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37060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4.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docx

小学习作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

【专题:

人物描写】10围绕中心选材(讲学稿)

训练目标:

l、写文章首先要确定中心。

2、围绕中心合理选材。

一、故事导入:

古代有个读书人,走了三百里路,去向大师请教作文的诀窍。

这位大师看了他的文章,把他带到树林边,指着一个蜘蛛网说:

“你不要拜我为师,你拜它为师吧。

”那个书生对着蛛网呆看了三整天,忽然悟出了其中的道理,从此作文大有长进,并且考场得意,中举成名。

事后有人问他原因,他说:

“大师在告诉我:

天下找不到一个没有中心的蜘蛛网;蜘蛛织网是先有网的中心,再一圈一圈地围绕中心编织。

有时候,你准备动笔写一个熟悉的人,由于经常接触,有许多材料可供你写。

在这种情况下,你就必须对材料进行筛选。

那么,哪些材料该保留,哪些可以舍弃呢?

这就需要首先明确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

一篇几百字的文章,不可能面面俱到,凡是有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就应保留,然后分出主次,有详有略地安排到文章中去。

如果文章没有中心,就会像一盘散沙,看似写了很多,给人的印象却很乱。

人物被写得模模糊糊,读后怎能留下深刻印象呢?

二、写作知识:

(一)首先要确定主旨(主题/中心)

1、什么叫主旨?

主旨就好像射箭有了靶(bǎ)子,登山有了目标,夜船有了航灯一样。

主旨,即主要的意思,就是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意图在文中的体现,在记叙文中称为中心思想或中心意思,它是一篇文章的灵魂。

2、什么是写作的材料?

所谓“材料”,就是从生活中搜集、摄(shè)取并写入文章中的事例。

3、材料和中心的关系:

(1)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材料是文章的血肉。

(2)中心思想从材料中提炼,还要靠材料来表现。

(二)怎样围绕中心选材

1、围绕中心。

(写有用的,不写没用的)

作文总是要表现某个主题的,与主题无关的材料,即使它再生动,也不能选用。

这就像盖房子,建筑工人需要的是钢材、水泥、砖,而做衣服的材料、造糖的材料,即使再好也不能用。

比如要写一名助人为乐的同学,那就得搜集他如何助人的材料,至于他如何刻苦读书之类,就不宜作为文章的材料了。

【练习】

1、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选择哪些材料?

()

(1)他有时候一边吃饭一边看书。

(2)他常常一边看电视一边看书。

(3)他有时因为一个问题没有解决而顾不上吃饭。

(4)他的问题特别多,总是喜欢问为什么。

(5)他的作业认真,都是“优”。

(6)他从不抄袭别人的作业。

(7)他一般不和同学交往,即使有,也是为了学习上的问题。

(8)在课堂上,老师提问,他总是积极发言,表明自己的观点。

(9)即使下雨天,他也会因为一个问题跑到老师家请教。

(10)他从不迟到早退。

(11)他看到老师总是主动问好。

(12)他读过的书上总是写满了密密麻麻的笔记。

2、以《一个不怕困难的同学》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可以选择哪些材料?

()

(1)每天规定自己必须记住五个新英语单词。

(2)为解一道数学题,他翻阅了好几本参考书,并向老师请教。

(3)家境贫寒,利用暑期卖水果为自己攒(zǎn)学费。

(4)劳动时抢着干重活、脏活。

【例文】《我们的好班长》

①“我是班长,是同学们的勤务员。

”这句话是我们的好班长李明的口头禅,他的心里装的是每一位同学。

②一天中午放学后,我和李明正准备一起回家,忽然看见陈玲正坐在操场的旗杆下发愁,李明赶忙走上前,问道:

“陈玲,怎么啦?

怎么还不回家?

”“我的钥匙丢了,开不了自行车,怎么回家呢?

”陈玲急得要哭了。

“嘿,我还以为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呢?

”李明习惯地挥了挥手,说道,“你家里还有钥匙吧?

我把自行车借给你,不就行了?

”“不行,你家比我家远,你没有自行车,怎么回家呀?

