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82809 上传时间:2022-12-17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6.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docx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

课题

第六单元奶牛常见病防治3

授课方式

新授课

学时

3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牛常见病毒性传染病防治

2牛常见细菌性传染病防治

3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4牛常见普通病防治

5牛中毒性疾病防治

6牛常见产科病防治

能力目标

掌握一些主要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方法措施,为奶牛生产保驾护航。

教学重点

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教学难点

牛常见寄生虫病防治

教学方法

讲授法

学法指导

疑:

教师在内容讲授前,先给学生设疑

看:

学生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阅读教材

思:

学生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问题的答案

知:

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简要总结主要知识点,使学生达到知识目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

教学过程

导语:

牛常见寄生虫病如牛疥癣病、牛皮蝇蛆病、肝片吸虫病、牛绦虫病等,对奶牛生产危害较大,生产上要定时检疫、杀虫、治疗患畜,防止蔓延。

一、牛疥癣病

疥癣病是由于疥癣螨虫的寄生引起的皮炎。

病牛在头颈部出现丘疹样不规则病变,病牛剧痒,使劲磨蹭患部,致使患部脱毛、落屑、皮肤增厚,失去弹性。

鳞屑、污物、被毛和渗出物粘结在一起,形成痂垢。

严重时可波及全身。

寄生于牛体的疥癣螨有3种类型,由于螨的生活方式不同,经常发生的部位也不一样。

据有关资料报道,引起本病原因最多的是吸吮疥癣虫,其次是食皮疥癣虫,最少的是穿孔疥癣虫。

其中食皮疥癣虫曾在中国北方的牛体中见到。

一、发病特点

  1.病羊初期多在无毛或稀毛处的皮肤发病,后期可波及全身。

表现为奇痒、皮肤炎、脱毛、消瘦。

  2。

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因气候和光照强度不同,寒冷潮湿的冬春季节多发且可呈现流行;而炎热干燥的夏秋季节则个别散发,大多羊只为隐性感染的带虫者,成为冬春发病的隐患。

  3。

该病为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皮肤病,防治措施不当,会造成地方性流行,且危害性极大,表现在羊只因奇痒搔蹭引起食欲减退;而脱毛皮肤的损坏不能抵御外邪,虫体侵入还会带入大量致病菌进入机体。

  二、防治措施

  1。

预防措施

  ①1年两次预防性投药 时间分别是在每年的6月中旬~7月中旬和12月份进行。

要求做到全群投药,只只不漏,且驱虫药物首选阿维或伊维菌素制剂等高效广谱药。

  ②1年1次杀螨药浴 每年的9月中旬~10月中旬1个月内实施完成。

要求每只羊在药浴前饮足水,药液温度保持在36~38℃,羊只必须保证在药液中停留1分钟以上,且要

把羊头按入药液中,以达到彻底杀死羊体螨虫的目的。

  ③1年3次环境灭螨 第1次6月中旬~7月上旬;第2次9月下旬~10月中旬;第3次在12月中旬前后进行。

清理并发酵圈舍的羊粪,在圈舍喷洒杀螨药液以杀灭残存的虫体。

  2。

治疗方法

  ①隔离 将发病羊只分出大群关小圈治疗,以免再造成大量羊感染。

  ②药物治疗 注射治疗:

采用阿维或伊维菌素注射液皮下注射,剂量按每千克体重300毫克使用,每次注后7~10日再补注1次,以杀灭第1次注射时是虫卵而经7日已成熟的螨虫。

配合疗法:

