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51621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96 大小:187.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6页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6页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6页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6页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A版】大型土地整治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项目概况

1.1项目提出的缘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1.1项目提出的缘由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有效的利用、开发、整治和保护土地资源,加强土地利用的客观控制和计划管理,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结合RR市RR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建设占用耕地的实际情况,为实现耕地总量保持动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按照《关于抓紧开展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示范建设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W土整办【20RR】2号)、《RR市RR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RR—20RR)》、《RR市RR区土地开发整理规划(20RR—20RR)》,充分利用土地整治政策,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立足当地实际,踏踏实实为农民办实事,做好事,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为区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顺应当地人民群众对土地整治的强烈要求和致富奔小康的迫切愿望。

RZ市国土资源局TH分局(下文简称TH国土分局)于20RR年RR月制定了《RR市RR区整体推进农村土地整治(20RR-20RR年)示范建设方案》,初步确定了TH区SH镇秋桐村、RT村土地整治项目等7个土地整治项目。

TH区是国家确定的产粮大县(区),但农地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还存在比较突出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主要体现在:

a)耕地后备资源少,开发难度大。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土地的供需矛盾将日益突出。

TH区由于农业历史悠久,耕地开发利用程度高,但后备资源非常有限。

根据《RR市RR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大纲(20RR—20RR年)》,TH区开发后备耕地的潜力只有186.42公顷,主要分布在章广、SH、珠龙等镇。

在现行规划实施的几年内已经开发了大部分,剩下的可开发资源就更加少了。

这些剩下的后备资源由于基础相对薄弱,开发利用的难度也较大。

b)农田基础设施不配套。

现有农田基础设施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农田水利设施严重老化,长久失修,普遍存在安全隐患,不能对区域内的灌溉和排水进行有效调配。

二是农田路网混乱,缺乏统一规划,占地面积大,田块与田块、田块与居民点之间的连通性差,农业机械进出难,农产品运输难。

三是农田防护林网不成体系,不能有效改善农田环境、防止水土流失。

c)田块零碎,机械化程度低。

现状田块支离破碎,分割严重,农田区域内存在较多废沟废坑塘、零散村庄及其他废弃土地,田间作业效率低,机械化农机具和先进种植模式难以推广应用。

d)土地生态恶化,质量下降

TH区丘陵岗地所占比例较大,无计划盲目开荒,造成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土壤养份流失,土地沙化,生态环境恶化。

e)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

TH区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程度不高,其中农村居民点用地粗放利用现象尤为突出。

20RR年全区人均农村居民点用地为335.22平方米/人,高于AH省239.41平方米/人水平,更高于国家150平方米/人的标准,农村居民点整治的潜力较大。

土地整治可以增加耕地面积和有效耕地面积,提高耕地的质量和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利用效益特别是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以及大幅度提高农民收益,因此,此项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重视,将土地开发作为提高土地利用效益、发展地方经济、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和提高生活的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

为使项目区土地开发工作做到科学合理,并节约投资,编制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TH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已积累了一些符合当地实际的土地整治的技术和措施,而且群众自发地以自筹资金、自出劳力等形式,在项目区外的一些地区通过修渠、建蓄水池,平整土地,已经取得显著实效,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经验,奠定了较好的基础。

1.1.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城镇化、工业化建设步伐的加快,土地需求量增大,耕地在不断减少,耕地总量动态平衡难以保持,粮食安全受到威胁。

通过规模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促进全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实现,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社会稳定。

(2)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手段

土地综合整治是田、水、路、林、村的综合整治,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

通过土地综合整治,特别是基本农田整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田生产能力,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可以有效改善传统的农用地利用格局,扩大经营规模,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

通过改造旧村庄、归并农村居民点,可以有效改变农村面貌,提高农民居住水平和生活质量。

土地综合整治是适应新时期建设高效农业、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手段,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3)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针对TH区吃饭和建设之间的矛盾,实施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挖潜,新增部分耕地指标,并腾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可为集体经济组织的发展和基层配套设施建设留出空间,为城镇建设用地增加与农村建设用地减少的挂钩管理创造条件。

土地综合整治实施的“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可以有效的协调处理“既要保护耕地,又要保障发展”之间的矛盾,促进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4)有利于扩内需保增长

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拉动农村投资和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现实选择,也是缓解返乡农民工就业压力、缓解土地供需矛盾、保障经济发展用地需求的有效途径。

从长远看,大力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对于调整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和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5)为新农村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用地空间

TH区正处于城镇化、工业化加速发展时期,用地保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

国家对年度建设用地计划指标尤其是占用耕地指标的管理越来越严格,AH省确立了“有限指标保重点,一般项目靠挖潜”的用地政策,在这种情况下,区域经济发展和新农村建设所需的用地指标可以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来解决。

因此,开展土地综合整治,可以为新农村建设和县域经济发展提供用地空间。

(6)落实AH省委.省政府建设粮食生产核心区战略部署的具体行动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扩大田块规模,提高田块规整程度,改善农田耕作条件,从而为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现代化创造条件,进一步巩固粮食生产核心区的重要地位。

