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

上传人:b****3 文档编号:535392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68.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docx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桂林市建筑工程绿色施工实施细则

(试行)

 

2016年12月

1总则

1.1我国尚处于经济快速发展阶段,作为大量消耗资源、影响环境的建筑业,应全面实施绿色施工,承担起可持续发展的社会责任。

1.2本细则用于指导建筑工程的绿色施工,并可供其他建设工程的绿色施工参考。

1.3绿色施工是指工程建设中,在保证质量、安全等基本要求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管理和技术进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与减少对环境负面影响的施工活动,实现四节一环保(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和环境保护)。

1.4绿色施工应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及相关的标准规范,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1.5实施绿色施工,应依据因地制宜的原则,贯彻执行国家、行业和地方相关的技术经济政策。

1.6运用ISO14000和ISO18000管理体系,将绿色施工有关内容分解到管理体系目标中去,使绿色施工规范化、标准化。

1.7鼓励开展绿色施工的政策与技术研究,发展绿色施工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推行应用示范工程。

2绿色施工原则

2.1绿色施工是建筑全寿命周期中的一个重要阶段。

实施绿色施工,应进行总体方案优化。

在规划、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绿色施工的总体要求,为绿色施工提供基础条件。

2.2实施绿色施工,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进行控制,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管理和监督。

3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由施工管理、环境保护、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节水与水资源利用、节能与能源利用、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六个方面组成(图1)。

这六个方面涵盖了绿色施工的基本指标,同时包含了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的指标的子集。

 

图1 绿色施工总体框架

4绿色施工管理

绿色施工管理主要包括组织管理、规划管理、实施管理、评价管理和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五个方面。

4.1组织管理

4.1.1建设单位在编制工程概算和招标文件时,在文明施工措施费中应考虑绿色施工的费用。

4.1.2施工单位应建立绿色施工管理体系,并制定绿色施工管理制度。

4.1.3项目部应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第一责任人的绿色施工组织机构及相应管理制度,全面负责绿色施工的实施。

制订绿色施工工作目标及指标,明确、落实责任人。

4.2规划管理

4.2.1开工前,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应有绿色施工方案,对绿色施工实施过程进行策划,明确目标、指标并进行分解,落实责任。

4.2.2绿色施工方案中应着重对施工部署、现场平面布置、施工方案选择、现场道路、形象设计、临时设施搭建等进行合理规划。

并应包括以下内容:

1、环境保护措施。

制定环境管理计划及应急救援预案,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大气污染、光污染、水污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保护地下设施和文物等资源。

2、节材措施。

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制定节材措施。

如进行施工方案的节材优化,建筑垃圾减量化,尽量利用可循环材料等。

3、节水措施。

根据项目的水资源状况,制定节水措施。

4、节能措施。

进行施工节能策划,确定目标,制定节能措施。

5、节地与施工用地保护措施。

制定临时用地指标、施工总平面布置规划及临时用地、节地等措施。

4.3实施管理

4.3.1工程实施阶段,应对施工策划、材料采购、现场施工、工程验收等各阶段实施动态管理。

4.3.2应结合工程项目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绿色施工作相应的宣传,通过宣传营造绿色施工的氛围。

4.3.3定期对职工进行绿色施工知识培训,增强职工绿色施工意识。

4.4.4工程完工后对绿色施工实施情况进行总结,持续改进。

4.4评价管理

4.4.1项目部按照《建筑工程绿色施工评价标准》GB/T50640的评价体系,结合工程特点,对绿色施工的效果及采用的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与新工艺,进行自评估。

4.4.2按《桂林市建筑业绿色施工工程管理办法》对绿色施工实施过程及项目竣工,进行综合评估。

4.5人员安全与健康管理

4.5.1项目部应制定并采取有效的职业病防治措施,为作业人员提供必备的防护用品,对从事有职业病危害作业的人员,应定期为其进行体检和培训,保障施工人员的长期职业健康。

4.5.2施工作业、材料存放区与办公、生活区划分清晰,并应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

