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5080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5.2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docx

学年高中生物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

第五章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死亡期末考能排查练

第1关:

判正误 测基础

1.水是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 √ )

2.结合水是细胞和生物体的组成成分。

( √ )

3.缺铁性贫血是因为体内缺乏铁,血红蛋白不能合成。

( √ )

4.细胞中的无机盐多以化合物形式存在,如CaCO3构成牙齿、骨骼。

( × )

5.不同氨基酸之间的差异是由R基引起的。

( √ )

6.氨基酸分子之间通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

( √ )

7.有些蛋白质是染色体的组成成分。

( √ )

8.蛋白质肽链的盘曲和折叠被解开时,其特定功能并未发生改变。

( × )

9.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 × )

10.蓝藻、大肠杆菌和乳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

( √ )

11.乳酸菌与动植物相比,细胞内没有核糖体。

( × )

12.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 √ )

13.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

(2010·山东卷,4B)( × )

14.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

(2010·山东卷,4A)( √ )

15.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2010·大纲全国卷Ⅰ,1A)( √ )

16.核膜上的核孔可以让蛋白质和RNA自由进出。

(2010·安徽卷,1D)( × )

17.线粒体是细胞内物质氧化和能量转换的主要场所。

(2012·江苏卷,4B)( √ )

18.正常状态下溶酶体对自身机体的细胞结构无分解作用。

(2010·山东卷,5D)( × )

19.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2010·大纲全国卷Ⅱ,1B)( × )

20.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2010·大纲全国卷Ⅱ,1D)( √ )

21.血浆中的碘进入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属于扩散。

(2012·海南卷,11D)( × )

22.氢离子可以通过扩散作用进入液泡内。

(2011·北京卷,3B)( × )

23.主动运输过程中,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和ATP提供能量。

(2010·天津卷,4A)( √ )

24.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2009·宁夏卷,3B)( √ )

25.液泡中积累大量离子,故液泡膜不具有选择透过性。

(2009·宁夏卷,3D)( × )

26.酶的基本组成单位是氨基酸和脱氧核糖核苷酸。

(2011·天津卷,1A)( × )

27.酶通过为反应物供能和降低活化能来提高化学反应速率。

(2011·天津卷,1B)( × )

28.酶和激素都是蛋白质。

(2010·上海卷,17A)( × )

29.酶和激素都要释放到血液中才能发挥作用。

(2010·上海卷,17D)( × )

30.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且在温度过高或过低、pH过高或过低时失去活性。

( × )

31.pH、温度、酶的浓度、底物的浓度等均可通过影响酶的活性来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 × )

32.细胞内ATP的需要量很大,ATP的含量也很高。

( × )

33.当人剧烈运动或饥饿时,细胞内ATP的含量为明显降低。

( × )

34.叶肉细胞内能产生ATP的结构有叶绿体和线粒体。

( × )

35.有氧呼吸中H2O既是反应物,又是生成物,且H2O中的氧全部来自于O2。

( √ )

36.无色透明大棚能透过日光中各色光,而有色大棚主要透过同色光,其他光被其吸收,所以用无色透明的大棚植物光合效率最高。

( √ )

37.CO2的固定一定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

( × )

38.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

(2010·课标全国卷,2A)( × )

39.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

(2010·课标全国卷,2B)( × )

40.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

(2010·课标全国卷,2C)( × )

41.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腔内。

(2009·安徽卷,1A)( × )

42.在叶肉细胞的叶绿体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可分别发生CO2的固定和产生。

(2010·天津卷,1改编)( √ )

43.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为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ATP。

(2009·浙江卷,4C)( × )

44.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2009·全国卷Ⅱ,1D)( × )

45.细胞越小,相对表面积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交换。

( √ )

46.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加倍,DNA数加倍。

( × )

47.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两个中心粒复制形成两组中心粒,并分别移向细胞的两极。

( × )

48.无丝分裂中不出现纺锤丝和染色体的变化,不出现DNA的复制。

( × )

49.人体细胞衰老时,细胞体积、细胞核体积均变小,但染色质收缩。

( × )

50.细胞凋亡是由基因控制的,细胞坏死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 √ )

51.癌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细胞间的黏着性减小,使得癌细胞在体内易分散、转移。

( × )

第2关:

