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5141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67.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docx

杜威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及其课程意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ofGuizhouNorm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2004年第4期(总第129期

▲“教育・课程与教学”栏目主持人语

我们正置身于一个人人都是学习者的时代。

国民素质而不是人口数量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

或民族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尺,个体在知识领域的状况直接与其现实人生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此背景下,教育已成为一个全民乃至世界性的课题,世界各国都正在不约而同的致力于教育改革,其范围之广、力度之大可谓前所未有。

关注并投身教育变革,就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最大主题。

贵州虽地处西部边陲,经济也还不很发达,但她却是一块有着悠久的尊师重教传统和丰富民

族资源的文化厚土。

我们既期待学界前辈和“大家”惠赐美文佳构,也欢迎思考与实践中的后辈和“新学”鼎力加盟,特别是对一线老师的来稿,我们将给予热情关注。

本栏目愿为省内外一切置身于教育实践与研究的同仁提供一个展示、交流的平台,做您事业的支持者和同盟军。

您的参与将使我们对未来充满信心,请您记住我们的栏目:

“教育・课程与教学”。

———田良臣(贵州师范大学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在读博士

杜威“经验”Ξ

课程与教学研究所,上海 200062摘 要:

“经验”是杜威教育理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它既有人们熟悉的静态属性,又包含一系列动态特征。

而且,其动态特征更能彰显杜威理论的精髓,杜威对传统“经验”概念的改造与超越其意义也正体现于此。

“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启示我们,在课程研究中要树立“关系存在”整体课程观;树立“经历、体验”课程观;树立“探究、反思、行动”课程观,还要关注生活本真世界。

关键词:

经验;动态特征;相互作用;课程观

中图分类号:

G42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733X(200404-0085-06

TheDynamicCharacteranditsCurriculumMeaningof

theConceptionofExperiencefromDewey

MAKai2jian

(CurriculumandTeachingResearchInstitute,EastChinaNormalUniversity,Shanghai200062,China

Abstract:

The“experience”isthemostbasic,kernelconceptioninthetheoriesofDewey,itnotonlytakesonthestaticat2tributes,butalsoincludesaseriesofdynamiccharacters,suchasinteraction,inquiryandreflectivethinking.Whatistheimpor2tantisthatthedynamiccharactercanmaketheessenceofDewey’stheorymoreclearandwhereisjustthemeaningofrecon2structingandexceedingbyDeweythetraditionalconceptionofexperience.Thecharactersofexperienceenlightusthatweshould,inresearchingcurriculum,setthewholecurriculumviewof“relationbeing”,thecurriculumviewof“livingandexperi2encing”,thecurriculumviewof“inquiry,thinking,acting”,andpayattentiontothenaturalandoriginalworldoflife.Keywords:

experience;dynamiccharacter;interaction;curriculumview

58—Ξ收稿日期:

2004-04-17

作者简介:

马开剑(1965-,男,山东聊城人,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

研究方向:

课程与教学论。

在反对经院哲学的斗争中,英国13世纪的实验自然科学的旗手罗吉尔・培根第一次提出了“经验”概念。

此后,“经验”概念被西方许多哲学家所广泛使用,特别是17、18世纪的哲学家,都曾把“经验”概念作为自己哲学体系的重要概念甚至是核心概念来使用。

“经验”在杜威的教育理论中,是最基本、最核心的概念。

杜威本人也格外看重经验的价值与作用,认为“一盎司经验所以胜过一吨理论,只是因为只有在经验中,任何理论才具有充满活力和可以证实的意义。

一种经验,一种非常微薄的经验,能够产生和包括任何分量的理论(或理智的内容,但是,离开经验的理论,甚至不能肯定被理解为理论。

”[1](P158他甚至自认为其教育哲学是“属于经验的、操诸经验的和为着经验的”,其重要命题之一“教育即经验的改组和不断改造”就充分地表明了这一点。

然而,“经验”一方面是领会杜威教育理论的核心概念,但同时也是杜威教育理论中歧义最多、也最难以理解的概念,这不仅因为杜威“经验”概念的深奥、抽象与复杂,而且还在于传统哲学的经验观在人们心目中的根深蒂固。

