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5785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1.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冲压工艺模具 题目及答案.docx

冲压工艺模具题目及答案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

200-200学年第学期考试试卷

考试科目:

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考试时间:

120分钟考试方式:

闭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改卷人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冲裁变形过程中的塑性变形阶段形成了。

A、光亮带B、毛刺C、断裂带

2.弯曲变形区的板料的外区(靠凹模一侧),纵向纤维变形后。

A.缩短B.不变C.分离D.伸长

3.在拉深变形过程中的某一时刻,在凸缘变形区中间有一位置,其

在该位置,用R=0.61Rt作圆,可将凸缘变形区分为两部分,由此圆到凹模洞口处。

A.∣б1∣>|б3|,|ε1|<|ε3|B.∣б1∣>|б3|,|ε1|>|ε3|

C.∣б1∣<|б3|,|ε1|<|ε3|D.∣б1∣<|б3|,|ε1|>|ε3|

4.侧刃与导正销共同使用时,侧刃的长度应______步距。

A、≥B、≤C、>D、<

5.为了保证条料定位精度,使用侧刃定距的级进模可采用______。

A、矩形侧刃B、成型侧刃C、尖角侧刃

6.为了避免弯裂,则弯曲线方向与材料纤维方向_____。

A、垂直B、平行C、重合

7.不对称的弯曲件,弯曲时应注意____。

A、防止回弹B、防止偏移C、防止弯裂

8.拉深过程中,坯料的凸缘部分为_____。

A、传力区B、变形区C、非变形区

9.当任意两相邻阶梯直径之比(

)都不小于相应的圆筒形的极限拉深系数时,其拉深方法是。

A、由小阶梯到大阶梯依次拉出

B、由大阶梯到小阶梯依次拉出

C、先拉两头,后拉中间各阶梯

10.点的主应变状态图有。

A.三种B.九种C.六种D.四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未选、错选、多选或少选均无分。

1.由于级进模的生产效率高,便于操作,但轮廓尺寸大,制造复杂,成本高,所以一般适用于______冲压件的生产。

A、大批量B、小批量C、大型D、中小型

2.冲裁大小不同、相距较近的孔时,为了减少孔的变形,应先冲_____的孔。

A、大B、小C、精度高D、一般精度

3.以下工序不属于伸长类变形的是。

A.内孔翻边B.缩口C.胀形D.弯曲内侧变形

4.解决常见的覆盖件拉深变形起皱的办法是。

A.设置拉深筋B.减少工艺补充材料C.减少压边力D.增加工艺补充材料

5.拉深时,拉深变形区是平面凸缘部分材料,平面凸缘部分材料应力和应变状态是。

A.B.C.D.

6.拉深时,在板料的凸缘部分,因受________作用而可能产生现象。

A、径向压应力B、切向压应力C、起皱D、拉裂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请在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冷冲模是利用安装在压力机上的对材料施加变形力,使其产生,从而获得冲件的一种压力加工方法。

2.一般常用的金属材料在冷塑性变形时,随变形程度的增加,所有强度硬度指标,塑性指标,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

3.材料对各种冲压加工方法的适应能力称为材料的。

4.冲裁变形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5.弯曲时,用表示板料弯曲变形程度,不致使材料破坏的弯曲极限半径称。

6.在弯曲变形区内,内层纤维切向,外层纤维切向受。

7.胀形变形区内金属处于的应力状态,其成形极限将受到的限制。

8.覆盖件零件的成形工序多,基本的成形工序包括、、。

9.在级进弯曲工艺中,如果向下弯曲,为了弯曲后条料的送进,在设计模具则需要设计。

10.对于弯曲件上位于变形区或靠近变形区的孔或孔与基准面相对位置要求较高时,必须先,后。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影响拉深时坯料起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防止起皱的方法有哪些?

 

2.弯曲变形有何特点?

 

3.大型覆盖件零件的成形有何特点?

