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287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38.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docx

部编版七上全册古文选择翻译简答阅读习题

七年级上全册古文习题带答案【2020部编版】

班级:

姓名:

题型:

【选择题】【重点句子翻译】【课内简答题】【课外文言文阅读】

目录: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习题

(二)第12课《论语十二章》习题

(三)第16课《诫子书》习题

(四)第20课《狼》习题

(五)第24课《穿井得一人》《杞人忧天》习题

(一)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习题

班级:

姓名:

一、选择题:

1、下面各组加点词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B)

A.陈太丘与友期行(期待)B.去后乃至(才)

C.元方入门不顾(照顾)D.太丘舍去(去……地方)

【解析】A约定。

B才。

C回头看。

D离开。

2、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大雪日内集(内在联系)B.俄而雪骤(不久)

C.讲论文义(讲解)D.撒盐空中差可拟(相比)

【解析】A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3、选出与“相委而去”中的“而”字用法相同的一项(C)

A、出淤泥而不染B、思而不学则殆

C、环而攻之D、中峨冠而多髯者

【解析】例句表示顺承。

A表转折。

B表转折。

C表顺承。

D表并列。

4、选出下列“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B)

A.渔人甚异之B.何陋之有

C.下车引之D.属予作文以记之

【解析】A代词,这件事。

B宾语前置的标志。

C代词,指陈元方。

D代词,这件事。

5、选出与“下车引之”中的“之”字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B)

A.渔人甚异之B.无案牍之劳形

C.具答之D.吴广佐而杀之

【解析】例句是代指陈元方。

A代词,这件事。

B主谓之间。

C代词,桃花源中人的问题。

D代词,指两尉。

6、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C)

A、相委而去(去:

去到)B、君与家君期日中(家君:

你的父亲)

C、元方入门不顾(顾:

回头看)D、日中不至(至:

至于)

【解析】A去:

离开。

B家君:

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D到。

7、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B)

A.去后乃至(乃至:

才到)B.相委而去(委:

委托)

C.与友期行(期:

约定)D.下车引之(引:

拉)

【解析】B委:

舍弃。

8、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C)

A.白雪纷纷何所似(译:

纷纷扬的大雪飘向什么地方?

B.俄而雪骤,公欣然曰(译:

不久雪花突然停止了,公因此高兴地说。

C.撒盐空中差可拟(译:

这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D.谢太傅寒雪日内集(译:

谢太傅一家人因为寒冷而靠在一起。

【解析】A何所似:

像什么。

B雪骤:

雪下得急了。

D寒雪日内集:

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

9、选出翻译正确的一项(C)

A.尊君在不(译:

尊敬的君子在不在)

B.待君久不至,已去(译:

等待你很久时间也不到来,约定时间已经过去了)

C.日中不至,则是无信(译:

正午时你还不到,就是不讲信用)

D.元方入门不顾(译:

元方赶着回家而顾不上他)

【解析】A尊君:

您爸爸。

对对方爸爸的尊称。

B已去:

已经离开了。

D顾:

回头看。

10、下面对《咏雪》文中句子的理解,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

A.本文题目为“咏雪”,点明全文的主旨是赞叹雪花的高洁和雅观。

B.兄子胡儿的比喻更多的是形似,下雪如“撒盐”。

C.兄女的比喻则是神似,下雪如“柳絮”的轻盈。

D.在最后的“公大笑乐”,表示太傅欣赏道韫的才华。

【解析】A主旨是赞叹谢道韫的才华。

11、下列是对《咏雪》课文写法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D)

A.本文对人物的描写主要采用语言描写。

B.文章用“公大笑乐”侧面反映出道韫的才华。

C.本文的两个比喻句只有喻体,分别是盐和柳絮。

D.本文开始写下雪的环境描写是用来渲染寒冷、孤寂的气氛。

【解析】D为下文咏雪作铺垫的。

12、对《陈太丘与友期》中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陈太丘与友期行”而“太丘舍去”,可见陈太丘是一个不守信用的人。

B.“与友期行,期日中。

过中不至”反映出友人是一个不守时、不守信用的人。

C.友人怒骂陈太丘“非人”,可见友人的无礼和无知,不懂得自我反省。

D.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地批评了友人,言之有理,可见他的机智聪明。

【解析】A是友人不守信用。

13、《咏雪》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B)

A.“期日中,过中不至”这一句话点明了不守信用的人是客而不是陈太丘。

B.“与儿女讲论文义”一句中“儿女”指的是谢太傅的儿子和女儿。

C.“未若柳絮因风起”这句话的意思是:

还不如比做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D.“尊君”、“家君”,前者是敬词,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后者是谦词,是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解析】B“儿女”古今异义,子侄辈的人,指家中的年轻一代人。

14、对《陈太丘与友期》中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C)

A.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不顾友人。

B.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引导陈元方。

元方进门后不再看他。

C.友人感到很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表示好感)。

陈元方进入家门后没有回头看(他)一眼。

D.友人十分惭愧,下车去拉陈元方。

陈元方不顾友人自己进入家门。

【解析】C引,是拉的意思;顾,是回头看的意思。

15、下列是对《陈太丘与友期》写作上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本文对人物的描写主要采用语言描写的动作描写。

B、友人从“怒”到“惭”的表情变化,反映出其心理变化过程。

C、文章最后定“元方出门不顾”是全文的败笔所在,让元方变成了一个不尊重长辈的无礼小孩。

D、本文在叙述故事时按照故事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而“元方针锋相对,义正辞严批评友人的无信、无礼”是高潮部分。

【解析】C对方无礼在前,不能说是败笔。

二、重点句子翻译: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翻译: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解文。

2、白雪纷纷何所似?

