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61672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5.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docx

5中共江苏省委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

中共江苏省委、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的通知

各市、县(市、区)委,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

  现将《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印发给你们。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高度,充分认识文化大省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切实把发展文化事业、壮大文化产业作为增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要按照《规划纲要》的要求,结合本地区、本部门、本单位的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明确责任人和年度目标,建立严格的督察考核奖惩制度。

省委、省政府每两年对各地的文化建设情况和文化经济政策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党委宣传部门要加强对文化大省建设规划实施的协调和指导。

全社会都要重视、关心、支持文化大省建设,保证《规划纲要》确定的各项任务得到全面落实。

                                    中共江苏省委

                                   江苏省人民政府

                                    2001年6月19日

江苏省2001-2010年文化大省建设规划纲要

  江苏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发展,社会不断进步,文化日益繁荣。

1996年省委、省政府提出了“把江苏建设成为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大省”的战略目标,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推进,宣传文化战线团结奋斗、开拓进取,全省文化产品日益丰富,人才队伍不断壮大,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文化市场日趋活跃,为新世纪江苏文化的大发展奠定了基础。

  站在新世纪的新起点,与江苏“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相适应,努力建设文化大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增强江苏综合省力,应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挑战的必然要求;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繁荣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江苏人民整体素质,建设江苏人才高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树立新世纪江苏新形象的迫切需要。

为切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特制定本《规划纲要》。

  鉴于教育、科技已有专门规划,本《规划纲要》所指的文化主要包括文学艺术、广播影视、新闻出版、文化旅游、社会文化及哲学社会科学等领域。

  一、指导思想和方针原则

  1.指导思想。

  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江苏“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总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文明一起抓的方针,以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为中心,以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文化素质和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发展文化产业为突破口,抓住机遇,开拓创新,全面推进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推进两个文明协调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

2.方针原则。

  第一,坚持以加快发展为主题,以思想大解放推动文化大发展。

坚持从实现“富民强省”、“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全局出发,把文化建设纳入经济社会发展总体布局,全面推进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坚持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发展先进生产力的内在要求、实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手段,抓住机遇,加快发展;坚持全面协调的发展观,促进经济、政治、文化和两个文明协调发展,促进区域文化、城乡文化协调发展,注重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注重文化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建设,实现文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第二,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文化工作方针。

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

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

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继承优秀文化传统,发扬时代创新精神,大力繁荣社会主义文化。

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大胆吸收人类一切先进文化成果。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

坚持正确处理普及与提高的关系,着力提高人民群众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三,坚持以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主要推动力,不断增强文化的综合实力、活力和竞争力。

文化体制改革要体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求、遵循文化自身发展规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发挥宣传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有利于促进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有利于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坚持改革的力度与宏观管理的完善程度相适应,以深化改革促进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规模效益增长。

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以高科技和信息化、网络化,推动文化跨越式发展。

第四,坚持以提高人民的文化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坚持面向基层、重在建设,不断研究人民群众的新需求,满足新需要。

着力提高文化产品和服务质量,以繁荣的文化市场、多层次的文化服务、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与活动、多样化的信息传播载体、文明健康的文化娱乐场所,优化改善城乡居民文化生活环境,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多样化的文化需求。

  第五,坚持加强和改善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宏观管理和调控水平。

坚持党管意识形态的基本原则,无论什么情况下,宣传媒体是党和人民喉舌的性质不能变,党管媒体不能变,党管干部不能变,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不能变。

遵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文化工作规律,改善党的领导。

  二、发展目标和主要战略

  3.至2010年远景规划。

  把江苏建设成为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相适应的文化大省,拥有先进的文化设施、发达的文化产业、一流的文化精品、拔尖的文化人才、充满活力的文化体制、繁荣有序的文化市场、各具特色的城市文化环境、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生活,文化综合实力居全国前列。

基本形成体现江苏文化底蕴和时代发展要求,体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互动,体现优秀民族传统文化、世界先进文化成果与现代文明融合,体现科技革命与文化创新协调统一的文化大省发展格局;基本形成有国内影响的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人才和文化交流活动的文化高地;基本形成优势明显、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的文化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充满活力、繁荣健康、统一有序的文化市场;基本形成布局合理、设施先进、着力提高全民文化艺术素养的文化服务体系。

