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2237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334.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docx

届高考地理大二轮复习刷题首选卷第一篇专题强化检测专题十六中国地理练习

专题十六 中国地理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北京高考)2019年1月31日《人民日报》以“4000千米,南菜北运”为标题,讲述了一名司机驾车从广西运输蔬菜水果至新疆的经历。

本次运输于1月27日从广西出发,途经贵州、重庆、四川、陕西、甘肃,1月30日晚到达新疆。

据此,回答1~2题。

1.本次运输过程中,该车辆(  )

A.由季风区进入非季风区

B.先后经过内流区和外流区

C.穿越秦岭和柴达木盆地

D.正午影子的长度保持不变

答案 A

解析 行程路线始于广西——季风区,止于新疆——非季风区,A项正确;行程路线先经过外流区,后经过内流区,B项错误;行程路线没有经过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C项错误;行程中,纬度发生变化,正午太阳高度变化,则影子长度也会相应变化,D项错误。

2.南菜北运对输出地的主要影响有(  )

①增加农民收入 ②加大保鲜技术投入 ③降低商业网点等级 ④改变城市内部路网结构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答案 A

解析 南菜北运给输出地的蔬菜找到了市场,增加了输出地农民的收入,①正确;南菜北运距离长,为使蔬果保鲜,必然加大保鲜技术的投入,②正确;南菜北运扩大了农产品市场,并增强了区域联系,使得市场不再局限于当地,因此会提升商业网点的等级,③错误;蔬果一般种植在乡村地区,南菜北运会增进区域间的路网建设,但不会因此改变城市内部的路网结构,④错误。

故选A项。

(2019·博雅闻道联合测评)下表示意我国云南、贵州、广东、广西四省区2015年发电总量中各类型电源发电占比及全年发电量、用电量占比。

据此完成3~5题。

3.①②③④代表的省区正确的是(  )

A.①为云南B.②为广西

C.③为贵州D.④为广东

答案 A

解析 依据表格数据可知,①②两省区全年用电量比例小于发电量,应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云南和贵州,其中①省区以水电为主,为云南,A项正确;②省区水能和煤炭均较为丰富,为贵州,B项错误;③省区用电量占比最大,为广东,C项错误;④省区水电比重大,为广西,D项错误。

4.煤炭成为③省电源发电主体的主要原因是(  )

A.当地煤炭资源丰富B.煤炭发电成本较低

C.保持电网电量稳定D.政府鼓励政策影响

答案 B

解析 ③省区为广东省,发电所需燃煤主要从外地调入,A项错误;与天然气发电相比,煤炭发电成本较低,这是煤炭成为广东省电源发电主体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水电、燃气及其他电源发电均有保持电网电量稳定的作用,C项错误;与煤炭发电相比,天然气发电污染小,受政府政策鼓励,D项错误。

5.为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战略,未来下列输电线路中输电量增加最明显的是(  )

A.①→②B.②→③

C.①→③D.③→④

答案 C

解析 考虑减排因素,水电比燃煤发电和燃气发电更具竞争优势,未来广东会大力削减燃煤发电比重;云南省水电比重较大,因此从云南输往广东线路的水电输电量会明显增加,故C项正确。

(2019·考试大纲调研卷五模)2022年冬奥会将由北京、张家口联合举办,张家口市崇礼区承办雪上项目比赛。

崇礼区境内山连山,沟套沟,连绵不断,森林茂密,冬季平均气温约为-12℃,积雪时间从11月至次年3月,年平均积雪厚度为70厘米。

为保障北京2022年冬奥会的交通,建设了连接北京—延庆—张家口三地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

据此完成6~8题。

6.北京冬季平均气温约为-5℃~5℃,远远高于张家口市崇礼区,主要原因是(  )

①城市热岛效应 ②海拔高于张家口市崇礼区 ③西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 ④受东部海洋暖湿气流影响大

