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4038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docx

胰岛素笔皮下注射法

第五章儿童专科疾病护理技术

第一节呼吸系统疾病相关护理技术

一、鼻导管吸氧技术

鼻导管吸氧法是将一导管插入鼻腔顶端吸氧的方法。

目前儿科最常用的是改良鼻导管吸氧法,与传统的鼻导管吸氧法相比具有对鼻黏膜刺激小、管腔不易被分泌物堵塞、不占据气道等优点。

【目的】

1.提高肺泡氧分压。

2.纠正各种原因造成的缺氧状态。

3.减少心肌做功。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儿面色、呼吸及胸廓起伏等,判断缺氧程度。

3.评估患儿鼻腔有无分泌物,有无鼻中隔偏曲。

【计划】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氧气流量表、湿化瓶、一次性氧气管(面罩)、蒸馏水、弯盘、棉签、医用胶带(见图5-1)

图5-1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宽敞明亮,检查用氧安全(有无漏气,明火,污染)。

4.核对医嘱,携用物至患儿床旁。

5.辨识患儿,向患儿及家属解释鼻导管给氧的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

【实施】

1.协助患儿平卧位,用棉签清洁患儿鼻腔。

2.安装流量表,轻轻外拉接头处,证实已接紧。

连接加好蒸馏水的湿化瓶。

3.连接吸氧管。

4.打开流量表,根据医嘱调节氧流量。

5.将一次性吸氧管预留的两个小孔对准患儿鼻孔处(面罩吸氧者将面罩扣住整个口鼻,松紧带绑到枕后固定),用医用胶带将鼻导管固定于鼻翼两侧。

见图5-2

图5-2鼻导管吸氧

6.为患儿摆好舒适体位。

7.记录用氧开始时间及流量,期间加强巡视,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生命体征变化及缺氧改善情况。

8.停用氧气时,先取下鼻导管或面罩再关氧流量表。

9.清洁患儿面部皮肤,使患儿处于舒适体位。

10.清理用物,氧气管及面罩浸泡消毒。

记录停氧时间。

【评价】

患儿缺氧状况较前改善。

【健康教育】

1.告知患儿及家长不要随意调节和停止氧气。

2.指导患儿及家长如发生呼吸困难等异常情况,立即呼叫医护人员。

3.告知患儿家长不能在用氧附近使用明火、抽烟等。

【注意事项】

1.注意用氧安全,做好四防:

防震、防火、防热、防油。

2.给氧过程中,勤巡视勤观察,注意观察患儿面色、唇色、呼吸,缺氧状况有无改善;定时检查一次吸氧装置,连接是否紧密有无漏气,固定是否牢固。

3.吸氧前,先调节好氧流量再应用;停氧时先取下鼻导管或移开面罩再关闭流量表,以免高流量氧损伤呼吸道黏膜及肺组织

4.定期更换吸氧管,湿化瓶的蒸馏水应保持在1/3~1/2处。

5.湿化瓶蒸馏水每日更换1次。

二、雾化吸入技术

雾化吸入技术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或空气压缩泵,使药液形成雾状悬液,再随呼吸吸入呼吸道,达到湿化呼吸道黏膜、祛痰、解痉、抗炎的目的。

【目的】

1.改善通气功能,解除气道痉挛。

2.控制、预防呼吸道感染。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儿用药史和过敏史。

3.评估患儿鼻腔及口腔有无分泌物。

【计划】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治疗盘、氧气流量表/空气压缩雾化泵、一次性雾化器、棉签、5ml注射器、按医嘱备药。

见图5-3

图5-3用物准备

3.环境准备:

清洁、安全、无明火。

4.核对医嘱,携用物至患儿床旁。

5.辨识患儿,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氧气雾化吸入的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