  4.至2005年发展目标。

  ——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质量不断提高。

文学和学术研究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发挥;各文化艺术门类比较繁荣,优势门类每年有精品力作在全国产生一定影响;重点文化单位发挥代表性、示范性作用;重大文化活动丰富多彩;传统文化资源得到保护性开发利用;推出一批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经得起历史检验,深受人民群众喜爱的优秀作品和名牌栏目;推出一些在全国产生影响、有创新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

  ——文化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明显增强。

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中青年人才迅速成长,吸引凝聚人才的机制初步形成,人才资源共享与立足本省培育人才紧密结合,涌现出一批拔尖的文化艺术人才、文化经营管理人才和科技创新人才。

  ——文化设施有明显改善。

建成一批国内先进的标志性工程,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等公益性文化设施得到更新改造,全省社会文化网络健全。

各市县及60%的区均建有公共图书馆,省、市、县三级图书馆的藏书量达到人均0.5册以上,图书利用率大幅度提高。

  ——文化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

文化管理体制逐步实现管办分离,政事、政企分开,文化企事业单位的布局结构趋向合理,基本建立起既有竞争激励又有责任约束的精神产品投入机制、生产机制、经营机制、用人机制、分配机制和领导体制,逐步形成国家保证重点,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参与办文化的格局。

  ——文化产业结构逐步优化。

初步形成以文化重点产业为主导、相关产业联动发展的文化产业体系,初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江苏产业结构调整相衔接的文化产业优化发展新格局,文化产业逐步成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和支柱产业。

“十五”期间,全省文化产业的增长速度高于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城乡居民消费中的文化消费比重大幅度增长。

  ——文化市场繁荣健康、竞争活跃、统一有序。

区域分割、行政分割的市场壁垒逐步打破,市场中介组织活跃,市场机制在跨地区文化生产要素的集聚和扩散中发挥调节作用,逐步建立与国际接轨的有关规则,市场管理进一步法制化。

  ——文化环境优化改善。

全省特大城市和三大都市圈文化建设有突破,形成一定特色和品位,城市文化内涵明显提高,文化氛围浓郁,富有特色的城市文化形象初步形成。

中心城市文化综合实力、辐射力和文化品位明显提高,城乡社会文化环境普遍得到改善。

  ——文化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文化艺术和科学知识教育进一步普及,基层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创建群众文化先进、示范县(市)工作取得新成绩,社区文化、广场文化、乡村文化、校园文化、企业文化、家庭文化生机勃勃,民族民间文化和特色文化活动不断出新。

初步构建人人享有文化服务的工作体系,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基本满足,全民文化素养得到提高。

  5.主要战略。

  ——精品带动战略。

以创作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致的精品力作,带动整个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和文化艺术事业的普遍繁荣。

创建名牌文化产品和文化企业,提高江苏文化的影响力。

  ——择优扶强战略。

选择江苏优势文化艺术门类、项目和强势文化产业优先发展,扶强做大,使之在全国居领先地位,并不断提高在全国和国际文化市场上的竞争力、辐射力。

——城市辐射战略。

重视提高城市规划、建设的文化含量,强化城市文化的辐射功能。

塑造中心城市文化形象,提高中小城市文化品位,改善社区、乡镇文化环境,促进全省城乡文化协调发展。

  ——特色文化战略。

突出文化发展的个性化、特色化,注重发挥不同地区、不同文化艺术门类、不同学科自身优势,充分发掘和利用历史的、地域的、现代的多种文化资源,形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形态。

  ——人才高地战略。

营造环境,完善机制,培养、吸引、凝聚人才。

发挥名家、大师的号召力,集聚优秀人才,形成江苏文化流派和品牌。

把开发人才资源,优化人才结构,构建拔尖人才高地作为文化发展的战略重点和基础工程。

  三、推进文化体制创新和技术创新

  6.把握文化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

  文化体制改革要积极主动,加大力度,深入创新,稳步推进。

坚持深化改革与加强管理相统一,正确处理特殊性和一般性的关系、深化改革和调整结构的关系、加大力度和稳步推进的关系,既要增强微观组织的竞争力,又要保证宏观管理的控制力,既要放活又要管住。

