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60083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8.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 简答题.docx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社会主义概论简答题

四、简答题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哪几个阶段?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是什么?

3、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有哪几部分?

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如何表述的?

其关系如何?

6、怎样理解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

7.三大改造完成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8.党的八大提出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9.我国实现现代化战略的步骤是什么?

10.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框架的主要环节是什么?

11.为什么说帝国主义的侵略是造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最根本原因?

12.为什么说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是一条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路线?

13、简述中国共产党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基本内容。

14、简述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断的基本内容。

15、简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

16.对外开放为什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17.如何正确理解和贯彻科学发展观?

18、简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相互关系。

19、简述邓小平理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条件。

20、如何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21、简述把发展生产力确定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依据。

22、简述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

23、如何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是什么?

25.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6.邓小平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7.江泽民对党的思想路线的丰富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28、简述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

2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是什么?

30、简述“工农武装割据”的主要内容。

31、为什么说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的社会?

32、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是什么?

33、中国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重大意义

3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

35、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是什么?

36、为什么说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3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科学含义。

3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9.如何理解改革是解放生产力,是一场新的革命?

40.如何正确认识我国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新格局?

41.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

42.请简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选择过程。

43.按生产要素分配有多种不同的分配形式,请简述就其内容可以分为哪三种类型。

44. 请简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特征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45.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46.为什么说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实质是无产阶级专政?

47.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如何为经济建设和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48.在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如何加强思想建设?

49.如何保持社会主义文化的先进性?

50.为什么要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5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哪些基本特征?

52.“一国两制”构想的涵义是什么?

53.“一国两制”构想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54.简述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本内容。

55.我们为什么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56、社会主义事业的依靠力量是什么?

57、简述我国统一战线的涵义和基本任务

58.为什么说坚持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根本保证?

59.加强党的建设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四、简答题参考答案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有四阶段:

①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入,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以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

③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迸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④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紧密结合新世纪新阶段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提出了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创新型国家、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推动建设和谐世界、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等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2、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科学涵义是:

般地讲,和谐社会就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社会;就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之间和谐统一、协调发展的社会。

人类社会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也是在和谐与不和谐的矛盾统一中发展的。

2005年2月,胡锦涛在中央党校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3、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内容有六部分: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②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③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④政策和策略的理论;⑤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的理论;⑥党的建设理论。

 

4、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内容有:

①社会主义本质理论;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③改革开放理论;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

除了上面指出的几个方面外,邓小平理论体系中还包括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战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统一战线、军队和国防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外交战略、祖国完全统一、党的建设等理论。

 

5、“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表述.“中国共产党必须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无进文牝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这是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集中概括。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关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互相促进。

发展先进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的基础,是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前提;发展先进文化是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实现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思想保证;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而人民群众则是创造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6、以人为本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体现了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7.答:

三大改造的历史意义如下:

第一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已占绝对统治地位。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建立,是我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它为进一步发展生产力,使全国人民过上富裕的生活,奠定了可靠的基础。

第二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创造性地开辟了一条适合中国特点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

这是国际共运史上的伟大创举,以新的经验和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8.答:

党的八大分析了三大改造完成后国内形势和国内矛盾的变化,提出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党和全国人民当时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

 

9.答:

是“三步走”战略。

1990年比198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这是第一步;2000年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这是第二步;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这是第三步。

第一步和第二步我国总体上已达到,现在全国人民正在为建设全面的小康社会而奋斗。

 

10.答:

(1)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转换国企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3)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宏观调控体系;(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11.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态的最根本原因。

因为:

第一,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侵犯中国主权,破坏中国独立,把一个原本独立的中国一步步变成了半殖民地的中国。

第二,帝国主义根据不平等条约,控制着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向中国大量地倾销商品,掠夺中国的资源和廉价劳动力,促使中国封建社会的解体,同时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逐步使中国的封建社会变成了半封建社会。

第三,帝国主义积极扶植中国的封建势力和买办势力作为它们统治中国的支柱。

它们成了中国反动统治势力的靠山,它们同中国反动势力互相勾结,压迫中国人民。

第四,帝国主义还不断加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妄图在思想文化上控制中国,奴役中国人民。

所以,事实正如毛泽东指出的,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的中国。

 

12.

(1)从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内容看,总路线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工业化是主体,三大改造是两翼,体现了建设和改造的并举。

(2)从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践过程看,从1953年开始,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同时,执行了发展国民经济第一个五年计划,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

一五计划的实施,为新中国的现代工业奠定了基础。

所以,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实践过程,就是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过程。

 

13、答: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党在这个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和总任务,是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现实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

 

14、答:

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新论断的基本内容是:

“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15、答: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包括:

(1)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2)建立全国统一的开放的市场体系,实现城乡市场紧密结合,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相互衔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

(3)转变政府管理经济的职能,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保证国民经济的健康运行。

(4)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制度,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5)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制度,为城乡居民提供同我国国情相适应的社会保障,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16.答:

对外开放是对发展国际分工、国际合作,特别是发展国际经济关系、外向型经济的简单概括。

对外开放的必要性:

(1)“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经济走向一体化的世界。

中国的对外开放政策,就是对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和国际形势发展科学概括的结果。

随着生产社会化的发展,生产的国际化,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打破地域分割,由区域市场发展为统一的国内市场,并进而突破国界发展成为统一的世界市场。

(2)“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

对外开放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的,利用国际资源和国际市场,弥补本国资源相对不足、资金严重缺乏、科学技术落后、管理知识和经验不足;是协调国民经济各种比例;保证社会再生产顺利进行的重要手段;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

(3)对外开放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全面开放是市场经济的本性。

中国要搞市场经济就必须开放。

(4)对外开放可以进一步推进我国全面的改革和发展。

只有全面对外开放,中国自然经济的落后状态才能走向繁荣富强。

 