在注射治疗的同时,采用局部涂抹除癞灵或5%敌百虫溶液,以加强疗效。

二、牛皮蝇蛆病 牛皮蝇蛆病牛皮蝇蛆病是牛皮蝇的幼虫寄生于皮下组织所引起的慢性疾病。

牛皮蝇的雌虫夏季在牛尾上产卵,由于牛尾的不断甩动,将蝇卵粘附于腹部两侧、前后肢及鼠蹊等处。

经4-6天,卵孵出幼虫后钻入皮内生存9-11个月。

在此期间,幼虫在皮下组织中移行,在背部皮下形成包囊突起。

幼虫在皮肤突起部位打孔呼吸。

成熟的幼虫从皮里爬出,落地成蛹,1-2个月后成蝇。

临床表现

  皮肤发痒、不安和患部疼痛,肿胀发炎,严重的引起皮肤穿孔。

症状和病变

  成虫产卵和幼虫在皮下移行时,患牛烦躁不安、消瘦、产乳量下降、贫血,幼虫在皮下移行时形血肿、窦道,最后形成结缔组织包囊,继而化脓菌侵入,形成脓肿。

防治措施

预防

  灭蝇,日常注意卫生。

治疗

  处方1

  倍硫磷(拜耳29493)1.5ml用法:

于每年11月份,一次臀部肌肉注射,成年牛1.5ml,青年牛1-1.5ml,犊牛0.5-1ml用药。

  处方2

  蝇毒磷4g用法:

一次臀部肌肉注射,按1kg体重10mg用药。

三、肝片吸虫病肝片吸虫病

  fascioliasishepatica

  肝片吸虫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

临床上以发热、贫血、肝脏肿大及末梢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为特征。

本病遍及世界各地,牧区的家畜发病率较高,牛、山羊、绵羊、马、骆驼等易感染。

人因生吃带囊蚴的水生植物、含嚼水草或饮用含囊蚴的河水偶被感染,多为散发。

法国、英国、原苏联、古巴等国报道的病例较多。

据WHO1979年的资料记载,秘鲁某些村庄中15岁以下儿童的感染率达4.5~34%,马拉维个别地区的感染率为2.4%。

中国至1983年已报道数十例,分散于东北、内蒙古、山东、江西及两广等地。

病状体征

  本病的潜伏期为2~3个月,病程分急性期与慢性期。

急性期一般持续3~4个月,此时童虫在肝脏内移行并以肝细胞为食,引起损伤性肝炎,病人表现畏冷、发热、出汗及右上腹疼痛,热型多为弛张热或稽留热,多数病人感乏力、食欲不振、腹胀,末梢血中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

部分病人体重减轻或有荨麻疹。

肝脏轻度或中度肿大,中等硬度,轻压痛。

少数病例脾脏也增大。

虫体移行至胆管发育为成虫时,病程转入慢性期。

成虫食胆管内壁组织。

成虫的机械性刺激及其产生的脯氨酸可引起胆管扩张和胆管上皮细胞增生,常合并胆管炎、胆石症或胆管堵塞。

病人表现肝区疼痛、黄疸、贫血和肝功能异常。

少数虫体可经体循环窜至皮下、胸腔或脑部、眼眍等处寄生,形成嗜酸粒细胞性脓肿或纤维增生,引起相应的症状和体征,但虫体在这些部位不能发育成熟。

  早期病人的粪便及胆汁中无虫卵,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皮内试验及血清免疫学检查等,也有助于诊断。

从后期病人的粪便或胆汁中检出虫卵即可确诊,应注意与姜片虫卵鉴别。

硫双二氯酚、六氯对二甲苯及吡喹酮治疗有效。

预防在于加强卫生宣教,不生吃水生植物,不含嚼水草。

加强牛、羊等家畜的管理,及时治疗病畜。

防治措施

  由肝片吸虫寄生于动物肝胆管内引起的寄生虫病。

主要为牛、羊等家畜感染,偶可感染人类,表现发热、肝区疼痛、肝脏肿大并有压痛、末梢血液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等临床征象。

中间宿主为椎实螺,尾蚴在水草或水生植物上形成囊蚴,人们在口含或进食这些植物时受感染。

皮试与血清免疫学反应对早期诊断有一定价值,后期患者粪便及胆汁中可找到虫卵。

硫双二氯酚治疗有效。

  

(1)定期驱虫,每年进行1-2次。

  

