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

上传人:b****4 文档编号:5407057 上传时间:2022-12-16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122.8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4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docx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doc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

产业发展规划

 

申报单位:

定南县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管理委员会

编制单位:

达华集团管理有限公司

二零一零年十月

第一章总则

1.1、规划背景

旅游产业是当今世界许多国家优先发展的朝阳产业,旅游业的发展速度超过经济的众多部门,成为全球的主要支柱产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业飞速发展,成为第三产业的龙头行业,对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意见》首次将旅游业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提升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江西省政府作出进一步加快“旅游休闲后花园”建设进程,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江西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决定,认为旅游业是解决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是吸引外资、展示江西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这为全省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以及发展前景。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现代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相互渗透,旅游文化产业成为当前经济与文化高度融合的新兴经济产业。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和重要内容,旅游是文化的载体和传播渠道,文化与旅游融合构成了不同地区的旅游特色和魅力。

而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又进一步促进文化与旅游密切融合,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精神文明建设。

因此,鉴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共同属性和特征,积极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动发展,既是进一步把定南县建设成旅游强县的必由之路,也是不断提升定南县文化“软实力”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

定南县政府积极主动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提升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定南县发展旅游产业具有紧邻广东深圳的区位优势和京九铁路在县城有停靠站的交通优势。

还有人口少,文化特色资源和生态好等优势。

定南位居江西南大门,与经济发达,开放意识强的粤港澳深地区空间上山水相连,且有广州至河源的城际轻轨资源可以凭借,是一个很理想的潜在市场。

定南的旅游开发选择的启动时间,正好是国家刺激内需,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时期,消费群体加大,投资渠道增多,有利于促进定南旅游的开发建设和发展。

面对广阔市场和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定南县委、县政府首先对该县进行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分析,以明确当前产业问题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根据全球、区域或周边城市、区域政策和本地产业特征等,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优劣势。

发挥定南自身经济结构和区位优势,实施差异化战略,建设有特色的产业,将旅游业确定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致力于将定南打造成为“粤港澳休闲后花园”,是将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规划建设的基本思路。

1.2、指导思想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市场导向和政府推动相结合,遵循产业聚集规律,突出园区的产业聚集功能,用十年左右的时间,把旅游产业培育和发展成为定南县战略型支柱产业和能令中外游客满意的服务产业,探索一条县域生态经济文化的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1.3、产业发展基本原则

1、集聚发展原则。

提升园区的聚集能力,推动产业龙头企业、关键项目、重点产品和核心研发向园区聚集,使园区成为区域内产业集中度最高区域,不断提高区域经济竞争力。

2、关联发展原则。

发挥优势产业、企业的关联辐射作用,推进龙头企业加强标准化建设和实施产品、技术扩散,园区内中小企业开展协作配套,推动产业、企业形成配套发展、错位发展、互补发展的良性格局,提高企业市场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3、成链发展原则。

发挥作为优势产业链“链核”的龙头企业、重点产业带动作用,培育完善园区优势产业链,推动产业链纵向延伸、横向发展、侧向带动,做长园区优势产业链。

4、集约发展原则。

通过优势产业集中布局、集聚发展,建立成链闭环发展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促进资源节约和节能减排。

强化集约用地,努力提高景区用地综合利用率。

1.4、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

2)《城市规划编制方法实施细则》;

3)《城市用地分类与建设用地标准》(GBJl37--90);

4)《江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5)《江西省工业园区“十一五”专项规划》

6)《赣州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7)《赣州市工业六大主导产业发展规划》

8)《赣州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2005—2020)

9)赣州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融入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措施》的通知

10)《定南县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

11)《定南县城市发展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2020)》

12)《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

1.5、规划概况

1.5.1、规划范围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规划位于历市镇中沙仙岭村仙湖区域,总占地面积28.5平方公里。

一期仙湖以外的范围;二期为仙湖所属区域,仙湖面积2775亩(二期的开发必须找到可替代的水源才能开发)。

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最高海拔山地为千家寨578.4m,最低海拔252.5m,为河谷冲积地貌。

1.5.2、规划内容

在调查分析园区产业发展基础条件、周边地区发展特点、赣州及定南县资源禀赋,国内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根据国家产业政策,提出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的发展规划,公共配套设施规划、景观环境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共有四大片区,即仙湖风情区、文化体验区、生态休闲区和旅游地产区,其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森林公园、仙湖揽胜、自驾车营地、中国南方传统建筑文化区、神仙岭公园、客家部落、云中部落、艺术社区、天城仙都、山地体育公园、会展交易中心、森林购物城、四季生态馆、乡村公寓、幸福农庄、商业广场、丰收乐园、旅游产业研发基地、湖岸小镇、城市公寓、休闲商业街、企业公馆等项目和休闲设施。