题型训练

题型一 过程型

1.甲图是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与其进入内质网加工的示意图,乙图是分泌蛋白从合成到运输到细胞外的流程图。

据此判断错误的是(  )

A.分泌蛋白是在核糖体中合成

B.乙图中①②都属于生物膜系统的成分

C.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

D.生物膜是有活性的,其功能无法模仿

答案 D

解析 核糖体合成分泌蛋白;①表示内质网,②表示高尔基体,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核膜和各种细胞器膜组成;分泌蛋白的分泌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结构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实际应用中虽然不能制备真正有活性的膜结构,但可以模仿其功能,如制成人工肾,用于血液透析。

2.下图表示葡萄糖进入人体红细胞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过程为主动运输

B.此过程的动力来自膜两侧葡萄糖的浓度差

C.此载体能够运输乳糖进入红细胞

D.小肠上皮细胞通过此过程吸收酒精

答案 B

解析 由图可知,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此过程的载体具有专一性,不能转运乳糖进入红细胞;运输的动力来自膜两侧葡萄糖的浓度差,不需要消耗细胞代谢时形成的ATP;酒精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3.如图为高等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图解,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光合色素,分布在叶绿体和液泡中

B.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

C.③是三碳化合物,能被氧化为(CH2O)

D.④是ATP,在类囊体膜上生成

答案 D

解析 根据光合作用图解可知,图中①是光合色素(叶绿体中的色素),分布在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膜(基粒)上;②是氧气,可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与有氧呼吸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结合生成水,释放大量的能量;③是三碳化合物,在由光反应阶段提供[H]和ATP的作用下被还原为(CH2O);④是ATP,光反应阶段在叶绿体类囊体膜(基粒)上生成。

4.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生长阶段体内物质的转变情况,图中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①~④表示相关过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图中①过程进行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

B.光合作用过程中[H]来源于①过程中水的光解,用于③过程中C3的还原

C.在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除产生[H]、ATP外,产物中还有丙酮酸

D.②④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④过程

答案 D

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可知,a、b为光合作用的原料,a经过①过程产生O2,应为光反应过程,b经过③过程产生C6H12O6(葡萄糖),应为暗反应过程,②过程消耗O2,应为呼吸作用的第三阶段,④过程消耗C6H12O6,产生[H]、ATP和CO2,相当于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有氧呼吸过程中产生ATP最多的是第三阶段,即②过程。

5.如图是绿色植物体内几项生理活动关系示意图,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能量A是光能,能量B、C和D中有一部分形成ATP

B.①过程是光反应,②过程是暗反应,③④过程都是无氧呼吸

C.①过程是光合作用,②③④过程都是有氧呼吸

D.①②过程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内,③④过程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

答案 A

解析 ①过程是光合作用,②过程是有氧呼吸,③④过程都是无氧呼吸。

①过程可发生在植物细胞或蓝藻、硝化细菌等自养生物细胞内,②过程可发生在需氧生物细胞内,③过程可发生在动物细胞中,也可以发生在一些植物细胞中(如马铃薯的块茎),④过程不能发生在动物细胞内,可发生在植物细胞或酵母菌等细胞内。

6.甲、乙、丙三个图是不同生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的是动物细胞还是植物细胞?

__________,理由是:

a.__________,b.__________。

该细胞所处的分裂时期是______________,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__条,DNA分子有________个。

该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是形成________个子细胞,每个子细胞中染色体有________条。

(2)乙图细胞处于__________期,判断依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图表示的是________细胞的有丝分裂,判断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该细胞处于分裂__________期。

答案 

(1)植物细胞 有细胞壁 无中心体 有丝分裂前期 核仁、核膜消失,染色体散乱地排列在细胞内,纺锤丝形成纺锤体 6 12 两 6 

(2)有丝分裂后 着丝点一分为二,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3)动物 无细胞壁,由中心体发出星状射线形成纺锤体 后

解析 

(1)甲图所示细胞中有细胞壁,无中心体,因此可以确定甲图表示的是高等植物细胞;细胞中出现了纺锤体,染色体散乱地分布在纺锤体的中央,故可判断为前期。

(2)乙图所示细胞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染色体向两极移动,故为有丝分裂后期。

(3)丙图所示细胞无细胞壁,有中心体,且细胞膜从中部向内凹陷,故可判断为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后期。