(2)羊的粪便要堆积发酵后再使用,以杀虫卵。

  (3)消灭中间宿生椎实螺,并尽量不到沼泽、低洼地区放牧。

  (4)预防和治疗可用丙硫苯眯陛(抗蠕敏)、左旋咪哩、硫双二氯酚(别丁)、敌百虫、硝氯酚等药物。

四、牛绦虫病

牛带绦虫病(taeniasissaginate)是由牛带绦虫(taeniasaginata)成虫寄生人体小肠引起的一种肠绦虫病,又

  称牛肉绦虫病、肥胖带绦虫病。

任何年龄均可患牛带绦虫病,最低年龄为10个月,最高年龄为86岁,但以21~40岁青壮年最多,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

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

疾病病因

  牛带绦虫又名牛肉绦虫、肥胖带绦虫、无钩绦虫。

成虫乳白色,长4~8m,最长可达25m。

虫体前端较细逐渐向后变宽变扁。

头节略成方形,直径1.5~2.0mm,无顶突及小钩,顶端略凹入,常因含色素而呈灰色,有四个杯形的吸盘,直径0.7~0.8mm,位于头节的四角。

颈部细长,约为头节长度数倍。

链体由

  1000余个节片组成,每一节片均有雌雄生殖器官各一套。

妊娠节片约占节片总数10%,其子宫分支数为15~30个,呈分支状分布于节片两侧,排列整齐,内含大量虫卵。

妊娠节片可自动从链体脱落,常单节或数节相连随粪便排出,亦可主动从肛门逸出。

由于其伸缩蠕动可将虫卵散播在粪便中以及肛门周围甚至衣裤上。

逸出的节片常遗留在衣裤或被褥表面而被患者发现。

每一妊娠节片约含虫卵8万个,一条牛带绦虫每天可排卵约72万个,其中约50%在排出时已成熟,约40%须在宿主体外经过2周后方才发育成熟。

粪检发现的虫卵一般卵壳已经脱落,仅为胚膜包被的六钩蚴。

圆形或近圆形,直径36~42μm,黄褐色。

胚膜3~3.8μm,表面有六角的网状纹理。

胚膜内侧为幼胚外膜,薄而透明,紧包六钩蚴。

牛带绦虫虫卵对外界环境抵抗力较强,在-4℃可存活168天,在粪便中亦可存活数十天,通常处理污水的方法也不能完全杀死虫卵。

牛带绦虫以人为其惟一终宿主;中间宿主则有牛科动物、野山羊、野猪、驯鹿、美洲驼、角马、狐、绵羊等。

牛带绦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上部,其虫卵与妊娠节片随粪便排出。

牛等动物中间宿主吞食被污染的饲料后,六钩蚴在十二指肠内孵出并借其小钩及穿刺腺溶解黏膜而钻入肠壁,随血流到达身体各部肌肉内,尤其多见于头部咀嚼肌、舌肌、心肌及其他骨骼肌内,经过两三个月发育为有感染性的囊尾蚴。