在继承和创新的基础上,逐步建立新形势下保证党委领导,完善政府宏观管理的调控机制;建立保证宣传媒体喉舌功能,发挥现代企业优势的微观组织;建立体现宣传文化特点,适应法制建设总体要求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传播健康精神文化产品,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竞争活跃、统一有序的市场环境;建立积极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和先进技术,抵御西方腐朽文化影响,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开放格局。

  7.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为加强领导,省里成立党政统一协调的领导机构,对文化体制改革、文化建设与发展统筹规划、协调指导。

各级党委要始终掌握对文化工作方针政策和重大事项的决策权,对媒体资产的控制权,对宣传内容的终审权,对媒体主要领导干部的任免权。

各级党委宣传部门要把握导向,统筹协调,了解情况,分类指导。

各级政府要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当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加强指导、协调和执法监督;建立全社会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统计指标体系,纳入全省统计制度,同步运行;通过制定文化产业政策、发布文化信息对文化产业和文化市场实施调控和引导,使全省文化产业布局合理、结构优化、发展协调;通过文化资产经营公司,加强对国有文化企业和国有资产运营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加强文化系统国有资产的战略性调整,把国有资产集中到有利于提高全省文化综合实力的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公益性事业上来,增强国有资产在文化发展中的控制力和主导地位;打破文化市场的行政性壁垒,建立有利于文化市场要素合理流动的文化市场管理体系。

政府文化行政管理部门加快实行管办分离和政企分开、政事分开,加强对全社会文化发展的管理,主要管理文化政策法规的制定和执行,文化规划的制定与实施,文化发展方向的监控和指导,标志性文化设施的建设和协调。

加强跨部门、跨领域的联合,优势互补,逐步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统一管理全省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大文化管理体制。

  8.积极推进组建文化集团。

  在坚持中央和国家有关政策原则的基础上,组建文化集团,促进资产、人才、技术等要素的合理组合,走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之路。

成立江苏出版集团、江苏广电集团、新华日报报业集团,集团承担完成上级部门下达的宣传文化工作任务和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负责集团的发展规划、资产运作、财务管理和队伍建设。

通过组建集团,进一步推动体制改革和机制转换,促进合理布局,优化资源配置,调整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发展集约经营,形成规模优势。

鼓励广电集团、出版集团、报业集团之间实行强强联合。

确保党组织在集团中的领导地位,集团内部实行党委(党组)领导下的社委会(管委会、编委会)负责制,集团的党政主要负责人需经同级党委宣传部门同意,按干部管理权限报批。

  9.推进文化事业单位改革。

  根据文化单位的不同情况,实行分类指导。

对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各级政府给予财政保障,加大投入,促进其稳定健康发展;对公益经营性文化事业单位,政府给予财政补助,扶持发展,同时鼓励其积极开拓市场,通过多种渠道发展壮大自身;对经营性文化单位,政府给予政策扶持和引导,实行独立的经济核算和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

合理调整文化事业单位结构,改变低水平交叉重复、规模过小、服务单一的格局。

深化艺术表演院团改革,调整结构布局,在继续保持原有财政投入不减少的基础上,鼓励多渠道、多种形式举办文艺院团,形成国家保证重点、鼓励社会办团的良好局面。

改革用人制度,鼓励一些文化事业单位和团体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机制的原则,逐步推行聘任制、签约制,改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或作品项目管理。

改革财政拨款制度,实行按项目拨款和以奖代投。

改革分配制度,扩大文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自主权,改年度工资额度指令性计划为指导性计划,探索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办法和途径,健全事业单位分配监督机制,保证储备金的逐年积累和社会保障与分配政策的落实。

积极稳妥地推行文化事业单位的后勤社会化。

文化事业单位实行企业化转制前已办理离退休手续的人员,享受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待遇,经费由省财政拨付。

加强文化行业协会建设,逐步发挥其确立行业规范,监督行业自律,保障行业权益等方面的管理职能。

  10.建立灵活高效的文化运行机制。

探索建立文化创业园区,用现代化大生产的方式整合、开发江苏文化资源,以此为基地集聚人才,策划创作,制作生产,宣传发行,开展经营销售服务,使之成为新兴文化产业发展的策源地、孵化器和示范区,成为文化旅游的重要景点。

现有文化企业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将社会力量办文化纳入文化发展的总体规划,努力形成政府投入与社会投入相结合的多渠道、多元化的文化投资机制。

