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812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6.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docx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

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矿通评报字[2010]第182号

 

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年十二月十七日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甲26号华云酒店写字楼D座408室邮政编码:

100037

电话:

(010)68365519、68331878传真:

(010)68331879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

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矿通评报字[2010]第182号

摘要

评估对象: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

评估委托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评估机构:

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评估目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行价款评估。

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方提供“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合理的价款参考意见。

评估基准日:

2010年10月31日。

评估日期:

2010年12月5日—2010年12月17日。

评估方法:

折现现金流量法(DCF法)。

评估主要参数:

矿山保有资源储量为214.10万吨;评估利用可采储量为112.38万吨(含煤柱回收量15.56万吨);矿山生产规模为9.00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9.60年,原煤不含税销售价格239.32元/吨;折现率取8%,固定资产投资3101.89万元,总成本费用170.59元/吨原煤,经营成本151.55元/吨原煤。

评估结论:

经评估人员现场调查和当地市场分析,按照采矿权评估程序,选取适当的评估方法和评估参数,经过认真计算,确定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评估基准日的采矿权价值为492.49万元,大写人民币肆佰玖拾贰万肆仟玖佰元整。

评估有关事项声明:

根据矿业权登记管理有关规定,评估报告需报送备案后使用。

评估结论使用有效期自评估基准日起一年。

本评估报告仅供委托方为本报告所列明的评估目的以及报送有关主管机关审查而作。

评估报告的使用权归委托方所有,除法律法规以及相关当事方另有约定外,未征得矿业权评估机构同意,矿业权评估报告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不得被摘抄、引用或披露于公开媒体。

重要提示:

以上内容摘自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欲了解本评估项目的全面情况,应认真阅读该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全文。

 

法定代表人(签名):

童海方(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副研究员)

 

项目负责人(签名):

张国华(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矿工程师)

 

注册矿业权评估师(签名):

张国华(注册矿业权评估师、采矿工程师)

 

吴家齐(注册矿业权评估师、地质高级工程师)

 

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2010年12月17日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

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目录

1、矿业权评估机构5

2、评估委托人5

3、采矿权申请人5

4、评估目的5

5、评估对象与评估范围6

6、评估基准日8

7、评估依据8

8、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10

9、评估实施过程21

10、评估方法23

11、评估参数的确定23

12、评估假设38

13、评估结论39

14、特别事项说明39

15、矿业权评估报告使用限制40

16、评估机构和注册矿业权评估师40

17、矿业权评估报告日40

18、附表

附表1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价值计算表;

附表2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可采储量估算表;

附表3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销售收入计算表;

附表4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投资估算表;

附表5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固定资产折旧计算表;

附表6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单位成本确定依据表;

附表7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经营成本计算表;

附表8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税费计算表;

附表9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参数经济评价表。

19、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报告书附件

20、附图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

采矿权评估报告书

矿通评报字[2010]第182号

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接受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的委托,根据国家有关采矿权评估的规定,按照公认的采矿权评估方法,对“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进行了评估。

本公司评估人员按照必要的评估程序对委托评估的“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进行了市场调查与询证,对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委托评估的“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在2010年10月31日所表现的价值作出了公允反映。

现将评估情况及评估结论报告如下:

1、矿业权评估机构

机构名称:

北京矿通资源开发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注册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展览馆路甲26号D座401室;

法定代表人:

童海方;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11010223446526(1-1)(见附件4);

“探矿权采矿权评估资格证书”编号:

矿权评资[2002]001号(见附件5)。

2、评估委托人

评估委托人: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

地址:

广西南宁市中新路2号。

3、采矿权申请人

单位名称: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

地址:

宜州市城西开发区金宜大道3号;

法定代表人:

韦海任;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

451200000004369。

4、评估目的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拟出让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需对该采矿权进行价款评估。

本次评估即是为实现上述目的而为评估委托方提供“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合理的价款参考意见。

5、评估对象与评估范围

5.1评估对象

本次评估对象为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

5.2评估范围

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合同编号:

桂国土资矿评合字[2010]第48号),矿区范围由以下4个拐点圈定(见表1),开采标高+228.0米至+65.17米,矿区面积1.4621平方公里。

表1矿区范围拐点坐标一览表(西安1980坐标)

点号

X坐标

Y坐标

F

2721264.033

36523972.991

G

2720636.026

36524927.991

10

2719082.023

36524377.981

H

2719942.029

36523730.983

标高:

