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0444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1.3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docx

第三部分第十六单元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和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

第十六单元

   一、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二、现代中国的文化与科技

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都是为解决中国社会进步所面临的问题而提出的,都与时俱进,符合当时的时代潮流;都是为了救国、建国和强国而进行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总结。

现代中国文化事业曲折发展,人民教育事业也历经曲折,科学技术方面,“两弹一星”、“籼型”杂交水稻、“银河”系列计算机、“神舟”系列航天飞船,是新中国科技发展的突出成就。

第1讲 20世纪以来的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孙中山提出的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纲领,是20世纪初期引领中国社会前进的旗帜。

②新三民主义的提出,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体现了孙中山与时俱进的品格。

③新三民主义实际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有着基本相同的革命目标,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井冈山时期是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时期。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提出,成为毛泽东思想形成的标志。

②延安时期是毛泽东思想成熟的时期。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成为这一时期毛泽东思想最重大的理论成果。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毛泽东思想得到新的发展。

“三个代表”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

发展生产力,是发展先进文化、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基础条件。

人民群众是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创造主体,也是实现自身利益的根本力量。

不断发展生产力和先进文化,归根到底都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史论术语——填后背诵]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是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宣言书,它成为邓小平理论形成的标志。

②邓小平南方谈话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问题,体现了邓小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理论品质。

③“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回答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重大问题。

1.民国十三年八月,孙中山在广州演讲时说:

“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所以两种主义没有什么分别,要分别的还是在方法。

”这表明孙中山先生(  )

A.认为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目标一致,过程迥异

B.认为土地国有是实现共产主义的必经途径

C.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

D.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确立三大政策

解析:

选C 据“共产主义是民生的理想,民生主义是共产的实行”可知三民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过程迥异说法错误,孙中山尝试寻找中国式的资本主义发展模式,故A项错误,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土地国有问题,孙中山接受俄国式发展道路与史实不符,故B、D两项错误。

2.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说:

“新民主主义革命必须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它区别于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又必须是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它又区别于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

”毛泽东独创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主要是基于(  )

A.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

B.对辛亥革命历史经验的全面总结

C.对中国革命实际的深刻剖析

D.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深入研究

解析:

选C 毛泽东认识到中国革命的任务和目标取决于社会性质,即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中国革命当前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然后再过渡到无产阶级领导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基于对中国的国情深刻剖析而做出的,C项符合题意。

3.1936年,毛泽东告诉斯诺:

“我们努力解放中国肯定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

”对这句话准确的理解是,毛泽东主张(  )

A.实行城市武装暴动

B.不与苏联签订不平等条约

C.否定苏联的革命经验

D.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析:

选D 毛泽东反对照搬苏联以城市为中心武装暴动的革命道路,“不是为了把本国交给莫斯科”的含义是,不要完全照搬苏联的革命经验,要结合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故D项正确。

4.我国在20世纪70年代末和90年代初出现过两次思想解放,它们的相同点有(  )

A.冲破了“两个凡是”的禁锢

B.针对复杂动荡的国际局势而提出

C.以反对个人崇拜为重点内容

D.推动了邓小平理论的形成或发展

解析:

选D 两次思想解放分别是指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和姓“社”姓“资”问题的讨论。

A、C两项只符合前者,B项只符合后者,故A、B、C三项错误;前者推动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后者推动邓小平理论的发展,故D项正确。

5.1977年9月,邓小平在会见英籍华人作家韩素音时说:

“中国人是聪明的,再加上不搞关门主义,不搞闭关自守,把世界上最先进的科研成果作为我们的起点,洋为中用,吸收外国好的东西,先学会它们,再在这个基础上创新,那么,我们就是有希望的。

”邓小平的这段话(  )

A.要求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B.正式确立对外开放的政策

C.开始抛弃意识形态外交

D.遵循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解析:

选D 邓小平主张对外开放,学习世界最先进的科研成果,符合当时中国发展的需要,遵循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故D项正确。

                 

史料一 “我们并不是恨满洲人,革命的时候,那满洲人不来阻害我们,决无寻仇之理。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①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孙中山选集》

  史料二 社会问题在欧美是积重难返,在中国却还在幼稚时代,但是将来总会发生的。

……欧美各国,善果被富人享尽,贫民反食恶果,总由少数人把持文明幸福,故成此不平等的世界。

……解决的法子,社会学者所见不一,兄弟所②最信的是定地价的法子。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史料三 政是众人之事,集合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作政权;政权就可以说是民权。