4.5.3提供卫生、健康的工作与生活环境,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住宿、膳食、饮用水等生活与环境卫生等管理,明显改善施工人员的生活条件。

4.5.4项目部应结合季节特点,做好作业人员的饮食卫生和防暑降温、防寒保暖、防煤气中毒、防疫等工作。

4.5.5项目部应设立民工学校,对作业人员开展环境保护、生活卫生等有关知识的培训。

5环境保护

5.1扬尘控制

5.1.1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宜搭设封闭式垃圾站。

2、现场应建立洒水清扫制度、配备洒水设备,并应有专人负责。

3、施工现场进出口应设洗车槽,应保持进出现场车辆清洁。

4、运送土方、渣土等易产生扬尘的车辆应采取封闭或遮盖措施,保持车辆清洁。

5、细散颗粒材料、易扬尘材料应封闭堆放、存储和运输。

余料应及时回收。

6、裸露场地应采取覆盖、绿化或固化等措施。

7、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宜使用清洁燃料。

不得在施工现场融化沥青或焚烧油毡、油漆以及其他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

8、土石方作业区内扬尘目测高度应小于1.5m,结构施工、安装、装饰装修阶段目测扬尘高度应小于0.5m,不得扩散到工作区域外。

施工现场非作业区达到目测无扬尘的要求。

5.1.2地基与基础工程

1、土石方工程开挖前就进行挖、填方的平衡计算,在土石方场内应有效利用、运距最短和工序衔接紧密。

2、工程渣土应分类堆放和运输,其再生利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规定。

3、土石方工程爆破施工前,应进行爆破方案的编制和评审,应采取防尘和飞石控制措施。

4、4级风以上天气,严禁土石方工程爆破施工作业。

严禁回填土施工。

5、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泥浆应设置专用泥浆池,并及时清理沉淀的废渣。

6、喷射混凝土施工宜采用湿喷喷射工艺,并采取防尘措施。

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粉尘浓度不应大于100mg/m3,喷射混凝土作业人员应佩戴防尘用具。

5.1.3主体结构工程

1、搅拌机棚应有封闭降噪和防尘措施。

2、现场使用散装水泥、预拌砂浆应有密闭防尘措施。

3、高层或多层建筑清理垃圾应搭设封闭性临时专用道或采用容器吊运。

4、浇筑混凝土前清理灰尘和垃圾时宜使用吸尘器,避免使用吹风器等易产生扬尘的设备;

5、机械剔凿作业时可用局部遮挡、掩盖、水淋等防护措施;

6、地上建筑施工时应采取外挂密目网或防尘布等封闭措施。

5.1.4装饰装修工程

1、基层粉尘清理宜采用吸尘器;没有防潮要求的,可采用洒水降尘等措施。

2、干作业应应有防尘措施,湿作业应采用喷洒方式保湿养护。

3、玻璃棉、岩棉类保温材料,应封闭存放,现场裁切后应封闭包装。

4、采取相应措施,避免吸附性强的材料(如吊顶板、地毯、隔热层、石膏产品等)吸收污染物,成为二次污染源,施工完毕的网管管口有效封闭。

5.1.5拆除工程

1、构筑物爆破拆除前,做好扬尘控制计划。

可采用清理积尘、淋湿地面、预湿墙体、屋面敷水袋、楼面蓄水、建筑外设高压喷雾状水系统、搭设防尘排栅和直升机投水弹等综合降尘。

2、4级风以上、大雨或冰雪天气,不得进行露天拆除施工。

3、钻机成孔时,应设置粉尘收集装置,或采取钻杆带水作业等降尘措施。

4、爆破拆除时,可采用在爆点位置设置水袋的方法或多孔微量爆破方法。

5、爆破完成后,宜采用高压水枪进行水雾消尘。

5.2噪音与振动控制

5.2.1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宜对噪声进行实时监测:

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昼间不应超过70dB(A),夜间不应超过55dB(A).噪声测量方法应符合现行过国家标准《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的规定。

2、使用低噪音、低振动的机具,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避免或减少施工噪音和振动。

