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37986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8.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docx

语文广西梧州市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试题解析版

广西梧州市2019届高三毕业班摸底调研考试

语文试题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晚明时期,商业出现空前繁荣,对中国思想文化的变迁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一个重要的表现就是通俗文化的兴起。

商业出版的繁荣特别是图书产品结构的变化,既得益于城镇和以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的兴起,又反过来促进了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

与此同时,相当一部分士大夫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以及审美取向和阅读情趣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逐渐与市民阶层趋同。

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

虽然早在宋元时期白话小说就已开始兴起,但当时主要是作为说书人的底本而存在,主要依靠说唱进行传播,很少刊刻,即使偶有刊刻,也大都是以单篇形式流传。

从明代嘉靖年间开始,很多书坊开始刊行这类白话小说。

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四大名著中的《西游记》就是在嘉靖时成书并刊行的,《水浒传》和《三国演义》虽然成书于元末明初,但其广泛刊行也是始于嘉靖年间。

《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商业出版的巨大成功,刺激了同类小说的创作。

《三国演义》刊刻后,一大批历史演义小说创作出来并很快得以刊行。

《西游记》畅销后,神魔小说的创作和刊刻也出现了一个高峰。

一些书坊还组织编纂和刊刻了三大名著的续本,如《西游补》《续编三国志后传》《后水浒传》等。

除了传统的历史演义小说和神魔小说外,晚明反映普通市民阶层生存状态和价值观念的世情小说的刊刻更是异常繁荣,其中长篇以《金瓶梅》为代表,短篇小说集则以“三言”“二拍”为代表。

晚明时期,很多知名文人还积极投身小说的编纂和点评工作中,尤以李贽、陈继儒为代表。

文人士大夫的热心参与使白话小说这类新的文学体裁逐渐被社会接受,也使白话小说成为继汉赋、唐诗、宋词之后又一个重要文学体裁。

除了白话小说之外,日用类书的大量出版也是晚明通俗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方面。

晚明时期,随着商业出版的繁荣,日用类书的编纂和刊刻蔚然成风,出版的日用类书几乎囊括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娱乐性。

如晚明绝大多数的日用类书中都有“风月门”“笑谈门”“酒令门”“戏术门”“棋谱门”“琴学门”等,且这类内容占有相当大的篇幅。

晚明商业出版的繁荣以及由此带来的通俗文化的兴起,打破了精英阶层对知识的垄断,阅读不再是文人士大夫的专利,普通市民阶层由此成为图书的受众。

为了便于粗识文字的普通市民阶层阅读,晚明书坊刊刻的通俗作品和日用类书不仅注重语言通俗性,而且大部分图书都配有很多的注释和注音。

如熊大木编纂的《唐书志传》中,卷四第三十四节有一句:

“尔兄日前饮酒至酣。

”对“饮酒至酣”,编者做了注释:

“半醉也。

”此类注音注释显然旨在为粗识文字的读者最大限度地扫除阅读障碍。

综上可见,商业出版是晚明通俗文化繁盛的重要驱动力,正是凭借商业出版,通俗文化开始进入公共传播领域,从而一定程度赋予了商业出版大众传播属性。

(摘编自张献忠《晚明商业出版与通俗文化的勃兴》)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晚明时期,正式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

B.宋元时期,白话小说的传播主要依靠说唱,偶有刊刻,也多以单篇形式流传。

C.成书于元末明初的《水浒传》《三国演义》直到同类小说成功后才开始广泛刊行。

D.伴随通俗文化的兴起,普通市民阶层逐渐取代文人士大夫成为阅读的主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主体部分从白话小说和日用类图书的大量出版方面阐述了通俗文化的传播。

B.文章以《金瓶梅》及“三言”“二拍”的盛行为例论述了晚明世情小说刊刻的繁荣。

C.文章采用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等多种论证方法,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D.文章结尾部分进一步指出商业出版与通俗文化之间的关系,使文章论述严密。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三国演义》《西游记》商业出版的巨大成功使得同类小说出现了创作和刊刻高峰。

