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505801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docx

第三节峻下逐水药

第三节 峻下逐水药

泻下作用峻猛,能引起剧烈腹泻的药物,称为峻下药。

峻下逐水药泻下作用峻猛,服用后能引起连续的水泻性腹泻,使体内留滞的水湿从大便排出,从而减轻水肿、痰饮等水湿壅盛之证。

适用于水肿胀满,小便不利;水积腹内,腹部胀满;痰饮内停胁下引起的胁下胀痛、咳喘气短;或痰阻心窍之癫、狂、痫证。

而且患者正气尚可,邪盛证急,仅用利水等法又难以见效者。

其中部分药物又可利尿,则可使水湿从二便排出。

有的峻下药小剂量轻用,还可收到攻下便秘或导行积滞的效果。

  本类药物大多苦寒,有的辛温,主归大肠与肺肾经,均有毒性。

  所谓峻下逐水,就是通过引起强烈的水泻而排泄体内水湿的成效。

其中主要用于水肿者,称为逐水退肿;兼治水肿痰饮者,称为逐水泻饮、攻逐水饮或逐水退肿泻饮。

峻下药少量轻用,仅引起缓和的泻下,则为通便或导滞去积。

  本类药物得畅泻即应停服,改以调养之品,以免损伤正气。

合理的炮制,可降低峻下逐水药的毒烈之性。

本类药物的用法、用量及禁忌均较特殊,尤应予以重视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遂EuphorbiakansuiT.N.LiouexT.P.Wang的块根。

主产于山西、陕西等地。

春初或秋末采挖。

撞去外皮,晒干,醋制用或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寒。

有毒。

归大肠、肺、肾经。

【成效】逐水退肿泻饮,外用消疮肿。

【应用】

  1.用于水肿、痰饮及臌胀。

本品峻下逐水作用较强,服用后可引起多次如水下注样腹泻,使体内留滞的水湿迅速排出,从而缓解水肿胀满及痰饮的多种症状。

可单用研末服。

亦可与大戟、芫花等同类药物配伍,共奏逐水退肿泻饮之效。

  2.用于疮痈肿痛。

生甘遂研末外用,能消疮肿。

亦可配伍清热解毒、消痈散结药使用。

【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0.5~1g。

本品有效成分难溶于水,故不入汤剂。

醋制后内服,可降低毒性。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虚证忌用。

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

【参考资料】

  1.本品含甘遂宁A、B,大戟酮,大戟二烯醇等萜类和甾类化合物,并含有机酸、酯类、酚类衍生物、树脂、鞣质等成分。

能刺激肠管,增强肠蠕动,引起强烈腹泻;并能抗早孕、引产、抑制免疫;甘遂萜酯A、B有镇痛作用。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EuphorbiapekinensisRupr.的根。

主产于江苏、四川、江西等地。

春初或秋末采挖。

晒干,醋制用或生用。

【性味归经】苦、辛,寒。

有毒。

归大肠、肺、肾经。

【成效】逐水退肿泻饮,外用消疮肿。

【应用】

  1.用于水肿、痰饮及臌胀。

本品性能与功用和甘遂相似,仅逐水之力稍逊,治水肿、痰饮、臌胀等证,常与甘遂同用。

  2.用于疮痈肿痛。

本品生用研末外敷,能消疮肿,以治疮痈肿痛,可单用或配伍解毒消痈散结药。

【用法用量】本品多入丸散,每次0.5~1g。

内服醋制,以降低毒性。

生品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虚证及孕妇忌用。

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

【参考资料】

  1.本品含大戟甙、大戟脑、β-谷甾醇等萜类和甾类,并含有树脂、树胶、生物碱等。

其乙醚和热水抽出物均能刺激肠管,使肠蠕动增强,导致剧烈泻下;对妊娠离体子宫有兴奋作用;能扩张毛细血管,抑制肾上腺素的升压作用;并有镇痛作用和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并有抗菌、抗病毒、镇静、利尿等作用。

  2.红大戟为茜草科植物红大戟的根。

性味苦寒,归大肠、肺、肾经。

功用与京大戟略同,但毒烈之性较为缓和,峻下逐水泻饮之力亦较京大戟弱;而长于消肿散结,亦多外用。

煎服,1.5~5g;入丸散服,每次1g。

使用注意同京大戟。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瑞香科灌木植物芫花DaphnegenkwaSieb.etZucc.的花蕾。