3、产生噪声较大的机械设备,应采取隔音与隔振措施,应尽量远离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和周边住宅区。

5.2.2地基与基础工程

1、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施工混凝土桩时,应采用静压沉桩工艺或旋挖桩工艺施工。

2、当采用砂石料作为回填材料时,宜采用振动碾压。

3、在城区或人口密集地区,不宜使用强夯法施工。

5.2.3主体结构工程

1、搅拌机、混凝土输送泵、电锯房等应设有吸音降噪屏或其他降噪措施。

2、混凝土振捣应采用低噪声振捣设备,也可采用围挡等降噪措施;在噪声敏感环境或钢筋密集时,宜采用自密实混凝土。

5.2.4装饰装修工程

1、基层需剔凿的,应采用低噪声的剔凿机具和剔凿方式。

2、施工现场切割地面块材时,应采取降噪措施。

5.2.5拆除工程

对烟囱、水塔等高大建(构)筑物进行爆破拆除时,应在倒塌范围内采取铺设缓冲垫层或开挖减振沟等触地防振措施。

2、在城镇或人员密集区域,爆破拆除宜采用对环境影响小的静力爆破。

5.3光污染控制

5.3.1一般规定

1、应根据现场和周边环境采取限时施工、遮光和全封闭等避免或减少施工过程中光污染的措施。

2、夜间室外照明灯应加设灯罩,光照方向应集中在施工范围内。

3、在光线作用敏感区域施工时,电焊作业和大型照明灯具应采取防光外泄措施。

4、电焊作业采取遮挡措施,避免电焊弧光外泄。

5.4水污染控制

5.4.1一般规定

1、施工现场污水排放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污水排入城镇水道水质标准》CJ343的有关要求。

2、使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水时,宜根据实际情况对水质进行检测。

3、施工现场存放的油料和化学溶剂等号物品应设专门库房,地面应做防渗漏处理。

废弃的油料和化学溶剂应集中处理,不得随意倾倒。

4、易挥发、易污染的液态材料,应使用密闭容器存放。

5、施工机械设备使用和检修时,应控制油料污染源清洗机具的废水和废油不得直接排放。

6、食堂、盥洗室、沐浴间的下水管线应设置过滤网,食堂应另设化粪池。

7、施工现场宜采用移动式厕所,并应定期清理。

固定厕所应设化粪池。

8、隔油池和化粪池应做防渗处理,并应进行定期清运和消毒。

9、混凝土输送泵应设置沉淀池,冲洗水应经二次沉淀后,循环使用或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10、保护地下水环境。

采用隔水性能好的边坡支护技术。

在缺水地区或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的地区,基坑降水尽可能少地抽取地下水;当基坑开挖抽水量大于50万m3时,应进行地下水回灌,并避免地下水被污染。

5.5土壤保护

5.5.1保护地表环境,防止土壤侵蚀、流失。

因施工造成的裸土,及时覆盖砂石或种植速生草种,以减少土壤侵蚀;因施工造成容易发生地表径流土壤流失的情况,应采取设置地表排水系统、稳定斜坡、植被覆盖等措施,减少土壤流失。

5.5.2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不发生堵塞、渗漏、溢出等现象。

及时清掏各类池内沉淀物,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清运。

5.5.3对于有毒有害废弃物如电池、墨盒、油漆、涂料等应按规定进行回收处理,不能作为建筑垃圾外运,避免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5.5.4施工后应恢复施工活动破坏的植被(一般指临时占地内)。

与当地园林、环保部门或当地植物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在先前开发地区种植当地或其他合适的植物,以恢复剩余空地地貌或科学绿化,补救施工活动中人为破坏植被和地貌造成的土壤侵蚀。

5.6建筑垃圾控制

5.5.1建筑垃圾分类收集、集中堆放;最大程度对建筑垃圾进行回收再利用;建立建筑垃圾再利用的台账和清单。

5.5.2应制定建筑垃圾减量计划,建筑垃圾的回收利用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工程施工废弃物再生利用技术规范》GB/T50743的规定。