1.5.3、园区功能定位

定南县仙湖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立足于国家旅游产业发展趋势、珠三角和海西经济区建设的大背景,依托珠三角产业经济带广大的经济腹地和定南县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和建设“粤港澳休闲后花园”的历史背景,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功能定位为:

1、低碳旅游的新典范——国家低碳旅游示范基地

2、乡村旅游的新模式——江西乡村旅游示范基地

3、绿色产品的集散地——赣南绿色物产交易基地

4、区域经济的新亮点——赣南现代服务业基地

5、赣南旅游的新中心——赣粤边际旅游集散基地

1.5.4、产业定位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定位思路主要是:

首先对定南县和赣州市进行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分析,以明确当前产业问题和预测未来发展方向。

其次根据全球、区域或周边城市产业、区域政策和本地产业特征等,分析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及优劣势。

再次,针对现状和发展条件,提出产业发展的总体战略,如结构升级、集群化、区域协调分工等,并按一定标准确定优势(或主导)产业及其战略。

最后,根据现状产业分布和“发展连片、企业进园”等原则,确定“点、轴、带、圈、片、区”的总体布局,提出优势产业布局意向、明确各区区产业类型及规模,有些则将产业布局任务交给空间部分。

园区产业发展定位是: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旨在以产业园区为平台,以产业集群发展为路径,以生态低碳为特色,以建设城市新区为发展目标,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商务会展业、生态农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保健业、创意产业等关联产业联动发展,集聚资金、人才、信息、物资等产业要素,打造高度复合的产、供、销一体化产业链条,集合文化体验、文化创意、生态观光、农业休闲、会展商务、康体养生和农耕体验等功能,构建产业多元、特色鲜明、产业关联度高、文化内涵丰富的泛旅游产业园区,并形成定南县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1.5.5、规划期限

近期2010——2014年;中期2015——2018年;远期2019——2024年。

1.5.6、园区建设总投资

按照工程项目建设收费标准和规范,以及赣州市建设工程投资于市场信息参加参考信息,结合定南目前的工资、物价水平估算投资,经估算,本项目的总投资为50亿元。

第二章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发展趋势分析

2.1国家提高旅游业的战略性产业地位

2009年11月25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意见》首次将旅游业从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提升为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要把旅游业培育成为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这为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战略方向。

定南县政府积极主动抓住这一机遇,努力提升旅游业在定南县国民经济中的产业地位。

2.2江西省政府决心把旅游业培育为重要支柱产业

江西省政府作出进一步加快“旅游休闲后花园”建设进程,尽快把旅游业培育成为江西省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决定,认为旅游业是解决就业、增加城乡居民收入的重要渠道,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增长点,是吸引外资、展示江西省新形象的重要窗口。

这为定南县旅游业的发展指明了发展方向,发展方式以及发展前景。

2.3未来大交通格局的逐步完善

随着中国高速铁路网的大力建设,各省市之间的空间距离越来越短。

江西未来将成为连接东西,贯穿南北的交通大省,极大加强了江西省各地市的可进入性,为江西省旅游业的发展带来可观的游客量。

规划中的福建厦门至长沙的高速铁路以及合肥至深圳的高速铁路,以及连通南北的京九铁路、粤赣高速等交通干道皆途径赣州、定南,为定南县的旅游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条件。

2.4赣州市响亮提出要把赣州打造成为生态旅游大市

按照“培育大品牌、开拓大市场、发展大产业”的思路,在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下,赣州市已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龙头,列入了赣州特大城市建设、四省通衢区域性现代中心城市和赣州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中统筹考虑,提出了“全市上下要依托资源,找准品牌定位,培育出拳头品牌,把赣州打造成为生态旅游大市,让赣州旅游品牌名扬天下”的要求,并先后下发了《关于加快我市旅游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赣州市创建旅游强镇实施办法》,编制了《赣州市旅游精品线路建设规划纲要》,由此可见赣州市政府发展旅游业的决心和勇气,这也为定南县发展旅游业提供了指导方向。

2.5定南县旅游强县、旅游兴县的战略决策

定南县十分重视发展旅游业,将旅游业确定为县域经济的支柱产业,致力于将定南打造成为“粤港澳休闲后花园”。

县政府积极引进外资,着力打造九曲度假村等重点景区。

为了鼓励投资者到定南投资兴建文化旅游项目,县政府制定了《定南县文化生态旅游产业投资优惠办法》,在各项政策方面予以优惠。

在税收方面,对县级所得部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免收,所有服务性收费按最低标准在减半的基础上再减半收取。

