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533346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8.1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docx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建议书

 

疾控预防控制中心建设项目

建议书

 

  一、基本情况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在卫生体制改革中由原**县卫生防疫站更名而来,位于**县普集镇邰城北路县中医院内。

现有干部职工62人,其中党员25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名,中级专业技术人员7名,初级专业技术人员14名。

内设卫生科、疾控科、艾防科、结核病防治科、检验科、综合办公室等6个科室。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政府举办的实施疾病预防控制与公共卫生技术管理和服务的财政全额预算管理的公益事业单位,承担着县城八镇四个三农服务中心万人口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传染病监测管理、儿童计划免疫、地方病防治、卫生检验检测、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疾控业务技术培训和指导、从业人员预防性健康检查等疾控工作任务。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属市、县两级文明单位,省级传染病疫情管理先进单位、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建设工作全国考评名列榜首。

中心拥有设施完善的生、理化检验室及200毫安爱克斯光机、超净工作台、原子吸收仪、疫苗冷链运输车等设备共21(台)件。

2000年以来先后启动运作了

  卫生VII项目、卫生X项目、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项目。

全球基金项目,慢病管理示范项目等,受到国家、省、市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疾控人一代一代的持续努力换来了全县人民健康水平的大幅度提高,数十年来,我们为人民送走了“脊髓灰质炎”“非典”“疟疾”“麻疹”等一个又一个危害人民健康和生命的瘟神,取得了令人欣慰的成就,当全县人民享受着疾控工作为人民健康所带来的可靠保障的时候,面对社会进步、工业发展相应带来的环境变化,我们疾控人更感责任重大,我们将一如既往,更加努力的工作。

  二、综合检验楼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随着疾病控制的不断深入发展和人民群众对健康要求的不断提高,我中心在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问题日益暴露,1995年国家重点防疫站建设项目仅省级资金到位,市、县两级配套落空而导致的基建欠账连本带息已累计近70万元,在人员严重超编,工资短缺,财政拨款不足人头经费的40%的情况下,近几年来我们千方百计,省吃俭用,开源节流持续近十年刚刚偿还完。

**县是个农业大县,农产值低,财政状况相当不好,属省级贫困县,根本无力解决疾控中心面临的困难和问题,靠自身力量更是难以解决发展问题,随着疾控事业的不断发展,党和人民对疾控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现有基础设施和条件,导致部分设备无法发挥它应有的作用,特别是实验室业务用房根本无法予以保证。

  综上所述,我中心综合检验楼建设,将对解决检验室质量认证达标中对业务用房面积的要求、无专门应急物资库、无资料档案室、防保人员培训无场所,疫苗冷链库严重不足、无自备发电机房等问题以及改善工作环境,保证疫苗质量,提高防保和全县人民

  健康水平,促进县域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该项目建设十分必要。

  三、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1、新建5400平方米六层框架结构双面楼一栋。

  2、项目投资金额1620万元。

  ①地点:

拟在院内空地及向北外展的部分土地上建设。

②新建综合办公楼土建工程每平方米按3000元计算,需资金1620万元。

  ③资金来源:

列入国家“十二五”计划中的基层卫生单位基本建设醒目,申请国家专项投资1500万,自筹资金120万元。

  四、布局设想:

  一楼车库、应急物资库、发电机房、冷链库房

  二楼会议中心、放射室

  三楼培训中心、检验办公室

  四楼档案室、病理实验室

  五楼微生物实验室、P2实验室

  六楼理化实验室

  五、项目建设年限

  2014年———2016年

  六、效益分析

  项目实施后,可有效的解决疾控中心办公及业务,特别是实验室质量认证所要求的实验检验用房不符合国家标准、实际工作的需求及疫苗库严重不足、加上无发电机房和防保人员无培训场所等问题,使疫苗质量更加有保证,人员培训更加规范标准,防保队伍整体素质更进一步提高,实验检验工作更加规范运作,疾控业务用房更加趋于科学合理,为今后疾控事业科学发展提供可靠的业务用房基本保障。

  七、结论

  综合检验楼建设项目的实施,符合我中心业务发展的实际需求,也是国家对疾病预防控制部门实验检验用房面积的基本要求。

将会很好的改善我中心实验检验、疫苗冷藏库过小、不规范,无发电机房,培训无场所的局面,可科学、规范的为开展实验检验、存放疫苗、培训防保人员等提供用房保证,也是提高工作水平,改变工作环境、防止生化污染的必然需要,因此,该项目的建设是切实可行的。

  附:

**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建设用地平面图(见下页)

  篇二:

信息化项目建议书

  ***信息化项目建议书

  (含可行性分析)

  项目名称:

  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申报单位:

(公章)

  联系人:

***

  联系电话:

******

  填报日期:

********

  一、项目需求说明

  建设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规范各级各部门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利用,科学保管全市的电子档案,促进国家信息资源建设,实现全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党政决策、机关办公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档案信息查询。

  二、项目可行性分析

  1、必要性:

完整齐全地保存各种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文件材料,维护历史的真实面貌,最大限度地发挥档案信息的价值,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赋予各级政府、各单位、各部门的责任,政府有必要采取包括技术手段在内的一切措施来保存历史、延续人类社会的记忆。

我市OA系统投入运行后,在系统中生成和流转的大量电子文件需要寻找一个“着陆地”、“集聚地”和“归属地”,使之在保证各级政府正常运转中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

