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5536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docx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真题

中考课外文言文分类阅读(中考真题)

【人物篇】

(一)坦然翁传

翁①天性孝友,深得父母心。

母蚤②世,事继母无懈,,二弟一妹,翁所成立③也。

尝携妹北上,艤舟④绝岸,妹戏而前,俄坠水中。

翁惊愕,不觉俱坠。

其水深不可测,加天寒裘重,没人不见踪迹,观者皆骇。

顷之,持妹而出。

论者谓有神相云。

蜀俗,兄弟壮且婚,多割灶自食⑤。

翁深耻之,然不欲伤母弟心志,悉让其田宅。

御史⑥之死王事也,向二毛其施弗究⑦。

翁痛之,作永思堂于家,岁时率子妇祭拜以为常。

(节选自罗玘⑧《坦然翁传》)

【注释】①翁:

坦然翁,姓刘,名山,四川珙县人。

②蚤:

通“早”。

③成立:

抚养成人。

④艤(yǐ)舟:

船泊岸边。

⑤割灶自食:

指家族内兄弟分家自立。

⑥御史:

指坦然翁的父亲。

⑦向二毛其施弗究:

过去御史家供养的老人未能坚持供养到底。

⑧罗玘(qǐ):

字景明,明朝江西抚州南城人。

9.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论者谓有神相云()  

A.论者∕谓有神相云B.论者谓∕有神相云 C.论者谓有∕神相云D.论者谓有神∕相云

10.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2分)

    

(1)尝()

(2)悉()

11.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顷之,持妹而出。

译文:

12.选文详写了哪几件事?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2分

13.读了文本,你获得了哪些人生启示?

(2分)

答案:

9.A10.尝:

曾经悉:

全,都11.一会儿,(坦然翁)拉着妹妹(从水里)出来。

(2分)12.奋力救妹,让出田宅,遵从父愿。

(2分,写出两件事即可)答:

围绕“孝敬父母,善待家人,体恤父母”几个要点来谈即可,答到一点給1分,答到两点给2分.(2分)

(二)樵髯传

(清)刘大櫆

樵髯翁,姓程氏,名骏,世居桐城县之西鄙。

性疏放,无文饰,而多髭须,因自号曰“樵髯”云。

少读书聪颖,拔出凡辈。

于艺术匠巧嬉游之事,靡不①涉猎,然皆不肯穷竟其学,曰:

“吾以自娱而已。

”尤嗜弈棋,常与里人弈。

翁不任苦思,里人或注局凝神,翁辄颦蹙曰:

“我等岂真知弈者?

聊用为戏耳。

乃复效小儿辈,强为解事②!

”时时为人治病,亦不用以为意。

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翁方据棋局哓哓③然,竟不往也。

翁季父官建宁,翁随至建宁官廨,得以恣情山水,其言武夷九曲幽绝可爱,令人遗弃世事,欲往游焉。

【注释】①靡不:

无不。

②解事:

懂事,这里指懂得下棋的技艺。

③哓哓(xiāo):

争辩声。

15.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3分)

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因自号曰“樵髯”云  (    )        ②拔出凡辈        (    )

③然皆不肯穷竟其学    (    )        ④乃复效小儿辈    (   )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3分)

句子:

我等岂真知弈者?

聊用为戏耳。

译文:

                       

18.对“樵髯翁”其人,你是否欣赏?

请用自己的话简要说明理由。

(3分)

答:

答案:

15.诸富家尝与往来者/病作/欲得翁诊视/使僮奴候之。

16.①取号,取名号②超出,突出③学完,深究;    ④模仿,效法,效仿  17.我们难道真正懂得下棋吗?

只是姑且把它当作游戏罢了。

(评分细则:

共3分。

译出重点词“聊”、“耳”各1分,语句通顺意思正确1分。

有不足酌扣。

)18.欣赏:

①不拘小节,性情中人(2分);②不为富家治病,保持节操(2分);③寄情山水,志趣高洁(2分);④嗜好下棋,但不过分执着(1分);⑤聪明非凡,涉猎广泛(1分)。

不欣赏:

①为棋争论,而不为人治病,缺乏人道主义精神(2 分);②欲遗弃世事,消极避世(2分);③涉猎广泛,但缺乏钻研精神(1分)。

(评分细则:

共3分。

开放题。

“欣赏”“不欣赏”均可。

如果说“既欣赏又不欣赏”,只要理由合适亦可酌情给分。

以上理由的分值有所不同,但最高不得超过3分。

有其他理由,言之成理的,亦可酌情给分。

【政事篇】

(一)不躬不亲

齐桓公谓管仲曰:

“吾国甚小,而财用甚少,而群臣衣服舆马甚汰,吾欲禁之,可乎?

