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7411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43.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5页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3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docx

教师资格证考试综合素质2150

1.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2.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

3.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二)教师与教育事业:

爱岗敬业

1.对工作高度负责;

2.认真备课上课;

3.认真批改作业;

4.认真辅导学生;

5.不得敷衍塞责。

(三)教师与学生:

关爱学生

1.关心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

2.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

3.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

4.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四)教师与职业劳动:

教书育人

1.遵循教育规律,实施素质教育;

2.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因材施教;

3.培养学生良好品行,激发学生创新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4.不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

(五)教师与自己:

为人师表

1.坚守高尚情操,知荣明耻;

2.严于律己,以身作则;

3.衣着得体,语言规范,举止文明;

4关心集体,团结协作,尊重同事,尊重家长;

5.作风正派,廉洁奉公;

6.自觉抵制有偿家教,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

(六)教师与自己的发展:

终身学习

1.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拓展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

2.潜心钻研业务,勇于探索创新,不断提高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

第三节中学教育活动中教师职业行为的几个重要方面

一、正确处理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性质

在教师与学生的关系上,学生是教师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属。

《规范》在对教师与学生关系上提出的职业行为要求,就是从学生健康成长出发。

(二)处理教师与学生关系的执业行为准则

1.爱:

爱学生——根本出发点;

2.尊重;

3.负责;

4.公平公正;

5.保护;

6.杜绝伤害。

二、正确处理教师与家长的关系

(一)教师与家长关系的性质

教师工作的合作伙伴

(二)处理教师与家长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1.尊重;

2.协作。

三、正确处理教师与同事的关系

(一)教师与同事关系的性质

(二)处理教师与同事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

1.尊重;

2.理解;

3.协作。

四、正确处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的关系

(一)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关系的性质

组织中承担不同任务的人们之间的关系

(二)处理教师与教育管理者关系的执业行为准则

1.尊重;

2.支持。

模块三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考点梳理提要

一、内容涵盖

1.中学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2.中学教师的职业行为。

二、重要考点内容梳理

(一)中学教育与教师职业道德

本章重点:

理解《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精神与基本内容。

(二)中学教师的职业行为

掌握:

《道德规范》所要求的职业行为,能够以正确的职业行为处理好教师与国家社会,教师与学生,教师与同事及教师与自己的关系。

三、重要考点、题型演练

1.2008年我国重新修订过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文件名称是()。

A.《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

B.《道德规范》

C.《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定》

D.《义务教育法》

2.贯穿《道德规范》的核心、灵魂、红线是()。

A.爱B.爱和责任

C.爱和义务D.爱和良心

3.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的()。

A.本质要求B.师德的灵魂

C.教师的天职D.专业发展的动力

4.《道德规范》的修订,体现了()。

A.以人为本的原则B.创新的原则

C.禁止性规范原则D.倡导性规范原则

5.《中小学班主任工作规范》要求把班主任工作()。

A.当做“主业”B.看做德育工作

C.D.倡导性规范原则

6.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所规范的是()。

A.道德认识、情感、行为

B.思想行为和职业行为

C.职业行为

D.思想行为

7.“爱国守法”的职业行为要求是规范()。

A.教师与国家的关系B.教师与学生

C.教师与家长D.教师与同事

8.“认真备课、上课”的职业行为要求是规范()。

A.教师与国家关系B.教师与教育事业关系

C.教师与学生关系D.教师与同事关系

模块四文化素养

本模块考查题型:

单项选择、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

第一章教师的历史与传统文化素养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和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和中国文化传统知识

