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5326175 上传时间:2022-12-15 格式:DOCX 页数:56 大小:79.1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56页珍藏版)》请在冰豆网上搜索。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docx

江苏省届高三一轮复习必修一考点速背资料人民版

历史复习考点梳理——必修一

专题一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江苏2013考试说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秦朝的统一;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郡国并行制;三省六部制;行省制度;选官制度。

(4)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5)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特点;中央集权制度的社会影响。

【考点梳理】

考点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一、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1.西周政权的建立:

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伐纣灭商,建立周朝,史称西周。

2.西周政权的灭亡:

西周末年,王室衰微,西部少数民族来犯,周幽王被杀,西周灭亡。

二、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分封制

⑴目的:

巩固周王朝的统治;⑵分封的对象:

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⑶分封的内容:

土地和人民;

⑷诸侯的义务:

服从(周天子)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⑸诸侯的权利:

世袭统治权。

在自己的封疆内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

⑹发展历程:

推广于西周,衰落于春秋。

⑺作用:

加强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有利于周朝开发边远地区,扩大统治区域。

破坏:

西周后期,诸侯势力壮大,王权衰弱,分封制逐渐瓦解,后被郡县制所取代。

(春秋战国时期)

2.宗法制

⑴概念:

宗法制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它的核心内容是嫡长子继承制。

即嫡长子继承父亲的宗主地位,庶子进行分封。

嫡长子与分封下去的众子有双重关系,在亲缘上是兄弟关系,在政治上又是君臣关系。

⑵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⑶目的:

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固。

⑷实质:

按照血统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

⑸影响:

①宗法制将君位的承传用嫡长子继承制的形式确定下来,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②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巩固奴隶主的统治;③内化为孝悌伦理观念,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拓展:

1、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①宗法制与分封制之间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②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③分封制是按照宗法制的等级秩序严格进行的。

2、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

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分封制使各诸侯国拥有较大的权力)。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基于血缘关系的宗法制是西周最为重要的政治制度。

④严格的等级差别

拓展:

⑴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及对西周统治的作用

①关系:

宗法制和分封制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宗法制维系了分封制,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

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和纽带。

②作用:

分封制和宗法制互为表里,既防止贵族之间因为权力的继承问题发生纷争,又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既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又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

⑵宗法制对我国社会有什么深远影响?

消极:

成为数千年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传宗接代,重男轻女的思想,任人唯亲,裙带关系……

积极:

它形成了认祖归宗的思想,构成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孝顺长辈、恪守孝道……

考点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一、秦朝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封建经济发展;商鞅变法。

2.统一:

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结束割据。

3.意义:

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王朝——秦朝。

二、皇帝制度;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

1.皇帝制度

⑴特点:

皇帝天下独尊,皇权至高无上,皇位世袭。

⑵表现:

①集行政、司法权和军事指挥权于一身。

②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决定于皇帝一人意志。

③君主主宰国家政治,而没有其他任何力量可以对他有所制约。

⑶影响:

①君主的理念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影响着政治决策、立法、行政和司法。

②国家是一个人的国家,政治是一个人的政治。

⑷历代官僚体制变革的基本原则:

维护皇权,服务于皇帝。

2.中央官僚机构——三公九卿制

①三公:

丞相(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御史大夫(下达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

太尉(全国军事事务)。

②九卿:

指“三公”以下中央政府各职能部门的主要官职。

如掌管刑狱、司法的廷尉、掌管钱谷的治粟内史等。

——本质:

君主专制,即封建专制主义统治。

拓展:

秦朝中央官僚机构的特点

第一,它是以皇权为中心的中央行政体制。

“三公九卿”分工严密,各司其职,但都要围绕着皇权这一中心来设置和运转。

最高官职,如“三公”等相互牵制,任何人都无法独揽大权,最终军政大权完全操纵在皇帝一人手中,保证专制皇权不致旁落。

第二,充分体现出“家天下”的特点。

“九卿”中奉常、宗正、郎中令、将作少府等官职就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

国与家同治,这是封建时代的统治特点。

3.郡县制;(地方政治制度)

⑴推行:

春秋战国出现。

秦朝统一后,全国推行。

⑵原因:

分封制导致春秋战国诸侯争霸、社会动荡。

(有利于建立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和巩固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⑶概况:

郡——县——乡、里——亭;

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

郡设郡守(掌行政)、郡尉(掌兵事)、监御史(负责监察)。

县隶属于郡。

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基层地方行政机构,还有负责地方治安的“亭”。

⑷特点:

①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

②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

③官职分工明确,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

⑸影响:

①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②逐步削除与中央抗衡的地方割据势力,使“大一统”政体更为巩固。

拓展:

郡县制与分封制的不同。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基础

以血缘为基础

以地域为划分基础

官员任免

诸侯官位封土世袭

官员皇帝任命、派遣

自身权力

享有高度自治,有较大独立性

只有行政管理权,直接对皇帝负责

历史作用

地方容易出现割据

地方服从中央,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三、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形成:

随着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三要素:

皇帝制度的确立,建立比较完备的中央官制,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2、形成根本原因:

封建经济分散性,需要强有力的国家政权保证国统一。

3、形成的影响:

⑴秦朝国力增强,疆域扩大,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⑵有利于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巩固国家统一以及形成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起了重要作用。

⑶秦朝建立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⑷秦朝依靠皇帝的专制权威,加强对人民的压榨,阶级矛盾迅速激化。

拓展:

⑴中央集权制度的影响有双重性。

一般而言,在封建社会早期和中期,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封建社会的后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的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具体表现在:

 

积极作用

消极作用

政治

有利于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创造了相对稳定的社会环境;抵御外来侵略,防止分裂割据;

专制统治极易形成暴政;人民毫无政治权力和地位,民主政治无从发展,长期的人治传统,极易出现政治腐败局面。

经济

有利于有效的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的基础;

封建社会后期,严重束缚了社会生产力,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压制了新生产关系的成长;

思想

文化

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专制主义制度必然导致对思想文化控制的加强,严重阻碍了科学的发展,反封建的民主思想被绝对禁止和封杀。

⑵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下存在两对基本矛盾。

①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相权削弱直至废除,皇权不断加强 ;

②地方与中央的矛盾。

其斗争趋势是地方权力不断削弱,中央权力不断加强。

考点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一、汉初郡国并行制

1、背景:

错误地吸取秦二世而亡的教训,部分地恢复了分封制。

2、内容:

西汉初,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二制并行。

郡的最高行政长官是守,后称太守,王国的最高行政长官是丞相。

3、危害:

威胁中央集权,破坏国家统一。

4、结果:

汉景帝至汉武帝逐步削弱王国势力,诸侯王被解除军政大权,只衣食租税,封国名存实亡。

二、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1、第一阶段:

世官制——贵族子弟世袭官位,下层人士没有参政机会(主要在秦朝以前实行)

2、第二阶段:

察举制——官吏察访(察),向中央推荐(举)

⑴创立:

汉武帝,举贤良,选官标准是道德学问和议政能力。

⑵演变(魏晋南北朝):

九品官人法(九品中正制),选官标准是德才,后来出身门第成为选官的实际标准,被世家大族垄断。

⑶评价:

封闭性,以官举士,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

3、第三阶段:

科举制——考试选官

⑴创立:

隋朝

⑵演变:

唐宋发展,明清八股取士

⑶评价:

利——①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情形,给中下层地主知识分子提供了机会;②保证官员素质和行政效率;③促成社会读书风尚;④比较公平,有合理性;⑤吸引了人才,巩固了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

弊——①考试内容仅限儒学;②八股取士摧残人才,打击了进取精神和创造意识。

三、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基础:

魏晋南北朝时期,逐步形成三省体制。

隋朝时三省为中央政府最高统治机构。

2、唐朝三省六部制的概况:

①唐朝设中书省掌决策,草拟、颁发皇帝诏令;②设门下省掌审议,审核政令;③设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④在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3、作用:

①三省分工明确,既有合作,又相互牵制和监督,削弱了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

②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强了中央集权。

③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此后历朝都基本沿袭了这种制度。

四、元朝的行省制度

1、原因:

为改变宋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国土辽阔,为加强对地方的有效管理,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2、概况:

①河北、山东、山西由中书省直接管理;②省的最高长官是平章政事,朝廷任命,一般由蒙古贵族担任;③行省拥有大权;④行省之下为路、府、州、县;⑤对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

3、作用:

行省的设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考点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一、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

1、废丞相:

(1)原因:

丞相制度妨碍了皇权的高度集中。

(2)概况:

1380年,明太祖杀丞相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并规定,以后不许再立丞相,中国的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

(3)影响:

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导致皇帝负担加重,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个人裁决,难免偏颇、草率;导致了内阁制的创立。

2、设内阁:

(1)概况:

①废除宰相制度后,因皇帝政务繁忙,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②明成祖时,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制度正式形成;③明宣宗时授予内阁大学士票拟权;④后来内阁的地位日益提高。

(2)评价:

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权起到真正制约作用。

拓展:

⑴宰相制与内阁制比较: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地位十分巩固;内阁,只是皇帝的咨询机构,无决策权,升降由皇帝决定,对皇权起不到制约作用

⑵对废丞相设内阁的评价:

废丞相:

①废丞相,权分六部,皇帝操权柄,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巩固统治;有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

②缺少制约君权的机制,社会兴衰维系于皇帝个人素质;有助于君主独裁专制。

君主专制发展到新的高度。

 

设内阁:

①内阁不是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备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②大学士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

③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能对皇帝起到制约作用。

⑶比较明朝的内阁制度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度:

明朝的内阁是皇权专制强化的产物,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目的:

直接:

为处理西北的紧急军务。

根本:

加强皇权,巩固统治。

2、内容:

雍正设军机处,挑选亲信的满汉官员充任军机大臣。

军机处机构简单,军机大臣负责把皇帝政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3、影响:

简化处理政务手续,提高了清王朝的行政效率,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考点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一、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⑴初步形成: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废分封,行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⑵正式建立:

秦统一后、为巩固统治,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确立皇帝制(确立皇权至高无上)、三公九卿制、郡县制(确立中央到地方的行政机构),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焚书坑儒,加强思想控制;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⑶巩固:

西汉实行刺史制度;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解决王国问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⑷完善:

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使封建官僚机构形成完整严密的体系,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创立和完善科举制,扩大了官吏来源。

⑸加强:

在中央,北宋集中军权,设三衙统领禁军并与枢密院互相牵制;立更戍法;设参知政事(副相)、枢密院、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政、军、财权。

在地方,派文官作知州与州通判互相牵制;在各路设转运使,管理地方财政;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司法人员。

通过以上措施,皇帝掌握了从中央到地方的军事、行政、财政和司法等大权,铲除了封建藩镇割据的基础,加强了中央集权。

⑹新发展:

元朝健全了中央官制,设中书省、枢密院和御史台,分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设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地区。

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⑺空前强化:

明初,废丞相;权分六部;改大都督府为五军都督府,分离统兵权和调兵权;制定《大明律》,设厂卫特务机构;八股取士;地方实行三司分权。

清朝增设军机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发展到顶峰;大兴文字狱。

⑻结束: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2、古代中国政治制度演变的历史特点

⑴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特点:

相权日益分散削弱,君权日益加强。

⑵地方管理制度演变特点:

地方权力日益分散削弱,服从中央,中央牢牢控制地方。

二、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1、积极影响(进步作用):

⑴它有利于防止割据,抵御外来侵略,维护了国家统一;

⑵有利于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对促进民族融合起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⑶有利于从事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兴建大型工程,奠定了中华文明的持久性。

2、消极影响(消极作用):

⑴皇权专制,容易形成暴政,出现政治腐败。

⑵束缚了生产力进步,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发展。

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⑶实行文化专制主义,钳制思想,摧残了文化,阻碍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

★注意:

当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时,西方世界已经在权力的制约与平衡的基础上初步建立起近代民主制度,从而从政治上步入近代社会,为生产力的大发展开辟了道路。

而中国高度集权的君主制度,严重地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减缓了社会发展的步伐,是造成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比较中国古代的宰相制度、内阁制度、英国内阁制

⑴宰相制度:

宰相是皇帝的助手,被赋予决策大权,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

⑵内阁制度:

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没有决策权,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是皇帝的内侍顾问机构。

⑶英国内阁制: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产物,是权力和民主的象征,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比较分封制、郡县制和行省制

比较点

分封制

郡县制

行省制

不同点

盛行的时代

奴隶社会的行政制度,盛行于西周

几乎盛行于整个封建时代

确立并盛行于元朝

和中央政府关系

诸侯国相对独立于中央政府,并且权力和地位可以世袭

郡、县则是中央政府下属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直接任免

是中央最高行政机关——中书省的派出机构,其行政长官直接对中书省负责

作用和影响

分封制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一些积极作用,但长期以来其残余势力破坏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安定

不仅在当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而且经过后世的调整和补充,其积极作用愈益明显

①都是中国古代重要的地方行政制度

②目的都是为了巩固统治

③都在一定时期内产生过积极作用

专题二、三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江苏2013考试说明】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斗争

(1)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与中英《南京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

(2)太平天国运动

定都天京;《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3)甲午中日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与《马关条约》;黄海海战;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

(4)辛亥革命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及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第一次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6)国共政权的对峙

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土地革命;红军长征和遵义会议。

(7)抗日战争

九--八事变与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等侵华日军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的抗战与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原因和历史地位。

