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40202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5.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docx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和答案

绪论

1、恩格斯著作《自然辩证法》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恩对自然科学特别是19世纪的最新发展成果的哲学概括,确立了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主要内容及辩证法规律和若干范畴;通过对科学技术史的研究,总结了自然科学的发展规律,批判了自然科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论述了科学认识方法论的基本内容。

用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观点对当时自然科学中重大发现进行哲学分析。

(一)从自然观的高度提出了运动形式及其相互转化的学说:

(1)运动可划分为若干种运动形式;

(2)运动形式之间相互转化着;(3)在运动形式转化中存在着量的守恒和质的不灭关系;(4)恩格斯主张区分出简单的低级的运动形式和复杂的高级的运动形式。

恩格斯关于运动形式的学说提供了一种观察研究自然的哲学方式,启示人们从运动形式多样性的角度分析自然界多样性,从运动形式相互转化的角度分析自然界的演化发展,将自然界看成一个有内在联系的过程集合体。

(二)假说和实验相结合的科学方法论。

假说方法被普遍应用,标志19世纪科学研究的明显进步。

假说是理性思维的产物,既有一定的经验基础又包含一些假定和猜想,需要新的经验加以确证。

恩格斯认为:

(1)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

(2)假说既要有实验观察事实作为基础,又需要新的观察事实进一步确证;(3)假说相互排挤和迅速更替并不表明事物本质不可认识,而是意味着科学认识在错综复杂的曲线上发展。

此外,恩格斯还在《自然辩证法》中明确把科学作为一种社会现象进行整体分析。

强调了:

(1)社会生产是科学发展的动力;

(2)科学发展又推动着社会的变革。

恩格斯既把科学看成一种知识体系和活动体系,同时也把科学看成一种与经济、文化、政治发生相互作用的社会现象,又涉及到了科学的社会建制和社会价值问题。

《自辩》代表着19世纪崭新的自然哲学和科学哲学,既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世界观的基础,又是它的推广。

2、20世纪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答:

(1)自然哲学。

把蕴含在科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中的科学思想作为研究的重点。

例如,相对论中的时空观问题、量子理论中的因果性问题、控制论中的目的性问题、信息论中的不确定性问题、一般系统论中的等级结构问题、自组织理论中的非线性和随机性问题等。

不是解释世界究竟是什么样的以及为什么是这样,而是阐明20世纪的科学应该使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世界,这种观点在什么意义上是合理的以及是否需要补充和完善;不是关于自然界本身的知识,而是关于用什么样的观点来研究自然界的知识。

(2)科学哲学。

各流派关注的问题大体相同:

1)科学与非科学的划界问题;2)科学理论的结构问题;3)科学理论的发现问题;4)科学理论的解释评价问题;5)科学理论的进步标志问题;6)科学理论的社会承认问题。

(3)技术哲学。

从哲学的高度研讨与技术活动有关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问题的研究称为技术哲学。

3、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范围?

答:

科学技术哲学是在科学技术一体化的视角,从整体上讨论,对科学技术进行统一哲学研究其相关问题。

它把科学和技术看成一种知识体系、活动体系、社会建制和社会现象,进而对其进行整体性的哲学研究。

主要研究范围为:

(1)对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进行本体论抽象-自然观。

本体论是关于世界的本质、本原、存在的根据等问题的见解。

科学技术哲学中所研究的自然观,既包括天然物,也包括人工物,并力图用同一的观点阐释它们的存在和演化。

1)从自然规律的角度看人工物与天然物并无原则性差别,它们按同样的自然规律存在和演化;2)科学知识和技术知识之间往往贯通;3)在当今人类生活的地球上,主要由科学知识表征的天然物与主要由技术知识表征的人工物已复合为一个整体。

