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5606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72.3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docx

申银万国关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分析报告参考资料

第一部分       城市燃气业进入业态变迁期

城市化推动城市燃气行业稳步发展

                 城市燃气是城市居民、工商户的生活能源之一,用于炊事、制冷等。

它包括管道气和瓶装气。

管道气主要是管道煤气、管道天然气。

瓶装气基本是液化石油气(LPG)。

作为公用事业,城市燃气行业发展的动力来自城市化。

一方面,城市的“集聚效应”使集中供气成为可能;另一方面,城市生活要求使用燃气清洁高效的生活能源。

从统计数据来看,反映燃气行业发展的重要指标――年度供气量与城市人口数量在增长方向和速度上都基本一致。

 

基于以下理由,我们相信城市燃气行业未来保持稳定的增长态势。

⏹中国城市化始终保持较快增长速度,城市人口的增加扩大了燃气潜在用户数量。

⏹作为公用事业发展最有力的推动者,政府在“十五”专项规划中提出目前城市气化率由84%提高到95%。

⏹越来越多的城市对能源的环保要求越来越高,使得煤、汽油等重污染能源的使用受到越来越严格地限制。

⏹家庭小型化趋势有利于人均用气量的增长。

经验表明,户均人口越少,人均年用气量越高。

目前城市中已经出现了户均人口不断下降的趋势,预示人均用气量不断上升。

⏹城市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断上升,环保意识不断提高,也有利于城市燃气行业的发展。

 

各业态增速不一

无论从用户还是用量上看,目前液化石油气是城市燃气的主体。

2001年,城市燃气用户中瓶装液化石油气用户大约占64%,管道气用户占36%。

以热值计算,总体消费量中液化石油气占58%,煤气占18%,天然气占24%。

 

液化石油气以石油为主要原料,以钢瓶为主要消费、运输载体。

由于运输方便,液化石油气在燃气发展初期较快增长。

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大液化石油气消费国。

 

近年来,液化石油气的供气量和用户数一直平稳增长,但对比80年代、90年中期21%的年平均增速,增速明显放缓。

基于以下理由,我们认为,液化石油气增长速度会进一步放缓。

⏹气源短缺。

我国石油供需缺口已经达到600万吨,并以每年100吨左右的速度扩大。

⏹价格波动。

国际石油价格的经常性巨幅波动造成液化石油气成本不稳定。

⏹供应波动。

一些城市的液化石油气是大型化工企业的副产品,一旦上游化工厂生产出现波动(比如设备大修),液化石油气供应随之波动。

⏹出于安全、便利的考虑,城市燃气的最佳选择应当是管道气,而且装液化气只是过渡性气源。

越来越多有条件的城市选择管道气作为城市燃气主体。

但瓶装液化石油气对于那些规模较小、离天然气气源较远、缺乏煤气生产点、环保要求较高的城市,仍然是最佳选择。

管道煤气以固体煤为主要原料,以调压管道作为运输载体。

易于调控管理,方便用户使用。

但需要有一定规模的制气企业,铺设大面积的燃气管网。

 

2001年,管道煤气尽管用户数仍在增长,但供应量明显下滑。

我们认为这种下滑会在未来持续。

原因在于:

⏹气价倒置。

很多城市的管道煤气制气成本高于零售价,制气企业和分销商不得不依赖政府补贴生存,没有动力扩大生产。

⏹污染较大。

由于工艺和成本的原因,煤气中仍然含有一些污染环境的杂质,比如硫。

不符合越来越严格的环保要求。

⏹管道煤气的供应仍然受到制气企业生产波动的影响。

⏹热值不高。

由于含有较多杂质,煤气的燃烧效率明显低于天然气和石油气。

⏹在天然气供应气源得到保证后,越来越多的城市选择管道天然气来替代管道煤气。

管道天然气以经过净化提纯的天然气为原料,以城市调压管网为载体。

天然气原料通过长输管道从天然气气井直接获取。

 

