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48768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80.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docx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江苏省无锡市天一中学2016届高三历史复习强化训练题(有解析):

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1.作为世界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美国1787年宪法的重要进步性有

①奠定了美国政治制度的法律基础 ②是西欧的启蒙思想政治学说与美国实际的结合,对以后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建立起到示范作用 ③有利于国家的巩固和保障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 ④中央权力过大,不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政治斗争的焦点是()

A.国王和议会的关系,国王和法律孰轻孰重的问题

B.宗教问题的斗争

C.征税问题

D.是否取消自由贸易政策

4.高二某班设计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网页进行自主学习,页面设置了“历史背景”、“历史文献”、“重要人物”、“练习巩固”等四个链接。

如果再添加一项新的链接,最适合的是()

A.克伦威尔B.《航海条例》C.斯图亚特王朝D.主要战役

5.共产国际“七大”的主要议题是()

A.建立各国反法西斯统一战线 B.加强各国共产党的独立性

C.各国进行无产阶级革命D.同资产阶级建立联合政权

6.美国《独立宣言》是一个伟大的历史文件,从整个人类政治文明的角度看,其最为突出的历史意义为()

A、宣告了美利紧合众国的诞生

B、推动了欧洲反封建的资产阶级革命

C、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

D、提出了“人人平等”和“主权在民”的原则

7.英王詹姆士一世公开打出“君权神授”的幌子,主要目的不包括()

A.向议会重申王权的至高无上B.否认议会干涉王权的权力

C.缓和王权与议会的矛盾冲突D.给王权披上神圣的外衣

8.雅各宾派对生活必需品实行最高限价的根本原因是()

A.雅各宾派是真正民主派B.法国面临国内外敌人猖狂进攻的严重危机

C.维护雅各宾派的统治D.为赢得人民对雅各宾派的支持

9.梁启超在戊戌变法时曾是君主立宪派,但当听到袁世凯要称帝时,马上发表了《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这主要说明了()

A.梁启超已成为革命派B.袁世凯曾出卖维新派

C.袁世凯称帝不得人心D.袁世凯的“中华帝国”是封建性质的政权

10.1912年10月7日《申报》载,财政总长周学熙对人说:

“‘财政总长地位为一时的,周学熙三字为永久的,因一时之地位令永久之个人入党,昧良无耻,莫逾于此。

’故对黄兴强招入党之举,坚拒到底。

”这表明()

A.周学熙不看重财政总长的地位 B.国民党建党活动的失败

C.袁世凯政府的官员反对民主政治 D.当时的一些名人对政党政治不理解

11.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

A.法律是自由的基础

B.法律即自由

C.只有制定法律才能建立理性王国

D.提出分权学说

法制化、民主化始终是人类实现政治文明的不懈追求。

回答第12、13题。

1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美国1787年宪法在中美两国法制建设史上都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献。

它们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体现分权制衡的原则②是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③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④具有防止专制的进步意义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13.20世纪90年代我国推动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举措是()

A.确立人大、政协两会制度B.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提出“长期共存,互相监督”D.推行农村基层民主选举制度

14.1690年,洛克出版《政府论》第二卷。

洛克认为,政府统治起源于遥远的古代,人们决定共同工作,建立国民社会,指定统治者来保护和提高他们的共同利益,个人将自己的政治权利交给他们的统治者,但保留个人生存、自由和财产的权利。

任何侵犯这些权利的统治者都要被废黜。

据材料判断,下列评述恰当的是:

()

①洛克提出了社会契约论

②洛克正确地揭示了国家的起源

③洛克想以此为英国革命辩护

④洛克的思想推动了英国革命的发展

A.①②B.①④C.①③D.②③

15.“《人权宣言》确立的这些原则就是通常所说的‘八九年原则’,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社会的指针。

”“这些原则”包括()

①自由平等②财产权③普选权④民主共和

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

16.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宣扬民主思想的根本目的是(   )

A.反对封建专制统治               B.反对宗教神学的束缚

C.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D.要参与政治民主建设

17.1644年明朝崇祯帝上吊自杀,1649年英国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东西方两大强国政局在十七世纪四十年代不约而同地发生巨变,有学者把它视为中华民族和不列颠民族历史的楔子——英国的崛起、中国的没落明显加快,世界天平最终完成了它倾斜角度的反方向转变,其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