成熟的牛囊尾蚴呈卵圆形,乳白色半透明囊状,约(7~10)mm×(4~6)mm,囊内充满液体,隔囊壁肉眼可见白色小点状头节。

当人吞食有感染力的囊尾蚴后,在小肠受胆汁刺激,头节翻出并固着在肠黏膜上,长出节片形成链体,约经3个月发育为成虫。

成虫在人体内寿命很长,达30~60年以上。

囊尾蚴在牛肉内也可存活3年左右。

  人是牛带绦虫的终宿主,但不能成为其中间宿主。

牛带绦虫卵如被人吞食后一般认为不能发育与产生牛囊尾蚴病(牛囊虫病),故与猪带绦虫既以人为终宿主(猪肉绦虫病),也可以成为其中间宿主(猪囊虫病)有所不同。

症状体征

  潜伏期为从吞食牛囊尾蚴至粪便中出现虫体节片或虫卵,约需3个月。

症状轻重程度与体内寄生虫数有关。

轻者可毫无症状,重者症状明显甚至可因并发症而死亡。

  粪便中发现白色节片为最常见的症状并常成为患者就诊时主诉。

妊娠节片多于大便时伴同粪便排出体外,而且常自动地单个或两三个节片相连从肛门爬出,在肛门周围作短时间蠕动,并滑落到会阴或大腿部,患者感到肛门瘙痒不适。

几乎100%患者有此症状。

胃肠道症状中以腹痛最为常见,见于约半数病例。

腹痛可在上腹部、脐周或无固定位置,可为钝痛、隐痛、刺痛、咬痛或烧灼感,少数患者可有肠绞痛。

此外还可有恶心(15.7%~46%)、呕吐(11%)、腹泻(10%~50%)等。

食欲减退或亢进都较常见。

头昏、神经过敏、失眠、癫痫样发作与晕厥等神经症状以及过敏性瘙痒症、荨麻疹、结节性痒症也在少数病人中出现。

病理生理

  牛带绦虫寄生在小肠内,可自空肠下至回肠,吸附在小肠黏膜上,很少产生病理变化。

但当寄生虫数较多时,绦虫头节吸盘可压迫并损伤肠黏膜,局部有轻度亚急性炎症反应。

当脱落的节片沿着肠壁活动,遇回盲瓣阻挡时,活动增强,引起痉挛而产生腹痛等症状。

也可因虫体结团造成部分性肠梗阻。

  动物实验证明,牛带绦虫的浸出液可使宿主肠道活动和分泌功能失调,胃液分泌减少,酸度降低。

动物可出现腹泻、脓血便、痉挛及呼吸循环障碍。

大量注射浸出液可使动物死亡。

因此,虫体代谢产物可能对宿主有一定毒性作用。

牛带绦虫无消化器官,但其体节皮层表面有许多微绒毛,具有吸收宿主营养成分的功能。

当虫体大量吸取宿主肠道内营养成分,可造成患者饥饿感、贫血及维生素缺乏。

由于虫体代谢物作用,患者可有嗜酸性粒细胞增高、荨麻疹、瘙痒和哮喘等变态反应表现。

  牛带绦虫感染后,患者血清可出现特异性抗体。

动物实验表明,牛带绦虫抗原免疫的小牛可产生对攻击感染的免疫力;抗原免疫母牛产生的初乳也可使哺乳小牛对牛带绦虫具有高度抵抗力。

诊断检查

诊断

  1.流行病学资料应询问患者民族、宗教信仰,有无生食或半生食牛肉习惯,尤其来自少数民族地区者,可供参考。

  2.呕吐或粪便排节片史呕出或粪便排出节片几乎即可作出诊断,但青年女性患者由于羞怯心理常隐瞒病史。

从妊娠节片压片观察子宫分支数目与形态为主要诊断方法之一。

  3.粪便与肛门拭子涂片查到绦虫卵。

  4.免疫学与分子生物学检查亦可协助诊断。

实验室检查

  1.血象血象变化甚少,一般无贫血。

嗜酸性粒细胞可轻度增多,且多出现于病程早期。

  2.虫卵检查大多数患者粪便中可找到虫卵,但由于牛带绦虫无子宫孔,虫卵不能直接排入肠道,仅在妊娠节片伸缩蠕动或破裂而将虫卵播散到粪便中,故并非每一例患者均可查获虫卵。

虫卵检查可采用直接涂片或厚涂片法、沉淀法和漂浮浓集法等,其中Hein厚涂片法3次检出率可达97%。

用棉花拭子法作肛门涂片检查。

可检获虫卵。

方法简便,阳性率与沉淀法大致相等,可用于普查。

粪便或拭子涂片检查发现的绦虫卵,不能鉴别其虫种,因为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卵极相似,两者难以区别。

