱层顶面处压力最接近于kN/m2

A.83.4

B.96.7

C.105.7

D.114.9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7条,软弱层顶面处压力值为:

pz+pez=35+16×1.5+19×0.8+(19-10)×3.5=105.7kN/m2

26.验算软弱下卧层强度时,软弱下卧层顶面的压力与承载力应符合下列何项组合?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7条,当地基受力层范围内有软弱下卧层时,应按式

>验算。

式中,faz为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经深度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27.某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位于土坡坡顶,如图5-3,则该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稳定土坡坡顶的水平距离a应不小于m。

A.2.0

B.2.5

C.3.0

D.3.6

答案:

D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4.2条,位于稳定土坡坡顶上的建筑,当垂直于坡顶边缘线的基础底面边长小于或等于3m时,其基础底面外边缘线至坡顶的水平距离应符合下式要求,但不得小于2.5m。

对于条形基础,可计算得水平距离a为:

>

某柱下独立基础的底面尺寸为1.6m×2.4m。

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荷载准永久组合值F=600kN,基础埋深d=2.0m,其余如图5-7所示。

>28.确定地基变形计算深度zn最接近于m。

A.3.70

B.3.90

C.4.12

D.5.20

答案:

A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7条,当无相邻荷载影响,基础宽度在1~30m范围内时,基础中点的地基变形计算深度也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zn=b(2.5-0.4lnb)=1.6×(2.5-0.4ln1.6)=3.70m。

在计算深度范围内存在基岩时,zn可取至基岩表面;当存在较厚的坚硬粘性土层,其孔隙比小于0.5、压缩模量大于50MPa,或存在较厚的密实砂卵石层,其压缩模量大于80MPa时,zn可取至该层土表面。

29.确定用于地基变形计算的基底中心附加压力p0最接近于kPa。

A.156.25

B.158.25

C.176.35

D.196.25

答案:

B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2条,基底压力可按式计算:

式中,Fk为相应于荷载效应标准组合时,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Gk为基自重村I基础上的土重;A为基础底面面积。

30.确定分层总和法算出的基底中心的地基变形量s''最接近于mm。

A.36.2

B.43.5

C.48.8

D.50.3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墓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5条,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

其最终变形量可按下计算:

故基底中心的地基变形量:

s''=48.8mm。

31.确定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压缩模量的当量值

>与项接近。

A.5.3

B.5.5

C.5.7

D.5.9

答案:

B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5条,由表5.3.5可知,

>为变形计算深度范围内压缩模量的当量值,应按下式计算:

32.确定基底中心的最终变形量s最接近于mm。

A.65.4

B.60.3

C.58.2

D.56.1

答案:

D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查表5.3.5可知,计算地基变形时,地基内的应力分布,可采用各向同性均质线性变形体理论。

>

33.某墙下条形基础如图5-5所示,形心处承受荷载F=430kN/m,总弯矩M=0。

该基础埋深d=1.7m,室内外高差0.45m,地基土为红黏土,且含水比αw≤0.8,γ=17kN/m3,γsat=18kN/m3,地下水位位于地下0.5m,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120kN/m3,则基础宽度最接近于m。

A.2.0

B.2.8

C.3.9

D.4.2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2.1条、第5.2.4条计算如下:

34.下列关于无筋扩展基础的论述不正确的观点是。

A.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由砖、毛石、混凝土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基础

B.无筋扩展基础只能用于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C.如在墙下条形砖基础中配了纵向钢筋以加强纵向刚度,就不能称为无筋扩展基础

D.无筋扩展基础的台阶宽高比随基底平均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答案:

C

解答:

根据《建筑地墓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8.1节无筋扩展基础的有关规定,对墙下条形基础而言,主要考虑横向的压力分布,扩展基础采用配筋的方法也只考虑在横向配置主要受力钢筋来承受拉应力。

至于为了加强纵向刚度而在砖基础中配置了纵向钢筋,但不会改变横向的受力条件,仍然是无筋扩展基础。

35.某矩形基础上作用均布荷载,已知中点下1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为200kPa,则可知角点下2m深度处的附加应力为kPa。

A.10

B.50

C.100

D.150

答案:

B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附录K,设基础宽度为B,中点应力用角点法计算时取1/4的基础面积,计算宽度b取基础宽度B的一半,用z/b查应力系数,再乘以4求得;计算角点应力时计算宽度取基础宽度B,Z=2z处的应力(用Z/B=2z/2b=z/b查应力系数)等于1/4基础面积的应力值,即为中点应力的1/4。

故角点下计算深度为中点下计算深度的2倍,则附加应力值为中点的1/4。

3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规定,在计算地基变形时,所采用的荷载中,不应计入风荷载,则下列分析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地基变形计算的是地基沉降,是竖向变形,所以只计入竖向荷载

B.地基变形计算的是最终的沉降,是在荷载长期作用下产生的固结变形。

风荷载是重复荷载,不是恒定的荷载,不会产生固结变形

C.在风荷载作用下,建筑物只会产生侧向的变形和位移

D.风荷载是水平荷载,对基础只产生力矩的作用,引起建筑物的倾斜

答案:

B

解答:

基础底面的附加压力可以由各多种荷载引起,包括风荷载。

如果需要计算风荷载产生的变形,计算公式中所用的指标就不能用压缩模量,而应当采用重复荷载作用下测得的弹性模量。

在规范所给定的变形计算公式中规定采用压缩模量,即在室内试验中每级荷载作用下按稳定变形求得的指标,用以计算的结果是固结变形,即最终沉降,因此,与之相应的荷载必然不能包括重复作用的风荷载。