在土地方面,投资商可以通过出让、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取得土地使用权,旅游项目建成开放后,允许投资者抵押、租赁、继承,经申报批准,允许转让。

第三章项目投资环境分析

3.1、定南县概况

3.1.1、县情简介

定南县地处江西南部,与广东山水相连,古属扬州域,于明朝隆庆三年(1569年)建县,国土面积1318平方公里,总人口21万,县城人口7万。

县城总建成区面积5.61平方公里。

定南县是全国对外开放县、江西省综合改革试点县、赣州市经济小特区,是著名风水大师赖布衣的故乡,又是东江源头之一。

定南县是客家人聚居地之一,95%是客家人。

民风淳朴,开明包容,平安稳定,和谐祥瑞,是著名的省级平安县。

境内以稀土和钨为重点的矿产资源丰富,是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县,另有丰富的钛铁、石墨、膨润土、瓷土等20多种矿藏;竹木、生猪及各类山珍等优质农副产品资源丰富多彩,是江西省生猪养殖十强县。

电力丰富廉价。

与华东大电网相联,建成110kv输变电站二座和220kv输变电站一座。

境内拥有水电装机容量3.8万千瓦,完全有能力满足日益发展的工业用电需求。

服务一应俱全。

金融、保险、医疗、商贸、宾馆、娱乐、律师、会计师事务所以及海关等服务机构和中介组织完善齐全,可满足不同层次的商务、旅游、休闲等方面需求。

通讯方便快捷,固定电话、移动电话、宽带业务已覆盖定南山山水水。

供水设施完善,可充分满足生产生活需求。

3.1.2、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2009年全县实现生产总值27.5亿元,增长13.5%,其中一产4.75亿元,增长5.3%;二产13.85亿元,增长20.4%;三产8.9亿元,增长9.2%。

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54亿元,增长18.3%。

三次产业结构由年初的18.7:

47.5:

33.8调整为17.3:

50.4:

32.3。

实现财政总收入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2亿元,增长25.3%;财政总收入占生产总值比重为13.8%,税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比重为78.1%。

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7.15亿元,增长18.9%。

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3403元,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8元,增长10.1%。

3.2、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发展投资环境SWOT分析

3.2.1优势(Strengths)

(1)区位优势

2009年11月,《促进中部地区崛起规划》的出台,首次提出了长江、陇海、京广和京九“两横两纵”经济带概念。

赣州是纵贯南北的京九经济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京九铁路赣州境内全长262公里,赣州应借此机会找到在这个经济带中的位置。

赣州自古就是“承南启北、呼东应西、南抚百越、北望中州”的战略要地,与长江、珠江、闽东南三角洲之间存在着较强的互补性和经济关联性。

定南县发展旅游产业具有紧邻广东深圳的区位优势和京九铁路在县城有停靠站的交通优势。

还有人口少,生态好等优势。

(2)旅游开发资源

定南位居江西南大门,与经济发达,开放意识强的粤港澳深地区空间上山水相连,且有广州至河源的城际轻轨资源可以凭借,是一个很理想的潜在市场。

定南的旅游开发选择的启动时间,正好是国家刺激内需,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时期,消费群体加大,投资渠道增多,有利于促进定南旅游的开发建设和发展。

定南依托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打造文化生态旅游产品有着低成本和资源优势

1.旅游资源种类比较丰富。

定南县旅游资源种类较多,根据分类评价的结果,定南县涵盖了旅游资源8大主类中的6大主类和16大亚类,拥有155个基本类型中的31个,其旅游资源丰度属中等水平,具有一定的多样性,为发展旅游业提供了必需的资源条件。

2.文化底蕴深厚,旅游价值高。

定南县拥有丰富的文化资源,赖布衣的堪舆文化、神仙岭的休闲养生文化、客家的风情文化等都赋予了定南独特的魅力,具有较高的社会经济以及旅游开发价值。

但这些资源目前都处在待开发状态。

(3)政策优势

定南县制定了一系列的招商惠商政策,对于本项目的推进有着极大的好处。

关于其他服务方面。

县政府帮助申报高科技项目,向国家和省里争取优惠政策,包括奖励、贴息贷款等;企业立项、办证、办照等审批手续,县政府全力予以协助,以最快的速度办毕,努力为投资者提供优质服务。

3.2.2劣势(Weakness)

根据《定南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以及对定南旅游产业发展现状的综合研究,我们认为近年来,定南旅游产业有一定的发展,但也存在着制约旅游经济发展的诸多瓶颈。