1998年以来,管道天然气的增长呈现加速态势。

我们预计,增速会进一步加快。

一方面,管道天然气相比其他城市燃气,具有明显优势;另一方面,制药管道天然气发展的瓶颈被突破。

相对其他燃气,管道天然气产品本身具有明显优势。

⏹清洁。

由于成份较纯,天然气几乎是零污染的能源。

⏹稳定。

成本上,天然气开采、运输成本比较稳定;来自天然气气井的供应量比较有保证。

⏹高效。

天然气热值较高,一般是煤气的两倍左右;

我国发展管道天然气的两个最大障碍是,气源和价格因为,因为我国天然气资源绝大多数处于西部,无法为能源消耗较大的东部地区利用,通过净化、长距离运输的天然气价格较高,无法为消费者接受。

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特别是一系列天然气工程的建设,逐步清除了障碍。

1998年以来,政府开始大力促进天然气行业发展。

提出2010年天然气在一次性能源消费中比例不低于6%,而2001年这个数据为2.5%?

政府推动下,“陕气进京”、“川气东输”工程有所扩大,“西气东输”、“广东LNG”等大型工程在2002年实施上马,很大程度上?

决了东部地区天然气气源问题。

以西气东输为例,其管道干线穿越新疆、甘肃、宁厦、陕西、山西、河南、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市,全长约4000公里。

2005年供气量估计达到120亿立方米。

通过中输管道、压缩天然气槽车等设施,天然气供应的经济区域大约是主管道附近300-500公里地区。

沪、苏、浙、皖、豫地区的绝大多数城市都在气源覆盖区域内。

天然气工程也为突破管道天然气的价格瓶颈提供了保障。

从目前各地区管道天然气的定价实践来看,管道天然气价格恰恰是针对当地市场上竞争性燃料价格而制定的。

比如“西气东输”工程上海地区初步确定的1.35元的天然气价格,就充分考虑了上海本地目前0.91元的煤气价格和浦东地区2.1元的天然气价格。

这样,一般而言,同热值的天然气与煤气价格相差不大,比液化石油气便宜1/3,比电力便宜1/2。

竞争性的价格激发旺盛的市场需求。

由国家计委计算出的上海、江苏和浙江地区的天然气需求量,2005年达到83亿立方米,2010年达到145亿立方米。

 

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力量推动管道天然气进入高速发展时期。

管道天然气增长前景

成熟管道天然气的市场现状,可能就是我国管道天然气行业发展的方向。

⏹尽管存在地区消费习惯的不同和能源禀赋差异,发达国家城市燃气构成比例仍然对我国有借鉴意义。

发达国家城市基本使用管道气,瓶装气只供车船使用。

煤气从80年代起逐步退出管道气的构成,天然气占城市燃气比例平均在75%。

⏹国际上,民用天然气(主要是管道天然气)占天然气总体比例大约在27%左右。

成熟天然气市场的这个比例更高,都在30%以上。

北美为39%,日本为36%,欧洲为45%,而我国只有16%。

 

⏹我国城市燃气以每年10%的速度增长。

(考虑到现有城市气化率较高,这个数据应该高于城市人口8%的增长速度)

⏹2006年,管道天然气在城市燃气中的比例不低于60%。

⏹2006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达到777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估算的一次性能源消费总量的4.4%。

⏹2006年,民用天然气占天然气消费总量22%,仍然低于国际平均水平。

 

管道天然气增长前景判断

⏹2006年,我国城市燃气总供应量为2657万吨标准煤。

⏹2006年,我国管道天然气消费量达到1710万吨标准煤。

占城市燃气消费总量的64%。

⏹2001年至2006年,管道天然气的年复合增长率为33%。

⏹2001年至2006年,其他城市燃气(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的年复合增长率为-5%。

管道天然气发展快于燃气整体增长,而其他燃气总体表现出下滑趋势。

 

 

第二部分     管道燃气分销行业前景看好

                进一步分析管道天燃气行业,我们发现投资价值孕育在其下游产业——管道燃气分销行业。

管道天然气上中游公司盈利前景不明朗

整个管道天然气行业由上游的开采制造、中游的长途运输和下游的分销构成。

图10:

管道天然气产业链

上游中游下游

 

管道天然气上、中游产业的盈利前景不明朗

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以及一些跨国石化公司(如亮牌、美孚等)从事上游的天然气开采、生产;有多家公司参股建设的“西气东输”长输管道属于中游;而各城市内的管网建设和入户供气就属于下游分销。

