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肤.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3008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69.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皮肤.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皮肤.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皮肤.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皮肤.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皮肤.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皮肤.docx

《皮肤.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皮肤.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皮肤.docx

皮肤

第一次课

掌握

1.表皮的层次及主要细胞类型(角质形成细胞及树突状细胞)。

2.表皮的屏障功能

1,皮肤分层:

表皮,真皮,皮下组织。

2,表皮分层:

角质层,透明层,颗粒层,棘层,基底层

3,表皮细胞成分:

细胞多,基质少,两类细胞:

角质形成细胞(大量、密集)

树突状细胞(少量、散在)

4,皮肤的功能

5,屏障功能:

对外:

防护物理性损伤,防护化学性刺激,防御微生物作用

对内:

防止机体内水分、电解质及营养物质丢失

多功能:

水合作用,机械屏障,通透性屏障,防水屏障,抗微生物屏障,抗氧化屏障,抗紫外线辐射屏障,抗炎症屏障。

6,免疫功能注意角质形成细胞的功能。

掌握

1.皮肤病与性病的体征——皮肤损害:

原发损害与继发损害的类型。

2.皮肤损害的定义和形成原因。

1,皮肤病的自觉症状:

瘙痒,疼痛,麻木,感觉异常,全身症状

2,皮肤损害

原发损害(primarylesion)是皮肤病理过程中直接产生的最早损害。

通常原发损害的特点对皮肤病的诊断具有较重要意义。

继发损害(secondarylesion)由原发损害经病情发展转变而来,或由原发损害经搔抓、感染、治疗或组织修复而产生

3,原发损害

(1)斑疹:

红斑,出血斑,色素减退斑,色素沉着斑,非黑素性色斑

(2)丘疹(3)斑块(4)结节⑸风团⑹水疱及大疱⑺脓疱⑻囊肿

中介状态:

斑丘疹,丘疱疹,丘脓疱疹/脓疱性丘疹

空腔性损害:

水疱、脓疱、囊肿。

平面损害:

斑疹,有时结节、肿瘤或囊肿不高出皮面。

隆起性、非空腔性损害:

丘疹、斑块、风团、结节或肿瘤。

4,继发损害:

⑴鳞屑⑵浸渍⑶裂隙⑷痂⑸抓痕或表皮剥脱⑹糜烂⑺溃疡⑻瘢痕

⑼苔藓样变⑽萎缩⑾硬化

有组织缺损的继发疹:

裂隙、糜烂、溃疡、抓痕(表皮剥脱)。

高出皮面的继发疹:

鳞屑、痂、苔藓样变、瘢痕。

可低于皮面的继发疹:

瘢痕、萎缩、硬化。

其它:

浸渍。

一定要记住哪些是原发损害,哪些是继发损害

5,皮肤损害的检查:

视诊,触诊,玻片压诊,刮诊,皮肤划痕实验

第二次课

掌握:

1、外用药物的种类、剂型及外用药物的治疗原则。

根据皮肤病的病期(急性期、亚急性期、慢性期)及皮肤损害的类型选择外用药物的剂型;湿敷的适应证及用法。

2、窄谱中波紫外线治疗的适应证、副作用及注意事项。

一、内用药物治疗

抗组胺药(antihistaminedrugs):

荨麻疹、药疹、湿疹、各类皮炎、瘙痒症等。

糖皮质激素(glucocorticoid,GC):

变态反应性疾病(急性荨麻疹、过敏性休克、药疹、多形红斑、接触性皮炎等)、自身免疫性疾病(SLE、皮肌炎、大疱性皮肤病等)、某些炎症性皮肤病等。

维A酸类药物(retinoids):

痤疮、角化性皮肤病、银屑病、某些癌前病变和上皮性肿瘤。

抗真菌药物:

在皮肤科常用的有伊曲康唑、氟康唑和特比萘芬三种抗真菌药物。

氯喹或羟氯喹:

具有减低对紫外线敏感性、免疫抑制、抗炎、抗组胺及抗乙酰胆碱效应。

用于DLE、光敏感、多形日光疹等。

氨苯砜:

具有抗炎和抑制溶酶体酶作用,原用于麻风,在皮肤科临床上也用于治疗类天疱疮、线状IgA大疱性皮病、疱疹性皮炎、血管炎等。

2、外用药物疗法(Topicaltherapy)

(1)外用药物的种类:

角质促成剂(keratoplastics):

促正常角化、收缩血管、减轻渗出和浸润。

角质剥脱剂(keratolytics):

促进角质剥离。

收敛剂(astringents):

凝固蛋白、减少液体渗出和炎症、抑制腺体分泌。

糖皮质激素

维A酸类

抗菌剂(antiseptics):

杀灭细菌或抑制细菌。

抗真菌剂(antifungalagents):

杀灭或抑制真菌。

抗病毒剂(antiviralagents):

抑制病毒复制。

杀虫剂(insecticides):

杀灭虱、疥螨、蠕形螨。

遮光剂(sunscreenagents):

吸收或阻止紫外线穿透皮肤。

脱色剂(depigmentagents):

减轻色素沉着。

注意:

有时同一种药物在不同浓度具有不同的性能。

(水杨酸,硫磺)

㈡外用药物疗法——外用药物的剂型

溶液,酊剂,醑剂,粉剂,洗剂(振荡剂刷剂悬液),油剂,乳剂,软膏,糊剂,硬膏,涂膜剂,凝胶,气雾剂

急性阶段:

无糜烂渗液皮损──粉剂、洗剂、乳剂、湿敷

糜烂、大量渗液皮损──溶液湿敷

亚急性阶段:

皮损少量渗液──油剂或糊膏

无渗液时──乳剂

慢性阶段:

软膏、乳剂、硬膏、酊剂、涂膜剂

单纯瘙痒无皮疹时──乳剂、酊剂、振荡剂

㈢充分说明外用药物的用法及注意事项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种类:

病因、发病机制

正确选用外用药物的剂型:

皮损特点

详细向患者解释用法和注意事项

3、物理治疗

电疗法,光疗法(紫外线照射,光化学疗法,光动力疗法,激光),微波疗法,冷冻疗法,水疗法,放射治疗

四:

外科治疗

掌握的内容:

寻常型脓疱疮的临床表现。

脓疱疮的外用药物治疗原则。

一:

脓疱疮(impetigo)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或)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主要以皮肤发生脓疱为临床特点的一种急性皮肤化脓性炎症。

二,寻常型脓疱疮

1、好发于夏秋热季,常继发于湿疹或瘙痒性疾病。

2、学龄前或学龄儿童多见、传染性强。

3、颜面及四肢露出部位好发。

4、瘙痒,可搔抓接种而发生新疹

5、皮疹:

红斑、丘疹或水疱──脓疱(壁薄紧张易破,有红晕)──破溃糜烂──脓液干燥后形成层叠形蜜黄色厚脓痂──愈后无瘢痕。

邻近皮损可互相融合。

皮损可四周扩展或融合。

6、严重者可有发热、淋巴结炎、淋巴管炎、甚至败血症和急性肾炎。

3、大疱性脓疱疮(impetigobullosa)主要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

1、夏季多发,常继发于虫咬、痱、汗腺炎后发生。

2、多见于儿童(2~7岁)。

3、好发于面、四肢及躯干。

4、瘙痒,一般无全身症状。

5、皮疹:

散在水疱──大疱──脓疱,疱壁松驰呈半月状积脓现象──破溃糜烂结痂──愈合后色素沉着

4、新生儿脓疱疮(impetigoneonatorum)是发生于新生儿的大疱性脓疱疮。

1、起病急,传染性强,严重时可并发败血症、肺炎等而危及生命。

2、皮疹:

广泛分布的多发性大疱,疱周红晕,尼氏征阳性。

疱破后遗留红色糜烂面。

5、深脓疱疮或臁疮(ecthyma)主要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

1、多累及营养不良的儿童或老人。

2、好发于小腿、臀部。

3、自觉疼痛明显。

4、自觉烧灼、痒和疼痛感。

皮损较多且衰弱者可有发热、毒血症状,有时并发急性肾炎。

5、皮疹:

初为红斑基础上的水疱或脓疱——炎症扩大并加深,向皮肤深层发展形成坏死和结痂——去痂后边缘陡峭的碟形溃疡——瘢痕形成而愈合。

6、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征(staphylococcalscaldedskinsyndrome,SSSS)

