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

上传人:b****6 文档编号:5394183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44.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docx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

三七又名田七,明代著名的药学家李时珍称其为“金不换”。

三七是中药材中的一颗明珠,清朝药学著作《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

“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味同而功亦等,故称人参三七,为中药中之最珍贵者。

”扬名中外的中成药“云南白药”和“片仔黄”,即以三七为主要原料制成。

三七属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播种后三至七年挖采而且每株长三个叶柄,每个叶柄生七个叶片,故名三七。

其茎、叶、花均可入药。

中文学名:

三七

拉丁学名:

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

别称:

田七、金不换、铜皮铁骨、人参三七、盘龙七

二名法:

PanaxNotoginseng

界:

植物界

门:

被子植物门

纲:

双子叶植物纲

亚纲:

蔷薇亚纲

目:

伞形目

科:

五加科

属:

人参属

种:

三七

分布区域:

云南·文山、广西·梧州

三七止血又活血

  三七又称田七,山漆、金不换、参三七、雪参等。

三七具有化淤止血、消肿定痛的作用,主要用于各种出血症、跌打损伤、淤血肿痛等。

此外,三七还具有补虚强壮、补血生血之功,民间常用来治疗虚损劳伤、贫血等症。

  既然三七是止血药,为什么又可活血和生血?

这看上去似乎自相矛盾。

  其实不然,三七兼具止血与散淤的功效。

从中医角度来说,痛是因为血淤,即血流不畅、淤滞,三七能活血、散淤,淤散而痛止。

  另外,三七具有止血不留淤的特长,对出血兼有淤滞者尤为适宜。

  三七的去淤作用非常强。

传说有一屠夫杀猪得一火盆猪血,因手被割伤,急取三七粉敷伤口。

匆忙中,一些三七粉洒落于正在凝结的猪血里。

不久,猪血尽化为血水。

因此,民间鉴别三七真伪的方法是,用凝血块作试验,能将凝血块化为血水的,才是真正的三七。

  三七不仅常用于中医汤药治疗,其各种制剂、提取物在临床上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著名的“云南白药”、“片仔癀”等药,就以三七为其主要成分。

  用三七先分生、熟

  一般来讲,三七的用法分为内服和外用,既可生用,也可熟用。

  散血止血、消肿止痛应服生三七;补血、补身则服熟三七。

熟三七的制法是:

把生三七切成片,用盐水浸透,晒干后研成细粉即成。

也可将生三七置于小碗中,加入清水,水量以三七能吸干为度,再蒸软、切片,用油炸成黄色,酥而不焦,然后研成粉末,便成熟三七。

  三七花是三七全株中三七皂苷含量最高的部分,具有镇静安神、抗炎镇痛、降血压等药理作用,常用于治疗高血压、偏头痛、失眠等症。

三七花食用方法:

开水泡饮,或与茶共同泡饮,每次4~6朵。

  三七作为一种药食同源的植物,除具有治疗作用外,还日益被人们用做防治疾病以及强身健体的保健食品。

用三七制成的药膳,可以预防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如心血管病、癌症、高血脂等等。

而且药膳味道也别有风味,让您享受美食的同时,起到保健、治疗作用,一举两得。

例如:

三七首乌粥、三七炖鸡、三七煲猪心等。

  三七并非人人能吃

  服用三七也有不良反应,部分病人服后可出现口唇干燥、热感、情绪不安、失眠等。

当剂量增大时,还可表现出上腹烧灼感,面部口周发麻,继则四肢发麻、头晕。

  大剂量时,可影响心脏传导系统,病人始感心悸、出汗,并出现心律不齐、心率减缓、房室传导阻滞等。

内服引起过敏性药疹的报道不少,主要表现为皮肤出现红斑、瘙痒,有的发生疱疹。

  尤其要注意的是:

孕妇慎用或忌服三七,以免扰动胎气,造成流产。

三七(4张) 三七出自《本草纲目》:

释名山漆、金不换。

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三七参。

  [性味归经]:

性温、味甘、微苦、无毒、归肝、胃经。

  三七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第三纪古热带的残余植物。

三七对生长的环境条件有特殊要求,适宜于冬暖夏凉的气候,不耐严寒与酷热,喜半阴和潮湿的生态环境。

故其分布范围仅局限于中国西南部海拔1500米-1800米,北纬23.5°附近的狭窄地带,包括云南省文山州和广西与文山交界的几个地方。

云南省文山州为原产地和主产地。

据有关文献记载,三七使用历史近600年,栽培历史近500年。

三七(11张)  三七多年生草本,高达30-60cm。

根茎短,具有老茎残留痕迹;根粗壮肉质,倒圆锥形或短圆柱形,长约2-5cm,直径约1-3cm,有数条支根,外皮黄绿色至棕黄色。

茎直立,近于圆柱形;光滑无毛,绿色或带多数紫色细纵条纹。

掌伏复叶,3-4枚轮生于茎端;叶柄细长,表面无毛;小叶3-7枚;小叶片椭圆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约5-14cm,宽2-5cm,中央数片较大,最下2片最小,先端长尖,基部近圆形或两侧不相称,边缘有细锯齿,齿端偶具小刺毛,表面沿脉有细刺毛,有时两面均近于无毛;具小叶柄。

总花梗从茎端叶柄中央抽出,直立,长20-30cm;伞形花序单独顶生,直径约3cm;花多数,两性,有时单性花和两性花共存;小花梗细短,基部具有鳞片状苞片;花萼绿色,先端通常5齿裂;花瓣5,长圆状卵形,先端尖,黄绿色;雄蕊5,花药椭圆形,药背着生,内向纵裂,花丝线形;雌蕊1,子房下位,2室,花住2枚,基部合生,花盘平坦或微凹。

核果浆果状,近于肾形,长约6-9mm;嫩时绿色。

熟时红色,种子1-3颗,球形,种皮白色。

花期6-8月。

果期8-10月。

编辑本段药材基本信息概况  三七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四十种大宗大药材品种之一,距今已有400多年的应用历史,在国内外久负盛名,三七自古就有“止血神药”的美称。

由于三七独特明显的功效,近年不断被拓展用途,保健、化工、医疗用量持续上升,尤其是我国进入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相关研发产品层出不穷,且需求量巨大,云南白药集团,天津天仕力、广州白云山、玉溪维和、珍宝岛制药、上海华宇等制药企业都是三七的大用户代表。

目前年需要量已经接近8000吨,用量仍处于上升趋势。

三七9月份为产新旺季,为阴性植物,喜散射光,夏无酷热,冬无严寒,温凉的气候,对空气湿度、土壤含量、土壤水分有严格的要求。

生长周期长,休眠期短,一般生长三年,其中育苗一年,定植两年后采挖。

三七11-12月种子成熟,一般随采、随处理、随播种,不宜久放,如果1-2天播不完,要妥善保存。

一般情况下,三年生三七亩产150-190公斤,每亩可得三七花20千克,但如果遭遇旱、涝、虫病灾害,产量减少。

三七从播种到采收的三年中,生产和生长环节很多,管理细节复杂,人力和资金投入大,从选地整地、除草和培土、淋水、排水、搭棚与调节透光度、调节湿度和温度、追肥、打薹、防治病害、虫害等一系列过程,三年所需投入成本近一万元。

旱、涝、冻、虫病等灾害频发,生产难以保证。

三七生长周期长,生产不稳定,气候病虫的影响更增加了生产的不确定性,用量在不断增加,关注力很强,人气浓重,是重资金关注的对象,也是众多散户跟踪的目标。

三七生产周期明显,行情波动频繁,而且高低落差巨大,最高变化幅度可达十多倍。

受2010高价的影响,三七的未来将更难平静。

本品属于含糖类,受潮易发霉、虫蛀。

  规格质量:

三七规格细分规范,销售标准明确,而无数头、120头、筋条含量高而价低,用途用量最大。

  产地代表:

产地十分集中,云南占绝大部分,其中文山州最为集中并辐射周边。

编辑本段药品简述三七形态

药名:

三七  汉语拼音:

sanqi  英文名:

Sanchi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

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exC.Chow  [P.pseudo-ginsengWall.Vart.Notoginseng(Burk.)HooetTseng]  功效分类:

止血药;祛瘀药。

  科属分类:

五加科。

  别名:

山漆、金不换、血参、人参三七、佛手山漆、山漆、参三七、田七、滇三七、盘龙七。

  性味:

味甘;微苦;性温。

  归经:

归肝经;胃经;心经;肺经;大肠经。

  功能:

止血;散血;定痛。

  主治:

跌扑瘀肿,胸痹绞痛,症瘕;血瘀经闭;痛经;产后瘀阴腹痛;疮痈肿痛。

  用法用量:

煎汤,3-9克;研末,1-3克;或入丸、散。

外用:

适量,磨汁涂;或研末调敷。

  生态环境:

野生于山坡丛林下,今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披、土丘缓坡上或人工荫棚下。

  资源分布:

分布于江西、湖北、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

野生者已少见,多为栽培。

  药材基源:

为五加科植物三七的根。

  采收储藏:

一般种植3-4年收获,打掉花蕾、不留种采挖的三七,叫做“春七”,一般都是每年10-11月采收,质量好,产量高;培育过种子后采挖的三七,叫做“冬七”,一般每年的1-2月采收,质量差,产量低。

挖起的块根,洗净泥土,按大小放置,日晒或火烘(36-38℃)2-3d,约六成干时,将支根,须根,根茎分别剪下,再分别进行日晒或火烘2-3d,进行揉搓或放入转筒中滚动,使其互相摩擦,拿出再晒或烘,反复4-5次,最后1次可加些龙须草或青小豆,直至块根光滑圆整,干透即得。

  炮制方法:

拣尽杂质,捣碎,研末或润切片晒干。

编辑本段用药禁忌  1、孕妇忌服。

  2、不良反应及治疗:

大剂量三七粉(35g)出现毒热上攻、肺失肃降证中毒反应。

三七片经母乳排泄引起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

三七粉引起过敏、药疹。

编辑本段基本资料植物学名

  是五加科人参属假人参的变种,是云南白药的主要成分。

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全球主产地在中国的云南文山。

历来作为伤科金疮药,也可作为补品食用。

  三七〔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中国特有的名贵中药材,也是我国最早的药食同源植物之一,三七自古以来就被公认为具有显著的活血化瘀、消肿定痛功效,具有“金不换”、“南国神草”之美誉。

因枝分三枝,为七片,故称为“三七”,又名田七、金不换等,古时亦称昭参、血参、人参三七、田三七、山漆、三七参等。

因常在春冬两季采挖,又分为“春七”和“冬七”。

由于三七同为人参属植物,而它的有效活性物质又高于和多于人参,因此又被现代中药药物学家称为“参中之王”。

  别称:

参三七、田七、土三七、血山草、六月淋、蝎子草、铜皮铁骨、盘龙七、金不换  拉丁学名:

PanaxNotoginseng(Burk.)F.H.Chen(拉丁文Panax的意义是'能治百病')

植物产地

  云南·文山、广西·梧州、江西、四川等地也有栽培。

以云南文山历史悠久,产量大、质量优为地道名贵中药材。

  关于三七,还有这样一个传说:

  古时候,一个叫张二的青年,患了一种疾病,口鼻出血不止,虽经多方医治仍无效果。

一天,一位姓田的医生路过,他取出一种草药的根,研磨成粉给张二吞下,不大功夫,血竟然止住了。

张二一家非常感激,并要求医生留下这种神奇草药的种子。

  一年后,张二家的草药长得非常茂盛。

恰巧,知府大人的独生女患了出血症,多方治疗不见好转,无奈只好贴出告示:

能治好女儿病者,招其为婿。

张二闻知后带上自种的草药,二话没说,拿出草药研成末给小姐服下。

谁知不到一个时辰,小姐竟死了。

知府大怒,命人将张二捆起严刑拷打,他被逼讲出实情。

知府大人即令捉拿了田医生,并将其定为“谋害杀人”罪。

临刑之日,田医生万般无奈,只好向亲自监斩的知府大人解释说:

“此草药对各种血症都有疗效,但须长到三至七年才有效。

张二所用之药,仅长满一年,本无药性,当然救不了小姐。

”说罢,他从差役手中要过利刀,在自己大腿上划一刀,鲜血直流,他从自己的药袋中取出药粉,内服外敷,即刻便血止痂结,在场的人惊讶不已,知府大人后悔不已,只好放了田医生。

人们为了记住这一惨痛教训,就把这种药定为“三七”,表示必须生长到3~7年才有用。

因为此药为田医生所传,故在我国的一些地方,三七也被称作“田七”。

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高达60cm。

根茎短,茎直立,光滑无毛。

掌状复叶,具长柄,3~4片轮生于茎顶;小叶3~7,椭圆形或长圆状倒卵形,边缘有细锯齿。

伞形花序顶生,花序梗从茎顶中央抽出,长20~30cm。

花小,黄绿色;花萼5裂;花瓣、雄蕊皆为5。

核果浆果状,近肾形,熟时红色。

种子1~3,扁球形。

花期6~8月,果期8~10月。

入药以身干,个大,体重,质坚,表皮光滑,断面灰绿色或灰黑色者为佳。

  生于山坡丛林下。

现多栽培于海拔800~1000m的山脚斜坡或土丘缓坡上。

  采制:

种后第3年冬季及夏末初秋采挖。

去须根,曝晒至半干,用手搓揉,再曝晒,重复数次,置麻袋中加蜡打光。

产品形状

  主根呈类圆锥形或圆柱形,长1~6cm,直径1~4cm。

表面灰黄色或灰褐色,有断续的纵皱纹及支根痕。

顶端有茎痕,周围有瘤状突起。

体重,质坚实,断面灰绿色、黄绿色或灰白色,皮部与木质部较易分离,具有“铜皮铁骨”之称;木部微呈放射状排列。

气微,味苦回甜。

以个头圆大饱满、身干、个大、体重坚实、断面灰黑色、无裂隙者为佳。

产品规格

  分为春三七、冬三七;按其大小分20头(500g20个以内)、30头、40头、60头、80头、120头等规格;很小的称为无数头;另有筋条(从主根上剪下的侧根或细直根);剪口(主要是三七的芦头,又称羊肠头)。

显微特征

  根的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层细胞。

韧皮部散布树脂道。

形成层环常略弯曲。

木射线宽广,木质部导管近形成层处稍多,作径向排列。

薄壁细胞含淀粉粒,并有少数草酸钙簇晶,射线细胞中淀粉粒尤多。

化学成分

  1.挥发性成分  2.皂甙成分  3.从三七中分离到止血活血成分  4.其它成分三七还含16种氨基酸,

药品性味

  性温,味甘、微苦。

药用分类

  三七分为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三七花:

每年6-8月份采摘,是整株三七中药用价值最高的三七皂苷含量最高含量高达13%以上,当然年份越长的三七越好,如三年花,四年花等,主要用于降血压、降血脂。

  三七粉:

三七粉就是中药“三七”粉碎后研末的粉,药用价值紧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价格是纯三七未研末在药材市场批发价为110-120元/千克。

一般药店零售价翻2-3倍,三七治疗各种子宫瘤效果是不错的,  三七头:

三七的根头部,药用价值仅次于三七花,主要用于心脑血管疾病。

  三七根:

植于三七土部,性味味苦涩,性凉。

功用主治理气,收涩,消肿。

治痢疾,腹泻,喉炎,劳伤,跌打损伤,红肿疼痛,痛痒。

编辑本段人工培育种植概述

  三七起源于第三纪,属古热带残遗植物,分布范围极其狭小,这主要与三七在生理生态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有很大的关系。

  三七为多年生宿根性草本植物,每年有一个生长周期。

通常,两年以上的三七在一个生长周期内有两个生长高峰,4—6月的营养生长高峰和8—10月的生殖高峰。

三七种子的发芽温度为10—

30℃,最佳温度为20℃,种子的休眠期为45d—60d,种苗在休眠过程中需要经一段时间的低温处理才会萌发,而且对光的反应非常敏感;传统认为需要自然光照30%才能正常生长发育,故三七荫棚有“三成透光,七成蔽荫”之说;据最新研究表明,最适宜的三七棚透光度为8%—12%,超过17%三七的生长就会受到不利的影响!

  三七从播种到收获,要经3年以上的时间;一年生三七的根通常用做种苗,从第二年的植株起便能开花结实,一般7月现蕾,8月开花,9月结实,10至11月果实分批成熟。

  三七产区的地貌复杂,地势起伏大,造成气温的垂直差异显著,冬春季(12月至次年4月)及夏末秋初(8-10月),受大气环流冷空气侵袭的影响,造成短时性及局部的霜冻和低温灾害,特别是低温冷害,虽未曾出现降雪和霜冻现象,气温也未降至凝霜0℃值,但气温骤然降低至作物生长的临界值以下造成的危害较大,这类情况几乎隔数年就可能出现。