如果不能及时进行规范化、标准化地收集、归档、保管,将容易产生电子文件特别是其背景信息和元数据的遗失、毁损,无法保证电子文件的真实、完整、有效和长期可用,在某种程度上会造成“失忆政府”。

因此,必须尽快建设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以规范各级各部门电子文件归档、管理和利用,科学保管全市的电子档案,促进国家信息资源建设,实现全市档案信息资源共享,为党政决策、机关办公和社会公众提供便捷的档案信息查询。

  2、可行性:

  

(1)国家和我省制定发布了一系列关于电子文件归档、管理的标准和规范,为电子文件标准化管理提供了依据和保障。

  2002年,国家档案局已就电子文件管理制订了“一个规章,两个标准”即《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公文归档管理暂行办法》(国家档案局6号令)和《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技术》(GB/T17678)。

2008年,国家档案局又发布了两个针对电子文件管理的行业标准《电子文件管理细则》,其中包括三个标准,即《文书电子文件元数据方案》、《基于XML的电子文件封装规范》、《电子文件长期保存格式需求》。

  

(2)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电子文件标准化管理系统建设提供了技术保障。

  计算机与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为电子文件中心描绘了广阔前景,海量存贮技术的不断成熟为人们集中管理电子文件提供了可能,大容量硬盘和磁盘阵列等为电子文件的生成、归档提供了基础;磁带与光盘备份技术的推陈出新,为电子文件的脱机备份与物理归档打开了方便之门;数据库技XML文档、多媒体技术广泛使用,以及应用软件对于数据兼容性的发展取向,为电子文件在不同平台上的创建、读写与传递创造了条件;网络互联及带宽的高增长为电子文件的广泛利用提供了舞台。

  (3)项目建设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福建省档案条例》、《电子文件归档与管理规范》(GB/T18894-2002)、电子文件归档与电子档案管理办法(试行》信系统总体设计

  

(一)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

  1、应用需求综述: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管理系统专门收集整理党委、政府各职能部门在电子政务平台上形成的各类文本文件、数据库文件、电子邮件、数字影像等电子文件,建立一个相对稳定、覆盖面广的电子文件收集和运行机制,确保各单位形成的电子文件“随时形成、随时收集、随时发布利用”,促进政务公开,满足利用需求。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档案法》、《档案局工作通则》、《机关档案工作业务建设规范》,过去和现在的国家机构、社会组织(包括党委、政府、人大、政协等)以及个人从事政治、军事、经济、科学、技术、文化、宗教等活动在电子政务和办公自动化环境中,直接形成经过数字化的手法文件、电报、会议文件、会议记录、内部文件、电话记录、电报、业务数据、簿册、图表、录音图象以及其它对国家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电子文件。

这些信息都应是电子标准化管理系统采集、管理、提供利用的对象。

就应用系统功能而言,它应包括数据采集与数字化加工系统、电子文件管理系统、电子发布利用系统、系统维护管理系统等。

就数据内容而言,它应包括目录数据(文件、档案、资料)、全文数据、多媒体数据(图片、图纸、图像)。

  2、系统设计基本要求

  系统应能对电子文件进行全面管理,与电子文件管理的系列规范相配套并实现以下要求:

l能接受OA系统形成的电子文件,根据实际情况实施文件封装。

  l能证明电子文件的真实性。

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措施保证其真实性。

  l能证明电子文件的完整性。

在未授权的情况下,电子文件没有被修改。

  l能修改电子文件元数据进行必要修改。

只有授权的用户才有权对特定的电子文件元数据进行修改,修改不影响电子文件的凭证作用。

  l能保存电子文件的背景信息和历史纪录。

  l提供数据导出功能,可满足电子文件转储到磁盘、光盘、磁带等存储介质上。

  l能可靠地保存电子文件,即使出现系统故障或灾难时,通过数据备份、数据恢复保证电子文件不会丢失。

  l能按一定的数据输出要求把电子文件输出到其他系统中,便于其他系统接收。

  3、应用系统功能模块构成

  电子文件标准化管理系统具体功能可以分为以下五大部分:

登录和注销、档案分类、档案业务、档案检索和系统管理,具体的模块结构如下图所示:

  

(1)档案分类:

档案管理子系统,主要提供对各类档案和资料的管理。

  档案分类管理子系统的管理对象包括:

  2各类档案,如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声像档案、会计档案等等

  2资料

  档案分类管理子系统的主要操作包括:

  2文件收集(仅限部分档案分类)

  2整理归档(仅限部分档案分类)

  2预归档库

  2档案著录

  2报表打印

  2档案鉴定

  2档案销毁

  根据管理操作对象的不同,可以将档案分成几个大类,具体说明如下:

  1、文书档案

  文书档案,指机关在贯彻执行党和国家有关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法律,指导工作,交流经验,以及在各项管理工作中形成的行政公文和其他通用文书材料。

  文书档案包括传统立卷和简化立卷两种方式:

传统立卷包括文书案卷和卷内文件;而简化立卷相对于传统立卷,它没有案卷,只有文件记录。

  2、业务档案

  业务档案,是指在办理专项业务工作中所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专用文书材料。

  3、科技档案

  科技档案,是指科研单位、生产单位和有关业务部门在科学研究、生产活动和基本建设等活动中直接形成的科技文书材料。

  4、声像档案

  声像档案,是指在业务活动中形成的以摄录为手段、以感光磁性材料为载体的档案,包括照片档案、录音带档案、录像带档案、影片档案、磁盘档案、光盘档案等。

  5、会计档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