  3.妊娠节片检查牛带绦虫妊娠节片常从链体脱落,随呕吐物或粪便排出体外,故详细询问是否有呕吐或粪便中带节片常是简单而准确的诊断方法。

观察妊娠节片子宫分支数目与形状可用于鉴定肠绦虫种类。

将混在粪便中的节片挑出并用清水洗净,夹于两载玻片之间,对着光线肉眼即可分辨子宫分支数目与形状。

牛带绦虫妊娠节片子宫分支数为15~30个,呈对分支状,猪带绦虫妊娠节片子宫分支为7~13个,呈树枝状。

  4.头节检查驱虫治疗后24h,留取全部粪便检查头节可帮助考核疗效和鉴别虫种。

可将粪便置一大容器中用清水反复漂洗直至粪液澄清,将沉渣转到玻璃容器中衬以黑色背景,仔细查找头节。

如遇虫体纠结应小心解开并顺链体向细端寻找。

牛带绦虫的头节呈近四方形,较大而无顶突与小钩,猪带绦虫头节呈圆形,较小且具顶突,其上有两排小钩。

头节被驱出表明治疗彻底。

如有多虫感染可能时应注意链体条数与头节数是否一致。

  5.免疫学检查用虫体匀浆或虫体蛋白质作抗原进行皮内试验、环状沉淀试验、补体结合试验或乳胶凝集试验可检测体内抗体,阳性符合率为73.7%~99.2%。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也可检测宿主粪便中特异性抗原,灵敏性可达100%,且具有高度特异性,与蛔虫、微小膜壳绦虫、钩虫和鞭虫无交叉反应。

  6.分子生物学检查DNA-DNA斑点印渍法可用于检测牛带绦虫卵。

近年有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粪便中虫卵或虫体脱落的外被体表物质的微量种特异性DNA序列,以检测人体内牛带绦虫或猪带绦虫成虫,特异性与灵敏性均很高。