在寻求对“经验”概念多重视角的研究中,笔者发现,“经验”概念的动态特征,堪作探讨“经验”概念的另一“发现之旅”,并对课程研究具有多重启迪。

一、杜威“经验”概念源于对二元论的批判

在知识观的问题上,西方哲学史上长期存在着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的对峙。

理性主义早期代表如柏拉图和笛卡尔等人认为,人脑中存在着天赋“观念”或“纯粹理性”,认为理性赋予人们以理性认识的能力,人们藉此可以获得事物的共相和本质,,

与外界无关。

具有将感觉材料综合统一的功能,,即理性形式与感觉材料的二元分裂,。

在理性主义者看来,知识即是理性认识的结果,、不可靠的,只有由理性获得的,,抨击所谓的“纯粹理性”概念,认、孤立地接纳的感觉经验,他们反对任何先验的观念和范畴,认为经验,知识就是经验,知识就是外在于理性的事物。

然而,在杜威看来,尽管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之间存在对立,各哲学流派之间也纷争不休,但他们却共有一个前提性的假设。

“哲学家们之间的这些极端不同的哲学有一个共同的前提,而且其所以彼此之间有分歧正是由于接受了一个共有的前提”。

[2](P195这个共有的前提即二元论假设,表现为理性与经验、物质与精神、经验与自然、心灵与外界、主体与客体、行动与对象、形式与内容等。

基于这种二元分裂的前提假设,传统哲学也因而把经验看成是偶然的、不确定的主观意识,且彼此之间没有内在关联。

这样,经验本身不但无助于人们对自然的把握,甚至还成为了理性进入自然的屏障,要把握自然,似乎只有通过超验的途径。

传统哲学家得出结论,认为“关于经验,有某些在道德上危险的东西,例如肉欲的、好色的、物质的和世俗的兴趣这类词语所暗示的意义;而纯粹理性和精神则意味着道德上某些值得赞扬的东西。

此外,经验总是和变化中的东西、和无法解释的变幻莫测的东西以及形形色色变化多端的东西有着根深蒂固无法根除的联系。

经验的材料本来就是变化无常和不可信赖的。

经验是混乱的,因为它是不稳定的。

”[1](PP282~283这种认识给哲学发展造成了一系列的难题,如:

外部世界怎样影响内部的心灵而心灵又是如何能够跑出去把握那些按照定义就与之对立的外部事物?

知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等等,这些难题使哲学、使认识论陷入了困境。

于是,杜威认为要复兴哲学,就不能走他称之为“内在的保守主义”的第一条道路,只有走质的转换的“第二条道路”,即在本质上进行概念转换。

在批判地继承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杜威在哲学取向上开始寻求“一种相互依赖与彼此维系的统一的感觉”。

在理性与经验的关系上,杜威打破了二者的分裂与对立,认为“理性在经验之内运行而不是在经验之外运行,……理性是经验所固有的,它使过去的经验得以纯化,使过去经验成为发现和进步的工具的因素”。

[1](PP242~243可以看到,杜威消解了理性与经验之间的对立,而使之走向关联,从而也使人类的知识观发生了转向,主体的理性与事物的属性及其感觉经验之间不存在截然区分,二者统一于个体的经验之中。

杜威正是在对传统哲学二元分裂前提性假设—

6

8

的反思与批判中开始了对“经验”概念的重建。

二、杜威对“经验”概念的重建

黑格尔将感觉材料视为理性自身内部的有差别的组成部分,主张物质与精神、神性与人性、主体与客体的综合与统一,认为“真理是全体”。

[3](P12实验科学的发展,给杜威以启发,认为“经验即实验”;达尔文主义则使杜威开始致力于寻找事物之间“相互依赖与彼此维系”的关系性存在。

对所有前人成果的合理继承与超越构成了杜威重建“经验”概念的思维基础,也集中地体现了杜威对传统哲学中二元分裂假设的反思与批判。

在杜威那里,经验不再象传统哲学那样仅仅被看作是通过感官被动地获得的关于事物的一些零散的感觉印象,而是关于事物的“关系性存在”的刻画,是主体与环境事物相互作用的过程。

主体不仅受环境事物的塑造,同时也对环境事物加以改变。

“经验包含一个主动的因素和被动的因素,这两个因素以特有形式结合着。

只有注意到这一点,才能了解经验的性质。

在主动的方面,———这个意义,用实验这个术语来表达就清楚了。

在被动的方面,结果”。

[1](P153这里,杜威对“经验”的认识显然包含了不同于传统的意义,“经验变成首先是做(doing的事情”。

在经验过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看重的“结果”,而是“尝试”或者“承受”等“做”的行动。

经验是我们作用于事物、而事物也在作用于我们的行动过程,在这个“交互联通”过程中,

的,而是一种关系性存在。

经验不是主体对于环境事物的被动,契入”自然事物后的感受性获得,“经验……,

其深处。

通过这种方式,,。

只有这样,经验的—

地出现在地面之上”;[4](P2,所以,经验自身含有结合和组织的功能,,,形成“经验“经验的改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