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6325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4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docx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汇编

“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

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是重要的服务性行业。

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战略实施,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并与“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等规划相衔接,制定本规划。

一、总体要求

(一)发展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国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快速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不断完善,较好完成规划目标任务,总体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

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累计完成投资13.4万亿元,是“十一五”时期的1.6倍,高速铁路营业里程、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一,天然气管网加快发展,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网络初步形成。

铁路、民航客运量年均增长率超过10%,铁路客运动车组列车运量比重达到46%,全球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位的港口我国占7席,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长50%以上,城际、城市和农村交通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现代化综合交通枢纽场站一体化衔接水平不断提升。

高速铁路装备制造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电动汽车、特种船舶、国产大型客机、中低速磁悬浮轨道交通等领域技术研发和应用取得进展,技术装备水平大幅提高,交通重大工程施工技术世界领先,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

高速公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实现全国联网,新能源运输装备加快推广,交通运输安全应急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铁路管理体制改革顺利实施,大部门管理体制初步建立,交通行政审批改革不断深化,运价改革、投融资改革扎实推进。

专栏1 “十二五”末交通基础设施完成情况

指  标

单位

2010年

2015年

2015年规划目标

铁路营业里程

万公里

9.1

12.1

12

其中:

高速铁路

万公里

0.51

1.9

——

铁路复线率

%

41

53

50

铁路电气化率

%

47

61

60

公路通车里程

万公里

400.8

458

450

其中:

国家高速公路

万公里

5.8

8.0

8.3

普通国道二级及以上比重

%

60

69.4

70

乡镇通沥青(水泥)路率

%

96.6

98.6

98

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率

%

81.7

94.5

90

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

万公里

1.02

1.36

1.3

油气管网里程

万公里

7.9

11.2

15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

公里

1400

3300

3000

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

1774

2207

2214

民用运输机场数

175

207

230

注:

国家高速公路里程统计口径为原“7918”国家高速公路网。

“十三五”时期,交通运输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在深度调整中曲折复苏,新的增长动力尚未形成,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区域合作格局深度调整,能源格局深刻变化。

从国内看,“十三五”时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生产力布局、产业结构、消费及流通格局将加速变化调整。

与“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水平仍然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

网络布局不完善,跨区域通道、国际通道连通不足,中西部地区、贫困地区和城市群交通发展短板明显;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相对滞后,城市内外交通衔接不畅,信息开放共享水平不高,一体化运输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交通运输安全形势依然严峻;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的体制机制尚不健全,铁路市场化、空域管理、油气管网运营体制、交通投融资等方面改革仍需深化。

综合判断,“十三五”时期,我国交通运输发展正处于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期、优化网络布局的关键期、提质增效升级的转型期,将进入现代化建设新阶段。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交通运输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新形势、新要求,切实转变发展思路、方式和路径,优化结构、转换动能、补齐短板、提质增效,更好满足多元、舒适、便捷等客运需求和经济、可靠、高效等货运需求;要突出对“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和新型城镇化、脱贫攻坚的支撑保障,着力消除瓶颈制约,提升运输服务的协同性和均等化水平;要更加注重提高交通安全和应急保障能力,提升绿色、低碳、集约发展水平;要适应国际发展新环境,提高国际通道保障能力和互联互通水平,有效支撑全方位对外开放。

(二)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坚持交通运输服务人民,着力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加强运输服务一体衔接、提高运营管理智能水平、推行绿色安全发展模式,加快完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更好地发挥交通运输的支撑引领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三)基本原则。

衔接协调、便捷高效。

充分发挥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优势和组合效率,提升网络效应和规模效益。

加强区域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发展,增强交通公共服务能力,积极引导新生产消费流通方式和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扩大交通多样化有效供给,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效率,实现人畅其行、货畅其流。

适度超前、开放融合。

有序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功能布局,强化薄弱环节,确保运输能力适度超前,更好发挥交通先行官作用。

坚持建设、运营、维护并重,推进交通与产业融合。

积极推进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构建国际大通道,为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开放型经济发展提供支撑。

创新驱动、安全绿色。

全面推广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以智能化带动交通运输现代化。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提高综合治理能力。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理念,全面提高交通运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将生态保护红线意识贯穿到交通发展各环节,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建设美丽交通走廊。

(四)主要目标。

到2020年,基本建成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部分地区和领域率先基本实现交通运输现代化。

网络覆盖加密拓展。

高速铁路覆盖80%以上的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的城市,铁路、高速公路、民航运输机场基本覆盖城区常住人口20万以上的城市,内河高等级航道网基本建成,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稳步增加,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硬化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比2015年增长近一倍,油气主干管网快速发展,综合交通网总里程达到540万公里左右。