A.①②B.①③

C.②③D.③④

答案 B

解析 北京冬季平均气温高于张家口市崇礼区的原因主要是城市热岛效应,以及西部山地阻挡了冬季风。

7.目前,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雪上项目比赛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

A.积雪太厚B.森林茂密

C.交通不便D.地势起伏大

答案 C

解析 张家口市崇礼区举办雪上项目比赛的不利条件是位置偏远,交通不便。

8.举办大型运动会会给区域经济发展带来机遇,冬奥会后张家口市最受益的行业将是(  )

A.商业B.交通运输业

C.旅游业D.工业

答案 C

解析 冬奥会结束后,张家口市可以利用雪上项目的比赛场地和配套的餐饮、交通等设施,大力发展旅游业。

(2019·广东肇庆统测)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是我国吊脚楼(下图)的主要分布区之一。

吊脚楼多依山而建,在高低不平的山坡上,用木柱撑起。

吊脚楼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木质结构,尖顶宽檐,支柱架空”。

据此完成9~11题。

9.吊脚楼建设在山坡上的主要原因有(  )

①当地平地少 ②可减少地质灾害威胁 ③当地耕地分散 ④可减少洪涝灾害威胁

A.①②B.②③

C.③④D.①④

答案 D

解析 贵州省位于云贵高原,地形崎岖,平地少,在山坡上修建吊脚楼,可减少占用耕地资源,①正确。

修建在山坡上的吊脚楼,更易受地质灾害的威胁,②错误。

当地耕地分散对吊脚楼修建在山坡上影响不大,③错误。

贵州省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夏季多雨,当地多山间小盆地,易形成洪涝灾害,将吊脚楼修建在山坡上,可减少洪涝灾害威胁,④正确。

故选D项。

10.吊脚楼的特征体现当地自然环境,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木质结构—当地多地震

B.尖顶—当地冬季多暴雪

C.支柱架空—当地多潮湿天气

D.宽檐—当地多大风天气

答案 C

解析 采用木质结构主要与建筑原料有关;尖顶主要是利于排水,当地不易发生暴雪;支柱架空可减少潮湿天气的影响;宽檐主要是减少雨水的影响。

11.在农业社会,当地聚落规模较小,主要是因为(  )

A.林木产量小B.河流水量少

C.耕地面积小D.风俗习惯

答案 C

解析 聚落规模与人口规模有关。

农业社会主要的生产活动是农业生产,当地耕地面积小,环境承载力小,人口数量少,导致聚落规模小,故C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全国卷Ⅱ)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带来了“全民上冰雪”热潮。

近年来,浙江省建立了10余个室外人工滑雪场。

这些滑雪场散布于全省各地的山地丘陵中,且多建于当地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

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

目前,浙江省滑雪场多为初级雪道,主要接待一日体验型滑雪者,平均接待人次和旅游收入排在全国前列。

下图示意浙江省主要滑雪场分布。

(1)分析浙江省室外滑雪场布局分散的原因。

(8分)

(2)说明滑雪场建于旅游景区内或其附近的益处。

(6分)

(3)解释浙江省室外滑雪场雪道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的原因。

(6分)

(4)有人建议浙江省各滑雪场应由一日体验型向多日度假型转变,并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等。

你是否赞同此建议,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8分)

答案 

(1)山地丘陵广布,冬季山区气温低,可建人工滑雪场的地点多;南方居民对雪和滑雪有好奇心,各地都有滑雪市场的需求;多为体验型滑雪者,就近体验即可满足其好奇心。

(2)便于利用旅游景区的基础设施和对外交通条件;有利于提高滑雪场的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滑雪爱好者。