”管仲曰:

“臣闻之,君尝之,臣食之;君好之,臣服之。

今君之食也必桂之浆,衣练紫之衣,狐白之裘。

此群臣之所奢汰也。

《诗》云:

不躬不亲,庶民不信。

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

”桓公曰:

“善。

”于是更制纯棉之衣,大白之冠,朝一年而齐国俭也。

(《说苑·反制》)

注释:

①桂之浆:

桂花调制的汤。

(2分)

 1.请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衣练紫之衣 ()

(2)而群臣衣服舆马甚汰()

2.请翻译下面句子。

(2分)

君欲禁之,胡不自亲乎?

译文:

3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文中画线部分的内容,这个短语是:

    

答案:

1.

(1)穿;

(2)但,却2.你想禁止奢侈,为什么不先从自己开始呢?

3.上行下效

(二)赵威后问齐使

齐王者问赵威后①,书未发②,威后问使者曰:

“岁③亦无恙④耶?

民亦无恙耶?

王亦无恙耶?

”使者不说,曰:

“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威后曰:

“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

苟无民,何以有君?

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

【注释】①赵威后:

赵恵王妻。

②发:

拆封。

③岁:

年成,收成。

④无恙:

平安无事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2分)

(1)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2)舍本而问末者耶()

1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2分)

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

译文:

19.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

(2分)

答案:

17.

(1)派

(2)丢下,舍弃18.难道把卑贱的放在前面,尊贵的却放在后面吗?

(意思对即可)19.(2分)示例:

同意。

因为老百姓像“水”,君王像“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君王推行暴政,把老百姓逼上梁山,老百姓可以通过起义推翻君王,所以,老百姓“平安无事”,君王才能“平安无事”

【劝学篇】

(一)《精骑集》序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辄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

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

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

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

比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

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

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

诙谐戏谑的意思。

②旬朔之间:

指十天一月之内。

③惩艾:

惩戒。

④曩:

从前。

⑤寻绎数终:

从头到尾翻寻几次。

⑥搴:

读qiān。

⑦勒:

编。

小题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2分)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殆/不如曩时十一二B.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殆不如曩/时十一二D.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小题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2)比()

小题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小题4:

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2分)

小题5:

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2分)

答案:

1.B2.

(1)立即,就,便

(2)等到3.我用三千精锐的骑兵,足以对抗你众多疲弱的士兵。

4.少时读书:

“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或“少而不勤”。

后来治学:

“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或“长而善忘”。

5.小小题5:

(1)不能倚仗自己天资聪颖就不愿用功学习。

(2)要注重后天的努力,勤于学习和总结,善于吸收前人智慧来提升自我。

(3)学习中遇到问题时要主动想办法解决。

(该题答出两点即可。

(二)冕僧寺夜读

《宋学士文集》

王冕者,诸暨人。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辄默记。

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

已而复如初。

母曰:

“儿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

”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夜潜出坐佛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佛像多土偶,狞恶可怖,;冕小儿,恬若不知。

安阳韩性闻而异之,录为弟子,学遂为通儒。

10、结合文意,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①窃入学舍()②曷不听其所为?

()

③琅琅达旦。

()④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11、与“依僧寺以居”中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A.或以为死,或以为亡B.必以分人C.属予作文以记之D.以刀劈狼首

12、翻译下列句子。

(2分)

(1)冕因去,依僧寺以居。

(2)冕小儿,恬若不知。

13、选文第一段写了王冕哪两件事?

从本文中可以看出,王冕后来之所以成为著名的画家、诗人,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2分)

答案:

10.①窃入学舍:

偷偷地,暗中,悄悄地。

②曷不听其所为:

通“何”,为什么。

③琅琅达旦:

早晨④安阳韩性闻而异之:

意动用法,对……感到惊讶11.C12.