在富宁县海拔低于500m的产区,在夏季气温较高,加上焚风效应及局部环流影响,气温更有增高倾向,可能出现日最高气温≥35℃的天气,蒸发加强,很可能造成植株萎焉。

以上两种情况的出现,一定要采取妥善措施,尽量减少损失。

  通过栽培实践,了解到三七生长过程中,宜接受漫射光而切忌强烈阳光的直接照射。

  三七是典型的阴生植物,这种生态习性与三七本身的组织构造特征相三七

一致。

具有丰富生产经验的七农,对三七生长发育期适宜的光照条件,大致为三成透光七成遮阴,在具体做法中又根据三七株龄及不同生育期中透光的需求而有所区别。

根据一年中的气候状况及生育期特点,通过调整天棚上荫蔽物的疏密程度,调节园内的透光度。

例如在5月上旬,正值各类三七苗的生长初期,此时年降水量偏少,太阳辐射光较强,且日照时数长,为维护这一阶段三七苗的正常生长,应适当加大荫蔽度,棚内的透光度约为25-30%。

进入雨季后,由于云量增多,大气湿度增大,日照时数比春季减少,总辐射也较低,而三七正进入生长旺盛期,此时宜减少荫蔽,加大园内的光照,透光度可增加到40%,具体控制园内荫蔽度的多少,需根据当时当地的实际情况而定,切忌生搬硬套。

  三七产区的气候与全省一样,干湿季十分明显。

文山州的年降水量比较充沛,近10年各地降水量平均为1163mm。

南部地区达1300mm以上。

三七生长发育期要求比较湿润的环境,植株的正常生长要求保持25-40%的土壤水分,并要求三七园内的相对湿度达到70-80%。

雨季时由于年降水量的80%以上集中于5-10月,这期间园内可以依赖于大气降水。

有些地区土壤渗透大,只要无降水天数较长,就可能形成干旱,园内就需要进行人工浇灌,来维持一定的湿度。

水分的人工调节主要在冬、春季,这时天气晴朗,日照充足,降水稀少而风速大,蒸发力强盛,土壤水分迅速减少,这时除了进行人工浇灌外,还必须注意适当的田间管理,利用铺盖厢面草及调整园内天棚的搭盖,来保持园内的湿度。

同时还必须注意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三七苗,对水分的特殊要求,如播种至子苗展叶期,子条的出苗期以及绿果转红果期等。

发生旱情时一定要抗旱浇水,防止出现生理性干旱,直接影响红籽收成。

  各地的年降水量不一,必须根据当地的具体情况,同时在选择及建造三七园时,应当把水源条件作为重要问题来考虑。

在年降水较多的年份或地区,则应做到在大雨或暴雨后防洪排涝,及时排除园内积水,土壤含水量过多,通气不良,如果园内较长时间处于遭水状态,直接危害植物生存,可能引起三七遭根而死亡。

园内相对湿度过大时,容易引起各种病害的爆发,这在日常管理中不可忽视的。

是三七生存的基础,植株通过土壤获得生存所必需的水分、养料、空气和热量,土壤的结构、肥力和通透性直接影响三七的生长发育。

文山州栽培三七已遍及全州8个县,产区的海拔高度悬殊显著,从海拔340-1800m都有三七种植区,复杂的地貌形成热、水、土等条件的空间差异突出,直接影响局部地区的水、热条件,加上成土母岩类型多样,土壤质地和土壤肥力的自然差异是比较大的。

  三七几乎能在粘性较重、通透性差、pH值4.5-5.6的酸性红壤和黄壤中生长,也可以在pH值近中性的黑色砂壤土中生长,这完全是长期以来人为生产活动的结果。

通过翻耕、施肥、浇灌、轮作等多种生产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已经改进了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肥力状况,这也是新、老产区间存在的三七长势和产量等方面有差别的原因。

因此在发展三七生产中,对土壤的利用要养用兼重,根据该地区土质和肥力的特点,进行合理施肥。

通过正确的耕作方法,协调土壤中水、肥、气、热的状况,创造微生物的适宜生活条件,加速有机质矿化,促进养分增加,逐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恶化。

特别在浇灌困难的山区,通过加强田间管理,调整养分状况,逐步提高土壤肥力,使土壤朝着人为活动有利的方向发展。

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坡度在5-15度的排水良好的缓坡地,富含有机质的腐殖质土或砂壤土。

农田地前三七规模种植

作以玉米、花生或豆类为宜,切忌茄科作前作。

地块选好,要休闲一至半年,多次翻耕,深15~20厘米,促使土壤风化。

有条件的地方,可在翻地前铺草烧土或每亩施石灰100千克,作土壤消毒。

最后一次翻地每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5000千克,饼肥50千克,整平耕细,作畦,畦向南,畦宽1.2-1.5米,畦间距50~150厘米,畦长依地形而定,畦高30-40厘米,畦周用竹竿或木棍拦挡,以防畦士流坍,畦面呈瓦背形。

