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7857 上传时间:2022-10-04 格式:DOCX 页数:65 大小:119.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5页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5页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5页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5页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5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65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可能世界的基本问题.docx

摘 要

20世纪是现代模态逻辑研究史上的高潮期,自“可能世界语义学”创建始,现代模态逻辑研究使得哲学经历了深刻的变革。

其中,围绕可能世界语义学背后的哲学直观在逻辑哲学领域引发了持续时间久且规模极大的分析和讨论。

它包括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以及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问题。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包括模态实在论、温和实在论和语言替代论。

其中语言替代论又称“工具论”,认为可能世界只是一种逻辑-语言的构造物,没有独立的本体论地位,所以相比较而言,前两种理论在哲学上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又因为“跨界同一”“跨界识别”之“界”指谓可能世界,所以分析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的实质要以可能世界的本体论为基础。

模态实在论者把可能世界看作与现实世界类似的实体,其仿本理论也在本质上不接受个体跨界存在,因而不能合理地分析跨界同一、跨界识别的实质。

温和实在论者认为可能世界是世界可能会采取的方式。

按照温和实在论的解释,可以通过设想现实个体的非真实属性,建立一个可能世界,个体跨界存在因而符合常识和直观。

然而,两者之间的分歧使得学界对可能世界的定义以及跨界同一、跨界识别的实质的认识都无法达成一致。

统一认识问题的追求使得论文得出如下结论:

如果在“世界”意义上对可能世界作出温和实在论的解释,不仅可以统一解释可能世界而且可以正确分析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的实质。

总之,对可能世界的新型定义及对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实质的分析可以进一步深化可能世界的本体论意味并促使学界对上述问题形成公共意识。

关键词可能世界;模态实在论;温和实在论;跨界同一;跨界识别

万方数据

Abstract

Itisthe20thcenturythatmodernmodallogicwasbeinghotlydiscussed.Sincetheestablishmentofpossibleworldssemantics,thestudyofmodallogichasmadephilosphyexperienceaprofoundinnovation.Amongthediscussions,themostcontroversialarephilosphicalquestionsbehindthepossibleworldssemanticswhichareconcernedwiththeontologyofpossibleworlds,transworldidentityandtransworldidentification.

Usually,therearethreeapproachesconcerningtheformer:

modalrealism,modestrealismandreductivilism.Amongthose,thethirdcanalsobenamedtoolism,whichtakespossibleworldstobemaximallyconsistentsetsofpropositionsandhavingnoontologicalstatus.Hencethefirsttwotheoriesconstitutegreatersignificanceinthediscussionsofphilosophy.Again,becausethe“world”in“transworldidentityandtransworldidentification”referstopossibleworlds,thewayweconstruepossibleworldsgreatlyhelpsusanalsizequestionsoftransworldidentityandtransworldidentification.

Modalrealismisadefenseoftheviewthatpossibleworldsandtheircontentsareallequallyreal,andpossibleworldshavethesimilarnatureandstatuswiththeactual,andthecounterparttheoryactuallyrejectsthedoctrineoftransworldidentityandtransworldidentificationandthereforefailstocorrectlyexplaintheessentialofthosetwoquestions.Accordingtomodestrealism,possibleworldsaretotalways,statesorhistoryofthewholeworld.Inaccordancewithmodestrealism,itcanbestipulatedthattheincreasingandreducingofattributesofindividualscreatepossibleworldsandthen,anactualindividualcantherefore“exists”invariouspossibleworlds.However,theconflictbetweenthemmakesithardertounifythedefinitionofpossibleworldsandmoredifficulttoanalsizetransworldidentityandtransworldidentification.Inattempttounifydifferentideasitisconcludedthatifweinterpretpossible

worldsinasenseofworld,wecaneraseso-calleddifficulties.

Allinall,thedestinctivedefinitionmakesthenatureofpossibleworldsclearerandunifytherevelenttheoryaboutthetwoquestions.