5.5.3有毒有害废弃物的分类率达到100%;对有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废弃物如废电池、废墨盒等应单独储存,并设置醒目标识。

5.5.4现场清理时,应采用封闭式运输,不得将施工垃圾从窗口、洞口、阳台等外抛撒。

5.5.5现场生活区必须设置封闭式垃圾容器,实行分类处理,及时清运。

5.7地下设施、文物和资源保护

5.5.1施工前应调查清楚地下各种设施,做好保护计划,保证施工场地周边的各类管道、管线、建筑物、构筑物的安全运行。

5.5.2施工过程中一旦发现文物,立即停止施工,保护现场并通报文物部门并协助做好工作。

5.5.3避让、保护施工场区及周边的古树名木。

5.5.4逐步开展统计分析施工项目的CO2排放量,以及各种不同植被和树种的CO2固定量的工作。

5.8有害气体排放控制

5.8.1进出场车辆及机械设备废气排放应符合国家年检要求;施工现场使用的热水锅炉等使用清洁燃料。

5.8.2电焊烟气的排放就符合规定要求;电焊烟气的排放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的规定。

5.8.3不在现场熔化沥青等污染性物质;不燃烧废弃物;室内装修严禁采用沥青、煤焦油类防腐、防潮处理剂。

5.8.4必须采取密闭容器存放挥发性较强的液体。

5.8.5工程竣工验收前,应对室内空气进行检测,达到规定要求后方可验收。

6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1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

6.1.1节材措施

1采用可再利用材料和可再循环材料。

建筑中采用的可再循环建筑材料和可再利用建筑材料,可以减少生产加工新材料带来的资源、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具有良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

2图纸会审时,应审核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相关内容,达到材料损耗率比定额损耗率降低30%。

3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绿色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的合理使用,节省实际施工材料消耗量。

4优化安装工程的预留、预埋、管线路径等方案。

5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情况等合理安排材料的采购、进场时间和批次,减少库存。

6材料运输工具适宜,现场材料堆放有序,储存环境适宜,装卸方法得当,防止损坏和散落。

7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就近卸载,避免和减少二次搬运;保管制度健全,责任落实。

8保养维护好周转材料,采取技术和管理措施提高模板、脚手架等的周转次数。

9应就地取材,选用本地生产的建筑材料,提高就地取材制成的建筑产品所占的比例。

施工现场500公里以内生产的建筑材料用量占建筑材料总重量的70%以上。

6.1.2结构材料

1结构工程宜使用散装水泥,推广使用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及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准确计算,动态控制采购数量、供应频率、施工速度等,减少资源消耗。

2推广钢筋专业化加工和配送,优化钢筋配料和钢构件下料方案,按最佳组合批量下料,杜绝大材小用、无谓的材料浪费。

3优化钢结构制作和安装方法,大型钢结构宜采用工厂制作,现场拼装;宜采用分段吊装、整体提升、滑移、顶升等安装方法,减少方案的措施用材量。

4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使用工厂化方式生产的预制构件,既能减少材料浪费,又能减少施工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可为将来建筑拆除后构件的替换和再利用创造条件。

“预制构件”包括各种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可采用工业化生产的预制构件部位,如预制梁、预制柱、预制墙板、预制阳台板、预制楼梯、雨棚、栏杆等。

5小型预制构件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减少施工现场资源浪费,节约材料。

6.1.3围护材料

1门窗、屋面、外墙等围护结构选用耐候性、耐久性及隔音性良好的材料,施工确保密封性、防水性和保温隔热性。

2当屋面或墙体等部位采用基层加设保温隔热系统的方式施工时,应选择高效节能、耐久性好的保温隔热材料,以减小保温隔热层的厚度及材料用量。

3屋面或墙体等部位的保温隔热系统采用专用的配套材料,以加强各层次之间的粘结或连接强度,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4根据建筑物的实际特点,优选屋面或外墙的保温隔热材料系统和施工方式,例如保温板粘贴、保温板干挂、聚氨酯硬泡喷涂、保温浆料涂抹等,以保证保温隔热效果,并减少材料浪费。