以“西气东输”为例,国家向上、中游厂商分别承诺15%和12%的内定收益率。

但我们认为,上中游厂商的盈利前景仍不明朗。

⏹上、中游建设带有浓重的政策性色彩。

市场回报只是项目可行性考虑因素之一,甚至不是主要因素。

⏹项目本身投资巨大,风险较高,近期难以看到明显市场回报。

⏹15%和12%的内定收益率很难达到。

从已经公布的“西气东输”天然气市场价来看,普遍不能为用气大户——电厂和工厂所接受。

要达到预订的销售量,天然气销售价格显然需要下调。

在市场回报降低的情况下,要使上、中游厂商获得既定收益,政府只能给予补贴。

我们对政府能否持续给予予高额补贴持怀疑态度。

⏹众多厂商参与上、中游建设,实际每个厂商获得的收益存在不确定因素。

前景看好的管道燃气分销行业

管道天然气的下游,相当于整个产业的零售环节。

分销商通过燃气管网,向用户销售燃气。

特别提及的是,我国的城市管道气分销商也是燃气管网的建设者,“管气”的运营商是统一的。

与上、中游不同,管道天然气下游——管道燃气分销行业,处于相对市场化环境中,发展前景看好。

相对市场化的分销行业前景更看好

管道燃气销售价格由政府、企业和居民三方通过听证会形式决定。

⏹新的《外商产业指导目录》将城市燃气管网经营由禁止性行业改为限制性行业,基本向外商开放中小城市市场,限制性地向外资开放大型城市。

⏹分销商在入户供气时收取的高额接驳费(也称安装费、接口费),部分弥补了其前期投资,大大缩短投资回报期。

为公司带来高额的即期收益。

⏹管道燃气具有法定的天然垄断性。

根据建设部法规,一个地区的管道燃气只能由一家厂商供应。

一旦获得管道燃气独家营权(一般是30——50年),该分销商就获得了该地区所有潜在管道燃气经营收益。

与同属燃气下游的瓶装气分销行业相比,管道燃气分销不仅在提供的产品上具有优势:

天然气取代液化石油气成为城市燃气主体。

而且由于产业结构不同,盈利能力也明显强于瓶装气分销。

瓶装燃气分销竞争态势。

相对瓶装分销,管道气分销的产业结构决定了其更强的盈利能力

上游:

液化石油气生产商、批发商具有很强的侃价能力。

 

⏹下游:

分散的消费者没有侃价能力。

⏹潜在进入者:

由于进入壁垒较低,潜在进入者威胁较大。

⏹替代服务:

管道天然气表现出强烈的替代效应。

⏹产业内竞争:

由于市场缩小,原本激烈的市场竞争日趋恶化。

 

潜在进入者

 

威胁大

侃价能力强

侃价能力弱

产业内竞争日趋激烈

下游

上游

替代效应强

替代服务

 

⏹管道燃气销售价格长期偏低,很难在合理时间内弥补分销商前期管网建设的巨额投入。

而国际上,基本是通过燃气销售收入来弥补管网建设成本。

⏹为吸引外资和民间资本投资管道燃气经营,政府给予一定的优惠措施来弥补分销商管网建设成本,采取了接驳费的形成。

⏹管道燃气分销在某种程度上与电信行业类似:

在服务收费前,需要投入巨额资本(电信部门建设电信网络,管道燃气铺设城市管网)。

于是,管道燃气分销沿用了电信部门发展初期,收取了“用户初装费”弥补资本投入的做法。

侃价能力弱

威胁小

产业内竞争日趋激烈

替代服务

替代效应弱

下游

侃价能力强

上游

潜在进入者

第三部分    管道燃气分销行业的盈利和增长

管道燃气行业盈利能力突破

管道燃气分销行业表现出较高的盈利能力。

以香港上市的三家代表性公司新奥燃气(2688)、华荣(8035)、和百江燃气(8132)为例,净资产收益率明显高于市场平均水平。

国内的长春燃气和燃气股份净资产收益率也高于市场平均水平台6—7个百分点。

 

这种高盈利能力,除了受行业整体发展、产业结构影响,还与盈利模式密切相关。

 

依赖接驳费的盈利模式

与一般认识不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