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608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09.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2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docx

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1.编制依据和工程概况

1.1编制依据及范围

1.1.1编制依据

(1)国家、铁道部和辽宁省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施工图中所要求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程。

(3)现行铁路施工、材料、机具设备等定额。

(4)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土建工程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招标文件》、澄清书、补遗书。

(5)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TJ-2标段施工合同。

(6)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TJ-2标段沈北特大桥施工图纸。

(7)现场踏勘调查所获得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当地资源、交通状况及施工环境等调查资料。

(8)哈大铁路客运专线有限公司关于新建铁路哈尔滨至大连客运专线土建工程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

(9)中建总公司哈大工程指挥部关于哈大客运专线TJ-2标段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10)我局所拥有的技术装备力量、机械设备状况、管理水平、工法及科技成果和多年积累的工程施工经验。

1.1.2编制范围

沈北特大桥DK422+300-D1K451+586.81段(82#~608#墩及1#墩~129#台),全长21.287km范围内的桥梁下部工程。

1.2工程概况及主要工程数量

1.2.1工程简介

沈北特大桥位于辽宁省沈阳市最北端,处于沈阳枢纽的北端,主要跨越107国道、203国道、万泉河等。

本桥由铁三院和铁一院两个设计院设计,铁三院设计段中心里程DK429+541.11;铁一院设计段中心里程D1K449+499,桥梁全长23924.54m。

基础为钻孔桩基础(桩径分别1.0m、1.25m、1.5m、1.75m)。

桥墩均采用圆端形实体桥墩3.5~18m高;钻孔桩、承台、墩台身均为C30、C35、C40混凝土。

1.2.2主要技术标准

主要技术标准详见表1-1主要技术标准表

表1-1主要技术标准表

序号

项目

技术标准

1

铁路等级

客运专线

2

正线数目

双线

3

速度目标值

开通速度200km/h,主要基础设施350km/h

4

最小曲线半径

7000m

5

最大坡度

一般地段20‰,困难地段25‰

6

线间距

5.0m

7

牵引种类

电力牵引

8

列车类型

动车组

9

到发线有效长

650m

10

列车运行控制方式

自动控制

11

行车指挥方式

综合调度

1.2.3自然特征

(1)地形地貌

该工程经过地区为冲积平原地貌。

地形平坦开阔,局部地段地势稍高,平原区大部为耕地。

(2)地震动参数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基本烈度Ⅵ度。

(3)气象特征

测区属湿带、湿润、半湿润的季风气候,年平均降水量734.5mm,极端最高温度38.3℃,极端最低温度-30.6℃,最大积雪厚度17~30cm,最大季节冻土深度0.93~1.48m。

(4)水文地质

地下水类型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潜水,下部有少量基岩裂隙水,地下水主要靠大气降水及地下径流补给。

地质为黏性土、中粗砂细圆粒土、半胶结泥质砂岩、砂质砂岩。

1.2.4主要工程数量

钻孔灌注桩5507根223396m;承台656个;桥台1个,桥墩656个。

2.施工总体方案

根据本管区工程特点及工程分布情况,成立“中建六局哈大客运专线TJ-2标段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部本级设工程管理部、工程测量部、安全质量环保部、商务合约部、物资设备部、财务资金部、综合办公室、中心试验室、对外协调办公室九个部门。

项目经理部下设5个下部工程施工队。

2.1大临工程的分布及总体设计

2.1.1施工便道、便桥

本桥所在地区既有国道、省道、乡村公路纵横,交通方便,根据既有公路及地形条件就近修建引入便道引入各施工工点,同时沿特大桥一侧修建贯通便道,跨越河流、沟渠地段修建便桥、便涵通过。