(1)王冕于是离开家,紧挨着一座寺庙住下来。

(2)王冕是小孩子,却满不在乎像没有看见似的。

13.13、(2分)在陇上放牛,溜进学舍听读书;坐在佛像膝盖上,伴长明灯夜读。

其根本原因在于王冕幼时读书专心致志,好学不倦,并且达到入迷的程度。

这种坚定的志向,顽强的学习精神,是他后来成功的基石。

【寓言喻理篇】

(一)济阴贾人

济阴之贾人,渡河而亡其舟,栖于浮苴之上,号焉。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未至,贾人急号曰:

“我济阴之巨室也,能救我,予尔百金!

”渔者载而升诸陆,则予十金。

渔者曰:

“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无乃不可乎!

”贾人勃然作色曰:

“若,渔者也,一日能获几何?

而骤得十金,犹为不足乎?

”渔者黯然而退。

他日,贾人浮吕梁而下,舟薄于石又覆,而渔者在焉。

人曰:

“盍救诸?

”渔者曰:

“是许金不酬也。

”立而观之,遂没。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向许百金,而今予十金。

(表示并列关系的连词) 

B、犹为不足乎?

(表示疑问的语气助词) 

C、渔者黯然而退。

(形容词词尾,表示“……的样子”) 

D、舟薄于石又覆。

(介词,在) 

  (2)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济阴之贾人(     )②向许百金(   )  ③舟薄于石又覆(   ) 

(3)翻译下列句子

有渔者以舟往救之。

译文:

  立而观之,遂没。

译文:

    (4)根据这则小故事,以其中某一人物为对象,写一句评论的话。

   富人:

                    

   渔者:

                    

答案:

(1)A

(2) ①南面 ②刚才③靠近,引申为“撞击”(3)  有个打鱼人划着船前去救他。

(4)  富人:

言而无信,死有余辜。

渔者:

见死不救,不该。

(二)千金求马

古之君人,有以千金求千里马者,三年不能得。

涓人言于君曰:

"请求之。

"君遣之三月,得千里马,马已死,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君大怒曰:

"所求者生马,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涓人对曰:

"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于是不能期年,千里之马至者三。

 

注:

①君人,人君,国君。

②涓人:

国君的近侍。

(1) 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

(1)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

(2)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

(2) 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死马且买五百金,况生马乎?

天下必以王为能市马,马今至矣。

(3) 君人求千里马,先是“三年不得”,而后却“千里之马至者三”,你认为原因是什么?

从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样的道理?

答案:

(1)

(1)买其首五百金,反以报君。

通“返”,返回

(2)安事死马而捐五百金?

花费,出资

(2)死马都要用五百两金子买,何况活马呢?

天下的人必然知道君主您会真心买马的,千里马现在快要到了。

(3)原因:

原来天下人不知道君王是否真心想买好马、珍惜好马,但后来,得知君王连死马都买,一定会是真心想买好马、珍惜好马的。

道理:

①要得到人才,首先是重视人才。

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也可)

(三)工之侨献琴

工之侨得良桐焉,斫而为琴,弦而鼓之,金声而玉应。

自以为天下之美也,献之太常①,使国工视之,曰:

“弗古。

”还之。

工之侨以归,谋诸漆工,作断纹焉;又谋诸篆工,作古窾(同款)焉②。

匣而埋诸土,期年出之,抱以适市。

贵人过而见之,易之以百。

献诸朝,乐官传视,皆曰:

“希世之珍也。

  工之侨闻之,叹曰:

“悲哉,世也!

岂独一琴哉?

莫不然矣!

而不早图之,其与亡矣!

”遂去,入于宕冥之山,不知其所终。

                 (《郁离子》)

注解:

①太常:

官名,掌管祭祀。

祭祀需使用乐器。

②窾:

同“款”,款式。

(1)解释下面加点词。

①弦而鼓之()②匣而埋诸土( )③抱以适市( )④工之侨闻之()

(2)制作精良的琴为什么被退回?

                                                                                        

(3)同是一把琴,从“还之”到“献诸朝”,成为“希世之宝”,说明了什么?

                                                                                        

(4)最后一句感叹,揭示了文章的主题是什么?

