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7489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6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docx

宿迁市十五废黄河区域规划

 

宿迁市“十五”

废黄河区域防洪除涝规划报告

 

宿迁市水利局

二○○一年七月

第一章综合说明

第一节编制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土保持法》、《水利产业政策》、《江苏省产业政策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政策。

江苏省九届党代会提出的我省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的部署,省委、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防洪保安基础设施建设的决定》,省政府《关于加强工程管理工作的通知》,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计经委《关于省“十五”规划编制方法和程序的意见的通知》,省水利厅《江苏省水利发展“十五”规划任务书》,国家批准的国土规划、流域规划、水利专项规划,以及《宿迁市水利发展“十五”计划和2010年规划纲要》。

第二节规划原则和目标

一、规划原则

统一规划,分段治理,梯级控制,蓄泄兼顾,着重解决涝水出路;分期实施,合理负担,洪、涝、旱、沙兼治,为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创造条件。

二、规划目标

计划通过5年左右的努力,使区域排涝标准达10年一遇,防洪标准达20年一遇,同时解决区域水土流失问题。

第三节工程概况

废黄河流经我市宿豫、泗阳、宿城两县一区,河道长121.5公里,流域面积304.0平方公里。

1992年徐洪河开挖后,废黄河在王官集镇朱海村被截断,上游无客水入境,但仍担负着宿豫、市区及泗阳境内304.0平方公里的滩地涝水排泄任务。

本次规划主要对该区域的排水出路和河道的防洪除涝等工程进行了规划。

工程项目:

⒈泄洪闸工程,设计流量200m3/s。

⒉河道整治工程。

疏浚河道长77km,配套建筑物新建、加固96座。

⒊堤防险工段加固长11km,护坡护岸长10km,防护建筑物1367座,防汛道路长5km。

⒋排涝泵站新建、改造52座。

⒌排涝沟配套建筑物1500座。

⒍水土保持治理面积243平方公里。

⒎水文设施建设。

⒏管理设施建设。

工程投资:

工程静态投资8935.0万元。

其中防洪除涝工程6258.5万元,水土保持1921.0万元,水文设施155.5万元,工程管理600.0万元。

第二章基本情况

第一节规划区域概况

废黄河流经我市宿豫、泗阳、宿城两县一区,河道长121.5公里,流域面积304.0平方公里。

现有耕地面积26.414万亩,人口37.24万人,1999年底国内生产总值12.60亿元,工业总产值16.35亿元,农业总产值6.85亿元。

第二节区域特征

一、地形、地貌及水系

废黄河是历史上黄河长期侵泗夺淮入海留下的黄泛故道。

据史书记载,黄河侵淮始于汉,公元前168年(汉文帝前元十二年),河决酸枣,东溃金堤、东郡,“河溢通泗”,既通泗,必通淮。

这为有记载的黄河南泛侵淮之始。

黄河大规模南泛,长期夺淮入海始于1128年。

是年冬,杜充决河,此番夺淮历史720余年,至1855年6月黄河在铜瓦厢决口,再度北徙,经山东入海,使黄河夺淮历史告一段落。

1938年6月,国民党在花园口炸开黄河大堤,使北徙83年的废黄河再次夺淮,历时达9年,黄河水把大约100亿吨泥沙带到淮北平原,形成5.4万平方公里的黄泛区,至1947年3月堵口完工,才结束了黄河夺淮的历史。

黄河水挟带的大量泥沙在沿线沉淀淤高,使废黄河河槽与滩地明显高于附近平原地面,有的河段高出5~8米,成为一条地上“悬河”,形成一条以两岸大堤为界狭长的、呈带形状的一条巨大垄岗。

废黄河不仅是自成独立水系,而且是淮河与沂沭泗两大水系的分水岭。

河槽主要排泄两堤之间的涝水,沿线没有支流汇入。

废黄河流域是一个条形地带,且蜿蜒曲折,宽窄不一,河宽一般1500米至2000米,最宽达4000米,最窄处800米。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宿豫县朱海附近滩地高程在29.0米左右,泗阳县杨大滩附近滩地高程在18.6米左右。