(2)对科学和技术研究活动进行认识论和方法论抽象-科学技术方法论。

所有这些研究活动都密切关注科技研究的具体实践,并以此为基础进行认识论分析。

科学技术活动不仅包括认知活动,还包括大量的非认知因素。

从认知以及认知与非认知相互影响视角上所形成的对科学技术活动的总体理解,称之为“科学技术方法论”。

科学技术方法论并不涉及某种科学方法或技术方法的细节,而是着力研究在科学技术活动中普遍使用的各种方法起作用的条件、制约因素以及它们的总体结构。

(3)对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价值论抽象-科学技术观。

在价值论分析中,科学技术被视为价值客体,人类社会被视为价值主体,从主体借助中介而和客体发生的交互作用中讨论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及其意义。

价值论分析所关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

(1)对科学技术的社会功能及其价值评价研究;

(2)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外部动力及其社会控制的研究。

立足于价值论分析而形成的关于科学技术发展的社会条件、社会功能、以及社会调解的总体见解,被称为“科学技术观”。

从科学技术哲学的研究内容中可以看出,它是一门以科学技术为直接研究领域的哲学学科,属于领域哲学。

科学技术领域中的重大进步,必然会引起科学技术哲学内容的变化,从而使其具有明显的历史性特点。

在不同历史条件和不同科学技术背景下,科学技术哲学会有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第一章

1、科学与技术有何异同?

答:

同:

(1)二者都是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活动体系和知识体系,都属于知识范畴;

(2)二者都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生产力要素,都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力量。

(3)科学的发现科技开辟了广阔的空间,并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引导。

(4)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生产力;

异:

(1)目的和任务不同。

科学知识主要回答“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揭示客观过程的因果性;技术知识主要解决实践过程中“做什么”和“怎样做”的问题,它追求满足主体需要的目的性。

(2)知识形态不同。

科学主要表现为一元性知识,它把复杂的现象统一于某一种本质,力求从众多的假说中筛选出某一种定论,并尽量使之简洁明了。

可以用规范语言、编码表述;技术则是从单一到多样,使提纯了的东西在条件耦合中复杂化,它把某一种科学认识转化为多种技术设施和工艺方法,从相同的原理中做出多种类型的设计方案。

一般做不到用规范语言、编码表述。

(3)知识的评价标准不同。

对科学知识主要进行真理性评价(正确与否);对技术知识主要进行价值性评价(有效与否)。

(4)与社会的相关度不同。

科学知识对近期的社会发展往往没有直接关联,但有根本性、长远性的意义;技术知识则关系到现实生产力,对社会文明、国家的实力和人们的生活质量有更为直接和近期的影响。

(5)知识表征方式不同。

科学知识主要记载为陈述性知识,技术知识主要记载为程序性知识,其形式为“如果采用A方法则出现B结果”。

(6)科学研究关于事实原理、定理;技术是研究技能、诀窍及社会关系的。

(7)科学是不会过时的;技术是可以过时的。

(8)科学是发现,将以前的知识创造复制;技术是发明,创造以前未有的。

(9)科学比较深奥;技术比较复杂。

P37表1-4

2、科学家的共同行为规范是什么?

从一般意义上说,支配科学家从事科学活动的基本精神原则有以下四点:

(一)普遍主义。

科学的普遍主义的直接表达就是科学理论的客观基础性,即尚未被经验证实的假说不管其来源如何,都服从于先定的、非人为的标准,该标准是与观察和原先已经证实的知识一致的。

(二)公有主义。

科学界承认科学发现都是社会协作的产物,并被分配给社会全体成员,是全社会的共同财产。

科学家对其发现拥有的唯一权利,就是获得科学共同体内部对其发现的承认和尊重。

(三)利他主义。

科学活动的主要任务是追求真理,仅仅在次要意义上才是谋生的手段。

(四)理性主义或有条件的怀疑原则。

科学家不应盲目接受任何东西,科学向包括潜在性在内的涉及到自然和社会的每一方面的事实提出疑问。

这种怀疑是借助经验的和逻辑的标准所进行的理性分析。

科学家有责任评价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也要允许别人对自己的成果进行怀疑。

3、什么是科学精神?

你所理解的科学精神的养成应该注意哪些方面?