(7)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是我国新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到20RR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比20RR年翻一番,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体化体制基本建立。

这一目标的确立,最终将使广大农民享受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同时也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增强后劲。

土地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也是当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最重要的杠杆。

土地综合整治为新农村建设和城乡统筹发展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一方面,城镇化、工业化的发展不仅为农村基础设施改造、社会事业发展、基本农田建设提供了比较雄厚的资金保障,还带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和农村经济的繁荣。

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使大量的资金投向农村,有效地拉动了农村需求,促进了新农村建设。

另一方面,通过土地综合整治,不仅能促进农村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优化,实现土地的节约集约利用,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粮食安全,还可通过运用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政策,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用地空间,促进县域城镇化和工业化。

总之,土地综合整治促进了城乡之间土地资源、资产、资本有序而顺畅的流动,实现了城乡之间互补、互助和互动,实现了城乡统筹发展。

1.2项目类型、范围、规模

1.2.1项目名称

RR市RR区SH镇TH区SH镇秋桐村、RT村土地整治项目。

1.2.2项目类型

土地整治项目,主要是农地整理和村庄整理。

资金来源于中央投资、AH省和TH区,三级投资土地整治示范项目。

三者的投资比例分别为中央50%、AH省25%、TH区25%。

1.2.3项目区位置和范围

项目区位于RR市RR区SH镇秋桐村、RT村。

项目区北部与黄泥岗镇唐庄村相邻,西部与金牛村和三官集乡三官街道相邻,南部与新集村相邻,东部与来安县交界。

项目区经纬度坐标范围:

东经118°17′30″~118°20′30″,北纬32°24′30″~32°28′00″。

所在图幅号为I50G085069、I50G086069、I50G087069、I50G086070。

1.2.4项目建设规模

(1)建设规模

项目区总面积1532.62公顷,其中建设规模为公顷,扣除不整理村庄公顷,以及水库59.27hm2(即RT村严郢水库,秋桐村秋桐村林场水库、合山水库、老虎庄水库、团结水库、徐郢水库、新集水库(项目区内部分))。

(2)村庄整理

村庄整理是在符合《RZ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RR—20RR)》的前提下,遵循建设用地总量不增加、农用地和耕地总量不减少的原则,通过“易主”、“易位”、“易权”、“易用”等手段,在建设用地与农用地之间进行置换的活动。

村庄整理是解决区域发展建设用地指标过紧的有效途径,既属于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又属于建设用地存量挖潜,提高建设用地的集约节约利用水平。

按照“产业集聚、布局集中、用地集约”的原则,把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分散在各地的建设用地(主要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整理后,与城镇周边区域的农用地进行置换,这样可以同时满足城镇和现代农业发展的双重需要,一定程度上缓解保护耕地与建设占用之间的矛盾。

1.3项目建设内容和投资估算

1.3.1项目的主要建设内容

a)土地整理

主要是针对项目区田间道、生产路硬化,机耕道硬化;农田水利工程,主要针对老化的泵房、泵站、斗台渠,对其更新,目前的农渠重新规划,并根据SH镇秋桐村、RT村的实际情况,采用U型渠或矩形渠,修缮漏水严重的土渠和原有U型渠,提高其效率;对高差相差不大,比较集中的地块进行归并,平整地块;回镇部分坑塘,将其转换为水田。

b)村庄整理

按照《TH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RR—20RR)》和SH镇相关规划,对项目区内现有的秋桐村、RT村的农村住宅用地进行合理规划,迁村并点,节约集约利用土地。

1.3.2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方式

a)投资估算

土地整理总资3615.45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07.73万元,省和县(区)级配套各903.86万元。

村庄整理,投资30758万元。

b)资金筹措方式

RR市RR区SH镇秋桐村、RT村土地整治项目由中央、AH省、TH区三方配套投资,三者投资比例分别为50%、25%、25%。

表1.3.2项目总投资

农地整理投资及比例

村庄整理投资(万元)

小计

中央

比例(%)

省级配套

比例

县级配套

比例

3615.45

1807.73

50

903.86

25

903.86

25

30758

数据来源:

RZ市国土资源局TH区分局

2.项目实施的目的、任务、依据和规划期限

2.1目的

通过规模化农田整理和整村推进土地整治示范建设,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实现项目区内耕地总量增加、耕地质量和粮食生产能力提高、建设用地规模减少,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农民收入增加,新农村建设步伐加快,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目标。

2.2任务

(1)项目区经整理后,新增耕地605.5亩,新增耕地率为3.45%。

(具体数字)

(2)田、水、路、林、村、房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配套成网,整齐划一,推进项目区新农村建设步伐。

(3)土地整治后,通过实施农田水利工程和提高耕地质量等措施,项目区耕地将建设成为高产标准农田。

村庄整理后,农村居民点人均150m2,多余的建设用地剩余指标可有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