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53310 上传时间:2022-10-01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587.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docx

5#7#地块测量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根据建设单位提供(2009年8月兰州市勘察测绘院测绘资料成果图)及1#地块、5#地块、7#地块、总平面图中的坐标和水准点;

2、主要施工测量规范<<工程测量规程>>(GB50026-93);

3、《建筑变形测量规程》(JGJ/T8-97);

4、《建筑施工手册》;

5、各地块各楼号工程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这个,自己写吧

 

三、施工总体目标及策划

3.1质量目标

合格

3.2安全目标

测量过程中无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创省安全文明工地

3.3施工准备

3.3.1技术准备

1、审图

施工前认真查阅图纸、方案、相关安全质量规范和图集、遇到图纸上的问题提前与设计单位联系解决。

2、技术交底

测量队在进行测量之前必须进行书面的技术交底,交底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交底时应注意季节性特点及可操作性,以及测量工作的特殊性。

3.3.2测量机构

鉴于本项目地形复杂,测量难度较大,为此,项目部决定由项目技术负责人牵头,组成一个测量小组,项目技术负责人任组长,专职测量员任副组长,各楼号工长和技术员协助,并在劳务公司抽调两名有放线经验的工人组成。

3.3.3使用仪器及工具

名称

数量

规格

备注

全站仪

1台

STS--720

检测有效期内

经纬仪

3台

DJ32

检测有效期内

水准仪

2台

DS32

检测有效期内

垂准仪

1台

检测有效期内

钢尺

1把

50m

检测有效期内

水准尺

2把

5m

检测有效期内

钢卷尺

2把

5m

棱镜

1套

铅锤

3个

0.5-2KG

水泥钉

若干

木桩

若干

红油漆

一桶

红铅笔

若干

墨汁

一瓶

墨斗

2个

对讲机

1对

3.3.4测量依据

1、兰州市规划局测绘队提供的测量成果报告:

提供原始大地坐标点三个大地坐标

BM1(54997.084,48901.830)BM2(54952.655,48919.363,1535.030)BM3(54782.469,48968.906,1518.100)

2、福建轻纺设计院提供施工图纸:

1#地块、5#地块、7#地块施工总平面图、各楼层平面图等。

四、主要测量方法

4.1测量放线流程

测量程序如下图:

 

 

4.2场地内高层控制测设

1、根据规范局提供的水准点高程引测到现场内,并将±0.000点引测至场内的电桩、已有建筑物外墙、塔吊等已沉降的构造物上,设为M点。

并在此点不远处,分别设两个参考点,计为N、p点,所有引入点高程用红油漆标记并保护好。

再进行三点校正。

以这三点作为基础开挖及结构施工的依据。

基坑开挖时,可先转移一临时高程点作为土方开挖的高程控制。

3、在引测和复测高程时,为了提高精度,必须使前后视距相等在施工时,用以上高程经常对所引测到施工现场内控制高程进行复测。

4、当建筑物超过±0.000时,将高程控制点引至建筑物四个角点,按±0.000+1m进行标记,并可同时作为前期沉降观测的测量。

5、在使用建筑物四角标记的高程时,每次需与初始高程(BM2点或塔吊上的高程点)进行核对,经核对无误方可进行正式测量。

6、标高传递:

以建筑物旁的高程控制点,使用塔尺、卷尺和水准仪进行标高传递和标高控制。

4.3场地内的高层方格网的测设

由于本工程地形复杂,且在之前未进行过场地平整的工作,我公司进场后,还需进行场地平整,因此,必须测设场区平面控制方格网,作为场区的土方及整体控制,它是建筑物平面控制的上一级控制,应结合建筑物平面布置的图形特点来确定这种控制网的图形,按本工程实际情况,计划设5m及3m方格网。