答: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它包括下述五个要素:

①求真精神,即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或探求真理。

②务实精神,就是坚持“实事”为科学的认识对象,通过科学实践去“求是”,并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创新精神,认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④开放精神,即一方面,科学无国界;另一方面,科学是开放性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⑤批判精神,即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怀疑地、批判地考察世界。

科学精神应包括14个的特征:

(1)执着的探索精神。

根据已有知识、经验的启示或预见,科学家在自己的活动中总是既有方向和信心,又有锲而不舍的意志。

(2)创新、改革精神。

是科学的生命,灵魂。

(3)虚心接受科学遗产的精神。

(4)理性精神。

须从经验认识层次上升到理论认识层次,必须坚持理性原则。

(5)求实精神。

须正确反映客观现实,实事求是,克服主观臆断。

(6)求真精神。

在严格确定的科学事实面前。

科学家须勇于维护真理,反对独断、虚伪和谬误。

(7)实证精神。

科学的实践活动是检验科学理论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8)严格精确的分析精神。

确定性或精确性是科学的显著特征之一。

 (9)协作精神。

现代科学研究项目规模的扩大,须依靠诸多学科的协作与支持。

(10)民主精神。

科学从不迷信权威,并敢于向权威挑战。

(11)开放精神。

科学无国界,科学是开放的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12)功利精神。

科学是生产力,科学的社会功能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应当为人类社会谋福利。

(13)可重复和可检验:

研究客观规律就应具备可重复、可检验原则。

因此掌握规律就可以预测和改造客观事物。

(14)实践精神:

离开实践,科学毫无意义和真实性。

4、科学与伪科学有何区别?

答:

科学是一种知识,但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科学。

科学知识在认识论和方法论的主要特征,可以为我们区分科学与伪科学非科学提供一定的依据。

(1)科学的解释性和预见性,科学既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2)精确性,数学在科学中的应用使科学有了精确性的特征。

(3)可检验性,在可控的条件下可以重复接受实验的检验。

(4)可错性或可变性,科学的精确性使其具备了可检验性的特征,因而也就使其具有了可错性或可变性。

(5)系统性,科学知识不是各种孤立的概念、原理和简单堆砌,也不是互不相关的各种论点、论据的机械组合,而是根据自然界的有机联系,对事实的有组织的、系统的阐明与理解。

(6)主体际性,科学知识具有客观真理性,它的基本概念反映是固有的本质属性;它的基本定律反映客观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

伪科学的特征:

1、主观性:

即不可检验性。

是人的主观臆想。

1)伪科学极端蔑视现象知识的客观性地位;2)伪科学无法科学地说明它所覆盖的现象知识,因为它提供不出科学所需要的规范,使观念知识合理地回归现象世界;3)伪科学无法做出可供检验的预见。

2、特殊性:

只对异常事件适用,解释缺乏普遍性。

1)为科学思想往往是直观、抽象、空洞的,所以往往企图通过对一巧合个别事件的分析来印证自己的理论。

2)伪科学者热衷于各种异常现象。

3、孤立性:

与当时的科学背景知识不相容。

伪科学背离当代科学的知识背景,使用一套不同于科学共同体的概念系统。

4、神秘性:

非理性、非逻辑性。

1)伪科学实体具有超验性。

伪科学喜欢用超自然的东西说明自然,因而其本质上是超验的;2)伪科学思维具有非理性;3)伪科学表述形式具有非逻辑性。

5、反规范性:

故意违反科学共同体的行为规范。

1)他们反对普遍主义原则;2)他们反对公有主义和利他主义原则;3)他们反对理性主义原则。

伪科学与科学活动中的不成熟乃至失误根本不同。

科学中的失误不仅允许,而且难免,它是走向科学真理的一种试探。

而伪科学则是背离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道德的倒行逆施。

5、怎样理解科学技术一体化?