主产于安徽、江苏、浙江等地。

春季花未开放时采摘花蕾。

晒干或烘干,醋制用或生用。

【性味归经】辛、苦,微温。

有毒。

归大肠、肺、肾经。

【成效】逐水退肿泻饮,祛痰止咳,外用杀虫疗疮。

【应用】

  1.用于胸胁停饮及水肿、臌胀。

本品亦为作用较为猛烈的峻下药,可以逐水泻饮退肿。

但逐水之力稍弱于甘遂与大戟,且多同用。

该药又兼能祛痰止咳,以泻胸胁水饮见长,故多用于饮停胁下,咳喘痰多,胸胁引痛之证。

  本品虽可祛痰止咳,因其泻下峻猛,毒性较强,一般咳嗽咯痰者罕用。

  2.用于顽癣、疮肿。

本品外用能杀虫、攻毒,适用于头癣、头疮及其他顽癣、疮痈疖肿。

可单用研末,以猪脂(或凡士林)等调膏外涂;亦可与雄黄等攻毒、杀虫药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3~6g。

本品多入丸散,每次0.5~1g。

内服醋制,可降低毒性。

生品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及虚证忌用。

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

【参考资料】

  1.本品含芫花素、芹菜素、芫根甙和木犀草素等黄酮成分,芫花酯甲、乙、丙、丁及谷甾醇、苯甲酸、刺激性油状物等;其挥发油中有棕榈酸、油酸和亚油酸等。

其水浸剂、煎剂及醇浸剂均有兴奋离体肠管的作用,能使肠蠕动增加而致泻,加大剂量则呈抑制作用,对犬尚有致吐作用;并有利尿、镇咳、祛痰、收缩子宫、抗生育、镇静、抗菌及促癌等作用。

  2.甘遂、大戟、芫花三药均有明显毒性,常见中毒表现为腹痛、腹泻、水样大便及里急后重;严重者呕吐剧烈、头痛、心悸、血压下降、呼吸困难、抽搐、谵语,甚至引起肾功能、或呼吸循环衰竭。

【出处】------《名医别录》

【来源】为旋花科一年生攀援草本植物裂叶牵牛Pharbitisnil(L.)Choisy或圆叶牵牛P.purpurea(L.)Choisy的种子。

种子表皮有黑白两种,等同入药。

各地均产。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

晒干,生用或炒用。

【性味归经】苦,寒。

有毒。

归大肠、肺、肾经。

【成效】逐水退肿泻饮,攻下积滞,利尿,驱蛔虫。

【应用】

  1.用于水肿、臌胀及痰饮咳喘。

本品苦寒降泄,其峻下作用及毒烈之性在本类药中相对较缓和,但仍为有毒而峻下之品。

其既泻下逐水,又通利小便,能从二便排泄水湿,而以逐水为主。

故主要适用于水肿、臌胀,二便不利,属于水湿壅盛且正气未衰者。

可单用,或与甘遂、大黄、槟榔、木香等逐水、利尿、行气药同用。

治痰饮咳喘,可与化痰、止咳平喘药同用。

  2.用于热结便秘或胃肠积滞。

本品小剂量轻用,可收泻下通便或导行积滞之功,适用于热结便秘及饮食积滞等证。

应根据用药目的,确定剂量,并作相应的配伍。

治便秘可与大黄等攻下药同用,治积滞可与莱菔子、青皮等消食行气药同用。

  3.用于蛔虫病。

本品能驱蛔虫,但作用不强,借其泻下之力,又可促进排虫,故常与槟榔等驱蛔药同用治疗蛔虫腹痛。

【用法用量】多入丸散,每次1.5~3g。

逐水用量宜稍大,攻下宜适中,导积滞宜稍小。

炒用作用较缓和。

【使用注意】孕妇及虚证忌用。

不宜与巴豆配伍(十九畏)。

【参考资料】

  本品含牵牛子甙、牵牛子酸甲、没食子酸、麦角醇、裸麦角碱及蛋白质、甾醇类化合物等。

能刺激肠道,促进蠕动,导致强烈泻下;牵牛子甙能加速菊糖在肾脏中排出;对猪蛔虫有一定的驱虫效果;量过大可引起呕吐、腹痛及粘液血便外,还可引起血尿,甚至出现语言障碍和昏迷等中毒反应。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商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商陆PhytolaccaacinosaRoxb.或垂序商陆P.americanaL.的根。