沿河道的自然地形比降1/4000~1/1000。

两堤之间滩地与泓底的高差3~6米,滩地横向自然比降1/15~1/30。

中泓在两堤间左右摇摆,多处逼近堤脚,河岸陡立,是历史上的险工患段。

流域内大部分为粉细沙土,遇风起尘,遇水流失,遇湿则板,少部分淤质粘土成段分布。

全线土层深厚,土壤自然肥力较差。

二、水文、气象

废黄河地处暖温带与亚热带交汇处,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适宜农作物生。

年平均气温14.1℃,日照2291.6小时,无霜期为203天,降雨量年际变化幅度较大,年内降雨分配不均,多年平均降雨为900.6毫米,年降雨量最多达1647.1毫米(1963年),最少仅为573.9毫米(1978年),6~9月降雨量集中,占全年雨量的67.3%。

春天旱情突出,最长连续无雨日有50天以上,夏季雨量集中,多年平均降雨523毫米,雨日天为43天,故常有洪涝发生。

三、历史灾害

废黄河河道多弯且曲,土质疏松,以善决、善徙、善淤等为特点,造成历史上的决口成灾事件屡见不鲜。

黄河侵泗夺淮期间,仅明、清两代宿迁境内决口达60余次,经常发生一年两次决口,一地数次决口。

决口地点有朱海、皂河、孟城庵、磨儿庄、支河口、宿迁旧城、黑鱼汪、小河口、荷花池、船行、下坝、于家岗、徐新洼、罗家口、杨家庄、蔡家楼、徐家湾、白洋河、杨工等地。

1963年5月28~29日,周边地区普降暴雨,宿迁降雨201.8毫米。

睢宁县庆安水库堤坝溃决,水库急流与暴雨径流汇合,流量超过300立方米每秒,冲入七堡涵洞基坑,破古黄河北堤直泄中运河,酿成一度断航的“七堡洞事件”。

1974年8月大暴雨,13日降雨高达243.7毫米,宿迁城区老黄河桥处水位达25.02米,高出城区地面5米;同期,泗阳杨工段北堤决口,黄运夹滩2万多亩耕地受淹,高水直接威胁中运河右堤,直逼泗阳县城的安全,经过军民全力抢险,共战6昼夜,方才化险为夷。

第三节现状工程体系评价

一、现状工程情况

1992年徐洪河开挖后,废黄河在王官集镇朱海村被截断,上游无客水入境,但仍担负着宿豫、市区及泗阳境内304.0平方公里的滩地涝水排泄任务。

废黄河未经统一治理,近年来一些地方从开发滩地出发,结合疏浚整治了部分河段。

宿豫县、宿城区于1998年、1999年相继对朱海至洋北酒厂向下1公里段(除其内宿城区的双庄、果园等5公里地段外)进行了整治,整治后河底宽为30~50米。

宿豫县洋北酒厂上游1公里处至泗阳新袁漫水闸(宿淮交界)段,几十年未进行整治。

废黄河涝水在我市境内无出路,仅有淮阴市境内的窑河闸排除部分涝水入洪泽湖。

二、主要存在问题

㈠防洪除涝

第一是河床不稳定,险工隐患多。

废黄河河床土质多为沙土、粉沙土,河槽弯曲,水流紊乱,不少陡弯逼近大堤,且堤防年久失修,残缺不全,雨淋沟,车道口形成了险工隐患。

新袁镇刘大塘、东田大塘、李口白果树、众兴镇运南北渠首东段、城厢运南南渠首西段及临河乡杨工大塘等堤段长5公里,皆为顶冲迎溜,前无保护滩面,后有深塘,堤身陡立,历史上曾多次决口。

大碾挡洪闸、杨工补水站输水涵洞、运南北渠首等穿堤建筑物,还存在着闸门、启闭机、消能设施、上下游护坡损坏严重等问题。

坝头、刘大塘引水涵洞建于新袁镇镇内废黄河险工处,因规划设计不合理,不利于防洪,后被封堵,但封堵质量未经验收鉴定,现仍给防洪安全带来不利因素。

第二是排水出路未得到解决,防洪标准低。

1992年徐洪河开挖后,废黄河在王官集镇朱海村被截断,上游现无客水入境,但仍担负着宿豫、市区及泗阳304.0平方公里废黄河滩地的排涝任务。

目前,排水出路是经淮阴市窑河闸排入洪泽湖,而窑河闸设计最大排泄能力为150立方米每秒,除去排足淮阴市涝水外,我市境内涝水仅部分能从该闸排泄,排水出路严重不足,远满足不了实际的需要,严重威胁着两岸乡镇和市区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

