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12794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docx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毕业论文

浅谈幼小衔接过程中儿童学习习惯的表现与培养论文摘要

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幼小衔接阶段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幼儿进入小学学习非常重要。

本文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重点以大班幼儿的学习行为习惯现状为立足点,阐述当前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学习行为习惯存在的突出问题。

进而,分别从幼师、家长及教育部署的角度讨论幼小衔接阶段不利于幼儿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相关问题。

最后,希望可以借助所学知识,在尊重幼儿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合理的部署教育活动,发挥幼师、家长双方的力量,在家园合作下,有效推进幼儿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关键词:

幼儿;学习行为习惯;培养

目录

论文摘要1

一、引言1

二、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表现1

(一)对纪律的遵守较为明显1

(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差异性较大2

(三)提前学习习惯的自主性缺乏2

(四)自主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不完全3

三、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误区4

(一)幼师对于幼儿不良学习行为习惯的处理不当4

(二)家长没有正确的帮助幼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5

(三)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过度集中5

四、幼小衔接阶段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建议6

(一)明确幼儿主体地位合理设定学习习惯培养周期与内容6

(二)幼师应关注并正确引导幼儿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7

(三)家长应重视幼儿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7

(四)重视学校和家庭的配合8

参考文献9

一、引言

幼儿园教育是孩子学前教育的开始,在学前期培养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不仅对孩子即将开始的学校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就是对孩子的一生身体健康,事业成功,生活幸福也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不能操之过急,得一步一个脚印,幼儿园是幼儿走向父母的爱护下走向独立生活的关键阶段。

幼小衔接过程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与改进,对于即将开始的小学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幼儿自身在幼儿园阶段也有一定的学习,但更多的是通过游戏和其他活动的方式接受教育。

这与小学中课堂教育为主的教育模式,以及更多引导幼儿思考与自主学习的情况存在很大的不同。

因此,应该在幼小衔接阶段,重视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正确认识在幼儿园期间幼儿形成的学习习惯的具体特点,明确其与小学学习要求的差异,进而采取一定的手段削减差异,为幼儿将来在小学更好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表现

大班是幼小衔接的核心环节,本文研究以A幼儿园为例,通过对A幼儿园大班幼儿学习活动的观察,以及对幼儿、幼师等的调研及访谈,整理大班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具体表现及特点。

(一)对纪律的遵守较为明显

学习纪律性是学习习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纪律的学习,对于配合老师教学工作,逐步完成个人的学习是非常重要的。

幼小衔接阶段,大班幼儿的学习实际上已经开始类似于小学的课堂教育,幼师也会有意识的培养幼儿的纪律意识和学习习惯。

根据笔者对A幼儿园幼师的访谈,4位大班幼师都提到:

在教学中,大班幼儿的纪律性已经逐步形成,尤其是在课堂学习中,大多数大班幼儿是会按照幼师要求进行学习并完成相关作业。

(二)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差异性较大

积极的参与学习对于提升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良好学习习惯之一。

幼小衔接阶段,大班幼儿应该逐步形成主动参与教育中安排的学习活动,积极的与老师进行互动,与其他幼儿进行讨论,更多的思考下提升学习能力。

在A幼儿园,笔者对大班40名幼儿(来自4个大班,各从25人中随机抽取10名进行调研)进行调研,得出大班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况,如下表所示:

表1:

大班幼儿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情形分布

调研项目

主动完成老师提前布置的预习内容

19

21

主动回答老师课堂提问

25

15

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课业讨论

16

24

对存在的疑问及时主动的询问老师或其他幼儿

14

27

结合上表调研结果可以看出:

有50%以上的幼儿会主动的回答老师的课堂提问,这表示部分大班幼儿是会积极主动参与老师课堂教育过程中的。

但是,从主动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内容、主动与其他幼儿进行课业讨论,以及主动询问老师解答疑问的情形调研结果来看,大多数的幼儿都是没有做到上述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基本要求的。

更多的幼儿还是相对被动的参与学习,对主动学习习惯的培养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和发展空间。

(三)提前学习习惯的自主性缺乏

预习有课前预习、阶段预习、学期预习等多种方法,在预习中要加强对预习笔记的记载。

要学生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不仅仅可以培养幼儿的主动学习能力还可以适当的提高课堂的学习的效率,这样可以针对性的提高幼儿学习的质量。