                                                                                       

答案:

(1)①弹奏②装在匣子里③抱到……去④听说

(2)被认为是"弗古";国工鉴赏琴并不看重它的质量好坏,也不懂它的音色是否美妙,而只看它是否古物。

"弗古"就是平常之物,"古"就是希世之珍。

(3)说明世人对琴的评价非常盲目,只凭琴是否古物来确定其价值。

而琴的"古"与"弗古"又是真假难辨的,只要有"断纹"、有"古窾",有泥土味,就可以冒充古琴而博得众人喝采。

(4)    这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很多人并不看重真才实学,只重视虚名。

           

【写景游记篇】

(一)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

两岸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

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

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元结《右溪记》)

[注]①道州:

今湖南省道县。

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

合营溪:

汇入营溪。

③敧:

倾斜。

④嵌:

张开。

⑤逸民退士:

遁世隐居的人。

⑥置州:

设置州郡。

1、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

(4分)

南流数十步南:

不可名状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作者为什么会产生“怅然”的情绪?

(2分)

5、本文写水和《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一句写景角度有什么不同,写出了水什么特点?

(4分)

6、本文和《小石潭记》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

试加以说明。

(2分)

答案:

1.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

(1)向南

(2)说出3.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4.因为“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可是自从道州城成为州的治所以来,却至今没有人们来欣赏它和喜爱它,作者借右溪的无人赏爱,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感慨。

5.“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侧面(间接)描写本文写水是正面(直接)描写;写出了水流湍急的特点6.都采用了借景抒情的表现手法,《右溪记》中元结由小溪引起感慨,以议论为主,兼以抒情,将作者隐士的襟怀与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感表现俱足,使写景的志趣得以体现。

《小石潭记》中柳宗元记叙了游玩的整个过程,以优美的语言描写了“小石潭”的景色,含蓄地抒发了自己被贬后无法排遣的忧伤凄苦的感情。

(二)①泰定元年冬,予与客张子约、陈叔夏复来雁山,从两家僮。

冬日妍燠②,黄叶布地。

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③然如浮屠氏④。

时落日正射东南山,山气尽紫。

鸟相呼如归人,入宿石梁。

石梁拔地起,上如大梯,倚屋檐端;下入空洞,中可容千人;地上石脚空嵌⑤,类腐木根。

檐端有小树长尺许,倒挂绝壁上,叶着霜正红,绝可爱。

梁下有寺,寺僧具煮茶醅酒,客主俱醉。

月已没,白云西来如流水;风吹橡栗堕瓦上,转射岩下小屋,从瓴⑥中出,击地上积叶,铿镗⑦宛转,殆非世间金石音。

灯下相顾,苍然无语。

夜将半,设两榻对卧,子约沾醉⑧,比晓,犹呼其门生,不知岩下宿也。

选自《五峰集》

【注释】①选自《五峰集》。

作者李孝光(1285-1350),元代文学家。

②妍燠,暖和。

③髡,古代剃去男子头发的刑罚。

④浮屠氏,和尚,今译“佛陀”。

⑤空嵌,孔窍玲珑剔透的样子。

⑥瓴,瓦沟。

⑦铿镗,这里指橡栗落在积叶上的声音。

⑧沾醉,大醉。

1.解释下面加点词语。

(2分)

①从两家僮:

();②小树长尺许:

()③比晓:

()

2.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客行望见山北口立石,髡然如浮屠氏。

译文:

3.下列理解和分析错误的一项是【】(2分)

A.本文按照时间顺序,描写了雁山冬季傍晚到夜半的景象。

B.乙文除了描写“景美”之外,还写到了子约的醉态,表现了人的性情之美。

C.本文形象生动,画线句动静结合,从视觉和听觉角度地描绘了橡栗落地“三级跳”的过程,妙趣横生。

4文章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4分)

答案:

1.

(1)使……跟从,带领;

(2)左右(3)等到2.路上,(两位)客人看见北面山口立着一块石头,光秃秃的,很像一个和尚。

3.C4.本文表达了作者纵情山水、热爱自然的思想感情。

【技艺篇】

(一)琢冰【清】唐甄

昔京师有琢冰为人物之形者,被以衣裳,缀以丹碧,神色如生,形制如真。

京师天寒,置之堂背,逾日不变;变则修饰之。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一日,语众曰: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人无应者。

乃问之曰:

“子之技诚巧矣。

子何不范金①琢玉,为夏、殷、周、汉之器,可以宝②而不坏?

今乃琢冰为玩物,其形虽有,不日而化矣!