题型二 坐标曲线型

7.用35S标记一定量的氨基酸来培养某哺乳动物的乳腺细胞,测得与合成和分泌乳蛋白相关的一些细胞器上放射性强度的变化曲线如图甲所示,在此过程中有关的生物膜面积的变化曲线如图乙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甲中a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B.图甲中c曲线所指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C.图乙中f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高尔基体

D.图乙中d曲线表示的细胞结构是内质网

答案 A

解析 氨基酸首先在核糖体上被利用,然后进入内质网中进行初步加工,形成具有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再到达高尔基体中进一步加工为成熟的蛋白质。

故图甲中a、b、c依次是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

在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中,内质网的膜面积减少、细胞膜的膜面积增加,高尔基体的膜面积前后基本不变(先增加后减少)。

8.如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细胞膜外某物质浓度变化与该物质进入细胞膜内的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

B.该物质通过膜时必须与载体蛋白结合

C.该物质可能是水或甘油

D.该物质只能从浓度低的一侧向浓度高的一侧移动

答案 B

解析 由题图可知,该物质的跨膜速率刚开始与膜外该物质的浓度成正比,说明是顺着浓度梯度运输的,最后跨膜速率达到饱和,说明该物质的跨膜运输还与膜上的载体蛋白有关。

水和甘油是通过自由扩散的方式进出细胞的。

9.

如图是测量种植番茄的密闭大棚内一昼夜空气中的CO2含量变化结果图。

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表示番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点是B、D

B.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

C.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ADP含量增加

D.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叶绿体内C3含量将减少

答案 D

解析 题中装置为密闭大棚,与开始时相比较,大棚中最后的二氧化碳含量减少,说明总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植物体积累有机物,表现出生长现象。

观察图解可知,B、D两处的CO2含量变化是转折点,因此B、D两点时番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A项正确;B→C段曲线变化的原因是光合作用吸收CO2的量大于呼吸作用释放的量,即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B项正确;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ATP减少,短时间内暗反应过程中C3还原消耗的ATP依旧,造成叶绿体内ATP含量减少、ADP含量增加,C项正确;若在B点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中产生的ATP和[H]减少,叶绿体内C3产生量不变但消耗减少,故C3含量将增加,D项错误。

10.农科所技术员研究温度对某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将实验结果绘制成如图所示的曲线。

据此提出的结论合理的是(  )

A.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

B.阴影部分表示5~35℃时蔬菜的净光合速率小于零

C.光照越强,该蔬菜新品种的产量越高

D.温室栽培该蔬菜时温度最好控制在25~30℃

答案 D

解析 由题图可看出,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5~30℃,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A错误;5~35℃时,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净光合速率大于零,B错误;从图中无法判断光照强度对蔬菜新品种产量的影响,C错误;25~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呼吸作用强度的差值最大,即净光合速率最大,最适宜蔬菜生长,D正确。

11.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

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

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

B.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C.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图2中的CD段形成原因是着丝点分裂

答案 A

解析 甲组细胞核DNA含量为正常体细胞核DNA数量,对应图2中的DE段或A点以前的时段。

乙组细胞核DNA正处于复制阶段,对应图2中的AB段。

丙组细胞核DNA含量加倍,可代表处于有丝分裂前期、中期、后期的细胞,其中只有部分细胞位于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的后期。

图2中的CD段形成原因是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

12.甲图为典型的细胞核及其周围部分结构示意图;乙图为有丝分裂过程中一个细胞核内DNA含量的变化曲线,则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假设甲图代表的细胞处在细胞周期中,则甲图代表的细胞相当于乙图的cd区间

B.在细胞分裂周期中,既可消失又可重建的结构是甲图中的4、5,其消失时间是乙图的de区间

C.在细胞分裂周期中,可重建与消失的结构应为3,其重建时间为O~b或f~h,其余时间消失

D.甲图所示结构不可能代表细菌,但细菌分裂过程中也会出现DNA复制

答案 D

解析 乙图包含两个细胞周期,其中(O~b和f~g表示分裂间期,b~f和g~k表示分裂期。

甲图细胞核里有核仁,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对应乙图的O~b和f~g。

核膜、核仁和染色质在分裂的前期(对应乙图b~c和g~h)消失,在分裂的末期(对应乙图e~f和j~k)重新出现。

细菌没有以核膜为界的细胞核,也没有染色体,但具有裸露的DNA分子,且该分子也能复制。

13.夏季某晴朗的一天对一密闭蔬菜大棚中的某种气体的含量进行24h的检测,结果如图1。

图2是叶肉细胞内两种细胞器间的气体关系图解。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所测气体为________;该大棚内的蔬菜经过一昼夜后是否积累有机物?