 

 

五、计算题(本大题18分,每个计算尺寸2分)

如图所示硅钢片零件材料为D42硅钢板,料厚t=0.35mm,用配作法制造模具,试确定落料凸、凹模的刃口尺寸。

 

六、看图回答问题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1.根据模具结构图画出排样图和冲压零件图;

2.该模具是什么卸料方式,属于什么类型模具;

3.件5、件7的作用,要达到使用要求,选用什么材料,进行什么处理,达到什么样的硬度。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ADBCBABBBA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AD2.AD3.BD4.AD5.AB6.BC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题,每空1分,共20分)

1.模具、变形或分离

2.增加、降低

3.冲压成形性能

4.弹性变形、塑性变形、断裂分离

5.相对弯曲半径、最小弯曲半径。

6.受压而缩短、拉而伸长。

7.双向拉伸、拉伸破裂

8.拉深、修边、翻边。

9.托料装置

10.弯曲、冲孔。

四、、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6分,共18分)

1.影响拉深时坯料起皱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防止起皱的方法有哪些?

影响起皱现象的因素很多,例如:

坯料的相对厚度直接影响到材料的稳定性。

所以,坯料的相对厚度值t/D越大(D为坯料的直径),坯料的稳定性就越好,这时压应力σ3的作用只能使材料在切线方向产生压缩变形(变厚),而不致起皱。

坯料相对厚度越小,则越容易产生起皱现象。

在拉深过程中,轻微的皱摺出现以后,坯料仍可能被拉入凹模,而在筒壁形成褶痕。

如出现严重皱褶,坯料不能被拉入凹模里,而在凹模圆角处或凸模圆角上方附近侧壁(危险断面)产生破裂。

防止起皱现象的可靠途径是提高坯料在拉深过程中的稳定性。

其有效措施是在拉深时采用压边圈将坯料压住。

压边圈的作用是,将坯料约束在压边圈与凹模平面之间,坯料虽受有切向压应力

σ3的作用,但它在厚度方向上不能自由起伏,从而提高了坯料在流动时的稳定性。

另外,由于压边力的作用,使坯料与凹模上表面间、坯料与压边圈之间产生了摩擦力。

这两部分摩擦力,都与坯料流动方向相反,其中有一部分抵消了σ3的作用,使材料的切向压应力不会超过对纵向弯曲的抗力,从而避免了起皱现象的产生。

由此可见,在拉深工艺中,正确地选择压边圈的型式,确定所需压边力的大小是很重要的。

2.弯曲变形有何特点?

1)弯曲变形主要集中在弯曲圆角部分

2)弯曲变形区存在一个变形中性层

3)形区材料厚度变薄的现象

4)变形区横断面的变形

3.大型覆盖件零件的成形有何特点?

(1)毛坯随冲压过程逐步贴模

(2)成形工序多(拉深、修边、翻边)

(3)覆盖件的拉深是拉深、胀形、弯曲等的复合(通常一次拉深成形)

(4)成形障碍主要是起皱和拉裂(增加工艺补充面和拉深筋)

(5)广泛采用双动压力机

(6)板材冲压性能良好、质量好、精度高

(7)制定工艺和模具设计以覆盖件样图和主模型为依据

五、计算题(本大题18分,每个计算尺寸2分)

a凹=(128-0.75×0.26)0+0.26×0.25mm

b凹=(96-0.75×0.23)0+0.23×0.25mm

c凹=(16-1×0.12)0+0.12×0.25mm

d凹=(32+0.75×0.17)0-0.17×0.25mm

e凹=(32-0.75×0.17)0+0.17×0.25mm

f凹=(60±0.125×0.2)mm

落料凸模的基本尺寸与凹模相同,不必标准公差,但要注明以0.03~0.05mm的双面间隙与落料凹模配作。

六、看图回答问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1.根据模具结构图画出排样图和冲压零件图;

2.该模具是什么卸料方式,属于什么类型模具;

刚性卸料;级进模

3.件5、件7的作用,要求达到什么样的硬度。

件5:

导正销;可选择的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淬火处理;54~58HRC。

件7:

始用档料销;可选择的材料有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淬火处理;54~58HRC。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