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7632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576.7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docx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前置泵检修工序及质量标准

FAlD56前置泵结构

是卧式双吸单级双蜗壳式泵。

其静止部分包括蜗型泵壳、轴承座、轴承座端盖、机械密封壳体、泵壳磨损环等部件;转动部分包括泵轴、轴套、机械密封轴套、滚子轴承等部件,如图4—13所示。

(1)壳体:

壳体为碳钢铸件制成,是双蜗壳型、中开式。

进、出口水管在下半部壳体。

壳体通过泵脚支撑在箱式结构的泵座上,壳体与泵座的结合面接近轴中心线,其热膨胀滑动纵向与横向的对中靠纵销和横销来保证。

(2)叶轮:

叶轮为不锈钢铸件,双吸式结构,以达到轴向力的基本平衡,剩余的轴向推力由装在自由端的滚动推力轴承承受。

叶轮由键固定在泵轴上,轴向定位由两端压紧螺母来完成,并通过滚子推力轴承在相对于泵壳的中间位置定位。

(3)叶轮密封环:

为防止叶轮出水从叶轮与泵壳间隙返流到吸人口,在叶轮的两个吸人口处各装有一道密封环,密封环安装在壳体腔内,由防转定位销定位。

(4)泵轴:

泵轴采用不锈钢精密锻造除应力加工磨削而成。

泵轴由滚子轴承支撑,传动端通过联轴器与电机相连,泵轴穿越轴封部位装有机械密封装置。

(5)轴承:

泵装有滚子、滚动轴承,安装在泵轴的两头,以支承转子和固定转子径向及轴向位置。

轴承为稀油润滑,装有冷却水室及温度测点。

(6)轴封:

泵装有机械密封。

该机械密封为平衡型,由弹簧支承的动环和水冷却的静环组成。

分开的填料箱设有水冷却套,从而使机械密封旋转部分周围的温度降低。

(7)联轴器:

泵与电机之间的叠片式联轴器是柔性与扭转刚性兼有的金属叠片式结构。

检修项目

工艺方法及注意事项

质量标准

(一)解体前的准备

1,检查运行的隔绝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2.开启放水门,排尽泵体内存水。

3.拆下轴承放油塞,放出轴承座存油。

4.拆下影响泵组解体的所有仪表及管道。

5.检查所有起吊装置和检修专用工具。

(二)泵的解体

1,传动端轴承及机械密封:

(1)拆下联轴器防护罩及轴承测温元件,并拆下联轴器螺

栓,取下叠片组件。

(2)拆下联轴器固定螺母,然后用专用工具拆下半联轴器,

并取下联轴器键。

(3)拆下传动端外端轴套锁紧螺母及垫圈、轴承座与端盖之

间的螺栓、轴承座与泵体之间的螺栓与定位销、取下轴承座

及滚子轴承外圈。

(4)拆下传动端外端轴套、滚子轴承内圈、轴承座端盖及传

动端内端轴套。

(5)拆下传动端机械密封盖与密封冷却壳体的连接螺钉,机

械密封轴套的紧定螺钉,并将机械密封从轴上滑出。

2.自由端轴承及机械密封:

(1)拆下轴承测温元件。

(2)拆下自由端轴承座与端盖之间的螺栓及端盖、轴承座与

轴承座端盖之间的螺栓、轴承座与泵体之间的螺栓及定位

销,并拆下轴承座。

(3)拆下外侧滚子轴承的外圈和轴承中间的隔离圈。

(4)拆下轴承锁紧螺栓和锁紧垫圈,并拆下外侧滚子轴承内

圈以及内侧滚子轴承的内圈和外圈、轴承座端盖和轴套。

(5)拆下机械密封盖与密封冷却壳体的连接螺钉,机械密封

轴套的紧定螺钉,将机械密封从轴上滑出。

3.拔出泵体和泵盖的定位销,拆下连接紧固螺母。

4.拆下两端密封冷却壳体与泵壳的连接螺栓。

5.用顶升螺钉将泵盖顶起,然后用起吊专用装置将泵盖吊

出。

6,用专用起吊装置将转子吊出,平稳地放在专用架子上。

7.从泵轴上拆下两端机械密封组件、机械密封轴套和轴套

键。

8.从泵轴上取下两端冷却壳体和叶轮两侧泵壳密封圈。

所有部件在解体后必须认真清洗,并摆放整齐以便做好检查、测量。

 