”李明连忙说:

“没关系,我中午在学校买点心吃,下午你再还我自行车就可以了。

”“你爸妈不找你吗?

”陈玲疑惑地问道。

“我爸妈今天去看外婆了,你尽管骑我的车回家好了。

”“我……”陈玲还没来得及说什么,李明已把钥匙塞进她手里,转身跑了。

望着李明远去的背影,陈玲激动得一句话也说不出来,只是含着泪水,呆呆地站着……

③有一次,李明捧着一叠新书走进教室,同学们一看,正是盼望已久的英语练习册,大伙儿那股高兴的劲儿可足了。

一个个伸长双手,想拿练习册。

“同学们,别急!

个个都有份儿,请大家坐下来,我顺着发给你们。

”班长说话了,同学们连忙坐在座位上等着。

李明捧着练习册,一本一本地轻轻放在同学们的桌面上,发着发着,突然,他皱了皱眉头,把上面的一本练习册偷偷地放在最下面,然后继续发练习册。

他这个动作自然逃不过同学们的眼睛,同学们感到很奇怪:

“李明平时从不自私呀!

这次他怎么给自己藏一本呢?

那本练习册一定比别的漂亮。

”一会儿工夫,练习册发完了。

李明拿着自己的那本坐在座位上津津有味地看着。

“李明,能把你的练习册给我们看看吗?

”不知道什么时候,李明的身边已围满了同学,“有……有什么好看的?

还不和你们的一样。

”李明吞吞吐吐地说道。

“哼,那你为什么要偷偷地把这本练习册藏着呢?

”一个男同学问道。

“对呀,你这是为什么?

”“说呀!

”同学们七嘴八舌地问道。

“我……我……”李明的脸憋得通红。

“我看看。

”一个同学伸手要拿那本练习册。

李明一急,举起手来阻拦,两手一碰,练习册便掉在地上。

“呀?

”同学们都叫了起来。

原来,那本练习册的书皮已经破了一个大口子!

同学们望着李明,一下子呆住了。

突然,同学们把李明抬起来,使劲地往上抛。

“李明,好样的!

”“向你学习,我们的好班长!

”同学们都高兴地叫了起来。

然而,在同学们的欢呼声中,这个“流血不流泪”的男子汉,却激动得掉了泪。

④李明真是我们的好班长。

【点评】本文以小见大,立意深刻,围绕这一中心,选取了日常生活中的两个事例:

①;②。

详略得当。

语言、动作、神态描写生动逼真;结构严谨,思路清晰,善于设置悬念,既突出中心,又吸引读者;结尾总结,点题。

2、真实典型。

(写典型的,不写一般的)

真实就是要求材料符合实际,符合生活的逻辑;典型指材料有代表性,这样的材料最有说服力和表现力。

例如:

两个父亲同时给女儿送学费:

一个是直接乘车30里送钱给女儿。

另一个是挑了一担谷子,从夜里出发,走了30里山路,天亮到了集市,卖掉谷子,然后给女儿送钱。

这两个送钱的材料,给读者留下的感受肯定是完全不同的,显然要选取后者。

【例文】《我的二婶儿》

①我的妈妈非常孝敬瘫(tān)痪(huàn)的奶奶,这在全村是出了名的。

可是平心而论,在孝敬奶奶这一点儿上,妈妈比起我的二婶儿来,还差得远呢!

②做好了饭菜,二婶儿总是先把奶奶扶到桌前,把好菜摆到她那边;新买来的席梦思床垫,先给奶奶铺上,换下来的旧床垫她自己用。

为了让奶奶保持清洁,二婶儿每天给奶奶擦一次身子,从里到外换洗一次衣服。

③有一天,我去二婶儿家,见二婶儿正背着奶奶下楼。

我问这是要去哪儿,二婶儿说:

“前几天天气不好,今天好不容易天晴了,我背你奶奶到楼下晒晒太阳。

”二婶儿把奶奶背到楼下,轻轻放在小凳上,让奶奶坐稳。

随后,二婶儿又上楼拿来梳子,端来一盆温水,坐在奶奶身旁,一边和她谈着家常,一边为她梳头、洗脚。

梳洗完毕,二婶儿又把奶奶的腿托起来,平放在自己的怀里,认真地给奶奶剪起脚趾甲。

看着二婶儿的动作、神态,真像是在雕刻一件十分精细的物品。

我赶紧说道:

“二婶儿,我来给奶奶剪吧!