B.白话小说因为文人士大夫的参与而被社会逐渐接受,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学体裁。

C.受白话小说出版繁荣的影响,日用类书大量出版,成为晚明通俗文化繁荣的标志。

D.晚明书坊刊刻的《唐书志传》配有注释是为了方便粗识文字的普通市民阶层阅读。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猴王

孟小书

前些日子秦梦的奶奶去世了,虽然长大后很少再能见着李奶奶,但听闻这一消息后还是无比心痛。

这么些年过去了,也不知道长顺儿怎么样了,是不是还在这世界上冲着某家的花姑娘吐口水,或是早就被打死了也说不定,它实在是太淘了。

长顺儿死了也好,这样李奶奶就不寂寞了。

长顺儿是只猕猴儿,有两个巴掌大小,眼睛大而无神,满脸惆怅。

第一次见到长顺儿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了,而那时,它就已经把自己封为家里的猴王了,原因是李奶奶无微不至地照顾和秦梦的无限忍让。

身为猴王的它见不得姑娘穿的漂亮,但凡谁家的姑娘穿了花哨些的衣服,它就疯了,冲人家龇牙咧嘴,还发出像吐痰般的声音。

也许,长顺儿确实很想冲人家吐几口口水来的。

身为一只母猴儿,这举止实在是过于粗俗。

李奶奶给它起名为长顺儿,就是想让它能给家里带来些好运。

秦梦是我的发小。

每当放学后,我先回的是秦梦家,玩一会儿后再回自己家。

记得那天我们一到家,扔下书包就爬上榻榻米,李奶奶端上来一大盘葡萄。

我和秦梦一人手里拿了一串,边吃边看外面的景色,没吃多一会,就发现手里的葡萄已经所剩无几,再一看,长顺儿神不知鬼不觉地躺在那串葡萄下,两只手紧忙活着往嘴里倒腾,两个腮帮子已经快被撑爆了。

长顺儿贪吃这个毛病看来是改不了了。

这天是中秋节放假的前一天,秦梦说晚上奶奶要做好吃的给我们。

当我到她家时,李奶奶刚刚出门,烟灰缸里还有尚未掐灭的半支烟。

我和秦梦坐在榻榻米上玩着一只刚捉回来的蜻蜓。

这时候,我们闻到阵阵呛鼻的烟味。

回头一看,长顺儿蹲在摇椅上,学着李奶奶的样子,用两根手指头正夹着烟。

一股一股的烟雾正从它的嘴里吐出来,云山雾罩的。

长顺儿被烟呛得直咳嗽,眼睛也睁不开了。

我们指着它笑得差点背过气去。

长顺儿把烟头一下扔在地上。

秦梦见后一个箭步把烟头捡起来,抄起李奶奶的“老头乐”就要揍长顺儿。

长顺儿身小灵活,在沙发和茶几之间窜来窜去,这是我第一次知道什么叫“跳马猴子”。

长顺儿蹲在书柜上,冲着秦梦龇牙咧嘴,以表胜利。

秦梦气得冲着它说,你等着我奶奶回来!

话音刚落,李奶奶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地回来了。

长顺儿见李奶奶,一下钻进了笼子里,装可怜。

秦梦看着它小声说了句“瞧你那德行”后,直接冲进了奶奶怀里,哭着说,奶奶!

长顺儿欺负我!

奶奶一见秦梦哭了,这下有点慌。

秦梦故作抽泣状:

“长顺儿抽烟不说,还故意把烟头儿扔在地上。

我就想说说它,谁知道它窜到我头上,抓我的头发!