1974年8月大暴雨,宿迁城区老黄河桥处水位达25.02米,高出城区在面5米;同期,泗阳杨工段北堤决口,黄运夹滩2万多亩耕地受淹,高水直接威胁中运河右堤的安全。

第三是抽排标准低,涝渍威胁严重。

废黄河沿线已建成中泓堤外圩区,地面高程一般与原泓底相平,中泓蓄水后,圩内抽排设施跟不上,必然要受涝渍灾害。

现有排涝泵站抽排能力低,部分泵站机组老损,不能发挥设计功能,排水建筑物配套率低,严重地影响了该地区经济的发展。

㈡水土保持

废黄河是黄河长期侵泗夺淮流经本地留下的泥沙淤积而成的,土壤沙性大,粗粉沙和细沙的含量高,有“风来起沙,雨来流沙”之说。

废黄河泓深滩高,逐步向河槽倾斜,滩面与河槽坡降陡,加速径流的流动,使水流挟沙能力增大。

目前,水土保持工程较差,林木、草地植被防护稀少,因而河岸冲塌,雨淋侵蚀十分严重,有个别滩地雨淋沟深达数米,地面裸露。

有些地方在100多米宽的河滩地上,顺坡方向打垒种山芋,加剧了水土流失。

㈢工程管理

1992年开挖徐洪河,废黄河在王官集镇朱海村被截断后,该河即由流域性行洪河道成为区域性排涝河道,多年来都已安全度汛,虽曾出现过紧张局面,但没有形成大的灾害。

这是多年治理的成绩,然面不可勿视的是人们只看到当前的安全,而忘记了过去的忧患,对废黄河的警惕性逐渐松弛了。

资金投入没有着落,治理也没有系统性,管理力量薄弱。

目前,工程管理状况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管理机构不健全。

宿豫、泗阳、宿城两县一区对废黄河的管理,仅宿豫县成立了专管机构(宿迁大禹集团废黄河开发公司),泗阳县和宿城区现为水利局下属单位代管,责任不明,时有发生违章现象。

二是管理范围狭窄,边界、权属界定不明。

废黄河没搞过确权划界工作,目前废黄河沿线堤上、滩地均被群众或企事业单位占用,或建房,或耕种,均因边界、权属不明,管理人员无法管理。

第三章规划目标

第一节规划水平年

规划基准年为2000年,近期水平年2005年,远期水平年2010年。

第二节规划标准

防洪标准近期争取达到20年一遇,远期达到50年一遇;治涝标准近期达到5年一遇,远期全面达到10一遇。

第四章规划总体布局

第一节规划原则

⑴贯彻“全面规划、统筹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

重点解决外排出路体系。

⑵按照确保重点、兼顾一般的原则,区域规划服从流域规划。

⑶统一规划、分段治理,梯级控制,蓄泄兼顾,采取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相结合,建设与管理并重。

⑷分期实施,合理负担,涝、沙、旱兼治,为综合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创造条件。

第二节规划布局

根据废黄河规划原则及治理标准,本次规划拟采取梯级控,重点找排水出路;理顺中泓,处理险工隐患,新建、改建泵站,提高排水能力,配套沿线水利工程。

第五章水文计算

第一节基本资料

废黄河徐洪河至宿泗坝段,集水面积100.8平方公里;宿泗坝至众兴坝段,集水面积144.1平方公里;众兴坝至宿淮交界段,集水面积59.1平方公里;河道坡度1/20000。

第二节设计暴雨

宿迁市对废黄河没有系统的流量资料和暴雨记录,本次规划中设计暴雨,采用江苏省水利勘测设计研究院1994年3月编制的《江苏省废黄河防洪工程规划报告》中成果。

废黄河各段不同频率设计三日降雨量计算成果表

河段

面积(Km2)

三日

P=5%

P=10%

P=20%

徐洪河至宿泗坝

100.8

246

207

166

宿泗坝至众兴坝

144.1

232

192

150

众兴坝至宿淮交界

59.1

240

198

155

设计最大三日面净雨量:

废黄河流域的地形、地貌、地质等条件与丰沛地区相近,故采用1984年《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图二十四,P+Pa~R相关图中的6号线(丰沛)来求得各段不同频率的三日净雨量。