经过实践显示,科学的预习习惯可以使得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更为优秀,并且可以显著的改善幼儿在课堂上出现的听天书的状况。

根据笔者对A幼儿园幼师的访谈,4位大班幼师认为,每节课结束后,都会对新的教学计划进行安排,要求幼儿回家预习。

为了确保幼儿确实会预习,幼师会给每一个家长发短信、微信或者QQ信息等,希望家长帮助监督和辅导幼儿提前学习。

而根据笔者对A幼儿园40名大班幼儿的调研,大班幼儿提前学习习惯的具体情况如下:

表2:

大班幼儿提前学习习惯的情形分布

调研项目

自己主动记录老师安排的预习要求

11

29

在回家后对预习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15

25

在家长的要求下对预习内容进行学习

26

14

在家长帮助下,完成对预习内容的学习

24

17

结合上表2可以看出:

大多数幼儿(65%左右)是不会主动记录老师安排的预习内容,而是在回家后,根据老师给家长发的短信等信息来确定预习内容。

对于预习内容的学习,只有不足40%的幼儿是自己独立完成的,超过60%的幼儿是在价值的要求甚至家长一对一的辅导下完成的。

这表示,目前A幼儿园大班幼儿提前学习的习惯并不明显,尤其缺乏自主性。

虽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较小,自我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差,因此幼儿的预习要得到家长的相关帮助才得以顺利的坚持和持续下去。

但是,如果过度的依赖家长的监督辅导,幼儿在长期的学习中仍然缺乏提前做好预习工作的自主性,进入小学后,势必会仍然依赖家长或者因为自主性缺乏而逐步忽视或者省略预习工作,这对于良好学习习惯地培养是极为不利的。

(四)自主及时完成作业的习惯不完全

幼小衔接的大班幼儿教育中,幼师相对小班和中班教育而言,会更倾向于为幼儿布置家庭作业,来引导幼儿在课余时间复习和预习。

作业质量是幼儿学习效果的重要表现之一,做作业是为了及时检查学习的效果,可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巩固,可以提高思维能力。

自主、及时的完成作业,确保作业质量也是良好学习习惯不可或缺的部分。

尤其是,小学阶段的作业量会逐步增加,大班幼儿在幼儿园阶段是否可以形成按时保质的完成作业的习惯,将会对其小学生活产生极大影响。

就A幼儿园的情况而言,4位幼师中3位幼师认为大多数大班幼儿是可以及时完成和上缴作业的,而另外一位幼师则表示,大班幼儿的作业中,存在一定的抄袭现象,不排除幼儿到园后借他人作业抄袭的情况。

也就是说,幼师们认为虽然多数大班幼儿是会及时完成作业的,但是作业的完成是否由幼儿独立完成,以及作业质量如何,是不确定的。

而结合对幼儿的调研,可以得出下表所示内容:

表3:

大班幼儿及时保质作业习惯的情况分布

调研项目

在作业安排的当天回家独立完成

16

24

在作业安排的当天在家长帮助下完成

15

25

在次日到园后独立完成

2

38

在次日到园后参照答案完成

5

35

不能在上较前完成作业(曾有该问题发生)

2

38

结合上表可以看出,在被调研的40名大班幼儿中,只有2名幼儿有不能在上交前完成作业的情况。

另外38名幼儿中,只有16名幼儿会在作业布置后独立完成作业,而15名幼儿是在家长的帮助(这种情况以家长讲解,以及家长代做为主)。

还有7名幼儿是在作业上交前在幼儿园进行,其中5名幼儿是通过参照他人作业或者答案作完。

也就是说,大班幼儿自主、独立的及时完成作业,这样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只有少数幼儿基本形成,更多的幼儿还是依赖家长或者其他同学的作业答案才能完成。

也就是说,目前大班为主的幼小衔接阶段,幼儿对于自主及时的完成作业的习惯还存在非常大的改进空间。

三、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中存在的误区

在了解A幼儿园大班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行为习惯后,基于幼儿自身不健全的身心发育情况,需要强调幼儿园教育对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重要性。

这样就需要进一步了解当前幼儿园对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不足,进而逐步改善,为幼小衔接中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创造可能。