答:

科学技术一体化是一种趋势,是一个动态,综合的过程,它包括科学的技术化和技术的科学化,以及科学与技术连续体的形成。

科学的技术化是指在总体的科学研究活动中,包括大量的技术科学研究、技术发展研究和技术应用研究,这些辅助的技术活动。

技术的科学化有两层涵义:

一,已有的技术上升到技术科学并通过相应基础科学的指导,形成系统的技术知识体系,反过来完善提高已有的技术;二,指技术创造发明根据已有的科研成果而做出。

科学技术连续体是科学技术高度一体化的产物,它是指某个领域科学与技术连结为从基础研究经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到实用技术的连续整体。

6、简述科学技术的历史发展过程。

答:

准科学——前科学——常规科学——后科学

(1)从前科学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

1)科学的萌芽和文艺复兴:

在古文明国家里,积累了大量构成后来科学重要前提的知识。

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产生了第一批理论体系,这些萌芽状态的体系与深化相反,力图用自然本身的原则解释自然世界。

在中世纪,东方阿拉伯和中亚地区学者对科学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一系列知识领域中充实了古希腊的传统,并保存和发展了它。

在欧洲,基督教统治却使这个传统发生了极大的变化,演化成中世纪特有的哲学形态-经院哲学,科学成了宗教的奴婢。

文艺复兴运动为近代科学的产生提供了不可缺少的“空气和阳光”,它不只是一场复兴古典文化的运动,更是一场新时代的启蒙运动,对近代科学思想产生了积极影响。

2)近代三次科学技术革命:

第一次:

16世纪,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创立了“太阳中心说”,标志着人类对于外部客观世界的认识活动从“前科学”阶段迈进了“科学”时代,开创了第一次科学革命;第一次技术革命始于18世纪60年代,以牛顿力学体系为背景,以纺织机械的革新为起点,并以蒸气机的广泛应用为标志。

第二次:

19世纪法拉第创造“场”概念,麦克斯韦的电磁学理论构造出一幅以“电磁场”概念为基础的电磁世界图象,赫兹的实验证明“电磁场”的客观实在性,开创了的第二次科学革命;第二次技术革命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以电磁学理论为基础,以电动机、发电机、变压器等关键电力设备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

第三次:

随着以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所表征的实在的世界图景趋于完善,量子力学的创立者们意识到量子力学的统计性规律是一个比以往的决定论因果性规律更普遍的构架,是对“因果观念的合理推广”,从而实现对过去全部科学基础的因果性假说的辩证否定,成为第三次科学革命的重要标志。

第三次技术革命是当代人类正面临的一场以相对论、量子力学、系统科学为基础理论,以原子能,空间技术、电子计算机为标志,并以信息技术为中心的新技术革命。

 3)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性: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呈现出加速度增长的趋势。

其次,科学技术在高度分化、高度综合的基础上,呈现出一体化发展趋势。

再次,科学技术发展的总进程表现进化和革命的辩证统一。

科学技术的发展具有不可逆性,任何时代的科学技术都是在前人创造的基础上,向着更高的水平发展。

(2)从小科学到大科学:

近代科学在小科学的模式中所经历的17、18、19三个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已经蕴含了突破小科学的因素:

1)科学问题的深度和难度,特别是研究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和财力巨大,都向科学家个人研究的小成产方式提出了挑战。

2)科学家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和社会对科学技术的干预都越来越加强,科学技术进步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联日益明显和普遍。

3)出现了科学-技术-生产一体化的组织雏形,以后又以工业研究所等多种形式在工厂企业中扩散,现实出强大的生命力。

7、大科学的特征是什么?

大科学出现的标志---曼哈顿工程

答:

特征:

(1)大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

(2)大科学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化与技术科学化的产物;(3)大科学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4)大科学还是科技、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科学。

8、马太效应是什么?

答:

用来表征收入分配不公现象的一个概念,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

详见课本P242。

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借用此句,提出马太效应的术语,用以概括科学研究领域的一种社会心理现象:

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

结果,研究成果越多的人往往越有名,越有名的人成果越多,最后就产生了学术权威。

后经常为经济学界所借用,反映贫者愈贫,富者愈富。

第二章

1、什么是系统?

系统的四种规定是什么?