第一节教师职业活动与历史素养

一、教育活动中的人是历史地生产和发展的

二、教师职业活动是在一定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

三、历史思想方法是教师自我认识和认识他人的思想方法

第二节历史思想方法下的中国历史重要事件

一、在中国土地上创造自己的生活方式,走出动物界的猿人

(一)元谋人

(二)北京人

二原始氏族公社时代的先人

(一)河姆渡文化

(二)半坡文化

(三)原始社会的瓦解

三农业社会的漫长发展

(一)夏、商、西周中国文明时代的开始

1.夏朝建立

2.盘庚迁都

3.武王伐纣

4.封邦建国

5.甲骨文的出现

(二)东周、秦中国封建时代开始

1.春秋争霸

2.三家分晋

3.百家争鸣

4.战国七雄

5.商鞅变法

6.秦统一六国

7.陈胜吴广起义

(三)汉至清

1汉

1)楚汉之争

2)文景之争

3)张骞通西域

4)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5)盐铁会议

6)《史记》

7)汉匈和亲

8)王莽改制

9)黄巾起义

10)官渡之战

11)赤壁之战

2.三国----三国鼎立

3.西晋----八王之乱

4.东晋----淝水之战

5.南北朝---魏孝文帝迁都

6.隋

1)科举制

2)开凿大运河

7.唐

1)贞观之治

2)玄奘西行

3)武则天改唐为周

4)文成公主入藏

5)鉴真东渡

6)开元盛世

7)安史之乱

8)黄巢起义

8.五代十国----陈桥兵变

9.宋

1)杯酒释兵权

2)澶渊之盟

3)王安石变法

4)靖康之耻

5)岳飞抗金

10.元

1)元统一中国

2)马可波罗游历中国

3)红巾军起义

11.明

1)明成祖迁都北京

2)郑和下西洋

3)戚继光抗倭

4)郑成功收复台湾

5)李自成起义

12.清

1)康隆盛世

2)文字狱

3)册封达赖喇嘛

4)林则徐虎门销烟

5)第一次鸦片战争

6)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

7)太平天国运动

8)英法火烧圆明园

9)洋务运动

10)中日甲午战争

11)戊戌变法

12)八国联军侵略中国

四工业革命的姗姗来迟

1.同盟会

2.辛亥革命

3.新文化运动

4.“五四”运动

5.中国共产党成立

6.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7.北伐战争

8.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9.南昌起义

10.秋收起义

11.红军长征

12.“九一八”事变

13.“七七”事变

14.台儿庄大战

15.百团大战

16.重庆谈判

17.辽沈、平津、淮海战役

五追上现代文明的脚步

1.开国大典

2.抗美援朝

3.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4.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5.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6.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7.“文化大革命”

8.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

9.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0《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11.香港、澳门回归

12.中共十二大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总任务

13.中共十三大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及党的基本路线

14.“三步走”发展战略

15.中共十四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6.中共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

17.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理论

18.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与科学发展观

第三节历史思想方法下的世界历史重要事件

一世界范围内人类的起步

(一)南方古猿

(二)现代人种

(三)原始氏族公社时期

1.尼罗河流域的埃及文明

2.两河流域的苏美尔文明

3.印度和流域的哈拉巴文明

4.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夏商文明

三世界的农业文明时代

1.《汉莫拉比法典》

2.特洛伊战争

3.梭伦改革

4.大流士改革

5.马拉松之战

6.古希腊哲学的诞生

7.伯罗奔尼撒战争

8.奥林匹亚赛会

9.罗马人统治了希腊世界

10.世界最早的海战

11.罗马帝国的兴起与崩溃

12.基督教的创立与传播

13.《查士丁尼法典》

14.货币的革命

15.日尔曼民族大迁徙

16.玛雅文明

17.欧洲文明的大碰撞

18.拜占庭帝国的崩溃

19.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兴起

20.英法百年战争

四世界工业文明的发生发展

(一)文艺复兴时期

1.莎士比亚的戏剧创作

2.新航路的开辟

3.欧洲宗教改革

4.哥白尼与日心说

5.牛顿发现万有引力

6.贩卖奴隶的贸易

7.圈地运动

8.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9.纽约股票交易所

10.法拉第发明电机

11.牛顿的发明

12.启蒙运动

13.三十年战争

14.彼得一世改革

(二)第一次工业革命(科技革命)创造的时期

1.第一次工业革命

2.美国独立战争

3.法国大革命

4.拿破仑帝国的兴亡

5.滑铁卢之战

6.拉丁美洲各国独立战争

7.1848年欧洲革命

8.欧洲神圣同盟的瓦解

9.达尔文与进化论

10.《共产党宣言》

11.沙俄争夺世界霸权

12.明治维新

13.第一公社

14.巴黎公社

(三)第二次工业革命创造的时期

1.电话和无线电技术的发明

2.美西战争

3.莱特兄弟与飞机

4.汽车的诞生

5.史蒂芬森发明火车

6.开凿苏伊士运河

7.第一次世界大战

8.俄国十月革命

9.巴黎和会

10.国际联盟的建立

11.甘地领导非暴力合作运动

12.电视的发明

13.1929年经济危机的“黑色风暴”

