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44978 上传时间:2022-10-11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docx

聊城大学环境与综合规划学院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研究生研究生招生宣传材料

二00九年十月

一、环境与规划学院简介

二、研究生点专业简介

三、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简介

四、专业目录与参照书目

五、优惠政策

六、特色和优势

一、环境与规划学院简介

环境与规划学院自1986年建院以来,发展迅速,为社会各界培养了地理教诲、城乡建设、旅游管理、资源环境、地理信息系统、环境科学、房地产专业先进人才7000余名。

既有自然地理学、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地理)三个研究生点,地理科学、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地理信息系统(GIS)、环境科学四个本科专业。

全院教职工已形成了一支知识、学历、年龄、职称构造较为合理高水平师资队伍。

师资力量雄厚精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既有教职工46人,其中专家6人,副专家11人,博士10人,在读博士3人。

学院既有9个功能实验室、1个地理科技园(涉及1天象馆和1个气象观测园)和1个地矿陈列馆,实验室面积2800m2,仪器设备价值总值近600万元。

近五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合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际合伙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山东省先进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4项,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7项,山东省软科学项目15项;山东省教诲厅科技攻关项目1项,聊都市社科规划项目6项。

学院拥有山东省土地规划乙级资质和国家环境影响评价乙级资质,开展了土地运用规划、生态与环境影响评价及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评价等项目编制、设计、论证、征询等工作,获得了较好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主持济南市历城区、商河县土地运用总体规划项目和聊都市及东昌府区、莘县、高唐县生态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开发区土地集约运用评价等横向课题近30项,获得科研经费近300万元,成为聊城大学科技开发一种亮点。

出版专著3部,参编著作、教材8部;以第一作者刊登论文近400篇,其中SCI、EI收录期刊11篇,外文期刊10篇,国家级学报23篇,核心期刊210余篇。

获得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社科先进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省软科学先进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成果三等奖1项,聊都市社科规划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

每年毕业生考研录取率均在35%以上,一次就业率本科85%以上。

近几年,先后主持校级教改项目6项,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和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教改科研先进成果三等奖1项。

《自然地理学》课程获得山东省高等学校基本学科专项资助;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为校级重点学科,《自然地理学》和《人文地理学》课程为校级精品课程,《自然地理学》课程为校级网络教学示范课程。

 

实验室一角

环境监测实验室环境工程实验室

土壤实验室土壤标本馆

地矿陈列馆地理科技园

 

二、研究生点专业简介

(一)自然地理学

自然地理学是山东省高等学校基本学科建设专项资助学科,也是校级重点学科。

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生点师资力量雄厚,既有专家3人,副专家8人,博士(后)8人。

该专业开始招生。

现设陆面过程与区域环境效应、水土资源开发与保护、环境规划与评价三个研究方向,其中陆面过程与区域环境效应研究已达国内先进水平。

自然地理学专业科研实力较强,成果丰硕。

近三年来该专业承担和合伙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社科规划项目、软科学项目等18项,在《地质学报》(英文版,SCI)、《地理学报》、《环境科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科学》、《大气科学进展》、《生态学报》、《农业工程学报》、等权威期刊刊登学术论文120余篇。

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先进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三等奖1项,聊都市、聊城大学科技进步奖30余项。

(二)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学科教学(地理)

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和学科教学(地理)研究方向分属聊城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学位授权点与教诲研究生专业学位学科教学研究方向之一。

该二方向既有专家32人,副专家1人,博士2人。

开始招生,已培养毕业一届研究生,质量先进。

近年来,地理课程与教学论专业方向研究生生导师在国内重要核心期刊上已刊登、出版有关论文、著作数十篇(部);完毕省部级项目3项,在研省部级项目4项。

获得山东省社科先进成果三等奖2项,山东省软科学先进成果二等奖3项,聊都市、聊城大学科技进步奖十余项。

三、研究生研究生导师简介

(一)自然地理学专业导师简介

董杰(1965—),河南正阳人,男,汉族,中共党员,环境与规划学院副院长,专家,理学博士。

自然地理学专业学科带头人。

近年来,重要从事自然资源和环境、旅游规划和管理教学和研究工作。

在《农业经济问题》、《地理科学》、《经济地理》、《水土保持学报》等核心刊物上刊登论文70余篇;出版专著和主编、参编教材10部。

主持和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部级项目等10余项;近年来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先进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先进成果三等奖1项。

当前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教诲厅科技攻关项目和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各1项,研究经费15万元。

邓慧平,男,1962年生。

1982.7年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本科毕业,1982.8-1991.8在中科院新疆地理所任实习研究员和助理研究员。

1994.7中科院地理所自然地理博士研究生毕业。

1995-1997年在东北师大草地所从事博士后研究。

任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专家,从事气象气候学等教学、科研工作。

先后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承担省自然科学基金及国家重点开放实验室等项目,在《地理学报》、《大气科学》等重要学术刊物上刊登论文30余篇。

李庆朝,男,1953年出生,1999年10月晋升为专家,始终从事自然地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先后获“山东省先进实验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山东省教诲科研先进成果”三等奖1项。