”二婶儿抬起头,笑着说:

“我来吧,等我的眼睛花了,再由你来为奶奶剪。

④多好的二婶儿啊,我真为奶奶有这样的好儿媳高兴。

【点评】本文太感人了,所选材料太典型了。

仅二婶儿背奶奶,为奶奶、、甲这几件事,就足以表现二婶儿无微不至地奶奶的优秀品质。

※可见:

在选取作文材料时,一定要增强“典型”意识,无论是选取真实的、熟悉的、新颖的材料,还是选取独有的、感受深的、藏在心底的材料,都必须是典型的材料。

3、新颖生动。

(写新颖生动的,不写陈旧呆板的)

要选取生活中的新人新事新面貌,五彩缤纷的“闪光点”,人物的独特经历。

材料不落俗套,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增强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在同学们的作文中,选材陈旧,往往千篇一律,缺乏时代气息:

写学生学习刻苦都以“开夜车”作材料,写老师的奉献精神总是写“带病上课”或老师给学生补课,写母爱总是写下雨妈妈送伞,写乐于助人总是写帮助孤寡老人等,就未免太俗,没有新意。

在写作中,要力求在选材上多下功夫,做到:

别人说过的话,我不原样地说;别人用过的材料,我不照搬来用。

这样才能避免一般化,使人耳目一新。

【例文】《我们家的“卫生部长”》

①我的妈妈是一名医生。

也许是受职业的影响,妈妈特别爱干净,平时天天拖一次地,星期天更不闲着,又是洗衣服,又是大扫除,直到把里里外外弄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我和爸爸封她为“家庭卫生部长。

②又是一个星期天,妈妈一大早就忙活起来了。

可当我打完羽毛球回来时,只见爸爸、妈妈吵起来了。

妈妈一手拄着拖把,一手叉着腰,嚷道:

“你看你,老毛病又犯了,脏死了!

”瞧,平时面带笑容的妈妈今天却像吃了火药似的。

“我的事不要你管!

”爸爸也不甘示弱地吼道。

这场战争是怎么引起的呢?

我这个“维持和平的人员”得侦察一番了。

哦,原来爸爸昨晚顺手把一双脏袜子塞进了抽屉,被“卫生部长”发现了。

妈妈那么爱干净,岂能容忍?

可我总觉得爸爸是男子汉大丈夫,不拘小节很正常。

于是,我便为他打抱不平:

“妈妈,你对爸爸管得太严了吧,不就一双袜子吗!

”妈妈眉毛一竖,眼睛一瞪,怒喝道:

“小屁孩,懂什么?

哦,对了,你回来第一件事是什么?

”“洗手,我早就背熟了!

”我不耐烦地嘟囔着。

③唉,本想助爸爸一臂之力,却弄了个引火烧身。

战争结束了,爸爸不仅当了“俘虏”,还得乖乖地帮妈妈干活。

④你瞧,我的妈妈就是这么一个爱干净的人,真是我们家名副其实的“卫生部长”。

【点评】这是一篇赞美妈妈的文章。

从开始学作文起,每个人写过的赞美妈妈的文章可能最多,不是写妈妈关心我的学习,就是写关心我的身体;不是写妈妈疼爱爸爸,就是写孝敬老人;不是写妈妈勤俭节约,就是写乐于助人……而这篇文章在选材上就很新颖:

通过妈妈“指责”爸爸这个材料,真实而生动地体现出妈妈、“治理”家庭有方的特点。

4、具体充实。

(写具体的,不写空洞的)

要选用具体的、“有血有肉”的材料,而不能选用空洞的、“有影无形”的材料。

如写《我的老师》:

全篇都只是泛泛地写老师早起、晚睡,工作很辛苦;带病上班、上课,一心扑在教育事业上;冒雨家访、补课,非常关心学生的学习;送学生去医院、给学生端水送药,时刻把学生的健康放在心上。