为什么说系统的功能取决于系统的结构、要素和环境?

答:

系统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由相互作用着的若干要素所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

系统的四种规定:

(1)要素。

从原则上说,凡是构成系统的组分和组元都可以称为要素。

但是,在一定分析水平上,要素特指构成系统的基本组元,而不进一步追溯这些组元又由哪些组分构成。

要素总是带着特定属性进入系统的。

要素分析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

要素分析的描述性特点表明,对要素而言重要的是其属性。

只要能满足相应的属性,都可以成为系统的要素。

(2)结构。

结构是要素之间各种关系的总称。

这些关系既包括形式性的数量关系、空间关系、时间关系,更包括实质性的交互作用关系。

与之相应,系统的结构也包括数量结构、空间结构、时间结构和相互作用结构。

结构分析的要点应当是,阐明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而用这种相互作用解释其数量结构和时空结构,达到对结构的完整理解。

结构本质上是要素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方式。

而交换只在有差异的、不对称的情况下发生。

因此,结构意味着差异、非平衡和对称破缺。

(3)环境。

从原则上说,凡是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而又不属于系统的所有事物都是系统的环境。

但在一般情况下,系统的环境指直接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诸因素。

环境的分析是描述性的,而不是解释性的。

环境与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在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稳定下来的。

特殊环境中才会出现特有系统。

环境对系统的选择作用意味着控制系统行为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控制环境。

(4)功能。

功能是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能。

功能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功能与要素有关。

要素的属性不同或数量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

然而,功能不能简单还原为要素属性的叠加。

要素是通过结构影响功能的。

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功能是要素相互作用的宏观结果。

结构蕴含着功能的可能性,环境则把可能变为现实。

与一种结构可以承载多种功能,一种功能也可以由许多结构实现。

系统的功能既取决于要素及其结构,又取决于环境。

系统分析的要求是把功能看成要素、结构、环境所共同决定的一种整体属性。

功能是系统在与环境相互作用中所表现出来的整体性能。

功能也是一种属性,但不是要素的属性,也不是某个部分的属性,而是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系统整体所具有的属性。

功能与要素有关。

要素的属性不同或数量不同都会影响系统的功能。

然而功能不能简单还原为要素属性的叠加,要素是通过结构影响功能的。

同样数量或同样属性的要素,如果处于不同的结构关系中,它们所形成的系统功能将不会相同。

功能以结构为载体,功能是要素相互作用的宏观结果。

结构对功能的承载并不具有单值对应的性质,一种结构往往蕴含多种可能的功能,即环境向系统提供什么样的输入以及接受什么样的输出。

究竟哪些功能成为现实还取决于系统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结构蕴含着功能的可能性,环境则把可能变为现实。

与一种结构可以承载多种功能相应,一种功能也可以由许多结构实现。

上述分析表明,系统的功能既取决于要素及其结构,又取决于环境。

从要素及其结构出发对功能做出解释,可以称为功能的内部解释,从环境与系统的相互作用出发对功能做出解释,则可称为功能的外部解释。

二者统一,功能才具有完整意义。

系统分析的要求是把功能看成要素、结构、环境所共同决定的一种整体属性。

2、试以《天之初》(即《宇宙大爆炸》)视频为例,分析为什么说演化是宇宙的基本特征?