贯通便道路基宽5.0m,路面宽3.5m,每200~300m设会车道。

路基铺筑碎石土填筑路基本体,15cm厚泥结碎石路面,道路两侧设排水沟。

施工便桥采用钢管桩基础,梁部采用贝雷梁,上铺枕木和钢板作桥面。

根据排水情况修建不同直径的圆管涵,保证排水畅通。

本桥计划修筑引入便道19.3km,贯通便道20.3km,便桥2座,便涵6座。

2.1.2砼搅拌站

本标段工程砼需要量大,为保证质量,便于施工,减少占地,根据结构物砼需求量,结合道路、用电、用水、场地等条件,沿线共集中设置3座砼搅拌站。

详见表2-1搅拌站设置一览表。

2.1.3钢筋加工场

建9个钢筋加工场89600m2,其中下部工程钢筋加工场7个,连续梁钢筋加工场4个,负责所在区域内钢筋加工,特制板车运输。

2.1.4临时生产、生活用房

各施工队生产、生活房屋均租地自建(个别租用当地既有房屋)。

生活房屋为塑钢活动房屋,居住房屋按每人3~5m2计,含公用房屋(会议室、食堂、医务所、澡堂、文化活动室等)共计6400m2;生产房屋(发电房、泵站、工地值班室、机修间、库房、加工场等)采用砖木结构,需修建12000m2。

生产、生活场区地面进行硬化,垃圾设垃圾箱集中处理,避免人为环境破坏。

表2-1搅拌站设置一览表

编号

搅拌站编号

型号数量

生产能力

位置

占地(m2)

供应范围

1

第1砼

搅拌站

LIEDHERR2.25

1台

150m3/h

DK430+100右侧新城子区天王街1号(陶瓷厂院内)

10000

DK427+500~DK435+000

2

第2砼

搅拌站

HZS120

2台

240m3/h

DK435+700右侧王家乡供电所

16500

DK435+000~DiK451+586.81

3

第3砼

搅拌站

HZS120

1台

120m3/h

DK425+600左侧沈盘线旁

12000

DK422+300~DK427+500

2.1.5施工通讯

项目经理部各职能部门及各施工队安装程控电话,项目经理部设程控交换机分至各主要业务部门办公室及各施工队,在施工现场形成电话通讯网,并根据工程需要配备一定数量的移动电话和对讲机,确保施工组织指挥及各方面的通信联络。

工程管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项目经理部建立内部局域网,并通过互联网与业主、设计、监理单位建立信息快速通道,提高工作效率。

利用项目管理软件对工程项目进行网络信息化管理。

2.1.6消防设施

供水系统已考虑了消防用水,在各施工工区、库房及生产、生活营地设置消防专用水阀及消防用软管,并按有关规定配置足够的泡沫灭火器和干粉灭火器。

所有消防设施定期检查保养,使其始终处于良好的待命状态。

2.1.7污水与垃圾处理

桥梁施工废水排量大,生产生活垃圾量大,根据各施工队伍污水排放情况,在各工区建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场。

施工废水、生活废水按环保有关要求进行处理,避免直接排入农田、河流和渠道,处理合格后排出。

生产生活垃圾分类集中存放、集中处理。

2.1.8施工用电

沿线电力资源丰富,施工用电主要利用地方电源,用电量小且比较分散的工点的施工用电采用自发电供应。

各工区根据用电设备情况,分别设置变压器引入地方电源,供各施工点施工用电和生活用电,同时各工点配备一定数量的发电机,以备在电网停电及其它情况下应急使用。

本桥计划安装560KVA变压器3台,250KVA变压器7台,400KVA变压器4台,架设电力线14.6km。

变压器配功率因数补偿装置,平均功率因数在0.9以上。

2.1.9施工用水

本桥沿线地下水资源丰富,工程用水采用打水井供水,在距红线50m以外每500m打1眼水井,计划打水井41眼,铺设供水管道16.2km。

2.2施工测试

2.2.1施工测量

项目经理部成立工程测量部,由一名专业测量主管工程师及五名测量员组成,负责全管段的总体控制测量及重要部位的施工测量检核;各施工队设置测量队,由4~5名专职测量员组成,完成各分项工程的现场施工放样工作。

