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7250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9.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docx

关于冬期施工的相关要求

附件一:

冬期桥涵施工技术要求

1.根据当地多年气温资料,室外昼夜日平均气温连续5d稳定低于5℃时,钢筋、预应力、混凝土及砌体等工程应采取冬期施工的措施。

严寒期不宜进行施工。

2.冬期施工的工程,应预先做好冬期施工组织计划及技术准备工作。

对各项设施和材料,应提前采取防雪、防冻、防火及防煤气中毒等防护措施;对钢筋的冷拉和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制订专门的施工工艺及安全技术方案;对处于结冰水域的结构物,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防止其在施工期间和完工后遭受冻胀、流冰撞击等危害。

3.冬期施工期间,除永冻地区外,地基在基础施工和养护时,均不得受冻。

4.钢筋的焊接、冷拉及预应力筋的张拉应符合下列规定:

(1)焊接钢筋宜在室内进行;当必须在室外进行时,最低温度不宜低于-20℃,并应采取防雪、挡风等措施,减少焊件的温度差。

焊接后的接头严禁立刻接触冰雪。

(2)冷拉钢筋时环境温度不宜低于-15℃,当采取可靠的安全措施时可不低于-20℃;当采用控制应力或冷拉率方法冷拉时,冷拉控制应力宜较常温时酌予提高,提高值应经试验确定。

(3)张拉预应力筋时的环境温度应不低于-15℃。

(4)钢筋的冷拉设备、预应力筋的张拉设备以及仪表工作油液,应根据实际使用时的环境温度选用,并应在使用时的环境温度下进行配套校验。

5.混凝土的配制和搅拌应符合下列规定:

(1)配制混凝土时,宜选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42.5,水胶比不宜大于0.5;采用蒸汽养护时,宜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采用加热法养护掺加外加剂的混凝土,严禁使用高铝水泥;使用其他品种的水泥时,应考虑其掺合材料对混凝土强度、抗冻、抗渗等性能的影响。

(2)搅拌设备宜设在气温不低于10℃的厂房或暖棚内,拌制混凝土前及停止拌制后,应采用热水冲洗搅拌机的拌盘或鼓筒。

集料宜堆放在棚房内或采用保温材料进行覆盖,防止出现冻块。

(3)拌制混凝土时各种材料的温度,应满足混凝土拌和物拌和所需要的温度。

当材料原有温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应首先考虑对拌和用水加热;仍不能满足要求时,再考虑对集料加热,水泥仅能保温,不得加热。

表1拌合水及集料最高温度(℃)

项目

拌合水

集料

强度等级小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80

60

强度等级大于或等于42.5的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

60

40

注:

当集料不加热时,水可加热到100℃,但水泥不应与80℃以上的水直接接触。

加料顺序为先加集料和已加热的水,然后再加水泥。

(4)冬期搅拌混凝土时,应严格控制混凝土的配合比和塌落度,集料不得带有冰雪和冻结团块。

投料前,应先采用热水或蒸汽冲洗搅拌机。

加料顺序应先为集料、水、稍加搅拌后再加入水泥,且搅拌时间应比常温时延长50%。

混凝土拌和物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入模温度应不低于5℃。

6.混凝土的运输与浇筑应符合下列规定:

(1)混凝土的运输时间应最大限度地缩短,运输混凝土的容器应有保温措施。

(2)混凝土在浇筑前应清除模板、钢筋上得冰雪和污垢。

浇筑完成后开始养护时的温度,采用蓄热法养护时不得低于10℃,采用蒸汽法养护时不得低于5℃,细薄结构不得低于8℃。

(3)冬期施工在浇筑混凝土时,应在新混凝土浇筑前对接合面加热,其温度应保持在5℃以上。

浇筑完成后,应采取措施使混凝土接合面继续保持正温,直至新浇混凝土达到规定的抗冻强度。

浇筑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湿接缝时,应适当降低水胶比。

浇筑完成后应加热或连续保温养护,直至接缝混凝土或水泥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

(4)喷射混凝土作业区的环境温度和进入喷射机的材料温度应不低于5℃。

已喷射混凝土的强度达到5MPa前不得受冻。

7.混凝土的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冬期施工期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40%之前;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混凝土,在其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50%之前,均不得受冻。