【实施】

1.安装并固定氧气流量表或连接空气压缩雾化泵电源,将氧气管连接于雾化器吸入口与氧气装置之间,检查连接是否紧密,雾化器是否通畅。

见图5-4

图5-4安装并固定氧气流量表

2.核对药液后将其注入雾化器的储药罐。

3.调节氧气流量或打开空气压缩雾化泵电源,至药液成雾状喷出。

见图5-5

图5-5调节氧气流量

4.将雾化面罩扣住患儿口鼻,指导患儿闭紧嘴唇,深吸气、鼻呼气,如此反复,直至药液吸完为止。

见图5-6

图5-6吸入过程中

5.吸入完毕,取下面罩,关闭氧气流量表。

6.帮助患儿擦拭面部,漱口,取舒适体位,同时观察患儿反应。

7.整理用物,将雾化器及管道拆开浸泡消毒后备用,清洁氧气装置。

8.洗手,记录雾化时间。

【评价】

1.患儿达到预期的疗效。

2.患儿感觉舒适,呼吸平稳,无不良反应。

【健康教育】

1.告知患儿雾化吸入前一小时不能进食水,以防吸入药液刺激其恶心呕吐造成误吸。

2.指导患儿不要轻易将雾化面罩摘掉,以免影响治疗效果。

3.告知患儿吸入过程如有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检查氧气流量表是否正常,有无松动及脱落等异常情况。

2.向雾化器加入药液时一定要把针头拔下,以防针头落入雾化器。

3.氧流量不宜过大,避免雾气过大,使患儿感到憋气、呼吸困难,难以坚持,同时也避免雾化器与连接管脱出。

4.雾化器要保持水平位置,防止漏液。

5.雾化器专人专用,防止交叉感染。

三、体位引流技术

体位引流是通过改变体位,利用重力作用达到引流痰液的一种治疗措施。

【目的】

引流肺上部的痰液至主支气管,利于痰液的排出。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年龄、意识状态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儿双肺呼吸音及痰鸣音情况。

【计划】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

3.核对医嘱,护士至患儿床旁。

4.辨识患儿,向患儿及家属解释体位引流的目的及过程。

取得配合。

【实施】

1.根据病变肺叶的部位决定体位引流倾斜的角度及采取的卧姿。

(1)坐位或半坐卧位:

用于肺上叶尖段、前段和肺下叶背段的引流。

(2)侧卧位:

用于双肺患侧肺叶的引流。

见图5-7

图5-7侧卧位

(3)俯卧位:

用于双肺背段肺叶的引流。

(4)后倾仰卧位(侧卧位):

用于双肺下叶的引流。

见图5-8

图5-8后倾侧卧位

2.体位引流每次15-30min,进行不同体位引流时,可同时配合叩击患侧部位,鼓励患儿咳嗽,更有利于分泌物的排出。

3.引流完毕,安置患儿舒适体位,听诊双肺呼吸音评价呼吸道情况,整理床单位。

记录体位引流时间。

【评价】

1.听诊双肺呼吸音较前清晰,胸片较前好转。

2.体位引流过程中患儿未发生头晕,出汗等不适情况。

【健康教育】

告知患儿引流过程中若出现头晕、出汗、疲劳等情况,及时呼叫医护人员。

【注意事项】

1.体位引流宜在饭前进行,一般早晚各一次,防止发生呕吐引起误吸。

2.安抚患儿,鼓励其配合体位引流操作,同时加强叩背治疗,鼓励其咳嗽,利于痰液排出。

四、胸部扣拍技术

胸部扣拍是通过振动胸壁,间接使粘在支气管壁上的痰液松动,从而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清除和排出的一种治疗措施。

【目的】

1.利于痰液的排出。

2.促进患儿咳嗽。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及合作程度。

2.评估患儿听诊双肺呼吸音及痰鸣音情况。

3.评估患儿胸背部皮肤骨骼有无异常。

【计划】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专用叩背器。

见图5-9

图5-9叩背器

3.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4.核对医嘱,携用物至患儿床旁。

5.辨识患儿,向患儿及家属解释胸部叩拍的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

【实施】

1.协助患儿取半卧位或坐位。

2.叩击方法:

(1)手掌叩击法:

多用于>6个月患儿及年长儿。

护理人员五指并拢,手向弓掌,手心能容得下一枚鸡蛋,用指腹及大小鱼际肌叩击胸廓,按照“由上而下,由外向”原则,腕关节要放松,力度适中。

见图5-10

图5-10手掌叩击法

(2)叩背器或面罩叩击法:

多用于早产儿或新生儿。

力度较手掌叩击法要轻柔,方法同上。

3.叩击完毕,协助患儿摆好舒适体位,听诊双肺呼吸音情况,整理床单位。

4.整理用物,记录扣背时间及痰液是否排出。

【评价】

1.听诊双肺呼吸音较前清晰,痰鸣音减少。

2.未发生皮肤损伤情况。

3.患儿能自主、有效咳嗽。

【健康教育】

1.指导患儿有效咳嗽的方法,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2.告知患儿胸部叩拍过程中,若有胸闷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注意事项】

