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2895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48 大小:33.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4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课题

17古诗二首

批注

导学

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佳句。

 

导学

重点

  准确理解诗意,有感情地诵读诗句,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导学

难点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积累古诗中的佳句。

课前

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收集到的诗人的资料。

导学

方法

  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识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读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课时

安排

  2课时

导学

流程

第一课时(总48课时)

一、预习检查,导入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2.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中《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板书课题,请大家读课文。

二、重审目标

1.认识4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一首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受诗的意境。

三、导学达标

目标听清楚了吗?

你们有信心达到吗?

这节课我们要进行三场比赛。

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1.学生自由读古诗(时间)1分钟。

2.指名读(学困生)要求:

声音响亮。

3.生纠错,师板书读错的字。

4.生齐读。

比认字第二次先学后教。

古诗中的字音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把要认的字词读准(时间1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词语:

(课件出示)

lúpùlúyí

庐山瀑布香炉怀疑

生读(时间1分钟,去掉拼音检测)

(2)学生读不带拼音的词语。

①同桌互读。

②指名读(后进生)。

③出示单个字读。

(3)同学们,词语会读了,那接下来单个字出来,你们还认识吗?

①自由读。

②同学互读检测。

③齐读。

4.比谁把字写得端正、漂亮。

1.学生观察生字“炉、银、烟、流”。

2.在田字格里描红一个,写一个。

3.指名上台写。

4.师生共同评价,师范写。

5.学生再练。

“先学后教”(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说到古代大诗人,你会想到谁(李白),今天我们学习李白的诗《望庐山瀑布》,板书课题,学生齐读题目。

1.请大家看自学指导

①诗人笔下的庐山瀑布是什么样子的?

②李白是怎样描写瀑布的?

2.再读古诗,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1分钟)

①全班交流,对错误的理解引导纠正。

“香炉”指的是香炉峰。

②交流: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在阳光的照耀下,香炉峰顶弥漫着紫色的烟雾,像香炉里散发的烟一样不停的升腾。

读时要读出意境美,“生”用得形象,意境高远。

品读体会作者情感:

“遥看瀑布挂前川”瀑布像一条巨大的白布高挂在山川之间,谁能将这样巨大的瀑布挂起来?

只有大自然。

理解:

飞流直下。

③此时,你就是李白,面对眼前的景象,你想怎样吟诵这首诗?

④让我们通过朗读一起来感悟吧!

自由读,小组比赛读,全班展示读。

四、达标检测(见学案)

五、小结

 

六、作业设计

1.美美地背诵这首古诗。

2.规范、美观地书写书法作业中这首诗的四个字。

 

 

 第二课时(总49课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之间展示读《望庐山瀑布》。

2.听写词语(听写上节课要求会写的字词,易错、易混淆的)

3.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7课中的第二首诗《绝句》板书课题,请大家读课文。

二、重审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第二首诗句意思。

三、导学达标

比读课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1.学生自由读古诗(时间)1分钟。

2.指名读(学困生)要求:

声音响亮。

3.生纠错,师板书读错的字。

第二次(先学后教)比认字

课文中的字音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把要认的字读准(时间1分钟)。

1.出示带拼音的字

lùhánlínɡbówú

鹭含岭泊吴

2.生读(时间1分钟,去掉拼音检测)

3.学生读不带拼音的词语。

①同桌互读②指名读(学困生)③出示单个字读

第三次“先学后教”(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古诗内容)。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二首古诗《绝句》。

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杜甫写的,你愿意向大家介绍杜甫吗?

(指名学生读自己查找的资料)。

板书课题后,学生齐读题目,出示自学指导《绝句》写得是什么情景?

1.再读古诗,在不懂的地方做记号(1分钟)

2.全班交流,对错误的理解引导纠正。

青天:

蓝天

学生看图后说句诗写的情景:

两只黄鹂在翠绿色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一队白鹭飞上蓝天,再整幅图理解。

千秋雪:

指的是常年不化的积雪,“窗含”通过窗户看到的。

泊:

停泊。

3.学生连起来说古诗的意思。

问:

所有的这些景色是在屋内,还是在屋外看到的?

4.再看自学指导:

《绝句》写得是什么情景?

5.学生再读古诗,思考:

读了这首古诗,你心里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景象?

(这幅图画展示了一派和平安静的环境。

6.按节奏请小老师领读这首诗。

7.背诵这首古诗:

自由练背,指名背,齐背。

4、达标检测(见学案)

5、五、小结

 

六、作业设计

1.完成书法作业剩下的生字。

2.认真填写本课课堂练习册。

 

           

 

板书

设计

香炉紫烟

见雄伟壮观

瀑布前川

飞流三千尺

银河落九天

黄鹂叫翠柳近

白鹭飞蓝天远色彩斑斓

千秋雪永恒远清新开阔

万里船广阔近

课题

18.雷雨

批注

导学

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默读课文能边读边想象。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导学

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图文结合,知道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自然景象的特点。

导学

难点

  通过准确的用词造句来表现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出现的现象和特点。

课前

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雷雨视频。

导学

方法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让学生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的不同启发学生想象,引导学生感受雷雨的特点。

课时

安排

  2课时

 

导学

流程

           第一课时(总50课时)

一、预习检查,导入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2.课题导入:

出示“滴答滴答、哗哗哗、噼里啪啦”(课件),看了这些词,你眼前出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好一副雨中图呀!