在国家意识形态政策的许可范围内,鼓励社会创办和经营文化企业,鼓励社会和个人对文化企业投资,允许跨地区、跨部门、跨所有制的收购兼并等资产运作。

国家设立的各种评奖活动,社会力量兴办的文化单位均可参加。

发挥文化艺术大师的名家效应,鼓励文化工作者成立以个人名义命名的工作室,或创办文化企业和中介机构。

  11.加快文化载体的技术创新。

  运用高新科技成果,加快文化载体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建设。

“十五”期间,广播电视业加快节目制作播出系统数字化和网络化进程,积极推进直播卫星广播电视的发展。

跟踪高清晰数字电视技术的发展动态,基本完成有线电视接入网双向改造。

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实现省、市、县三级贯通,成为全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力发展以数字化技术为代表的多媒体技术产业,尽快形成DVD母盘刻录到复录加工完整的规模生产能力。

培育扶持一批从事电脑软件设计制作的专业公司。

加快江苏新闻出版业的信息化步伐,逐步实现出版物编辑制作流程数字化、印刷自动化和管理网络化。

加快发展数字式图文综合处理技术,普及彩色桌面出版系统;加快以多色高速轮转印刷技术和高档装订联动技术为主要特征的书报刊印刷业的技术改造。

大力开发和发展电子商务技术,建立以INTERNET为依托的图书发行计算机网络系统;研究开发比较完整的新闻出版管理网络系统,通过建立“电子底账”、网上核查,提高快速反应能力。

  四、加快城市文化和区域文化建设

  12.高起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

  按照全省城市现代化的整体布局和要求,各级党委、政府根据每个城市的功能定位,统筹规划城市文化建设,把城市文化建设规划纳入城市建设总体规划之中。

城市文化规划必须高起点,有特色。

正确处理现代化建设与保护自然人文景观和历史文物古迹的关系,老城改造和新区建设的关系。

充分利用各城市富有特色的文化资源,确定城市文化形象和环境主题。

城市文化设施和文化服务网点布局合理,规模发展,根据城市规划合理预留发展空间,逐步建成若干标志性文化设施或文化广场、文化街、文化带。

加强省、市和市、县同城共建,实现资源共享。

  13.塑造城市文化形象。

  与江苏加快城市化进程相适应,重视培育都市文化意识,提高市民文化素质。

树立城市文化形象,着力在城市文化设施、文化产品、文化活动、文化人才等方面创出名牌,增强城市文化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辐射力。

各城市分步建设高质量、高品位的文化设施,并将高水平的管理与服务融为一体,提高综合效能。

着力推进城市雕塑、大型壁画和公益性艺术广告等文化形象工程。

加强对城市建筑、街道社区及所有公共场所的文化艺术形象设计和改造,体现人文内涵,提高文化品位。

积极承揽和创办全国性、国际性重大文化活动。

加快城市文化产业的延伸,逐步建成以中心城市为主干、覆盖全省的文化服务网络。

“十五”期间,重点在三大都市圈及特大城市的文化建设上有所突破,南京、苏州、无锡、徐州等特大城市在全国大城市文化综合实力比较中,占有重要位置。

全省现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要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相融合,创出新特色。

继续做好省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的命名保护工作。

各省辖市要拥有标志性现代文化设施和实力较强的文化产业集团,积极举办或承办国际国内的重大文化活动。

中小城市立足本地实际,发挥自身优势,建设个性鲜明的城市文化。

  14.开发地域特色文化。

  江苏在历史演进过程中,形成了吴文化、楚汉文化、维扬文化、金陵文化等一批特色鲜明的地域文化,以及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学术流派,要在加强研究、保护的基础上继承创新,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的生命力。

江苏还有自然形成的沿海、沿江、沿运河和环太湖、洪泽湖等富有特色的地域文化,要着力打出品牌。

组织“一地一品”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使遍布我省大江南北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文化遗址以及民俗文化焕发出新的光彩和活力。

同时,以中心城市为龙头,以文化资源为纽带,加强地区间联动,成片开发共建,形成具有时代特征和江苏区域特色的文化新形态。

加强与兄弟省市的合作,在更大范围内实现文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共同发展。

  15.加快苏北文化建设。

  树立没有苏北文化的大发展、就不可能有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大省的思想。

加大扶持苏北文化建设的力度,充分发挥城市文化辐射功能,带动小城镇和农村文化建设,促进区域文化协调发展。

提高对苏北城市文化建设的扶持力度,加强政策扶持,鼓励社会支持。

苏北各市从实际出发,根据比较优势和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改善文化环境和投资环境。

