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734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4.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docx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术语

1、计算机网络:

计算机网络是将地理位置不同,且有独立功能的多个计算机系统利用通信设备和线路互相连接起来,且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包括网络通信协议、网络操作系统等)实现网络资源共享的系统。

2、通信协议:

protocol,指通信双方通信时遵守的一系列约定或规范。

3、通信处理机:

通信处理机也称通信控制处理机或前端处理机,是主计算机与通信线路单元之间连接的计算机,负责通信控制和通信处理工作。

它可以连接多台主计算机,也可将多个终端接入网内,通信处理机是为减轻计算机负担、提高主计算机效率而设置的。

4、通信设备:

通信设备是数据传输设备,包括集中器、信号变换器(调制解调器)和多路复用器等。

集中器的作用是把若干个终端用低速线路先集中起来,连接到高速线路上,经高速线路再与通信处理机连接,用以提高通信效率,减少通信费用。

在局域网中,集中器主要用于将多台工作站集中起来连接到主干线上;信号变换器提供不同信号之间的变换,不同传输介质采用不同类型的信号变换器。

当用电话线作为传输线时,电话线只能传输模拟信号,但主计算机和终端输出的是数字信号,因此在通信线路与主计算机、通信处理机和终端之间均需接入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相互转换的变换器。

5、通信线路:

通信线路用来连接上述组成部分。

按数据信号的传输速率不同,通信线路分高速、中低速和低速三种。

一般终端与计算机、通信处理机及集中器之间采用低速通信线路。

各计算机之间,包括主计算机与通信处理机之间及通信处理机之间采用高速通信线路。

通信线路可采用电缆、光导纤维等有线通信线路,亦可采用微波、通信卫星等无线通信线路。

6、服务器:

服务器是网络的核心,根据它在网络中所起的作用,还可以进一步分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和通信服务器。

文件服务器能将大容量磁盘空间提供给网上客户机使用,接收客户机提出的数据处理和文件存取请求,向用户(客户机)提供各种服务。

打印服务器接收来自客户机的打印任务。

通信服务器主要负责网与网之间的通信和提供各种调制解调器等多种接口。

7、客户机:

客户机又称为用户工作站,是用户与网络应用接口设备,一般多由微机担任。

每一个客户机既要运行本机的进程又要和服务器打交道,同时,还可能接受来自于其它工作站的信息。

它在网中和其它工作站一起构成了可进行分布式处理的环境。

它还可分享网上的资源,并可为其它工作站提供必要的支持。

8、对等机:

对等机既可作为服务器,又可

9、网络设备:

这里的网络设备主要指连接网络的各种硬件设备,包括收发器、中继器、集中器、网桥、路由器等,它们分别用于实现特定的网络功能。

在后续的章节里将详细给予介绍。

10、通信介质:

局域网中的通信介质作为数据传输媒体。

不同的通信介质有着不同的传输特性。

局域网使用的主要通信介质有同轴电缆、双绞线、光纤等。

11、网络软件:

网络软件主要包括底层协议软件、网络操作系统(NOS)等。

底层协议软件是由一组标准规则及软件构成,以使实体间或网络之间能够互相进行通信。

网络操作系统主要对整个网络的资源和运行进行管理并为用户提供应用接口。

12、资源子网:

计算机网络从信息的不同处理方式分为通信子网和资源子网,资源子网指互联的主机对面向用户的信息进行处理的实体的集合。

13、通信子网:

控制信息在网络上从一方传递到另一方的软硬件资源的集合。

14、局域网:

局域网是指传输距离有限,传输速度较高,以共享网络资源为目的的网络系统。

由于局域网投资规模较小,网络实现简单,

故新技术易于推广。

局域网技术与广域网相比发展迅速。

15、城域网:

城域网是规模介于局域网和广域网之间的一种较大范围的高速网络,一般覆盖临近的多个单位和城市,从而为接入网络的企业、机关、公司及社会单位提供文字、声音和图像的集成服务。