  【2】繁殖方法:

用种子繁殖。

  

(1)选种种子处理:

每年10-11月,选3—4年生植株所结的饱荫成熟变红果实,摘下,放人竹筛,搓去果皮,洗净,晾干表面水分。

用新高脂膜800倍液浸种10分钟消毒处理(可与种衣剂混用),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不影响萌发吸胀功能,加强呼吸强度,提高种子发芽率。

三七种子干燥后易丧失生命力,因此,应随采随播或采用层积处理保存。

  

(2)播种:

用工具划印行,以行株距6厘米×5厘米进行点播,然后均匀撒一层混合肥(以腐熟农家肥或与其它肥料混台),畦面盖一层稻草,以保持畦面湿润和抑制杂草生长,每亩用种7万-10万粒,折合果实10~12千克。

  如播种浇水后采取覆盖银灰色地膜的方法,可起到明显的增产和良好的保水节肥等效果。

  (3)苗期管理和移栽:

天气干旱时,应经常浇水,雨后及时排去积水,定期除草。

苗期追肥一般以磷肥为主,通常追施3次,第一次在3月份苗出齐后进行,后2次分别在5月、7月进行。

苗期天棚透光度要根据不同季节的光照度变化加以调节。

三七育苗一年后移栽,一般在12月至翌年1月移栽。

要求边起苗、边选苗、边移栽。

起根时,严防损伤根条和芽胞。

选苗时要剔除病、伤、弱苗,并分级栽培。

三七苗根据根的大小和重量分三级:

千条根重2千克以上的为一级;千条根重1.5~2千克的为二级;1.5千克以下的为三级。

移栽行株距:

一、二级为18厘米×15~18厘米;三级的为15厘米×15厘米。

种苗在栽前要进行消毒。

多用300倍代森锌浸蘸根部,浸蘸后立即捞出晾干并及时栽种。

  【3】田间管理  

(1)除草和培土:

三七为浅根植物,根系多分布于15厘米的地表层,因此不宜中耕,以免伤及根系。

幼苗出土后,畦面杂草应及时除去,在除草的同时,如发现根茎及根部露出地面时应进行培土。

  

(2)淋水、排水:

在干旱季节,要经常淋水保持畦面湿润,淋水时应喷洒,不能泼淋,否则造成植株倒伏。

在雨季,特别是大雨过后,要及时除去积水,防止根腐病及其它病害发生。

  (3)搭棚与调节透光度:

三七喜阴,人工栽培需搭棚遮荫,栅高1.5~1.8米,棚四周搭设边棚。

棚料就地取材,一般用木材或水泥预制行条作棚柱,栅顶拉铁丝作横梁,再用竹子编织成方格,铺设棚顶盖。

棚透光多少,对三七生长发育有密切影响。

透光过少,植株细弱,容易发生病虫害,而且开花结果少;透光过足叶片变黄,易出现早期凋萎现象一般应掌握“前稀、中密、后稀”的原则,即春季透光度为60%~70%,夏季透光度稍小,为45%~50%,秋季气温转凉,透光度逐渐扩大为50%~60%。

  (4)追肥:

三七追肥要掌握“多次少量”的原则。

一般幼苗萌动出土后,撒施2-3次草木灰,每亩用50~100千克,以促进幼苗生长健壮。

4-5月施1次混台有机肥(厩肥、草木灰2:

1),每亩用2000千克,留种地块加施过磷酸钙15千克,以促进果实饱满。

冬季清园后,每亩再施混合肥2000-3000千克。

  (5)打薹:

为防止养分的无谓消耗,集中供应地下根部生长,于7月出现花薹时,摘除全部花薹,并向叶面上喷施药材根大灵,促使叶面光合作用产物(营养)向根系输送,提高营养转换率和松土能力,使根茎快速膨大,药用含量大大提高,提高三七产量。

打薹应选晴天进行。

编辑本段药用价值药品概述

  药用分类  三七花、三七头(三七粉)、三七根,这三类都是三七中药用价值极高的  保健主治  1.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改善微循环,增加血流量,预防和治疗心脑组织缺血、缺氧症;  2.促进蛋白质、核糖核酸(RNA)、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强身健体;  3.促进血液细胞新陈代谢,平衡调节血液细胞;  4.双向调节中枢神经,提高脑力,增强学习和记忆能力;  5.增强机体免疫功能,抗肿瘤;  6.止血、活血化瘀;  7.保肝、抗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