37.某自重式挡土墙墙体的重度γ=22kN/m3,墙背的土为黏土夹块石(γ=20kN/m3),夯实,墙背粗糙,排水良好,不考虑墙趾前土的影响。

已知土对墙面的摩擦角δ=15°,干重度为19kN/m3,土的摩擦系数μ=0.4,如图5-22所示。

则挡土墙的抗倾覆和抗滑移安全系数分别为()。

A.3.0;1.40

B.3.0;1.55

C.3.3;1.40

D.3.3;1.55

答案:

B

解答:

38.有一杂填土地基建筑场地,该土层无地下水,拟采用灰土挤密桩进行地基处理。

已知地基挤密前土的平均干密度为1.54t/m3。

现采用桩孔直径为400mm,等边三角形布桩。

则桩的间距应设计为m。

A.1.0

B.1.55

C.1.8

D.2.0

答案:

B

解答:

某基础承受上部结构传递的F、M、y等荷载作用。

基础自重设计值和基础上的土重设计值为G=155kN,已知计算出基础底面边缘的最大和最小压力设计值分别为Pmax=315kN/m2和pmin=105kN/m2,如图5-16所示。

>39.基础柱边截面Ⅰ-Ⅰ的弯矩设计值MⅠ最接近于kN·m。

A.191.5

B.168.4

C.155.3

D.145.5

答案:

A

解答:

40.基础柱边截面Ⅱ-Ⅱ的弯矩设计值MⅡ最接近于kN·m。

A.98.5

B.105.0

C.116.5

D.122.3

答案:

B

解答:

41.已知粘性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为20°,粘聚力标准值为30kPa,重度为18kN/m3。

条形基础的宽度是3m,埋置深度是2m,地下水位在地面下2m处,则由地基承载力公式求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kPa。

(已查得承载力系数为Mb=0.51,Md=3.06,Me=5.66)

A.290.0

B.292.2

C.307.5

D.312.2

答案:

B

解答:

某独立柱基的基底尺寸为2600mm×5200mm,柱底由荷载标准值组合所得的内力值:

F1=2000kN,F2=200kN,M=1000kN·m,V=200kN;柱基自重和覆土标准值G=486.7kN。

基础埋深和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18所示。

>42.基础的偏心距e值最接近于m。

A.0.515

B.0.87

C.0.93

D.1.05

答案:

A

解答:

43.偏心距为e=0.85时的基底压力最大值最接近于kN/m2

A.316.8

B.393.6

C.400.1

D.409.1

答案:

A

解答:

44.基底土的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于kN/m2

A.251.7

B.259.62

C.267

D.276.3

答案:

C

解答:

45.软弱下卧层顶面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kN/m2

A.137.3

B.147.8

C.156.9

D.169.3

答案:

A

解答:

46.软弱下卧层顶面处自重压力最接近于kN/m2

A.48.4

B.59.2

C.156.9

D.169.3

答案:

B

解答:

由软弱下卧层以上土层重度及厚度,可计算得软弱下卧层顶面处的自重压力:

pcz=191.8+10×2.5=59.2kN/m2

47.软弱下卧层顶面处附加压力最接近于kN/m2

A.46.7

B.55.4

C.64.33

D.82.26

答案:

D

解答:

48.某方柱边长400mm,下设等边三角形承台,桩的平面布置如图5-20。

基本组合时作用于承台顶面的荷载为F=1500kN,My=200kN·m(朝x负方向)。

则作用于板带上的弯矩设计值M最接近于kN·m。

A.340

B.350

C.360

D.370

答案:

D

解答:

某柱下钢筋混凝土承台,承台采用C40混凝土,混凝土保护层厚度取100mm,柱及承台相关尺寸如图5-19所示。

已知柱为方柱,承台居中心,柱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的轴力设计值N=900kN。

>49.已知求得β0x=β0y=0.7,则验算柱对承台的冲切时,承台的抗冲切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kN。

A.2150

B.4290

C.8580

D.8800

答案:

C

解答:

50.试问,承台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设计值最接近于kN。

A.5870

B.6285

C.7180

D.7520

答案:

A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没计规范》(GB50007-2002)第8.5.18条,柱下桩基独立承台应分别对柱边和桩边、变阶处和桩边联线形成的斜截面进行受剪计算。

当柱边外有多排桩形成多个剪切斜截面时,尚应对每个斜截面进行验算。

51.某轴心受压基础,其宽度为2m,埋深1.5m,基底以上土的加权平均重度为20kN/m3,基底以下砂土重度为18kN/m3,砂土的内摩擦角标准值为30°,则根据土的抗剪强度指标确定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为kPa。

A.226.9

B.236.1

C.264.9

D.270.3

答案:

B

解答:

52.用来对砌体承重结构进行变形验算的地基变形特征值是。

A.局部倾斜值

B.倾斜值

C.沉降差

D.沉降量

答案:

A

解答:

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第5.3.3条第1款,由于建筑地基不均匀、荷载差异很大、体型复杂等因素引起的地基变形,对于砌体承重结构应由局部倾斜值控制;对于框架结构和单层排架结构应由相邻柱基的沉降差控制;对于多层或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应由倾斜值控制;必要时尚应控制平均沉降量。

某双柱下条形基础梁,由柱传至基础梁顶面的竖向力设计值分别为F1和F2。

基础梁尺寸及工程地质剖面如图5-14所示。

假定基础梁为无限刚度,地基反力按直线分布。

>53.假定F1=1100kN,F2=900kN,右边支座悬挑尺寸b=1000mm。

若地基反力呈均匀(矩形)分布状态,则基础梁左边支座悬挑尺寸c应为mm。

A.1100

B.1200

C.1300

D.1400

答案:

D

解答:

54.已知中密中砂层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k=250kPa,试确定基底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a最接近()kPa。

提示:

可假定基础宽度bf<3m。

A.278

B.288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