该视频描述了宇宙大爆炸理论的形成。

早期爱因斯坦认为宇宙是永恒不变的。

其广义相对论的推算出宇宙是运动的,爱因斯坦开始怀疑自己的理论,后来在方程中加入附加因子,新数值加入后,方程不再推导出宇宙膨胀的结论。

勒梅特首先提出了关于宇宙起源的大爆炸理论。

该理论基于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但当时还缺乏证据支持。

1924年起,哈勃通过望远镜得到天文观测表明,所有遥远的星系和星团在视线速度上都在远离我们这一观察点,并且距离越远退行视速度越大。

星系远离地球的速度同它们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刚好成正比,这就是哈勃定律。

哈勃定律给予勒梅特理论有力的支持,说明宇宙在膨胀。

二战后,与宇宙膨胀的观点相对立的理论是霍伊尔提出的宇宙稳恒态理论。

但射电源计数等一系列观测证据使天平逐渐向大爆炸理论倾斜。

1964年宇宙微波背景辐射的发现是支持大爆炸确实曾经发生的重要证据,特别是在库比号卫星寻找到宇宙温度差,该温度只有一度的十万分之一。

这一点点温度差就可以使早期宇宙爆炸后产生的粒子聚合在一起,形成早期的宇宙,宇宙大爆炸理论由此得到了印证。

大多数科学家都开始相信大爆炸理论了。

宇宙大爆炸是说大约在150亿年前,宇宙所有的物质都高度密集在一点,有着极高的温度,因而发生了巨大的爆炸。

大爆炸以后,物质开始向外大膨胀,就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宇宙。

爆炸后,温度以不可思议的速度急剧上升,膨胀,随着温度和密度逐步下降,宇宙经历了,基本粒子形成阶段,辐射阶段和核合成阶段。

(1秒至1万年)。

实物阶段宇宙时1万年后,形成稳定的院子,大约在宇宙时70万年左右形成原子星系。

50亿年时,开始形成第一代恒星。

在恒星演化的特定阶段和特定条件下,在宇宙之一隅出现了太阳系以及其中的成员地球。

大爆炸是能描述宇宙起源和演化最好的理论。

3、试以《天之初》(即《宇宙大爆炸》)视频为例,分析科学精神是什么?

答:

科学精神的基本内涵是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它包括下述五个要素:

①求真精神,即科学的主要目的是发现或探求真理。

②务实精神,就是坚持“实事”为科学的认识对象,通过科学实践去“求是”,并把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③创新精神,认为科学的本质就是创新,要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

④开放精神,即一方面,科学无国界;另一方面,科学是开放性体系,它不承认终极真理。

⑤批判精神,即不迷信权威,敢于向权威挑战,怀疑地、批判地考察世界。

4、演化的两个分支是什么?

演化的根据和条件是什么?

答:

自然界物质系统演化的两个方向:

进化和退化。

进化是指由无序到有序,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不断上升的发展方向;退化则相反。

两个方向是辨证统一。

不可逆过程中的演化既可以导致有序程度的降低,也可以导致有序程度的提高。

有序程度降低的不可逆过程构成演化的退化分支,有序程度提高的不可逆过程则构成演化的进化分支。

有序程度的变化简称序变,用以表示不可逆过程的初态和末态在组织性上的差异。

用熵的增减来表示,可以分为下两个分支:

(1)熵增分支。

对应退化分支。

无论从什么样的初始条件出发,不可逆过程总是导致系统内部差异消失,对称性增多,直到有序结构解体成为热平衡状态,此时熵值最大。

如果系统是封闭的,那么系统永远停留在熵最大状态上。

经典力学称这种趋势看成一种规律,称为熵增原理。

熵增原理所描述的不可逆过程虽有演化历史,但是一旦到达熵最大状态后,系统将“忘却”它的历史,追溯不出其初始条件,从而被称为“无记忆”过程。

这种过程中不可能有新的更有序结构产生。

熵增原理只是描述了不可逆过程的一种趋势。

(2)熵减分支。

对应进化分支。

有序程度提高的序变都发生在外界物质、能量大量输入使系统处于远离平衡条件下,此时系统中的非线性相互作用不仅会抵消内部不可逆过程带来的熵增,而且还规整无序,造成自凝聚、自组织的结果。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把有序程度提高的序变称为熵减分支。

处于熵减分支上的不可逆过程不仅有演化历史,而且不“忘却”历史,能回溯起初始条件,有些系统甚至对初始条件极为敏感。

对这种过程来说,时间之矢的意交在于,现在包含着过去,但却不完全包含未来。

(1)演化的内部根据。

根据是关于演化趋势和方向的内部规定。

相互作用可以对目的性做出解释,其之所以能够成为系统演化的根据是因为:

1)相互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日语学习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