——吸引力有限。

就定南旅游而言,虚多实少,故事多、载体少,有说头、没看头,旅游资源平淡,品级不高,特色不强,组合较差。

现有的旅游产品如九曲度假村、莲塘古城、车步虎形围、老城蜜梨园、神仙岭森林公园、云台山,普遍小、散、弱,单个旅游产品竞争力不强,多个旅游产品难以组成精品旅游线路,缺乏旅游目的地形象和品牌引力,旅游吸引力极为有限。

——距离市场远。

定南地处粤赣边界的南岭地区,距离珠三角核心城市3-4小时车程,距离江西核心城市南昌约5小时车程,区位偏僻,远离大城市,远离省内和广东的主要客源地,定南要吸引这些客源市场,难度很大。

——产业规模小。

据统计,2009年定南接待游客18万人次,占赣州市接待游客量(1165万人次)的1.5%,旅游总收入2950万元,占全县GDP的1%,占三产产值(8.9亿元)的3.3%占赣州市旅游总收入(80亿元)的0.4%,而赣州市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8.3%。

定南旅游经济规模小,所占比重低,产业贡献小,产业地位亟待提升。

——产品层次低。

定南旅游产品少,除九曲度假村属4A旅游区外,莲塘古城、车步虎形围、老城蜜梨园、神仙岭森林公园、云台山等代表性的产品,基本都是观光型旅游产品和中低端的城郊型休闲旅游产品,产品层次低,产品内涵有限,吸引力不足。

——旅游消费弱。

2009年,定南人均旅游消费164元,相当于赣州市人均旅游消费(686元)的1/4弱。

旅游消费以旅游观光和城郊低端休闲中低端消费为主,人均旅游消费低,本地旅游消费不足,外来旅游消费有限,导致旅游收入少,产业规模小。

3.2.3机会(Opportunities)

定南的旅游开发选择的启动时间,正好是国家刺激内需,政府对旅游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鼓励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和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时期,消费群体加大,投资渠道增多,有利于促进定南旅游的开发建设和发展。

泛珠三角合作发展战略给赣州旅游提供新的发展空间;不断改善的外部交通条件为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创造条件。

特别是近年来,定南县县委县政府积极谋划好应对措施,通过纵深推进十大体系建设,促进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降低商务成本,提升核心竞争力。

推动定南县文化生态旅游产业的发展,着力将定南县打造“粤港澳休闲后花园”决策,将为定南县旅游产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3.2.4挑战(Threats)

旅游产业中将住宿接待部门、交通运输部门、旅游业务组织、餐饮企业、游览娱乐企业、旅游购物企业以及旅游政府与行业组织等七个主体纳入旅游产业的范畴,涵盖了旅游“吃、住、行、游、娱、购”六要素。

目前这六大要素产业规模小,产品层次不高的现状严重制约定南旅游产业的发展,一般性的、常规性的举措难以改变这种瓶颈,小打小闹没有前途,修修补补解决不了问题,只有具备超常规的思路和非同一般的措施,这种局面才有可能改变。

由于定南旅游资源贫弱,旅游经济基础薄弱,旅游吸引力有限,要培育旅游业必须要挖掘资源特色,创造性地开发具有吸引力的旅游精品,完善旅游设施,需要创造性的发展思路和持续、大量的支持,而旅游产业发展要求高,增加了对产业培育的难度。

特色旅游资源较少。

定南县虽然拥有比较丰富的旅游资源,但是能够代表本县整体形象的特色旅游资源不多,本土拥有的资源,往往在其他地方也存在。

因此,定南的旅游资源并不具有唯一性,周边地区的旅游产品一定程度上起了替代作用,这就对定南旅游产品的竞争力提出了较大的挑战。

旅游资源分布比较零散。

定南县旅游资源分布不集中,目前的交通状况又不太理想,所以旅游资源整合、旅游线路设置的难度比较大。

定南的自然、人文景观的组合需要投入大量的基础设施方能实现有效、合理的组合。

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4.1区位条件

定南县位于江西省最南端,位于江西南部,被称为江西的南大门,东邻安远、寻乌,南接广东龙川、和平,西连龙南,北靠信丰。

京九铁路、粤赣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运输成本低。

定南至深圳约300公里,至东莞约290公里,至广东约310公里。

乘坐火车、汽车可在3-4小时内到达。

实现了从定南至广州、深圳三小时内到达,融入了“珠三角三小时经济圈”。

赣州黄金机场、吉安井冈山机场距此分别为140、250公里。

优越的交通,使得定南成为对接粤、港、澳的第一门户和排头兵。

旅游产业园未来将借势定南县城的区位优势,纳入“珠三角三小时经济圈”。

产业园南与定南中心城区相接,是定南县未来城市发展的重点区域,将与县城城市功能实现对接。

未来将实现工业、生态农业、旅游产业、文化产业、娱乐产业等多产业共生共存局面。

4.2地形地貌

园区位于历市镇中沙仙岭村仙湖区域,总占地面积28.5平方公里。

属于低山丘陵地貌,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区内最高海拔山地为千家寨578.4m,最低海拔252.5m,为河谷冲积地貌。