由凝固酶阳性、嗜菌体II组71型金葡菌所产生的表皮剥脱毒素导致。

1、多累及生后3个月内营养不良的婴儿。

2、皮损累及部位:

常从口周和眼周开始,迅速波及躯干和四肢。

3、皮损有明显疼痛和触痛。

4、病情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肺炎等而危及生命。

5、皮损:

在大片红斑基础上出现松驰性水疱,尼氏征阳性。

大片皮肤剥脱后遗留潮红的糜烂面,呈烫伤样外观。

手足部可呈手套或袜套样皮肤剥脱。

治疗:

1.外用药物治疗:

以杀菌、消炎、干燥为原则。

抽脓、去痂、干燥、外搽抗菌药物,如莫匹罗星软膏、夫西地酸软膏、龙胆紫液。

2.内用药物治疗:

对皮损泛发、全身症状重者可选择敏感性抗生素。

必要时采取支持疗法。

第三次课

掌握

1.带状疱疹、疣、传染性软疣的临床表现和诊断

2.带状疱疹的治疗原则

3.专业术语:

Ramsey-Hunt综合征;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HN)

一,带状疱疹(HerpesZoster)

是由潜伏在体内的水痘-带状疱疹病毒(VZV)再激活所致,表现以单侧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小水疱为特征,常伴显著的神经痛。

临床表现:

1,发病前往往有发热、倦怠等前驱症状。

2,皮损多单侧发生3.好发部位:

肋间神经>颈神经>三叉神经>腰骶神经。

4自觉症状:

神经痛。

为本病特征之一,年幼者疼痛轻或无,年老者疼痛剧烈,病愈后可有后遗神经痛。

5,顿挫型,不全型,大疱型,出血型,坏疽型,泛发型

特殊类型:

眼带状疱疹(三叉神经眼支受累)

耳带状疱疹(面神经和听神经受累)Ramsey-Hunt综合征:

膝状神经节受累,面瘫、耳痛、外耳道疱疹三联征

播散性带状疱疹

皮损消退后(通常4周后)神经痛持续存在者,称为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postherpeticneuralgia,PHN)

诊断:

1典型的临床表现2前驱期或无疹型应于相应部位疼痛原发病相鉴别

3发疹后有时需与单纯疱疹、脓疱疮相鉴别

治疗:

原则:

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止并发症,其他(营养神经)

抗病毒药物:

阿昔洛韦、伐昔洛韦、泛昔洛韦、干扰素等。

镇静止痛:

加巴喷丁、普瑞巴林等

皮质类固醇激素:

可抑制炎症过程和减轻背根神经节的炎症后纤维化,并可减少神经痛的发生率。

神经营养药:

维生素B1、B12等。

中医中药:

如龙胆泻肝片(液)。

以干燥、消炎为主

疱疹未破时外搽炉甘石洗剂、阿昔洛韦软膏、喷昔洛韦软膏外搽。

若疱疹已破溃,可用3%硼酸液或0.5%新霉素液,或外搽莫匹罗星软膏等。

眼部处理:

请眼科医生协同处理,外用抗病毒眼膏或滴眼液,局部禁用糖皮质激素外用制剂。

物理治疗:

He-Ne激光,红外线,频谱治疗仪

二,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HPV)选择性感染皮肤或粘膜上皮所引起的表皮良性赘生物。

临床分为四型,即寻常疣、扁平疣、跖疣及尖锐湿疣。

寻常疣HPV-2

1,可发生于身体任何部位,以手部多见

2皮损呈黄豆大小或更大丘疹,表面粗糙,质地坚硬,可呈乳头瘤样增生

3可自然消退

甲缘(周)疣:

位于甲缘者有触痛,易致皲裂而感染。

指状疣:

在同一柔软基础上发生参差不齐的多个指状突起,数目多少不等,多见于头皮、颜面、趾间。

丝状疣:

好发于颈部、眼睑或颊部等处,为单个细软的丝状突起,呈正常肤色或棕灰色。

跖疣HPV-1

临床表现特点部位:

好发于足跟、跖骨头或跖间受压处。

皮疹:

初起为一帽针头大小发亮丘疹,逐渐增至黄豆大或更大,形成灰黄色或褐色的斑块,表面粗糙不平,中央有角质软芯,表面常有小黑点,境界清楚。

有时数个疣互相聚集或融合,表面形成角质斑块如用刀削去表面角质,可见有多个软芯,此称为镶嵌疣。

自觉症状:

可有明显触压痛。

扁平疣HPV-3

好发年龄:

主要侵犯青少年,病情呈慢性经过。

好发部位:

颜面、手背或前臂。

颈、胸部和腿的屈侧也可出现。

皮疹--帽针头至绿豆大小扁平光滑丘疹,圆形或多角形,质硬,正常肤色或淡褐色。

常因搔抓而自体接种,沿抓痕呈串珠状排列。

传染性软疣是传染性软疣病毒(molluscumcontagiosumvirus,MCV)感染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以MCV-1最常见,直接接触为主要传播方式

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周至6个月。

皮疹特点:

为粟粒至黄豆大的半球形丘疹,呈灰白或珍珠色。

表面有蜡样光泽,中央有脐凹状,并含有干酪样栓塞物,可以从中排出或压出乳白色干酪样物质,称为软疣小体。

治疗:

主要是局部治疗。

在无菌条件下,用有齿镊或弯曲血管钳将疣体夹除,挤出其内容物,然后外用碘酊等以防止细菌感染。

第四次课

掌握

1.头癣治疗的五条措施

2.体癣及股癣的临床表现及治疗

3.手足癣的分型、临床表现及治疗

4.疥疮的表现及治疗方法

一,真菌学检查

临床标本直接镜检查真菌。

真菌培养及鉴定。

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组织中有孢子或菌丝对确定深部真菌病有较大意义。

滤过紫外线灯(Woodlamp):

含氧化镍的石英玻璃装置只能令365nm紫外灯滤过,在暗室中照射,有助于某些癣病的诊断。

黄癣病—暗绿色荧光,白癣病—亮绿色荧光

黑点癣—无荧光,花斑糠疹─黄褐色红癣──珊瑚红色

二,头癣(tineacapitis)

黄藓:

许兰氏毛藓菌

红色斑点或脓疱─碟形黄痂、贯穿毛发─糜烂或溃疡─瘢痕性秃发。

常继发细菌感染,有鼠臭味。

白藓:

小孢子菌

初表现为群集性红色小丘疹,后演变为以白色鳞屑为主的斑片,逐渐扩大。

头发干燥、易断,病发出头皮约2-4mm处折断。

病发根部白色菌鞘。

有时可见原发斑疹的周边有“子斑”,系菌鞘脱落播散传染所致

黑点癣紫色毛癣菌和断发毛癣菌

皮疹:

小片丘疹、鳞屑,散在分布点状鳞屑性斑片可融合。

黑点状断发(出头皮即断),愈合可有点状瘢痕性秃发。

脓癣(kerion)

多由亲动物性或亲土性真菌引起,炎症剧烈。

临床表现:

毛囊性丘疹小脓疱──红肿痈样损害──脓液──愈合后有瘢痕。

头癣治疗原则:

服药一般单独内服:

灰黄霉素、伊曲康唑或特比萘芬。

擦药用5%~10%硫磺软膏或其他咪唑类抗真菌剂。

洗发用硫磺香皂或2%酮康唑洗剂洗头,1次/日。

剪发应尽可能将病发剪除,1次/周。

消毒患者使用过的毛巾、帽子、枕套、梳子等生活用具及理发工具等应煮沸消毒。

三,甲真菌病由各种真菌引起的甲板和甲下组织感染称甲真菌病,而由皮肤癣菌引起者则称甲癣

白色浅表型,远端侧位甲下型,近端甲下型,全甲毁损型

典型临床表现结合真菌镜检,必要行真菌培养

外用药物治疗:

用于表浅和未累及甲根单纯远端的损害。

系统药物治疗

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

特比萘芬口服

四,手癣、足癣皮肤癣菌侵犯指间、手掌、掌侧平滑皮肤引起的真菌感染。

主要累及足趾间、足跖、足跟、足侧缘。

手足癣临床分型:

水疱鳞屑型,角化过度型,浸渍糜烂型(间擦型)

多累及成人,儿童少见,足癣常对称发生,手癣常为单侧,夏季加剧,冬季减轻或消失。

多发病,尤以足癣发病率高,二者可伴发或单发。

五,体癣、股癣体癣是指发生于除头皮、毛发、掌跖和甲之外其他部位的皮肤癣菌感染;股癣是指腹股沟、会阴、肛周和臀部的体癣

体癣:

临表:

边缘红色密集小丘疹、水疱、皮屑──扩大──环形损害中央消退呈正常肤色或有色素沉着,红斑、丘疹有时出现新损害呈同心圆形──扩大──大片损害

股癣临表:

红色小丘疹、水疱、皮屑──扩大──水肿性红斑、鳞屑,慢性者色素沉着及苔藓样变,红斑、丘疹有时水疱──扩大──环形损害

以外用抗真菌剂药物为主。

浸渍糜烂型手足癣、股癣、婴幼儿体癣宜选用较温和药物;角化过度型宜选用软膏或乳剂,可给予含较强角质剥脱剂制剂。

1%联苯苄唑霜、2%咪康唑霜、2%克霉唑霜、1%硫康唑霜、1%噻康唑霜、特比萘芬等

六,癣菌疹在原发的皮肤真菌感染灶附近或远隔部位发生的密集、对称性红斑、丘疹、水疱等皮疹,称为癣菌疹。

由于真菌代谢产物引起的变态反应性皮疹。

真菌学检查阴性,常继发于足癣和脓癣。

可发生于任何部位并以手足部常见。

原发灶治愈后可消退。

七,花斑糠疹由马拉色菌侵犯皮肤角质层引起的表浅感染。

1,皮损表现:

黄、淡棕色、白色斑片,轻度脱屑。

2、症状:

自觉症状不明显。

3、部位:

主要发生于躯干上部,可延及颈及上肢近端。

八,马拉色菌毛囊炎

皮损表现:

粟粒大圆顶状毛囊红色小丘疹,间有毛囊性小脓疱,可挤出粉状物,周边有红晕。

皮损多散在分布。

症状:

有不同程度的瘙痒。

好发于背上部、胸前、双肩、颈等皮脂腺丰富部位。

花斑糠疹、马拉色菌毛囊炎治疗

以外用抗真菌剂药物为主,疗程2-4周。

皮肤面积大、单纯外用疗效不佳者可口服抗真菌药。

九,疥疮是由疥螨寄生于皮肤所致的传染性皮肤病。

疥螨俗称疥虫,可分为人型疥螨和动物型疥螨,人的疥疮主要由人型疥螨引起,动物疥螨偶可传染至人。

疥疮的传染性很强,主要通过直接接触患者而传播,少数可通过间接传染。

部位:

主要侵犯指缝、腕部屈侧、肘窝、腋窝、乳房下、下腹部、腹股沟、外生殖器、股上部内侧等皮肤薄嫩处,成人头、面、掌、跖等处不易受累,但婴幼儿可累及全身皮肤。

皮损表现:

针头或粟粒大小红色小丘疹、丘疱疹、小水疱,常有抓痕、结痂、色素沉着和苔藓样变等继发损害,皮疹可疏散或密集分布。

疥疮的特殊损害

①疥虫隧道:

指间和腕屈侧好发,表现为3-5mm长灰白或淡黑色弯曲表浅的线形匐形疹,其顶端常有小丘疹或小疱。

②疥疮结节:

阴囊、阴茎上黄豆大小暗红色结节,剧痒,为疥螨死后引起的异物反应。

主要靠外用杀虫剂:

5%或10%硫磺软膏,5%硫磺软膏用于儿童,10%硫磺软膏用于成人。

1%γ-666霜或软膏,该药有较强的杀疥作用,但大量吸收后可引起中枢神经系统中毒,或肝肾功能损害,儿童慎用。

25%苯甲酸苄酯霜,杀疥能力强,刺激性低。

疥疮结节:

可选择皮损内注射糖皮质激素,或手术切除。

第五次课

掌握:

1.接触性皮炎的分型和临床表现。

2.接触性皮炎的治疗。

一接触性皮炎(contactdermatitis)是由于接触某些物质后在皮肤、粘膜接触部位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症反应。

