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427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22.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docx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识字4

德育目标:

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3、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教学重点: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方法:

激趣法、小组合作学习。

第一课时

德育目标:

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教学重点:

会认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预习检测:

1.听写2.指名读课文

3.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三、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听老师讲“拔苗助长”的故事,揭示课题。

2、教师介绍有关成语的知识。

3、朗读课文。

边读边想象成语的意思。

a、自读课文,读准汉字的读音。

b、教师范读:

读出韵味。

c、师生对读、生生对读、读准汉字读音。

4、交流搜集有关成语故事的资料。

a、学生自愿上台交流。

b、听了同学的介绍你明白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

实践活动。

积累成语,并做成卡片。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德育目标:

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

教学目标: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在识字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搜集有关的成语故事。

教学重点: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其中的韵律美。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成语。

激发学生积累成语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预习检测:

1.听写2.指名读课文

3.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三、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自由朗读,不会的字看书上的注音拼读。

  

  2、自愿读,师生正音。

提示:

寸,平舌音;彰、障,分清声调。

  3、出示字卡,学生认读。

  

  4、小组合作识记生字。

  

  5、指导读全文,读出韵味,巩固认字。

  

6、课外阅读指导  

  a、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与本课哪个词语的意思相同或相近。

  b、找成语故事读一读,积累几个你喜欢的成语。

7、指导写字:

 补:

第四、五两笔要短,右边不过竖中线,左边不要写成“”。

  拔:

左窄右宽,捺要舒展,右边不要写成“发”。

  所:

左边的笔顺是。

  助、功:

右边都是“力”字,“横折钩”的“折”笔要往左斜,不能写垂直。

  

四、拓展:

教师小结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

做练习册识字4的一、二题。

2、课外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

板书设计:

识字4寸落补拔

功助取所

教学反思

13 坐井观天

德育目标:

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4、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激趣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第一课时

德育目标:

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字。

2、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激趣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预习检测:

1.听写2.指名读课文

3.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三、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个新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1、指导学生通过观察插图一,了解“井沿”指的是什么地方。

2、指导学生自读故事,注意把生字读准,了解故事大概内容。

3、指名说说自已读了文章后知道了什么。

4、让学生了解“无边无际”的意思,认识“际”

5、通过分析“信”的字形特点,认识“信”。

6、同桌互相交流对生字的认识。

7.指导写字。

  先让同学们“看”:

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写时应特别注意什么?

再让同学们“说”:

它们都是左右结构,都是“左窄右宽”。

写“沿”时,注意右上方与“几”不同;写“际”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的,“耳朵”要写得高而窄。

指导“还”的笔顺规则,先写“不”,再写“辶”。

再让学生观察字的结构特点,独立描红、临写最后通过课后的“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四、拓展延伸:

“读读抄抄”巩固所认的字和所写的字。

五、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德育目标:

发挥学生的想象,为课文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目标:

1、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2、了解课文内容,初步理解寓意。

3、发挥想象,写续编,加深对寓意的理解。

教学重点:

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对话。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理解寓意。

教学方法:

激趣法、小组合作学习。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预习检测:

1.听写2.读课文3.检查生字字音,正音

三、故事引入,激发兴趣

1、图文结合,以读带讲,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

设计口头填空:

   青蛙坐在(),小鸟落在()。

2、自读第二至七自然段,用不同的符号,分别画出讲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的句子。

找出文中小鸟和青蛙的三次对话。

看插图练读第一次对话。

3、感悟第二次对话。

(1)通过学习第二次对话,让学生说说读懂了什么。

(2)引导学生思考:

青蛙和小鸟为什么有不同的看法?

(3)围绕这个问题自由读课文,想想再回答。

(4)用“因为……所以……”谈谈自己的理解。

(5)带学生体验:

走出教室,说说你看到的天有多大?

用纸卷成纸筒再去看天,看到的天有多大?

4、比赛朗读小鸟认为“天大”的句子和青蛙认为“天小”的句子,看谁读得好。

老师指导朗读青蛙和小鸟的话。

青蛙的话用自信、傲慢的语气;小鸟的话用劝告、诚恳的语气。

5、感悟第三次对话。

(1)自由读第三次对话,边读边想:

小鸟和青蛙都是笑着说的,他俩的笑各有什么含义?