项目部工程测量部负责接桩复测、布设施工控制网、定期复检施工控制网、重点工程部位换手复测、对下交桩等工作;施工队测量组负责本队工程项目施工放样、对下测量交底、对上递交初步测量报告、定期复检本队所负责桩点、保护本队范围内测量控制桩点、对监理工程师报验等。

2.2.2工程试验

项目经理部成立中心实验室,经中建总公司贵州科研院授权,进行砂、石料各项常规试验、水泥常规试验、粉煤灰常规检测、钢筋常规力学试验、砼配合比试验、砼抗渗试验、砼电通量试验、砼冻融试验、砼碳化试验、砼含气量试验、砼抗压强度试验、坍落度试验、砼温度试验、砼回弹试验、砼碳化深度、砼凝结时间、泥浆比重等试验。

中心实验室主要负责工程项目检验、试验、交验及不合格产品的检验控制,按检验评定标准对施工过程实施监督并对检验结果负责;负责现场各种原材料、混凝土的取样和测试。

根据现场试验资料,提供各种施工配合比;负责工程项目的计量测试工作,并负责工程项目的检验测量和试验仪器的核定、校准及使用管理。

中心实验室下设六个工地试验室,主要负责施工现场砂、石料各项常规试验、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指标的检测,制作砼试件,进行施工现场控制。

2.2.3内业资料

(1)项目配备专职档案管理员负责工程文件资料的收集、整理、保管、立卷、归档移交工作,并将此项工作纳入施工技术管理。

(2)从工程开工时就安排竣工文件的积累工作,做好工程日志、质量记录、工程检查证和检验批的签证整理、施工小结等,并逐步过渡到变更设计记录的整理、图纸修改、底图描绘、图标签署。

各工点技术资料按照专业、部位、结构等不同内容建立单位工程文件档案,文件资料有专人负责收集整理,随时检查督促,以避免文件资料破损和丢失。

各种资料齐全完整、真实可靠、清晰整洁、手续完备。

(3)工程竣工后由工程技术部门负责,按业主的要求进行竣工文件的编制;项目经理部负责竣工文件的审核、汇总、组卷、移交工作。

(4)将竣工文件的编制工作纳入项目总工程师、施工队技术负责人和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范围,按照竣工文件和图纸资料归档内容、归档要求、归档时间,随时做好收集整理工作,要注意隐蔽工程及时填写隐蔽工程记录。

(5)工程竣工后按照业主的安排和要求进行工程竣工初验、交验及移交。

 

3.施工方法、关键技术、工艺要点、工艺要求

3.1钻孔桩

3.1.1施工方法

根据现场实际地质情况采用旋转钻或旋挖钻成孔,泥浆护壁,钢筋笼现场加工制作,根据钢筋笼长度和现场吊车起重能力确定分节长度,平板车运输,汽车吊安装,混凝土由搅拌站集中供应,搅拌输送车运输,导管法灌注水下混凝土。

正循环旋转钻机成孔:

泥浆通过钻机的空心钻杆,从钻杆底部射出,底部的钻头在旋转时将土层搅成钻渣,钻渣被泥浆悬浮,随着泥浆上升而流到孔外,泥浆经过净化后,再循环使用。

旋挖钻机成孔:

旋挖钻机的杆长和扭矩根据桩长和孔径具体确定,保证满足钻孔能力。

3.1.2施工工艺

详见图3-1《钻孔桩施工工艺流程图》。

(1)施工准备

在三通一平的基础上,钻孔的准备工作主要有桩位测量及放样、制作和埋设护筒;泥浆备料调制、泥浆循环系统设置及准备钻孔机具等。

①场地准备

钻孔场地的平面尺寸应按桩基设计的平面尺寸、钻机数量和钻机底座平面尺寸、钻机移位要求、施工方法以及其它配合施工机具设施布置等情况决定。

a.陆地墩桩基的施工场地均为旱地,施工期间地下水位在原地面以下。

钻孔前将场地检平,清除杂物,更换软土。

在夯填密实土层上横向铺设枕木,然后在枕木上铺设废旧钢轨或型钢,即构成钻机平台。

场地的大小要能满足钻机的放置、泥浆循环系统及混凝土运输车等协调工作的要求。

b.浅水基础利用草袋围堰构筑工作平台,平台高出水面顶1.0m左右。

②埋设护筒

a.护筒用4~8mm的钢板制作,其内径大于钻头直径200mm~400mm。

为增加刚度防止变形,在护筒上、下端口和中部外侧各焊一道加劲肋。

b.护筒的底部埋置在地下水位或河床以下1.5m,护筒顶高出地下水位1.5m~2.0m左右(同时高出地面0.5m),其高度满足孔内泥浆面的要求。

c.陆地、浅水中桩基护筒埋设采用挖埋法,埋设应准确、稳定,护筒中心与桩位中心的偏差不得大于50mm,垂直度偏差不允许大于1%,保证钻机沿着桩位垂直方向顺利工作。

d.护筒内存储泥浆使其高出地面或施工水位至少0.5m,保护桩孔顶部土层不致因钻头(钻杆)反复上下升降、机身振动而导致坍孔。

③安装钻机

旋转钻机:

立好钻架并调整和安设好起吊系统,将钻头吊起,徐徐放进护筒内。

启动卷扬机把钻盘吊起,垫方木于钻盘底座下面,将钻机调平并对准钻孔,安装钻盘,要求钻盘中心与钻架上的起吊滑轮在一铅垂线上,钻杆位置偏差不大于2cm。

旋挖钻机:

钻机就位前,应对钻孔各项准备工作进行检查。

钻机安装后的底座和顶端应平稳,在钻进中不应产生位移或沉陷。

就位完毕,施工队对钻机就位自检。

首先将钻斗中心与桩位中心重合,随即锁定钻杆走行臂位置,开始钻进。

④泥浆的制备及循环净化

a.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本标段拟采用优质泥浆。

b.根据桩基的分布位置设置多个制浆池、储浆池及沉淀池,并用循环槽连接。

出浆循环槽槽底纵坡不大于1.0%,使沉淀池流速不大于10cm/s以平便于石碴沉淀。

c.采用泥浆搅拌机制浆。

泥浆造浆材料选用优质粘土,必要时再掺入适量CMC羧基纤维素或Na2CO3纯碱等外加剂,保证泥浆自始至终达到性能稳定、沉淀极少、护壁效果好和成孔质量高的要求。

试验工程师负责泥浆配合比试验,对全部桩基的泥浆进行合理配备。

d.施工中钻碴随泥浆从孔内排出进入沉淀池,人工用网筛将石碴捞出。

然后使处理后的泥浆经泥浆池净化后返回钻进的孔内,形成不断的循环。

钻孔弃碴(废泥浆)放置到指定地方,不得任意堆砌在施工场地内或直接向水塘、河流排放,以避免污染环境。

(2)钻孔施工

①正循环旋转钻钻孔

a.先启动泥浆泵和转盘,使之空转一段时间,待泥浆输入钻孔中一定数量后,方可开始钻进。

开始钻进时,应低档慢速钻进,使护筒下口处有坚固的泥皮护壁。

钻至护筒下口1m后,才可按正常速度钻进。

如护筒外侧土质松软发现漏浆时,可提起钻头,向孔中填入粘土,再下钻头钻孔,使胶泥挤入孔壁堵住漏浆空隙,稳住泥浆后再继续钻进。

接长钻杆时,先卸去方形套,提升方钻杆达到钻头与钻杆相连处露出转盘为止。

用钻杆夹持器卡住钻头并支承于转盘,卸去方钻杆,然后吊起一节圆钻杆,连接于钻头,卸去夹持器,把圆钻杆连同钻头放入钻孔。

当圆钻杆上端接近转盘时,照上述夹持器支持圆钻杆,松吊绳,将方钻杆吊来与圆钻杆联结,撤去夹持器,把方钻杆降入转盘内并安好方形套,继续钻进。

以后需要再接长钻杆时,照以上步骤在方钻杆同圆钻杆之间加接圆钻杆即可,一直钻孔到需要深度为止,卸钻杆如上述逆做法办理。

接、卸钻杆的动作要迅速、安全,争取尽快完成,以免停钻时间过长。

钻孔作业应连续进行,因故停钻时,必须将钻头提离孔底5m以上以防止坍孔埋钻。

b.在钻进过程中,应注意地层变化,对不同的土层,采用不同的钻进方法。

在粘质土中钻进,由于泥浆粘性大,钻头所受阻力也大,易糊钻。

宜选用尖底钻锥中等转速、大泵量、稀泥浆钻进。

在砂类土或软土层钻进时,易坍孔,宜选用平底钻头,控制进尺,低挡慢速、大泵量、稠泥浆钻进。

在卵石、砾石类土层中钻进时,因土层软硬不均,会引起钻头跳动,钻杆摆动加大和钻头偏斜等现象,易使钻机因超负荷而损坏。

宜采用低档慢速、优质泥浆、大泵量的方法钻进。

c.钻孔时,必须采取减压钻进,即使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出钻锥重力和压重块重力之和扣除浮力后的80%,这样可使钻杆维持竖直状态,使钻头竖直平稳旋转,避免或减少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

d.开钻前应调制足够数量的泥浆,钻进过程中如泥浆有损耗、漏失应予补充。

每钻进2m或地层变化处,应在泥浆槽中捞取钻渣样品,查明土类并记录,以便与设计资料核对。

遇地质情况与设计发生差异及时报请设计及监理单位,研究处理措施后继续施工。

e.钻进过程中应经常测量孔深,并对照地质柱状图随时调整钻进技术参数。

达到设计孔深后及时清孔提钻,清孔时以所换新鲜泥浆达到孔内泥浆含砂量逐渐减少至稳定不沉淀为度。

②旋挖钻机钻孔

a.钻孔前,按施工设计所提供的地质、水文资料绘制地质剖面图,挂在钻台上。

针对不同地质层选用不同的钻头、钻进压力、钻进速度及适当的泥浆比重。

b.钻孔作业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

经常对钻孔泥浆及钻机对位进行检测,不符合要求时,应及时改正。

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应捞取样渣保存。

c.钻孔过程中观察主机所在地面和支脚支承地面处的变化情况,发现沉降现象及时停机处理。

因故停机时间较长时,应将套管口保险钩挂牢。

d.当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时,对孔深、孔径、孔位和孔形等进行检查,确认满足设计要求后,立即填写终孔检查证,并经驻地监理工程师及设计院地质验槽后,方可进行孔底清理和灌注水下混凝土的准备工作。

e.钻进过程中,操作人员随时观察钻杆是否垂直,并通过深度计数器控制钻孔深度,技术人员详尽而准确地记录每次的钻渣地质情况,为下步施工提供依据。

若出现钻杆跳动,机架摇晃,不进尺等异常情况时,立即停钻检查。

当进尺深度达到设计标高时,在原处正向空转数圈,以清除螺杆上的积土,然后停止旋转,提升钻杆,把钻杆上带有的最后一斗钻渣慢提离孔位,以防斗齿刮坏孔壁。

钻杆提升超过地表后,用铁板将桩孔覆盖,反向空转甩掉螺旋钻杆上的积土。

(3)成孔检查

钻孔灌注桩在成孔过程中及终孔后以及灌注混凝土前,均需对钻孔进行阶段性的成孔质量检查。

①孔径和孔形检测

孔径检测是在桩孔成孔后,下入钢筋笼前进行的,是根据桩径制做笼式井径器入孔检测,笼式井径器用φ8和φ20的钢筋制作,其外径等于钢筋笼直径加100mm,但不得大于钻孔的设计孔径,长度等于孔径的3~4倍(旋转钻成孔)。