各地均产。

初春或秋末采挖。

切片,晒干。

醋制用或生用。

【性味归经】苦,寒。

有毒。

归大肠、膀胱经。

【成效】逐水退肿,利尿,外用攻毒消痈。

【应用】

  1.用于水肿、臌胀及痰饮咳喘。

本品能入大肠以逐水,又入膀胱以利水,其泻下逐水及利尿作用均较为明显,能通利二便以排泄水湿。

尤宜于用以治疗水肿、臌胀,大便闭结,小便不利等水湿壅盛之证。

可与泽泻、茯苓等利水退肿药同用。

本品的实际滋味微甜而略带麻舌感,且较长时间煎煮可使毒性有所减弱,故古方还常以其煮粥食,或与鲤鱼、赤小豆、猪瘦肉等煮服,使攻邪而不致过伤正气。

本品捣烂,或加麝香少许,调敷脐部,亦可利水消肿。

  2.用于疮痈肿痛。

本品捣烂外敷,有攻毒消痈之功,鲜品更佳,可治疗疮痈初起,红肿疼痛者。

【用法用量】煎服,6~10g。

外用适量。

醋制内服,可降低毒性。

【使用注意】孕妇及虚证忌用。

【参考资料】

  1.本品含商陆皂甙元、商陆皂甙甲、乙等甙类及三萜和甾族化合物、商陆多糖、商陆碱、加利果酸、甾醇、商陆酸、硝酸钾等成分。

其水浸剂、煎剂和酊剂,均有显著的祛痰作用,浸膏片能祛痰、止咳、平喘;并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商陆皂甙甲和商陆酸有抗炎作用;商陆多糖、商陆皂甙有体外诱生免疫干扰素及抗肿瘤作用;商陆毒素可刺激交感神经,促进胃肠蠕动,并刺激肠粘膜,引起腹痛、腹泻;并有利尿、降血压、降转氨酶等作用。

  2.服用过量可引起恶心呕吐、腹泻、头痛、烦躁、语言不清、肌肉抽搐、血压下降、呼吸困难等中毒症状。

其毒性成分加热后不稳定,经长时间煎煮或反复蒸晒,可降低其毒性。

【出处】------《神农本草经》

【来源】为大戟科乔木植物巴豆CrotontigliumL.的成熟种子。

主产于四川、广西、云南等地。

秋季果实成熟而蒴果尚未裂开时采收。

晒干,用时破开果壳,生用、炒用或制霜用。

【性味归经】辛,热。

有大毒。

归大肠经。

【成效】攻下冷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喉。

【应用】

  1.用于寒积便秘腹痛或食积阻结肠胃之证。

本品药性辛热,泻下作用峻猛,善能攻下阻结于胃肠的寒邪与积滞,前人称其有“斩关夺门之功”。

治寒积之急重证,突发心腹胀痛,其痛如锥刺,大便不通,甚至气急口噤者,可单用,取其攻下之力,急下寒积,荡涤肠胃,以使邪去正安;亦可与干姜、大黄等温中、泻下药同用,共收攻逐寒积、通腑止痛之效。

  本品“峻用有劫病之功,微用亦有调中之妙”。

治胃肠积滞日久难消,腹胀纳差,泻痢不止,泻而不爽者,取其较小剂量,峻药轻用,又可收缓下导滞,推陈致新,调中止泻之效。

如可与神曲、天南星等消食、化痰药同用,主治小儿冷积,停乳停食,腹部胀满,大便失调、咳喘有痰诸症。

  2.用于臌胀腹水。

本品峻用,可以逐水退肿。

宜于臌胀腹水难消,且患者正虚不甚之证,有泻水治标之效。

如《肘后方》用巴豆、杏仁炙黄为丸,每服1丸如小豆大,以下水之度,主治水臌胀满,动摇时有水声者;现代用本品配伍绛矾、神曲等药,主治血吸虫病之肝硬化腹水,有一定疗效。

  3.用于喉痹痰涎壅盛,呼吸不利。

本品能祛痰涎、利咽喉,以使呼吸通畅。

治疗喉痹重证,痰涎壅盛,阻塞气道,呼吸急促,甚至窒息欲死者(如白喉、喉炎引起的急性喉梗阻),单用亦有较强的祛痰作用,可将巴豆霜少许吹入喉部,通过吐泻排出痰涎,使阻塞症状得以缓解;亦可与明矾等配伍。