5加强保温隔热系统与围护结构的节点处理,尽量降低热桥效应。

针对建筑物不同部位保温隔热特点,选用不同的保温隔热材料及系统,以做到经济适用。

6.1.4装饰装修材料

1推广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技术,采用菜单式的装修设计方案。

公共建筑公共部位采用多种成套化装修设计方案,有利于土建与装修一体化技术的推广。

2推广建筑精装修商品房,减少二次装修的二次浪费。

公共建筑中可变换功能的室内空间采用可重复使用的隔断(墙)。

3使用清水混凝土可减少装饰装修材料用量。

外墙涂料采用水性氟涂料或耐候性相当的涂料。

4采用工厂化预制的装修材料或成品,有效减少现场作业等造成的材料浪费。

5事先统一进行建筑构件上的孔洞预留和装修面层固定件的预埋。

避免在装修施工阶段对已有建筑构件打凿、穿孔。

6贴面类材料在施工前,应进行总体排版策划,减少非整块材的数量。

7采用非木质的新材料或人造板材代替木质板材。

8防水卷材、壁纸、油漆及各类涂料基层必须符合要求,避免起皮、脱落。

各类油漆及粘结剂应随用随开启,不用时及时封闭。

9玻璃幕墙铝型材表面处理符合《铝及铝合金阳极氧化膜与有机聚合物膜》GB/T8013.1~8013.3的耐候性等级的最高要求。

幕墙及各类预留预埋应与结构施工同步。

10金属板幕墙采用氟碳制品,或耐久性相当的其他表面处理方式的制品。

石材幕墙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合理选用石材含水率和耐冻融指标,并对其表面进行防护处理。

人造板幕墙根据当地气候环境条件,合理选用含水率、耐冻融指标。

10木制品及木装饰用料、玻璃等各类板材等宜在工厂采购或定制。

11采用自粘类片材,减少现场液态粘结剂的使用量。

6.1.5周转材料

1应选用耐用、维护与拆卸方便的周转材料和机具。

2优先选用制作、安装、拆除一体化的专业队伍进行模板工程施工。

3模板应以节约自然资源为原则,推广使用定型钢模、钢框胶合板、铝合金模板、塑料模板、竹模胶合板。

4多层、高层建筑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模板体系,模板支撑宜采用工具式支撑;高层建筑宜采用整体提升式外脚手架、分段悬挑式外脚手架等方案。

5推广采用外墙保温板替代混凝土施工模板的技术。

6现场办公和生活用房采用周转式活动房。

现场围挡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已有围墙,或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围挡封闭。

力争工地临房、临时围挡材料的可重复使用率达到70%。

7节水与水资源利用

7.1提高用水效率

7.1.1在施工现场应针对不同的污废水源,设置沉淀池、隔油池、化粪池等。

7.1.2沉淀池、排水沟渠应能防止污水溢出。

当污水沉淀物超过容量1/3时,应进行清掏。

沉淀池中污水无悬浮物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道或进行绿化降尘等循环利用。

7.1.3施工中采用先进的节水施工工艺。

7.1.4多层建筑宜采用分层试压的方法,先进行上一楼层管道的水压试验,合格后,将水放至下一层,层层利用,以节约施工用水。

7.1.5施工现场喷洒路面、绿化浇灌不宜使用市政自来水。

现场搅拌用水、养护用水应采取有效的节水措施,应采用喷洒方式,保持表面湿润为宜,严禁养护用水溢流。

严禁无措施浇水养护混凝土。

7.1.6施工现场供水管网应根据用水量设计布置,管径合理、管路简捷,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管网和用水器具的漏损。

7.1.7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用水必须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施工现场办公区、生活区的生活用水采用节水系统和节水器具,提高节水器具配置比率。