”奶奶听后,皱着眉头看躲在笼子的长顺儿,她的眼神就像那小刀,飞快地向笼子里掷去,长顺儿这下子害怕了,嘴里发出“嘶嘶”声,在笼子里上蹿下跳并使劲摇晃着笼子。

每当长顺儿有此举动,就代表着它承认错误了。

当然这也是我们的一种猜测,没准它在抗议。

还好长顺儿不会说人话,也听不懂人话,可以凭秦梦任意编造。

这点实在有点不公平,可世事哪有那么多的公平,只能希望长顺儿下辈子投胎可以做个人,能为自己做主的人。

那次李奶奶要出趟远门。

只好将家里的两个孩子分别送走。

秦梦送到了我家,长顺儿送到了秦梦的姑姑秦沐夏的店里。

一个星期终于过去了,李奶奶一次也没有去看望过长顺儿。

后来我才知道,原来李奶奶住院了。

长顺儿回了家,立刻钻到了李奶奶的床底下,怎么召唤都不肯出来。

李奶奶心疼它,说肯定是在秦沐夏那儿受委屈了。

过了几天,长顺儿终于跑出来了,直接窜到家中的最高处——书柜顶上,真是一点长进也没有。

李奶奶说,随它闹去吧,只要它健康快乐就行。

随着日子一天天的过去,李奶奶住院次数逐渐变多了。

那是她最后一次离开家前,李奶奶怀中抱着长顺儿一下一下认真地抚摸。

她最后看了长顺儿一眼便掉头就走,那一瞬间长顺儿突然哭了。

后来,李奶奶再也没回过这个家。

再后来,猴王长顺儿还是被秦梦的爸爸在天桥上,两百块钱给卖了,原因是长顺儿把他抓伤了。

(有删改)

4.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小说采用了倒叙的手法,由李奶奶的去世引出猴王长顺儿,最后一段又以长顺儿的消息照应开篇,前后呼应,首尾圆合。

B.当秦梦编造长顺儿的罪过时,“我”深为长顺儿鸣不平,充满了对长顺儿悲剧命运的同情,希望它下辈子能为自己做主。

C.作者在刻画长顺儿时抓住了猴子的主要特征,通过几十细节描写将长顺儿的猴性刻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惹人喜爱。

D.小说的语言朴实平淡,字里行间蕴含的感情却很探沉,真挚动人,如画线句子简单平实,却饱含了“我”对李奶奶的深情。

5.作者说长顺儿“实在是太淘了”,长顺儿的“淘”表现在哪些方面?

请简要分析。

(5分)

6.小说的主角是长顺儿还是李奶奶?

请结合文本,谈谈你的看法。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有关近视的遗传方式看法不一,主要观点有多因子遗传、隐性遗传、单因子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

对近视眼患者家族的调查发现,父母为近视者子女近视率为48.28%,其中高度近视者占52.12%,明显高于父母无近视者子女的近视率27.28%、高度近视率36.76%。

而又的资料却表明,双亲单纯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子代不一定都出现近视。

在临床研究中发现,父母都有近视而子女患近视的不足半数。

还有人认为中低度近视的发病有肯定的家族倾向性,与遗传密切相关。

先天性遗传患者长大以后近视甚至会超过两千度,这主要是遗传所致,因此目前无有效方法可阻止其继续加深。

外部因素中,用眼过度、阅读距离太近等错误的读写习惯等都将导致视力下降。

原因是长时间的阅读或近距离操作精密仪器使眼体视物聚集的睫状肌处于痉挛状态,从而不能放松到原来位置。

处于一个大量学习和阅读的环境中,近视的发生率就会相对提高。

而且来自世界各地的数据都显示近视在学龄前很少出现,而在上学期间逐渐增加并会在学习紧张的大学期间达到高峰。

缺乏体育锻炼,体质较差也会导致近视。

某视力矫治中心搜查的资料显示:

体校学生近视率明显小于普通高校,仅为普通高校的四分之一。

这一方面与体育专业学生课业负担较轻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体育专业学生喜爱运动、体质好有关,体校学生户外活动时间多,在室外视野也比较开阔。

普通学校女生比男生更不喜欢运动,也存在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的现象。

不良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近视。

某视力矫治中心搜集的大量资料说明:

