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2859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477.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12 2.docx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122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十七)

人口的空间变化

(45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2013·肇庆模拟)读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统计(单位:

人)图,完成1、2题。

1.由图可知广东省户籍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  )

①由省外迁往省内

②由省内山区迁往东翼和西翼

③由省外迁往东翼和西翼

④由省内东翼、西翼和山区迁往“珠三角”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2.影响广东省户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读我国珠江三角洲某市人口增长示意图,回答3、4题。

3.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政治因素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上升趋势

4.近年来该市人口机械增长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最有可能是(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逐年减小

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的发展

D.农村生存环境已优于城市

  (2014·商丘模拟)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密度变化图,图中所标注的等值线值为人口密度自然对数值。

据此完成5、6题。

5.M地的人口密度自然对数值可能是(  )

A.8.6B.8.3C.8.0D.7.7

6.该城市人口分布的变化是(  )

A.人口分布峰值点增多,总体上趋于集中

B.人口增长的地域差异增大

C.人口分布向西和向南拓展比较明显

D.人口逐渐向外迁移,人口郊区城市化即将来临

  人类迁移行为决策的产生,是由于迁移者认为在目前自己居住区位以外的某一区位能够更好地满足自己的意愿。

下图示意某区域境内的移民迁移情况。

据图完成7、8题。

7.在不同迁移类型中,受距离远近影响最小的是(  )

A.移民B.政府或管理职业

C.非农业职业D.农业或家务职业

8.有关移民迁移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主要受自然环境因素影响

B.只能逐级流向高一等级城市

C.只能就近流向较高等级城市

D.受特殊因素影响出现偏移现象

  (2014·北京模拟)下图为某市市内跨区(县)人口迁移分布示意图(箭头粗细表示迁移量大小)。

读图,回答9、10题。

9.影响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不可能是(  )

A.中心城区的旧城改造B.郊区经济的持续增长

C.寻求更多的就业机会D.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

10.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可能促使(  )

A.全市总人口减少

B.近郊区人口密度减小

C.远郊区人口密度增大

D.城边缘区人口分布不均衡

11.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

下列观念反映深受我国传统农业文化影响的是(  )

①地有余而民不足,君子耻之

②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③注重自我发展

④多子多福

⑤重视子女质量

⑥男性偏好

A.①②⑤⑥B.②③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②④⑥

二、非选择题(共56分)

12.(能力挑战题)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30分)

材料一 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4年春运从1月16日~2月24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1949年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的主要流向图。

(1)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和流向。

(2)结合材料,试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产生的影响。

(3)请为解决民工流动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

1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 国家人口计生委监测“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中部、西部,涉及北京、上海、深圳、太原、成都五市的2330万流动人口,结果绘制的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如下:

材料二 监测显示,北京流动人口50.9%来自河北、河南和山东;上海的流动人口52.1%来自安徽和江苏。

材料三 监测显示,流动人口中78.7%为农业户口,21.3%为非农业户口。

86.8%接受过初中教育,10.4%接受过大专及以上教育,平均受教育年限为9.9年。

材料四 分户口性质流动人口在各行业就业比例(%)及收入(元)分布图。

(1)结合材料一、二、三分析我国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特点。

(2)根据材料四可判断流动人口的就业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行业,这些行业的月平均收入__________。

(3)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区造成的影响主要有哪些?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D,2选B。

第1题,从图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户籍人口在省际之间迁入大于迁出,在省内间人口主要迁往“珠三角”。

第2题,从图中数据可以看出广东省户籍人口的主要迁移方向为“珠三角”,这与“珠三角”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高等有关。

【素材链接】广东“积分入户”政策

“积分入户”是广东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户籍改革的重要举措,指在外来人员达到广东省政府及各地级市制定的有关积分入户政策及实施细则规定的要求和相应积分标准即可申请落户。

积分入户有利于增强广大农民工的归属感,为广东省引进更多符合广东省各城市发展的各类优秀人才,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核心竞争力。

2013年广州积分入户指标定为3000个,仍然延续执行旧政策,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申请;广州自2014年开始全面执行积分入户新政策。

3、4.【解析】3选A,4选C。

第3题,近年来该市的人口数量一直呈上升趋势,但自然增长率整体呈下降趋势,其人口数量的增长以机械增长为主,导致人口大量迁入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

第4题,由图分析可知,近年来该市的人口机械增长率有所下降,和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以及珠江三角洲地区民工待遇相对较差,农民工对物质文化要求提高有关。

【知识拓展】我国民工流动的成因、特点

(1)成因:

①农村剩余劳动力多,经济收入低;②农村生态环境压力大;③农村劳动艰辛,文化落后;④农村体制改革;⑤城市的吸引力。

(2)特点:

①民工流动据经济定向;②季节性流动以成年民工为主;③“外籍工人”以年青人居多;④流动不稳定;⑤文化素质偏低。

5、6.【解析】5选B,6选D。

第5题,由a图中人口密度等值线分布情况,结合b图M处数值状况,我们不难发现,M是一个人口相比周围稠密的地区,因而结合a图中人口密度等值线数值,可以推出M应该介于8~8.5,故而B正确。