从+228.0米至+65.17米

经核实,本次评估范围内采矿权权属无争议,2010年7月,广西煤炭地质一五〇勘探队编制并提交了《广西宜州市拉浪矿区二号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经过评审及备案,核定截止2010年7月31日,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合计214.10万吨,其中原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150~100m)范围内保有(332)47.00万吨,(333)74.80万吨;原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之外(+100~65m)保有(332)1.60万吨,(333)90.70万吨。

该储量估算范围与“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中规定的范围一致,上述核定储量即为本次评估储量的依据。

5.3采矿权历史沿革和评估情况

(1)采矿权历史沿革

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于2005年取得采矿许可证,证号:

4500000520072;采矿权人:

宜州市竹仓煤矿;开采矿种:

煤;开采方式:

地下开采;生产规模:

18.00万吨/年;矿区面积11.795km2;发证机关:

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有效期限:

三年零柒月,自2005年12月至2009年6月,分为6个矿井。

本次评估对象为区内六个煤井的其中一个,即为二号井,该二号井范围由4个拐点坐标圈定,各拐点坐标如下表2所示:

表2宜州市拉浪矿区二号井范围拐点坐标表

点号

北京54坐标

西安80坐标

X

Y

X

Y

F

2721322

36524000

2721264.033

36523927.991

G

2720694

36525000

2720636.026

36524927.991

10

2719140

36524450

2719082.023

36524377.981

H

2720000

36523803

2719942.029

36523730.983

面积:

1.462平方公里

原证开采标高:

150米至100米

面积:

1.462平方公里

原证开采标高:

150.17米至100.17米

注:

委托评估范围的标高变更为+228.00米至+65.17米,包含了原采矿许可证中二号井外的资源储量。

拉浪二号井原设计规模为3万吨/年,矿井尚未建设,由于产业政策的变化,2007年初,又开始办理4万吨/年的技改手续,2008年初得到上级的批复。

2008年奥运前,由于受百色市那犊煤矿透水事故的影响,责令全区煤矿停产整顿;2008年底,广西自治区煤炭产业政策再次调整,要求煤矿产能提高到6万吨/年以上。

拉浪二井于2009年3月申报9万吨/年技改立项,同年11月开始进行《储量核实》,《开采设计》等工作。

由于产业政策的不断变化等原因,矿井一直处于从3万吨/年到9万吨/年的技改手续申报过程中。

(2)采矿权以往评估情况

根据评估人员的调查和了解,广实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曾于2005年对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采矿权进行价值评估,并于2005年7月25日提交了《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广实评报字(2005)第061号),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采矿权由6对矿井组成,分别为:

拉浪分矿1号井;拉浪分矿2号井;拉浪分矿3号井;拉浪分矿4号井;拉浪分矿5号井;拉浪分矿6号井。

该采矿权评估报告于2006年2月13日由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采矿评认[2006]0033号文下达采矿权评估结果确认书,确认采矿权价值为161.98万元人民币。

由于该采矿权申请人无法提供价款缴纳证明材料,拉浪分矿二号井的价款缴纳情况评估人员无法获知。

根据《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采矿权评估报告书》,拉浪分矿二号井保有资源储量(122b)12.94万吨;评估利用的可采储量为11.04万吨,拉浪分矿二号井生产规模为3万吨/年,矿山服务年限为2.83年。

2009年6月,由于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采矿许可证过期,根据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国土资采延[2010]147号”《关于延期申报采矿权登记申请材料有关问题的通知》,采矿权登记同意延期至2010年10月31日办理采矿证手续。

2010年11月22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以公开方式选择本公司为承担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采矿权评估咨询的机构。

6、评估基准日

根据评估委托人要求,本次采矿权评估的基准日确定为2010年10月31日。

评估报告中一切取价标准均为评估基准日有效的价格标准,评估值为评估基准日时点有效价值。

7、评估依据

评估依据包括法规依据、行为依据、产权依据、地质矿产信息依据和取价依据。

7.1法律法规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1996年8月29日修正);

(2)《矿产资源开采登记管理办法》(国务院1998年第241号令);

(3)《矿业权出让转让管理暂行规定》(国土资[2000]309号文);

(4)《关于印发<矿业权评估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国土资源部,国土资[2008]174号文);

(5)《矿业权评估指南》(2004版,国土资源部公告2004年第14号);