前期影响雨量采用Pa=αImax,最大初损值Imax=95毫米,当三日暴雨在250毫米以下时α=0.5,当三日暴雨大于等于250毫米时,α=0.65(详见1984年《江苏省暴雨洪水图集》),则Pa=0.5×95=47.5毫米。

查图二十四得Cp=37,Ci=114,根据RⅢ=[(P+Pa-Cp)3+Ci3](1/3)-Ci计算三日面净雨量(详见下表)。

废黄河各段不同频率三日面净雨量计算成果表

河段

面积(Km2)

RⅢ

P=5%

P=10%

P=20%

徐洪河至宿泗坝

100.8

149.8

113.5

77.1

宿泗坝至众兴坝

144.1

136.6

99.9

63.8

众兴坝至宿淮交界

59.1

144.1

105.3

67.9

 

第三节产水量计算

计算20年一遇、10年一遇、5年一遇最大三日的产水量,成果见下表。

项目

河段

设计标准(P)

流域面积(Km2)

降雨量

(mm)

产水量

(万m3)

徐洪河

至宿泗坝

5%

100.8

149.8

1510.0

10%

100.8

113.5

1144.1

20%

100.8

77.1

777.2

宿泗坝至众兴坝

5%

144.1

136.6

1968.4

10%

144.1

99.9

1439.6

20%

144.1

63.8

919.4

众兴坝至宿淮交界

5%

59.1

144.1

851.6

10%

59.1

105.3

622.3

20%

59.1

67.9

401.3

第四节推求设计洪水

废黄河设计洪水采用瞬单位线法推求,本规划考虑地表短期滞水为24小时,算得平头设计流量(见下表)。

废黄河(平头)设计洪水计算成果表

河段

频率

流量

(m3/s)

备注

徐洪河

至宿泗坝

5%

88

详见附件《废黄河

设计洪水计算书》

10%

66

20%

45

宿泗坝至众兴坝

5%

109

10%

80

20%

51

众兴坝至宿淮交界

5%

53

10%

38

20%

25

第六章工程措施规划

第一节中泓整治方案

我市境内废黄河中泓走向基本维持现状,但需进行疏浚清淤,清除芦苇杂草障碍,以恢复排除洪涝水的能力。

宿豫县、宿城区境内河道长57.5公里,于1998~1999年已按河道底宽标准结合圩堤加固、河滩地进行整治了42.0公里,现尚有15.5公里待整治。

泗阳县1989年按河底宽31~50米、河深2.0~2.5米、边坡1:

3,出土结合筑两岸圩堤,对中泓进行了整治。

目前河道尚有79.5公里(宿豫县10公里、宿城区5.5公里、泗阳县64公里)未进行疏浚整治,河道淤积严重,排水能力降低,本次拟按10年一遇排涝标准疏浚整治河道。

第二节分段治理方案

徐洪河堤至宿泗坝段河道长50.55公里,汇水面积100.8平方公里,经计算20年一遇3天洪水总量为1510.0万立方米,10年一遇3天洪水总量为1144.1万立方米,经河槽调蓄后,20年一遇防洪标准还有88立方米每秒洪水下泄。

本段下游排水出路规划4个方案。

第一,集中入中运河方案。

全段分小段建分隔坝和穿坝涵洞,调节控制,由船行村小鬼塘处建涵洞、跌水排入中运河。

初步测算需做土方50万立方米,投资450万元。

第二,集中入西民便河方案。

全段分小段建分隔坝和穿坝涵洞,调节控制,由洋北废黄河桥以上经西民便河入成子湖。

初步测算需做土方523万立方米,投资2400万元。

第三,分散入西民便河方案。

在支口、船行增建封闭坝,分别自牛角涵洞、荷花池和下坝涵洞经西民便河入成子湖。

初步测算需做土方673万立方米,投资3060万元。

第四,宿泗坝控而不死,集中由成子河泄入洪泽湖。

初步测算需做土方65万立方米,投资800万元。

第四方案工程布局简单,只需建节制闸,接通废黄河中泓,扩大成子河断面,工程线路稍长,但影响工程较少,仅涉及下游泗阳县,便于协调和实施。

第一方案,虽分洪线路短,影响工程少,投资少,易于实施,但排入中运河的泥沙会影响航道和南水北调工程。

第二、第三方案,排水线路长,洪涝水排泄矛盾多,影响工程多,土方量大,投资多,涉及宿豫、宿城、泗阳、泗洪四个县、区,实施难度大,不宜采用。

宿泗坝至众兴坝段河道长42.4公里,汇水面积138平方公里,20年一遇3天洪水总量1968.4万立方米,10年一遇3天洪水总量1439.6万立方米,经河槽调蓄后,20年一遇标准要下泄109.0立方米每秒水。