17.答:

(1)科学发展观的含义:

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台和人的全面发展。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经济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

第一,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

第二,全面发展,就是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第三,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经济和对外开放,推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相协调,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

第四,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保证一代代人永续地发展。

(2)科学发展观提出,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关键时期可能遇到的各种风险和挑战的正确选择;是提高中国共产党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迫切需要,它关系到党和国家工作的大局,对于我国建设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3)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坚持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坚持以人为本。

 

18、答:

(1)解放思想是实事求是的前提。

(2)解放思想的目的是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是为了达到新的实事求是。

(3)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是统一的。

 

19、答:

邓小平理论是在时期主题转换和新技术革命浪潮兴起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总结中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邓小平理论是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20、答:

(1)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改革、发展、稳定是相互依存和相互促进的。

(2)发展是目的,改革是动力,稳定是前提。

(3)遵循“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方针,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协调统一起来,在改革和发展中保持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1、答:

(1)大力发展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思想,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

(2)发展生产力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决定的。

社会主义只有发展生产力,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发展生产力,是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4)当前,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22、答:

新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基本任务是:

高举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旗帜、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为维护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服务,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为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服务,为促进“一国两制”、“和平统一祖国”服务。

 

23、答:

完整准确地理解和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是以科学态度来对待毛泽东思想的一个重要方面。

这就要以对毛泽东思想进行整体性的把握、准确性的理解,不能把毛泽东在某一条件下对某一问题所说的某一两观点,抽象地脱离具体条件去理解,孤立地从个别名词去把握。

重要的是用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的观点把毛泽东思想作为一个思想体系去理解和把握,要善于学习。

掌握和运用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来指导实际工作,尤其是要着重掌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的主要内容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只有这样,才能是完整而不分割、准确而不武断地理解和把握毛泽东思想科学体系,从根本上掌握毛泽东思想的精神实质。

 

24.答: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从预期目标的角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归纳为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际问题。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提升为理论。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

 

25.答: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引党和人民的伟大事业不断取得胜利;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提供了凝聚党和全国名族人民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倡导和体现了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和优良学风,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26.答:

A.概括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内容;B.提出了解放思想的科学涵义;C.阐述了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之间的关系;D.指出了创新和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

27.答:

A.继续强调了坚持党的思想路线的重要意义;B.明确指出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C.特别指出了创新和与时俱进的重要意义;D.明确提出了贯彻党的思想路线的基本要求

 

28.答:

(1)帝国主义的侵略是根本原因。

(2)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也是重要原因。

29.答: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纲领包括:

(1)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纲领即建立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包括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和其他反帝反封建的几个革命阶级的联合专政,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即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收以四大家族为首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

(3)新民主主义的文化纲领即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

 

30.答:

(1)武装斗争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土地革命.巩固和发展革命根据地的最有力的工具。

(2)土地革命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中心内容,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满足了农民的土地要求,才能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农民群众参加武装斗争,巩固和扩大革命根据地。

(3)农村革命根据地是中国民主革命的战略阵地,是开展土地革命,实行武装斗争的基础和依托。

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是有机的统一体。

 

31.答:

(l)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在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中,社会主义的因素不论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已经居于领导地位,但非社会主义因素仍有很大比重。

(3)由于社会主义因素的优越性和领导地位,加上当时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的国际条件,决定了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增长并获取最终的胜利,非社会主义因素将不断受到限制和改造。

(4)我国新民主主义社会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的。

32.答: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简称“一化三改造”。

33.答:

(1)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为后来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为中国现代化的建设创造了制度条件。

(3)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确立,使广大劳动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

(4)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又一个历史性的伟大胜利。

(5)是马列主义关于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在中国正确运用和创造性发展的结果,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34.答:

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它包含着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生产力方面,包含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在生产关系方面,包含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

社会主义本质论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效率与公平的高度统一,通过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来提高效率,通过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来体现社会公平,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则是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优越的充分体现。

我们在理解社会主义的本质时,还要注意理解它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特征的关系。

公有制与按劳分配等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它们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途径与方式。

只有坚持按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才能使生产力更快发展,才能消灭剥削,实现共同富裕,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的本质。

所以坚持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公有制与按劳分配占主体。

35.答:

首先,它突破了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的传统观念。

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而只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实现途径与方式。

这就使我们能够按照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来对所有制和分配方式进行调整、改革。

其次,它突破了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偏误,解除了市场即是资本主义、计划才是社会主义的思想束缚。

实际上计划与市场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社会主义也可以发展市场经济,以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再次,社会主义本质论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

经典作家虽然没有明确使用“社会主义本质”的概念,但他们都提出未来社会应把生产发展到能满足全体成员的需要,要消灭剥削,社会全体成员要全面发展等,邓小平理论不仅继承了这些原理,而且进一步发展,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

最后,社会主义本质论从最高层次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根本问题,使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一个新的科学的水平,使我们的一切工作和社会发展有了一个明确的目标和价值取向,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6.答: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首先,这是社会主义本质所要求的。

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决定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其次,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一切社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而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和动力。

社会要发展,人民的生活要提高,必须发展生产力。

第三,发展生产力,建立强大的物质基础,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应体现为生产力的更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要求大力发展生产力;否则,社会主义就会失去吸引力,甚至有失败的危险。

第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现阶段主要矛盾和实现现代化的需要。

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要解决这个矛盾,实现现代化目标,就必须发展生产力。

 

37.答:

党的十三大明确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

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第二:

我国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前一层含义是指初级阶段的社会性质,后一层含义是指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程度。

38.答:

党的十三大确立了党在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内容为: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