第6题,对比两个时期的人口密度图示,发现该城市人口密度不断增大,人口分布峰值区增多,总体上人口表现为分散的趋势,A错误;人口增长出现普遍性,因而增长的地域差异不明显,B错误;城市人口向着西部和北部拓展比较明显,C错误;人口逐渐向外迁移,人口郊区城市化明显,D正确。

7、8.【解析】7选B,8选D。

第7题,从图中看出随着距离的变化,政府或管理职业迁移所占比重波动最小。

第8题,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移民主要迁移方向为从中小城市流向大城市,但并不全是逐级流动、就近流动,受某些特殊因素(如婚姻、家庭等)影响,移民可能向中小城市迁移。

【误区警示】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具有不确定性

人口迁移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在分析人口迁移的原因时一定要因时因人因地而异,因为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会成为人口迁移的决定性因素。

9、10.【解析】9选C,10选D。

第9题,由图可知,该市跨区(县)人口迁移是城市内部人口迁移,属于同一区域,在同一城市中就业机会应相同。

第10题,由图可知,迁移是市内的,全市总人口没有减少;近郊区迁入大于迁出,近郊区人口密度增加;远郊区迁出大于迁入,人口密度减小;城边缘区人口不可能分布均衡,故选D。

11.【解析】选D。

可用排除法,我国传统文化下,注重自我发展和重视子女质量显然错误;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机械化程度低,农业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动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性偏好”,并形成传统。

【加固训练】“重男轻女指数”是指希望生育男孩的母亲人数与希望生育女孩的母亲人数的比例,下表是联合国某年公布的部分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分析回答

(1)、

(2)题。

国家

指数

国家

指数

巴基斯坦

4.9

肯尼亚

1.1

尼泊尔

4.0

哥伦比亚

1.0

韩国

3.3

菲律宾

0.9

泰国

1.4

委内瑞拉

0.9

(1)人口生育意愿与中国文化传统相似的国家是(  )

A.韩国、泰国、菲律宾

B.菲律宾、泰国、尼泊尔

C.巴基斯坦、尼泊尔、韩国

D.哥伦比亚、肯尼亚、委内瑞拉

(2)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是通过影响人们的生育意愿而表现出来的。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男孩偏好”的传统与“稻米文化”密切相关

B.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但重视子女的质量和注重自我发展

C.发达国家受基督教的影响,没有性别偏好

D.“重男轻女指数”反映发展中国家普遍渴望生育男孩

【解析】

(1)选C,

(2)选A。

(1)题,由表中数值可知,巴基斯坦、尼泊尔和韩国的“重男轻女指数”较高,而中国传统上是农业大国,又受儒家学说影响深远,结合传统农业对劳动力的需求,故我国民间一直就有重男轻女的风俗。

(2)题,“稻米文化”是指传统农业中的水稻种植业,因劳动强度大,对男性劳力的需求量大,逐渐演变为“男孩偏好”,并形成传统;中国的儒家文化有“男性偏好”的传统思想,重视的是子女忠、孝、节、仪等传统道德,对于子女的自我发展往往以“大逆不道”扼杀;基督教虽然没有性别偏好,但并不是所有信仰基督教的国家都没有性别偏好;由表可知,发展中国家“重男轻女指数”并不是都高,如菲律宾、委内瑞拉、哥伦比亚、肯尼亚等国。

12.【解析】第

(1)题,我国现阶段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其原因主要是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2)题,注意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对流入区和流出区的影响分别进行分析。

第(3)题,解决农民工问题,一要有序引导,二要就地转化,三要加强技能培训等。

答案:

(1)我国经济发展水平地域差异显著,东部经济发达地区的收入水平、就业机会、生活环境优于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

从经济欠发达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

(2)对于流入区:

有利于弥补劳动力不足,提高城市化水平。

但造成交通拥挤、就业困难等问题。

对于流出区:

可缓解人地矛盾,获取大量资金,加强与外界联系,但同时造成劳动力流失。

(3)①大力发展乡镇企业及农村第三产业,积极推进小城镇建设;②合理、有序引导和组织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动;③加强对农民工的技能培训等。

13.【解析】第

(1)题,从材料一中了解到我国流动人口中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从材料二中可知我国人口流动呈现就近流动;从材料三中可得到,目前我国流动人口以农业人口为主且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2)题,读材料四可总结出流动人口从事职业主要集中在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社会服务业等收入较低的行业。

第(3)题,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方面来组织答案。

答案:

(1)流动人口以青壮年为主;以农业人口的流动为主;呈现就近流动趋势;主要流向东部沿海城市;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较低。

(2)制造业 批发零售业 社会服务业 较低

(3)有利影响:

提供大量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城市化水平。

不利影响:

一定程度上加重交通、就业及社会经济秩序等的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问题。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初中教育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