排水出路方案:

第一,成子河分洪方案。

利用成子河经沉沙调节后入洪泽湖。

初步估算需做土方50万立方米,投资900万元。

第二,马化河分洪方案。

利用马化河经沉沙调节后入洪泽湖。

初步估算需做土方290万立方米,投资1990万元。

第三,朱陈洼河分洪方案。

利用朱陈洼河经沉沙调节后入洪泽湖。

初步估算需做土方293万立方米,投资1800万元。

以上三方案均需将原河道向北延伸,接通废黄河中泓,并建闸控制。

1990年,成子河已按底宽10~15米、底高程11.0~9.5米进行全线开挖,计划将泗阳境内废黄河洪水分泄100立方米每秒入成子湖。

现只需接通中泓,建节制闸、沉沙池,以及沿线配套工程即可分洪。

本次规划,市县两级选定成子河分洪方案。

经方案比选,徐洪河堤至众兴坝段排水出路拟选于经成子河入洪泽湖,此方案只需接通废黄河中泓,按泄水200m3/s扩大成子河断面,建节制闸、沉沙池,以及沿线配套工程即可分洪。

众兴坝至宿淮交界(新袁漫水闸)段河道长19.9公里,汇水面积59.1平方公里,经计算,20年一遇3天洪水总量851.6万立方米,10年一遇3天洪水量655.3万立方米,经河槽调蓄后,20年一遇标准还有53.0立方米每秒的水需下泄,规划集中利用淮阴境内现有的窑河闸经张福河入洪泽湖。

综上述,徐洪河堤至新袁漫水闸段洪涝水出路,安排成子河、窑河闸排泄洪水,即可达到治理目标。

第三节河道梯级控制

为加强水土保持,固沙防冲,全河道实行梯级控制减小比降,减缓流速,减少泥沙冲刷。

我市境内梯级控制建大小隔坝11处,拟建众兴坝封闭坝。

封闭坝坝顶高程按20年一遇洪水位超高1.5米,坝顶宽10米。

小隔坝控而不死,坝顶高程低于10年一遇水位0.5米。

第四节滩地整治工程

废黄河分段洪水出路解决后,为滩地开发排涝降渍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滩地整治开发在不影响行洪的前提下,进行水利设施的布局,满足高低分开,水旱分开,灌排分开,蓄、引、提、调相结合的要求。

按照林木、果树、旱作物、水稻、养殖,由高到低梯级组合,逐步形成滩地造田梯田化。

大中小沟标准按照省农田水利规划要求。

中泓两侧洼地围封闭,圩堤顶高程超过10年一遇水位0.5米。

截水沟沿10年一遇水位线开挖,入泓沟头做好沟头防护,防止冲蚀。

河坡、堤坡、渠坡、沟坡搞好绿化,防止水土流失。

圩口设引排涵洞与排涝站,排涝按10年一遇标准设计。

第五节除险加固工程

目前,我市境内宿城永阳油毡厂以下段、泗阳刘大塘段、杨工段等计11公里险工段和大碾挡洪闸、运南南、北渠首闸等30座病险涵闸,危及两岸城镇、乡村居民生命财产及滩地农业生产的安全,均需加固处理。

第七章非工程措施规划

建立宿迁市城区、泗阳县城区及各封闭坝、泄洪闸等处的水位、水量、雨量监测设施,运用现代遥感等技术,把信息传输到市防汛决策支持系统,根据水情、雨情、工情等,进行科学调度。