(一)幼师对于幼儿不良学习行为习惯的处理不当

结合前文所述,大班幼儿的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受家长与幼师的双重影响。

而幼师是否能够发现并有效对待幼儿不良学习习惯,对于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

一般情况下,幼儿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并不是刻意表现出来的,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中,做有心人,观察发现幼儿不良的学习行为习惯,在幼儿不良行为一旦出现必须立即施以惩罚,当然,我们所说的惩罚不是体罚和辱骂、殴打。

学前儿童的思维能力只能了解眼前的直接后果,不能想象更不能顾及将来的可能结果。

例如,在A幼儿园大班1班中,A幼师曾经发现幼儿在课堂上吃糖果或者传纸条的情况,该幼师采取罚站或者将幼儿推出课堂的方式处理。

在大班1班,A幼师曾经发现幼儿抄袭答案交作业,以及互相抄袭的情况,同样采取罚站的方式处理。

这样的处理模式下,幼儿知道自己有错,但是却认为任何错误,只要罚站就可以解决,甚至一些幼儿认为,违反纪律、不交作业等只是被罚站,是赚到了,就会出现恶性循环。

这样的处置方式,幼儿并没有认识到自身错误会对自己产生的影响,对于不良学习习惯的改正不利,也就无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

(二)家长没有正确的帮助幼儿培养良好学习习惯

很多家长和教师,在发现幼儿有不良学习行为习惯时,仅仅只局限于提醒幼儿,甚至是教训幼儿这种行为方式不正确,但是没有及时进行正确学习行为习惯的教导,这在一定程度上就失去了幼儿学习行为习惯教育的最好时机。

家长对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有着特殊的意义,但是从A幼儿园大班幼儿的调研情况来看,存在非常多的家长主导幼儿作业、家长干预幼儿预习等自主学习活动的情况,这就使得幼儿在学习中相对于独立思考,会更多的依赖家长,这就会极大的损害幼儿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对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是非常不利的。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家长与幼师是两个影响幼儿学习习惯最主要的群体。

在在具体的幼儿学习习惯培养中,家长与幼师的互动更多的集中在关于幼儿学习成果和作业内容等层面,真正与幼儿自身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学习行为习惯等直接相关的互动较少。

这就导致大班幼儿中部分幼儿虽然在课堂上有着比较好的纪律性,但是在回家后,却因为家长的宠爱等对于学习非常散漫,甚至故意延误或者拖延学习,这就导致幼师无法真正全面的了解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而家长也不会及时的向幼师反映,甚至一些家长认为大班仍然是幼儿园阶段,不必要过度强调幼儿的学习行为习惯,这就导致家长在幼儿学习习惯培养中无法发挥有效作用。

(三)幼儿学习习惯的培养过度集中

幼儿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很多家长对于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有着急功急利的想法,希望通过一段时间的综合训练就可以对幼儿的学习行为习惯有所大的帮助。

尤其是现在很多家长还帮助幼儿报名了一些好习惯行为的速效班级,这都不可能从根本上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现在包括A幼儿园在内的很多幼儿园,已经将大班的下半年设定为类似小学的教学模式,将幼小衔接的幼儿学习习惯培养集中在这个阶段。

也有一些地方采取学前班的方式,集中培养学前儿童的学习习惯。

但是,这样的培养模式,都是借助集中高频率的授课、训练等进行,虽然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某些幼儿的知识积累,但是与素质教育中小学生自主、积极的学习习惯培养的要求是相违背的,长期而言对幼小衔接后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效果不大。

四、幼小衔接阶段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建议

结合前文分析,要想改进当前大班幼儿为主的幼小衔接阶段幼儿不良学习行为习惯,为幼儿进入小学铺垫较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基础。

就必须正确的发挥幼师、家长的功能,打造一个更符合幼儿成长特征与个性的教育模式,构建持续渐进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体系。

(一)明确幼儿主体地位合理设定学习习惯培养周期与内容

在当前幼儿园大班教育中,为实现幼小衔接,一些幼儿园将幼师组成的教师队伍实质上训练成小学老师。

忽视幼儿的身心特征,而高强度的课堂教育、作业部署等,并没有真正将幼儿放在学习习惯培养的行为主体地位上,幼儿更多的是被动的接收教育,形成被动学习的显著特征,自主学习的行为习惯匮乏。

对此,应该明确幼儿在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中的主体地位,以培养幼儿自主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核心,调动幼师和家长的力量,共同创造有利于幼儿在幼小衔接阶段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培养的方案。