A.国力对比变化           B.对外政策的反差 

C.社会形态转变          D.文化途径迥异高

18.乔尔•科特金在《全球城市史》中说:

“城市商人和手工业者躲在安全的城墙后面,他们享受到的独立性是东方城市居民所无法想象的。

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

材料所述现象最早当发生于()

A.中世纪初期的西欧B.中世纪初期的东欧

C.中世纪后期的西欧D.中世纪后期的东欧

1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凡未经议会同意,以国王权威停止法律或停止法律实施之僭越权力,为非法权力。

……(4)凡未经议会批准,借口国王特权,为国王而征税,或供国王使用而征收金钱,超越议会准许之时限或方式者,皆为非法。

……(6)除经议会同意外,平时在本王国内征募或维持常备军,皆属违法。

……(8)议会之选举是自由的。

——《权利法案》

材料二“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

一切人生来就是平等的,他们被造物主赋予他们固有的、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有生命、自由以及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有任何形式的政府损害这些目的,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独立宣言》

材料三“……国民议会在主宰面前并在他的庇护之下确认并宣布下述的人与公民的权利: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只有在公共利用上面才显出社会上的差别。

……第三条:

整个主权的本原主要是寄托于国民。

任何团体、任何个人都不得行使主权所未明白授予的权力。

……第六条:

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

全国公民都有权亲身或经由其代表参与法律的制定。

法律对于所有的人,无论是施行保持或处罚都是一样的。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人权宣言》

请回答:

(1)以上三部文献都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三部文献分别出自哪个国家?

并指出其斗争矛头分别指向什么?

(2)以上三个文献,都对权利问题做出了种种规定,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政治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试指出上述三段材料对权利问题的阐述是如何深入发展的。

(3)试评价这三部文献在其本国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发展进程中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20.17世纪.面对斯图亚特王朝的专制统治,英国资产阶级为确立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哪些形式的反复斗争?

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说明了什么?

21.材料一1929年,阎锡山在太原召开山西村政会议,正式提出他的全民民主的实践模式——“村本政治”,并希望将这一模式推销给南京。

其基本内容包括:

(1)设立编村,每一编村管百户人家,每村设村长、村副和村公所;

(2)村以下设闾、邻组织,以五家为邻,设邻长,五邻为闾,设闾长;(3)另设村级组织息讼会、监察会和村民会议,并成立由适龄男丁组成的保卫团;(4)制定村禁约(阎氏称之为村宪法)规范村政;(5)在伦理观念上提出了“村公道”和“村仁化”。

山西全省先后组成四万多个编村。

阎氏(阎锡山)认为:

“村民者,村之本也。

一村之权,应归之一村之民。

一村之民,应参与一村之政。

……社会改造,非人民全体觉悟,何从起点?

村会,则觉悟之路也。

材料二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实践“县自治”,结果却没有将民众推向民主的前台,而仅仅成就了一批土豪劣绅们对基层政权的把控;阎锡山在山西一省境内实践“村自治”,结果也没有把村民们推上民主的轨道,而仅仅是成就了几十万在编村里飞扬跋扈的村长。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解体与重构:

现代化进程中的“国家一乡村社会”》等

(1)根据材料一,概括山西“村民自治”的基本特点(不得摘抄原文)。

(2)根据材料一、二,简评民国时期的“县、村自治”运动。

22.材料一《临时约法》的最大不足是缺乏“妥协精神”。

参议院又无实际力量来确保临时大总统(袁世凯)服从约法,而袁世凯又决非是中国的华盛顿,这不免成为后来约法屡被践踏的一大因素。

民主宪政应在各方力量的支持下稳步推进,与其制定不切实际的完美规则,不如先制定各方都可接受的条文。

否则,对权力的划分和制约都难免成为一纸空文。

——孙夏冰《〈临时约法〉与美国宪法的比较阅读》

材料二(辛亥革命前,孙中山)对推翻清朝后的制宪进程作过合理的安排,准备循序渐进,分三期完成……见让位于袁,便另订《临时约法》,集权于责任内阁,限制总统权力,且要袁立行宪政;这种罔顾国情、视人立法、以国家大法为政治斗争武器的行为,有违客观、公正的立法精神。