(6)《中国矿业权评估准则》(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08年8月);

(7)《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中国矿业权评估师协会,2008年10月);

(8)《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的公告》及《矿业权评估收益途径评估方法修改方案》(国土资源部公告2006年第18号);

(9)《国土资源部关于实施矿业权评估准则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6号);

(10)国土资源部关于《矿业权评估参数确定指导意见》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公告2008年第7号);

(11)《固体矿产勘查规范总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3908-2002);

(12)《固体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7766-1999)。

7.2行为及产权依据

(1)矿业权价款评估合同书(合同编号:

桂国土资矿评合字[2010]第48号);

(2)采矿权申请人承诺书;

(3)《广西宜州市拉浪矿区二号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广西煤炭地质一五〇勘探队,2010.8);

(4)《关于<广西宜州市拉浪矿区二号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证明》(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桂资储备案[2010]59号);

(5)《<广西宜州市拉浪矿区二号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评审意见书》(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桂储伟审[2010]64号);

(6)《广西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扩建开采设计说明书(审定稿)》(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设计院,2010.9);

(7)《关于批准宜州市竹仓煤矿拉浪分矿二号井扩建开采设计的函》(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桂工信能源函[2010]1210号);

(8)评估人员收集和调查的其它资料。

8、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概况

8.1交通位置

广西宜州市拉浪矿区二号井位于桂中北宜山煤田的西部,位于宜州市282°方向,直距68km2,隶属广西宜州市拉浪乡管辖。

其地理坐标:

东经:

108°15′23″~108°16′40″,北纬:

24°33′48″~24°34′42″,矿区中心点坐标为:

x=2720231.00,y=36524401.50(108°14′27″,24°35′08″)。

矿区交通比较方便,陆路有拉浪至德胜、宜山、柳州市、河池市公路,矿区以北的德胜有黔桂铁路和国道323公路通过,德胜至龙头乡的公路经过矿区东部。

拉浪至德胜23km,拉浪至宜州市68km,拉浪至河池市96km。

矿区内龙江河是唯一可以通航的水路交通线,向西逆江而上42km可达河池市,顺流东下经过怀远,宜州市,在柳城县凤山镇与融江汇合成柳江,可达柳州市,龙江河一年四季均可通航民船。

装机容量5.1万千瓦的拉浪电站位于矿区北部。

8.2矿区自然地理与经济概况

矿区所属宜州市自然环境优越,地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宜人,光照充足,雨量充沛。

年平均日照时数1696.9小时,年平均气温在19.6-20.2℃之间。

市境地形特点为南北高,中部低,自西向东倾斜,属半山半丘陵地区。

主要居住有壮、汉、瑶、苗、水等少数民族,其中壮族占总人口74.01%,汉族占总人口16.86%。

主要农产品是水稻、玉米、甘蔗、桑蚕、沙田柚等。

已形成粮食、蔗糖、桑蚕、水果、畜牧水产五大生产基地

乡镇企业形成农业、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商品流通、旅游、饮食服务等七大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结构,矿冶、建材生产现成为乡镇企业的主导产业。

矿区内最高点为加劳北山,海拔349.7米;最低点为龙江河海拔145米。

矿区内为丘陵地貌,多为森林覆盖,属广西拉浪林场辖内。

8.3以往地质工作概况

宜山煤田系统的地质勘查工作始于1955年,先后有原中南地质局467队、区煤炭工业局150队、162队、物探队以及区地质局九队、三队、区测队等单位在该煤田进行过普查和勘探工作。

据现有资料初步统计,全煤田均进行了1:

5万地质图,竹仓矿区还进行了1:

2.5万地质填图,全煤田进行大量的山地工程和钻探工作并提交了普查勘察报告。

1989年3月广西150煤田地质勘探队进入拉浪探区进行勘探工作,对小煤窑进行调查,地质填图和山地工程施工,之后又用浅钻工程代替山地工程,控制K3煤层。

1991年6月结束野外工作,并于7月底提交了《广西宜山煤田拉浪探区普查地质报告》。

提交C+D级储量1309.66万吨。

其中C级储量为480.46万吨。

2004年10月广西矿业协会编制《广西宜州市竹仓矿区煤矿矿产资源储量核实地质报告》在拉浪矿段估算保有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52.88万吨,估算了部分采空区的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类17.23万吨。