KeywordsPossibleWorlds;ModalRealism;ModestRealism;TransworldIdentity;TransworldIdentification

目 录

摘要 I

Abstract II

导论 1

0.1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1

0.2文献综述 2

0.3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5

第1章现代模态逻辑和可能世界 6

1.1现代模态逻辑 7

1.2可能世界语义学 12

1.3有关可能世界的逻辑哲学问题 16

1.3.1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 18

1.3.2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 20

1.4本章小结 22

第2章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 24

2.1模态实在论 24

2.1.1模态实在论的基本观点 24

2.1.2对模态实在论的批判性考察 27

2.2温和实在论 31

2.2.1温和实在论的基本观点 31

2.2.2温和实在论对模态实在论及语言替代论的批判 34

2.3一种新型的温和实在论的可能世界观 37

2.4本章小结 41

第3章可能世界的认识论问题 42

3.1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问题的提出 42

3.2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问题的分析 42

3.2.1普兰丁格对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的分析 43

3.2.2克里普克对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的分析 46

3.3对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问题的解答 50

3.4本章小结 53

结论 54

参考文献 56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59

致谢 60

作者简介 61

导 论

0.1课题研究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为应对蒯因(W.V.Quine)等对模态逻辑的诘难,克里普克(S.Kripke)等人借莱布尼茨的“可能世界”(possibleworlds)之名,为模态逻辑创建了一种语义理论——“可能世界语义学”(possibleworldssemantics)。

随后,可能世界语义学广泛应用于哲理逻辑的其他领域。

迄今,可能世界语义学的逻辑技术在学界已经形成共识,但围绕可能世界的哲学问题在学界依旧争议颇多,并产生了大量的文献。

本文结合若干代表性文献,重点从哲学层面解答可能世界的相关问题:

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以及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问题。

如前文所述,在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上有三种立场:

模态实在论、温和实在论和语言替代论。

其中语言替代论又称“工具论”,认为可能世界只是一种逻辑-语言的构造物,没有独立的本体论地位。

所以相比较而言,前两种理论在哲学上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模态实在论者认为一个可能世界就是处于另一维度、类似于现实世界的具体的物理对象。

对他们来说,可能世界及其内容与现实世界都真实地存在,所以可能世界与现实世界具有类似的本体论地位。

与模态实在论不同,温和实在论者则把可能世界定义为世界可能会采取的各种方式,或是整个世界的状态或历史。

从温和实在论的观点看,通过设想现实个体的非真实属性从而可以建立一个可能世界的概念。

所以对温和实在论者来说,现实世界仅是可能世界之一,所有可能世界之间都是平权的关系。

总之,对可能世界的本体论问题进行对比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

具体来看,探索界定可能世界的基本思路,从而准确定义什么是可能世界,不仅利于可能世界语义学的普遍应用而且利于解答许多古老的哲学问题。

例如:

信念与知识的本质、本体论争辩等,从而深化可能世界的本体论意味。

基于温和实在论,以克里普克的专名理论和同一性理论为大背景从而分析跨界同一和跨界识别的实质可以对国内外相关成果进行整理并澄清其中存在的混淆和误解。

1

0.2文献综述

基于上述理由,本文对国内外的相关成果进行了系统地评析和整理。

国内相关代表性著作有:

《逻辑哲学引论》(陈波,人民出版社,1990),《可能世界与逻辑研究》(冯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模态逻辑导论》

(周北海,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模态逻辑与哲学》(张家龙,中国社会出版社,2003),《逻辑哲学》(陈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可能世界理论》(弓肇祥,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等等。

上述著作阐述了可能世界语义学的基本内容,并或多或少地介绍和评论了与可能世界密切相关的哲学问题。

例如:

从言模态与从物模态的区分、反事实语句、可能世界的本体论以及个体的跨界同一性或限界存在等。

其中,《逻辑哲学》的第十二章从模态逻辑和可能世界之间的关联出发,对可能世界语义学的主要内容及其对现代模态逻辑和现代哲学的深远影响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笔者认为,上述内容具有重大的启发价值。

尤其是陈波教授针对可能世界语义学在整个现代模态逻辑发展史中的重要地位所作出的论断对本文的写作思路、体例结构提供了参考素材。

而且,本文若干新观点的得出及论证也或多或少受到上述内容的启发。

《模态逻辑与哲学》则是对哲理逻辑的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党团工作 > 党团建设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