这位老师的确是一位好老师。

由于文章缺少具体详实的事例,因此没有说服力,人物形象苍白,难以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例】思考:

下面两篇文章选材哪篇文章好,哪篇文章不好,说出理由。

①《我最喜欢的老师》

①进入小学后,我认识了许多新老师。

有搞笑的美术老师,严厉的数学老师,和蔼可亲的政治老师,风趣的语文老师……其中我最喜欢语文刘老师。

②刘老师长得高高的,头发留得短短的,浓浓的眉毛下长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高挺的鼻子下面有一张大大的嘴,看起来十分帅。

③刘老师最大的优点就是有耐心。

每当我上课东张西望时,刘老师温柔又有耐心地拍拍我,提醒我让我看黑板。

每当我写作业拖拖拉拉时,刘老师会敲敲桌子,督促我迅速完成作业。

每次刘老师都是仔细地批改作业,错别字都不放过。

当我的作业准时正确的时候,刘老师嘴角会微微一笑,表扬我,鼓励我,让我继续保持速度和专注完成作业。

每次我犯错误的时候,他都会找我谈话,让我加快速度,利用课余时间补好作业。

④刘老师耐心地教导我,使我冲破种种难关,勇攀高峰,我十分喜欢他。

【点评】全文采用叙述的语气描写了一个有耐心的刘老师,举了两个事例:

上课时提醒我要专心;给我批改作业。

可是两个事例写得都不具体,纯属叙述,如果能抓住老师的语言、动作、神态去描写,形象就能更突出。

②《我最喜欢的老师》

①语文刘老师,个子不高,微微发胖的脸上有一双时常眯起来的慈祥的眼睛,一头花白的短发更衬出他的忠厚。

他有一条强壮的右腿,而左腿,却从膝盖以下全部截去,靠一根被用得油亮的圆木棍支撑。

这条腿何时、为什么截去,我们不知道。

只记得有一次,他讲课讲到女娲补天造人的时候,笑着对我们说:

“女娲用手捏泥人捏得累了,便用树枝沾起泥巴向地上甩,甩到地上的泥巴也变成人。

只是有的人,由于女娲甩得力量太大了,摔丢了腿和胳膊,我就是那时候被她甩掉了一条腿的。

”教室里自然腾起一片笑声,但笑过之后,我们的心头都泛起一股酸涩,同时更增加了对刘老师的尊敬。

②老师只靠着健壮的右腿和一根木棍,一天站上好几个小时,为我们讲课。

逢到要写板书的时候,他用木棍撑地,右腿离地,身体急速地一转,便转向黑板。

写完了粗壮的粉笔字,又以拐杖为圆心再转向讲台。

一个年过半百的老师,一天不知道要这样跳跃旋转多少次。

而他每次的一转,都引起我们一次激动的心跳。

③老师讲课精彩。

祖国的历史,使他自豪。

讲到历代的民族英雄,他慷慨陈词,常常使我们激动得落泪。

而讲到祖国近代史上受屈辱的岁月,他自己又常常哽咽,使我们沉重地低下头去。

④老师不喜欢笔试,却喜欢课堂提问,让学生们述说自己学习的心得。

如果有同学回答得正确、深刻,他便静静地伫立在教室一角,微仰着头,眯起眼睛,细细地听,仿佛在品味一首美妙的乐曲。

然后,又好像从沉醉中醒来,长舒一口气,满意地在记分册上写下分数,亲切、大声地说:

“好!

五分!