项目临时用水应使用节水型产品,安装计量装置,采取针对性的节水措施。

7.1.8施工现场建立可再利用水的收集处理系统,使水资源得到梯级循环利用。

7.1.9施工现场分别对生活用水与工程用水确定用水定额指标,并分别计量管理。

7.1.10大型工程的不同单项工程、不同标段、不同分包生活区,凡具备条件的应分别计量用水量。

在签订不同标段分包或劳务合同时,将节水定额指标纳入合同条款,进行计量考核。

7.1.11对混凝土搅拌站点等用水集中的区域和工艺点进行专项计量考核。

施工现场建立雨水、中水或可再利用水的搜集利用系统。

7.1.12有计量考核记录。

7.2非传统水源利用

7.2.1生产用水优先使用现场收集的雨水或地表水。

7.2.2优先采用中水养护,有条件的地区和工程应收集雨水养护。

7.2.3合理使用基坑降水,处于基坑降水阶段的工地,宜优先采用处理后的废水水作为养护用水、冲洗用水和部分生活用水。

7.2.4现场机具、设备、车辆冲洗、喷洒路面、绿化浇灌等用水,优先采用非传统水源,尽量不使用市政自来水。

7.2.5冲洗现场机具、设备、车辆用水,应设立循环用水装置。

7.2.6大型施工现场,尤其是雨量充沛地区的大型施工现场建立雨水收集利用系统,充分收集自然降水用于施工和生活中适宜的部位。

7.2.7施工中应尽可能采用非传统水源和循环水的再利用。

施工现场建立水资源再利用的收集处理系统。

7.2.8生活、生产污水处理使用。

7.2.9现场使用经检验合格的非传统水源。

7.3用水安全

在非传统水源和现场循环再利用水的使用过程中,应制定有效的水质检测与卫生保障措施,确保避免对人体健康、工程质量以及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

8节能与能源利用

节能与能源利用主要包括节能措施、机械设备与机具、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和施工用电及照明四个方面。

8.1节能措施

8.1.1制订合理施工能耗指标,提高施工能源利用率。

8.1.2优先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设备和机具,如选用变频技术的节能施工设备等。

8.1.3施工现场分别设定生产、生活、办公和施工设备的用电控制指标,定期进行计量、核算、对比分析,并有预防与纠正措施。

8.1.4在施工组织设计中,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工作面,以减少作业区域的机具数量,相邻作业区充分利用共有的机具资源。

安排施工工艺时,应优先考虑耗用电能或其它能耗较少的施工工艺。

避免设备额定功率远大于使用功率或超负荷使用设备的现象。

8.1.5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

8.1.6城区、旅游景点、重点文物保护地及人口密集区的施工现场应使用可再生能源。

8.2机械设备与机具

8.2.1严禁使用国家、行业、地方明令淘汰的、能耗指标超出法律、法规规定范围的施工设备和机具;鼓励使用国家、行业推荐的节能、高效、环保的施工机械设备和机具;禁止使用淘汰产品。

8.2.2建立施工机械设备管理制度,开展用电、用油计量,完善设备档案,及时做好维修保养工作,使机械设备保持低耗、高效的状态。

8.2.3选择功率与负载相匹配的施工机械设备,避免大功率施工机械设备低负载长时间运行。

8.2.4合理安排工序,提高各种机械的使用率和满载率,降低各种设备的单位耗能。

8.2.5机电安装可采用节电型机械设备,如逆变式电焊机和能耗低、效率高的手持电动工具等,以利节电。

机械设备宜使用节能型油料添加剂,在可能的情况下,考虑回收利用,节约油量。

8.2.6机械设备优先选用新型节能设备,可选择使用变频技术的施工机械设备,节约电能。

8.3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

8.3.1办公、生活临时设施禁止使用国家淘汰产品,优先选用节能产品。

8.3.2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设计生产、生活及办公临时设施的体形、朝向、间距和窗墙面积比,使其获得良好的日照、通风和采光,外墙窗设遮阳设施。

8.3.3临时设施宜采用节能材料,墙体、屋面使用隔热性能好的材料,其门、窗应有密封胶条,屋顶宜采取措施降低其吸热率,在房屋与吊顶之间曾设通风对流层,快速散热,或在屋顶张挂防晒网,减少夏天空调、冬天取暖设备的使用时间及耗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艺术创意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