雨也有好多种呢!

像牛毛一样细的雨叫绵绵细雨,“哗哗哗”地落下来叫倾盆大雨,春天的雨叫春雨,秋天的雨叫秋雨,那夏天午后时,雷电交加、狂风大作的雨叫什么雨呢?

(板书:

雷雨)

二、重审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导学达标

(一)第一次“先学后教”(初读课文,扫除生字)

这节课咱们要通过几场比赛一个一个达到目标,首先,咱们来进行第一场比赛,比一比看谁课文字音读得最准确,老师给大家3分钟的时间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可以看下边的拼音,3分钟之后咱们比赛。

1.自由读。

2.指名分节读,见错就停。

师:

请XX同学读课文(后进生),要读准前后鼻音,不添字,不漏字。

听的同学比谁听得认真,能发现读错的字,并纠正。

3.指名纠错。

师随时板书读错的字。

4.齐读出错的字。

“沉、蝉、垂、渐、扑”。

(二)第二次“先学后教”(学习会认字)

课文大家已经会读了,咱们接着来进行第二场比赛,看谁最快地认识4个生字。

老师把课文中的词语朋友全都请出来,请同学们看黑板,一会儿老师把拼音去掉看看你还会不会了。

1.自由读词语(带拼音)

yāluànchuíhóng

压下来乱摆垂下来彩虹

2.去拼音检测

压下来乱摆垂下来彩虹

过渡语:

词语会读了,我们来看看单个字谁还能认识?

3.单个生字检测

压乱垂虹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齐读

4.师:

哪个生字很难读,需要给大家提个醒?

哪个生字最难记,有哪些好办法记住它?

预设难点:

字音:

翘舌音:

垂;前鼻音:

乱;后鼻音:

虹。

字形:

垂。

字义:

垂。

(1)你能给垂找个朋友吗?

(2)你知道“垂下”是什么意思吗?

谁能用讲台上的东西(蜘蛛、细线)做给小朋友看一看,什么叫“垂下”?

→点名学生演示。

(三)第三次“先学后教”(再读课文,要求流利)

生字大家都认识了,课文你们一定也能读流利了,老师给大家3分钟时间,3分钟之后咱们来比赛。

1.自由读

2.指名读(分小节)

3.男女赛读

(四)第四次“先学后教”(学习会写字)

师:

同学们课文读得很流利。

现在我们比谁写的字笔画最正确,大小适中,间架结构合理。

先学。

1.生自己临摹生字。

每个字写一遍。

2.两名同学板演。

(班里写字最不好的)

3.师生讨论。

(生自己说,教师适时补充或强调)。

(1)同偏旁:

虹、蝉、蜘、蛛;

(2)同结构:

压、逃、越

(3)彩:

右边的“三撇”是上下排列,起笔处要在一条垂线上,第二撇起笔处在横中线上。

(五)当堂完成作业(当堂训练)。

1.写字练习。

师:

请同学们把每个字写两遍,马上老师听写。

2.听写。

3.同桌互改。

(六)重点讲学生听写错的字。

“垂、越、彩”

四、达标检测(见学案)

五、小结

 

六、作业设计

1.完成书法作业。

 

       第二课时(总51时)

一、复习导入 

1.小组之间展示读课文。

2.听写词语(听写上节课要求会写的字词,易错、易混淆的)

二、重审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语言感悟雷雨前、雷雨时的不同景象。

2.有留心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

三、导学达标

(一)出示自学指导(师读)

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怎样的顺序描写雷雨的?

分别在课文的哪些自然段?

检测自学效果

1.生自学、讨论。

(2分钟后比比谁回答得最好。

2.指名回答。

(作者是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写的,第1-3自然段写雷雨前的景象,第4-6自然段写雷雨中的景象,第7、8自然段写雷雨后的景象。

(二)自学指导二:

同学们,我们现在按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顺序来具体学习这篇课文,先学雷雨前的自然段。

研读第1-3自然段。

学生默读想像,作者描写了雷雨前的哪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把关键词语做上记号。

(2分钟)

检测自学效果

1.生自学,师巡视。

2.学生交流,不足补充。

3.师指导品读。

①乌云很厚很低。

(从“黑沉沉”“压”两个词来体会)

②没有一丝风。

“一动不动”“一声也不叫”强调没有一丝风,天气很闷。

③刮起大风,树枝乱摆,蜘蛛逃走。

师范读,生闭上眼睛想象画面,你觉得句子中哪个词用得最好,为什么?

(“垂”字用得好,形象地写出了蜘蛛随着蜘蛛网往下落的情景,让人感觉到风特别大,连蜘蛛也害怕。

4闪电越来越亮,雷雨越来越响。

(两个“越来越”写出了闪电、雷声在不断加剧。

师小结:

雷雨前,由于天气闷热得一丝风也没有到忽然刮起大风,到最后电闪雷鸣,你能读出这种变化吗?

指名读。

(三)自学指导三:

第4-6自然段,想象雷雨的变化。

1.学生边默读课文边想象雷雨的变化。

2.指名说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