翻译:

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3、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

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

4、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

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

5、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

翻译:

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

6、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翻译:

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

7、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

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

8、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翻译:

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

9、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

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

三、课内简答题:

1、《世说新语》由南朝人刘义庆组织文人编写而成,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主要描写从东汉到刘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人士的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

2、指出下列称谓各指代的是何人。

①即公大兄:

公大兄:

指谢太傅的大哥。

②尊君在不:

尊君:

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

③待君久不至:

君:

您。

④君与家君:

君:

您。

家君:

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3、《咏雪》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

答:

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的氛围。

4、《咏雪》中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纷”,你认为哪个更好?

为什么?

你还能说出一两个形容飞雪的好比喻吗?

答:

“柳絮”一喻好,因为它有意像,即既有物像又有意蕴;而“撒盐”一喻仅有物像而无意蕴,所以说不好。

5、《陈太丘与友期》中请分别用一两个词语评价文中的人物:

陈太丘:

教子有方、做事有原则

友人:

暴躁易怒,知错能改。

元方:

聪明伶俐,知书识礼

6、《陈太丘与友期》中元方“入门不顾”是否失礼?

说说你的看法。

答:

客人无礼在先是事实,元方年仅七岁,懂得指出客人的不对,维护父亲的尊严,已属不易,不应对其要求过高。

7、如何理解“公大笑乐”这句话?

答:

表明谢太傅肯定了谢道韫的比喻,虽未作任何评价,但从他的“大笑乐”中可看出他十分赞赏谢道韫的才气。

8、《咏雪》文章结尾为什么补充交代道韫的身份?

答:

烘托道韫的不凡,暗示太傅赞赏她的才气。

9、《咏雪》一文哪些地方透露出了古人的家庭生活情趣?

答:

从“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可以看出谢安一家其乐融融的情景,屋外冰寒雪骤,室内谈笑风生。

“公欣然”和“大笑乐”,可看出谢安与子侄辈亲密无间的感情和把玩诗句的雅兴。

10、《咏雪》中“未若柳絮因风起”被后人称为咏雪佳句,妙在何处?

答:

因为柳絮团状,与雪花相似,漫天飞舞給人以想象和美感,比喻十分传神,而且还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温暖感觉,有深刻的意蕴。

11、《陈太丘与友期》中友人听了陈元方的话后感到非常惭愧,可是陈元方仍然“入门不顾”,假如是你,你会怎么做?

答:

假如是我,我会接受他的歉意,并告诉友人,会将这歉意转达给自己的父亲,并告诉他要做个讲诚信,进礼仪的人。

12、学习《陈太丘与友期》,你明白了怎样的道理?

请写出一句与此相关的名言:

答:

做人要讲诚信,尊重他人。

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四、课外文言文比较阅读:

A:

《陈太丘与友期》原文略

B:

《郭伋传》

郭伋始[当初,最初]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编次,排列]迎拜。

伋问:

“儿曹[孩子们]何自远来?

”对曰:

“闻使君到,喜,故来奉[敬词]迎。

”伋辞[告别]谢之。

及[等到]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谓[告诉,对…说]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

行部既还,先期一日,伋畏违信[失信]于诸儿,遂止[居住,栖息,停留]于野亭④,须[等待]期乃入。

其为人若此。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

郭伋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

行部,出巡。

②西河美稷:

地名。

③别驾从事:

部下官吏。

④野亭:

郊野外的亭子。

〖译文〗郭伋做并州牧时,到任不久巡行部属,到西河郡美稷县(故城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之北),有几百儿童,各骑着竹马,在道旁拜迎。

郭伋问:

“孩子们为什么自己远来?

”孩子们回答说:

“听说使君来到,很高兴,所以来欢迎。

”郭伋辞让致谢。

等到事情办完,孩子们又送到城郭外,问:

“使君哪一天能回来?

”郭伋叫别驾从事(官名,类似于今天的随行秘书)计算日程,告诉了他们。

巡视回来,比原定日期早一天。

郭伋怕失信于孩子们,于是在野外亭中歇宿,等到预定时期才进城。

郭伋就是这样说到做到。

⒈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放弃等候离开了]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解析】A舍去:

丢下(他)而离开。

舍:

舍弃。

去:

离开。

⒉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C)

A.相委而去:

承接杂然而前陈者:

修饰

B.计日告之:

他们友人惭,下车引之:

代词,指元方。

C.遂止于野亭:

在骈死于槽枥之间:

D.其为人若此:

他安陵君其许寡人:

语气词

【解析】A表承接;表修饰。

B代词,他们;代词,指元方。

C都是在的意思。

D代词,他;祈使语气,一定。

⒊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

”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去。

翻译:

客人问陈元方:

“你爸爸在不在?

”回答说:

“我爸爸等您很久您都不到,已经离开了。

⒋文段理解。

⑴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

告诉我们一个共同的道理:

做人要讲信用。

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郭伋守信)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描写),乙文侧重叙述。

⑵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答:

①要讲诚信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