吾甚惜事之技巧而非真③,心劳而无用,可以娱目前而不可以传之远也。

”(选自《潜书》)

【注释】①范金:

把金属浇在模子里。

范:

模子,用作动词。

②宝:

珍藏。

③真:

实际。

小题1:

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两处)(2分)

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小题2:

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组是()(3分)

A.被以衣裳同舍生皆被绮绣(《送东阳马生序》)

B.置之堂背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C.子之技诚巧矣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出师表》)

D.子何不范金琢玉吏呼一何怒(《石壕吏》)

小题3: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单横线句子的意思。

(2分)

孰能与我三斗粟,吾授之以吾技。

小题4:

文中有人认为琢冰者这种技艺“心劳而无用”,你赞成这种看法吗?

为什么?

(3分)

答案:

1.往观者日数百人/皆叹其巧/惊其神。

2.D3.谁能给我三斗粟米,我就把我的技艺传授给他。

4.示例一:

不赞成这种说法。

因为这种技艺创造出来的冰雕作品,深受人们的喜爱,带给人们美的享受。

示例二:

赞成这种说法。

因为花了很大的功夫雕出的作品,却不能保存久远,白白地浪费人力和物力。

(二)神医

明末高邮①。

有袁体庵者,神医也。

有举子举于乡,喜极发狂,笑不止,求体庵诊之,惊曰:

“疾不可为矣,不以旬②数矣,子宜急归,迟恐慌不及也。

若道过镇江,必更求何氏诊之。

”遂以一书寄何。

其人至镇江,而疾已愈,以书致何。

何以书其人,曰:

“某公喜极而狂,喜则心窍开张而不可复合,非药石③之所能治也。

故动以危苦之心,惧之以死,令其忧愁抑郁,则心窍闭,至镇江当已愈矣。

”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吁!

亦神矣。

(节选自《广阳杂记》)

【注】①高邮:

地名,在江苏。

②旬:

十天。

③药石:

治病的药和石针.也连指药物。

8.根据要求,完成下列两小题。

(6分)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

①笑不止()②子宜急归()

③其人至镇江()④何以书示其人()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例句:

惧之以死

A.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三蛱》)B.皆以美于徐公(《邻忌讽齐王纳谏》)

c.咨臣以当世之事《出师表》)D.以中有足乐者(《送东阳马生序》)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

(2分)

遂以一书寄何

10.翻译下列句子。

(4分)

(1)明末高邮①。

有袁体庵者,神医也。

译文:

(2)其人见之,北面再拜而去。

(2分)

译文:

11.请你概述文中袁体庵医术的神奇之处。

(2分)

答案:

8.

(1)①(停止)②(应该)③(到达)④(拿给……看)

(2)D9.遂/以一书/寄何10.

(1)译文:

明朝末年高邮,有一个叫袁体庵的人,是一位神医。

(2)译文:

那人看了这封信,面向北面拜了两拜,然后就回家了。

11.①了解病人的病因,对症治疗。

②不用药物治疗,而是用精神疗法。

③能够预知病情痊愈的时间。

解析:

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完成时,应先大致理解文章的内容。

医术的高明是从书信内容体现出来的。

(三)报恩塔①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②,则报恩塔是也。

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

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③,信属鬼工。

闻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④之。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⑤,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

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方散。

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⑥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去,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

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

②窑器:

陶瓷器具。

③斗榫(sǔn)合缝:

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

④识:

标记。

⑤工部:

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

⑥重译:

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小题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

(1)则报恩塔是也                   

(2)闻烧成时       

(3)半日方散                       (4)必顶礼赞叹而去      

小题2: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4分)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小题3:

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

(3分)

上联:

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答案:

1.

(1)   这  

(2) 听说   (3)  方才   (4) 离开    2:

现在塔上损坏了一块砖,把砖的字号报给工部,工部下发一块砖来替补它,像当初就砌在那里一样。

3:

成一金身信属鬼工

【科学篇】

(一)曹绍夔①捉“怪”

洛阳有僧,房中有罄,日夜辄自鸣。

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

绍夔与僧善,来问疾,僧俱以告。

俄,击斋钟,罄复作声。

绍夔笑曰明日可设盛馔当为除之。

僧虽不信绍夔言,然冀其有效,乃具馔以待之。

夔食讫,出怀中锉③,锉罄数处而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临床医学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