”如果有的同学回答得不好,他就吃惊地瞪大眼睛,关切地瞧着同学,一边细声地说:

“别紧张,想想,想想,再好好想想。

”一边不住地点头,好像那每一次点头都能给学生注入一次启发。

这时候,他比被提问的学生还要紧张。

这情景,今天想起来,依旧那么清晰,那么亲切。

⑤这便是我最喜欢的老师。

【点评】这篇文章介绍了自己的老师。

作者并没有运用华丽的辞藻,而是用质朴的语言向我们描述着这样一位优秀的老师,通过对老师在课堂上对待同学的态度,讲课时的慷慨激昂,让我们看到了一位、、充满正义的老师形象。

每一小部分都运用了具体的事例来表现老师的特点,也饱含作者对老师深深的爱。

(三)选材方面的失误:

1、材料虚假,违背常理。

有些同学老是觉得自己经历的事情不够感人,只有电影电视里发生的生离死别一类的事情才是感天动地的,才是能轻易赚到高分的。

于是,拿到题目后就开始胡乱拼凑起来。

想当然地编造故事却又不能自圆其说,结果造成感情失真,细节失真,漏洞百出。

所以,文章的想象必须合乎情理。

2、材料贫乏,内容空洞。

有些同学,写人时就只是罗列评语式的人物特点;叙事时只说故事提要,概述过程。

这样的文章,缺少细节,缺少深度。

3、材料平庸,内容雷同。

比如写家庭生活,必写父母限制自己的自由;写师生交往,必写自己生病、老师上门补课;写同学,必写误会导致分手,而后对方转学或者死亡。

由于材料缺乏新鲜感,所以让人觉得是老生常谈,不爱读,不想读。

4、游离中心,偏离主旨。

选材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围绕中心进行。

比如,根据“感恩教育要加强”这个中心,你写生活中有些人不知恩、不感恩的现象就是正确的;如果你去罗列坦然接受他人的恩情之类的事例,就偏离了主旨。

5、格调低下,幼稚可笑。

如以“尝试”为题,有人写尝试偷东西,尝试考试作弊,尝试打架,尝试犯罪……格调庸俗低下。

还有些同学老是爱写捡到钱包这类幼稚可笑的事情,仿佛到处都有钱包可捡一样。

【例】对比以下两篇作文,体会选材的重要性:

1《爸爸,请别再为我操心了》

①爸爸是一本书,有我永远读不完的艰辛,有我永远读不完的父爱。

②我是爸爸的掌上明珠,这十年来,我一直从他那儿索取着,回报给他的实在太少。

③在我小时候,爸爸经常给我买课外书,家里很穷的时候也照样给我买。

爸爸还给我定《语文报》《阅读报》《英语杂志》等学习资料。

④那是一个难以忘怀的夏天。

那天,爸爸带我到坝下游泳。

当时,我还不会游,可又想钻进水里摸鱼和虾,我急急地穿好泳衣戴上潜水镜准备下水,爸爸让我先做一下准备活动,我不听。

刚游一会儿,腿用力过猛,抽筋了。

我当时想:

完了,完了。

当我再次浮出水面时,感觉到爸爸正吃力地拽着我。

就这样我被爸爸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要不是爸爸,我的小命早没了。

⑤爸爸就是这样,时时关心我、保护我、鼓励我。

⑥爸爸对我的爱是无边无际的。

【点评】本文写了两件事:

①。

②。

两件事都没有围绕中心选材,因为文章是要突出“我”长大了,不要爸爸。

文章如果改为《父爱无边》,“文”和“题”就相符了。

2《妈妈,请别再为我操心了》

①前几天我和妈妈一起聊天,突然发现妈妈本来就稀少的头发中有几根白发。

我吃惊地叫了起来,妈妈却淡淡一笑:

“人,总会有老的一天的。

”我的心里十分难受,犹如刀割一般!

②暑期是漫长的,对大家来说也是一个轻松的大好机会,我却在忙碌的补课中度过:

早上,我得去上语文课;中午,我要写暑假作业;下午,我要学英语;晚上,还得补数学,为此,前段时间,我十分烦恼,强烈要求妈妈给我减负。

妈妈默不作声,给我找了一篇1800字的《减负,谁上北大清华》的文章。

是啊,别人减负,我不能减负,反而得加负,减负就意味着在高考上减分,所以我一定会为自己在学习上“加负”!

