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

上传人:b****0 文档编号:532834 上传时间:2022-10-10 格式:DOCX 页数:106 大小:52.3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6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6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6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6页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10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docx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教案

..

 

整体教学方案设计

 

课程名称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

授课对象

建工14级1~3班

教材选用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邵正胜主编

2014年版)

地基及基础课程涉及工程地质学、土力学、结构设计和施工几个学科

领域,所以内容广泛、综合性强,学习时应该突出重点,兼顾全面。

从本

课程教学

专业的要求出发,学习本课程时,应该重视工程地质的基本知识,培养阅

目标设计

读和使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的能力,同时必须牢固地掌握土的应力、变形,

强度和地基计算等土力学基本原理,从而能够应用这些基本概念和原理,

结合有关建筑结构理论和施工知识,分析和解决地基基础问题。

每章上课时,我会首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提出解决该问题

需要用到本章的知识,引起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兴趣,然后引入本章的教学

目标,重点、难点。

其次是本章的具体内容,最后留作业,进行反思、总

结。

运用的比较多的教学方法,一是多媒体讲授法,二是工程实例结合法。

课程教学

由老师教授,然后为了调动学习学习的积极性和进行实践,会安排分组讨

论,每组之间相互评论。

组织说明

模块一对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进行介绍,模块二土中的应力学习,

分析土的力学性质,模块三地基沉降计算,重点讲解,模块四是土的抗剪

去强度及地基承载力研究,模块五是压力与边坡稳定学习,模块六是对天

然地基上的浅基础的介绍,模块七是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模块八是地基

处理的学习

模块零

绪论

2

课时

模块一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8

课时

模块二

土中的应力

6课时

课程教学

模块三

地基沉降计算

6

课时

内容与时

模块四

土的抗剪去强度及地基承载力

6

课时

间分配

模块五

压力与边坡稳定

8

课时

模块六

天然地基上的浅基础

6

课时

模块七

桩基础及其他深基础

4

课时

模块八

地基处理

2

课时

 

为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例题和作业选型上,要注意工程实际。

土地的相关力学性质的学习,可以进行现场教学,以增强学生对土地力学性质的理

课程教学解,更能加深印象。

基础的设计可以结合实际工程实例,观察如何建造,

条件要求再结合工程图纸进行讲解。

从工程实际出发,有实践知识引导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理论知识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并确保学生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习题。

本课程为考试课程。

采用期末考试(50%)与过程性考核(50%)相结合

课程考核的方式进行。

其中过程性包括:

上课出勤及课堂表现(20%)、习题集作业

方案设计(30%)。

期末考试由学生出题60%,教师出题40%组成题库并附标准答案,选

 

;.

..

 

取一组学生与老师一同当评委,被考核学生分面对面简答和笔试,考题自行抽取,两种形式各占一半分数。

 

课程教学

教学课件、模型

主要用具

课程教学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

陈希哲

2001

年第一版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

雍景荣

2000

年第一版

参考资料

《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刘昌辉

2005

年第一版

专业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

教学评控中心主任:

 

;.

..

 

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授课地点:

2-205

、2-605、1-106

授课时间:

9

日1

周1节

章节

模块0

章节

绪论

参考

2课时

序号

名称

课时

单元

模块0

单元

绪论

授课

14建工

序号

名称

班级

1、2、3班

单元

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

教学

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目的

 

能力(技能)要求知识要求

1、掌握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单元

1、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2、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

教学

要求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单元

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

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

教学

重点

解决方法

难点

解决

1.

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实际参观,加深学生印象;

方法

2.

多次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可学生自己出题给学生做

 

单元

主要

教学课件

教学

用具

单元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

陈希哲

2001

年第一版

教学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

雍景荣

2000

年第一版

参考

《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刘昌辉

2005

年第一版

资料

 

;.

..