(2)小组合作学习。

先分角色朗读,再讨论上面的问题。

(3)朗读对话,读出适当的语气。

朗读提示:

青蛙的话要读出傲慢、自信的语气,表现出自以为是的心理状态;小鸟的话要读出耐心地摆事实、讲道理的语气,表现出实事求是的诚恳态度。

6、分角色朗读。

四、实践活动

1、小组合作,续编第四次对话:

青蛙如果真的跳出井口,他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

学生分小组合作学习,续编第四次对话,并分角色读一读。

2.查查资料或者向别人请教,看看地球、太阳和月亮谁大。

  青蛙:

井底——天井口大

  小鸟:

天上——天无边无际

五、作业布置:

1、课堂作业:

做课堂练习册13课的一、二题。

2、课外作业:

抄写本课生字,预习14课。

 教学反思:

14我要的是葫芦

德育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激趣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图片。

第一课时

德育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方法:

激趣法、朗读感悟法。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课前三分钟展示:

二、预习检测:

1.听写2.指名读课文3.卡片检查生字的字音,正音

三、故事引入:

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出示实物——葫芦,让学生认一认,这是什么?

葫芦可以作中药,能治病。

  2、今天我们学习一个跟葫芦有关的寓言故事《我要的是葫芦》。

教师板书课题,请同学们读一读,纠正读音:

芦:

字音是lu,第二声。

读“葫芦”一词时,是轻声,跟着老师再读。

3、学习本课生字和词语。

  a、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画出新词。

借助汉语拼音读一读。

  b、同桌开展相互间的学习。

  

(1)打开课后的生字表,分别读一读,如果读得不正确,进行纠正,还可以借助工具书

查一查,读准字音。

  

(2)两个人读一读画的新词,相互解答不明白的词义,利用工具书查一查,看看解释。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卡片,让学生读一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葫芦挂些怕盯邻居治奇怪

  在读生字的过程中,对读得不准确的地方及时纠正。

  

(2)看投影,读词语。

先让学生自己练习读,再指名读。

  葫芦一些挂着雪白邻居奇怪治一治自言自语

  (3)结合学生遇到的难字说一说记忆字形的方法。

教师板书。

  芦:

上面是“草”字头,下面的“户”字第一笔是点,注意与“卢”字区分,“芦”在“葫芦”一词中读轻声。

 盯:

左右结构,部首是“目”字旁,右边是“丁”字。

这是一个左形右声的形声字,表示目不转睛地看。

  怪:

这是左右结构的字,右上是“又”字,下面是“土”字,注意与“经”字区分。

  挂:

第六笔是横,不是竖,两个“土”字上下排着。

  些:

上下结构,上面的笔顺是:

竖横竖提撇竖弯钩

  动手书空。

教师进行板演,易错的地方用彩色笔标出来。

  (4)理解词意

  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理解,让学生先说一说意思,相互补充,利用工具书查一查。

  赛过:

胜过。

本课指种葫芦的人希望葫芦长得比南瓜还要大。

  挂:

本课是结(ji5)的意思。

  蚜虫:

昆虫,身体卵圆形,绿色,黄色或棕色,腹部大。

吸取植物的汁液,是农作物的害虫。

俗称:

腻虫。

奇怪:

纳闷,不理解。

5、读课文,看插图,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1、让学生自己练习读课文,要做到正确和流利。

  2、同桌之间进行互查。

  3、与小组成员一起看插图,说说画面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而后练习读书。

  4、教师检查学生读书情况。

 

(1)指名读书,大家进行评价。

 

(2)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课文讲的是一个人种葫芦的事。

这个人不知道叶子和葫芦的关系,他只注意葫芦,叶子上生了蚜虫他不管,邻居劝他,他也不听,结果叶子上的蚜虫越来越多,小葫芦也都落了。

6、指导学生进行书写。

  1、让学生观察田字格中的范字,而后描写。

  2、教师让学生进行板演,进行评价。

四、拓展延伸:

总结本课学习情况。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

7我要的是葫芦 芦 盯 挂 怪 些

第二课时

德育目标: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

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

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叶子与果实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