(3)因无天然积雪,初始造雪量大,人工造雪要消耗大量电力和水资源;气温较高,融雪快,需经常补雪。

(4)赞同。

增建酒店可满足滑雪者的度假需求;增建中高级雪道可满足当地运动型滑雪者需求;可增加滑雪者逗留天数,有利于提高滑雪场收入。

反对。

滑雪期短,建设投资难以短期收回;发展度假型滑雪的竞争力弱,难于形成市场规模;雪场均向度假型转变不符合因地制宜原则。

解析 第

(1)题,考查了滑雪场的区位条件。

结合所学知识从浙江省的地形、市场分布状况和客源的特点(一日体验型滑雪者)等方面进行分析。

(2)题,考查了旅游资源条件评价。

可从旅游资源的集群、组合状况对游客的吸引力及基础设施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

第(3)题,考查了气候对人工滑雪场建设的影响,根据题干要求从滑雪场的建设和维护两个层面作答。

结合材料“雪道厚度一般维持在1米以上”可知,建造滑雪场需要的雪量大,且浙江省纬度较低,气温较高,人造雪融化较快,需要经常补雪,因此要消耗大量的电力和水资源。

第(4)题,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赞同与反对选择其一,并陈述自己的理由即可。

若赞同,可从增建酒店和中高级雪道带来的好处方面分析;若反对,则可从投资回收慢、市场规模小及不利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分析。

13.(2019·河南天一大联考阶段性检测三)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三江并流”是指金沙江、澜沧江和怒江这三条发源于青藏高原的大江在云南省境内自北向南并行奔流170多千米,穿越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怒山和云岭等崇山峻岭,形成世界上罕见的“江水并流而不交汇”的奇特自然地理景观。

“三江并流”地区有100多座海拔在5000m以上、造型迥异的雪山。

与雪山相伴的是静立的原始森林和星罗棋布的冰蚀湖泊,然而很多峡谷谷底却有荒漠分布,河畔一片荒凉。

(1)说明“三江并流”自然奇观的形成过程。

(10分)

(2)分析“三江并流”峡谷河畔荒漠景观的成因。

(10分)

(3)说明川藏铁路修建难度大的主要自然原因。

(8分)

答案 

(1)印度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相碰撞,横断山脉受挤压而隆升;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流水的侵蚀和切割作用强烈,形成河谷,高山与大江相间分布,形成世界上独有的“三江并流”自然奇观。

(2)“三江并流”地区山高谷深、山脉走向大体上垂直于西南季风或东南季风,山脉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背风坡的下沉气流还具有增温作用,致使河谷干旱;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山坡上的暖空气不断膨胀、上升,并在山谷的上空积聚下沉,加剧了河谷底部干热环境的形成。

(3)川藏铁路经过地区地形多样,地势起伏大,穿越的河流多;地质条件复杂,地壳活动频繁,多地震活动,且夏季降水集中,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铁路沿途跨越众多雪山高峰,冰雪灾害频发;部分地区高寒缺氧,冻土广布,生态环境脆弱。

解析 第

(1)题,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两方面分析“三江并流”奇观的形成原因。

(2)题,荒漠景观的形成,主要是降水少,蒸发旺盛。

河谷地区降水少的原因主要分析地形对降水的影响,从背风坡、下沉气流等方面分析。

第(3)题,修建难度大的原因主要分析自然障碍,从地形、地质、自然灾害、生态环境等方面分析。

一、选择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4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2019·全国卷Ⅲ)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1~3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  )

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

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

答案 C

解析 珠江三角洲是我国传统的稻谷生产区,但图中显示目前该地区稻谷供需结余为负值,即供给小于需求,C项正确;“已不再”表明原来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但现在已不是,而黄河下游一直不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A项错误;图中显示长江中游区和淮河下游区一直是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B、D两项错误。

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  )

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

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

答案 A

解析 黑龙江省稻谷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地广人稀,A项正确;与黑龙江省相比,安徽省人口密集,农业劳动力丰富,B项错误;黑龙江省纬度高,热量条件差,复种指数低,C项错误;安徽省主要位于我国南方地区,降水丰沛,淡水资源较黑龙江省丰富,D项错误。

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  )