综合衔接一体高效。

各种运输方式衔接更加紧密,重要城市群核心城市间、核心城市与周边节点城市间实现1—2小时通达。

打造一批现代化、立体式综合客运枢纽,旅客换乘更加便捷。

交通物流枢纽集疏运系统更加完善,货物换装转运效率显著提高,交邮协同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

运输服务提质升级。

全国铁路客运动车服务比重进一步提升,民航航班正常率逐步提高,公路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公路货运车型标准化水平大幅提高、货车空驶率大幅下降,集装箱铁水联运比重明显提升,全社会运输效率明显提高。

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升,实现村村直接通邮、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客车,城市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断提高。

智能技术广泛应用。

交通基础设施、运载装备、经营业户和从业人员等基本要素信息全面实现数字化,各种交通方式信息交换取得突破。

全国交通枢纽站点无线接入网络广泛覆盖。

铁路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货运业务实现网上办理,客运网上售票比例明显提高。

基本实现重点城市群内交通一卡通互通,车辆安装使用ETC比例大幅提升。

交通运输行业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前装率和使用率显著提高。

绿色安全水平提升。

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车和城市配送领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

资源节约集约利用和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交通运输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持续下降。

交通运输安全监管和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高,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安全水平明显提升。

专栏2 “十三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主要指标

指 标 名 称

2015年

2020年

属性

基础设施

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12.1

15

预期性

高速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

1.9

3.0

预期性

铁路复线率(%)

53

60

预期性

铁路电气化率(%)

61

70

预期性

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

458

500

预期性

高速公路建成里程(万公里)

12.4

15

预期性

内河高等级航道里程(万公里)

1.36

1.71

预期性

沿海港口万吨级及以上泊位数(个)

2207

2527

预期性

民用运输机场数(个)

207

260

预期性

通用机场数(个)

300

500

预期性

建制村通硬化路率(%)

94.5

99

约束性

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公里)

3300

6000

预期性

油气管网里程(万公里)

11.2

16.5

预期性

运输服务

动车组列车承担铁路客运量比重(%)

46

60

预期性

民航航班正常率(%)

67

80

预期性

建制村通客车率(%)

94

99

约束性

公路货运车型标准化率(%)

50

80

预期性

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长率(%)

10

预期性

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城市建成区公交站点500米覆盖率(%)

90

100

约束性

智能交通

交通基本要素信息数字化率(%)

90

100

预期性

铁路客运网上售票率(%)

60

70

预期性

公路客车ETC使用率(%)

30

50

预期性

绿色安全

交通运输CO2排放强度下降率(%)

7*

预期性

道路运输较大以上等级行车事故死亡人数下降率(%)

20*

约束性

注:

①硬化路一般指沥青(水泥)路,对于西部部分建设条件特别困难、高海拔高寒和交通需求小的

 地区,可扩展到石质、砼预制块、砖铺、砂石等路面的公路。

②通用机场统计含起降点。

③排放强度指按单位运输周转量计算的CO2(二氧化碳)排放。

④*:

与“十二五”末相比。

   二、完善基础设施网络化布局

(一)建设多向连通的综合运输通道。

构建横贯东西、纵贯南北、内畅外通的“十纵十横”综合运输大通道,加快实施重点通道连通工程和延伸工程,强化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通道建设。

贯通上海至瑞丽等运输通道,向东向西延伸西北北部等运输通道,将沿江运输通道由成都西延至日喀则。

推进北京至昆明、北京至港澳台、烟台至重庆、二连浩特至湛江、额济纳至广州等纵向新通道建设,沟通华北、西北至西南、华南等地区;推进福州至银川、厦门至喀什、汕头至昆明、绥芬河至满洲里等横向新通道建设,沟通西北、西南至华东地区,强化进出疆、出入藏通道建设。

做好国内综合运输通道对外衔接。

规划建设环绕我国陆域的沿边通道。

专栏3 综合运输通道布局

(一)纵向综合运输通道。

1.沿海运输通道。

起自同江,经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秦皇岛、天津、烟台、青岛、连云港、南通、上海、宁波、福州、厦门、汕头、广州、湛江、海口,至防城港、至三亚。

2.北京至上海运输通道。

起自北京,经天津、济南、蚌埠、南京,至上海、至杭州。

3.北京至港澳台运输通道。

起自北京,经衡水、菏泽、商丘、九江、南昌、赣州、深圳,至香港(澳门);支线经合肥、黄山、福州,至台北。

4.黑河至港澳运输通道。

起自黑河,经齐齐哈尔、通辽、沈阳、北京、石家庄、郑州、武汉、长沙、广州,至香港(澳门)。

5.二连浩特至湛江运输通道。

起自二连浩特,经集宁、大同、太原、洛阳、襄阳、宜昌、怀化,至湛江。

6.包头至防城港运输通道。

起自包头(满都拉),经延安、西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