治是管理众人之事,集合管理众人之事的大力量,便叫作治权;治权就可以说是政府权。

所以政治之中,包含有两个力量:

③一个是政权,一个是治权。

这两个力量,一个是管理政府的力量,一个是政府自身的力量。

——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权主义》

[教你读史]

史料一体现了孙中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民主权利的愿望。

划线部分①说明革命者推翻清政府,具有两个方面的作用。

史料二说明孙中山关注民生问题。

由②可知孙中山提出核定地价的解决方法。

史料三反映了孙中山组建国家机构的设想,体现了三民主义以人民利益为主、以民为本的思想。

由③可知三民主义是为人民而设,为人民谋福利。

[史论形成]

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

(1)民族主义是前提。

民族主义的重点是解决国家的独立自主和生存发展问题,是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实现的政治前提。

(2)民权主义是核心。

民权主义从理论上解决了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

(3)民生主义是基础。

民生主义要解决人民的贫困、国家的富强问题,能够巩固前两个革命的成果,是三民主义的基础。

主题二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史料一 毛泽东同志最伟大的历史功绩,是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际结合起来,领导党和人民找到了一条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正确道路,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确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接着又从中国实际出发,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江泽民

  史料二 但是,我们也有一些同志天天讲毛泽东思想,却往往忘记、抛弃甚至反对毛泽东同志的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这样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根本方法。

不但如此,有的人还认为谁要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谁就是犯了弥天大罪。

——《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邓小平文选》第二卷)

[教你读史]

史料一强调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是马列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表明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史料二中邓小平指出毛泽东思想的突出特点是实事求是,即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从侧面表明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

[史论形成]

毛泽东思想的特点

(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毛泽东思想始终贯穿着马列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

(3)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其中,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精髓,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路线,独立自主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立足点。

1.新三民主义的特点

[史料] 国民党一大宣言通过后,孙中山作了《对于国民党宣言旨趣之说明》,指出通过这个宣言“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表明以后革命与从前不同。

前几次革命,均因路上与军阀官僚相妥协,相调和,以致革命成功之后,仍不免于失败”。

……对内“要把军阀来推倒,把受压迫的人民完全来解放”;对外“要反抗帝国主义,将世界受帝国主义所压迫的人民,来联络一致,共同动作,互相扶助,将全世界受压迫的人民都来解放”。

——李时岳《孙中山与中国民主革命》

[探究] 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认为宣言的通过“是本党成立以来破天荒的举动”的原因。

[提示] 宣言中首次体现了国民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主张,说明国民党对中国社会主义矛盾和主要任务的认识发生了重大转变;宣言体现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思想,国民党吸收了新鲜血液,顺利实现了改组。

2.《论十大关系》集中体现了毛泽东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

[史料] 最近几个月,中央政治局听了中央工业、农业、运输业、商业、财政等三十四个部门的工作汇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问题。

综合起来,一共有十个问题,也就是十大关系。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探究] 根据史料指出,《论十大关系》表达的核心观点是什么?

有何意义?

[提示] 

(1)核心观点:

提出了正确处理工业、农业、轻工业等方面的关系。

(2)意义:

这是毛泽东总结了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提出了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任务,有利于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3.邓小平理论的历史地位

[史料] 实践证明,作为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的邓小平理论,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邓小平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

[探究] 如何认识史料中的观点?

[提示] 史料说明邓小平理论是继承和发展毛泽东思想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是指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中胜利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正确理论。

            一、三民主义与新三民主义推动民主革命发展的表现

1.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资产阶级革命派发动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使得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的统治秩序再也不能稳定下来。

2.在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孙中山领导制定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它对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具有进步意义,大大推动了中国民主化的进程,也使民主共和思想更加深入人心。

3.在新三民主义的指导下,国共双方共同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开展了北伐战争,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在华势力,收回了部分国家权益。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

1.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理论飞跃。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引导中国人民走上了强国之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理论飞跃。

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泽民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三大理论成果。

题组一 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1.(2014·全国卷Ⅱ)1926年,有报纸评论说:

“自从蒋介石抬出三民主义,大出风头以后,许多人都觉得主义是值钱的,于是乎孙传芳标榜三爱(爱国、爱民、爱敌),东三省有人主张三权(民权、国权、人权)。

听说四川有些军人到处请教人替他们想个主义玩玩。

”这种现象反映了当时()