16、广域网:

广域网又称远程网。

它是指覆盖范围广、传输速率相对较低、以数据通信为主要目的数据通信网。

17、网络拓扑结构:

指组成网络的通信节点和主机被通信线路链接的具体形状。

网络拓扑有总线、星型、树型、环型和不规则的网状型等。

18、基带传输:

由计算机或终端产生的频谱从零开始,而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用的频率范围就叫基本频带(这个频带从直流起可高到数百千赫,甚至若干兆赫),简称基带(baseband)。

这种数字信号就称基带信号。

传送数据时,以原封不动的形式,把基带信号送入线路,称为基带传输。

19、频带传输:

用基带脉冲对载波波形的某些参量进行控制,使这些参量随基带脉冲变化,也就是调制。

经过调制的信号称为已调信号。

已调信号通过线路传输到接收端,然后经过解调恢复

为原始基带脉冲。

传送数据时,把已调信号送入线路,称为频带传输。

20、模拟信号:

模拟信

21、数字信号: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信号,只包含有限数目的预定值。

数字信号从一个值到另一个值的转换是瞬时发生的。

22、同步传输:

在同步传输方式中,利用时钟的同步使发送和接收装置之间的定时不发生误差。

使时钟保持同步的方法之一,是在接收装置和发送装置之间采用单独的时钟信息,称为同步法。

另一种方法是将定时信号包含在数据信号中发送,直接从数据波形本身中提取同步信号,称自同步法。

同步传输又分为面向字符方式和面向比特方式。

23、波特:

波特表示每秒种传输离散信号事件的个数或每秒信号电平的变化次数。

也即波特所表示的是调制速度,是单位时间内传输线路上调制状态的变化数。

24、带宽:

在通信信道上可以传输的频率范围称带宽。

25、调制方式:

调制是使载波信号的幅度、频率或相位(其中的一种或几种)随发送信号变化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方式有

幅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等。

26、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指的是复用信道,即是利用一个物理信道同时传输多个信号,以提高信道利用率,使得一条线路能同时由多个用户使用而互不影响。

27、时分多路复用:

时分多路复用是将传输信号的时间进行分割,使不同的信号在不同时间内传送,即将整个传输时间分为许多时间间隔(称为时隙、时间片等,slottime)。

每个时间片被一路信号占用。

28、频分多路复用:

频分复用是把线路或空间的频带资源分成多个频段(带),将其分别分配给多个用户,每个用户终端的数据通过分配给它的子通路(频段)传输。

29、波分多路复用:

在光纤信道上使用的是频分多路复用的一个变种,即波分多路复用。

不同的信号使用不同波长的光波在光纤中传输。

30、检错:

检错是指在要发送的数据块上附加足够的冗余信息,使接收方知道有差错发生,给出错误指示,但不知道是什么样的差错。

31、纠错:

纠错是指在要发送的数据块上附加足够的冗余信息,使接收方能够推导出已发送的数据应该是什么。

32、CRC校验:

CRC(Cyclicredundancycode)

校验,即循环冗余校验,是一种实践中广泛采用的检错方法。

33、曼彻斯特编码:

曼彻斯特编码在每个比特间隙中间引入跃迁来同时代表不同比特和同步信息。

一个负电平到正电平的跳变代表比特1,而一个正电平到负电平的跳变则代表比特0。

曼彻斯特编码的缺点

34、网络体系结构:

构成计算机网络系统的功能划分和他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5、基本参考模型:

指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定义的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OSI/RM),基本参考模型将网络的体系结构划分成7层,俗称7层协议标准。

36、实体、系统、子系统:

OSI参考模型中的几个术语,实体(entity)指执行某个特定功能的进程。

系统(system)指网络上执行全部功能的集合。

子系统指执行某一层功能的实体的集合。

37、LAN:

LocalAreaNetwork,局域网,覆盖范围较小的一类网络,通常指一个大楼或一个工厂的范围。

局域网有自己的明显一些特征。

38、TCP/IP协议:

指一簇协议的集合,Internet采用的协议,其中的主要协议是TCP(传输控制协议)和IP(互联网协议)。

39、RS232-C:

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制定的一个终端DTE与Modem(DCE)间的物理层接口标准。

40、DTE:

DTE(DataTerminalEquipment)是数据终端设备,也就是具有一定数据处理能力以及发送和接收数据能力的设备及其通信控制器。

41、DCE:

DCE(DataCircuit-Terminating

Equipment)是数据电路端接设备,指自动呼叫设备,调制解调器(Modem)以及其它一些中间装置的集合。

42、帧:

帧是具有一定长度和格式的信息块,一般由一些字段和标志组成。

43、比特填充:

为了避免在两个标志字段之间的比特串中碰巧出现了和标志字段一样的组合,从而造成被误认为是帧边界的错误,可以采用比特填充法。

44、透明传输:

透明传输就是不管所传数据是什么样的比特组合,都应当能够在链路上传送而不会使接收方误认为是控制信息。

45、链路:

链路就是一条无源的点到点的物理线路段,中间没有任何其他的交换节点。

46、数据链路:

数据链路是链路的硬件加上实现数据传输规程的软件。

47、HDLC:

HDLC(High-levelDataLinkControl)是一个面向位的数据链路层协议。

48、滑动窗口:

滑动窗口是数据链路层的流量控制协议,主要是通过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来限制发送方和接收方所能发送和接收的分组数量达到流量控制的目的。

49、虚电路:

分组交换的一种方式,数据传输前,需要建立一条由发送方到接收方的虚电路,所有分组将沿着这条虚电路转发,数据传输完后要进行虚电路拆除。

50、数据报:

分组

51、路由:

路由选择是网络层功能的一部分,负责确定所收到的分组应传送的外出路线。

即在具有许多节点的广域网里,应通过哪条通路才能将数据从源主机传到所要通信的目的主机。

52、RIP:

RIP(RoutingInformationProtocol)是一种采用距离向量路由算法的协议。

53、距离向量路由选择:

一种自适应路由算法,路由器通过向邻居扩散它所知道的路由使得所有路由器找到到达其他路由器的最短路径。

54、链路状态路由选择:

一种自适应路由算法,所有路由器在整个网络扩散它的邻居信息,路由器根据这些信息构造出整个网络的拓扑结构,再根据一定的算法算出最短路径。

55、拥塞控制:

当到达通信子网中某一部分的分组数高于一定的阈值,使得该部分网络来不及处理这些分组时,就会使这

部分以至整个网络的性能下降,这种情况称为拥塞。

拥塞控制就是研究如何避免和解决拥塞。

56、流量控制:

流量控制是保证发送方不会以高于接收方能承受的速率传输数据,一般采用接收方向发送方发送反馈信息的方式进行控制。

57、运输服务质量:

运输层依据会话层的服务质量(QoS,QualityofService)要求,选择适当的网络层服务和运输层协议,以便提供可靠的、价格合理的、与网络层无关的数据传送服务。

运输服务质量包括差错率、差错恢复能力、吞吐率、延时、费用等。

58、差错率:

差错是指网络实体不可检测的差错。

差错率反映了网络层的差错检测能力。

59、协议数据单元PDU:

已建立起连接的同层对等实体间交换信息的单元称为协议数据单元PDUprotocolDataUnit)。

60、同步点:

同步是在发生了错误或不符合协议的情况下,使会话实体返回到一个已知状态的过程。

这个已知状态就是一个同步点。

同步点分为主同步点和次同步点。

61、IEEE802标准:

IEEE制定的局域网标准,包括CSMA/CD、令牌总线和令牌环等,它被ANSI接受为美国国家标准,被ISO作为国际标准(称为ISO8802标准)。

62、CSMA/CD:

Ca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