③我天天上语文、数学、英语补习班。

放学后,也只有妈妈在窗外看着我:

是否在课堂上说话,是否在课堂上做小动作,是否在做笔记,是否在听老师讲课……

④记得有一次,妈妈在窗外观察我,正好看见我在和别人说话。

我抬头看见她淋着雨,心里真不是滋味。

我放学出来后,她并没有骂我,而是语重心长地对我说:

“不要忘记妈妈是用钱来供你上学的,不要忘记我对你的期望,不要忘记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⑤以前我总是在妈妈的督促下才学习,现在我要用这三句话来鞭策自己不断进取。

⑥妈妈,请别再为我操心了,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相信儿子吧!

【点评】本文写了妈妈为了“我”的学习而不辞劳苦地接送“我”,用心良苦的不断地鞭策“我”进取。

文章紧紧围绕这一中心选材,刻画了一个任劳任怨、望子成龙的母亲形象。

【范文欣赏】 1《我真想您》 

①今天,我从抽屉里拿出影集,一页一页地翻看。

啊,这是我和奶奶的合影:

我依偎在奶奶的怀中,露出甜甜的笑;奶奶两眼眯成了一条缝。

这是多么幸福的一瞬间啊!

记忆,把我带回了和奶奶一起生活的童年时代。

②四岁那年,爸爸把我送到乡下,跟着奶奶一起生活。

开始我很不习惯那儿的生活,成天缠着奶奶买巧克力吃。

奶奶抚摸着我的头,笑着说:

“傻孩子,这山沟沟里哪有巧克力啊!

”为这事,我不知赌了多少气。

有一天,我正在玩,奶奶蹒跚地走过来,把一包巧克力塞在我手里。

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

奶奶乐呵呵地对我说:

“今天早上我赶集,看到一个外地小贩在卖巧克力,这不,给你买来了。

”我咬了一口,真甜!

奶奶在一旁也直乐:

“哎哟,慢点吃,瞧把你美的!

”我吃完后一边咂嘴,一边甜甜地说了一声:

“谢谢奶奶!

”奶奶笑了。

奶奶真疼我,打这以后,我再也不赌气了。

③平时一有空,奶奶就和我一起做游戏。

她一边拍着手,一边教我念顺口溜: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我也学着奶奶的样子念:

“小老鼠,上灯台,偷油吃,下不来……”奶奶听了,不停地夸我:

“小青青念得真好!

④每当凉风习习的夏夜,我一边乘凉,一边听奶奶讲故事。

一次我听故事时,竟不知不觉坐在凳子上打起了瞌睡。

“扑通”,我摔了个嘴啃泥,小门牙差点磕掉,疼得直哭。

奶奶一边急着扶我起来,一边逗我:

“青青乖,青青好,明天给你吃糕糕……”看着奶奶滑稽的样子,我破涕为笑了。

⑤时间过得真快,七岁那年,我离开了奶奶,回到爸妈身边。

临行前,奶奶抚摸着我的头,深情地说:

“让奶奶再看一眼咱们的小青青……”我含着泪向奶奶告别。

奶奶拿出一张照片给我,说:

“青青,这是你小时候和我的合影,带回家,想奶奶了就看看它。

”说着,奶奶的眼圈红了。

⑥我轻轻合上了影集,仍沉浸在甜蜜的回忆之中。

奶奶,我真想您啊!

【点评】小作者选取了几件事写奶奶:

奶奶早上赶集,为“我”买来巧克力;奶奶教“我”做游戏,念顺口溜;“我”听故事时摔了跤,奶奶逗我笑。

这些材料都表现了奶奶对自己的疼爱,表现了奶奶的慈爱,也抒发了自己的思念之情。

小作者和奶奶共同生活了很长时间,其间发生的事肯定不止这几件,作者只选这些材料来写,正是由于这些材料最有助于表达文章的中心。

2《我的妈妈》

①我的妈妈是个老师。

她浓浓的眉毛下面有一双明亮的大眼睛,端正的鼻子下面有一张爱唠叨的嘴,胸中却有一颗爱人的心。

②妈妈十分关心我。

有一次,天气已经凉了,可我还去游泳,一回到家就感到头晕。

妈妈给我一量,体温39℃。

妈妈急忙背我上医院,边走边唠叨:

“我不叫你去游泳,你偏去。

这下可好了,生病了不是?