二,发病机制

1、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本身有刺激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

一种刺激物刺激性很强,接触后短时间内发病,表现为急性皮炎。

另一种刺激物刺激性较弱,由较长时间接触后发病,表现为慢性皮炎。

此种情况又称累积性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即由于长期反复暴露于弱的原发刺激物的结果,又称为耗损皮炎。

特点:

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病;无一定潜伏期;皮损多限于直接接触部位,境界清楚;停止接触后皮损可消

2、变态反应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本身基本上无刺激,只有少数人在接触致敏后(约7~8天),再接触该物质,经一定潜伏期后(约1~2天)在接触部位发生皮炎。

发生机理属于IV型过敏反应

特点:

少数具有遗传易感性的人发病;有一定潜伏期;皮损往往泛发,对称分布

易反复发作;皮肤斑贴试验阳性

三,临床表现

(一)急性接触性皮炎起病较急;皮损发生部位与接触部位一致,境界清楚

典型皮损为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出现水疱,偶可发生组织坏死。

患部常有灼痒或灼痛感。

少数严重病例可有全身反应

(二)亚急性和慢性接触性皮炎接触物的刺激性较弱、浓度较低,长期反复接触后发病

皮损轻度红斑、丘疹,境界不清楚,或局部呈慢性湿疹样改变

(三)常见特殊类型尿布皮炎,漆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空气源性接触性皮炎

 

四、治疗

治疗原则:

寻找病因、迅速脱离接触物并积极对症处理。

首先除去致敏物质,清水冲洗或植物油清洗。

,避免局部刺激。

内用药物:

一般选用抗组胺药物。

重症泛发者短期口服皮质类固醇激素,强的松20~30mg/日,分次口服。

伴继发感染者加用抗生素。

外用药物:

急性期红肿无渗液时,外用炉甘石洗剂。

急性期明显渗液时,3%硼酸水溶液湿敷。

亚急性期渗液不多时,锌氧油、糊膏外用。

亚急性期或慢性期无渗液时,糖皮质类固醇激素乳剂、或其它安抚止痒乳剂外用。

掌握:

1.湿疹的分期及临床表现,几种特殊类型湿疹(包括手部湿疹、乳房湿疹、外阴和肛周湿疹、钱币状湿疹、婴儿湿疹等)的临床特点。

2.湿疹的治疗。

一湿疹(eczema)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真皮浅层及表皮炎症。

瘙痒剧烈,急性期以丘疱疹为主,慢性期以苔藓样变为主,易反复发作。

二临床表现

(一)急性湿疹多形性皮疹:

红斑基础上发生丘疹、丘疱疹和水疱,因搔抓出现糜烂、渗液、结痂等继发损害。

皮损境界不清:

通常病变中心较重,逐渐向周围蔓延,外围又有散在新发皮疹。

渗出倾向明显。

多对称分布。

复发性:

饮酒、搔抓、肥皂外洗、热水烫洗均可使皮损加重,或病情迁延转为亚急性或慢性。

好转后还可因内外因素刺激而复发,表现为急性发作。

自觉症状:

剧痒及灼热感。

好发部位:

常见于头面、耳后、四肢远端、阴囊、女阴、肛门。

严重时可泛发全身。

(二)亚急性湿疹丘疹、鳞屑和结痂为主,仅有少数丘疱疹或小水疱及糜烂。

剧痒(三)慢性湿疹皮疹:

皮肤肥厚、浸润、暗红或伴色素沉着、粗糙、鳞屑、抓痕、结痂、可有不同程度苔藓样变,一些部位可有皲裂。

时重时轻,延续日久。

好发于手足、小腿、肘窝、股部、乳房、外阴及肛门,多对称发病。

瘙痒明显。

(四)几种特殊类型、特殊部位的湿疹

手部湿疹:

发病率高;很难确定病因;多起病缓慢;手背和手指等处;边缘较清的干燥暗红斑,浸润肥厚。

(与手癣鉴别)阴囊湿疹、乳房湿疹、耳部湿疹、钱币样湿疹等。

急性湿疹接触性皮炎

病因不明常有明显致病外因

损害特点多形皮疹,境界不清皮疹单一,境界清楚

发病部位对称,泛发局限

主要症状瘙痒剧烈痒或灼痛

病程迁延复发去除病因后较快痊愈

斑贴试验多阴性多阳性

慢性湿疹神经性皮炎

病史由急性演变而来,急性期先有皮损后有痒感初起瘙痒为主,后苔藓样变

病因各种内外因素神经精神因素为主

表现圆锥状米粒大褐色丘疹,融合成片,多角形扁平丘疹,苔藓样变

浸润肥厚,暗红色

发病部位任何部位颈项、骶尾、四肢伸侧

演变可急性发作,有渗出倾向慢性经过,干燥

治疗:

(一)一般防治原则1、尽可能寻找可能诱因。

2、避免各种外界刺激。

3、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4、合理用药,注意防护。

(二)内用疗法:

抗炎、止痒。

1、抗组胺药。

2、静脉封闭疗法。

3、非特异性抗过敏药物:

钙剂等。

4、维生素B、维生素C。

5、一般不宜系统给予皮质类固醇激素。

但对急性泛发性严重者经一般治疗效果不佳者,可短期服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三)外用疗法

选择清洁、止痒、抗炎、收敛、角质促成剂选择合适的剂型。

急性期无渗出皮损──外用洗剂

急性期大量渗液皮损──湿敷

亚急性期小量渗液皮损──外用油剂和糊剂(可选用馏油类和激素类乳剂)

慢性期皮损──外用软膏、霜剂和硬膏。

掌握:

1.慢性单纯性苔藓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2.慢性单纯性苔藓的治疗。

一慢性单纯性苔藓,又称神经性皮炎,是以阵发性瘙痒和皮肤苔藓样变为特征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

与神经精神因素有明显关系。

可能与大脑皮层兴奋和抑制功能失调有关。

诱发因素包括局部刺激、辛辣饮食、胃肠功能障碍、内分泌失调、感染性病灶致敏等。

反复搔抓摩擦是引起本病苔藓样变的重要条件

二、临床表现

好发年龄:

青壮年,老年人较少见。

发病情况:

慢性病程,常迁延不愈,易复发。

不同程度影响工作和睡眠。

自觉症状:

起病时往往仅有瘙痒,而无皮疹发生。

主要表现为阵发性瘙痒,甚至剧痒。

基本皮损特点:

正常肤色、淡红或淡褐色粟粒大多角形扁平小丘疹,融合成境界清楚的苔癣样变损害。

其它继发损害:

可有鳞屑、抓痕、血痂和色素沉着。

好发部位:

颈侧及项部、上眼睑、肘部、腰骶部、髂前上棘、足背等部位。

临床分型(ClinicalType)

局限性慢性单纯性苔藓:

皮疹较少或仅限于少数好发部位。

泛发性或播散性慢性单纯性苔藓:

皮疹分布广泛。

三,诊断①阵发性瘙痒②好发部位③典型的皮肤苔藓样变四,治疗1、内用药物治疗抗组胺药物:

用于皮损泛发、瘙痒剧烈者。

镇静安定剂:

酌情用于瘙痒剧烈影响睡眠者。

普鲁卡因静脉封闭疗法:

用于皮损泛发、瘙痒剧烈者。

2、外用疗法:

药物选择:

止痒剂、糖皮质类固醇激素。

剂型选择:

霜剂、软膏、硬膏、酊剂等。

使用方法:

常规外涂,对苔藓样变显著者可用封包。

外用药示例:

澳能乳膏(0.05%卤米松)--强效激素类布特软膏(氟芬那酸丁酯)--非激素类

3、局部封闭疗法

4、物理治疗:

用于瘙痒剧烈、苔藓样变严重者液氮冷冻光疗法:

紫外线、氦氖激光照射局部放疗:

同位素32P、浅层X线5、祖国医学疗法:

中医辨证用药针刺疗法

第六次课

掌握的内容:

荨麻疹(包括常见的几种特殊类型荨麻疹如皮肤划痕症(人工性荨麻疹)、寒冷性荨麻疹及胆碱能性荨麻疹)、血管性水肿及丘疹性荨麻疹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

急性荨麻疹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时的紧急处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