近视眼的形成与机体缺乏钙、铬等微量元素有关。

铬是人体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的青少年,铬的需求量比成年人大。

铬主要存在粗粮、红糖、蔬菜及水果等食物中,青少年如果长期吃精细食物,会造成铬的缺失而患上近视。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视力报告》)

材料二:

2010年中外学生近视率比较

小学生近视率

初中生近视率

高中生近视率

大学生近视率

中国

29.96%

53.43%

72.80%

77.95%

日本

25.70%

49.00%

63.80%

高于63.80%

德国

8.80%

15.60%

-

20.40%

2017年中国学生近视率统计

学段

小学

初中

高中

大学

近视率

43.50%

71.89%

81.89%

90.29%

(摘编自《世界各国近视概况》)

材料三:

中国眼科专家、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执行主任许迅介绍说:

“近视可能导致严重的眼病,如青光眼、黄斑病变、视网膜脱离等。

”较高的高度近视率将来可能导致失明者增多。

而且,近视率上升的趋势目前尚未得到遏制。

一个孩子患上近视后,如果不采取适当措施,近视程度通常会逐年加重。

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健康视觉报告》称,到2020年,中国5岁以上人口的近视患病率将增长到51%左右,患病人口将达7亿。

那时,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军事等领域,符合视力要求的劳动者可能出现巨大缺口,将直接威胁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及国家安全。

《国民视觉健康报告》提醒相关部门,长期以来,我国与视觉健康相关的机构设置与政策内容,主要围绕防盲治盲展开,缺乏对整体视觉健康的关注和保护整体视觉健康的有效措施,在公共教育、预防保健、医疗保障及社会引导等方面,缺乏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

国民普遍缺乏基本的视力健康知识,相关预防保健措施形同虚设。

报告强调,青少年视力普遍恶化,从长远看将严重威胁社会经济生产活动,“在可量化的社会经济成本中,视力受损患者的劳动参与损失不容忽视”。

(摘编自《中国青少年近视率为何居高不下》)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对近视遗传的方式,存在多种观点,如多因子遗传、隐性遗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单因子遗传、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等。

B.中帝度近视的发病可能与遗传密切相关,某些先天性遗传患者随着年龄增长,近视会进一步加深,目前还没有办法阻止。

C.北京大学发布的《国民视觉健康报告》认为,中国近视患病率将会继续增长,5岁以上的近视患者将超过国民总数的一半。

D.近视并非小事,它将会对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产生严重威胁,甚至直接威胁国家安全,关部门应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规划。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父母双方都是近视患者,子女出生后,一般都会患先天性遗传近视,而且高度近视的可能性很大。

B.分析材料二可以发现,中国各学段学生近视的比例都明显高于外国,近几年来,差距还在进一步扩大。

C.分析材料二可以发现,中国防治近视,要重视中学阶段,特别是初中阶殷,因为这一阶段近视率增长幅度最大。

D.近视的后果很严重,首先,近视程度只会逐年加重,进而导致青光眼、黄斑病变等严重的眼病,直至失明。

9.个人怎样才能有效预防近视?

依据上述材料简要概括。

(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郎基字世业,中山新市人也。

基身长八尺,美须髯,泛涉坟籍,尤长吏事。

齐天保四年,除海西镇将。

遇东方白额称乱淮南,州郡皆从逆。

梁将吴明彻围海西,基固守,乃至削木为剪,剪纸为羽。

围解还朝,仆射杨愔迎劳之曰:

“卿本文吏,遂有武略,削木翦纸,皆无故事,班、墨之思,何以相过。

”御史中丞毕义云引为侍御史。

赵州刺史尉粲,文宣外弟;扬州刺史郭元贞,杨愔妹夫:

基不惮权威,并劾其赃罪。

皇建初,除郑州长史。

西界与周接境,因侯景背叛,其东西分隔,士人仍缘姻旧,私相贸易。

而禁格严重,犯者非一。

基初莅职,披检格条,多是权时,不为久长。

州郡因循,失于请献,致密钢久施,得罪者众。

遂条件申台省,仍以情量事科处,自非极刑,一皆释放。

积年留滞,案状胶加,数日之中,剖判咸尽。

寻而台省报下,并允基所陈。

条纲既疏,狱讼清静。

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基答云:

“观过知仁,斯亦可矣。

”卒于官,赠骠骑大将军、和州刺史。

谥曰惠。

柩将还,远近赴送,莫不攀辕悲哭,哀不自胜。

初,基任瀛州骑兵时,陈元康为司马,毕义云为属,与基并有声誉,为刺史元嶷所目:

"三贤俱有当世才,后来皆当远至。

唯郎骑兵任真过甚,恐不足自达。

”陈、毕后并贵显,而基位止郡守。

(节选自《北史﹒郎基传》)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B.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C.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D.基性清慎/无所营求/尝语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须/作况重于此乎/唯颇令人写/书潘子义曾遗之书/云在官/写书亦是风流罪过/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仆射,官名。

仆射中的“仆”是主管的意思。

古代重武,主射者掌事,故诸官之长称仆射。

B.班,班固,著有《汉书》;墨,墨子,墨家学说创始人,他撰写有《墨子》一书。

C.士人,在古代可用于指读书人,也可用于指士大夫等人,此处指士大夫。

D.古代对不同身份等级的人的死有不同的说法。

根据《礼记》所载礼制,天子之死曰崩,大夫之死曰卒。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郎基坚守城池,一展军事才能,海西被吴明彻领兵包围,他率众削木做箭,剪纸做箭羽,顽强御敌,使海西得以保全。

B.郎基不畏权贵,弹劾违法之人。

他弹劾文宣帝的表弟尉粲和杨愔的妹夫郭元贞贪赃,而不怕得罪文宣帝和杨愔。

C.郎基治理地方,行事尽职尽责。

他在担任郑州长史时,积极争取删减禁令,并用较短的时间处理完积留多年的案件。

D.郎基听任自然,一生未能显达。

他过于听任自然,元嶷因此拒绝任用他,还认为他难以显贵,他一生官至郡守,未能显达。

13.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基初莅职,披检格条,多是权时,不为久长。

(5分)

(2)柩将还,远近赴送,莫不攀辕悲哭,哀不自胜。

(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狂夫

杜甫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

风含翠筿①娟娟净,雨裛②红蕖冉冉香。

厚禄故人③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

欲填沟壑唯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

【注】①筿(xiǎo):

细竹。

②裛(yì):

沾湿。

③故人:

指严武。

诗人初到成都时,曾靠严武接济,分赠禄米。

14.下列关于这首诗的赏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

A.首联从总体上勾勒草堂全景,万里桥与百花潭,草堂与沧浪,略相映带,自然天成,很好地反映了“狂夫”的性格。

B.颔联用工笔细描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图画:

微风轻吹,翠竹轻摇;细雨蒙蒙,荷花妖娆。

“翠”和“红”,对比鲜明。

C.颈联中“厚禄”“恒饥”前置句首显著地位,强调“恒饥”的贫困处境,使接下去“欲填沟壑”的夸张说法不至有失实之感。

D.杜甫诗中善用叠字,如“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矫莺恰恰啼”。

本诗颔联中“娟娟”“冉冉”的运用即富有音韵之美。

15.诗中的“狂夫”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共6分)

(1)陶渊明的《饮酒》中说虽然房屋建在人群密集的地方,“”,即能够摆脱尘世的干扰,过闲适恬静的生活;而能够如此的原因是“”。

(2)韩愈在《师说》中写道,时人在从师学习的问题上,对其子和对自身有不同的态度,对其子“”;对自身“”。

(3)杜牧写《阿房宫赋》论述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时说,如果六国当年能善待百姓,“”;如果秦人能善待六国之人,“”,又怎么会灭亡呢?