1#地块由于地势较为平坦,设5m方格网,5#、7#地块地形较为复杂,计划建3m方格网。

(1)方格网的主轴线应尽可能选择在场区的中心线上(设在主要建筑物的中心轴线上)。

其纵横轴线的端点应尽量延伸至场地边缘,既便于方格网的扩展又能确保精度均匀。

(2)方格网的顶点应布置在通视良好又能长期保存的地点。

(3)方格网的边长不宜太长,为便于计算和记忆,取3、5m的倍数。

(4)轴线控制桩应尽量投测在方格网边上。

(5)方格网全部施测完成后,采用将所有建筑物一次性定位的方法来检验其准确性,对于未进行平差的方格网是一种较好的检验方法。

4.4场地坐标的引入及设置

施工控制网点的布设,根据测绘院所给出的控制坐标,利用全站仪将坐标引入建筑物内,作为施工控制网并妥善保护,如下:

1、根据测绘院提供的BM2坐标,后视BM1坐标引入控制桩点A、B坐标;

2、以所引入的控制桩点A为测站点后视BM2点,并复测引入控制桩点B,确认无误后,再引入控制桩点C、D坐标;

3、分别以控制桩点C、D坐标为测站点,后视任意一引入控制桩点,反复复测引入桩点,无误后妥善保存,并经常巡视所保护桩点是否损坏;

4、定期复查所有引入控制桩点,防止因地质变化所引起的误差。

五、各阶段工程测量

5.1建筑定位

依据规划局提供的已知坐标和各楼坐标,采取极坐标法用全站仪放样定出楼的外围轴线,通过计算校核,点坐标的距离和所形成的角度精度要求误差分别小于1/15000、±12,,,撒出挖坑边界线(灰线)。

5.2基础施工

1、根据建筑物的外围轴线开挖,在基础开挖接近设计深度时,用水准仪控制标高,直至设计标高。

2、当基础为桩筏基础时,先对人工挖孔桩进行定位放线。

1)根据图纸上给定的坐标计算出四个角点上桩的坐标,用全站仪放样,在基坑内放出桩位,用钢筋头标记。

2)根据放出的四个桩位,拉线,根据各个桩之间的位置关系,放出其余的桩位。

3)算出某一桩的坐标,用全站仪复合,确定误差在规范允许值之内。

4)水准仪测量标高,标记在根据砌筑的井圈上。

5)根据规范,灌注桩定位误差不超过5cm。

3、基础测量放线采用外控法,防水层及防水保护层施工完毕后,根据建筑物的轴线控制网用经纬仪向基底防水保护层上投测建筑物的四条控制轴线,进行定位放线,投射下的四条轴线经闭合校证后,按设计图纸进行其余轴线及墙、柱、门窗洞口位置的放线,经技术人员检查合格后进入下道工序。

底板浇筑完毕,重新投测并校证闭合。

根据轴线弹出模板位置线和模板的外控制线即500mm线。

模板上口轴线位移不得超过±3mm,内墙用线坠检查垂直度,外墙用经纬仪检查。

5.3主体施工

1、平面控制采用内控投测。

在首层平面投测轴线控制桩,布设内控网点,内控点做法:

在各建筑物首层选四条能通视的轴线,轴线交叉处墨线要显示清晰,在轴线交叉的中心位置用钢钉钉入砼板内,并在钉帽处画出十字线,钢钉周边用红油漆标示清晰及砌砖保护,首层以上多层在对应首层轴线控制点相应位置留200×200孔。

圆弧部分同时采用放大样和距离交会法结合校测,确保控制准确。

2、建筑物角点垂直度控制

为了保证建筑物总体垂直度,在±0.00以上各层轴线投测检验符合精度要求后,将垂准仪架设在首层内控点上,标明靶放在待测楼层的相应预留洞口上,对中整平后向上投测,标明靶已预先刻好明显的十字交叉线,上下两个测手通过对讲机传递信息,直至标明靶上的十字线完全吻合激光垂直投测点,然后依次投测所需其它控制点。

3、标高控制:

为保证地上部分的标高及楼层的净高要求,在首层外墙上下通视的大角或外窗边的建筑1米上,作直至该工程封顶的常用固定的水准点,并且每一施工流水段的水准点不应少于三处,且相互闭合。

测量时,采用50m的检定钢尺,用标准拉力(50N)将钢尺紧靠建筑结构面垂直投递,注意上下测手用力要一致,尺身要平整不得扭曲。

然后在待测楼层面用检定水准仪将引测上来的水准点作闭合(不少于三点),当误差在3㎜以内,取平均值作为该楼层的标高基准点,从而依次进行各项测量工作。

高程测量的允许误差

高程(m)