(8)解放战争

内战的爆发;战略反攻与三大战役;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及其历史意义。

【考点梳理】

考点一两次鸦片战争

一、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背景:

①英国完成工业革命;②晚清腐朽衰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2、目的:

英国要开拓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根本)。

3、借口:

禁烟运动

4、概况:

英占广州、香港岛、东南沿海一些城市。

5、结果及影响:

强签《南京条约》,打开中国大门,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社会。

6、《南京条约》:

时间:

1842年8月;签订地点:

南京内容:

①割地:

割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福州,宁波,上海,厦门为通商口岸,④协定关税。

影响: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经济(自然经济开始瓦解)、文化(新思想开始萌发)受到影响,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背景:

清政府忙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2、目的:

英国要扩大中国市场。

3、概况:

英、法侵占天津、北京等城市,火烧圆明园。

4、结果及影响:

①侵略势力由沿海扩展到中国内地;割占10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②中外反动势力勾结镇压人民。

③半殖半封程度进一步加深。

考点二太平天国运动

一、爆发原因:

1、根本原因:

清政府腐朽统治和剥削;2、列强侵华;3、自然灾害;4、受基督教影响。

二、过程(1851—1864年)

1.前期:

金田起义→永安封王→定都天京→北伐、西征、天京突围战役

⑴定都天京:

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南京,改名天京,定都天京,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革命政权。

影响:

定都天京后,分兵进行了北伐、西征和天京突围三次战役。

天京突围的战斗,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江北、江南大营,从而巩固了天京。

至此,太平天国进入军事上的全盛时期。

⑵颁布《天朝田亩制度》(1853年冬)

内容:

以解决土地问题为中心。

①提出了废除封建地主阶级所有制。

②土地分配:

根据“凡天下田,天下同耕”和“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不论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③产品分配:

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规定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的产品分配原则。

④目标:

他们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

①革命性:

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

要在小生产者的基础上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平均分配一切社会财富,以求人人平等,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

③落后性:

主张小农私有制,废除商品经济,不符合社会发展规律。

结果:

《天朝田亩制度》实际上并没有真正实行过。

原因:

空想性(主因);军事斗争紧张。

太平天国在一些占领区内,发放田凭承认耕者有其田,保护农民劳动果实。

2.后期:

天京事变:

1856年,原因:

阶级局限性(根源);争夺军政权。

是太平天国运动由鼎盛到衰微的转折点。

⑵《资政新篇》(1859年)

目的:

为了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进行经济、政治和文化改革

主张:

①政治上,主张以法治国,设新闻官,广采社会舆论,官吏由公众选举(人教版);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人民版);

②经济上,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奖励技术发明,建铁路、造轮船(人教版);仿效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制度,发展工矿、交通、邮政、金融、水利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人民版)

③外交上,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人民版)

④文教卫生上,提倡设立新式学堂,办医院,禁止贩卖人口(人教版);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人民版)。

评价:

①进步性:

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集中反映了当时中国向西方寻找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②革命性:

反侵略反封建。

③局限性:

不是农民斗争实践的产物,没涉及农民最迫切的土地问题。

结果:

未能真正施行。

①主因:

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和实施条件。

②当时处于战争环境。

三、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

1.标志:

1864年6月,洪秀全病逝。

天京不久陷落。

2.原因:

①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1860年后英法联军撕下“中立”伪装,进攻太平军)②主观:

农民阶级局限性(根本原因)。

3.意义:

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狠狠打击了外国侵略者。

4.教训:

农民阶级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缺乏科学理论武器的指导,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

拓展:

比较《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主要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

《资政新篇》

所处时期

运动的强盛时期

运动的衰落时期

经济主张

以小农经济为基础,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地上天国(违背潮流)

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

(符合时代潮流)

实质

前者能反映农民的切实愿望,是农民革命实践的产物;实质是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现农民土地所有制

后者不能反映农民的理想与追求。

向西方学习,带有资产阶级改革性质

群众基础

拥有群众基础

缺乏群众基础

作用

直接推动农民运动的蓬勃发展

未能付诸实施

反映特点

农民战争达到最高峰,同时缺乏先进阶级的理论指导

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反映了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

共同点

①反封建性;②纲领性文件;③未真正实施

考点三中日甲午战争与八国联军侵华

一、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

日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强盛,对外侵略野心膨胀,制定大陆政策。

2.概况:

旅顺大屠杀、黄海海战(北洋船队主力尚存)、威海卫之战(北洋海军覆没)。

3.结果及影响:

①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艺术

copyright@ 2008-2022 冰豆网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2022015515号-1