(2)混凝土的养护方法,宜根据技术、经济比较和热工计算确定。

当室外最低温度不低于-15℃时,地面以下的工程或结构表面系数不大于15m-1的结构,宜采用蓄热法养护;当蓄热法不能适应强度增长速度要求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选用蒸汽加热、暖棚加热等方法进行养护。

8.采用蓄热法养护混凝土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环境条件,在经计算能保证结构物不受冻害的情况下方可采用蓄热法养护混凝土。

(2)混凝土应采用较小的水胶比,养护过程中应采取加速混凝土硬化和降低混凝土冻结温度的措施。

对容易冷却的结构部位,应特别加强保温,且不应往混凝土和覆盖物上洒水。

9.采用蒸汽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不得超过表2的规定。

当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不宜超过80℃;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时,养护温度可提高到85℃。

对大体积混凝土,养护时的升、降温速度宜按温控设计的要求确定。

表2加热养护混凝土的升、降温速度(℃/h)

表面系数(m-1)

升温速度

降温速度

≥6

15

10

<6

10

5

10.采用暖棚加热法养护混凝土时,暖棚应坚固、不透风,内墙宜采用非易燃材料,且暖棚内应有防火、防煤气中毒的安全防护措施。

暖棚内的温度不得低于5℃,且宜保持一定的湿度,湿度不足时,应向混凝土面及模板洒水。

11.采用蓄热法和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其模板的拆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根据与结构同条件养护试件的试验,证明混凝土已达到要求的抗冻强度及拆模强度后方可拆除模板。

(2)加热养护的结构模板和保温层,在混凝土表面冷却到5℃以后,方可拆除。

拆除后当混凝土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相差大于20℃时,仍应对混凝土表面加以覆盖保温,使其缓慢冷却。

12.对掺用防冻剂的混凝土,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1)在负温条件下严禁洒水,外露表面应采用塑料薄膜及保温材料双层覆盖养护。

养护温度不得低于抗冻剂规定的温度,当达不到规定温度时应采取加热保温的措施。

(2)拆模后混凝土的表面温度与环境温度差不大于15℃时,仍应对混凝土表面采取覆盖保温的措施。

13.灌注桩在冬季施工时,混凝土不得掺抗冻剂,灌注时混凝土拌和物的温度应不低于5℃,对已凿除桩头预留混凝土的桩顶部分应采取措施进行覆盖保温养护。

14.砌体冬期施工时,所使用的材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砌块应干净,无冰霜附着;砂不得含有冰块或冻结团块。

被水浸泡后受冻的砌块不得使用。

(2)砂浆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拌制,搅拌时间宜比常温时增加0.5~1倍,且宜随拌随用,砌石砂浆的稠度宜较常温时适当加大。

砌筑时砂浆应保持正温,砂浆与石料或砌块表面的温差不宜超过20℃。

15.砌体采用保温法在暖棚中砌筑时,砌块的温度应在5℃以上;砂和水加温拌和的砂浆,其温度不得低于15℃;棚内地面处的温度不得低于5℃。

砂浆的保温时间应以达到其抗冻强度为准。

养护期间应洒水,保持砌体湿润。

16.采用抗冻砂浆砌筑砌体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抗冻砂浆在严寒地区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其他地区可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或粉煤灰硅酸盐水泥;抗冻砂浆宜采用细度模数较大的砂;抗冻剂掺量宜通过试验确定。

(2)抗冻砂浆使用时的温度不得低于5℃。

当设计无要求且一天最低温度低于-15℃时,承重砌体的砂浆强度应按常温时提高一级。

(3)采用抗冻砂浆砌筑的砌体,应在砌筑后加以覆盖,但不得洒水。

对未采取抗冻措施的浆砌砌体,在砂浆抗压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0%前,不得受冻。

17.冬期施工时,混凝土工程的质量检验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第6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应对混凝土用水和集料的加热温度、混凝土的加热养护方法和时间等进行检查。