流行病学

  牛带绦虫病呈世界性分布,在以吃牛肉,尤其有生食牛肉习惯的地区或民族中可造成流行,一般地区则多为散发病例。

牛带绦虫病分布绝大多数省、市、自治区均有人体牛带绦虫病报告,大多数为散发病例,感染率甚低,在0.1%~1%之间。

但本病在云南西北部、四川甘孜、贵州东南、西藏昌都、广西大苗山、内蒙古、新疆喀什等兄弟民族地区呈地方性流行,感染率较高,可达5%~70%。

牛带绦虫性器官图解传染源

  感染牛带绦虫的人是该病的传染源。

从粪便中排出虫卵,使牛感染而患牛囊尾蚴病。

牛为食草动物,不吞食虫体,仅因吞食污染饲料中虫卵而被感染,故感染多较轻。

但如一次吞食节片腐烂后污染饲料的大量虫卵,也可发生严重感染。

牛囊尾蚴感染与牛的饲养放牧方式有关。

人为牛带绦虫的惟一终宿主,故流行区人的排便习惯以及粪便污染牛棚、牧场、饲料、水源都可能造成牛囊尾蚴感染。

再如人粪便未经恰当处理施用也可造成环境污染而造成牛的感染。

传播途径

  人主要是进食生的或未煮熟的含牛囊尾蚴的牛肉感染牛带绦虫。

饮食习惯是决定牛带绦虫病感染率最主要因素。

回族食用牛肉机会较多,故牛带绦虫病较多。

此外,藏族、苗族、侗族居民有生食牛肉习惯,牛带绦虫病也较常见。

易感人群

  任何年龄均可患牛带绦虫病。

感染牛带绦虫后,人体可产生带虫免疫,不能消除感染,但对再感染有一定的免疫力。

最低年龄为10个月,最高年龄为86岁,但以21~40岁青壮年最多,一般男性多于女性。

牛带绦虫患者一般为单虫感染,但在流行区多虫感染亦不少见,流行区多虫感染大多在50%左右,也有报道高达95.2%者,但非流行区多虫感染仅占17%左右。

报道虫体最多达30条。

人感染牛带绦虫与当地牛的囊尾蚴感染率与感染度有密切关系。

治疗方案

  治疗牛带绦虫病的药物较多,而且疗效显著,经驱虫治疗后大多可以痊愈,预后良好,下列药物可供选

  择。

1.吡喹酮对牛带绦虫与猪带绦虫均有良好杀虫作用,为首选药物。

其杀虫机制主要是损伤破坏虫体皮层表面细胞,使虫体表膜对钙离子通透性增高,引起虫体肌肉麻痹与痉挛,颈部表皮损伤,进而破溃死亡。

吡喹酮剂量一般空腹顿服10~20mg/kg体重即可,有人认为2.5~5mg/kg体重,顿服,也可获满意疗效。

患者驱虫服药前晚宜禁食,次日晨空腹服药并多饮水或服缓泻药,可使麻痹或破坏的虫体迅速从体内排出。

  2.阿苯达唑本药驱虫效果较好,成人剂量为800mg/d,连服3天,副作用轻微。

  3.甲苯达唑能抑制牛带绦虫摄取葡萄糖,导致能量不足虫体麻痹。

剂量成人和儿童均为300mg/次,2次/d,连服3天。

甲苯达唑可完整驱出虫体,多数可找到头节,疗效几近100%。

  4.氯硝柳胺能抑制绦虫线粒体的氧化磷酸化作用。

口服后不易吸收,肠道中局部药物浓度较高,虫体头节在肠内被消化溶解。

剂量:

成人清晨空腹顿服2g,儿童1g,嚼碎后用小量开水送服。

一般不需服泻药。

早孕妇女禁忌。

  5.南瓜子与槟榔合并治疗单独使用南瓜子或槟榔驱虫效果均差,而合并使用治疗牛带绦虫病证明两者有协同作用,治愈率达92.1%~100%,平均为95.2%。

体外试验证明,南瓜子与槟榔对牛带绦虫均有瘫痪作用,但其作用部位不同。

南瓜子主要作用于绦虫的中段与后段,使成熟节片变薄、变宽。

槟榔则主要作用于绦虫的头节与未成熟节片,即虫体的前段。

先服南瓜子使虫体中、后段瘫痪变软,继服槟榔煎剂可使头节失去吸附力,再服硫酸镁促进肠壁蠕动,从而加速已瘫痪成虫排出。

具体方案为:

  

(1)南瓜子仁:

取带皮南瓜子75~120g,炒熟后去壳,得南瓜子仁并研成细末。

成人口服南瓜子粉80g直接服用;或加少量水煮后再服亦可。

儿童酌减。

  

(2)槟榔:

可用切好的槟榔片,剂量:

10岁以下小儿用30g,妇女与体弱成年男子50~60g,体格健壮者80g。

将槟榔置500ml水中煎煮至200ml左右。

早晨先空腹服南瓜子仁粉,过2h后服槟榔煎剂,再过30min服50%硫酸镁60ml。

虫体在服药后最快15min,最慢8h即可排出,在1~5h内排出者约占73.9%。

本疗法优点是南瓜子和槟榔易于获得,价格低廉,方法简便,副作用少,疗效很好,无需住院治疗,尤其适合于农村普治驱虫时采用。

预后预防

  预后:

本病预后良好。

  预防:

大力开展卫生宣教,不吃生肉,坚持生熟刀具分开。

严格执行肉类检疫,禁止带囊尾蚴的牛肉上市。

冷藏牛肉应在-23~-22℃保持10天才能保证杀死肉中的囊尾蚴。

加强人粪管理,防止人粪污染牧场、饲料及水源。

在流行区普查普治患者。

经过上述综合措施,牛带绦虫病将得到控制。

]小节:

本单元将介绍一些主要常见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方法措施,为奶牛生产保驾护航。

作业:

1.牛疥癣病发病特点?

2.牛绦虫病疾病病因?

课堂小结

生产上对发病的牛要及时作出诊断,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及预防,以免给生产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课后作业

1.牛结核病的特点有那些?

2.牛结核病的治疗?

参考资料

《牛生产学》王根林,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7

《养牛生产学》莫放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3,2

《实用养牛科学》冀一伦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7

《现代肉牛生产》陈幼春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2,7

《牛生产学》邱怀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6

教学反思与建议

通过讲授,首先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然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同时采用案例教学讨论式互学法、论辨式研学、多媒体课件、挂图等直观的观察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由浅入深,逐渐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操作能力、自学能力,知识点过渡自然,每堂课自然、和谐、舒服,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建议在教学中可适当分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亦可灵活设置问题,灵活进行案例分析,每二个学时之间也可采用提问上节课所学内容,再加导语的方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经济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