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它们各自的前一阶段相比,EC段和DB段叶肉细胞内的C3含量的变化趋势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图1中CD段变化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处于图1中的B点时,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____;而处于图1中的DB段,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____________。

答案 

(1)O2 是 F点的O2含量高于A点(一天内光合作用产生的O2量多于呼吸作用消耗的O2量)

(2)减少 增加 光照过强,使温度过高,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限制了光反应的进行

(3)A、C、D、E A、C、D、E

解析 

(1)密闭大棚内气体含量发生变化的主要是O2和CO2,图中E、B两点气体变化量为0,说明E、B两点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7点之前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O2含量下降、CO2含量上升,故图1所测气体为O2。

F点的O2含量高于A点,表明一昼夜内O2的净积累量大于0,即有机物有积累。

(2)EC段,光照强度逐渐增强,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增多,C3被还原的量就会增多,故而C3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减少;DB段,光照强度逐渐降低,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减少,C3被还原的量就会减少,故而C3含量的变化趋势为增加;CD段,光照强度过强,使气温偏高,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暗反应减弱,限制了光反应的进行。

(3)B点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但一般植物只有绿色部分进行光合作用,在整体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叶肉细胞内肯定是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DB段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对于叶肉细胞来说,叶绿体消耗CO2和产生O2的速率均大于线粒体产生CO2和消耗O2的速率,则图2中应该进行的气体转移途径有A、C、D、E。

题型三 实验探究型

14.某学生对一待测物质进行如下实验,假设实验步骤均正确,其进行的实验及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则其可能鉴定的物质及试剂A是(  )

实验

1

2

3

4

检测试剂

双缩脲试剂

试剂A

苏丹Ⅲ染色液

试剂B

检测结果

淡紫色

无砖红色沉淀

未观察到橙黄色

蓝色

A.鸡蛋清、斐林试剂B.鸡蛋清、碘液

C.劣质奶粉、碘液D.劣质奶粉、斐林试剂

答案 D

解析 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劣质奶粉中加入大量淀粉,蛋白质含量较低。

15.一同学将如图乙伞藻的细胞核与伞部去掉,并将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乙中,则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是(  )

答案 B

解析 根据甲乙图分析,甲伞藻的细胞核移入去掉核与伞部的乙伞藻中,因伞藻的伞形主要由细胞核控制,故存活下来的乙伞藻其外形与B选项图形最相似。

16.在“观察洋葱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中:

(1)解离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离适度的标志是____________。

(2)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的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高倍镜下看到的细胞大部分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3)有一位同学做根尖有丝分裂实验,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所示。

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

①取材位置不合适 ②取材时间不合适 ③制片时压片力量不合适 ④解离时间不合适 ⑤视野选择不合适

A.②③B.②⑤

C.①②⑤D.①③④

(4)不会影响细胞周期各时期的长短或产生误差,但对整个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因素是(  )

A.取材时间B.根尖培养温度

C.解离时间长短D.载玻片厚度

(5)某同学错误地把取材部位认为是表皮,他的实验操作完全正确,但也看不到染色体,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使组织细胞相互分散开来 根尖酥软 

(2)细胞呈正方形,排列紧密 间期在细胞周期中占的比例最大(在细胞周期中间期时间最长) (3)C (4)D

(5)表皮细胞已高度分化,不分裂,染色质没有螺旋化形成染色体(不出现染色体)

解析 (3)由图观察,细胞多处于未分裂状态,故可能是因为取材时间不合适,细胞分裂不旺盛;视野中有一些细胞为长形,可能取自伸长区细胞,为取材位置不合适;也有可能是因为视野选择不当,没有找到合适的观察视野;由图可知细胞均分散开,故不可能为③④所述原因。

(4)载玻片厚度对视野中的细胞所处状态不会产生影响,但会影响到视野的清晰度,影响对实验结果的观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