聊城大学“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二等奖2项,聊城大学“教诲科研先进成果”三等奖2项,聊城大学第三届“十佳”师德榜样。

重要研究方向为水资源与水文学。

在《资源科学》、《经济地理》、《地理研究》、《农业环保》、《灌溉排水学报》和《地区研究与开发》等刊物上刊登论文40余篇。

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厅局级课题10项。

获得水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家地震局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水利厅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山东省教诲厅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聊都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聊城大学科技进步二等及三等奖计10项。

聊城大学自然地理学精品课程负责人,该课程为山东省高等学校基本学科建设专项资金项目,聊城大学自然地理学网络课程负责人。

当前承担山东省软科学项目1项,聊都市水利局科研项目1项。

在研经费17万元。

张保华(1971-),男,山东莘县人,理学博士,副专家,副院长,研究生生导师。

1999、分别于河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专业研究生、博士学位,5月河南大学地理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

合伙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完毕中科院研究生科学与社会实践专项资助项目(创新研究类)、山东省先进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软科学项目各1项。

现主持山东省先进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1项、山东软科学1项、县级土地运用总体规划修编2项。

研究领域涉及土壤地理学、土壤物理学、土地资源持续运用、农业生态学与景观生态等学科领域。

以第一作者刊登学术论文30余篇,合伙刊登论文30余篇,参编教材1部。

研究成果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山东省软科学先进成果一等奖1项、2等奖2项、山东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与实验技术成果三等奖1项。

唐永顺,男,1962年出生,聊城大学生态环境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副专家,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1982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环境学专业,国家环保总局环评专家库专家,山东省环保局生态环境专家库成员,山东省生态学会常务理事,聊都市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聊都市生态学会副理事长。

重要从事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教学和科研工作。

近年主持聊城生态市建设规划、聊都市各县市区生态建设规划等科研课题10余项,在核心期刊刊登科研论文多篇。

陈诗越,男,副专家,1969年生,兰州大学地理系自然地理专业研究生毕业,获研究生学位,6月毕业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获自然地理学博士学位。

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知识创新课题"长江中游典型湿地水陆交互带物质输移研究"和国家“973”项目“青藏高原隆升过程与东亚气候环境变化”以及“高原中、南部环境变化及其构造事件响应”(G)等课题研究,主持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科学与社会实践创新项目"近百年来龙感湖地区湿地花粉与入湖营养盐关系研究"以及山东社科规划项目《南水北调山东段湖泊环境整治研究》。

7月至今在山东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讲授自然地理学(地貌学)、全球变化、第四纪环境、综合自然地理学以及从事环境影响评价方面工作。

现重要从事湖泊沉积与环境演化以及湖泊生态方面研究。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科学通报》、《地质学报》(中、英文版)刊登文章20余篇。

当前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人类活动驱动下东平湖环境演化过程与机制研究》和聊都市社科规划重点项目《聊城建设生态文明市需要解决基本问题及对策研究》。

翟胜,1974年11月出生于内蒙古,汉族,副专家,中共党员。

1998年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农学学士学位,于内蒙古农业大学获农学研究生学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教诲部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土壤学博士学位。

在攻读博士期间,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院知识创新项目——黄土高原设施蔬菜持续高效生产机理与技术研究(KZCX1-06-02-01)、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项目——西北半湿润渠灌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子课题)——节水型农作制度与规模化农艺节水技术(863筹划)(AA6Z3211)和国家科技攻关项目——黄土高原中部水土保持型生态农业模式与技术研究(BA508B17)某些研究工作。

7月参加工作以来,重要承担《土壤学》、《自然地理学》、《都市生态与都市环境》、《环境生物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自然灾害学》、《环保与可持续发展》等课程教学工作。

7月破格晋升为副专家,11月聘为环境科学系系主任兼系支部书记,9月被聘为研究生研究生导师,重要研究方向为土壤环境、农业可持续评价、区域环境与生态规划。

现担任级环境科学班班主任,该班级于被评为院级先进班集体。

荣获聊城大学科技进步奖5项,指引本科毕业论文有两篇被评为校级先进论文,分别于和荣获院级先进实验教师和聊城大学首届院级“实验教学能手”荣誉称号;6月,荣获陕西省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三位),兼任《环境科学技术》期刊理事。

合计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10次。

现主持中华人民共和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0451296)(第一位)、山东省先进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BS08028)(第一位)和山东省科技攻关项目(GG2309001)(第一位)各1项,参加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多项。

曾在《农业工程学报》、《应用生态学报》、《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农业学报》、《西北植物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生态学报》、《水土保持学报》等核心期刊上公开刊登论文30余篇,其中一级学报7篇,CSCD收录20余篇,EI收录3篇,CSSCI收录1篇。

刘道辰,男,山东阳谷人,1964年出生,副专家,国家注册环境影响评价工程师。

1986年7月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地理系,并分派到聊城师院工作,参加筹建地理系。

1987年至1990年间分别在南京师范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班学习。

长期从事自然地理学、生态规划等方面教学、科研工作。

公开刊登科研论文30余篇,参编著作、教材5部,主持参加“聊都市城区人居环境研究”等科研项目10余项。

现为山东省科技筹划项目评审专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幼儿读物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