其中二号井范围内为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12.94万吨。

2010年8月,广西煤炭地质一五〇勘探队编制并提交了《广西宜州市拉浪矿区二号井煤炭资源储量核实报告》,该报告经南宁储伟资源咨询有限责任公司评审通过,并出具评审意见书(桂储伟审[2010]64号),同年广西壮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对该报告进行了备案,备案文号为桂资储备案[2010]59号。

核定截止2010年7月31日,矿山保有资源储量合计214.10万吨,其中原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150~100m)范围内保有(332)47.00万吨,(333)74.80万吨;原采矿许可证开采标高之外(+100~65m)保有(332)1.60万吨,(333)90.70万吨。

8.4区域地质概况

宜山煤田位于南岭纬向构造带西段的桂中凹陷内,主要由六桥向斜所组成。

六桥向斜为一近东西向的倒转不对称向斜,轴向自西往东由北西西转为近东西向,西宽东窄而似匙状,轴部为白垩系及三叠系地层,两翼为二叠系和石炭系地层。

岩层倾角东陡西缓,弄相断层以西构造简单,岩层倾角10~20°,中、东部构造复杂,岩层倾角南翼40~60°,北翼60~70°,部分地段直立倒转。

两翼断层发育,含煤地层常被切割破坏或错断,北翼多为北西向逆断层;其余多为北北东向,北北西向或近南北向的正断层,其中弄相正断层与冲谷正断层切割向斜轴,并构成六桥向斜西部的围道地堑。

煤田中南部(端)的石别大八仙探(矿)区为一北东轴向的小向斜,但其北部及西部已被断层切割破坏,仅保存有几平方公里的合山组地层;西北角的温平煤矿区为北北东向向斜,但东西两面为两条互不平行的正断层切割,使向斜仅残存一个三角状地带。

出露的地层为:

石炭系中统大埔组(C2d)、黄龙组(C2h),上统(C3m)马平群;二叠系下统的的栖霞阶(P1q)、茅口阶(P1m),上统合山组(P2h)、大隆组(P2d);三叠系下统罗楼组(T1L)、中统平而关组(T2p);白垩系(K)。

石炭系中统大埔组为白云岩、白云质灰岩夹硅质灰岩,与下伏下石炭统大塘阶呈假整合接触,厚度100~300m;黄龙组为灰白色、灰色,厚至巨厚层状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厚度440~550m。

上统马平群与下伏黄龙组连续沉积,岩性为灰色、青灰色灰岩夹白云质灰岩,偶含燧石结核,厚110~170m。

二叠系下统栖霞阶为钙质页岩、燧石灰岩,夹薄层泥岩或炭质泥岩,厚度310~490m;与下伏马平群地层呈假整合接触。

茅口阶为灰色燧石灰岩、灰岩,与下伏栖霞阶连续沉积,厚度490~550m。

上统合山组(P2h)为本煤田的含煤地层,西厚东薄,厚度209~519m;大隆组岩性为多色硅质砂岩、硅质岩夹灰黑色燧石薄层、泥质粉砂岩、泥岩,厚9~42m,与合山组呈整合接触。

三叠系下统罗楼组为页岩、砂质页岩、泥质灰岩、灰岩,厚度270~300m,与下伏大隆组呈假整合接触。

中统平而关组为石英砂岩,夹砂质页岩和砂岩,厚度一般大于500m,与下伏罗楼组呈整合接触。

白垩系底部为砾石层,砾石成分为灰岩及燧石;上部为红色粘土,夹燧石碎块及紫红色页岩、泥灰岩,厚度东部约175~205m,围道地堑内厚度大于500m;与下伏老地层呈不整合接触。

第四系分布广泛,主要为冲积层和残积层,厚度一般5m,最厚可达60m(龙江两岸)。

角度不整合于老地层之上。

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合山组(P2h):

合山组岩层是矿区内唯一的含煤岩系,依其沉积顺序、岩性组合及含煤情况,分为下部含煤段,中部不含煤段和上部含煤段。

8.5矿区地质概况

8.5.1矿区地层

矿区内出露的地层自下而上有下二叠统茅口阶,上二叠统合山组、大隆组和第四系。

现从老到新分列叙述如下:

下二叠统茅口阶(P1m):

仅见于矿区南部边缘和北部龙江河底,下部为深厚感情灰色、灰色到浅灰色燧石灰岩和浅灰色灰岩,中厚层状,隐晶质结构,偶具细晶质结构,致密性脆;上部多为灰白色、浅灰色或灰色岩,厚层状,块状,致密,细至粗晶质结构,全层厚度约290米。

