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428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124.7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 武汉大学.docx

区域规划复习重点武汉大学

第一章绪论

区域:

地球表面整体的一部分,是连续而不分离的空间,是由自然、经济、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联系而构成的一个空间物质实体,即区域是人们依照某种需要、目的

标准或功能在地球表面中划分出来的某一特定的范围。

区域的基本特征:

1)地理位置的固定性、范围的可度量性

2)区域的不可位移和不可置换型

3)区域内部具有同一性

4)区域具有系统性和层次性

区域的类型:

1)按区域属性分类:

自然区、行政区、经济区、社会区

自然区:

指一定范围内各自然地理成分(如岩石、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和动物群落等)具有相对一致性的区域,是通过自然区划划分出来的

行政区:

指为实现国家的行政管理、治理于建设国家,对领土进行合理的分级划分而形成的区域,是行政区划的结果

经济区:

是经济活动的地域单元,是通过经济区划划分出来的。

经济区一般都有经济活动中心和与它相联系的地域

社会区:

是以民族、风俗、文化、习惯等社会因素的差别,按人文指标划分的地域单元、

2)按区域功能分类:

部门区、特殊区

3)按区域内在结构分类:

均质区、结节区

4)按区域范围大小分类:

相当于省一级的地区、相当于省区一级的地域范围、相当于大区一级的地域范围

区域与城市的关系:

1)城市是一个拥有一定地域经济范围的经济中心

2)城市是一个多层次、多功能开放的人工生态系统

3)城市只有和周围区域联系在一起,并通过经济上的分工与协作、社会结构组织及服务体系的完善,资源上的合理配置,才能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并最终达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规划:

是为实现一定地区范围的开发和建设目标而进行的总体部署。

发展规划(开发规划):

经济规划、社会规划、生态环境规划;空间规划:

土地利用规划

区域规划是区域层面的空间发展计划与行动,是以规划为主体,为解决特定区域的特定问题或达到区域内特定目标而制定和实施的某些战略、思路、布局方案和政策措施。

区域规划是为了发挥不同区域的比较优势,形成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协调发展的区域格局而做出的规划。

区域规划作为区域层面的空间发展计划与行动,是政策手段的延续以及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规划的基本特点:

战略性、综合性、地域性(地方特色、规划范围的完整性)、政策性

对区域规划的再认识:

(1)从对区域规划的认识上来看,区域规划不仅是一项技术过程,也是一项政治过程;不仅是一项国家行为,代表国家利益,也是社会行为,反映公众利益;不仅是一种科学规划,也是可以付诸实践的;规划的制定必须有足够的透明度,要求公众参与。

(2)区域规划普遍成为一项重要的政府职能。

(3)社会和生态环境越来越成为规划关注的主题。

(4)把区域规划与制订区域开发政策结合起来,通过区域规划为制订某些区域性的具体开发政策提供依据,而区域政策的制订亦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区域规划的实施

国外区域规划的演变历程:

区域规划思想的萌芽(19世纪末-20世纪初)

区域规划的兴起(20世纪20年代-40年代)

区域规划的繁荣(20世纪4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区域规划的衰落与发展(20世纪70年代-80年代)

区域规划的复兴(20世纪90年代以来)

中国区域规划的发展:

中国区域规划工作始于建国后,主要受苏联区域规划的影响,是在联合选厂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目前中国进行的区域规划有三种形式:

以国土规划的形式出现,多由国土管理部门组织进行;区域规划:

国家发改委;以市域规划、县域规划、镇域规划的形式出现,多数由建设部组织进行

当前区域规划的基本理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由自上而下强制型规划转向双向互动互求、协商型规划;

2)由经济单目标型规划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

3)由以城镇为重点转向区域、城乡整体规划;

4)由面面俱到型规划转向问题型规划;

5)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

6)由虚调控型规划转向以空间管制为手段的实调控型规划;

7)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向过程实施型规划,强化实施步骤、实施措施的研究。

区域规划的新特征:

1)由经济型转向综合目标型

2)由面面俱到演变为重点问题与目标导向型

3)由目标终极型转向过程型

4)由虚调控型转向以空间管制为手段的实调控型

5)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规划

6)由指令型、强制性转向指导型、协调型,公众参与列入规划程序

7)规划方法的现代化和定量化

8)规划类型的多样化

9)规划机构和法律日益完善

第二章

区域规划的类型:

1)按规划区域属性分类:

自然区、经济区、行政区、社会区区域规划。

2)按规划的主体分类:

①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系统(城市型区域规划、城市间协调性规划、城市群规划、城镇体系规划);②国土资源部系统(重点涉及土地、矿产、地下水、海洋地质等国土资源);③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系统(重点在战略、经济与政策等)。

3)按规划内容分类:

综合性区域规划、专项性区域规划。

国土规划:

根据一定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战略的要求,针对国家或一定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条件,对国土资源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进行统筹安排与合理布局。

国土规划分为:

全国性国土规划;跨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规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规划;市国土规划、县国土规划。

按规划内容分为:

国土综合规划(一般区域、特定功能区域、特定目标区域);国土专项规划。

城镇体系规划:

对一定地域范围内的各城镇之间、单个或数个城镇与城镇群体之间以及群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进行统一协调,以达到地域经济、社会、环境效益最佳的发展。

城镇体系规划分为:

全国城镇体系规划;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市域城镇体系规划;县城城镇体系规划。

区域规划的形式:

1)综合规划:

把区域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进行总体、全局的规划。

主要任务是论证规划区域的地位及其与外区的关系,确定区域的发展方向、目标、开发的总方针、区域发展的基本轮廓、建设的主体框架,协调区内外各部门的关系,进行总体的布局,确定规划实施方案。

2)专项规划:

根据各门类在区域内的功能和地位,对其资源开发利用方向、开发重点、建设项目、开发步骤、保护措施等进行的规划。

包括:

产业规划、空间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础设施规划、人力资源规划等。

区域规划的任务:

1)明确规划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方向和目标

2)对区域内人口、产业、城镇及区域性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等各

项建设项目在地域空间上予以合理的布局。

3)远、近结合,因地制宜确定近期内的重点开发建设区域和建设工程项

目。

4)提出环境治理、保护的目标和对策,建立区域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

区域规划的内容:

1)区域资源的综合评价:

通过纵、横向对比、分析、评价区域的优势资

源,确定其地位、特定和开发价值;评价、分析区域资源的利用程度,

分析资源利用的限制因素和潜力从区域开发的外部条件进行分析评价。

2)区域发展战略:

正确拟定区域发展战略是搞好区域规划的全局性和关

键性问题之一,包括经济发展战略和空间开发战略。

3)产业布局规划:

①合理布局工农业生产,建立合理的生产力布局,是

区域规划的中心环节;②工业布局:

对全区现有工业进行系统地调查

研究;对规划区内新建工厂进行选址定点;搞好工业街坊、工业小区、

工业城镇的布局;建立各工业区、工业城镇间合理的经济联系;③农

业布局

4)城镇体系布局规划:

①科学预测区域人口增长的情况、城乡人口的变

化情况,合理确定区域人口发展规模和城镇化水平;②确定区域城镇

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政策。

③原则确定各主要城镇性质和发展方向,

明确城镇间的合理分工与联系;④原则确定城镇体系的空间结构和规

模等级结构;⑤提出近远期重点发展的城镇地区或城镇,提出近期重点

发展城镇的规划建议。

5)基础设施规划:

①生产性基础设施:

交通运输,邮电通讯,水资源、给排水,能源供应,环境设施,仓储,防灾.

②社会性基础设施:

行政管理,金融保险,商业服务,文化娱乐,体育运动,医疗卫生,教育,科研,社会福利

6)环境治理与保护规划:

①提出对大气、水体、土壤、生物等的保护措

施及防治污染的对策;②对治理污染、保护或恢复自然生态的重大工

程设施进行规划;③提出丰富自然景观,美化生活环境的措施。

区域规划与各种规划、计划的关系:

当前城市规划存在的问题:

1)城市规划对城市发展失去调控作用;

2)城乡规划体制分割,城郊结合部建设混乱;

3)城市生态受到破坏,环境污染日益严重;

4)城市建设时序混乱,城市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和重复建设浪费并存;

5)区域化规划或协调机制不健全,传统的大而全、小而全思想仍占上风;

6)城市建设风格雷同、千城一面;

7)中小城镇规划建设未引起足够重视,生活和工作环境相对恶化,未能形成城市化的协调

机制。

第3章区域规划理论体系

第1节区域结构基本要素分析

一节点及节点体系

节点:

人口和产业的聚集地,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成的中心,一般表现为居民点。

1节点规模

三要素:

等级名称、节点规模、各等级节点的数目

2节点职能体系

反映各个节点在地域社会经济活动的分工,不同职能作用的众多节点,通过各种形式和渠道相互配合。

1)节点关系:

从属、共有、依附、松散、排斥

2)节点空间分布体系:

指一定地域范围内,节点在地域上的组合形式、分布位置是状况等。

特征:

节点数量、节点分布密度(最明显)、节点间相互距离、离散程度、均匀程度等。

3)节点空间组合形式:

条带状;块状(多边形节点群&中心放射节点群)

二线及网络

1线

是区域个生产部门之间及各节点之间,为了进行生产和各种经济活动,必须进行各种联系,如原材料、产品的交换,资金、技术、信息、商品的流动等。

是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流通的途径和通道。

在地域空间上表现为交通线路(为主)、能源供给系统、给排水系统等。

特征:

线路空间特征、等级、功能及密度等

2网络

是节点和线路的结合体,在地表空间表现为交通运输网、电力运输网、通信网、商品流通网等。

三域面

指特定范围的区域,是节点和网络及它们的作用和影响在地表上的拓展。

类型:

1区划域面:

作为区划单位的地域单元,每个区域单元是连续的

类型域面:

根据地理位置环境形态结构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划分,地域上不连续

2按关联性和相似性分为:

同质区域:

地理现象在域面内呈离散型分布,域面内组合具有均一性,具有共同的社会经济特征、发展方向和产业结构的区域

功能区域:

具有和谐的内部组织结构,以一个节点或节点体系为核心,其周围区域通过一定的社会经济交流手段与节点相关联的地理区域。

第2节区域理论构成

1区域发展理论:

来源于区域经济学和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发展的战略模式、区域发展的动力机制、区域开发的战略与策略等,如增长极理论、梯度理论等

2区域空间结构理论:

来源于地理学、土地利用学、生态学,主要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区域城镇体系的结构、社会经济发展在空间布局的特征等

3区域规划调控理论

第3节区域规划相关理论

(一)

一古典区位论——产业区位

产业区位分析:

通过研究各产业区位影响因素及区位结构的一般规律,以寻求最有的产业区位布局。

1农业区位论——1826杜能的孤立国

理论核心:

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和农业土地经营集约化程度,不仅取决于土地的天然特性,还依赖于经济状况,其中特别取决于它到农产品消费地的距离。

杜能贡献:

采用孤立化研究方法,从极差地租理论出发,论述农业集约化程度的合理地区差别,建立农业分圈层实现专业化与各圈层多种作物合理组合的理论。

2工业区位理论——韦伯

理论核心:

通过运输、劳力及积聚因素相互作用的分析和计算,找出工业产品成本最低的点作物工业企业的理论区位。

前提假设:

遍布性资源,局部性原料

1)运输成本

2)劳动力成本影响

3)聚集法则

韦伯贡献与不足:

第一次运用区位因素概念,对运费进行分析,引入原材料系数,运用等费用曲线等。

但在区位因素上只考虑了运费等少数因素的作用,没有考虑消费因素对工业区位选择的影响,对劳动力费用的分析有不现实的方面,主要是一种静态分析。

3市场区位理论——廖什

需求门槛:

某中心地要维持供应每种商品和服务所需的最低需求水平。

销售范围:

中心地提供商品和服务的最大销售距离。

二近代区位论

1贸易区位论:

企业竞争力取决于销售量、消费者数量和市场区域的大小。

2一般区位论:

地区是分工和贸易的基本地域单位。

强调原料、工业区位、销售市场三者的依存关系。

工业区位理论:

最小成本原则、最大市场原则、最大利润原则

三现代区位论

将整个区域的生产、交换、价格、贸易融为一体进行研究,以分析解决人类所面临的现实问题为主要方向。

主要学派:

1以胡弗和艾莎德为代表的成本——市场学派

2以普莱德为代表的行为学派

3以贝利和加森为代表的服务区位研究

第3节区域规划相关理论

(二)

一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

围绕主导工业部门组织的一组具有活力的高度联合的工业。

它不仅本身迅速增长,而且通过乘数效应带动其他经济部门增长。

增长极理论:

指那些解释地区的发展过程,说明在增长中的都市中心引起周围地区经济增长的各种假说。

对经济增长研究的两条主线:

部门增长极(推动型产业),空间增长中心(集聚空间)

极化作用:

经济活动向某个具有区域优势的地点聚集,并逐步成为整个地域范围内的发展极核的现象。

方式:

波状极化、向心极化、等级极化

扩散作用:

经济及其要素从极核向外围扩散的过程。

方式:

波状、辐射、等级、跳跃式扩散。

二点轴开发理论

1点:

一定地域的各级中心城镇,应具有:

1)以主导产业为核心,与周围地区的产业高度相关的产业综合体

2)某一方面或几方面的突出优势

3)一定的基础设施水平

2轴:

联接点的现状基础设施,是若干资源开发、产品和劳务生产流通基地,必须处于水陆空的交通干线上。

3点——轴空间结构系统

理论中心内容:

在一定地域范围内,规定若干生产、位置、资源较好,具有开发潜力和远景的重要交通干线经过的地带,作为发展轴予以重点开发。

在各个发展轴上确定重点发展的中心城市,规定各城市的发展方向和服务、吸引区域,确定中心城镇和发展轴的等级体系。

三地域生产综合体理论

经济学概念:

某个地区内不同的生产部门和生产企业通过联合、分工协作,促进地区经济发展的社会生产体系。

四梯度转移和反梯度转移理论

弗农的“产品循环学说”,产品创新的四个过程:

1产品导入期(创新)

2产品增长期(发展)

3产品成熟期(成熟)

4循环起点期(衰老)

梯度转移理论:

每个国家或地区处于一定经济发展梯度上,世界上每出现一种新行业、新产品、新技术,都会随时间推移有高梯度区向低梯度区转移。

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产业结构的优势,而产业结构的优势取决于地区经济部门,特别是主导产业部门所处的阶段。

反梯度转移理论:

忽视高梯度区有落后地区,落后地区也有相对比较发达的地区的事实,人为限定的梯度推进会将不同地区的发展固化了,会加剧地区差距。

五区域劳动地域分工理论

(1)传统地域分工理论

亚当。

斯密“绝对利益论”

赫克歇尔“俄林生产要素禀赋说”

(2)新国际劳动分工理论

六区域发展阶段论

胡弗。

费希尔的五阶段论:

1自给自足阶段

2乡村工业崛起阶段

3农业生产结构转移阶段

4工业化阶段

5服务业输出阶段

(美)罗斯托经济发展阶段论

1传统发展阶段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3“起飞”阶段

4向成熟推进阶段

5群众性高额消费阶段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七核心——边缘理论(1966弗里德曼)

区域空间结构变化阶段:

1前工业化阶段

2工业化初期阶段

3工业化成熟阶段

4工业化均衡阶段

八倒U形理论

九城市与区域管制理论

第4节区域规划理论新发展

1信息化

信息技术:

光纤通信技术、交互式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和智能计算机技术

信息技术队人类经济活动的影响:

促进了信息产业的发育和社会的信息化转型。

2知识化

知识经济:

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上的经济,是以新知识、子女技术为基础的经济,这种经济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扩散和应用。

知识经济扩散到工农业,引起产品质量、档次的提升和新产品的出现;渗透到第三产业,使金融、科研、高等教育等部门成为创造高附加值的行业。

知识和信息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的首要资源,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3全球化

指跨国商品与服务交易及国际资本流通规模和形式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使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加强。

特征:

1)以新的生产、财政、消费体系为基础的全球化经济的出现

2)全球文化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提高了世界市场的一体化程度,充分利用国际分工并发挥本地优势。

4生态化

可持续发展思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立清洁生产、极低资源消耗、环境光你零污染为标志的完全生态化的产业体系。

第四章区域发展战略及产业规划

第一节区域发展战略

战略,泛指带全局性和长远性的重大谋划。

区域发展战略:

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战略研究对推动区域及至整个国家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战略研究有以下特征:

全局性、长远性、综合性、层次性。

一.区域发展战略的基本内容

区域发展战略内容包括:

制定战略的依据、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措施等。

区域发展战略还包括:

经济发展战略,空间发展战略等。

●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总体发展战略:

规划重点是确定发展的指导思想,远景目标和分阶段目标,产业结构,主导产业及人口控制指标等。

经济部门或行业发展战略:

确定规划区内发展的重点部门或主导产业部门的远景发展目标,明确主导产业部门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关系,提出各部门的重点建设项目。

●空间发展战略

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内容进行空间布局,以建立合理的地域空间结构。

包括3个重点:

确定开发方式、确定重点开发地区、确定重点开发区与非重点开发区的开发策略与开发措施。

区域发展战略方向与战略目标

(一)目标确定的争论

对于区域发展目标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观点:

一种观点认为,社会实践应当按照一定的计划进行,因此规划应制定出最终目标;

理论依据是:

所有社会现象都是一种历史现象,因而都可以用普遍的历史发展规律加以解释。

依据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掌握自然和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就可以预测未来,确定未来的发展目标。

另外一种观点认为,规划应当面向实际问题,不应把宏观发展的最终目标的实现作为自己的任务,而要注意实际问题的解决。

理论依据:

从根本上来看,人的认识是不完全的。

由于人类预测未来的不完全性,因而对于一个复杂的现实世界,要在判断目标正确性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最终目标是不可能的。

对于一个包容不同价值体系多元化的社会来说,制定一个最终目标以及相应的目标体系也没有意义。

因此,应当避免去寻找客观的区域发展的最终目标。

(二)目标体系

区域规划的具体目标包括经济目标、社会目标和建设目标三大类,每类之下又可分许多一级的类别,形成一个战略目标系统,如下图:

 

经济总量指标

经济目标经济效益指标

经济结构指标

总体目标人口构成指标

社会目标人口总量指标

物质生活水平指标

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数

空间结构指标

建设目标空间规模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

区域规划目标系统图

具体目标设置,包括以下内容:

经济目标:

1.经济总量指标,如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国民生产总值等。

2.经济效益目标,如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及主要的物资消耗等

3.经济结构指标,如一、二、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三个产业之间的产值比例,社会总产值的内部构成等

社会目标:

1.人口总量指标,主要指人口发展规模。

2.人口构成指标,如城乡人口比例,人口就业结构,文化结构等。

3.居民物质生活水平指标,如人均居住面积,人均食物消费量,人均寿命,每万人平均医生数量,婴儿成活率等

4.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指标,如普及教育程度,每万人拥有大学生数量等,每万人拥有各类文化、体育、娱乐设施等。

建设目标:

1.空间结构指标,如城镇首位度、城镇集中指数,经济发展均衡度,各类建设用地结构等。

2.空间规模指标,如各类建设用地面积,建设用地占区域总面积的比例等。

3.建设环境质量指标,如建筑密度、容积率、人口毛密度、容积率、人口毛密度、人均绿地面积等。

 

(三)战略选择

1.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2.分析区域发展的外表环境

3.提出战略构想

 

(一)评估区域发展的内部条件

1.区域地位

区域地位是指某区域在区域系统中或同一层次区域中的排序,重要性,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区域地位与区域的规模,地理位置,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所处的阶段和发展水平等因素密切相关。

评估区域的地位,目的在于明确区域在地域分工中所处的位置,在社会经济发展中能起的作用和适宜扮演的角色。

评估区域地位时,明确规划区域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对于确定区域未来的经济发展方向,经济结构和近期的战略重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W.W.罗斯托的经济发展阶段论:

1)传统发展阶段:

主导部门是农业

2)为起飞创造前提条件阶段:

主导部门是食品、饮料、烟草、水泥

3)起飞阶段:

非耐用消费品(纺织)、铁路运输

4)向成熟推进阶段(重化工、制造业)

5)群众性高额消费阶段:

耐用消费品(汽车)

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

服务部门(如文教、卫生)

较高的资本积累是经济起飞的重要条件,政治与社会制度的变革是起飞顺利实现的保证。

 

2.区域的优势与劣势;

区域内各种各样的优势很多,比如:

1)区位优势

2)资源优势

3)技术优势

4)产业优势

任何事物都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优势和劣势也是可以转化的,但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那就是技术上可能,经济上有利,生态上允许,整体上适宜。

确定区域优势和劣势,通常需要做两种比较:

一是区内比较,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内在因素,各种资源,各种条件进行全面的分析,比较那种因素,哪种资源,哪一个条件对区域发展的作用最大,是优势所在。

二是区际比较,将某区域可能成为优势的有利条件或认为优势的东西,同邻近或全国其他地区条件进行比较,只有当该区域的有利因素、优越条件比其他地区更有利、优势更加明显,或在比较中仍处于前列时,才能算作优势。

3.区域容量

●从理论上来说,区域的范围是稳定的,在有限的地域范围内,人口的承载力和建筑物的承载力也应该是有限的,不能无限制的扩大。

而且,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水、土、矿产等自然资源和空间环境也是有限的,在一定的生产力水平下,其所能容纳的人口和建筑物也是有限的。

●因此,人口承载力的研究,包括水资源承载力,矿产资源承载力,土地资源承载力等研究便成了区域容量研究的主要内容。

●关于土地人口承载力与土地生产潜力

4.创新活动

●在具体意义上,创新包括以下五种情况:

1)新的技术,即新的生产方法

2)新的产品

3)新的原材料

4)新的市场

5)新的组织

●创新活动要素有四个:

一是机会二是环境三是支持系统四是创新者

●创新活动是要有一定条件的:

1)必须有从事创新的专门人才

2)必须有充足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