14.罗斯福新政

15.纳粹对犹太人的种族灭绝暴行

16.第二次世界大战

17.日本偷袭珍珠港

18.斯大林格勒战役

19.诺曼底登陆

20.雅尔塔会议

21.美国对日本空投原子弹

22.联合国的建立

23.纽伦堡审判和东京审判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创造的时代

1.北约

2.朝鲜战争

3.欧盟的建立

4.人类登月

5.手机的发明

6.越南战争

7.阿富汗战争

8.冷战的结束和东欧剧变

9.海湾战争

10.美国911事件

11.伊拉克战争

第四节中学教师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素养

一、儒道思想

儒学思想

1.创立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被推崇为“圣人”。

(1)政治思想:

思想体系的核心——“仁”和“礼”。

(2)哲学思想:

“敬鬼神而远之”,优先解决人世间的实际问题。

(3)教育思想:

办私学。

教学对象——“有教无类”。

(4)文化典籍:

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等。

2、发展

(1)孟轲(约公元前372--约前289)中国战国时期思想家、教育家。

邹(今山东省邹县)人继承并发展了孔子的学说,被尊为“亚圣”。

主张:

政治思想——“仁政”学说和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伦理观——“人性本善”。

价值观——倡导“养浩然之气”,“内圣外王”

道家思想

•道家思想的主要流派有:

老子、庄子、黄老学派,道家思想与法家思想刚刚相反,道家主张“顺其自然”,认为法律(法和法律有不同;法好比物理,而法律则是人为)是对人类的束缚,

•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老子提出“道”是宇宙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无为”被道家认为是“道”的重要特征之一。

其不是指不作为,而是指不经过深思熟虑,无目的地行为无为”的态度既可用于政治,也可以用于修身。

•道家视生命价值重于外物,主要是指功名利禄。

二、礼制

•九族:

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儿子、孙子、曾孙、玄孙

•汉代的三纲五常:

君臣、父子、夫妻;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

•孝:

守孝

•妇女的三从四德:

在家从父、既嫁从夫、夫死从子,妇德、妇言、妇容、妇功

三、姓氏

1.姓和氏的关系:

姓是氏族(血缘)的标记,氏是家族(地望)的标记。

《通鉴·外纪》:

“姓者统其祖考之所自出,氏者别其子孙其所分。

2.姓和氏的作用:

姓用来“别婚姻”,氏用以“明贵贱”。

所以周代贵族女子称姓(因为上古同姓不婚),男子称氏(与宗法制度有关)。

3.氏的来源:

①诸侯以受封的国名为氏;②卿大夫及其后裔以受封的邑名为氏;③或以所居的地名为氏;④或以官名为氏;⑤以祖先的字或谥号为氏;⑥以技为氏。

【说明】

①战国以后,姓和氏逐渐合流,至汉代完全混同。

先秦时,只贵族有姓氏,平民没有姓氏;后来,自天子以至平民都能有姓了。

②后世有非汉族的复姓,如:

长孙、万俟、宇文、慕容、贺兰、独孤、拓拔、尉迟、呼延、秃发、乞伏、仆固、歌舒,等。

(四)名、字、号

1、何谓名

《说文解字》:

“名,自命也,以口自名。

《礼记·丧服传》:

“子生三月,则父名之”。

2、何谓字

《礼记·曲礼上》:

“男子二十,冠而字”;“女子许嫁,笄而字”。

3、取字的意义

《礼记》:

“已冠而字之,成人之道也。

《礼记》“幼名,冠字”

《春秋》:

“男子二十而冠,冠而列丈夫”。

4.名、字的区别

尊对卑称名,卑自称也称名;对平辈或尊辈则称字。

5.何谓号:

号是名和字之外的一个颇具艺术色彩的个人符号,它是文人雅士们成年后自己起的,所以也叫“自号”,它是名和字之外别起的一种称谓,因而也叫“别号”。

如:

五柳先生、青莲居士、六一居士、香山居士、东坡居士、易安居士、稼轩居士

6.名、字的关联

(1)同义互训

(2)反义相对

(3)相关联想

(4)同类相及

(5)离合名字

(6)古语活用

(7)追慕古人

(六)谥号、尊号、庙号、年号

1、谥号---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予一种称号以褒贬善恶,称为谥或谥号。

“谥者,行之迹也;号者,表之功也。

•谥号制度形成于西周。

•至秦废除。

•直到西汉建立又恢复了谥号。

谥号按性质分三类

表扬性的:

经天纬地曰文布义行刚曰景

威强睿德曰武柔质慈民曰惠

批判性的:

乱而不损曰灵杀戮无辜曰厉好内远礼曰炀

表同情的:

恭仁短折曰哀慈仁短折曰怀在国遭忧曰愍

2、庙号--皇帝死后,在太庙祭祀时特起的名号。

古者天子庙号,祖有功而宗有德。

例:

汉高祖、唐太宗

•庙号起源于商朝

•庙号常用祖字或宗字。

开国皇帝一般被称为太祖或高祖,如汉太祖、唐高祖、宋太祖;后面的皇帝一般称为宗,如唐太宗、宋太宗等。

•在称呼时,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

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称庙号。

3、年号:

是封建帝王为纪在位之年而立的名号。

最早的年号是从汉武帝时开始的。

例:

康熙、永乐、乾隆、雍正

4、尊号

从唐代起,皇帝生前还有尊号,也叫徽号。

如:

唐玄宗受尊号为:

开元圣文神武皇帝、慈禧皇太后

七、避讳

避讳的方法:

•改字就是找到一个相同意思的字替换。

最基本的方法,后代一直应用。

•空字就是留出空格,或者写“某”,或者写“讳”、“上讳”、“庙讳”等。

从汉代到唐代常用。

•缺笔就是写字时候不写全,一般缺末笔。

“世”,写作“丗”。

缺笔避讳是唐代开始有的。

(八)干支

天干地支简称“干支”,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

天干有十:

甲、乙、丙、丁、戊(wù)、己、庚、辛、壬(rén)、癸(guǐ);

地支十二:

子、丑、寅、卯(mǎo)、辰(chén)、巳(sì)、午、未(wèi)、申、酉(yǒu)、戌(xū)、亥。

一日有二十四小时,而我国传统则以十二个时辰表示,即一时辰是二小时。

二十四小时和十二时辰。

对照表:

子丑寅卯辰己

23-01:

01-03:

03-05:

05-07:

07-09:

09-11

午未申酉戊亥

11-13:

13-15:

15-17:

17-19:

19-21:

21-23

(九)节日

正月:

春节、立春、元宵二月:

春分

三月:

寒食、清明四月:

浴佛、立夏

五月:

端午、雨节、夏至七月:

七夕、中元

八月:

中秋九月:

重阳

十月:

寒衣、下元十一月:

冬至

十二月:

腊八、小年、除夕

伊斯兰教:

开斋节蒙古族:

那达慕大会

傣族:

泼水节彝族:

火把节

(十)五行

五行相生:

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

五行相克:

金克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

(十一)左右

右为上:

座位、写字。

例:

座右铭、无出其右、右迁

左为上:

官职、坐车等等。

(元朝)

(十二)地理

华夏:

关:

山东:

江东:

阴阳:

九州:

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豫州、梁州、雍州。

五岳:

东岳泰山(位于山东)、西岳华山(位于陕西)、北岳恒山(位于山西)、中岳嵩山(位

于河南)、南岳衡山(位于湖南),其中泰山居首。

六大古都:

北京、南京、西安、洛阳、开封、杭州

(十三)度量衡

(十四)科举

诞生:

隋文帝、隋炀帝时设进士科(标志)