其长度与孔径的比值选择,可根据钻机的性能及土层的具体情况而定。

检测时,将井径器吊起,孔的中心与起吊钢绳保持一致,慢慢放入孔内,上下通畅无阻表明孔径大于给定的笼径。

②孔深和孔底沉渣检测

孔深和孔底沉渣采用标准锤检测。

测锤一般采用锥形锤,锤底直径13cm~15cm,高20~22cm,质量4kg~6kg。

测绳必须经检校过的钢尺进行校核。

③成孔竖直度检测

旋转钻采用钻杆测斜法。

(4)第一次清孔

清孔处理的目的是使孔底沉碴(虚土)厚度、泥浆液中含钻碴量和孔壁垢厚度符合质量要求和设计要求,为水下混凝土灌注创造良好的条件。

当钻孔达到设计高程后,经对孔径、孔深、孔位、竖直度进行检查确认钻孔合格后,即可进行第一次清孔。

换浆法清孔:

采用正循环钻机钻孔时,可在终孔后停止进尺,稍提钻头离孔底10~20cm空转,并保持泥浆正常循环,以中速将相对密度1.03~1.10的较纯泥浆压入,把钻孔内悬浮钻碴较多的泥浆换出。

直至孔底钻碴清除干净。

清孔应达到以下标准:

孔内排出的泥浆手摸无2~3mm颗粒,泥浆比重不大于1.1,含砂率小于2%,粘度17~20秒。

同时保证水下混凝土灌注前孔底沉碴厚度:

柱桩≯5cm、摩擦桩≯10cm。

严禁采用加深钻孔深度的方法代替清孔。

(5)钢筋笼加工及吊放

①钢筋骨架制作:

钢筋笼骨架在制作场内分节制作。

a.采用胎具成型法:

用槽钢和钢板焊成组合胎具,每组胎具由上横梁、立梁和底梁三部分构成。

上横梁和立梁分别通过插轴、角钢与底梁连接,并与焊在底梁上的钢板组合成同直径、同主筋根数、有凹槽的胎模。

每个胎模的间距为设计加劲箍筋的距离,即按每节钢筋骨架的加劲箍筋数量设立胎具。

将加劲箍筋就位于每道胎具的同侧,按胎模的凹槽摆焊主筋和箍筋,全部焊完后,拆下上横梁、立梁,滚出钢筋骨架,然后吊起骨架搁于支架上,套入盘筋,按设计位置布置好螺旋筋并绑扎于主筋上,点焊牢固,最后安装和固定声测管。

b.钢筋骨架保护层的设置

绑扎混凝土预制块:

混凝土预制块为15cm×20cm×8cm,靠孔壁的一面制成弧面,靠骨架的一面制成平面,并有十字槽。

纵向为直槽,横向为曲槽,其曲率与箍筋的曲率相同,槽的宽度和深度以能容纳主筋和箍筋为度。

在纵槽两旁对称的埋设两根备绑扎用的U型12号铁丝。

垫块在钢筋骨架上的布置以钻孔土层变化而定,在松软土层内垫块应布置较密。

一般沿钻孔竖向每隔2米设置一道,每道沿圆周对称的设置4块。

②钢筋骨架的存放、运输与现场吊装

a.钢筋骨架临时存放的场地必须保证平整、干燥。

存放时,每个加劲筋与地面接触处都垫上等高的木方,以免受潮或沾上泥土。

每组骨架的各节段要排好次序,挂上标志牌,便于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钢筋骨架在转运至墩位的过程中必须保证骨架不变形。