”妈妈背着我,累得气喘吁吁,我几次要她把我放下,可她就是不肯,仍然唠叨着:

“你发着高烧,昏沉沉的,自己怎么走得动呢?

……”我只好趴在妈妈的背上,眼泪不断地往妈妈背上流。

到了医院,医生给我打了针,开了药。

回家后,在妈妈的精心护理下,我的病很快就好了。

③妈妈更关心她的学生。

④有一天放学回家,我一进门就闻到一股香味。

原来,妈妈正在厨房里烧鱼呢!

正是我最喜欢吃的蒜瓣鱼。

我兴奋地跳着嚷道:

“吃鱼喽!

”爸爸说:

“这不是我们吃的鱼,这是你妈专门买来烧给她的学生吃的。

”“什么?

烧给学生吃?

”我嘟囔道,“为什么?

”这时,妈妈从厨房里走出来,柔柔地说道:

“我有个学生病了,当老师的应该关心照顾,怎么能像你这样不通情理呢?

”我无话可说了。

⑤吃完饭,我也跟着妈妈去医院看她那个学生。

妈妈问长问短,真像那个学生的亲妈一样。

看着那个学生感激的目光,我不由得对妈妈肃然起敬。

⑥回家的路上,妈妈抱歉地对我说:

“今天没让你吃到鱼,明天我一定补上!

”我眨眨眼,调皮地说:

“妈妈,不用了,您已经给了我一件最有‘营养’的东西了!

”妈妈疑惑地问道:

“什么东西?

”我笑着说:

“就是您关心人的心啊!

【点评】文章的开头简单交代了妈妈的身份和外貌特征后,用“有一张爱唠叨的嘴”和“一颗爱人的心”为总起句总领全文。

接着,用妈妈关心“我”和关心她的学生两件事,具体形象地写出了妈妈爱“唠叨”、关心人的特点。

结尾一段采用对话形式,既照应了前文,又点明了中心,说明妈妈关心人的品质,已深深教育了“我”。

人物的特点是多方面的:

有外貌上的特点,有语言、行动上的特点,也有思想性格方面的特点,最根本的是思想性格上的特点。

这篇习作抓准了妈妈思想性格上的特点,形象感人至深。

3《我的外公》

①乍看我的外公,就是一个朴实的老农民,真的,他总是穿着一身普普通通的衣服。

②原先,我也很纳闷:

外公一个人生活,每月三千多元工资,花得完吗?

妈妈告诉我:

外公每月只拿五、六百元生活费,剩下的钱都交党费。

我听了,惊讶得直吐舌头,干嘛交那么多党费呀。

妈妈一讲我才明白:

外公年轻时就研究土壤,他看到祖国那么穷,人民那么苦,决心建立我国的土壤学,立志“土壤救国”。

可是旧中国没人关心这种事。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他的理想才得以实现。

从此,外公毅然投身党的怀抱。

③如今,外公已白发苍苍,年逾古稀,仍旧废寝忘食地工作着,他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

六年前他被诊断患了胃癌,需要动手术,他唯恐失去研究土壤的工作能力,没有同意。

六年过去了,外公还健在,还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他的名字还登上了《人民日报》。

他是怎样生活过来的?

翻开外公的日记,有这样一段话:

“无论怎样,我总是愉快的、满意的,因为我在过去的历史中,已把土壤学的种子,深深地播入不少青少年的心中,随便我是死是活,这点种子是暴风雨消灭不了的。

”外公没有被病魔征服,他的生命之火仍在燃烧。

④外公做的有些事我都不理解,他那么疼爱我,却一点儿好东西都不给我买,不是太小气了吗?

⑤有一次,外公出访归来,我和妈妈到机场迎接。

外公满面春风,提着大旅行皮箱从飞机上走下来,可把我乐坏了。

心想:

有门儿,准保给我带好东西了。

我连蹦带跳地跑上前:

“外公,给我带什么好东西了?

”外公愣了一下,伸手捏了一下我的鼻子,笑呵呵地用四川腔调说:

“小财迷,想要啥子好东西呀?

”我红着脸俯身打开箱子,一看,妈呀,带的什么呀,黄的、黑的……尽是土。

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