1.患儿胸壁皮肤较薄弱,叩背时不能直接接触患儿皮肤,选择纯棉较薄衣服,以免叩击时产生疼痛。

2.叩击时避开骨突处,如脊柱、胸骨等;避免位置过低伤及脏器,如肾脏等。

3.有规律的进行叩击。

进行叩背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儿的面色、呼吸情况,鼓励其咳嗽。

若发生面色发绀、呼吸费力等情况则应先暂停拍背。

 

五、振动排痰仪使用技术

振动排痰仪是一种通过有规律的拍打患儿肺部,起到痰液松动而易于清除和咳出的一种仪器。

【目的】

1.使患儿呼吸道分泌物松动,易于清除和排出。

2.保持气道通畅。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年龄及生命体征情况。

2.评估患儿听诊双肺呼吸音及痰鸣音情况。

3.评估患儿胸背部皮肤骨骼有无异常。

【计划】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振动排痰仪、一次性纸质叩击头罩、听诊器、免洗手消毒液。

见图5-11

图5-11振动排痰仪

3.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4.核对医嘱,携用物至患儿床旁。

5.辨识患儿,向患儿及家属解释振肺排痰仪使用的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

【实施】

1.协助患儿取坐位或俯卧位、侧卧位(左右交替)。

2.连接振动排痰仪电源,检查仪器是否正常。

根据患儿年龄选择合适的叩头(见图5-12,5-13),将一次性纸质叩击头罩套在叩头上。

图5-12振动排痰仪叩击头(小)图5-13振动排痰仪叩击头(大)

3.调节速度控制系统。

见图5-14

图5-14振动排痰仪面板

4.调节时间:

计时5-10分钟,也可根据病情延疗20-30分钟。

5.操作方法:

叩头轻置于患儿胸背部,无需额外用力。

见图5-15,5-16

图5-15滑动法图5-16固定法

(1)滑动法:

将叩头在患儿左右两肺上下左右滑动,进行全面广泛的治疗。

(2)固定法:

根据胸片显示,将叩头置于胸部病变严重的部位有针对性的物理治疗。

6.操作完毕,为患儿整理衣物,取舒适体位。

【评价】

1.呼吸音较前清晰,胸片病变部位较前好转。

2.患儿皮肤未发生损伤。

【健康教育】

1.指导患儿有效咳嗽的方法,以利于痰液的排出。

2.告知患儿使用振肺排痰仪过程中,若有胸闷等不适,及时告知护理人员。

【注意事项】

1.一次性纸质叩头每次每人一个,防止交叉感染。

2.较小患儿皮肤娇嫩,操作过程中观察皮肤情况,防止由于操作用力损伤皮肤。

3.血流动力学不稳定(包括心脏明显扩大),肺水肿,气胸,延迟关胸,

术后伤口愈合不良患者不宜使用振动排痰仪。

4.速度控制系统:

婴幼儿调节10-12CPS,儿童调节12-15CPS,成人使用通常最初设定为20CPS,最大不超过35CPS

六、经口鼻腔吸痰技术

吸痰法是利用负压吸引装置连接吸痰管清除呼吸道分泌物的一种急救护理技术。

主要适用于危重、昏迷及麻醉后咳嗽无力、反射迟钝或会厌功能不全等不能将痰液咳出以及误吸呕吐物的患儿。

【目的】

1.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及误吸入气道的呕吐物。

2.保持呼吸道通畅。

【评估】

1.评估患儿病情、意识、呼吸状况及合作程度。

2.评估口鼻腔黏膜是否正常,有无鼻中隔偏曲。

3.评估听诊患者双肺呼吸音情况。

【计划】

1.护士准备:

着装整洁,洗手,戴口罩。

2.用物准备:

检查负压吸引装置、根据患儿年龄备好不同型号一次性吸痰管1-2根、一次性清洁手套、10ml0.9%氯化钠注射液2-5支。

见图5-17

图5-17吸痰用物

3.环境准备:

病室安静整洁,光线充足。

4.核对医嘱,携用物至患儿床旁。

5.辨识患儿,向患儿及家属解释经口鼻腔吸痰的目的及过程,取得配合。

【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