采用汽车运输时要保证在每个加劲筋处设支承点,各支承点高度相等;采用人工抬运时,应多设抬棍,并且保证抬棍在加劲筋处尽量靠近骨架中心穿入,各抬棍受力尽量均匀。

b.钢筋笼入孔时,由吊车吊装

在安装钢筋笼时,采用两点起吊。

第一吊点设在骨架的下部,第二吊点设在骨架长度的中点到上三分点之间。

钢筋笼直径大于1200mm,长度大于6m时,应采取措施对起吊点予以加强,以保证钢筋笼在起吊时不致变形。

吊放钢筋笼入孔时应对准孔径,保持垂直,轻放、慢放入孔,入孔后应徐徐下放,不宜左右旋转,严禁摆动碰撞孔壁。

若遇阻碍应停止下放,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严禁高提猛落和强制下放。

第一节骨架放到最后一节加劲筋位置时,穿进工字钢,将钢筋骨架临时支撑在孔口工字钢上,再起吊第二节骨架与第一节骨架连接,连接采用挤压套筒连接。

连接时上、下主筋位置对正,保持钢筋笼上下轴线一致:

先连接一个方向的两根接头,然后稍提起,以使上下节钢筋笼在自重作用下垂直,再连接其它所有的接头,接头位置必须按50%接头数量错开至少20d连接。

接头焊好后,骨架吊高,抽出支撑工字钢后,下放骨架。

如此循环,使骨架下至设计标高。

骨架最上端的定位,必须由测定的孔口标高来计算定位筋的长度,为防止钢筋笼掉笼或在灌注过程中浮笼,钢筋笼的定位采用螺纹钢筋悬挂在钢护筒上。

钢筋笼中心与桩的设计中心位置对正,反复核对无误后再焊接定位于钢护筒上,完成钢筋笼的安装。

钢筋笼定位后,在4小时内浇筑混凝土,防止坍孔。

③声测管的布置及数量必须满足设计要求,与钢筋笼一起吊放。

声测管要求全封闭(下口封闭、上端加盖),管内无异物,水下混凝土施工时严禁漏浆进管内。

声测管与钢筋笼一起分段连接(采用套管丝扣连接),连接处应光滑过渡,管口高出设计桩顶20cm,每个声测管高度保持一致。

(6)第二次清孔

由于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准备浇筑水下混凝土,这段时间的间隙较长,孔底产生新碴,待安放钢筋笼及导管就序后,采用换浆法清孔,以达到置换沉渣的目的。

施工中勤摇动导管,改变导管在孔底的位置,保证沉渣置换彻底。

待孔底泥浆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且复测孔底沉碴厚度在设计范围以内后,清孔完成,立即进行水下混凝土灌注。

(7)灌注水下混凝土

①采用直升导管法进行水下混凝土的灌注。

导管用直径250mm的钢管,壁厚3mm,每节长2.0~2.5m,配1~2节长1~1.5m短管,由管端粗丝扣连接,接头处用橡胶圈密封防水。

导管使用前,应进行接长密闭试验。

下导管时应防止碰撞钢筋笼,导管支撑架用型钢制作,支撑架支垫在钻孔平台上,用于支撑悬吊导管。

混凝土灌注期间时用钻架吊放拆卸导管。

②水下混凝土施工采用罐车运输混凝土、输送泵泵送至导管顶部的漏斗中。

混凝土进入漏斗时的坍落度控制在18~22cm之间,并有很好的的和易性。

混凝土初凝时间应保证灌注工作在首批混凝土初凝以前的时间完成。

③水下灌注时先灌入的首批混凝土,其数量必须经过计算,使其有一定的冲击能量,能把泥浆从导管中排出,并保证把导管下口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少于1m。

必要时可采用储料斗。

④使用拔球法灌注第一批混凝土。

灌注开始后,应紧凑、连续地进行,严禁中途停工。

在整个灌注过程中,导管埋入混凝土的深度不得少于1.0m,一般控制在4m以内。

⑤灌注水下混凝土时,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基础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