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

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

答案 B

解析 南方是我国主要的稻谷消费区,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北方稻谷大量运往南方,势必会导致运输成本上升,B项正确;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对稻谷的进出口没有明显影响,A项错误;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加大了水稻种植区与稻谷消费区的距离,降低了流通效率,C项错误;我国水稻种植重心的变化对稻谷的储存难度没有直接影响,D项错误。

(2019·湖南衡阳二模)图一为我国某省1990~2015年六种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单位:

km2)变化图,图二中甲、乙、丙分别表示该省三种不同地形某时期水域的变化情况。

据此完成4~5题。

4.该省最有可能是(  )

A.青海省B.台湾省C.江西省D.江苏省

答案 C

解析 该省耕地、林地面积占比重非常大,排除青海省、江苏省。

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00年之后,该省城乡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可以判断该省从2000年之后城市化迅速发展,这不符合台湾城市化进程,故C项正确。

5.甲、乙、丙对应的地形类型分别是(  )

A.丘陵 高原 盆地B.山地 丘陵 平原

C.平原 山地 高原D.盆地 山地 丘陵

答案 B

解析 从水系分布形态与密度来看,甲、乙为山地和丘陵,丙为平原。

从水域变化情况来看,甲水域面积显著扩大且沿谷地分布,可能是由于在山地修建水库所致;乙河流数量显著减少,可能是由于在丘陵地区开垦耕地或者转变为建设用地;丙水域面积明显减少、河流数量减少且变为直线形态,可能是由于围湖造田以及修建排灌系统所致,故B项正确。

(2019·四川绵阳二诊)下图为我国某地区年降水量(单位:

mm)空间分布状况,该地区面积约11万平方千米,区域内海拔介于88.5~208.4米之间。

土地利用类型有林地、草地、耕地、沙地、水域和建筑用地。

近60年来,该区域存在过度开垦现象。

据此完成6~8题。

6.与该地区自然环境相适宜的、面积最大的土地类型是(  )

A.林地B.耕地

C.草地D.沙地

答案 C

解析 读图可知,该地降水较少,适宜草类的生长,故草地面积最大,C项正确。

7.耕地多分布在该区域的(  )

A.东部B.西部

C.南部D.北部

答案 A

解析 耕地主要分布在降水较多的区域。

图示地区东部降水较多,故A项正确。

8.导致该区域过度开垦的主要原因是(  )

A.半农半牧的生产方式B.扩大商品谷物的生产

C.建设特色农产品基地D.现代城郊农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可知,图示区域地处农牧过渡地区,为了增加粮食产量,不断开垦草地,故A项正确。

(2019·四川德阳一诊)2016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超过8000万吨,对外依存度达85%。

大豆压榨的两种产品分别是豆油和豆粕,其中豆粕质量占比78%左右,主要用作饲料。

下图是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布局示意图。

据此完成9~11题。

9.影响近年来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  )

A.居民喜食豆油B.交通条件改善

C.加工技术进步D.养殖规模扩大

答案 D

解析 据材料可知,大豆压榨的主要产品是豆油和豆粕,豆粕质量占比达78%左右,且主要用作饲料,故近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大增的主要原因是养殖规模扩大,D项正确。

10.影响我国大豆压榨企业多布局在东部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A.大豆产量大B.市场需求大

C.海运便利D.技术先进

答案 C

解析 据材料可知,我国使用的大豆主要靠进口,东部地区临海,海运便利,方便大豆的进口,故C项正确。

11.图中东部的大豆产品运往中西部的主要运输方式是(  )

A.铁路+河流B.公路+铁路

C.河流+公路D.管道+河流

答案 B

解析 我国中西部地区地势起伏大,河流落差大,河流航运条件差;管道适宜运输流体物质,故东部的大豆产品运往中西部主要依赖于铁路和公路运输,B项正确。

二、综合题(共56分)

12.(2019·安徽巢湖3月联考)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洪泽湖是我国第四大淡水湖,湖底高出东侧平原4~8米,所以又称为“悬湖”。

历史上,该地区多次洪水泛滥。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洪泽湖兴建了一系列控制工程。