(三)各部件的检查和整修

1.测量泵壳平面间隙,特别注意口环处的平面接触情况。

2.检查泵壳叶轮是否有冲刷、汽蚀现象(特别要注意检查叶

片的端部)。

3.检查泵轴有无裂纹等损伤情况,测量转子各部位的晃度。

4.检查机械密封有无损坏和磨损,必要时更换新件。

5.检查机械密封轴套有无损坏和磨损,必要时更换新件。

6.认真清理并检查轴承及油封有无损坏和磨损,必要时更换

新件。

7.检查所有紧固件有无损坏及变形,必要时更换新件。

8.更换所有的垫片和O形圈。

9.检查联轴器各部件和螺栓有无损坏和磨损。

·

10.更换叶轮:

需要更换叶轮或轴时,才从轴上将叶轮拆下,

同时测量轴弯,并按下列顺序进行拆装(注意:

在拆卸叶轮之前,必须认定叶轮在泵轴上的位置和方向,并作记录):

1.泵壳叶轮完好,无严重冲刷、汽蚀现象和其它损伤,密封环处泵壳平面的接触情况必须良好。

2,泵轴完好无损,不弯曲,各部位晃度符合要求。

一般不大于0.025mm。

3.机械密封完好无损伤、裂纹。

4.轴承及油封完好无损。

5.联轴器完好无损伤、裂纹,键及键

槽均完好。

6.所有紧固件无损伤、变形、裂纹,配

合良好。

(三)各部件的检查和整修

1)松开叶轮锁紧垫圈和螺母,使用专用工具拆下叶轮两端

螺栓及垫圈。

(2)从轴上拆下叶轮和键。

(3)检查键与新叶轮或新轴的键槽配合是否合适,必要时进

行修正匹配。

(4)套装叶轮时注意叶轮方向,并使叶轮的键槽和键对齐。

(5)叶轮的轴向位置应与原来的位置相同以保证叶轮对中。

(6)装上叶轮锁紧垫圈和螺母并锁紧。

(7)更换新的叶轮,还必须进行平衡检查并调整。

为了达到

叶轮的平衡可从叶轮盘上切削部分金属。

但切削量应在以下

限度之内:

①叶轮盘任何一点厚度的减薄量不允许超过l,6mm;

②直径400mm以外处禁止切削金属;

⑧按扇形计算切削金属量,扇形的弧度不能超过圆周的

10%。

7.泵的标准间隙;

间隙位置

新件

应更换新件

叶轮与泵壳磨损环之间(径向)(mm)

0.56

0.72

1.18

叶轮与泵壳磨损环之间(轴向向)(mm)

传动端

2.0

自由端

6.0

自由端滚子轴承轴向游隙

(mm)

0.15

0.25

8.在叶轮半径最大处不平衡质量应≤8g

(四)泵的

组装

1.将转子支撑在专用架上,套上泵壳磨损环(密封环)。

2.将两端的冷却壳体换上新的密封垫,套在轴上。

3.将机械密封件套装在机械密封轴套上。

4.将机械密封轴套键装在轴上,并在轴套内孔的槽内装上O形圈。

5,将两端的机械密封轴套装到轴上,将轴套键插入轴套的键槽内。

6.将机械密封盖及密封垫套装到机械密封轴套上(注:

机械

密封的装配顺序及要求详见“机械密封的检修”的有关章

节)。

7.将转子吊进泵体内,在吊放转子时,将泵壳磨损环嵌到泵体凹槽内,并使冷却壳体准确就位。

8.装复自由端轴承:

(1)换新的内、外侧滚子轴承,用专用工具按装配位置夹紧,

测量内、外侧滚子轴承外圈之间的间距及中间隔离圈尺寸。

(2)换新的油封,装自由端轴承座端盖。

(3)装复内侧轴承的内、外圈及外侧轴承的内圈。

(4)装轴承锁紧垫圈和锁紧螺母。

(5)装中间隔离圈、外侧轴承外圈及轴承座。

(6)装定位销,旋紧轴承座与泵体之间的螺栓。

(7)装弹簧垫圈,旋紧轴承座与轴承座端盖之间的螺栓。

(8)装密封垫与端盖,并拧紧连接螺栓。

(9)装轴承测温元件及轴承座冷却水管。

9.装复传动端轴承:

(1)装传动端外端轴套。

(2)将滚子轴承外圈装到传动端轴承座内,换新油封,装轴

承座及定位销。

(3)锁紧轴承座与泵体之间的螺栓。

(4)装传动端外端轴套的锁紧垫圈和锁紧螺母。

(5)把联轴器键装入键槽内装半联轴器,并锁紧联轴器螺

母。

(6)装轴承测温元件及轴承座冷却水管。

10.测量并调整叶轮轴向间隙,然后锁紧叶轮螺母。

 