 

课堂组织:

第一部分:

对本专业介绍进而引入本课程(时间:

⋯10⋯分钟)

首先自我介绍,进行点名,然后介绍建筑工程专业的特色,从业方向,主要接触哪些东西,进而引入本课程,对本课程的地位性质进行介绍。

第二部分:

学习新内容(时间:

⋯80⋯分钟)

【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

5⋯分钟)

新课导入: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相结合且专业技术性较强的专业课,通过对土力学

和地基基础概念的解读引出本学科的发展简史和学习的内容、方法及目标。

结合中外建筑在

地基与基础工程上的实例,从不同方面阐述七重要性,激发雪上对本课程的学习热情。

教学内容:

模块0绪论

教学目的:

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步骤二】新内容的引入(时间:

⋯5⋯分钟)

(一)绪论

【步骤三】多媒体演示与换算演示(时间:

⋯30⋯分钟)

(一)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发展简史的展示

【步骤四】学生互动训练(时间:

⋯35⋯分钟)

让学生思考之前的知识,各自出一个题目,接下来等待抽取,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

【步骤五】小结(时间:

⋯5⋯分钟)

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强调本项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学生

对本节课内容的的理解。

 

课后练习与教师答疑:

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换算。

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老师辅之于课后针对性的指导

与辅导答疑。

专业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

教学评控中心主任:

 

;.

..

 

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9

2周

1节

章节

模块一

章节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参考

2课时

序号

名称

课时

单元

模块一---1

单元

绪论、土的组成、土的物理指标

授课

14建工

序号

名称

班级

1、2、3班

 

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

单元

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教学

2、重点掌握土的物理指标(三相比例指标和物理状态指标)的换算,有关指

目的

标的计算和土的工程分类。

 

能力(技能)要求

知识要求

单元

3、掌握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

2、具有地基与基础分析的能力

4、了解本学科的发展史

教学

3、能够利用土的三相示意图和换

5、掌握土的三相组成和结构特征

要求

算公式进行土的各种物理指标的

6、掌握三个基本指标的测定方法

换算

7、掌握土的物理性质的指标换算

 

单元

教学

重点

难点

解决

方法

 

单元

主要

教学

用具

单元

教学

参考

资料

教学重点教学难点

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土的三项比例指标的物理定义及三相指

三相指标换算标换算

 

解决方法

 

1.通过多媒体课件演示及实际参观,加深学生印象;

2.多次在黑板上演示换算,让学生上黑板做题,可学生自己出题给学生做

 

教学课件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清华出版社

陈希哲

2001

年第一版

《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科学出版社

雍景荣

2000

年第一版

《基础工程》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刘昌辉

2005

年第一版

 

;.

..

 

课堂组织:

第一部分:

对上节课内容进行复习巩固(时间:

⋯10⋯分钟)

对于土力学、地基与基础的概念的回顾,熟悉本课程的内容

第二部分:

学习新内容(时间:

⋯80⋯分钟)

【步骤一】宣布教学内容、目的(时间:

10⋯分钟)

新课导入:

土的物理性质指标是本模块最基本的内容,也是学习后续模块的基础。

土是自然界中性质

最为复杂多变的物质,有常用于隐蔽工程,一旦破坏,很难修复,所以掌握土的物理性质对建筑基础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内容:

模块一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

一、土的组成

教学目的:

1、要求对地基与基础有基本的认识,明确本课程的任务和特点及在本专业中的地位,举例说明地基与基础的重要性。

【步骤二】新内容的引入(时间:

⋯5⋯分钟)

(一)土的组成

【步骤三】多媒体演示与换算演示(时间:

⋯30⋯分钟)

(二)土的组成介绍

【步骤四】学生互动训练(时间:

⋯30⋯分钟)

让学生思考之前的知识,各自出一个题目,接下来等待抽取,学生之间可互相讨论。

【步骤五】小结(时间:

⋯5⋯分钟)

根据学生练习中反馈的问题进行归纳小结,强调本项内容的教学重点与难点,加强学生

对本节课内容的的理解。

课后练习与教师答疑:

利用所学相关知识,在课堂上换算。

对于有疑问的地方,老师辅之于课后针对性的指导

与辅导答疑。

专业教研室主任:

系、部主任:

教学评控中心主任:

 

;.

..

 

单元教学方案设计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9

日2

2节

章节

模块一

章节

土的物理性质与工程分类

参考

2课时

序号

名称

课时

单元

模块一---2

单元

土的物理指标

授课

14建工

序号

名称

班级

1、2、3班

单元

、重点掌握土的物理指标(三相比例指标和物理状态指标)的换算,有关指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