综观民初政情,《临时约法》成了总统与内阁、政府与议会、中央与地方、军事与民政诸多冲突的根源,最终导致孙袁决裂、二次革命和护法战争。

其后,南北混战,武夫称雄,《临时约法》,终成废纸。

——范福潮《〈临时约法〉为什么会成为废纸》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临时约法》和1787年宪法的异同点。

(2)据材料一、二归纳《临时约法》缺乏“妥协精神”的表现与影响。

美国1787年宪法如何体现了“妥协”的智慧?

23.教科书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反映主流价值观念和社会现实。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弟子规》是中国古代启蒙教材,原名《训蒙文》,李毓秀(1647~1729年)作,“总叙”部分是: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材料二《澄衷蒙学堂字课图说》(1901年初版),被誉为“百年语文第一书”。

“电”的解释:

“阴阳二气薄而生热,热而发光日电”。

“雷”的解释:

“阴阳二电摩荡空际,鼓击而成声者为雷。

“议”的阐述:

“谓欲事合于义,必群相论议也。

因引申为风议谏议之议。

今中国有事上闻,辄归部奏;泰西各国则归上下议院公议。

材料三下列是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

“国会是资产阶级和地主控制的,……这部宪法保障了美国资产阶级的利益,它可耻地保存奴隶制度,把种族歧视固定下来,使广大的劳动者失去了起码的政治和经济权利。

它所宣布的‘自由’意味着种植主和资产阶级专政的巩固,意味着剥削的自由。

——《世界近现代史》(高级中学课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版

“美国宪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宪法所确立的主权在民、三权分立、共和制等原则,为美国在此后两百多年间由小变大、由弱变强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也为后来许多国家所效仿。

——《近代社会民主思想与实践》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1)材料一反映了儒家的哪些主要思想?

联系作者所处时代分析编写此书的目的。

(2)概括材料二所涉及教科书的特点,并分析其所体现的时代特征。

(3)据材料三分析两个不同时期我国历史教科书对美国宪法的评价侧重点有何不同?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不同的原因。

24.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人们各自放弃其仲裁权并把它转交给一个中间人(指公共权力机关);同时保留其生命、私有财产。

中间人若侵犯其生命财产,人民有权推翻他。

中间人同其余社会成员是一种契约关系。

当立法者们图谋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使其处于专断权力下的奴役状态时,人民无须再予服从……,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

——约翰·洛克《政府论》(1690)

(1)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主要观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洛克的观点出现的历史背景。

参考答案

1.

A

【解析】

美国1787年宪法使地方自治权与中央政权形成较为和谐统一的关系,在维护国家主权的同时,也有利于地方的积极性的调动和创造性的发挥。

2.C

【解析】圈地运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主要表现是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3.A

【解析】略

4.D

【解析】略

5.A

【解析】略

6.C

【解析】略

7.C

【解析】略

8.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能力。

关键是要结合雅各宾派上台面临的内外严峻形势,用阶级分析的方法来分析理解。

资产阶级所做一切事情的出发点都必然是从维护本阶级利益出发。

雅各宾派实行最高限价虽然暂时损害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但有利于物价稳定,赢得人民对雅各宾派的支持,从而维护了雅各宾派的统治。

另外,根本原因一般从内因角度找,B、D两项是外因,因而排除,而A项掩盖了其阶级性

9.C

【解析】略

10.D

【解析】略

11.A

【解析】略

12.B

13.D

【解析】略

14.C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属于组合式选择题。

②不对,这不是国家起源的正确解读;④不对,英国革命于1688年光荣革命宣告结束,与题干时间“1690年”不符。

洛克是英国启蒙思想家,提出了社会契约等思想,其主张适应了资产阶级、新贵族的需要。

因此①③符合题意。

考点:

本题考查启蒙思想。

点评:

组合式选择题,就是将同类选项按一定关系进行组合,通常在题干中列出三组或三组以上的历史事件、人物、现象等,并冠之以数字序号,然后分解组成备选答案作为选项。

也可以构成否定形式,可根据题意从选项中选出符合题干的应该否定的一个组合选项。

它的主要特点是容量大、考查的知识点多,可以是知识归类,可以是评价分析,也可以是异同比较。

它能够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同时也可以考查学生的分析、比较、归纳的能力,对历史线索或知识体系的认识、把握程度和判断推理等综合能力。

15.A

【解析】略

16.C

【解析】

试题分析:

ABCD都是近代欧洲资产阶级宣扬民主思想的目的,但是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因此为资本主义发展扫清障碍 为根本目的,答案选C.

考点:

近代民主思想

点评:

“主要目的”则是指当事者想要达到的各种境地和希望实现的各种结果中占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目的。

“根本目的”一般指当事者从其阶级本性(立场)、阶层(集团)利益、民族利益或所处的历史环境等方面出发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

解答这类选择题的关键之一就在于正确理解它们各自的含义。

17.C

【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内容明朝和英国的变化使两国社会最大的变化是社会形态转变,即中国仍然是封建社会,英国则步入了资本主义社会,所以材料观察问题的着眼点在于此,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

  

18.C

【解析】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个时代(主要是西欧),自西罗马帝国灭亡(公元476年)数百年后起,在世界范围内,封建制度占统治地位的时期,直到文艺复兴时期(公元1453年)之后,资本主义抬头的时期为止。

“中世纪”一词是15世纪后期的人文主义者开始使用的。

结合题目“这里既没有皇帝、哈里发和苏丹限制私有财产权,也没有商人阶层的行业协会特权”说明当时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结合教材说明,应该属于中世纪后期的西欧的历史特点。

所以选择C。

19.

(1)英国:

专制王权(3分)美国:

英国殖民统治(3分)法国:

波旁王朝专制统治(3分)

(2)《权利法案》:

限制王权(1分);《独立宣言》:

天赋人权,主权在民,人民革命权利(2分);《人权宣言》:

主权在民,法治(2分)。

即从强调如何限制王权(1分),到提出人享有哪些权利(1分),再到论述如何保护人权(1分)

(3)《权利法案》:

标志英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确立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秩序(2分),但它只是为议会活动提供了方便,没有具体规定人民的权利。

(1分)

《独立宣言》:

宣告了美国的诞生;第一次以政治纲领的形式宣布了民主共和国的原则;是世界上“第一个人权宣言”;(2分)但它承认了奴隶制,而且有权参与政治的只是少数人。

《人权宣言》:

是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体现了摧毁君主专制的要求,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2分)但它又承认了财产的不平等,实际上以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基于出身的不平等。

(1分)

【解析】略

20.斗争形式:

议会内的斗争(或者提出要求等)、军事斗争(或者内战)、双方妥协(或者允许旧王朝复辟)、宫廷政变等。

原因:

资本主义处于工场手工业时期,资产阶级力量相对弱小;斯图亚特王朝掌握国家大权,力量上占优势,地位上较主动;议会方面一度存在政治分歧等。

说明:

新的社会制度的诞生不是一帆风顺的;新的社会制度必然经过多次斗争才能战胜旧的社会制度。

【解析】本题要求回答的是斗争形式,要从斗争的具体史实中综合概括出来;原因要结合斗争双方的情况,尤其是双方的力量对比、斗争策略等来考虑。

【答案】

(1)特点:

设立完整而严密的行政建制;建立完整的各类自治机构;重视行为规范和思想教化。

(9分):

(2)简评:

民国时期的“县、村白治”是革新国家基层组织结构的尝试,也是一种实现民权、宪政的实践;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村民参与村政,提高民主素质。

但是改革的阶级局限性和动荡的客观环境决定了其失败的命运。

(6分,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考查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一大段文字,主要就是讲述了阎锡山的理念,这个理念主要体现为“村民自治”,我们只需要从材料中把主要内容概括出来即可。

一般来说,一个体系往往会对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各个领域都有所约束,结合这个思路来回答也可以。

(2)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评价一个历史事件我们要学会一分为二的去看待历史,不能带有强烈的主观意愿去评判一个历史事件的对与错,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

其次要注意我们要用事实说话,论从史出,史论结合。

这样才更具说服力。

考点:

历史上的重大改革·抗日战争时期的内部改革·阎锡山的改革

22.