11,更换泵体中分面密封垫,确保结合面清洁,再将泵盖扣

上。

12.打人定位销,然后紧固结合面螺栓。

13.用螺钉将机械密封盖紧固在冷却壳体上,然后将机械密

封轴套向外拉,直到密封紧贴在密封盖上。

再将机械密封轴

套向内退2mm,并用螺钉将机械密封轴套固定在轴上,盘转

子应转动自如。

注意:

机械密封的装配顺序和要求详见“机械密封的检修”

的有关章节。

14.在前置泵与驱动机轴中心按标准找正后,装复叠片组件,

装复联轴器螺栓。

15.装复机械密封冷却水进、出口管及其它管道和仪表。

16.装复联轴器防护罩。

中间隔离圈尺寸为0.15mm。

叶轮与泵壳磨损环轴向间隙:

传动

端为2mm,自由端为6mm。

中分面密封垫片的厚度不得随意

改变。

要求前置泵轴中心低于驱动机轴

中心0.13mm,圆周左右允差小于

0.05mm,平面允差小于0.03mm

(五)

机械密封(见

图4-14)

的检修

压力。

(2)用扁平光滑的材料垫在密封件表面,以防密封件表面

损伤,然后轻压密封件弹簧,用尖端的工具插入支承座内的

小孔或槽口,将夹1.密封件的拆卸:

(1)密封件拆卸时,必须将弹簧压紧,除去其对弹性卡环的

持支承座内密封组件的弹性卡环卸下。

(3)将动环内的O形圈、支承环、推力环、弹簧拆下。

2.密封件的装配:

(1)将弹簧定位在动环支承座的孔内,并将推力环装配在

动环支承座上,将动环外径上的槽口与动环支座内的波痕对齐。

(2)将支承环和O形圈装入动环内,然后将动环的组件装配

在推力环上。

(3)用扁平光滑的材料垫在密封件表面,以防表面损伤,然

后轻压密封件弹簧并将弹性卡环定位在凹槽内,调整好两端

距支承座的小孔或槽口的距离。

(4)将密封件伸至自由长度,检查平头螺钉不应与动环支承

座的孔径相接触。

3.机械密封装置的安装:

(1)安装前的检查和测量:

①检查轴套表面无锐边和毛刺,测量轴套直径和椭圆度,并

记录在专用记录卡上;

②检查泵轴的轴向窜动;

③检查静环垂直度,静环的研磨面和轴中心应为90º;

④检查机械密封盖与静环配合孔和轴之间的同心度;

⑤清洗密封盖的工作面和孔,工作面应光滑、无磨痕;

⑥轴套的O形密封圈应完好无损。

装配后确保轴套孔内不窜水。

(2)安装程序:

①机械密封所使用的O形圈均不能沾上油,安装时可用液

体皂为润滑剂;

②将轴套竖立在台钳上,其带动销贴近钳台表面;

③将润滑密封装置内的O形圈和密封装置套装在轴套上;

注意:

在套装时,只能用手轻推密封装置,以防动环受损;

④带动销从轴套凸出8mm,并和动环支承座背面的孔口对

齐,然后将密封装置推人使其紧靠轴套的凸肩;

⑤将轴套的O形圈装入轴套槽内,然后将轴套(与密封装置

一起)套装到泵轴上,待轴套定位后,用平头螺钉将轴套固定

在轴上;

注意:

平头螺钉的头不能凸出套的外表面。

⑥将静环定位销装入机械密封盖销孔内,并在密封盖前面

作记号与销的位置对齐。

在静环的外径上作记号与销槽对

齐,嵌入密封盖室径向及轴向O形密封圈,然后按所作记号

将静环装入密封盖室内;

⑦将机械密封盖板组件套装定位,然后将连接螺栓均匀地

拧紧;

注意:

密封盖套装通过轴时防止静环与轴接触,拧紧连接

螺栓时用力要均匀,否则会造成动静环工作面产生变形。

⑧安装结束,按原旋转方向转动泵轴,转动应灵活、无异声

 

其距离为6mm·和12mm之间

 

安装前的测量:

①直径允许偏差为土0.05mm,椭圆

度偏差不得大于0.025mm,轴套表

面精度为尺。

0.4~0,6µm。

②应在泵轴工作位置的0.08mm之

内。

③垂直度偏差小于0.03mm。

④同心度偏差应小于0.05m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