0——30

30——60

60——90

累计误差

允许误差(mm)

±5

±5

±5

±15

4、楼板标高控制

楼层标高检测主要注意以下几点:

(1)支模架水平钢管、楼板模板高度复核;

(2)浇筑砼时设板面+100mm标高线复核;

5、装修工程分部测量施工

地面工程:

每层每个房间在抹灰前后必须有建筑+0.500线,便于地面标高的控制,水电安装、预留的水平控制线和吊顶安装的依据。

门窗工程:

每道门窗必须要有横、竖两条控制线以便控制门窗水平、垂直度和安装高度。

5.4测量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

施工测量的准确与否,不仅影响质量还影响工期,故施工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根据该工程的特点采用经检验合格的仪器。

组织固定的不少于三人的测量小组,确保各测量标志(控制桩等)的完好。

随时检查校正,作好原始记录。

2、工程的测量放线以建设单位提供的场区方格网、总平面图、基础平面布置图等资料为依据,测定出该建筑物的平面控制网(即轴线控制桩)。

在基础施工中以此为基准,临时加密各轴线的控制桩,以便施工。

3、基础施工前,一定要将整个建筑物外形轮廓放出来,对照放线总平面图中标明与相邻建筑物的相互关系,找出测量误差,误差超过允许范围的点应该返工重测,并找出出错的原因认真总结。

基础施工以控制场区方格网为基准进行定位,由各轴线控制桩测定出各基础的纵横轴线,并用细线交叉,再以交叉线为准用钢尺测定出各基础的位置,并做好各施工测量的轴线标记。

4、施工放线前,测量人员认真熟悉施工图,掌握各个房间的细部尺寸,放线前检查测量工具,保证测量工具的精确性,放线时作好测量记录,放线工作结束后,重新复核一遍,使测量成果准确可靠。

5、施工测量放线后,后续工作施工时,以所放线为依据,同时依据施工图进行复核,进行工程施工,如:

钢筋绑扎时,钢筋尺寸与模板支设后构件成型尺寸进行比较,从而进一步验证测量放线的正确性。

6、施工测设记录应真实可靠,随测随记。

认真做好对各班组的交底工作,班组人员要切实掌握各测设标志的具体数据,进行施工操作。

按规范要求,做好测量成果永久标志、临时标志和测量记录,以便前后续测量工作的检验与验证,同时为施工提供可靠的标高点。

5.5测量成果报告及资料

1、建筑物原始桩复测成果

2、现场高程引测成果表

3、现场标高控制点每半月复测及大雨后复测成果表。

4、各层控制线成果表

5、各层标高传递及调整成果表

5.6精度要求

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规程》进行,在允许偏差项目中,将允许偏差范围变为60%。

序号

项目

《规程》允许偏差

本工程允许偏差

备注

1

水准点引测

6mm√n

3.6mm√n

n为测站点

2

投测

L(B)≤30m

30<L(B)≤60m

+5mm

+10mm

+15mm

+3mm

+6mm

+9mm

L(B)分别为长(宽)的投测距离

60<L(B)≤90m

90<L(B)

+20mm

3

高程竖向传递

H<30m每层

30<H≤60m

+3mm

+5mm

+2mm

+3mm

H为总高

4

距离

L<50m

L<100m

+5mm

+10mm

六、沉降观测

1、沉降观测点的布设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的有关沉降观测点埋设规定进行沉降点的埋设。

2、施工塔吊基座的沉降观测:

为了避免塔吊基座沉降(尤其是不均匀沉降)而影响正常施工,和发生意外事故,因此对塔吊基座进行观测,检查塔吊基础下沉和倾斜状况,以确保塔吊运转安全,工作正常。

3、工程沉降观测是施工中一项重要工作。

当浇筑基础垫层时,在垫层上埋设临时观测点。

当建筑施工到±0.00层时,再根据设计位置和要求埋设永久性观测点。

然后每施工一层、测设一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