下图示意洪泽湖水系。

(1)分析洪泽湖湖区防洪压力大的原因。

(8分)

(2)分别说明兴建洪泽湖入海入江水道和灌溉总渠的作用。

(6分)

(3)指出洪泽湖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

(8分)

(4)有人建议在洪泽湖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

(6分)

答案 

(1)夏季降水集中,上游来水量大;地势低洼,入海通道少,泄洪不畅;为悬湖,易决堤;下游人口稠密,工农业发达,一旦洪水泛滥,造成的损失大等。

(2)兴建入海入江通道,可以分流洪水,减轻下游地区洪涝威胁;兴建灌溉总渠为下游平原提供灌溉水源,增加灌溉面积。

(3)地处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地处湿润区和半湿润区过渡地带;地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温带落叶阔叶林过渡地带等。

(4)同意。

理由:

水域广阔,自然条件优越;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等。

不同意。

理由:

大力发展水产养殖,易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水质变差;破坏水生生物生存环境,使物种减少等。

解析 第

(1)题,从气候、地形、湖泊特征、人类活动等方面分析。

(2)题,从防洪、灌溉等方面分析。

第(3)题,自然地理环境的过渡性一般从气候、植被等方面分析。

第(4)题,为开放性试题,自圆其说即可。

13.(2019·陕西第二次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8分)

伊犁河谷地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历史上曾建有许多城镇在这里扼守边界,发展贸易。

清代乾隆年间为了加强在伊犁地区的治理,在这里设立伊犁九城,使伊犁地区成为西北地区统治中心所在。

清朝后期,新疆行政管辖中心被迫迁往今乌鲁木齐。

(1)描述图中所示地区的地势特征,并说明其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8分)

(2)分析伊犁九城选址在伊犁河北岸冲积扇地势稍高的地方的原因。

(8分)

(3)简析伊犁九城在边疆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6分)

(4)清王朝统治后期,伊犁九城迅速衰退,推测其原因。

(6分)

答案 

(1)地势特征:

东高西低,南北高中间低;地势相对高度大。

影响:

地势东高西低,向西开口,有利于大西洋湿润气流进入,降水较多;地势相对高度大,气候的垂直地域分异显著。

(2)伊犁河谷地处西北内陆,气候干旱,水源成为城池建设的主要影响因素;北天山冰川分布广,冰川融水量大,水源更加充足;冲积扇地势平坦,利于建设;地势较高的地方,能避免暴发性洪水的侵袭。

(3)设在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上,成为当时重要的商贾中心,集贸集散地,陆路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的窗口。

(4)伊犁九城主要功能是驻军,工、农、商业发展落后,清朝统治结束后,驻军撤离,城市衰落;随着行政中心的变动,伊犁九城远离行政中心,发展滞后,以致衰落。

解析 第

(1)题,区域地势特征应从地势高低和地势起伏状况分析。

根据图中指向标可知,该区域地势东、南、北三面高,逐渐向西降低;以山地为主;整体海拔较高,地势相对高度大。

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主要影响降水和气温。

据图可知,伊犁河谷为向西开敞的喇叭形谷地,对西风有一定的抬升作用,形成地形雨;山地高大,气温的垂直差异明显。

(2)题,城市形成的区位条件应从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和交通、科技、旅游、宗教等社会经济因素角度分析。

第(3)题,据材料可知,伊犁河谷地一直是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伊利九城设在新疆通往中亚的重要通道上,成为当时重要的商贾中心,集贸集散地,陆路交通枢纽和对外贸易的窗口,使伊犁地区成为西北地区统治中心所在。

第(4)题,清王朝统治后期,伊犁九城迅速衰退的原因应从城市职能和城市政治中心的变革方面分析。

伊犁九城主要功能是驻军,工、农、商业发展落后,清朝统治结束后,驻军撤离,城市衰落;随着行政中心的变动,伊犁九城远离行政中心,发展滞后,以致衰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