  此外,本品局部外用,能蚀疮、杀虫。

治疮痈脓成未溃,外敷患处,取其蚀疮之功,促进疮痈处肌肤溃破,以利排脓。

治疥癣瘙痒,取少量涂搽,可杀虫止痒。

以上二效,可单用,亦可配伍使用。

【用法用量】其主要泻下成分为巴豆油,故不入汤剂;入丸散每次服0.1~0.3g。

制霜使用,可降低毒性;炒用亦较生品稍缓和。

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虚证、体弱及妇女妊娠、哺乳、月经期忌用。

不宜与牵牛子配伍(十九畏)。

【参考资料】

  1.本品主要含巴豆油,约占34%~57%,巴豆油中有巴豆酸、油酸、亚油酸、巴豆油酸等;并含巴豆毒素等有毒蛋白质、巴豆甙、生物碱、β-谷甾醇、氨基酸和酶等。

巴豆油至肠内产生巴豆酸,刺激肠粘膜使之促进蠕动,分泌增加,并引起胃肠炎症状,继而在短期内可出现多次大量水泻;该油可致口腔、咽及胃部出现灼热感和呕吐,对皮肤有强烈刺激,可产生急性接触性皮炎,重者出现水肿、水泡及全身反应;巴豆煎剂有抑菌作用,巴豆油有镇痛作用,巴豆提取物有抗肿瘤作用;巴豆油、树脂和醇脂类有致癌活性;巴豆霜有免疫抑制作用;巴豆油能促进血小板凝集。

  2.巴豆中所含毒性成分,以巴豆油为最强,对胃肠道粘膜具有强烈的刺激、腐蚀性,可引起恶心、呕吐与腹痛,导致出血性胃肠炎;口服巴豆油1/4~1/2滴即会猛烈腹泻,服至1滴便有严重症状,服至20滴可以致死,故临床多压去油制为巴豆霜使用。

巴豆毒素能溶解红细胞,并使局部细胞坏死,但遇热后即失去其毒性。

服用本品假设进食辛热食物,可使其泻下加剧;假设冷饮黄连、黄柏等清热药的煎液,或进食冷粥等,可稍能缓解其峻下之力。

本节药物的特殊使用注意

 特殊用法:

甘遂、京大戟、芫花均宜入丸散,内服宜醋制,每次服0.5~1g,牵牛子亦宜入丸散,炒用可使其烈性稍弱;商陆醋制或久煎可降低毒性;巴豆宜入丸散,多制霜用,每次服0.1~0.3g。

  特殊使用注意:

甘遂、京大戟、芫花不宜与甘草配伍(十八反),牵牛子不宜与巴豆配伍(十九畏)。

本节重点问题解答和难点释疑

1.在性能方面:

  本节药物均有毒性,其中巴豆最强,而牵牛子相对稍缓。

本节无要求掌握的药物,虽不会专考性味归经,但巴豆为热性之药有实用价值,亦应了解。

  2.在成效方面:

  在教材本节药物中,甘遂、京大戟、芫花、牵牛子的成效为逐水退肿泻饮,而巴豆、商陆称为逐水退肿,是因为后二药少用于痰饮诸证。

其实亦可不必区别,都称为逐水退肿泻饮,或逐水退肿,或直接称其峻下逐水。

商陆逐水与利尿之功均明显,而牵牛子以逐水为主,仅略有利尿作用。

甘遂、京大戟、商陆外用均可消疮痈,芫花外用杀虫、消疮肿,巴豆外用杀虫、蚀疮,同中有异。

  3.在主治(或应用)方面:

  各药均可主治水肿、胸腹积水、痰饮;甘遂、京大戟、芫花三药更为相似而常同用,但甘遂逐水之力略强于京大戟与芫花;芫花能祛痰止咳,多用于胸胁水饮。

牵牛子、巴豆轻用,还可主治便秘证或胃肠饮食积滞等证。

  4.用法用量和使用注意方面:

  本节药物除商陆外,其峻下的有效成分均不溶(或难溶)于水,加以为了准确控制每次服用的剂量,均宜入丸散,一般不作汤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