(1)相同点:

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都体现了民主的原则;都体现了对权力的监督与制衡;(5分)不同点:

《临时约法》实行责任内阁制,1787年宪法实行总统制;临时约法并没有起到维护共和,保障民主的作用,1787年宪法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4分)

(2)《临时约法》未充分体现资产阶级革命派以外其他社会阶层的利益和要求,造成《临时约法》执行困难,遭遇巨大阻力,未能真正制衡权力,名存实亡,并成为民国初年政治冲突的根源。

(3分)1787年宪法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3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联系所学及材料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

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及1787年宪法的内容,从阶级性质、体现的原则及运行特点、实际作用等方面归纳总结其相同点与不同点。

(2)问,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回答时注意结合《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后各种力量的反应及实际效果分析回答第一小问。

联系1787年宪法的内容回答第二小问:

调和了中央与地方、大州与小州、南方与北方的矛盾。

考点: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中西民主政治的实践·认识

23.

(1)思想:

孝敬、谨慎、信用、仁爱、学习等。

(任答3点3分)目的:

宣传宋明理学,教化人民,巩固专制统治。

(2分)

(2)特点:

图文并茂;内容涉及西方科技与民主政治;西学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

(4分,任答2点4分)时代特征:

第二次工业革命进行;代议制民主制度发展;西学东渐,学习西方文明成果。

(4分,任答2点即可)

(3)不同:

20世纪50年代,侧重于批判美国资产阶级代议制虚伪性;21世纪初,从人类政治文明建设的高度肯定了美国民主共和制的历史意义。

(4分,每点2分)

原因:

20世纪50年代,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孤立封锁敌视政策;国内“左倾”思想的出现;中美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对立。

(每点2分,任答2点4分;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21世纪初,中国实行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中美关系的正常化等因素促进两国联系全面加强;思想解放,意识形态的影响日渐淡化,因此能更理性地看待美国。

(每点2分,任答2点4分。

其他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题干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归纳、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

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归纳、概括以及分析认知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本问在总体上具有一定难度。

关于第一小问的“思想”,根据关键信息“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归纳、概括即可。

关于第二小问的“目的”,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围绕“教化民众,巩固封建专制统治”维度展开认识,言之有理即可。

(2)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获取有效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解读的能力。

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以及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的能力。

关于第一小问的“特点”,重点要注意把握教材编排的“形式”和“内容”的不同。

关于第二小问的“时代特征”,具有较大难度,要注意把握材料关键时间“1901年”,结合所学知识,从国际政治、经济以及近代中国学习西方进程等方面把握。

重点注意凸显“资产阶级代议制、工业革命、学习西方的不断深入”等方面。

(3)根据题干要求,本问主要考查学生识别图表等历史素材,获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归因的能力。

本问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分析、认知以及正确归因历史事物的能力,涉及到两个小问,本问在总体上具有较大难度。

关于第一小问的“不同”,根据图表材料直接比较、分析即可得出。

关于第二小问的“原因”,关键在于结合两个时代的不同特征来归因,领悟到时代大背景以及国家政策对教育事业的影响,注意凸显“不同时代意识形态的变化”。

围绕相关史实展开,言之有理即可。

考点: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及其影响;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工业革命·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影响;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政策·“一边倒”;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对外政策·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24.

(1)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保护私有财产;立法权属于人民(属于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答出三点即可得6分)

(2)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资产阶级开始在思想领域开展了一系列运动,人们开始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英国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为捍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9分)

【解析】

试题分析:

(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

由材料“中间人同其余社会成员是一种契约关系……夺取和破坏人民的财产或贬低他们的地位……当人民发现立法行为与他们的委托相抵触时,人民仍然享有最高的权力来罢免或更换立法机关”可知,洛克的主要观点是社会契约;人民主权;保护私有财产;立法权属于人民(属于资产阶级控制的议会)。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约翰·洛克《政府论》(1690)”可知,本题实际上考查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背景,即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的资产阶级开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