上二叠统合山组(P2h):

合山组岩层是矿区内唯一的含煤岩系,依其沉积顺序、岩性组合及含煤情况,分为下部含煤段,中部不含煤段和上部含煤段。

(1)下部含煤段(P2h1):

自下而上为

①灰色、浅灰色或深灰色灰岩,燧石灰岩和硅质灰岩,隐晶~细晶质结构,有时为中晶质,中厚层状灰岩中含燧石结核,夹少量薄层泥质灰岩或硅质条带,偶有炭质灰岩或含炭灰岩。

厚40~55米,平均46米。

②深灰色,灰黑色灰岩为主,中厚层状,隐晶~微晶质结构,间夹燧石灰岩或燧石层,有炭质灰岩,厚31~43米,平均33米。

③煤层:

黑色、半暗至半亮型煤,弱玻璃至强玻璃光泽。

硬度大。

厚0-0.68米,一般0.30米,属K2煤层。

为不可采煤层。

④浅灰色深灰色灰岩,中厚层状、厚层状、致密、坚硬、含燧石结核,有时上部为薄至中厚层状生物碎屑灰岩,下部含燧石结核增多,局部成为含燧石灰岩。

产蜒、腕足类和珊瑚化石,厚9m。

⑤k3煤层:

黑灰至灰黑色,光泽较强,为玻璃光泽乃至金刚光泽,断口平坦,有时可见贝壳状断口,内生裂隙发育。

以细条带状结构为主,局部为线理状或中条带状结构,层状或似层状构造。

属K3煤层,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厚0~3.23米,平均0.60米。

但从目前开采取得的资料,在可采的03~07勘探线范围内的一号、二号、三号、四号、五号井,煤层平均可采厚度远大于0.60米。

⑥灰色、深灰色灰岩,隐晶至细晶质结构,薄至中厚层状构造,致密坚硬,含燧石结核或薄层状硅质条带,底部近K6煤层部位燧石增多,且富含生物碎屑及动物化石。

往上颜色变浅,单层厚变增加,燧石结核和硅质条带逐渐渐减少。

硅质采带中富含蜓科、腕足类,有孔虫等化石,厚26~50米,平均40米。

(2)中部不含煤段(P2h2)

分布在矿区西部较高的低山半山以下,不连续,厚43~107米,平均63米,是全区地层对比标志岩性为灰白色、浅灰色、灰色灰岩,微晶至细晶质结构,厚层或巨厚层状构造,质纯、性脆,断口平整,节理发育,顶部及底部含有少量燧石,产腕足类和珊瑚等化石。

(3)上部含煤段(P2h3)

分布在矿区西部山顶和东部地区,厚151~252米,平峡均202米,按岩性自下而上可分14层,其中,含煤6层。

①灰黑色、黑色薄层至中厚层状燧石灰岩:

地表露出燧石层夹灰岩包体,灰岩体分布不均匀,形态不规则,风化溶蚀成多孔状,呈陡壁出现,厚度平均31米。

②灰~深灰色灰岩:

中厚层状,隐晶质结构,含燧石结核和条带。

③煤层:

灰黑色、金属光泽,半亮~光亮型,结构复杂,易碎,不稳定。

K4煤层,厚0~0.64米,一般0.30米。

④灰色、深灰色灰岩:

中厚~厚层状,隐晶质结构。

含燧石结核和条带部类有生物碎屑灰岩或燧石灰岩,产珊瑚,腕足类化石,厚32~52米,平均45米。

⑤煤层:

黑色,金属光泽,半亮型,细条带状结构,断口参差状,性脆。

属K5煤层,厚0~0.64米,一般0.30米。

⑥深灰色厚层状灰岩:

隐晶~微晶质结构,断口不平,局部含燧石结核或为燧石灰岩,厚4~5米,平均4.5米。

⑦k7煤层:

黑色~灰黑色,弱玻璃光泽、断口平整~不平整,多为各参差状,质地致密坚硬,比重大,以线理状结构为主,局部出现中,宽条带状结构,为暗淡~半暗淡型煤。

煤层夹矸一般1~2层,整体结构比较简单,属K6煤层。

为本区主要可采煤层之一。

厚0.74~2.33米,平均1.4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