A.政治宣传促使各界思想趋同

B.标榜主义成为军阀自保的主要手段

C.民主思想已经成为社会潮流

D.各地军阀对三民主义理解存在差异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1926年。

②抓关键:

三民主义、三爱、三权,均体现了民主理念,军人纷纷提出各种主义来标榜,正反映了民主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重要潮流。

答案:

C

2.(2013·安徽高考)同盟会成立初期,孙中山指出:

“现代文明国家最难解决者,即为社会问题,实较种族政治两大问题同一重要。

我国虽因工商业尚未发达,而社会纠纷不多,但为未雨绸缪计,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欲解决社会问题,则平均地权之方法,乃实行之第一步。

”由此可见()

A.中国工商业不发达难以实现民生主义

B.民族民主革命比实现民生主义更重要

C.民生主义的目标是为人民全体谋福利

D.实现民生主义先要废除封建土地制度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同盟会成立初期。

②抓关键:

不可不杜渐防微,以谋人民全体之福利。

答案:

C

3.(2015·上海高考)在清末的学堂里,学生经常聚看、传阅不同政见的书报,其中“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

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变法之本,在育人才;人才之兴,在开学校”应分别出自(  )

A.《民报》《时务报》    B.《民报》《天演论》

C.《天演论》《时务报》D.《海国图志》《天演论》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清末。

②抓关键:

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上,把同盟会的革命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变法之本……在开学校”是梁启超发表在《时务报》上的有关变法的主张。

答案:

A

4.(2013·广东高考)“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

”这首歌谣反映了当时(  )

A.革命的主要目的是移风易俗

B.民族主义思想已影响到民众

C.民族区域自治思想深入人心

D.反对帝国主义成为思想主流

解题提示:

抓关键:

由“革命”“反朝廷”可知与辛亥革命有关,由“独立”“岂是鞑子的”可知强调民族主义。

答案:

B

5.(2012·海南高考)1918年1月,孙中山说:

“此后我国形势,应注重于西北。

若俄国现在之革命政府能稳固,则我可于彼方图大发展也。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孙中山(  )

A.已经确立“三大政策”

B.决定走俄国人的路

C.认为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存在关联

D.确定了日后国民革命的战略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1918年,中国与俄国。

②抓关键:

“俄国……稳固,则我可……大发展也”。

答案:

C

6.(2011·重庆高考)一百年前,孙中山提出的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成为革命党人奋斗的纲领。

以下论述能够体现民权主义思想的是(  )

A.“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

B.“驱逐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

C.“改良社会经济组织,核定天下地价”

D.“涤二百六十年之腥膻,复四千年之祖国”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辛亥革命时期。

②抓关键:

民权主义所要解决的是政体问题,即推翻专制制度、建立民主共和国。

答案:

A

题组二 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

7.(2014·广东高考)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说:

“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还有一个时期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而且还是很大的一部分……我们的同志在这方面是太急了。

”毛泽东旨在(  )

A.批评新经济政策不合时宜

B.说明社会主义改造的迫切性

C.强调应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D.重申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1945年,中共七大。

②抓关键:

“让资本主义作为部分经济而存在……”可知毛泽东强调应团结资产阶级反帝反封建,即坚持新民主主义路线。

答案:

C

8.(2013·天津高考)毛泽东说:

“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革命,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采取的国家形式,只能是第三种形式……这是一定历史时期的形式,因而是过渡的形式。

”这里所说的国家形式是(  )

A.民主主义国家B.新民主主义国家

C.资本主义国家D.社会主义国家

解题提示:

抓关键:

“过渡的形式”,就中国而言是指新民主主义国家,属于从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向社会主义国家过渡的形式。

答案:

B

9.(2012·广东高考)周恩来说:

“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

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之后大哗,不以为然。

”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由“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可知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

②抓关键:

“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

答案:

D

10.(2010·山东高考)1938年10月,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指出: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

他在这里强调的是(  )

A.少谈些抽象的主义,多研究具体的问题

B.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

C.必须研究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具体历史条件

D.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方法比基本原理更重要

解题提示:

①定时空:

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

②抓关键:

“没有抽象的马克思主义,只有具体的马克思主义”,强调的是不能机械照搬马克思主义。

答案:

B

对应学生用书配套卷“课时跟踪检测(三十)”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6·吉林五校联考)辛亥革命爆发后不久,孙文指出:

“(中国)每省对于内政各有其完全自由,各负其统御整理之责;但于各省上建设一中央政府,专管军事、外交、财政,则气息自联贯矣。

”此语表明孙中山(  )

A.认同自由平等的观念B.放弃民主共和的道路

C.主张三权分立的原则D.汲取分权制衡的思想

解析:

选D 材料认为各省应该有内政的完全自由,但是涉及国家范围内的事务需要有中央政府管理,这是美国的分权制衡思想的体现,故D项正确。

2.孙中山说:

“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如银行、铁道、航路之属,由国家经营管理之,使私有资本制度不能操纵国民之生计。

”材料中的观点主要体现了(  )

A.自由主义       B.民族主义

C.民权主义D.民生主义

解析:

选D “民生主义”主张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具体来说,土地国有,实行“耕者有其田”的政策;节制资本,发展“国家社会主义”。

3.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对当时革命形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下对其影响的阐述,正确的是(  )

A.指明了民族民主革命的目标

B.造成了民主自由思想的产生

C.促成了民主革命团体的形成

D.感召了立宪派转投革命阵营

解析:

选A 孙中山于1905年《民报》发刊词阐述了三民主义,对中国民族民主革命产生深远影响,故A项正确;近代中国民主自由思想产生于19世纪70年代,故B项错误;1894年兴中会为第一个民主革命团体,早于三民主义,故C项错误;立宪派转投革命阵营则是在1906年预备立宪之后,故D项错误。

4.“我目前正在改组中国国民党,使本党能有更多的工人参加进来。

……为了谋求社会的根本改革,还要努力唤起民众觉醒……”孙中山在1922年的这段话反映了(  )

A.孙中山认识到中国革命要取得成功,必须发动民众

B.孙中山要消灭北洋军阀的独裁统治

C.孙中山主张用暴力革命手段推翻清政府

D.孙中山顺应时代发展潮流,不断追求真理

解析:

选A “更多工人参加进来”说明孙中山思想的转变,提出了三大政策,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显示消灭北洋军阀独裁统治的目标,故B项错误;1922年清政府已经被推翻,故C项错误;题目要求对史料的解读,而非评价,故D项错误。

5.1923年,孙中山在《中国革命史》一文中曾自述其思想的传承:

“余之谋中国革命,其所持主义,有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有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

”其中“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主要是指(  )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

解析:

选A “因袭吾国固有之思想者”意即是从中国社会中已存在的思想继承而来,只有民族主义,故A项正确;民权主义属于“规抚欧洲之学说事迹者”,故B项错误;“有吾所独见而创获者”是指民生主义,故C项错误;民主主义不是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内容,故D项错误。

6.(2016·金华十校联考)1925年3月20日,俄国革命家马林在一篇文章中说:

“孙中山在法文月刊《社会主义运动》上发表了一篇文章,阐述中国革命的性质,提到他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

”这则材料表明孙中山(  )

A.阶级属性发生改变

B.完全接受了中共的革命主张

C.革命策略有所调整

D.认为中国的出路是社会主义

解析:

选C 孙中山提到不期望资本主义式的国富民穷,贫富差距悬殊的虚假繁荣,而希望看到“新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的中国”,即通过新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改善民众的生活,确立了“扶助农工”的政策,革命策略有所调整,故C项正确;孙中山仍然是资产阶级革命家,认为中国的出路是资本主义,不可能完全接受中共的革命主张,故A、B、D三项错误。

7.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十几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开展了土地革命,加强了根据地建设,粉碎了国民党的四次“围剿”,中国革命取得了重大发展。

这些史实表明这一历史时期的思想灵魂是(  )

A.星火燎原、均贫富、武装斗争

B.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C.团结一切力量、坚持革命斗争

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自力更生

解析:

选D 根据材料时间信息“20世纪20年代后期至30年代前期”,可以得出这一时期的思想是“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武装斗争”即毛泽东思想中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毛泽东思想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自力更生,故D项正确;B项是内容的体现,不是灵魂,错误;A、C两项和题意不相符。

8.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某次会议主席台口的檐额上设置了十二个红色大字:

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

这次会议是(  )

A.国民党一大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

解析:

选D 该会议强调“在毛泽东的旗帜下胜利前进”,即强调毛泽东思想的作用。

国民党一大讨论国共合作问题,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八七会议纠正右倾错误,确立武装反抗的方针,与题意无关,故B项错误;遵义会议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但毛泽东思想还未成为中共的指导思想,故C项错误;1945年中共七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