第八章投资需求及资金来源分析

第一节投资需求

经初步测算,“十五”期间废黄河区域防洪除涝等工程建设共需投资8935.0万元。

其中防洪除涝工程6258.5万元,水土保持1921.0万元,水文设施155.5万元,工程管理600.0万元(详见附表3)。

第二节资金来源

本规划涉及防洪、除涝、灌溉(部分工程)、水土保持等多种兴利措施,投资多,工程规模大,必须根据工程效益,实行分级负担,合作兴办的方针。

按水利产业政策规定,废黄河整治中防洪除涝、水土保持工程为甲类项目,其投资由所在地人民政府从地方预算内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工补农资金、水利专项资金等地方资金和贴息贷款中安排,同时利用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和农业劳动者的资金和劳务投入。

第九章环境影响评价

第一节水环境

项目完成后,其本上不产生新的污染源,同时两岸的工业污水不允许直接排入废黄河,有效地改善废黄河水污染,使废黄河保持清洁的水质。

第二节大气环境

工程完成后,全面实现农业林网化,废黄河两岸统一规划,植树栽果形成黄河林网保护带,黄河远堤高滩合理开发林果资源,项目的实施有效地吸收大气污染物,废黄河两岸的大气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

第三节土壤环境

项目实施后,新增土壤污染源主要是增施的农药、化肥,以及耕作方式改变对土壤的影响,只要合理使用、加强管理,这些污染完全可以得到控制,同时两岸农田开发治理采取修梯田和水平条田相结合的方案,田头筑坝,防止地表径流冲刷排泄,减少水土流失。

因此土壤环境不会受到污染。

第四节社会环境

废黄河综合治理后,既促进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又优化环境。

首先,从根本上解除废黄河洪水对两岸城镇、居民以及京杭运河的威胁;其次,废黄河中泓的合理开发利用,为改善水环境,拦蓄降雨径流提供了有利条件,发展养殖业,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的机会;第三,栽植林木、果木、草皮等,既改善了小气候,美化了环境,又增加了农民收入。

第四,本工程实施主要的不利影响是险工加固处理时材料堆放、取土时会破坏原有的植被,但这种破坏是短暂的,同时也是必须的,在工程完成后短期内经适当的处理将很快会得到恢复。

因此,本工程对环境的不利影响甚微。

第十章国民经济评价

工程完成后,可以从根本上解除废黄河洪水对两岸城镇、居民以及京杭运河的威胁,使一条为害多年的流域性行洪河道变为境内的排涝、蓄水灌溉兴利河道。

工程完成后,两岸26.414万亩耕地可达10年一遇排涝标准,控制水土流失243平方公里,促进沿线农林牧副鱼生产的发展,综合效益显著。

第十一章工程管理规划

第一节管理模式

本次整治工程完成后,泵站、喷灌流动服务队由乡镇水利站管理,灌排沟渠及其配套建筑物由所在村管理。

两堤之间的堤防、滩地、河道由各县区堤防管理所管理。

第二节堤防管理范围

废黄河中泓、滩地、堤身和背水坡脚外十五米以内均属管理范围。

第三节管理机构

各县、区堤防管理所应按有关规定配齐堤防管理人员,切实做到工程管理与规费征收并举。

第四节运行机制

完善水行政法规,打击设障、毁堤等违法行为,加在综合开发和规费征收力度。

对工程管理人员,实行发现并处理违章事件与工资效益挂钩。

对规费征收人员,实行完成所收规费额与工资效益挂钩,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确实做到以堤养堤。

宿迁市废黄河区域基本情况表

附表1

县(区)

区域面积

(km2)

耕地面积(万亩)

1999年末人口(万人)

国内生产总值

(万元)

工业总产值

(万元)

农业总产值

(万元)

备注

小计

水田

旱田

总人口

非农业人口

1

宿城区

106.9

1.984

0.20

1.784

13.02

9.50

50968.0

105876.0

6199.0

 

2

宿豫县

6.310

4.85

1.456

6.15

0.37

18208.5

20880.2

7526.0

 

3

泗阳县

197.1

18.120

5.56

12.560

18.07

0.38

56836.0

36757.0

54808.0

 

 

 

 

 

 

 

 

 

 

 

 

 

 

 

 

 

 

 

 

 

 

 

 

 

 

合计

304.0

26.414

10.61

15.800

37.24

10.25

126012.5

163513.2

68533.0

 

26

宿迁市废黄河区域达到各级排涝标准面积表

附表2

县(区)

区域总面积

达到各级排涝标准面积

备注

总面积

(km2)

耕地面积

(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