4.3土地利用

园区内土地类型主要为山地、林地,在山谷地带有部分农田。

林地以松树、竹、桉树以及灌木类植被为主。

土地利用形式较为单一,是典型的山区和林区。

4.4现状交通

产业园位于定南县城北一公里处,南与城郊交通环线岭南大道交接。

岭南大道是在建道路,宽度达60m。

仙岭大道30m宽,位于神仙寺脚下,向北延伸横穿项目所在地,是通往神仙岭的主干大道。

4.5水文特征

神仙岭是赣江水系和珠江水系的分水岭。

神仙岭以南河流向南流,隶属于珠江水系,以北河流向北流入赣江水系。

园区内的仙湖(礼亨)水库是定南县重要的水源地。

4.6资源分析

产业园项目区域内,山川秀丽,历史醇厚,客家风情浓郁,集聚岭北和岭南文化双重特色。

区内有神仙岭等特色山岳型旅游地、神仙寺等宗教活动场所、客家特色菜品饮食、客家工艺品、客家风情文化习俗、蜜梨、脐橙等特色水果,以及赖布衣、赖清规等当地名人。

可谓旅游资源种类丰富,文化底蕴深厚,休闲养生文化、岭南文化、岭北文化、客家文化等集聚交融,形成了独特的定南文化体系。

但区域内缺乏特色的极具吸引力的旅游资源类型,急需培育大规模旅游项目集聚体。

4.7综合分析结论

在综合分析产业园基础资料的基础上,产业园具有打造大型旅游吸引物的最佳条件、最好基础和最大可能。

首先,资源具有独特性。

产业园区横跨神仙岭,在这个极具道家养生气息的地方可深入挖掘岭南文化、岭北文化、休闲养生文化、客家文化,展现出旅游资源的独特性。

其次,产品具有唯一性。

产业园区将形成以客家文化旅游产品、山水生态旅游产品、会展商务旅游产品、大众休闲娱乐产品、度假地产旅游产品等为主导的产品谱系和旅游综合体,迅速跃升为连接粤、港最重要的文化、旅游集散地,赣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区域。

第三,项目具有集中性。

产业园结合自身资源基础和区域特点,未来将形成以文化旅游业、生态农贸业、会展创意业、度假地产业为四个核心领域的项目体系。

这些项目集中在产业园内展现,发挥集聚效应,形成颇具规模的旅游产业体系。

第四,功能具有复合性。

产业园区具有打造成为一个以中国南方传统建筑文化、客家文化为特色,以发展文化生态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集旅游、居住、休闲、会展、商贸、科教等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发展新区的空间条件和资源基础。

第五,快捷到达、方便集散。

产业园区凭借其良好的区位交通,通达赣、粤、港,汇聚游客流、物流、信息流,未来将成为省域边际重要的游客集散地和旅游中心。

第五章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产业链和产业园区引进的优先项目

产业链是一个包含价值链、企业链、供需链和空间链四个维度的概念。

这四个维度在相互对接的均衡过程中形成了产业链这种“对接机制”是产业链形成的内模式,作为一种客观规律,它像一只“无形之手”调控着产业链的形成。

增强产业园内部各企业间产业关联性,形成良好的分工与协作,使各个企业都处在开放的大而全的生产系统中,降低生产和交易成本,发挥产品市场竞争优势,这不但有利于新企业的引进和衍生,也有利于新园区的建设和产业链的形成。

5.1、产业园产业体系与类型构建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作为泛旅游产业发展模式的实践典范,通过提供具备吸引力的体验内容,吸引人们聚集,从而产生极大的区域聚集和经济带动作用,势必带动定南的城市化进程,形成游憩区、度假区、会展区、娱乐区、步行街区、购物游憩区及旅游小城镇等等,推动区域型旅游和商业房地产发展。

产业园发展模式能够提升城市功能,是推动城市经营的有效手段。

文化生态旅游产业园以旅游产业为主导产业,实现商务会展业、农业、体育产业、文化产业、物流产业等关联产业联动发展,集聚资金、人才、信息、物资等产业要素。

旅游产业一方面以“旅游产品”为核心,涉及“食”(餐饮)、“住”(度假)、“行”(区内交通)、“游”(游览观光、景点导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