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

武则天首创殿试和武举

完善:

唐玄宗将诗赋作为考试内容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

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

影响:

改善了用人制度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方法:

童生试(院试):

州县级考试,考中者“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乡试:

省级考试,每三年一次,八月举行,称“秋闱”,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

会试:

中央级考试,在乡试后第二年举行,试期在春季二月,称“春闱”,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入宫廷参加殿试;殿试:

考中者称为“进士”,发榜分为三甲,第一甲的三人,称“状元、榜眼、探花”。

(十五)典籍

六经:

《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周易》、《春秋》

十三经:

《易》、《书》、《诗》、《周礼》、《仪礼》、《礼记》、《春秋左传》、《春秋公羊传》、《春

秋谷梁传》、《论语》、《孝经》、《尔雅》、《孟子》。

史:

《二十四史》

子:

儒、兵、法、农、天文、数学等等

集:

文集、总集

第二章教师的科学素养

第一节教师职业活动与科学素养

一、人与自然的关系

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教育活动的重要内容

三、教师需要把握人与自然的关系

四、中学教师科学素养的内涵

第二节从影响人类的伟大科学家那里汲取科学营养

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涉及到逻辑学、修辞学、物理学、生物学、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美学等,写下了大量的著作,主要有《工具论》、《形而上学》、《物理学》等。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

以“三段论”为核心的逻辑学成为一切科学的工具;伦理学中的“中庸之道”理论成为人类和谐社会的润滑剂。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

阿基米德(公元前287年—公元前212年),古希腊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出生于西西里岛的叙拉古。

阿基米德到过亚历山大里亚,发明了阿基米德式螺旋抽水机。

后来阿基米德成为兼数学家与力学家的伟大学者,并且享有“力学之父”的美称。

他发现了杠杆原理、浮力原理。

死于罗马人之手。

欧几里得(公元前330年~前275年)是古希腊数学家,以其所著的《几何原本》闻名于世。

关于他的生平,现在知道得很少。

早年大概就学于雅典,深知柏拉图的学说。

公元前300年左右,在托勒密王的邀请下,来到亚历山大,并长期在那里工作。

欧几里得将公元前七世纪以来希腊几何积累起来的丰富成果整理收集起来,并且加以系统化,他从少数已被经验证明的公理出发,运用逻辑推理和数学运算的方法演绎出许多定理,写成了十三卷的《几何原本》,使几何学成为一门独立的、演绎的科学。

《几何原本》是古希腊科学的骄傲,它的基本原理和定理直到现在仍是科学教科书的一部分。

哥伦布(约1451~1506)意大利航海家。

生于意大利热那亚。

一生从事航海活动。

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

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先后4次出海远航。

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

麦哲伦(1480年—1521年)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1519年在西班牙国王资助下,率领由5艘帆船和265名水手组成的探险队,从西班牙出发开始探险。

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队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

被认为是第一个环球航行的人。

哥白尼他于1435年出生在波兰。

他曾在克拉科夫大学以及意大利的许多大学求学,他的

职业是医生,在业余时间学习天文学。

理论:

宇宙中心是太阳,而不是地球。

其他行星都围

绕太阳旋转。

影响:

哥白尼的学说不仅改变了那个时代人类对宇宙的认识,而且根本动摇了

欧洲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

“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

伽利略·伽利雷是世界知名科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哲学家,又是发明家,他发

明了温度计和天文望远镜。

是近代实验物理学的开拓者,被誉为“近代科学之父”

牛顿英国伟大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自然哲学家,其研究领域包括了物理学、数学、天文学、神学、自然哲学和炼金术。

牛顿的主要贡献有发明了微积分,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和经典力学,设计并实际制造了第一架反射式望远镜等等,被誉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有影响力的科学家。

为了纪念牛顿在经典力学方面的杰出成就,“牛顿”后来成为衡量力的大小的物理单位。

詹姆斯·瓦特是英国著名的发明家,是工业革命时的重要人物。

1776年制造出第一台有实用价值的蒸汽机。

以后又经过一系列重大改进,使之成为“万能的原动机”,在工业上得到广泛应用。

他开辟了人类利用能源新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