(2)集料和拌和水输入拌和机时的温度、混凝土自拌和机输出时的温度及浇筑时的温度,每一工作班至少应检查3次。

(3)对混凝土在养护期间温度的检查,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每昼夜至少应定时检查4次;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升温及降温期间至少每小时应检查1次,恒温期间至少每2h应检查1次。

对室外的环境温度,每昼夜应定时定点检查4次。

(4)检查混凝土温度前,应绘制测温孔布置图并编号。

对测温孔的位置,当采用蓄热法养护时,应设置在易冷却部位;当采用加热法养护时,应在离热源不同位置分别设置;厚大结构应在表层及内部分别设置。

测温时温度计应与外界温度隔绝,并应在测温孔内留置不少于3min。

(5)混凝土除应预留标准试件外,尚应制取相同数量与结构同条件养护的试件。

对采用蒸汽加热法养护的混凝土结构,除应制取标准养护试件外,尚应同时制取与混凝土结构同条件蒸养后,再在标准条件下养护到28d的试件,用以检查经过蒸养后混凝土28d的强度。

冬期施工混凝土的质量评定方法与常温施工混凝土相同。

18.砌体冬期施工的质量检验除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第14章的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

(1)对室外温度、暖棚温度及砂浆温度,每昼夜应定时检查不少于3次。

(2)对抗冻剂的掺量,每一工作班组的检查应不少于1次。

(3)砂浆强度应以在标准条件下养护28d的试件试验结果为准,试件制取组数不应少于常温下施工的试件组数。

每一单元砌体(如墩台、拱圈、涵洞)应同时制取与砌体同条件养护的试件,用以检查砂浆强度实际增加情况。

砂浆强度的质量评定方法与常温施工的砂浆相同。

19.桥面沥青防水层不宜在低温下施工。

伸缩缝装置应按设计要求且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安装,气温在5℃以下时,不宜进行橡胶伸缩装置的安装。

附件二:

冬期路基施工技术要求

1.在反复冻融地区,昼夜平均温度在-3C以下,且连续10d以上,或者昼夜温度虽在-3C以上,但冻土没有完全融化时,均应按冬季施工办理。

2.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土质路堤和地质不良地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路堤不宜进行冬季施工。

河滩低洼地带,可被水淹没的填土路堤不宜进行冬季施工。

土质路堤路床以下1m范围内,不得进行冬季施工。

半填半挖地段、挖填方交界处不得在冬季施工。

3.冬季路基施工应采取措施,及时排放雨雪水及路堑开挖时出现的地下水。

4.路基基底处理应符合下列规定:

(1)冻结前应完成表层清理,挖好台阶,并应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结。

(2)填筑前应将基底范围内的积雪和冰块清除干净。

(3)对需要换填土地段或坑洼处需补土的基底应选用适宜的填料回填,并及时进行整平压实。

(4)基底处理后应立即采取保温措施防止冻结。

5.填方路堤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路堤填料,应选用未冻结的砂类土、碎石、卵石土、石渣等透水性良好的材料。

不得用含水量过大的黏性土。

(2)填筑路基,应按横断面全宽平填,每层松铺厚度应比正常施工减少20%~30%,且松铺厚度不得超过300mm。

当天填土应当天完成碾压。

(3)中途停止填筑时,应整平填层和边坡并进行覆盖防冻,恢复施工时应将表层冰雪清除,并补充压实。

(4)当填筑标高距路床底面1m时,碾压密实后应停止填筑,在顶面覆盖防冻保温层,待冬季过后整理复压,再分层填至设计标高。

(5)冬季过后必须对填方路堤进行补充压实,压实度应达到本规范相关要求。

6.挖方路基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1)挖方边坡不得一次挖到设计线,应预留一定厚度的覆盖层,待到正常施工季节后再修整到设计坡面。

(2)路基挖至路床顶面以上1m时,完成临时排水沟后,应停止开挖,待冬季过后再施工。

7.河滩地段可利用冬季水位低的有利条件,开挖基坑修建防护工程,但应采取措施保证工程质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