通过苏南帮扶和南北合作,加强文化资源的联合开发。

省里加大对苏北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大对苏北基层文化建设的扶持。

省扶贫资金和项目中要有文化扶贫资金和项目,省级专项资金、基金向苏北文化建设倾斜。

实施扶持苏北文化建设工程。

通过帮助苏北培养、培训文化人才等措施,促进苏北文化人才队伍的发展和提高。

省级机关有关部门主动为加快苏北文化建设服务,帮助解决突出问题。

16.辐射带动农村文化发展。

  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总体规划,作为建设宽裕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切实抓好农村群众文化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和管理,继续巩固和完善县、乡、村三级文化网络。

结合乡镇机构改革,探索整合乡镇文化站、广电站、基层党校、成人教育中心等的人力和设施资源,逐步成立综合性宣传文化教育中心,作为乡镇直属事业单位,确保有编制、有经费、有阵地。

因乡镇合并闲置的文化站要用于文化服务,可作为乡镇综合宣传文化教育中心的分站,便于群众就近参加文化活动。

继续开展送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为广大农民提供经常性、高质量的文化服务。

按照群众自愿、群众受益、有偿服务的原则,做好农村电影放映工作,确保每村每月放映一场电影。

  17.扩大对外文化交流。

  积极开展文化艺术人才和图书、艺术、信息、技术资料的对外交流与合作。

通过艺术表演、举办展览、合作出版、版权贸易、互换广播电视节目、互办文化周、缔结友好城市、民间文化往来等多种形式,增加对外文化交流项目。

城市要在对外文化交流中发挥龙头作用。

重点办好国际性文化旅游节庆活动,组织有影响的对外文化演出、展览,积极参加国际文化艺术比赛,扩大江苏文化在海外的影响。

大力扶持文化产品出口,运用多种方式,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领域,利用国外营销渠道,进入国外市场。

积极为文化交流项目开辟“绿色通道”。

  五、繁荣精神产品生产

  18.多出优秀作品。

  树立精品意识,倡导创新精神,繁荣文艺创作。

以全国一流为参照系,努力创作出具有中国气派、展示时代风貌、体现江苏特色、能传之久远的精品名作。

以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为龙头,带动整个精神产品质量的提高。

在每届全国“五个一工程”奖评选中力争取得优异成绩,位居前列。

在国家设立的各类文化重要奖项评选中,力争名列前茅。

繁荣文学创作,使江苏文学走在中国文学发展的前列。

继续保持江苏民乐、美术、书法、戏剧、民族民间艺术等具有比较优势的文化艺术门类在全国的重要影响与地位。

同时,加大支持力度,形成江苏独有的或最具优势的中国文化艺术名品和优势项目。

影视、音乐、舞蹈等力求有新突破。

深受群众喜爱的现代文化艺术门类,力求创出新优势。

挖掘地方文化资源,整理出版一批在全国有影响的文化积累性图书。

精心组织优秀作品的宣传展示,扩大受众面,提高市场覆盖率,力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

  19.完善多出优秀作品的工作机制。

  尊重文化规律,发扬艺术民主和学术民主,充分调动文化艺术、社会科学工作者的积极性、创造性,形成良好的创作生产环境。

加强对重大作品和课题项目的规划与策划,突出重点,落实责任。

采取切实措施,鼓励支持作家艺术家、理论工作者深入生活、深入实际。

增强开放意识,打破地域和行政界限,优化艺术生产和科研要素组合,提高重点精神产品创作生产的能力和水平。

有条件的社会科学研究院所可逐步推行项目基金制和课题招标制。

建立重点作品生产的论证、投入、效益评估等运作机制。

设立专项资金,制定申报、审核和质量效益测评制度,对重点作品的创作生产给予资助。

注重提高省级文艺奖项、社科研究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的质量,努力打造国内与国际名牌。

  20.发展哲学社会科学。

  加强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研究,包括重点研究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邓小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围绕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和“四个如何认识”等重大理论问题,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带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以及干部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大胆创新,做出新的理论概括,把邓小平理论研究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加强对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入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