三、语言文字应用(2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

梧州市新博物馆珠山馆占地面积11000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526平方米,陈列展厅面积达到1876平方米。

近期,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招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记者也常在街上或者网上听到和看到,不少市民相约上珠山,就为了一睹梧州千年历史以怎样的一个崭新姿态呈现。

在一个雨后的下午,记者登上了珠山,曾经的市中心公园,如今在花鸟虫鸣中独享一份清幽。

或许不是周末的缘故,参观新馆的心情,在静谧中竟然随着脚步的拾阶而上变得愈发庄重起来。

新修的道路给人的感觉,路边的花坛、古树、竹林,无不烘托着博物馆厚重的历史气韵。

未行至博物馆外广场,先经过建道圣经学院旧址,目前为珠山颐安院的两幢仿古建筑,灰墙青砖和楼前苍劲的古榕引领着游人的脚步一路向前。

经过那片的树荫,眼前有种豁然开朗的亮堂——修建一新的博物馆和面前的大广场出现了,庄严的楼体、质朴的线条、大气的风格,融入了梧州的青山绿水,融入了千年古城的历史。

为了真实再现我市从原始蒙昧到逐步发展繁荣兴盛的历程,全面展示我市各个历史时期的辉煌与成就,梧州历史文化主题陈列由“苍梧之野”、“岭南首府”、“百年商埠”、“军事要塞”、“名人辈出”、“珍藏文物”、“李济深捐献文物”7个部分组成,每一个部分都有详细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实物、蜡像和电脑映像(),让人徜徉期间,。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

A.游人如织耳目一新枝叶扶疏心旷神怡

B.熙熙攘攘万象更新不蔓不枝心旷神怡

C.游人如织万象更新枝叶扶疏踌躇满志

D.熙熙攘攘耳目一新不蔓不枝踌躇满志

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近期,围绕“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吸收了大批市民前往。

B.近期,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

C.近期,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的梧州历史文化陈列展在新馆展出,以“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

D.近期,围绕“千年岭南重镇、百年两广商埠”为主题的梧州历史文化,吸引了大批市民前往陈列展在新馆展出。

19.下列补写到文中括号内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一幅幅梧州历史的生动画卷形象地展开了

B.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梧州所史的一幅幅画卷

C.梧州一幅幅历史的画卷生动形象地展开了

D.生动形象地展现了一幅幅梧州历史的画卷

20.下面是中华中学文学社给某著名作家写的一份预约函,其中有五处不得体,请找出并加以修改。

(5分)

我社拟定于2018年9月31日晚7点在学校礼堂举行“歌唱祖国”诗歌朗诵会。

诚邀您担任评委,并恳请您务必在晚会结束后对我们的大作给予点评。

请您提前安排好善后事宜,在家恭候我们的正式通知。

真诚欢迎您的惠顾。

“60后”买二套房投资、养老

21.一般而言,不同年龄段的人对购买商品房的态度、做法及目的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一个概括相关情况形成的框架图,请据此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100个字。

(6分)

 

“70后”全款买房换大房子、投资

商品房

“80后”付首付贷款买“我想有个家”

“90后”不买房、租房自由、创业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

9月10日,教室节,阿里巴巴创始人、董事局主席马云公布阿里巴巴传承计划,宣布自己一年后将卸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从事教育和公益事业。

这引起了多方关注。

有人问:

“你这么年轻,为什么退休?

”马云回答说:

“我不年轻了,昨天刚好过了54岁生日。

我创业19年,做了一些事,但还有更多热爱的事想做,比如教育和公益。

有人评价道:

“马云有大智慧大经街,每一步完全符合中国易经学。

”有人认为,他是“激流勇退,功成身退”。

还有人为不愿意搞终身制的企业家马云鼓掌!

但也有人认为,在某种程度上,这也是想“小富即安”意识的体现,他完全可以为国、为人类作出更大贡献。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请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思考与权衡。

要求:

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

1.B【解析】A.“正是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错误,原文是“这些因素都进一步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可知不只是市民阶层这一新兴受众群体的增长才促进了通俗文化的传播,还有士大夫的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