首先,幼儿园的自然环境,从幼儿园的设计、室内的物品摆放、物品颜色等等各个方面都要给孩子打造成一种轻松自在的教育氛围。

比如:

在孩子的睡房、教室、走廊中张贴于各种好行为、好习惯的要求和孩子们喜欢的卡通人物形象结合起来,在和谐的气氛中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

其次幼儿园要经常组织活动,比如:

唱儿歌和画画比赛,通过在比赛中让孩子们建立深厚的友谊,再次,幼儿园教师要在教育中以赞扬为主,教师要学会发现孩子所擅长的、所感兴趣的,在此基础上多表扬多鼓励孩子的些许进步,逐渐引导孩子发挥长项纠正短项。

此外,必须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特征,合理的设定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周期。

应该将大班为主的学习习惯培养,延伸到中班甚至小班。

在幼儿园各阶段的教育活动中,逐步培养幼儿形成独立的思考、观察等思维能力,引导幼儿逐步形成独立自主学习的品格,这样才能真正长久的培养幼儿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二)幼师应关注并正确引导幼儿形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结合前文分析,幼师在发现幼儿不良行为习惯时,过度依赖批评和惩罚的方式,是不能真正长久的帮助幼儿主动改进不良习惯并确立良好学习习惯的。

本文认为,幼师需要正确的处理幼儿的不良学习习惯,并且更多的需要借助榜样的力量来树立良好学习习惯标兵带动班内其他幼儿自主学习和培养良好学习行为习惯。

例如,幼师应该改变批评甚至体罚等处理幼儿不良学习习惯的模式,更多的采取引导的方式,通过宣传正面、积极的榜样力量,带动幼儿逐步改进。

此外,可以设定学习小组,每个小组内成员轮流当小组组长,负责组内的课堂活动组织、课后作业通知与核对等基本的学习工作,提升幼儿自身对小组学习的重视程度,也提升幼儿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的能力,由此培养幼儿的观察、思考、整理等基本的学习行为习惯,为幼儿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创造条件。

(三)家长应重视幼儿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

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幼儿良好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关键的作用,父母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是对孩子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最为不利的时候,因为父母往往会为爱而溺爱孩子,所以父母在生活中要对孩子施予正确的引导,多花些时间耐心的去培养孩子和教导孩子。

试着让他们自己独立的完成预习和课后作业,家长需要更多的给予幼儿自由的学习空间和自主学习的空间,尊重幼儿通过自己的方法,自由安排学习时间和学习内容,避免过度干预降低幼儿学习自主性的问题。

家长应该变辅导为引导,不应该看着幼儿学习或作业,而是应该在幼儿需要的时候,为幼儿提供其他小朋友的联系方式,先鼓励幼儿与小朋友通过探讨和思考来完成学习内容。

其后才为幼儿提供必要的思路引导,为幼儿自主学习下的良好学习行为习惯养成创造更好条件。

(四)重视学校和家庭的配合

幼小衔接并不是幼儿园和小学的事情,家庭和社会各方面因素都对其产生影响。

其中家长的作用尤其不能忽视。

一方面,儿童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和能力以及社会适应性等都离不开家长态度的影响。

同时,由于学前儿童数量逐年减少,多数幼儿园数量逐年减少,多数幼儿园已从超负荷运转到主动争取生源,家长也从注重园所设备和服务水平转而注重幼儿园的教学质量,并经常把幼儿园是否教小学需要的知识做为衡量其质量高低的标准。

这也是导致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重要因素。

因此,幼小双方都应重视做好家长工作,采取普遍式家访,如通过召开家长会,创建家长学校和开展家长开放日活动,观看小学低段教育教学的录象等方式向家长宣传教育方针和正确的衔接措施,帮助家长学习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家庭和幼儿园同步对儿童进行衔接教育,保证衔接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贾华.大班幼儿学习习惯培养的实践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3

2.刘刚,娄慧.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J].科技创业,2010,3:

129-130.

3.郑旖旎.利用自主游戏促进幼小衔接中幼儿学习习惯的养成[J].教育导刊,2014

(2)

4.张琳琳.浅议家庭教育在幼儿成长中的重要性[D].苏州大学,2011.

5.郭凡.小学新生学习适应性现状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3

6.刘晓旭.浅议幼儿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D].北京化工大学,2010.

7.吴玉娥.培养幼儿学习品质的几点体会[J].时代教育,2014

(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